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教学结课艺术》

读书笔记 阅读(2.51W)

第一篇:《教学结课艺术》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教学结课艺术》

《教学结课艺术》读书笔记

高明的教师都特别讲究恰到好处的结课艺术:或者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者留下悬念,引人遐思;或者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者新旧联系、铺路搭桥??课堂教学结尾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教学结课的方式很多,以下只是最常见的几种。

1、自然式结课

这种结课方式可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来形容:教师所讲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落地,下课的铃声也正好响起。这种方式看似自然而然,不讲究任何技巧,实际却往往只有那些教学艺术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教师才能驾驭,因为这种结课方式要求教师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

2、总结式结课

这种结课方式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个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和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结可以由教师做,也可先由学生做,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总结的方式,视具体情况灵活变化: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讲解要点,强调应掌握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也可以重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强化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3、讨论式结课

当教师讲完课本内容后,提出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研究教材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而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急于在本课明确下来,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辩论的余地,可以在课后继续探讨。这样的结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其求知欲。

第二篇:《教学结课艺术》读书笔记

高明的教师都特别讲究恰到好处的结课艺术:或者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者留下悬念,引人遐思;或者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者新旧联系、铺路搭桥……课堂教学结尾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教学结课的方式很多,以下只是最常见的几种。

1、自然式结课

这种结课方式可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来形容:教师所讲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落地,下课的铃声也正好响起。这种方式看似自然而然,不讲究任何技巧,实际却往往只有那些教学艺术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教师才能驾驭,因为这种结课方式要求教师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

2、总结式结课

这种结课方式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个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和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结可以由教师做,也可先由学生做,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总结的方式,视具体情况灵活变化: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讲解要点,强调应掌握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也可以重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强化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3、讨论式结课

当教师讲完课本内容后,提出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研究教材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而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急于在本课明确下来,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辩论的余地,可以在课后继续探讨。这样的结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其求知欲。

第三篇:浅谈国中音乐教学的结课艺术

浅谈国中音乐教学的结课艺术

【摘 要】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材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灵活性特点,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课堂巧妙的课堂结尾能使音乐教学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笔者欲从音乐教学结课的功能、方法及结课时的注意点来谈谈音乐教学的结课艺术。

【关键词】新课程结课 功能 方法注意点

【正 文】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一堂课的总设计师,我们没有理由忽视结课这一环节的客观存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结课这一环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已生”之效果。同样,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晴、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梁祝》因为深情柔美的引子,至今令人依然神往,从而成就了爱的音乐经典,意犹未尽的结课和引人入胜的导入同等重要,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闪光点,它应成为每堂音乐课的追求。

一、音乐课堂教学结课的方法

结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情感和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一)转换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般我们教师总习惯于在结课时,自己洋洋洒洒地高谈阔论,学生却听得满头雾水。其实,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我们完全可以转换角色,由学生替代老师来完成。例如: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总结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总结学习心得;师生评价与反思等活动。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

(二)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审美教育学认为: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音乐教学的结束阶段,应该是师生对音乐审美的共同回忆,是一种新的审美联想。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时,要把握住情感性原则,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教师可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言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乐曲或舞蹈律动等方法,创设一种氛围,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再次获得情感体验,充满新的审美渴望。

1、 语言,升华音乐主题

教师优美鲜活的、富有感情的语言,尤如一根彩色的丝线把课堂上的环节串成一条美丽的七彩项链。尤其是结课语言,一定要生动、情绪化,有启发性,它应该

是整堂课的教师语言中的经典。能激起每位学生回味和体验音乐,使学生情感体验达到高潮,从而升华音乐的主题。

如在结束《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后,课堂小结可以深情地说:“同学们,《让世界充满爱》这节课结束了,但“爱”却是永无止境的,请你记住:“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心”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同学们手拉手恋恋不舍地离开音乐教室。显然,这种情境和气氛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是巨大的,“爱心”主题此时已得到了升华。当学生们走出音乐教室的瞬间,仍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余韵。当他们以美好的的心情回味着音乐课时,他们已经产生了对音乐课的新的期待,对音乐审美的新的渴望。

2、歌乐曲,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结课时,师生一同热情歌唱或聆听本课的歌曲、乐曲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歌乐曲,再次体验音乐给人的情感愉悦,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例如:学习了第15册第3单元的《梨元金曲》后,结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百年的文化积淀在新时期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传承和欣赏,最后,还是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演唱《唱脸谱》,同时也为京剧的美好明天而歌唱!”此时,课堂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充满音乐表现与创造,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新的审美渴望。

