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心得体会>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读后感 阅读(8.24K)

第一篇: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近日看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阅读了拖延产生的一些心理学原因,颇受启发,阅读过程有种脊梁发凉的感觉,似乎以往自己很是骄傲的一些点就是阻碍自己前行的深层次的原因,不管是过于敏感,或者确实是问题,暂且先记下,以备日后深入思考和矫正。

(1)过于注重表现,把表现等同于能力。

”不管能力如何定义,当它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时,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人表现如何成为唯一衡量,其它面都被忽略了。“表现的好坏评判标准常来自于他人,而他人无法从做事的动因和根本出发点去理解一个人的表现,因此单纯注重表现,会让人变得过于追求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完整的努力。这样获得的结果就如同空中楼阁,似乎很华丽,却总让人不安心。

(2)过高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太大的落差。

”一个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后者对自己要求跟自己对自己表现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所以常常自责,进而容易消沉,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3)平庸招致轻蔑

太多的时候希望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出色,是个全能的人。于是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与理想的自己相比很平庸,于是贬低平常和常规的表现,用轻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表现。拖延就是安慰自己的方式,然后找一堆接口,阿q式的安慰自己。

(4)优秀不用努力

遇到事情,总是幻想自己有超能力,秒懂一切,解决问题都是手到擒来,分分钟了事。做不到这点就觉得自己能力有问题,对自己感到失望,然后放弃必要的努力,通过拖延来回避努力,长时间如此,让聪明变成了无知。

(5)一切都自己来,亲力亲为

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或者说只有自己做的才能放心,长此以往,自己时间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好每件事,然后把自己推向拖延。

(6)逃避竞争

对于竞争的很多事情,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息去做,包括游戏,包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归根到底是害怕失败,而这很容易让自己通过拖延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恐惧。

(7)自己太抢眼,总会有人受伤害

总觉得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要进大家一起进,要退大家一起退,因此自己一有锋芒显露,就会局促不安,把锋芒藏起来,怕让别人认为自己刻意表现,影响其他人。

(8)”幸存者歉疚“

这是第一次听到的一个新名词,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一直伴随着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外面享受着父母劳动成果换来的相对较好的生活心有愧疚。然后再做一些跟家庭有关的决定,特别是需要家庭付出很多的的决定的时候,不断地犹豫拖延,试图希望时间来通过最终没有选择的方式来做决定。反而最终付出的代价更大。

(9)选择困难,交流困难

在做决定时,太过犹豫,总是不断比较各种方案,觉得选择很困难,然后通过拖延,让一些方案自动退出可选行列,在没得选时做决定。害怕与陌生人交流,导致可能为找人商量件事,打电话咨询或约定时不断拖延,总想找一个好的状态再去做,反而最后影响自己的事情安排。这两点重要原因是一对需要做决定的事物不了解,二对自己没有自信。

以前发现自己总喜欢找一个状态再去做事,否则就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不断地拖,最终不了了之或者随随便便完成,然后觉得自己做事情和预期相差很大,放弃了必要努力,对自己失望,状态低迷,此时又觉得做事不合适,不断往后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拖延是个问题,需要不断修正,但是修正前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冲动“,本来没有问题,创造了问题,这样就不好了。上面的9点是自己隐隐约约发现存在于自己的行为中的问题,哪些是真正原因需要不断思考。找到根,然后逐步改善,最终摆脱拖延的负面影响。

第二篇:《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是由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所著,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她们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斯坦福大学、伯克利的讲坛。

