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心得体会>读后感>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多篇

读后感 阅读(8.69K)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多篇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1

“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美好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抱定征服险远之途的决心,走向奇伟的梦想之境。一位姑娘求职屡受挫折,港漂戴欣创业时也遭重重困难,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往往存在着荆棘与坎坷。但正如海明威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可以被打败。”困境可以让我们失败,但绝不可以浇灭我们追求梦想的心。桑迪亚哥领教过大海与生活的无情,但他仍然扬帆起航,用鱼叉击退鲨鱼,为明天的希望奋斗;孔子体会过世人的冷艳,吃过国君们的闭门羹,但他仍为着内心的道义四处奔波。正所谓风雨过后,便是彩虹,抱定攻坚克难的决心,方能在追梦路上越行越远。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追梦人心有鸿鹄之志,相互鼓励,相互激励。正如姑娘收到的点赞和暖心评论,戴欣从其他追梦人身上看到的坚毅与奋斗,我们都是追梦人,同样也是彼此的助梦人。苏轼激励董传,期盼其能“诏黄新湿字如鸦。”龙江二号团队成员相互勉励,因卫星梦团结在一起,共同摄出最美地月合影。白居易和刘禹锡在困境中以诗互赠,以互长精神。独木不成林,中国梦需要十三亿个梦想凝结在一起,而凝结的最好方式,无过于互相鼓励,从他人身上看到对梦想的追求而产生共鸣。

梦想终于宏大而始于细处。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生活中每一细小处都可能有成就,这给了每一个人成功的可能。戴欣从求职信上看到了照证件照的商机,摩拜单车创始人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发现了共享单车的妙想,更有大国工匠潜心于消除墙面的不平整而走向国际大赛。梦想常常是宏大的,但梦想的实现既需要我们从细小处发现自己的价值,也需要我们从细微处打磨自己的技艺,这样我们追梦的步伐便更加踏实。

各位追梦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克服难关,精诚团结,迈开追梦的脚步,共同前行,成就新时代的中国梦。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2

“恰同与少年,风毕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对每个人都应该是弥足珍贵、绚丽多彩的,而正值前青年少的我们,青看即是奋斗的最佳时机。只有经历过青春中奋斗的洗礼,才能实现我们各自的人生价值。

奋斗青春。可以使递境,转为顺境。出身贫穷平凡的宋濂,少时无从致书以观便选择用手写抄书百余本;成年后为学更多知识而不辞辛苦,并穿着破旧棉鞋踏过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积雪,穿过深山巨谷至几百里外拜访名师。当其困于所遇,便马上“援疑质理,俯身则耳以情”并认真做好笔记……正是由于这些勤奋与奋斗,才让他的青春焕发光彩,最后也学有所成,终从默默无闻的平凡读书人蜕变成著名的明初诗文3大家之一。天赋、家境背景不如别人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在美好的青春中去努力奋斗,用自己的汗水与泪水去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只有这悴,你才能将现在的逆境转为未来的顺境。

有斗青春、可以创造人生的奇迹。清华学霸矣晓沅6岁患上“不死的癌症”11岁身上体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在艰辛考上大学后依旧在肆意的青春中选择了奋斗:每天坐轮椅从一个教室飙”列另一个教室,从不缺课;为了研究“计算机自动集向作诗”项目,可以一下午生在书桌前……后来大四那年他荣获清华学子的最高荣誉。青春为何?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青春之谓,乃为奋斗!”双腿残疾的矣晓沅通过在挫折中一次又一次的奋斗付出,创造出了专属于他的青春奇迹,并让它变得丰富多彩而具价值。

奋斗青春,可以造就辉煌的事业,使人的生命更具价值。年仅29岁的陈行行,在新型数控加工领城为让尖端武器的合格平实现质的飞跃,他无数次,不舍昼夜地研究,修改编程,最后他成功把只有50%合格率开至100%!其成果更近一步推动了中国发展亦惊艳了世界。陈行行把他的青春与时代,国家紧密相连,为了让中国更繁荣、富强,他绝不浪费一点青春与时间,他选择了永不停息的奋斗之路并甘之如饴,可以说他的青看是很有意义与价值的,29的他不愧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最美丽,才有意义。“人生能有几回搏?”生命是短暂的,青春是易逝的。所以,朋反,就让我们在这最美好的青春之路上,用奋斗的汗水烧灌肯春之花,用追梦的激情结出青春之果,实现人生的价值吧!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3