3、律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相融相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来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结课时,采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进行律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情绪更加高涨,使整堂课在高潮中结束,使学生对音乐充满新的向往。例如:第13册第六单元《荧屏乐声》的结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师用动听的语言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高科技立体声环绕,电影的表现手法不断在完善和丰富,音乐与电影的结合也越发紧密了。我们需要激动人心的画面,同样需要感人肺腑的音乐,电影音乐的很多功能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最后,让我们在电影《浪漫樱花》的主题歌中期待以后的交流。”然后,要求学生起立,伴着电影画面,和着节奏击掌或自由舞动,让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由始自终地感染学生。

(三)展现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课堂教学结束时,根据课前或课堂上所进行的训练,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让学生有感情地歌唱所学歌曲,或边唱歌边配合上学生的舞蹈律动,或合上乐器伴奏。让课堂在学生成功的喜悦中结束。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留书面作业确有好处。

其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况且有不少学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很容易遗忘。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特别是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重新思考勤学习,弥补没有认真听课的缺陷。

其二,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一环,作业 一遍等于复习一遍,同时也可以使本来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值得注意的是布置音乐作业也应讲究“少、精、活”,切不可像语文抄写词语一样把一个名称写几遍,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布置一些需动脑思考勤的作业,如音符的名称时值,可通过练习音符的组合,简短的旋律抄写等来进一步巩固。

(四)延伸开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学不能局限在音乐课堂中,而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开拓,这样才能缩短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结课时,有目的地把所学内容

延伸到课外,沟通课内课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为课外音乐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创造等综合能力。

1、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课堂”教学观。一堂课结束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寻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例如: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结束时,可这样结课:“世界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交响音画正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璀璨明珠。这节课通过你们的聆听、感受、体验、比较、讨论,从而对交响音画获得初步认识。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搜集一些关于交响音画的资料,使你深入地了解这种音乐的风格,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走出教室。”又如:“你们还知道哪位音乐家的故事?”“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遗产名录?”“少数民族乐器除了书上的几种,还有哪些常见的?”等等。

2、 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是音乐教育体现其艺术性,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与方法。将绘画、文学等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理解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情感,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在结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所学内容进行一些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学唱了歌曲《大海啊,故乡》后结课时可对学生说:“课后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海,看谁画得最漂亮。”把课堂内容延伸拓展,并与美术学科相结合。

3、 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国小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新教材突出音乐实践活动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每一单元中都有安排了“实践与创造”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适时地使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合作、探究、创作。例如:欣赏了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后,结合乐曲思考并讨论:依据“实践与创造”中的两幅图及要求,如何去创作音乐?结课时布置学生课外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这些创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真正把课堂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后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行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二、音乐教学中应重视结课的功能

课堂结课是课堂教学的尾声,是新授结束时,以优美、精炼的语言,通过师生角色转换、情感体验、展现成果等方式,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主体部分进行思考、领悟、升华和延伸。使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课外得到提升。

(一)丰富情感,升华音乐主题。

结课可以将本课的主体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梳理或浓缩,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出现波澜,使音乐主题得到升华。

(二)承前启后,系统单元内容。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以课时结构、知识结构为编写框架的陈旧模式,以单元结构编排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同一单元的每一课时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总结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又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同一单元的每节课内容衔接自然、过渡完美;使同一单元的内容系统化,有同一主题。

(三)指导实践,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结束后,以本课学习为基础,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像资料及音乐电视节目给学生,或布置点课外创作。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质疑问难,发展学生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五)反馈信息,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在结课时设计学生互评、成果展现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改进课堂教学。

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感情,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音乐教学结课的注意点

音乐教学追求的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因此,结课这一环节也应注意体现它的审美理念。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认为结课时应注意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美。

1.科学美。

音乐结课要体现科学美,要以科学为指导。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审美知识和技能。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情感渗透,不可信口开河。

2.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艺术,结课阶段应该是学生情感的升华阶段,教师应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情感因素,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结课中得到升华。 3.语言美。

结课时,教师要用美的语言,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精炼干净利落地引导学生,教师语言要充满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发展,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情趣美。

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让学生每次都带着浓浓的兴趣走出音乐课堂。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形式美。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

要有感染力,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

总之,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圣洁的,它表达人间的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理解美,向往美,拥抱美。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机智应变,更应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求新,创造出各种有效的结课方法。只有这样,结课阶段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真正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参考文献:

版社

1、《中小音乐教育》2014年第7期 2014年第11期2、《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田慧生主编 远方出版社 3、《国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学最优化艺术》阎美利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5、《审美素质教育》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编 时事出

第四篇: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师生沟通的艺术》

利用假期我读了《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这本书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作为教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学生才会对我们的教学感兴趣。

《师生沟通的艺术》(作者唐思群、屠荣生)较全面地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作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听讲、解决学生问题、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取金的学术著作。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应该要做到以下两点: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教师必须先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进而用同样的思想去理解学生。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的学生,我想今后应该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学着去爱他们,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书中还提到了老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己内心世界软弱薄弱的一面,要有分寸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会不断进步和提高的。然而,怎么样才算有分寸得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分寸的度应该如何把握?是不是过度承认错误反而会使孩子否定你这个老师,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这不由又让我想到,其实一本好书就是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默默地支持帮助你,不断更新你的认知、活跃你的思维,给你丰富的源泉、前进的动力,让你的视界更加广阔、生活充满希望。

训诫、说教、说“应该”和“必须” 过度忠告或建议 中伤、揶揄 给予泛泛之辞 不愿积极的聆听 强加于人

随意指责与批评

(五)、师生沟通策略方法

1、师生沟通中策略

创造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适当的私人交谈; 利用课余时间交谈; 开诚布公地交谈; 参与课外活动;

在课程设置上,最大限度地增强个体间或小组间的交流; 使用书面评语; 使用非言语交流。

2、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教师常用口语技巧:(1).幽默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幽默可以用来批评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幽默有时也用来补救教师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一些失误。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必须要把幽默和低俗油滑、刻薄讽刺等语言区分清楚,而且还须注意场合等因素。

(2).委婉

使用一些语气词。用“吗、吧、啊、嘛”等语气词;灵活使用否定词。例如,把“我认为你这种说法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种说法是对的”;把“我觉得这样不好”改为“我并不觉得这样好”。

(3).含蓄

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直露,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语中揣摸、体会出里面所蕴含着的真正意思,这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手段就可称为含蓄。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经常表示出一种对学生的尊重。

含蓄在师生沟通中经常起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巧避锋芒:有时师生之间在某些非原则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教师可以用外交辞令式的含蓄语加以暂时的回避,让学生留有保持自己意见的余地。或者为了避免公开发表教师目前并不想发表的意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暗示批评:有时含蓄的话语是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从侧面敲击一下,使其注意,但不太伤害他们的面子。

美化语言:师生沟通中如必须讨论到一些青少年不宜直接谈论的内容时,教师可用含蓄的语言让谈话能不失于粗俗和有害。

(4). 反语

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口头说出的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图恰恰相反,却反而能成功。反语可利用来提高批评人的效果。

(5). 模糊

模糊的说法有时是为了使沟通留有余地;模糊有时也是为了照顾对方的自尊;模糊有时是为了避开某些敏感的问题;模糊不等于糊涂。

(6).沉默

教师的沉默能起到一种提醒、集中学生注意力,迫使他们认真参与谈话的作用。

在带有说服学生性质的谈话中,教师的适时沉默会体现出一种自信心和力量感。教师有意识的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办法。

3、批评的口语策略——六步进阶法: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请对方提出解释;请对方建议如何加以改进;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

(1)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

教师欲批评学生时一般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重点是思考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了“是批评、而决不是责备”的原则。 正确的:“小明这次错误给老师造成了不少麻烦,但还不至于无法收拾,我能指出他的错误并让他改进,同时我必须保持冷静。” 错误的:“小明这次的错误实在太令人气愤了!简直是不可饶恕!这次一定要叫他下不了台!” 正确的:“批评他时他可能受不了,不过我想即使他一时失去理智,我也对付得了。” 错误的:“我如果指出他的错误,他肯定会跟我大吵大闹,那就麻烦了!索性跟他翻脸吵到底!”

