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

初級會計學的心得體會(精彩多篇)

專題心得體會 閱讀(1.12W)

初級會計學的心得體會(精彩多篇)

初級會計學的心得體會 篇一

1、對會計和初級會計學這門課程的總體印象:

經過半年的學習,我很高興終於唸完了《初級會計學》這門課程。我以前對會計的印象是給企業登記賬務的,也聽說過這個職業是穩定、可靠、吃香的,即所謂“鐵飯碗”,有親戚從事會計行業,結果在大城市買房安家落戶。我在學會計學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關於會計之類的課程,這個學期雖然學習時間不長,僅一週一次,但還是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深知會計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企業運作中,且明白了原來記賬報賬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剛開始學習這門課時,我覺得很枯燥,不過在後面的學習中讓我越來越有興趣,主要是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

2、學習會計學的方法

在剛開始學習這門初級會計學的課程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學習會計學,要注重原理的學習,吃透原理,活學活用。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死記硬背,初級會計學重在講述會計工作的原理,強調基礎,其主要內容是闡述會計核算的原理,包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原理。故而我學習會計學的方法主要就是注重會計原理。具體細分為下:

首先從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學習各種會計核算方法時,不能侷限在案例和案例所用的方法上上,不能就方法論方法,而是找到並理解其理論依據,也就是說既要學會應當怎樣做,又要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次是將課文中闡述的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實際案例中闡述的會計核算所用的具體方法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以求對會計學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活學活用的基礎是充分地理解與感悟原理。因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舉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還有要認知有關的概念、原則、方法的含義,並能表述和判斷其是非。還要領會,即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關的基本概念、原則、方法,並能表述其基本內容基本原理,分析相關的區別和聯絡。更重要的是會應用,即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原則和方法去分析有關的理論問題,處理某些實際問題,進行計算和賬務處理。簡單應用是指能應用學過的一兩個知識點去計算、分析、處理某個業務問題。綜合應用是指能應用學過的若干個知識點綜合地計算、分析、處理比較複雜的業務問題。

總的來說,我們在學習會計學基礎課時要把書上的基本概念之間的關係弄清楚,下功夫把知識點構建一個體系。會計學的基本概念很多,需要用心去學。會計學是一門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學好了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企業管理會有相當大的作用。

3、學到了些什麼

一開始老師就說會計的作用在於把經濟資訊轉化為會計資訊。從總體上講,整個《初級會計學》這本書和這門課程其實都是圍繞會計要素展開的。如果對會計要素進一步細緻劃分的話,就產生了會計科目,會計分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樣,財務管理、審計等課程也都要以基礎會計為基礎,所以,初級會計學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建立和實施會計制度規範了企業的會計核算,提供了真實完整會計資訊,規範有序的會計制度也對企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控制成本方面。而且會計部門是企業的資訊中心,為了規範企業的會計核算,我們必須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資訊。必須以《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等規定和規範為基礎和準繩進行會計核算。由此足見會計學如同數學一樣是一門嚴謹的學科,需要嚴謹、務實、求真的態度和習慣的`。

下面分開來說(不嚴格按照課本的順序和安排)。

第一部分講到了會計的含義。會計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應增強自身辨別能力。會計要了解並認識到企業的內在價值的重要性,方式是看現狀,想未來。這裡重點講到會計資訊,即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用會計特有的方式對經濟現象的量化表達,且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的“產品”,具有廣泛的商用價值。會計資訊披露的形式及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其次是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基本前提條件是會計人員為實現會計目標,而對所面臨的變化不定、錯綜複雜的會計環境,根據長期的工作實踐所作出的公認的、合乎情理的判斷。基本前提是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會計的兩大基礎是權責發生制(以權利和責任作為劃分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而不以款項是否收到和付出與否為標準)和收付實現制(對於會計主體在一定期間內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收入和費用都是按照款項的收付日期確定其歸屬期)。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相關性、及時性(相關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客觀性(可靠性,即保證會計資訊真實可靠、內容完整)、可比性、明晰性、重要性、謹慎性。會計計量要考慮到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

第二部分講到了會計等式與計價方法。

首先是會計的本質,即它是將所要反映的經濟活動資訊經過分類整理轉化為用會計語言表達的會計資訊,並將其提供給使用者用於決策的一項管理活動。包括會計物件,有經濟活動、會計要素、會計科目。其中經濟活動指的就是資金運動;會計要素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會計科目按會計要素可分為資產類賬戶(包括流動資產賬戶:貨幣資金賬戶、結算債權賬戶、存貨賬戶和非流動資產賬戶:固定資產、累計折舊)、負債類賬戶(包括生產經營性負債賬戶、經營成果性負債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包括投入資本賬戶、提取利潤賬戶、未分配利潤賬戶)、收益類賬戶(包括營業性賬戶、非營業性賬戶(營業外收入))、成本費用類賬戶(包括營業性賬戶、非營業性賬戶(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按提供指標詳細程度可分為總分類賬戶(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具體內容進行總括核算的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對企業某一經濟業務進行明細核算的賬戶,能提供某一具體經濟業務的明細核算指標);按提供資料編制的會計報表可分為資產負債表賬戶、利潤表賬戶。