梦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幸福的代名词。有人说,梦想是一个百宝箱,等待你去挖掘;有人说,梦想是蓝天白云,让你感到自由的快乐。不错,梦想固然是令人憧憬的,但失败、受伤甚至绝望,又何尝不是梦想最本初的模样呢?

在贵州一个普通小村庄,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生来普通,但上天的不公注定了他命途多舛。小明因病成了残疾,一位本该在山间奔跑的小小少年。这让他的母亲心如刀割。母亲来到小明的病床边,看着面色苍白的儿子,不由得咬紧了自己的嘴唇,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她灯下拉住儿子的手:“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梦想的好孩子,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去追属于自己的梦。可以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鼓槌一样敲击着小明的心扉,他再也忍受不了委屈,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我要奔跑!”小明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对母亲说。

小明家的院子里,种着许多花。冬天过去,春天来了,院子里充溢着花蜜的香甜氛围。一株野百合被落在了石缝之中。一株本该茁壮成长的花,却只能独自面对逼仄的空间和阴冷潮湿的空气——它一样受到了上天的不公。

母亲只要得闲,就把小明推到院子中,帮他练习走路。有一次母亲发高烧,躺在床上咳嗽不停。小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让自己快些好起来,这样就可以帮助母亲了。他将自己推到了小院里,用瘦弱的双臂支撑肌肉萎缩的双腿。他摔倒在地,想要向母亲求助,可虚弱和惊吓却让他发不出半点声音。他只好作罢,静静地盯着眼前的花丛。

在一片五颜六色中,有那么一株野百合,显得那么弱小,那么突兀。小明仿佛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他就这么盯着这株野百合,好像把要说的话都凝结在了眼神里。他好像看到,一颗种子破土而出,经过风吹雨打,逐渐展开动人的身姿,他甚至看到了这株野百合长大后洁白如玉的肥厚花瓣。

小明对着这株野百合笑了,甚至没有注意到母亲急切奔来的脚步声。

几年后,小明经受住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用勤奋的学习和不懈的训练弥补了身体的缺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大学医学院儿科神经学专业。

在拿到录取通书书的那天,小明来到了院子中,院子里开满了野百合。“我和你们一样,美梦成真了。”小明喃喃地说。一阵风吹过,一株株野百合,在阳光下快乐地摇动着,花香四溢。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4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奋进了新的时代。

以前的人们,只能住瓦屋,而现在的人们,住的是水泥屋,摩天大厦。以前的人们,要去远点的地方,只能步行,花费的时间以月计。而现在的人们有很多交通工具,如慢一点的有电动车,绿皮火车,快一点的有高铁,飞机……只要几小时或几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以前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而现在人们已基本能衣食不愁。

但“国”非尧舜,哪能尽善。一些地方仍然贫困,那就是遥远的山区。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正在看电视。看到妈妈拿着我一大堆旧衣服。于是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拿着这些旧衣服干嘛?”“这些都是你以前穿小的衣服,现在你穿不上了。就没什么用了。我想把它们放到回收箱里。寄给山区的人。”妈妈回答道。“啊?这些衣服他们穿得上吗?这些衣服她们不嫌旧吗?”,“干嘛不直接扔掉呢?”“哎,你不懂。”妈妈陷入了回忆,“妈妈小时候,都没有新衣服穿,衣服上都是补丁。有些衣服甚至是姐姐穿小了,再给妹妹穿的。你现在活在经济发达的时代,那个样子,你是无法体会的。”妈妈说,“那时候,9岁左右了,也不能去上学。因为没有钱。只能在家种地。有时候收成不好。全家人连饭都不能吃到饱,更别提营养均衡搭配了,”妈妈的眼眶有些湿润。“是啊,那时候,只能吃点野菜。整个家几乎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要是父母都病了,那就更难生活了。”一旁的爸爸默默的说道。“野菜是什么味道?”我问。“比较难吃,但那个时候能吃到野菜已经很高兴了。”爸爸说。啊?那个时代这么贫穷。而我现在吃的都是美味佳肴。还有花样繁多的水果,一年四季买许多不同样的衣服。我心里不禁有点惭愧地想。

