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書筆記>

高一語文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閱讀(1.16W)

第一篇:高一語文組優秀讀書筆記展覽和評選方案

高一語文讀書筆記

高一語文組優秀讀書筆記展覽方案

一、活動目的

“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的進步階梯。”讀書是人們取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是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重要通道。讀書筆記則是對所讀書籍記錄、賞析和思考,以將知識批判性吸收、內化,從而提升讀者的素質涵養。為進一步豐富讀書節活動內容,努力構建書香校園,我校擬開展 “優秀讀書筆記展覽”活動。本次展覽旨在營造我校良好讀書文化氛圍,增加學生的文學底蘊,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弘揚人文精神,努力推動書香型班級、書香型校園建設,提高全體學生文學素質,提升文明程度,為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

二、總體安排

1、活動主題:讓書香瀰漫校園,讓閱讀伴我成長。

2、總體要求:全級師生應在校領導集體以及校團委的指導下,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積極參與,認真完成相應的工作。

三、活動要求

1、依託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學生通過借閱書籍,賞析、思考其中的內容,從而形成讀書筆記,且可一人多篇。

2、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讀書筆記的型別:(1)摘要式,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闢語句、重點段落等摘抄下來。(2)心得式,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感想、體會和啟發。

3、讀書筆記寫成後,由學術助理組織學生間互相交流、學習;展出作品需書面整潔,字跡清晰。

四、指導措施

為了提高活動水平,激發參與熱情,現規定,在活動期間,各班級應積極開展相關指導工作,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書籍、寫讀書筆記。

1、指導老師:各班級的語文科目教師。

2、實施要求:利用班會課或者語文課,在課堂上進行公開指導,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樹立正確的讀書觀,並對讀書筆記的型別及其作用做充分的分析、說明。

五、活動流程

(一)班級初選

1.時間:4月上旬

2.地點:各班級

3.形式:自定

4.由本班語文教師完成,最終每班選出5人蔘加學校評選,並將名單發上報語文組張英閣處。

(二)學校評選以及展覽:

1.時間:4月12日

2.地點:閱覽室

3.評選方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從各班選出的學生中再次選出選勝者.

六、組織機構

本次活動,校團委在校領導集體的指導下,全面統籌各項安排,協同各班班主任以及指導老師等開展相應工作。為確保達到預期效果,現成立活動小組,名單如下:

評委:張英閣秦燕馬亞梅趙曉燕

李兵高軍強李琴

高一語文備課組2014-4-11

讀 書

筆 記展 覽方 案高一語文組

第二篇:高一語文讀書計劃

高一語文讀書計劃

教育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於150萬字”。

為了落實課程標準,落實我校高一高二語文備課組讀書活動要求,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整本書,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豐富寫作素材,提高思想境界,提升高雅品位,增添理性內涵,進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要求。特制定2014-2014學年度高一語文讀書計劃。

一、基本要求

1.本計劃在高一實施,各位語文教師要做好發動工作。積極支援學校讀書活動作,為建立“書香校園”做出貢獻。

2.學生要建立“閱讀摘抄筆記”,隨時摘抄所閱讀書籍中的精彩語句、精彩語段,每週至少抄寫兩段,特別優秀語段要倡導誦讀賞析,提高語感能力。同時可以對文章的觀點、材料,進行議論分析,並寫出讀後札記與讀後感,進行個性化解讀。教師每兩週要檢查一次,並及時對優秀者進行表揚。閱讀書籍實行學生購買與借閱相結合的方法,倡導學生愛書讀書鍾情於書,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閱讀兩部推薦作品。

3. 在老師的動員下,每位同學為班級捐贈1~5本圖書,這樣全班大約有上百本圖書,小型圖書角就可以建成了。捐贈的圖書可以是經典的文學作品,也可以是社會科學類的著作,還可以是自然科學類的文章,總之,要選擇有益於成長的書籍。班級圖書角設專人負責,並建立圖書管理制度。

4.我們要適時舉行讀書報告會、座談會、閱讀筆記展覽、讀後感評選等活動,適時進行表彰獎勵。通過開展相應評選活動,對優秀的讀後感、優秀學生作品進行全校展覽。

5.推薦書目,教師可以隨時進行增添,並把推薦書目印發給每一個學生。

二、推薦書目

1.《論語通釋》(徐志剛譯註)

2.《孟子選注》(〈戰國〉孟軻撰)、

3.《莊子選譯》(莊周著)

4.《三國演義》(明〉羅貫中)、

5.《紅樓夢》(〈清)曹雪芹、高鶚著)

6.《雷雨》(曹禺著)

7.《吶喊》(魯迅著)

8.《談美書簡》(朱光潛著)

9.《朱自清散文精選》(朱自清著)

10.《老人與海》(〈美)海明威著)

11.《哈姆萊特》(〈英〉莎士比亞著)

12.《唐吉訶德》(〈西班牙〉塞萬提斯著)

13.《圍城》(錢鍾書著)

14.《巴黎聖母院》(〈法〉雨果著)

15.《歐也妮·葛朗臺》(〈法〉巴爾扎克著)

16.《匹克威克》(〈英〉狄更斯著)

17.《復活》(〈俄〉列夫·托爾斯泰著)

18.《普希金詩選》(〈俄〉 普希金著)

19.《女神》(郭沫若著)

20.《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法〉莫泊桑著)

21.《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俄〉契訶夫著)

22.《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美〉歐.亨利著)

23.《子夜》(茅盾著)

24.《家》(巴金著)

25.《茶館》(老舍著)

26.《邊城》(沈從文著)