按會計主體分類:表內賬戶、表外賬戶;按期末餘額可分為借方餘額賬戶、貸方餘額賬戶、期末無餘額賬戶。會計要素指在會計基本前提的基礎上,對會計物件進行基本分類包括資產(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負債(企業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所有者權益(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收入(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費用(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和利潤(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財務成果,也就是收入與費用配比相抵後的差額)6大會計要素。會計科目指為了進行會計核算而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的標誌或專案。

初級會計學的心得體會 篇二

《會計學》進入總服習階段,10天內就要進行開卷考試了。經過40個學時的系統學習,我的收穫很大,特總結如下:

1、會計學告訴了我一些企業經營中的一些原則和處理方法,這和我過去思考問題的方式並不一致,要適應市場,必須理解和遵守這些遊戲規則。

我羅列了其中確實對我有實用價值的7個知識點。

1)國有企業的股本小,資產負債率高的事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國際資本低價收購國有優質資產,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被海外資本大量掠奪的現實。國有企業以自有資金經營,靠借貸流動,想生存問題就解決不了發展問題,這是原有的融資觀念在作梗。必須熟練運用財務知識,擴大融資渠道,加大對資源的掌控,多方增加對股東回報。

2)對帳中要求的證帳相符、帳帳相符和帳實相符的問題。我忽略了這一點,票據丟失很多,補起來麻煩而且個人損失很大。

3)新會計法中研發費用資本化的問題。這一點倒是很重要的。對於擴大公司資產是個很好的規則。也好確認智力轉化為資產的問題。

4)用EVA衡量經營效果。以前用發展速度、收入、利潤等指標衡量經營業績,現在我看到了一個好方法。另外一點,我以前認為借貸的資金成本高,公司也不做借貸;老師講股東的資金資本的成本更高,想想這是對的。

5)收入和費用確認問題。公司開會就這個問題業務老師婆婆媽媽的說個沒完,用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一解釋就可以了。

6)庫存資產的處理。這讓我找到了閒置物資讓售業務的理論上基矗

7) 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這是規則與習慣的差異問題。

以上知識點,有些很簡單,屬於基本概念,聽一下就知道怎麼做了;有些很重要,需要堅持不懈的去應用和實踐。

2、會計學的本質是面向管理與決策的經濟資訊處理,而實際上是面向領導和審計的數字堆砌,這個局面要改變。

我從小就不認為會計是一門專業,主要因為我爸在供銷社當過2年會計兼統計,後來不幹了,再後來對會計認識深了一些是因為我岳母是燕大沖壓件廠的老會計,我家領導上學學會計找不找工作,我以後就一直認為會計是找不找工作的,即使找著工作,沒別的本事你就當會計吧。這次學會計學改變了我的這些不正確的看法。

會計工作給外界的印象就是5件事:報銷、出納、出報表、報稅、應付審查。以現金為主線,打理證帳表,會計迴圈,也就是工作迴圈。要一個業務資料,你得等下週再說。

管理與經營決策關心的是收入、費用和利潤,如何提高收入,降低費用是業務經營決策者面臨的問題。3年來,公司和事業部能夠了解到的財務資訊就是按專案、差旅、補助等科目分類的,而每條業務線的經營情況、每個業務單元分攤的市嘗銷售和服務的費用、單個業務和每個員工的具體的收入貢獻度等資訊都是業務部門去重新組織分析,做一次業務分析至少還需要事業部負責人2天的工作量去對數,機會成本很大。有序的資訊是有價值的,公司的財務資訊按業務需要的科目做一下分類,按費用配比原則進行適當的分攤。

改善的方法。從業務與會計融合的角度看,可選方案有兩個,一是會計人員學業務,二是業務人員管理會計。前者費點勁,後者簡單點。

3、會計學告訴了我財務報表是經過主觀處理的經濟資訊,不可信,經營的本質是現金流不能斷。

我近3年的總經理助理和副總經理崗位上,記憶中只在2004年1月看過一次公司的財務報表,其餘沒有機會看到公司的財務報表,所以一直不瞭解公司的經營情況,也沒有對財務資訊認真思考過。

現在想,不看也無所謂,認真提高現金流就可以了。

現金流是公司的血脈,血脈暢通是公司健康的基矗搞好公司,第一要務就是源源不斷的獲得現金收入,許多工作都要都要圍繞創收展開。

4、頭腦中建立了《會計學》的知識體系,並對結構性思維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層結構知識體系的內容。

第一層分會計學知識點、會計學要點、提升三個階段。

會計學知識點分到第二層是十章內容。每一章下分的第三層就是幾個節的內容。每個節下都分第四層就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的三基內容,三基內容下分的第五層就是內容的演變、基本特徵和相關聯絡。這樣算下來,會計學的知識點大約是270個左右。

會計學要點是抽取十章中10到20個知識點。這些點能抽取出來,應付考試,應付工作就都沒有問題。

提升就是能用一兩句話概括個人對這門課的理解。當然,內容白紙黑字的寫在那裡,理解的深度和表達的高度就看個人投入的精力和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