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教學資源>教育教學論文>

歷史教學論文(精選5篇)

教育教學論文 閱讀(2.4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篇《歷史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歷史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歷史教學論文(精選5篇)

篇1:歷史教學論文

歷史教學專題論文

摘要:

本人主持的甘肅省“十二五”規劃課題《高中歷史新課程德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已進入結題階段,通過對我校高一、高二兩個年級文科學生的調查研究,課題組對高中歷史課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做了討論和分析,參見拙文《管窺高中歷史課德育現狀》,發表於《新課程》雜誌20xx年第四期。對歷史課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在此不再贅述,本文旨在探討應對的舉措。

關鍵詞:

高中歷史;德育現狀

德育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中學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當今中學德育和歷史課程德育的現狀和困難,筆者也思考如下。

一、提高學生的品質境界

在時代的影響下,當今學生“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與物的距離拉近了,與人的距離拉遠了,在他們身上缺失中華美德。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知識在於教育”,對學生進行“境界”教育正是歷史課和歷史教師的責任。在高中歷史課中穿插典型的歷史人物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可培養學生的品質境界。愛是道德的'基礎,仁愛是中華美德的象徵,是普遍的道德標準,講仁愛有利於家庭穩定、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孝悌是仁愛的表現,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諸子百家思想是國學精華,孔子講“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言:“兼愛非攻”……古人認為“百善孝為先”,孝為首德,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不勝列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仁愛孝悌品德的良好素材。我國向以禮義之邦著稱於世,而“重義輕利”則是傳統精神中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捨生取義”、“見得思義”、“多行不義必自斃”等名言警語,幾千年來一直被用以褒貶勸誡。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尚“禮”的傳統,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建築、科技……不論從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國人的這種謙和禮讓之氣,翻開史書,此類的言論更是無處不在。《大學》中有句話叫“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春秋時孔子就提倡“周禮”,倡導“仁”,中國的這種“仁”和“讓”就是中國特有的氣質。六尺巷的故事等等,長時流傳。“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講究的是“退”、“讓”二字,它告誡人們處世時要“寬”,要與人為善。所謂“誠實”,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不隱瞞欺騙,不自欺欺人,表裡如一。所謂“守信”,就是要“講信用”、“守諾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誠實不欺”等等。“誠實守信”是人和人之間正常交往、社會生活能夠穩定、經濟秩序得以保持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立人、立業、立國的基石。

二、拓寬學生的胸襟眼界

當今學生“對事不關心”,缺乏放眼天下,為國為民的理想和志向,對學生進行“眼界”教育同樣是歷史課和歷史教師的責任。孟子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正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愛民教育的生動例子。以老一輩革命家為例,譚嗣同先烈為變法以死抗爭;孫中山先生為革命一生持之以恆;李大釗先驅“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們歷史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胸懷天下,放眼未來,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喚回中國讀書人的胸襟和眼界。

三、豐富學生的氣質內涵

受時代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今學生的知識容量嚴重不足,言行舉止很不得體。沒有足夠的知識充實自我,學生普遍缺乏內涵,看上去很膚淺。很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浮躁的情緒和華而不實的外觀。具體表現為缺乏同情心,心靈不純潔,很多學生目無師長,也不關心他人和社會;在言談舉止上很輕浮,坐立沒有最基本的規範姿勢,缺乏傳統文人追求的那種儒雅氣質。儒家的理想人物以孔子、董仲舒、諸葛亮、韓愈、范仲淹、文天祥、程顥、程頤、朱熹等為代表,他們充滿智慧,博學多才,文武兼備,運籌帷幄,揮灑自如……滿身洋溢著儒雅風範,是教育學生的榜樣。詩經、唐詩、宋詞、元曲、古典小說等文字意境;中國書法作品、文人畫的志趣意境;古代玉器、瓷器的審美情趣,也是對學生進行氣質教育的素材。我們要培養學生必要的儒雅體態,文明的語言談吐,雍容大度,落落大方。

四、鍛鍊學生的意志毅力

當代學生缺乏毅力,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質,做事往往草率了事或半途而廢。司馬遷對遠古傳聞逐一做了實地採訪考證,終成史家之絕唱《史記》;祖沖之經過繁瑣枯燥的計算,憑著難以想象的毅力,終於精確計算出圓周率;李時珍歷時27年,走遍大江南北不懼路途險惡,長途奔波,不畏艱險攀登絕壁,不畏嚴寒酷暑,不顧自己身體安危,親自觀察、辨別和嘗食藥材,著成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曹雪芹嘔心瀝血著《紅樓夢》不下10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寫《資本論》前後歷時40年;貝爾發明電話從理論到實踐幾乎是從零開始從想象開始的……這些事例都說明成大事貴在堅持,我們歷史課就是要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在具體教學中要注重鍛鍊他們的毅力意志,為將來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歷史課的德育功能不容忽視,它關係到學生的成才;關係著國家的振興;關係著民族的興旺。我們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肩負起一個歷史教師的育人職責,培育好一點新人。

