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多篇

專題心得體會 閱讀(8.92K)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多篇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篇1

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將人力資本開發放在第一的位置,做好農村人才政策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建設。既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培養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カ軍。同時也要廣納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管理的賢才能人到農村來創新創業,讓農村成為賢才能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質專業化鄉村振興隊伍,加強農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與農村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文化振興是靈魂。

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鄉村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彙集著鄉土人文之美。假如說沒有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或者沒有鄉村文化的同步振興,那那鄉村振興就失掉真正的靈魂。所以,實施鄉村振興務必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根本。不但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推動城鄉文化融合,保護並承傳好鄉村文化,提升文化產品,促進文化供給,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以及產業。也要打通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破文化服務難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不斷提升鄉村群眾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態振興是根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實現生態振興才可以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目標,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因為前些年鄉村環境保護相對滯後,這無疑為農村生態振興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來解決。應該始終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攻堅農村環境汙染防治,提升能源供應的良性循探索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提高鄉村振興的恆久生命力。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鄉村振興戰略讓國之基更穩,祖國務必將更加堅實屹立在世界洞東方,讓我們信心倍增地苦幹實幹加油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牽引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番農村力量。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篇2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日前,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首先要銜接穩政策,雖然脫貧攻堅即將結束,但是對於摘帽縣、貧困戶,一定要落實好“四個不摘”要求,保證政策的穩定接續。鄉村振興階段,我們要繼續保持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在資金、專案、人才、農業技術等方面的投入支援,以此鞏固脫貧成果。同時,逐步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脫貧攻堅舉措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常規性、普惠性社會保障措施。

其次要銜接好人員,原有的駐村工作隊可以繼續開展工作的同時,把工作範圍從單一的脫貧攻堅拓展到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繼續探索鄉村振興工作隊制度,優化工作隊成員組成結構,根據農村實際需求,把農業農村急需的專業人才納入這支隊伍中來,提升鄉村振興的領導能力。

要想把幸福感一直傳遞到底,產業才是支柱,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法寶。一村一品,大力發展農村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讓大山裡的農產品也能飛到千家萬戶的餐桌,這樣不僅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還能充分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讓他們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來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篇3

多次這樣講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發展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程序中的關鍵問題。在邁向現代化的程序中,農村不能掉隊;在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程序中,不能沒有數億農民的夢想構築。

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產業興旺是“三農”論述的重要內容,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所在,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載體,是新時代農村農業建設的基礎工程。

如何才能推動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呢?關鍵就是要牢牢把握鄉村振興總要求,進一步凝聚“產業興才能鄉村興、企業強才能經濟強”的共識,把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有力抓手,千方百計凝聚起產業興旺新動能,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

沒有經營主體的枝繁葉茂,就難有產業發展的花繁果碩。在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中,要的是更多的創新、更多的改革和更多的方法,要的是喚醒農民的意識、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激發農民的創業激情,要的是把保護廣大普通農民利益作為不可逾越的底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雙方共同利益,促進鄉村快速全面振興。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農村承包農戶不斷分化,家家包地、戶戶務農的局面已然發生變化,在國家政策的支援和鼓勵下,如今的農村處處煥發著生機,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這些新型經營主體的興起正為農村振興注入著新的“血液”、增添著新的“引擎”、輸入著新的“動力”,我們的農村也正在與時俱進、大步邁向新時代的輝煌,持續培育壯大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我們早日實現鄉村振興,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制勝法寶。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篇4

鄉村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1.鄉村產業的同質問題。區域鄉村產業的同質化,帶來競爭加劇、產能過剩等問題。由於特色挖掘不充分、部分產業准入門檻不高、鄉村經濟體量有限和人力資源匱乏等因素,當前鄉村產業存在單一化、同質化等現象,如多數鄉村以農產品加工、觀光旅遊、草坪種植、花木培育等為主導產業。鄉村主導產業遴選應在更大區域統一規劃下,充分發揮各地積極性、創造性,避免產業的同質化、惡性競爭等;此外,增強危機意識抓發展,樹立長效的、可持續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產業升級理念,穩固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2.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現象。我國即將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長期以來,作為人口流出地的鄉村,也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區域。當前,鄉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的流出,在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的地區依然普遍存在,鄉村勞動力特別是一線勞動力仍以老年人口為主,鄉村振興面臨勞動力斷檔、傳統技藝消失等風險。為此,鄉村振興不僅要千方百計地提高農民收入,更要加快推動高質量基本公共服務向鄉村擴散、延伸,建立城鄉要素合理流動長效機制,特別是吸引年輕人口迴流等,構築多年齡段的勞動力結構,保障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與工匠精神傳承。

3.鄉村振興的共同富裕目標。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鄉村振興是把鄉村“蛋糕”做大的過程,也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策略;但更要做好分“蛋糕”這道難題,發揮“先富帶動後富”的積極作用,不落下一個村莊、一位農民,實現全面的鄉村振興。對此,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致富示範帶頭作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上建立合理分配機制,以“黨建引領強村、合作幫扶富民”的策略,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鄉村振興硬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4.基本農田高效經營的保障。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性、複雜性工程,不僅要協調好城鄉之間關係,更要協調好鄉村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關係。因此,鄉村振興絕不能放棄農業的發展。鄉村振興過程中,鄉村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農民收入,也對基本農田的經營帶來衝擊,對可能出現的基本農田拋荒、低效化經營等要高度重視。面對鄉村振興中國家糧食安全的紅線,堅決執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政策、完善保護補償機制等,防止基本農田“非農化”、加快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關於人才振興的心得體會篇5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中,人才振興是基礎。人才是經濟建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在踐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激發農民主體意識,培育實用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在農村建設發展中,一直存在著人才流失嚴重,辛苦走出農門的學子並未選擇衣錦還鄉,同時還存在一種現象,就是現有的農村人口能力素質不高,思想開放程度不足,對新事物的認識不足,接納程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農村的建設。加上農村人才環境欠佳,缺少鄉村人才培養、管理、使用等相關的政策、機制,從而導致鄉村各方面發展滯後。所以加快農村的建設步伐,關鍵在於人才,應該像錦繡千村一樣,重視發揮農村有技能、才幹人才的作用,注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優秀人才的帶領來推動鄉村建設發展。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振興是根本。鄉村振興最終應該實現的是人的發展,真正獲益的應該是老百姓,如何讓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首先應該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農村改革40年的實踐,啟示著人們,只有產業振興,才能增強鄉村吸引力,帶動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向鄉村匯聚,才能讓農民看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希望,進而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作為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旺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源頭,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潮頭。所以,政府工作人員必須深入基層瞭解基本情況,構建契合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的產業發展體系,切實推動城鄉的發展。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組織振興是必要保障。“羊群走路靠領頭羊”,鄉村振興戰略想要想真正的落到實處,需要大力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的作用,黨員幹部需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帶領鄉村地區脫貧致富。農民要致富、農業要發展、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於各級黨組織將中央的各項政策制度落到實處,根據各地因地制宜的採取措施建設鄉村。當前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各機關單位選派優秀黨員幹部深入農村擔任第一書記,同時不斷完善基層幹部管理、晉升等制度,推動村幹部轉變作風、服務群眾,對不能勝任、群眾反映差的要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