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書筆記>

魯迅《阿Q正傳》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閱讀(2.74W)

第一篇:魯迅《阿Q正傳》讀書筆記

魯迅《阿Q正傳》讀書筆記

魯迅的《阿Q正傳》我已經讀過許多次了,至今依然還沒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

今年寒假我又重溫了一遍。 大概是我自己頭腦特別笨的緣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樣,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現實意義來,並讓它創造出價值,帶來豐厚的社會財富(其實就是他自己的財富),同時也宣傳了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的建設壘了n塊磚,加了m片瓦。我實在是非常佩服這些高明人士的頭腦和眼光的。 也許是因為我曾經讀了幾本古書,中了舊思想的毒,思想比較保守,屬於呆子一類,故從來只知道有為聖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ldQuo;智聖&rdQuo;),為鬼神立廟 (如文昌廟、藥王廟等),而從不知竟會有人為阿Q這樣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狀更無豐功偉績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槍斃示眾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廟的。

然而,在我國的靈秀山水地紹興,卻有一家&ldQuo;土穀祠&rdQuo;專門為阿Q建立起來了。土穀祠是魯迅小說裡阿Q住過的地方,是在未莊的。它何以會出現在紹興,我不得而知,也許這是分店或者連鎖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聞了,沒聽說過哪裡還有一家土穀祠,這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是隻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也許未莊就是紹興,紹興就是未莊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沒有考證過。究竟土穀祠為什麼會開在紹興,那就只好等淵博的學者們來考證考證了。總之,現在紹興就是有這樣一家土穀祠。 那麼土穀祠裡供奉的是什麼呢?我沒去過,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穀神吧,好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而,我們精明的商家,好像還沒這麼博愛,眷顧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裡面又不供奉阿Q,因為他不是聖人,他們為阿Q立這一家土穀祠,只是因為這是阿Q曾經&ldQuo;下榻&rdQuo;的地方。就這問題我想來想去,最後總算想通了:所謂的&ldQuo;土谷&rdQuo;者,土地和稻穀者也。而現在保佑土地和稻穀之神,就是錢爺爺、孔方兄,亦即財神爺。試想那土穀祠的老闆、廟祝,不就是在這萬能之神的保佑之下獲得建屋買房的土地和吃飽肚子的稻穀嗎?至於阿Q和魯迅,只不過是財神爺香案上的香爐罷了,就專門等待那些熱愛魯迅、熱愛文化、熱愛旅遊的 &ldQuo;香客&rdQuo;們前來上一炷香。想通了這些,我就更是對那些老闆和廟祝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他們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給當地帶來了土谷,而且讓&ldQuo;香客&rdQuo;們獲得了無價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們禮拜禱告完畢之後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樣。他們建立了這土穀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為聖人矣! 上面說了這麼多,彷彿都是從&ldQuo;耳聽為虛&rdQuo;的東西上引發的。

紹興土穀祠的情況,我只是從那些寫得繪聲繪色的旅遊指南中的介紹和遊人的敘述中得知的,自己並未去過,看什麼時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卻是&ldQuo;眼見為實&rdQuo;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ldQuo;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rdQuo; 或者是&ldQuo;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rdQuo;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闊,他的兒子(不知道他有沒有兒子)會不會更闊,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現狀很糟,這從小說中就能看出來,不用多說。阿Q的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說裡看過,彷彿在現實的世界裡也能經常看到、聽到過。

也許是人們引用了阿Q的名言,併發揚了阿Q的精神吧。有時候,我很覺得咱們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很像阿Q對未莊人的態度,很落實了他名言裡的精神。 這就是我讀完《阿Q正傳》的一些感受。

第二篇:淺析魯迅的《阿Q正傳》

淺析魯迅的《阿Q正傳》

摘要:《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最偉大的篇章之

一。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曾這樣高度評價一一“《吶喊)集中較長的一篇當然是《阿Q正傳》 ,它是現代中國小說中唯一享有國際盞譽的作品”。連素與魯迅對立的陳西瀅看了《阿Q正傳》後也不得不折服,論斷“阿Q不僅是一個典型,而且是一個活潑潑的人,他是與李逵、魯智深、劉姥姥同樣生動、同樣有趣的人物,將來大約會同樣的不朽的” 。而《阿Q正傳》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刻畫阿Q這一典型人物形象,而且在於具有它的的廣泛社會意義與深刻歷史意義。