(2)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

教师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批评的理由。指出对方错误对你的影响:“今天你课堂上的表现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指出对方错误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你今天的行为会影响你今后的成长。”指出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今天有些同学向我反映,说你影响大家正常地听课。”说明理由时切记要简单明了,忌罗唆或过分重视细节。

(3)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

句子应以“我”字开头,以表示批评发自于你个人,而非某些不能公开的来源。如:“我看到了你在课桌下做„„这是违反校规的。”“我对你今天的做法很不满意,我觉得你太忽视„„了。”“我感到很痛心,因为你„„”

8.表扬与奖励要结合好

目前,许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的一些“空口”表扬。所以,只要有可能,教师就应该在表扬的同时辅以奖励。

总之,师生沟通的技巧在于——学会微笑,学会面对;学会倾听,学会了解;公平对待,爱心感化;把握课堂,师生互动。

四、读后感

利用假期我读了《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这本书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作为教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学生才会对我们的教学感兴趣。

《师生沟通的艺术》(作者唐思群、屠荣生)较全面地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作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听讲、解决学生问题、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取金的学术著作。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应该要做到以下两点: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教师必须先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进而用同样的思想去理解学生。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的学生,我想今后应该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学着去爱他们,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书中还提到了老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己内心世界软弱薄弱的一面,要有分寸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是会不断进步和提高的。然而,怎么样才算有分寸得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分寸的度应该如何把握?是不是过度承认错误反而会使孩子否定你这个老师,因为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这不由又让我想到,其实一本好书就是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默默地支持帮助你,不断更新你的认知、活跃你的思维,给你丰富的源泉、前进的动力,让你的视界更加广阔、生活充满希望。

第五篇:读书笔记——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读书笔记

翻开《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就迫不及待的想一口气读完,这本对于没有课堂管理经验的新老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好书。书中没有《教学的勇气》、《静悄悄的革命》??中的大段的理论,只有鲜活的例子真实的经验,于细微之处凸显教师的课堂管理的艺术。教育是门艺术,管理更加是门艺术。

虽然作者是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阐述管理的艺术,但是这些经验中不乏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第一章中,处处强调“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给他们创造时机,营造自由学习的空间,想像与活动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可见在作者的管理理念中已经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也是令我最为感慨的。联系自己的课堂管理,自己都觉得真是很糟糕,包的太多,“有为”的成分太多了。如果继续以自己的管理方式进行教学的话,多年之后我的学生能做什么呢?真的不敢想像,于此,也有些觉得剥夺了学生的某些权利了。

摘抄:

还学生自由空间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给他们创造时机,营造自由学习的空间,想像与活动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他们的个性。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把我们成年人眼中观察到的东西强加到他们身上。

少给孩子条条框框束缚的东西,少一点示威性的东西,多给孩子一点自由想像的空间,教给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相信只要你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他们定会给你一个意料的惊喜。 学会授权、省事省心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有一著名的管理理论就是,“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教育中的授权激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信任。

教学本身不是目的,引起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使其自愿地不断长进才是最终归属。

适当的授权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理、自主和自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班级建设的水平,使学生积极展现自身价值、锻炼个人综合能力、

培养自信心和激发上进心。

让学生“当官”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全体同学的聪明才智,使班级的各项学习得以高效率中展开。

美国心理学家安吉尔曾经说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得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为”的教学方式问题多多,比方说:学生对教师依赖,教师单一的思维对学生的多元化的思维禁锢,这样教学使学生失去了探求问题的兴趣和潜能。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进行一种“无为”的教育。

儿童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变量”。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而不是他人的教育。

我们所指的“无为”不是教师的“无所作为”,而是通过教师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来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无为”就促进了受教育者“有为”的可能。

一些中国小教师在管理学生中的作用不是不足而是发挥作用过度超过了应有的边界。一些教师事无巨细,把学生控制得过紧,自觉或不自觉地侵占了学生的个人 和发展的时空,这些教师太“有为”了。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没有自由,没有个人想像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怎能得到开发?这种“有为”往往造就出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学生。

学生到学校来学习,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还有知识以外的重要东西。如教师的个人魅力,集体环境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合作与交往等等。

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所谓“放”,就应该给学生创造能够展示自我、启迪思维的环境和氛围,允许学生自由想像,哪怕是异想天开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都应该包容。

所谓“收”,就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智慧火花,并对不同意见和不同结论通过比较与鉴别,引导、矫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纠正理解上的偏差。

教师要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到教学工作中去,吧学生学习的课堂做大,不仅丰富课堂的内涵而且还要扩大其外延,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内容更加广

泛,教师教学的课程资源来源更加多元化。

教学即艺术,教学即文化研究,教学即关照,教师是能反省思考的专业人员,其职责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小”课堂中寻找“大”智慧的意识,只有真正理解教育,才能改变教师课堂上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