国家的富强,让现在的我们生活愈来愈好,而这种生活也来之不易,在享受生活的当下,我们也应该珍惜生活。

奋进新时代,我相信未来,会更加先进,贫困的山区也会变成现在繁荣的城市。“少年强,则国强”,朝气蓬勃的我也将与新时代共同奋进,让国家更加兴旺发达。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5

青春,有多少个跌跌撞撞。在这青春路上你是否曾哭过,笑过,是否曾记得一起许下的诺言,是否曾在一起疯狂,傻过,是否曾一起奋斗过。

青春固然美好,但在这美好之中,又有多少个奋斗。

第一份考完的试卷出现在我的面前,上面大大的60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习,于是,在后来的一次又一次考试中,我逐渐超过了你们,青春路也许并没有像世界第一那样高尚无比,因为我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我无须面对战乱,也无须为之献身,但我同样拥有理想,也同样要经历坎坷。

青春需要一盏指路的明灯,这明灯就是“奋斗”,这条路很容易走上来,但你能坚持的走下去就很困难,也就是俗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这盏明灯是经不起风风雨雨的考验。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真的是这样,比如我刚踏入国中的大门,上课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下课只知道在那里傻坐着当天知识也没有复习过。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导,使自己的成绩逐渐提高。

青春好似一颗水晶球,透明、清澈而又容易破碎,它是敏感而又脆弱的,哭完之后,才想起要奋斗。

你曾听说过贝多芬的故事吗?他的坚持足以震撼人心,那些黑白相间的琴键,敲打成悲壮的乐章,诉说着贝多芬奋斗的信念。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坚持很久,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问路的过程,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一次又一次的清醒,一次又一次的探寻,一次又一次的振作。从一次挫折中吸取教训,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又点亮了一盏灯,你曾想起放弃,那就奋斗起来!

我们奋斗青春路,有坚定的信念相伴就足够了。

慢慢地,我有一些不耐烦了,想要放弃,但总会对自己的心灵深处说一声:一定要成功,成功的船帆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每当我听到班级第一的姓名时,心中涌起一阵火焰,激起了我拿第一的欲望。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奋斗吧!

在那之后。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子旁,远望,看着寒风把枯落的叶子吹向大地的怀抱,小小思索:花儿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这是奋斗,叶儿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这是奋斗,风儿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这是奋斗,雪儿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这也是奋斗。

没错“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高尔基也曾说过“天才出于勤奋”。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6

年少之时,人人都是时间的富翁,畅快淋漓的挥洒大把大把的时间,自由自在的在时间的海洋里畅游,但很多人只会在大海快要干枯时才去试图抓住如水的年华,结果,手里有的只是干枯的白发和黄昏的眼泪。所以,青春真是奋斗时,你不去奋斗,你要它干嘛?“青春是萤火绚丽的流动银河,灿烂却也极致短暂”,虽其短暂,但青春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青春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你有充足的时间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你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青春正是朝气蓬勃之时,你有充足的精力去应对各种成功路上不同的阻碍。年少是有为时,莫等白发空悲切!

“题诗寄汝非吾意,莫负青春取自残。”在该奋斗的年龄你选择了快活,但别人不仅在该奋斗的年龄奋斗,而且知道老,也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这就是一般人与成功人士的区别。“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现在我们正掌握着自己的青葱年华,趁时光不注意,加把劲向自己的理想奔跑吧!

青春的力量是无可压抑的,即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青春是有无限弹性的,你越将它狠狠的压缩,它便会以更加蹈厉奋发的弹跳来报答你。但青春有极力离去,因此,让我们在青春中奋斗吧!有青春不奋斗,你要它干什么?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7

感恩,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种基本修养和处世智慧。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感恩既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党性修养的重要标识。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要感恩的对象太多太多。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懂得感父母养育之恩、感组织培养之恩、感人民支持之恩,始终做到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全力以赴在人生路上为父母为家人争光添彩,为党为人民建功立业!