篇2:歷史教學的相關論文

一、通過史學閱讀,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1。不斷提升研究能力

教學研究能力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前提,而閱讀是提高教學研究能力的重要一步,歷史教師的閱讀是另一種備課方式。

歷史專業教學雜誌對最新史學研究動態進行介紹,以及對教學改革成果的關注,並對課堂教學每一個細節進行探討,幾乎可以說是歷史教師獲得視野和判斷力的“捷徑”。

從備課、上課到教學研究,正是這種視野和判斷力一步步助推了教師的成長。

2。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由於教師年齡的增長,歷史教師普遍出現專業知識日益陳舊、知識面日益狹窄、知識量儲備不足等現象。

如果一位教師具備了追蹤歷史學科學術動態發展的能力,具備了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和能力。

那麼他所儲備的知識必定兼具了現實性和專業性,他的教學設計也將具有創造性。

史學閱讀將會給原本的教學設計注入活力、開拓視野,使得教師的設計更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也將激發學生的興趣。

而獨特的設計將更有助於啟發學生思考,發展學生能力。

二、藉助史學閱讀材料,完善課堂教學設計

1。史學閱讀為備課提供思路和素材

課堂實踐發現,國中生掌握的歷史知識有限,所知史料甚少,對史料的解讀能力也有待提高。

課堂討論因無法呈現有力的史料證據而顯得侷促,教師對歷史材料的運用還主要侷限於課本材料和常規材料。

史學閱讀將會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和新鮮血液。

如在講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甲午中日戰爭》這一課時,通過閱讀大量專業論文和歷史書籍,對微課“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的'設計有了新的發現和思路

有這樣一段材料十分有趣:相比清朝政府對輿論宣傳的漠視和放任,日本則是全面操縱了現代化傳媒工具,在新聞通訊全球化初見端倪的時候,日本政府充分利用了木版與銅版印製手段、傳統的素描、海報宣傳畫,以及剛剛在媒體中運用的攝影術等手段,全方位控制了輿論。

反覆的傳播影響了社會公眾和國際輿論,在這個戰場上,他們佔盡優勢,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軍的敗局。

這段材料來自於萬國報館編著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體觀察》一書,原來在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中,輿論戰已經是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因素,思維的火花閃現,備課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原來一直強調清政府的腐壞是戰敗的原因,事實上是不全面的。

通過歷史閱讀,教師可以看到較全面的史料,進而有助於教師本人對歷史的認識,有助於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

2。史料設計推進和生成課堂教學

在史料方面,教師首先要完成“豐富歷史細節”這個任務,儲備更真實、更豐富、更多元的史料,然後再選擇一些史料進入課堂,引導學生使史料意義化、理性化和內省化,實踐“求真”的教學觀念。

只有在對學科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談論教學理論、進行教學設計才具有意義。

歷史教師只有通過歷史閱讀,才能真正實現“用教材教”。

三、選擇史學閱讀材料,提升學生歷史素養

1。提升學生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

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一定的思維訓練,而史料是訓練思維的最好抓手。

以微課“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為例,如何讓學生認識到清政府戰敗是體制落後造成的,需要充分而鮮活的史料,因為體制本身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對國中生而言,如何把體制落後這個概念具體化、生動化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認真考慮的。

例如可以從中日海軍機構對比入手看中國體制落後,使學生明白國家機器的運轉,尤其是軍隊機構的運轉是戰爭勝敗的關鍵,機構的多元化必然帶來戰時指揮的混亂不清。

清政府軍事體制的落後是甲午海戰失敗的重要原因,引發學生思考。

2。提升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將看到的史料變成學生練習的題目,這是史學閱讀利用的一種方式,它注重的是一種創造性學習,是在別人搭好平臺的基礎上,結合了自己思考的拓展性學習。

通過持續性的訓練,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史學閱讀貫穿於教師的備課活動、教學設計、新課教授和習題訓練等各個環節,是歷史教師終身學習的方式和方向,也是歷史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

如何利用史學閱讀服務於教師、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學,可以說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在探索中不斷前行。