關鍵字:《阿Q正傳》; 阿Q形象; 精神勝利法; 意義

前言

對於阿Q形象的基本特徵問題,學術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阿Q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落後農民的典型[1];有人認為,阿Q“是一種精神性的性格化和典型化”[2];有人認為,阿Q是一個革命農民的典型,是一個一步步走向革命覺醒的農民形象[3];還有人認為,阿Q作為一個虛構的人物,是某些具有種種消極性格的人的“共名”[4]。目前,學術界趨向於認為阿Q是一個落後不覺悟的,帶有精神病態的農民形象。而不管怎麼說,阿Q這一形象的刻畫是成功的。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在於“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讓世人清醒。

一. 阿Q形象分析

《阿Q正傳》之所以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阿Q相”太普通了,魯迅先生銳利的鋒芒觸痛了社會的神經,使得許多人從中照見了自己的靈魂,總覺得阿Q這人很是面熟。這正好印證了俄國卓越的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的著名論斷: “對於讀者,每個典型都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5]。道理很簡單,讀者感到熟悉,因為這個人物集中地體現著社會上同類人物的特徵:讀者覺得陌生,因為他是身肉飽滿、生動活潑的獨特生命,個性與眾不同。阿Q是一個植根於中國社會的有著深厚生活基礎的文學形象。

(一) 落後不覺悟,被剝奪得一無所有的貧苦農民形象

魯迅先生對阿Q的階級地位和生活處境做了明確而具體的描寫:他是赤貧的僱農,社會地位低下,受壓迫受剝削,被侮辱被損害,生活十分悲慘,性格也豐富複雜。魯迅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樸,愚蠢,但也沾染了些遊手之徒的狡猾”[6]。但同時,阿Q又是一個深受封建觀念侵蝕和毒害,帶有小生產者狹隘保守思想的落後、不覺悟的農民;他不敢正視現實,常以健忘來解脫自己的痛苦;他同時又妄自尊大,進了幾回城就瞧不起未莊人,又因城裡人有不符合未莊生活習慣的地方便鄙薄城裡人;他身上有著畏強凌弱的卑怯和勢力,在受了強者凌辱後不敢反抗,卻轉而欺辱更弱小者;他有著守舊的心態,如對錢大少爺的剪辮子

深惡痛絕,稱之為“假洋鬼子”;他身上更有著“看客”式的無聊和冷酷,如向人們誇耀自己看到過殺革命黨,並口口聲聲地說“殺頭好看”。而且阿Q對革命的認識是十分幼稚、糊塗、錯誤的,他帶著傳統觀念來理解眼前的革命。他嚮往革命,不是為了推翻豪紳階級的統治,而只是“想跟別人一樣”拿點東西;阿Q抱著狹隘的原始復仇主義,認為革命後“第一個該死的是小d和趙太爺”;阿Q還幻想著自己革命後可以奴役曾和他一樣的生活在底層的小d、王胡們。阿Q這種革命觀,是封建傳統觀念和小生產者狹隘保守意識合成的產物。總之,阿Q的這些小生產者的弱點和深刻的傳統觀念,都表明他是一個不覺悟的落後的農民。 (二)阿Q的“人上人”思想

阿Q是經濟、政治思想上都受到嚴重的剝削和壓迫的農民,他沒有家,沒有固定的職業,他失掉了他的土地和獨立生活的依憑,現實處境十分困難。“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對此句進行深度剖析:作為封建社會代表的趙太爺是有錢有勢的人物,即權勢者,而阿Q的思想清楚地說明他所向往的是成為“闊”人,成為高居於一切人之上的“人上人”。“你”字說明阿Q對人的態度和阿Q的“很自尊”。人都應該自尊,但正常人的自尊必須是同時尊重別人,而阿Q的自尊卻是異於常人的,他“很自尊”,同時卻鄙視一切的人。從沒有聽見他說過別人的什麼好話,阿Q根本沒有一個朋友,從來不用平等態度對待任何人,說明阿Q身為社會底層的“人下人”,但他夢想翻身上來成為唯我獨尊的“人上人”,這種思想才是阿Q性格里最本質的東西。

辛亥革命到來時,阿Q追求“闊”、成為“人上人”的思想徹底暴露出來,“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歡喜誰就是誰。”阿Q形象的實質得到最充分的表現。阿Q身上集中反映了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下,自己被人凌虐、被人吃又要凌虐別人和吃別人的人際關係的實質,這也是國民性的根本問題。