感父母养育之恩。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呵护,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赐予自己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教育我们成长成才,每一步都倾注了无私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古至今我国一直强调“百行孝为先”的孝道。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常怀感恩父母之心、常行感恩父母之举,恪守孝道,孝敬父母,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广大群众做出表率,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美德和社会风尚;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坚守理想信念“高线”、守住纪律规矩“底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为父母脸上增光添彩,让父母对自己真正放心!

感组织培养之恩。成长为一名党员、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组织就像阳光、雨露和土壤,给你光照、滋润和营养。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常怀感恩组织之心、常行感恩组织之举,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甘于奉献,要明白自身的成长离不开组织这个大平台,是组织给自己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练兵场”,让自己的能力有了用武之地,让自己的才华有了施展的偌大空间。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的事业绝对忠诚,以赤诚之忠心来感恩组织的培养与信任,以神圣之使命来履行组织赋予自己的职责使命。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前进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感人民支持之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不忘人民群众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永远铭记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始终以真挚的人民情怀和牢固的公仆意识,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把感恩父母之心,升华为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大爱;把感恩人民之心,变为做好本职工作的不竭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履好职、尽好责,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交通和通讯工具日益便捷,工作在乡村、安家在市区的“走读”村干部并不少见。其中,部分“走读”村干部因厌倦基层生活艰苦,向往城市灯红酒绿,出现了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不按规定值班或上级不找就不去上班等负面现象。

“走读”背后是“走神”。“干部像候鸟,白天寻不见,晚上难找寻。”这是群众调侃“走读”村干部不作为的话语。可部分村干部不以为然,认为“走读”是人之常情。殊不知“走读”背后是思想观念的“走神”,是理想信念“开了差”。“欲事立,须是心立。”只有把理想信念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自律,一日三省其身,炼就抵御风浪考验、各色 诱惑的“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有担起民生诉求的“宽肩膀”和“硬腰背”,在日常工作让群众信得过、能放心,在关键时刻让群众靠得住、能安心。

作风从来“系”群众。村干部“走读”关乎作风形象,更关乎党群鱼水之情、干群血肉联系。试想,“走读”村干部远离乡村,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却不能第一时间赶来,会延误处理进度;平日里,老百姓有个这事那情,到村委会寻求解决却老找不着人。这样的“闭门羹”吃多了,就形成了恶劣的固化印象,就“走”低了工作效率,“走”差了工作作风。其实,为官一隅,不论官职大小,想的都应该是造福一方,守护万千民众身边幸福的基层首要事,只有通过村干部实打实的“坐镇”,才能让党员干部亲民务实的好作风持续吹拂到基层,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党和政府在农村的“触角”灵通,才能持续巩固执政的群众基础。“吃亏”书记李连成、三涧溪村女支书高淑贞……几十年的光阴,他们都用扎实的工作作风说明了,只有沉下心走进群众中去,在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最清晰的民间诉求,感悟最深刻的百姓情义,为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好人民群众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最是“扎根”得民心。作为党和政府的“一线形象代言人”,村干部必须有民本情怀,牢记“人民至上”的分量。一切为了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归根结底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根植人民。村干部只有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把上级的惠民政策和布置的任务不打折扣地落实到基层大地,才能让群众愿意跟党走、主动跟党走、永远跟党走。建立健全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建立立体化的监督体系,严格问责制度,采取明察暗访、电话突击、实地检查、钉钉打卡等方式,给村干部头顶架上“高压线”,让村干部牢记“扎根”规则,不能走更不敢走。同时,加强对村干部的人文关怀,积极改善工作机制环境,在人情需求和根本原则之间、在为民服务和家庭责任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营造良好的“扎根”土壤,让村干部能有更饱满的激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

一言以蔽之,村干部要牢记,莫让群众成为特殊的“留守儿童”,只有心心在一处、念念在一职,扎根在乡村里,才能让百姓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