篇3:歷史教學的相關論文

一、歷史微課資源一般包含的要素

一是教學需求分析。

教學需求分析是可以單獨的或嵌入視訊的文字形式,用於幫助學生了解微課資源的歷史背景與要解決的歷史教學問題。

它包括學習者起點水平分析、學習內容分析、教學目標分析等等。

二是教學視訊。

教學視訊是微課資源的核心。

根據具體的歷史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視訊教學內容一般有以下教學步驟:第一,學習匯入,通過提出問題、設定疑問等方式匯入即將學習的知識點,並帶領學生回顧有關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

第二,闡述與解釋,引入核心概念或新知識點,圍繞新知識點進行講解闡述或操作示範。

第三,歸納提升,注重對規律的總結和提升,側重於歷史學科思維的培養。

三是練習與測試。

練習與測試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微課資源中的知識點的重要環節。

一般是圍繞微課資源知識點設定相關檢測題,以單獨的或嵌入視訊的文字形式呈現。

四是相關學習資源。

圍繞微課知識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提供其他相關的資源,包括視訊素材、多媒體課件和網頁等。

與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相比,使用微課資源的歷史課堂教學具有短小精緻、化繁為簡、簡便實用、易於學會、隨時隨地、形式多樣等優點,它帶來了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翻轉———把“先教後學”的傳統順序翻轉為“先學後教”,非常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當然,微課資源用於歷史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侷限性。

二、歷史微課資源的侷限性

一是微課資源比較適合知識的講解,不太適合歷史學科的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等。

學生能“理解什麼”不等於他們“能夠做什麼”,更不等於他們“能夠做好什麼”,所以,微視訊在歷史學科教學實踐中不利於學生自己的問題生成與創新。

二是微課資源難以呈現或取代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交流與碰撞、互動與分享等,而這些正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精彩、最有價值的部分。

三是微課資源比較適合歷史學科低階層次歷史思維的培養,難以滿足高階層次歷史思維的培養。

學生使用微課資源,能夠知道和理解教學內容,在課堂中他們能開展學習,學會應用,這僅僅涉及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中認知領域的前三個低階層次,即知道、理解和運用,並沒有涉及後三個高階層次,即分析、綜合和評價。

過分注重低階層次思維的培養,忽視高階層次思維的培養,不利於學生歷史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提升。

四是微課資源準備對歷史教師要求較高。

微視訊製作包括選題、設計、方案、預錄和評審等步驟,期間真正用於拍攝的時間並不長,而前期準備非常耗時,要求非常高。

五是微課資源應用對學生要求高。

學生務必事先自覺觀看和理解微視訊,否則將會影響後續的課堂練習和應用。

如果學生一天需要觀看幾門課程的微課資源,將會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六是學生長期與電子屏為伴,用眼過多,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

不可否認,微課資源的確能翻轉教與學的順序。

但是歷史教師不能機械地盲目追趕所謂的微課教**流。

微課資源絕不只是一課教學的簡單微縮化,歷史學科課堂教學中哪些內容最適合採用微課資源,這需要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理性思考微課資源的教學價值。

三、歷史微課資源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是歷史微課資源應該更適合於一些難於理解、需要梳理、有待點撥的歷史教學內容,諸如史學理論、歷史概念、專題複習、解題指導等內容,更能體現微課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魅力。

二是歷史微課資源目前主要用於教學內容的講解,型別比較單一,應該進一步製作成問答類、討論類、探究類、實驗類等多種形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三是歷史微課資源製作應該從注重低階層次思維的培養轉變為低階層次思維和高階層次思維的培養並重。

四是歷史微課資源應該從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並重。

當然,只有通過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才能對上述問題做一個客觀公正的回答,才能客觀評價微課資源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篇4:歷史學科教學的論文

試論歷史教學的學科滲透

摘要:歷史教學的基礎功能是通過描述基本的歷史史實,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歷史概念,而歷史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歷史學科與其它學科的多項聯絡。

因此歷史教學中注重和其它學科的滲透,能更好地完成歷史課堂教學的任務。

關鍵詞:歷史教學 學科滲透 人文內涵

歷史是一門內容相當豐富的綜合性人文學科,它與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方面的活動密切相關,具有“以史鑑今”、“使人明智”、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功能。

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歷史教學,要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從歷史角度去關注人生,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從歷史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歷史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與其它學科的多項聯絡,因此教學中既要重視指導學生感悟歷史、積累歷史和掌握歷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要加強歷史教學和其它學科的溝通與滲透。