阿Q是奴隸,但他想反過來成為奴役一切人的奴隸主。如果他的“抱負”、“志向”得到實現,他就會成為新的統治者,而且其暴虐程度很可能不比舊統治者輕。

(三)精神勝利法的性格特徵

精神勝利法,是阿Q精神的核心。所謂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生活中

處於失敗者的地位,但不正視現實,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輕自賤、畏強 凌弱、健忘、忌諱缺點、以醜為榮等種種手法來自欺自慰,自我陶醉於虛偽的精神勝利之中。精神勝利法是一種麻醉劑,它使得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現實處境,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的悲慘命運,雖然受盡欺凌,卻並無真正的不平。

他能誇耀過去來解脫現實的苦惱,他能用虛無的未來寬解眼前的窘迫。他連老婆都沒有,卻還如此誇口:“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他能用自輕自賤來掩蓋自己所處的失敗者的地位,並且立即從這種自輕自賤中的“第一”中獲取心理滿足;他能用健忘來淡化所受的屈辱,將屈辱拋到腦後。阿Q在生活中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在精神上卻永遠優勝,總能得意而滿足,所憑藉的就是這種可悲的精神勝利法。

二、《阿Q正傳》所具有的廣泛的社會意義

《阿Q正傳》畫出了國人的靈魂,暴露了國民的弱點,達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的效果。《阿Q正傳》是魯迅長期以來關注和探討國民性的結果,他在談到創作該作品的動機時明確說過是想“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來”[7],“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8]。阿Q的身份雖是農民,但這個形象所表現出的性格弱點卻並不只是農民才有的,它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魯迅先生把阿Q性格作為國民性的最劣表現加以鞭撻,因而也就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因此,在作品發表的當時就有不少人惴惴不安,甚至“對號入座”認為魯迅在罵他。[9]魯迅從整個國民的思想和精神狀況出發,對其精神、思想的痼疾進行概括,是要提醒人們,引導人們反思和自省,同時也是要呼籲改革者們來做改造國民性的工作。

三、《阿Q正傳》表現的深遠的歷史意義

《阿Q正傳》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為一種歷史的和社會的“症狀”將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存在,它將作為一面鏡子,讓人們從中窺測到這種精神的病容而時時警戒。《阿Q正傳》所寫得雖是辛亥革命前後的事,但他的深刻的思想價值卻不會隨時代變遷而喪失。中國是一個被封建政權、封建思想和文化統治了幾千年的國家,封建意識不可能一下子從人們的腦中完全清除,用魯迅的話說,就是積習太深,以至於產生巨大的惰性。又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中國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尚不十分徹底。因此,當年存在於阿Q身上的落後意識和精神病態也不可能從今天或明天的人們身上消除的無影無蹤。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在當前乃至以後的一段時期內,在許多人身上,阿Q精神雖不佔主導地位,但卻依然還可能時時見到其影子。

結束語

《阿Q正傳》有著不朽的魅力,在它發表後的幾十年裡,阿Q在中國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阿Q正傳》也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國內外研究、評論文章眾多。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層次的讀者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去解讀它,其結論也不盡相同,這也正是這部作品本身的豐富性所決定的。《阿Q正傳》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傑作,將會以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永世流傳下去。

參考文獻:

[1]蔡儀:《阿Q是一個農民的典型嗎?》,《新建設》第4卷第5期,1951.8

[2]馮雪峰:《論<阿Q正傳>》,《人民文學》第4卷第6期,1951.11

[3]陳湧:《論魯迅小說的現實主義》,《人民文學》,1956.10

[4]何其芳:《論阿Q》,《人民日報》,1956.10

[5]別林斯基:《別林斯基選集》,上海出版社,1991.7

[6]魯迅:《且介亭雜文.寄<戲>週刊編者的信》,《魯迅全集》第6卷,150

[7]魯迅:《集外集.俄譯本<阿Q正傳>序》,《魯迅全集》第7卷,82

[8]魯迅:《偽自由書.再談保留》,《魯迅全集》第5卷,144

[9]魯迅:《華蓋集續編.<阿Q正傳>的成因》,《魯迅全集》第3卷,378

第三篇:下鄉網評-《阿Q正傳》讀書筆記

《阿Q正傳》讀書筆記

(發於2014年10月11日)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他筆下所寫的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洩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從這篇文章裡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痺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

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裡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裡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裡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第四篇:評魯迅的阿Q正傳