通常一本书的可读性往往取决于作者的阅历,写书的人往往被认为对他们的写作倾向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确实,作者对拖延心理的了解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简·博克曾经说:“我们两个都知道对方的那些丑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通宵开夜车的日子,也曾为写博士论文而挣扎了多年,经常要缴纳税收滞纳金,并常常为自己的拖延而编造种种故事情节(最为极端的例子是说自己家里死了人)。”除了作者两个人对此的个人亲身经验之外,作者也有多年与拖延心理打交道的职业经历。当作者还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咨询中心成员的时候,作者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拖延者创设了据作者所知的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在作者的拖延者团体中,作者看到一些拖延的模式和倾向一再地呈现出来。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共性。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原计划在周一上午九点开始作者一周的团体治疗课程,结果作者发现这根本不现实——在十点之前没有一个人出现在现场!当作者向公众开设拖延工作坊的时候,作者再次遭遇到了这个拖延怪兽。作者差点提前一周取消作者的第一个工作坊,因为在预订的时间内没有几个人报名。结果,几乎2/3的人是在截止时间的最后一分钟报了名,作者不得不搬到一个更大的房间里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作者不仅仅在文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在她从医方面的成绩也不容否认。30年来,作者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私人诊所内也处理了很多个案,很多人因为常年拖延而积重难返,这让作者有机会在更深的层次上探索这个问题。作者感到幸运的是,患者们都勇于向作者敞开心扉,这使作者的研究工作从中受益良多。所有这些经验都再次坚定了作者的想法: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

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并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书中作者还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在书中作者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就是懒惰的一种表现,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拖延并不只是懒惰,他跟很多因素有关,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也发现自己拖延的毛病,了解到了拖延对事情发展的影响。我深深地认识到拖延让我失去了太多的机遇和成功的机会,拖延不是单纯的懒惰,它的危害更甚于懒惰,我也意识到拖延必须改正。

一旦意识到拖延的危害,我们该马上制定相应的更正计划。

?

?

降低期望,设定具体的、可操作而非模糊的、臆想的计划。不是我要在一年之内学会德语,而是我要在两个小时内记住十个德语词汇。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现状,接受这个世界上没什么东西是完美的这个事实。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点,更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第三篇:拖延心理学

第九章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羞怯给以关爱,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获得安全的心理依靠和爱的支持,那么这些孩子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克服他们的羞怯倾向,更能够热情地涉入到世事中去。 如果英语不是你的母语,或者你是在一个不说英语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你就很可能会拖延撰写论文、报告或商务信函,因为要像母语一样地用英语确切地表达你的意思是一件让你感到十分挫败的事情。

如果你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对学业要求、经济来源、社交方式和办事程序等方面都毫无准备,但是你宁愿拖着也不愿意去请求帮助,

如果你从一个经济拮据的社会背景来到了一个更优越的环境中,你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心里没有安全感,甚至有欺世盗名的感觉,这样,拖延就成了回避甄别你真正归宿的一种方法。

【成功和失败的榜样

你的一些榜样,可能导致你给自己设立了某些高不可攀的标准。你可能认定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向他们那么成功,所以你自暴自弃。

你可以把你早期的榜样列在一个单子上,把你对他们的看法以及你认为他们在你的拖延症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也都写上去。

过高地评价你榜样的品质,并且把它理想化,会使你无法十分真切地看清楚你的榜样,从而容易让你在与他的盲目比较中贬低自己。一个被理想化的成功榜样是无法付诸实践的! 将榜样理想化之后,就无法看清他们的局限,而将自己卡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你很可能觉得通过拖延你就可以避免面对这样的状况。

【家庭态度:拖延的成因】

你的父母梦想把你变成他们想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成长心态)通过汉娜交谈,罗宾才明白,她的朋友并不觉得老板对他苛刻,相反,她把错误看成是学习的机会。

观念和规矩没有经受过仔细的检查,就偷偷流进了你的大脑,这会引起精神性消化不良。 你过去所学到的有些东西是无比宝贵的,而有些东西则是你的绊脚石。

当那个“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做好,那么它就不值得做”的声音出现时,你可以这样应对:“这是不对的,做总比不做好。”

当你的内心出现这样的声音:“小心!你还没有准备好!”你可以这样为自己鼓励:“虽然我不太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但是没关系,至少我可以尝试一下。”像这样鼓励自己的内心对话对你的身心都有好处。

当你的关注点有意识地从负面情绪转移到正面情绪,你就是在打破固有的大脑运行模式,而在你的大脑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运行模式。

【家庭倾向】

1.施压倾向

父母因为对自己的生活和地位不满意,所以把建功立业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被认为只能是第一,而不能稍有表现不佳,这样的压力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从而造成一个人的适应不良,导致完美主义和拖延症。

表现平凡是无法被接受的,有时这样的信息是以支持的形式来传递的:“你是这样的聪明,你可以做到任何你想做到的事情!”