一、歷史與政治的滲透

愛國主義是歷史教育中一個永恆的主題,在歷史教育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要適時把握歷史知識和時事政治的關聯。

今天的政治熱點往往蘊涵著複雜的歷史因素,或是歷史的延續,或是歷史對今天的影響,可巧妙地利用或藉助時事熱點追本溯源,加深對熱點問題或歷史知識的正確認識。

如“圍繞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這一熱點,讓學生思考:歷史上香港問題的由來?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歷史的恥辱?新中國又是如何著手解決的?經過梳理這一歷史線索,學生就能認識到:香港的被侵佔是列強侵略中國的產物。

香港的順利迴歸,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政策的正確、改革開放的成功和新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也進一步印證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

要使中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就必須不斷髮展我們的綜合國力,提高全國族的綜合素質。

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另外,無論評價歷史人物還是歷史事件,我們都要力圖從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引導學生,充分體現唯物主義的辯證法思想。

如對秦始皇的評價,可以因為他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統一,所以他是偉人;出可以因為他確立皇帝制度,建立君主的強權統治,以及窮奢極欲、統治暴虐,所以他是暴君。

另外,對屈原之死的評價,有學生說他的跳江正是他高風亮節的體現,也有學生說他是膽小鬼,都像他這樣逃避現實選擇死亡,誰來繼續革命呢?

二、歷史的地理的滲透

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生學習歷史方式的突破,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這就要求在歷史教學中有意識地啟發學生以史鑑、以古為訓,

力求讓學生既具備古往今來的時間思維方式,又具有上下四方的空間想像能力,逐步增強學生聯想思維及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當學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闢時,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角度談開闢的有利條件。

學生通過討論認為:井岡山位於羅霄山脈的中段,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四周各縣都是產糧區,農產品豐富,便於籌糧籌款;這裡的群眾基礎較好,

大革命時期湘贛邊境曾建立過黨的組織和農協會;它位於湘贛兩省之間的山區,距離大城市較遠,敵人的統治力量較弱。

再如,學習南宋經濟發展時,除分析“蘇湖熟,天下足”的歷史原因外,我們還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地理知識來分析,江南地勢遼闊,氣溫較高,雨量充沛,

江河湖泊多,適俁水稻等農作物生長,再加上江南內河航運發達,沿海港灣多,也有利於江南經濟的發展。

由於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強化了學生對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自然條件的關係的認識。

至於課本上的地圖,具有文字的內容所不可代替的作用,與地理的聯絡就更為密切了。

如在學習“赤壁之戰”時聯絡作戰地圖,就是將地理知識自然的溶入歷中事件中,此戰中諸葛亮借東風又聯絡到氣象知識。

這種知識的橫向聯絡,有利於學生知識與技能的遷移,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歷史與數學的滲透

電視劇《DN》師中講,21世紀的戰爭不僅是高科技的戰爭,更是數學戰爭。

為了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我們有意把自然科學的相關知識運用於歷史教學中。

如在講授“20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時,向學生說明,這場代號為“沙漠風暴”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僅是一次政治鬥爭,而且是一場數學戰爭,

數學的許多分支在其中都發揮了不少作用,如在導彈的瞄準系統中得到了廣泛運用的控制理論,多國部隊用來處理雷達及衛星訊號的編碼理論,

多國部隊用來通訊聯絡及破譯對方密碼的密碼技術,以及用來指揮戰爭的計算機系統,無一不顯示出科技的潛在威力,顯示當代戰爭不僅是綜合國力的戰爭,

更是高科技的較量,也增強對數學實用性的瞭解。

四、歷史與語文的滲透

新課改已經走入我們歷史教學中,適應新的教育理念,我們進行了“多維互動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改,其中有一個環節就是教師將一些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及歷史書籍推薦給學生,指出重點、難點,讓學生結合教材進行新課預習,學生就教材領悟知識點,這個過程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

另外,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歷史現象都是通過特定的文學來反映的。

如《包身工》,生動地再現了中國無產階級飽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剝削。

其中有“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人的屍體,那麼,我也這樣聯想,日本紗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託著一箇中國奴隸的靈魂!同時,在這千萬被壓榨的包身工中,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希望、沒有人道。

這兒有的是20世紀的技術、機械、體制和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通過這些富有哲理性的語言,讓學生體驗出文學語言所帶來的生動形象的歷史畫面,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五、歷史與藝術的滲透

歷史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它與音樂美術等的聯絡和交叉。

如讓學生結合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工藝術風格,說出這幅畫的意境,學生不僅得到藝術的薰陶,而且提高了藝術鑑賞力和審美力。