讀不盡的阿Q

內容摘要: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塑造了一個鄉村貧苦的流氓無產階級者阿Q的典型形象。他是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貧苦農民。阿Q性格的最主要特徵是“精神勝利法”,所謂“精神勝利法”指的是失敗於現實,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求助於精神的虛無的自我安慰。小說通過這一形象揭示了現實中的小人物悲慘的人生,以及這個小人物為求得生存而採取的自我作踐的愚蠢的生命哲學。雖然這只是作者為寫作而塑造的一個形象,卻是當時那個中國社會千千萬萬個農民形象的縮影。透過阿Q,讓我們看到了愚弱國民的劣根性,也引發我們對舊中國衰落被欺的思考。

關鍵詞:精神勝利法無可奈何悲慘結局落後被欺

讀過魯迅先生《阿Q正傳》的人都記住了裡面的主人公阿Q。所有的評論都指出阿Q是個落後的,不覺悟的貧苦農民,大都對阿Q這一形象進行貶低。阿Q,主要的是一個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主義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這是一個集合體,在阿Q這個人物身上集合著各色各樣的阿Q主義,也就是魯迅先生自己在前期所說的“國民劣根性”的體現者。的確,從他的一系列故事中讓人實在找不出從哪個方面可以褒揚或以中立的眼光看他。然而,如果考慮到他當時所處的那個社會和幾千年亙古不變的封建傳統,他的這些行為又是必然的。畢竟,有誰可以保證在那樣混亂和動盪的年代可以保持一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心呢?

說實話,在初讀《阿Q正傳》的時候,我的確認為結局的大團圓被殺頭是個好的,像阿Q那樣愚昧無知而又不思進取的人留在革命年代毫無用處。可是,隨著閱讀的深入,加之對辛亥革命那段歷史的瞭解發現阿Q的死是多麼悲慘,阿Q個人命運的悲慘,不能從淺層去看他愚昧的思想了!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個無名無姓的流浪漢,查詢他的資料還得從他犯事的案卷中找,可見他是多麼的渺小而無名,他沒有家,就借宿在未莊的土古祠裡;他沒有固定的工作,全靠幫人家做些散工混口飯吃。像這樣的人在如今這個社會是少之又少,而在那個時代阿Q只是無數中的一個。不能說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他們卻過著社會最底層人的悲慘生活。也許正因為這樣,魯迅先生通過《阿Q正傳》這篇小說“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的周人的魂靈來”【1】,讀者透過阿Q只要是明眼人都或多或少的看到那個社會的縮影。在“序”中,魯迅先 1

生列出四點為阿Q作傳的理由,同時也向讀者詳細介紹關於阿Q的生平(雖然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但那不足影響讀者對阿Q的看法)。然而,就連魯迅先生本人也指出,阿Q既“不是神仙”,又“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立史‘本傳’”

【2】,僅就是個無名小卒,那麼,為他寫傳又有什麼可寫的呢?然後又說道他的名和姓以及籍貫,而所有的這些都是無史料可查的,最可靠的就是詢問趙太爺的兒子茂才先生,而他竟也茫然無知。如果是位普通的學生寫出這樣的序來,定被認為是湊字數,其他毫無作用。可對魯迅先生寫阿Q來說,這序就絕不是廢筆了,替位毫無價值的人作傳,肯定能從他身上找出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從他身上找尋關於那個時代發展的軌跡。

正如大家知道的,這篇小說寫於1921年,通過對未莊革命的描寫來對當時的辛亥革命進行反思。而通過阿Q的形象,畫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暴露國民的弱點,也引起療救的注意。在讀這篇小說時都看到了阿Q的性格核心——“精神勝利法”,精神的核心是“精神勝利法”。所謂“精神勝利法”,簡言之,就是精神上用虛幻的勝利掩飾現實生活中的失敗。阿Q炫耀過去:“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又幻想未來:“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唯獨不正視不名一文,連老婆都要不起的現實。他被人搶走了偶爾賭贏的錢,還捱了一頓亂打,於是自己抽自己兩個耳光,似乎打人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人。這種自我分裂,自催自戕的辦法,又使他轉敗為勝,心滿意足。在阿Q手中,自輕自賤也是勝利的武器。欺侮他的人在打他之前,讓他先說是“人打畜牲”,以防止他說“兒子打老子”。阿Q只好說:“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麼?”他自認為是天下第一個能自輕自賤的人。但除了“自輕自賤”之外,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麼?這種奇思妙想,又使他心滿意足,久久陶醉於“第一名”的優勝之中。阿Q的精神勝利法,完全是一種落後的、消極的、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東西,實質上是近代中國的一種奴隸主義和失敗主義的表現。像阿Q這樣的勞動人民沾染了這些東西,就成了覺醒和前進的極大障礙,既不能看清現實社會的本質,又不能和反動統治者進行有效的鬥爭,因而也就擺脫不了奴隸的命運。他的性格特徵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自尊自大、欺軟怕硬,麻木健忘。這也是大多數老師解讀這篇小說時描畫阿Q特徵時常用的形容詞。的確,小說中的阿Q確實可以這樣概括,他的所有行為幾乎沒有一絲讓人改變對他的厭惡。