有一个完美的兄弟姐妹会驱使你想要比他或她更加完美。或者,为了填补家里另一个孩子的失败,你可能成了家里寄托希冀的一个替补。

2.怀疑倾向

拖延者对付家人怀疑的一种办法是反叛:“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错得多么离谱!”他们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决心不顾家人的怀疑去取得成功,但是这样的决定将他们直接引向了完美主义的圈套,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完美主义会引发拖延症。

无论是采用退缩的办法还是采用挑衅的办法,如果你已经将怀疑内化到了心中,那么当你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你多半会丧失勇气。拖延对你来说成了一个安全的港湾,因为它可以保护你。

3.控制倾向

通过拖延和拒绝做事情,你可以激怒有控制欲或者要求严格的父母,并削弱他们对你的掌控。虽然从长远来看,拖延并不是对你最有利,但是这种消极的抵抗相比直接公然的反抗而言,是一种更为安全的做法。拖延甚至有助于你保留自己的某些独立感。

4.依附倾向

依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他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也不能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所以他们不仅逃避生活的挑战,而且对需要他们独立完成的事情都推托了事。

5.疏远倾向

当想要变得完美的目的是让自己引起关注并取悦某个人的时候,那么这无疑就成了一场风险很大的赌博。在疏远的心理背景下,人们会不断寻求他们错失的亲密关系,或者,他们会通过拖延将人际关系限制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内。

【家庭对自尊的影响】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几种家庭倾向中,普遍缺乏一种对孩子自我感的基本支持。

在许多拖延者的家庭中,一些富有人性的品质往往会被忽视或者低估,比如:幽默感、结交朋友的能力、热衷的兴趣爱好或者创造性的能力、付出巨大努力去做事的意志力以及同情心等。

重复发生的一系列小的创伤会积压为“累积性创伤”,虽然这种情况在平时不容易看出来,但是它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重大的影响。

创伤跟随着我们,使我们一直以来从根本上觉得内心脆弱和不安全。有些在平常人看来普普通通的事情,对拖延者而言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因为他的日常生活一直处于受威胁的境地中。

【破裂与修补】

如果父母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起责任,那就会让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

【被遗忘的早年经历】

我们的父母是爱护和珍视我们,还是认为我们讨厌、恶心和无趣?当我们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感到安全和保护,还是只配被拒绝和抛弃?

一个善于跟孩子互动的父母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心理上的安全地带,这也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接受、被爱、具有完整感和对自己有信心的一个基础。

如果那些没有很强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找到可靠并有爱心的人相伴的话,他们就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获得这样的安全感。

【一切都与爱有关】

在有些家庭中,爱是无条件的,人人都以他们的本来面目被接受。在其他一些家庭中,爱是有条件的。

如果孩子是在狭隘的条件下才被爱的,那就意味着只有他的某些部分受到了欢迎。拖延就是用于这样一个目的:通过把自己的某些部分隐藏起来,而使自己那些被允许的部分得以维护。一个孩子可能会感到这是他获得爱的唯一途径。

向你和你的家庭长期以来所持的观念发起挑战,并试图改变它,是一件令人痛苦而困惑的事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拖延这么难以克服。它不仅是改变一个习惯的问题,它还涉及改变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

然而,当你打通了被拖延所掩护住的能力,跟自己的另一部分相接触时,你会从自我完整性的声张中得到极大的喜悦,这样的自我整合才是自尊的真正基础。

(笔记:高地清风)

第四篇: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美]简·博克莱诺拉·袁

《盲刺客》:旧时光,旧创痛,就像池塘中的淤泥,一层一层地沉淀在池底。

成熟时间:一种既能够在外部世界又能够在内心世界评定什么是真实并能够接受它的能力。 改变是一种过程。四种模式:1.无意识无行动或前改变;2.有意识无行动或醒悟;3.有意识有行动或决心改变;无意识有行动;