總之,歷史知識是全面豐富的,教學中,教師要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合理的學科知識交叉和滲透,擴充套件知識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精神,增強學生學科滲透聯絡能力。

篇5:歷史學科教學的論文

淺談歷史學科如何進行創新教學

摘要:在歷史教學中,要用創新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學習興趣;創新意識;設疑;創造性學習;討論話題

21世紀已經進入高速創新的時代,因此可以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靈魂,是民族興旺發達的原動力,是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標誌,是一個國家在世界競爭中的力量源泉。

新世紀對人們的創造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極其迫切的要求。

創新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創新心理、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標。

因此根據歷史學科特點和創新人才的素質要求,把創新教育融入到歷史學科教學之中,這也是適應時代需要,下面就在歷史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一些經驗和看法。

一、用濃厚的學習興趣,喚起創新意識

創新精神是指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願望與態度。

它決定人們願不願創新、敢不敢創新的慾望與傾向性,是創新能力品質的基礎和動力。

教育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歷史是一門基礎的社會科學學科,它包羅永珍,涉及各個領域。

教師應該根據中學生感情豐富、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徵,努力用生動誘人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歷史課堂趣味橫生,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輕鬆自如地汲取歷史知識。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所蘊含的創新教育素材,鼓勵、啟發、誘導學生多提問題,多質疑,因為主動性的提問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的標誌,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具體表現。

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內含的創新素材,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換角度思考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巧妙設疑,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巧妙設疑,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教師的講解不過是學生思路的指引與開拓,對於學生的發言,切忌越俎代庖,以避免學生依賴教師,從而束縛學生思維的翅膀。

歷史教材的書寫是對歷史事件的高度概括,很多吸引人的情節都被省略了,對於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要想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巧妙設疑,使學生感到新奇,從而誘發他們的思維,這樣帶著疑問學習歷史基礎知識,效果更佳。

同時,要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學生髮表獨特見解,發展求異思維。

勇於質疑才能談得上敢於創新,只有對現有資料的觀點、結論善於懷疑才有可能創新。

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要不斷給學生創造思維的機會,促進學生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對書本、教師的迷信,培養學生善於從已知中發現未知,使學生懂得,學習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把知識作為創新的階梯。

實踐證明,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疑、質疑問難,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廣開思路,使課堂上處處閃爍著創新的火花。

三、設定討論話題,營造創新氛圍

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

它往往能突破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觀點總是富有新的創意。

因此,師生共同討論是激勵求異思維和集中思維的有效途徑,思維活動可以經過不斷的評價和引導而螺旋上升,從而把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推向較高水平。

討論可以在課堂舉行,也可以在課堂外。

首先,教師要做許多細緻的準備工作,最重要的是準備可供討論的題目。

讓學生要通過觀察、分析、總結才能解決這些題目。

準備的討論題目要精選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又具有啟迪他們對現實問題思考的內容,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可以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鍛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教師在討論過程中要善於引導。

觀察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態度、言行,認真分析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視角的轉變、能力的遷移,指導學生正確地清晰流暢地表達自己所想的問題,引導他們從“學會”到“會學”過渡。

對學生的創見要及時給予鼓勵、支援,誘導學生大膽思考,勇於探索。

努力培養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因循守舊,能夠敏銳地發現事物間可能存在的新關係,提出新穎獨特的見解,具有超常、超群、超前判斷力。

四、努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

”從愛因斯坦的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離開積極的豐富的想象,既難以理解教材的內容,又難以有發展歷史學科的能力,所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非常重要的。

要豐富學生的表象,奠定想象的基礎。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用書、教學圖片、歷史遺址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當積累豐富的表象後,想象力就會得到提升。

五、打破思維定式,培養思維靈活性

思維定式是妨礙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最大障礙。

因此,在歷史學科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聚合思維、直覺思維、想象思維並用。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以達到培養思維靈活性的目的。

例如在歷史教學中,將教材中的因果關係顛倒,變果為因,引導學生由果溯因,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根據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分析理解歷史事件。

例如中國近代史有三條基本線索:一條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侵華史,一條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一條是中國人民的探索史。

在複習時,引導學生同時探索這三條線索,培養學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已經熟知的歷史事件,教師可以作一些假設,改變歷史事件的某些條件,啟發學生從反面進行分析推理,找出歷史事件的正反面,訓練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對同一歷史事件進行思考,進一步弄清歷史事件間的因果關係。

六、從生活實踐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不能脫離生活和實踐。

“鑑古而知今”,人類總是從過去了解今天,進而開拓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