我們可以從小說中的幾處情節中來分析,“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閒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

一刻,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明明被人打了,但是“兒子”,“老子”這一虛假關係來自我欺騙,我們可以設想阿Q如果是一個地痞無賴,人高馬大的,那麼他就絕不會任人打,而還編出什麼“兒子打老子”的鬼話來自我欺騙。可是阿Q所代表的貧弱的中國農民手無縛雞之力,無力對抗強勢只有捱打的份。這樣構思的確符合中國當時的真是現象。還有,他頭上長了癩瘡疤,受人嘲笑,在與別人對罵中說出“你還不配??”,並以此炫耀,以醜為美,將“缺點”轉化為“優點”。以獲得驕傲感。雖然他的這種轉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補阿Q因身體不足的缺陷,增加他對生活的自信心。可是像他這樣的轉換卻讓讀者一眼就看透他的愚昧無知,沒有羞恥感。但他這一舉動倒也符合當時國民的心態,大家都這樣,我的缺陷又何妨?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阿Q在被“假洋鬼子”打過後,轉而欺凌靜修庵裡的小尼姑,這實在讓人看不起。先不說他是不是男子漢,就說他受到強者欺凌而又欺負弱小,它可以選擇報復強者,最起碼挽回自己的最嚴,可他卻這樣轉嫁痛苦,結果引得酒店裡的人大笑,而自己以似乎勝利一般“哈哈哈”千分得意的笑。而他的這一行徑確實很符合人物特點也很符合那個年代麻木愚昧的國民的行為。

阿Q的“精神勝利法”著實讓他生活的舒心一點,最起碼使他暫時忘記痛苦,一覺醒來又是美好的一天。在現代人看來,“阿Q精神”是適應人們需要的,世界上有太多不愉快的事了,如果心裡想開點,不去想他,那麼生活確實會更好。很羨慕阿Q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滲透了這個道理。不知道這樣寫是否與阿Q思想的本意起衝突呢?魯迅先生儘量醜化了阿Q的形象,或者最起碼也無法激起讀者對阿Q的同情心。小說中的他很是愚昧無知,但他也具有極為強烈的男權意識。封建統治階級利用孔孟之道對勞動人民進行毒害,這一點在阿Q身上有相當完整的表現,例如他認為“女人是害人的東西”這就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女人是禍水”的儒家思想;他又戀戀不忘未莊的“祖傳”、“老例”,盲目的排斥異端,又講究虛偽的一套“男女授受不親”觀念,主張嚴守“男女之大防”,而且還拜倒於儒家的“孝道”,“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甚至於連“美學觀點”也不自覺地受孔老二徒子徒孫的影響,說什麼吳媽“可惜腳太大”,等等!

他歧視女人,認為“女人是禍水”,但又要傳宗接代。他希望找個女人來完成使命。正因為阿Q是那個時代的小縮影,因而在那個社會的人們大體在思想上都這樣認為,這也是社會的悲哀。處在革命年代,舊的封建思想受到抨擊,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躲在偏僻農村的農民卻固守傳統,不能進行思想解放,也許

這也從側面映出辛亥革命失敗必然的結果吧!

小說的背景是發生在辛亥革命的前後,看似是改朝換代,即將迎來新時代,而這場只改表面的革命併為從根本上改掉什麼。以前的舊官吏只是改變表面的“行頭”,依舊做著清王朝官吏的舊事,舉人老爺和把總依舊帶著清廷的舊制度,而最後審判阿Q那節,阿Q尚未弄明白自己被抓的原因,一味地說他們沒有找自己,自己沒來得及參加革命,這與捉拿搶劫趙家的盜賊毫無關係,卻變成了替死鬼,最後喜氣洋洋被殺頭。最後這一節“大團圓”很具有諷刺意味,明明是阿Q悲慘的被推上斷頭臺,卻以“大團圓”來寫,諷刺辛亥革命的徹底失敗。阿Q的被槍斃,象徵著廣大群眾在這場革命中仍是受害者,阿Q是被辛亥革命槍斃的,意味著這場革命的失敗。