导致拖延的因素:1.对成功所需的能力缺乏信心;2.对要求去完成某个人物有反感心理,认定做某事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困难,结局也会很惨;3.目标和回报太遥远,感受到对我无多大意义;4.无法自我约束,容易冲动与分心;

技巧:1.观察内心抵抗;2.慢慢来;3。使用笔记或者日记;4.自由书写。

作战武器: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的计划

实验方法:1.选定一个目标,做出第一步,征求建议。2.启动:观想你的进步,坚守时间期限,机会最大化,不要等到自己有意愿和感觉才开始。3.跟进:小心自己的借口,在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一个步骤,解决困难,在取得一些进步后奖赏自己,灵活对待目标,无须完美。

4.回顾:观察你的感受,评估进步与不足,回想你选择的关口,你学到了什么?

提升你定时能力的技巧:练习判断时间,学会利用零碎时间,预防意外干扰,委派任务,找出你的最佳时间,学会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取得认知上的 平衡,享受你的自由时间。 学会接受与拒绝:1.接受有益的人和事:选对人与策略,公开承诺,一起制定计划,被困难时寻求帮助,共同工作,平行式工作法,社交奖赏,跟所爱的人工作,尝试新挑战。2.拒绝:对空洞型事物说不,对不必要事情说不,对不适合的人说不,对杂乱无章说不,对电子上瘾说不(拔掉插头,坚持信息减肥,对虚拟游戏说不)

总之,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延迟,你也可以行动。

第五篇: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题目: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在看这本书之前,一直觉得人们拖延其实就是懒惰的一种表现,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拖延并不只是懒惰,它跟很多因素有关。而通过读这本书也找到了自己拖延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下:

1. 对自己有很高但不切合实际的期望,设定模糊的计划。 解决方法:降低期望,设定具体的、可操作而非模糊的、臆想的计划。不是:我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学会日语。而是:今天我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日语的前两课。掌握这两课的元音和单词。

2. 完美主义,自我万能主义。 解决方法:接受自己,接受现状,接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或什么东西是完美的这个事实。学会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擅长点,更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点。你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他和电脑一起工作起来更舒服。这样你就不要强求自己也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编程高手。

3.不去做自己最该做的事情,而是用其他手段将这段时间填充起来,如,琐事、其他的工作甚至娱乐。 解决方法:把首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上。a.最应该做的事情不一定要等到大块时间出现才可以着手开始,现在就动手,哪怕只是做了这个工作的一部分。如,最要紧的事情是写实验报告,不是:先看看微博,豆瓣,人人,或收拾桌子。而是:创建一份空白的文档,从开头开始将它填充起来。b.用娱乐来逃避工作,这样并不会在疯狂消遣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内心一直在焦虑、自责:我工作还没完成,而我却在打球!而应该:

当逃避该做的事情想转而做其他事情时,将这些事情用笔记下来。当将该做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做记下来的事,这样不管是处理其他琐事还是娱乐,内心都会舒服很多。此时的娱乐也可以作为对刚刚完成工作的奖赏。

4.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寻求解决的方法,而非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造成内心的紧张不安,甚至挫败自信。 不是:这件事我没有做过,肯定做不好。而是:向做过的同学学习经验。

5. 寻求帮助。 “我应该完全靠自己来做这件事”,“我是能做好这件事的唯一人选”,“把这件事(内心的糟糕感受)告诉我的朋友他会瞧不起我。”这些都是完美主义的一种体现。有人听你叙述自己的经验或苦闷本身就是对你很大的支持,这会使你觉的,在奋斗的路上,你并不孤独。要知道,真正希望你好的人,不会看你的笑话。他们听到你的困难之后不会嘲讽或贬低你,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安慰你、支持你。

6. .不要太分散精力。与其在一个学期内报10门课,参加3个社团,自学2门外语,而结果什么都没有学好,还不如只选5门课,参加一个社团,学习一门外语。没有人是超人,也没有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超出自己能力的所有事情。记住:利用忙碌来逃避更为重要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一种拖延。

其实在这本书中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正确面对了我的拖延了,而不再是逃避,它是我更加了解了自己,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