作品帶有批判性色彩,對未莊的革命運動可以看做是“辛亥革命歷史悲劇的喜劇式展現”,由於這場革命沒有一個全面深入的思想革命做前提,只做了表面的,革命者是帶著封建思想去參加革命的,而最終的革命政權與封建政權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導致中國的面貌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這也是魯迅先生通過未莊小小的革命,以阿Q為犧牲品,“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3】。

最後,我們來說阿Q的可憐,雖然他的那些行為很是可恨,但是如果聯想到他的那個時代,作為這樣一個小人物,他也有許多的無可奈何,更何況誰願意生來就被人欺壓呢?他因為時代的悲哀,社會的黑暗,在無可奈何之下蛻變的令人可恨,但是,希望讀者考慮考慮寫作背景,理解一下他的無奈,最起碼他的結局也讓人產生憐憫之意吧!他的悲慘結局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失敗,也是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的失敗,通過阿Q的悲慘結局,讓我們大家重新審視魯迅筆下阿Q的形象,也讓這個虛構但又真實的人物瀟灑的活過一回吧!

註釋:【1】魯迅:《魯迅全集》第七卷第81頁

【2】魯迅:《阿Q正傳》見《晨報付稿》載於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3】魯迅:《魯迅全集》第5卷第144頁

參考文獻:《魯迅全集》《魯迅選集》《華蓋集續編 阿Q正傳的成因》《說不盡的阿Q——無處不在的魂靈》

第五篇:魯迅《阿Q正傳》讀後感

流浪者阿Q——讀《阿Q正傳》有感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之作,人們在這篇小說裡看到各種各樣的社會現實和民族劣性,而我看到的只是流浪,阿Q以及整個民族的流浪。

中華民族從不是個喜歡流浪的民族,可是在那個讓人絕望的年代裡人們在不斷地流浪找不到方向。三毛說過:“如果只是為了看藍藍的天空,飛翔的鳥兒,那不叫流浪。”阿Q是絕對不會有這種高雅情調的,他就是個名符其實的流浪者。

在辛亥革命歷史舞臺上,在未莊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中,我們的流浪者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穀祠裡,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他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除了他自己甚至一無所有,經濟條件和社會現實逼迫他一直流浪。

阿Q在流浪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也是需要女人的,他甚至想女人想的失眠。這對一直沒有什麼追求的阿Q是從來沒有的,於是他的那句“我和你睏覺,我和你睏覺。”橫空出世了。作為流浪者,阿Q是不懂詩意的,或許他對吳媽吟誦“我只有兩天時間用來把握,一天用來出生,一天用來死亡,我只有兩天時間用來把握,一天用來想你,一天用來想我,我只有兩天時間用來把握,一天用來希望,一天用來絕望??”,今天的阿Q會有不同的結局,可是他沒有學習文

化的權利,連姓氏都是奢侈品的人是不配懂這些的,或許吳媽也不懂,但人家不是有姓氏的人麼。於是在愛情這條路上阿Q註定流浪了。

或許阿Q本來是可以交幾個朋友的,可是為什麼現實是他和小d王胡他們勢同水火,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想象小d和王胡也是水火不容的呢?阿Q欺善怕惡,沒有朋友是註定的吧,流浪者是沒有朋友的,他的劣根性決定他只能孑然一身。

阿Q是個充滿精神勝利的善於自欺欺人的麻木又糊塗的流浪者。他從城裡回來時曾向別人大談其殺革命黨的見聞,嘴裡津津樂道著“殺頭,好看!好看!”,可是自己當了替死鬼時,無數個流浪者道出了同樣的幸災樂禍。阿Q是無知的,就是在決定自己生死的畫供時,尚且不知道怎麼回事,還懵懵懂懂地立志要畫得圓,直到走向刑場,他也沒能像竇娥一樣覺醒,只是自欺欺人的高叫著“再過二十年又是一個”,連對這個害他至死的社會的最起碼的痛恨都沒有。你看,多麼悲哀如此可憐的流浪者!

很多人對魯迅的這部經典之作做過評價,從女性觀、革命觀、奴隸性到看客態度,然而在那個特定的年代我們不能對一個可憐的流浪者批評太多不是?

希望這樣的流浪者永遠只活在文學作品裡,那麼其他的流浪者呢,你我他,中華民族還在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