27.《高中必背古詩文40篇》

三、具體活動

1.高一上學期每位學生完成你一到兩本書的閱讀,撰寫一篇此書對自己高中生活及人生的影響的文章。

2.高一下學期每位學生完成“手抄報,剪貼報”的手工作品,通過動手實踐,體會讀書的樂趣。

四、活動意義

1.大力弘揚國學:廣泛讀書,吸取國學營養,形成國學根底;

2.建設書香校園:校園不應該充斥著題目,她還應該瀰漫著書香,學生生 活在書香校園,才能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才能與書本為友,從而獲得全面的營養;

3.提升精神境界:讀書鑄造人的靈魂,陶冶人的情操,讀書的過程原本是 人成人的過程;讀書豐富人的文明涵養,提高人的整體素質,讀書的過程原本就是人文化的過程;

4.提高學習層次:大課堂教學觀是將課內與課外緊密地聯絡起來,讀書活 動將整個校園乃至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大的課堂,使課內課外的學習得到整合,使各門學科知識相互滲透,構建學生個人新的知識認知系統,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5.獲得發展的能力:學生讀書,增長知識,養成讀書習慣,終身與書為伴, 終身學習,終身發展,與時俱進,自強不息;書是紐帶,連線人心,形成文化,滋養學生校友,形成縱橫向心力的合力,推動學校始終發展。

第三篇:八年級語文讀書筆記

也許人類就是這樣,不懂得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渴望那些遠在天邊的東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視覺,這一豐富生活的天賦才能,竟只被作為一種便利,多麼可惜啊!

讀完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心靈感受到前所未有過的震撼。回想書中海倫的種種磨難與克服磨難的勇氣,我思緒萬千。有一絲感動,對於海倫自強不息精神的感動;有一種震撼,是對於殘疾人的頑強意志背後的震撼。我讀懂了海倫身後千千萬萬殘疾人的艱難,更讀懂了那份追求光和熱的對於生命的熱愛。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在不到兩歲的時候就失去了聽力和視覺,失去了本該屬於她的光明與聲音。在一個黑暗無聲的世界裡,猶如在迷霧籠罩的深海中,沒有指路的燈塔,也沒有停靠的港灣。幼小的海倫如大海上的一隻小舟,她感到無助與恐懼。對於光的渴望,對於黑暗的反抗,都徒勞無功。直到海倫七歲那年,安妮·莎莉老師走進她的生活,海倫的一生髮生了巨大的改變。老師猶如燈塔,帶給她光明與方向。最終,海倫·凱勒憑著頑強的意志和對於生命的熱愛,成為了一名帶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她的著作也使她贏得了全世界的尊崇。

海倫說過:“像明天就要失明那樣去利用你的眼睛。”也許我們視力正常的人很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它包含著向海倫一樣的殘疾人對於光明的嚮往和渴望。的確,視力,這一豐富我們生活的天賦才能只被作為一種便利,這當然是失明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人類就是這樣,總不懂得珍惜所擁有的東西,而去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幻影。這也使我感到慚愧。以往總是抱怨這抱怨那,羨慕別人的得或感慨自己的失,遇到困難埋怨家人,遇到挫折打退堂鼓······ 但是我有什麼理由這樣做呢?一個從小就失去了視覺聽力的人都沒有自暴自棄,都沒有感慨上天的不公,都以頑強的意志變得出類拔萃,我又有什麼理由抱怨生活呢?答案是:沒有理由。其實我擁有很多很多,每個人都擁有很多很多。我們應該為已有的物質而滿足,最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上的高度。聰明的人不會沒有什麼而感慨,而會為自己有什麼而欣慰。比起那些身體有缺陷的人,我們是不是應該更為現在的生活感到知足呢?

海倫·凱勒教導人們:只看我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第四篇:語文教學讀書筆記

最近讀到一些關於語文教學的文章,學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語文教學方法有關,而語文教學方法論是和辯證法分不開的。在這裡我想從辯證法的角度談談國小語文教學方法論。

一、整體與部分

有人提出“語文教育整體觀”。所謂語文教育整體觀,除了教材內容之外,在教學上,強調閱讀教學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

如何理解閱讀教學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從閱讀一篇文章來說,如果是強調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過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必須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因為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閱讀(整體)——分段閱讀(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體)。因為一篇文章是有結構的,是分段構成的,篇和段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一段之中,是由詞句表達的,段和詞句也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讀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當然,在讀某一段時,必須明確該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讀某一句話時,必須明確該句在這一段中所表達的意思;最後達到對全篇的理解。從學生的作文來說,一般也要從造句開始練習,再寫片斷,最後寫整篇文章。如果是整體輸出,從一年級就要寫成文章,豈不是要求過高了?

關於閱讀課要“讀整本的書”。讀書和學習閱讀是否有區別?學生的課外閱讀當然要讀整篇、整本書。但是國小的語文課不能強調讀整本的書,整本書也只能節選作為教材。閱讀教學要教學生學習閱讀,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體讀。不能因為強調整體而忽視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視了整體,必須是整體——部分——整體地去讀。

二、分析和綜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體性的特徵,思想的發生是整體的……有機的思想的整體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是相關聯的,認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讀書就要“整體輸入,整體輸出”。這裡將思想與思維方法混為一談。分析與綜合是人的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是彼此相反又緊密聯絡的過程。學生學習語文離不開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語文教學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讀全篇課文之後,分段學習:讀段時要理解段中的詞句。其優點,可以對字、詞、句、段所表達的思想內涵理解得具體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處,過多運用分析法往往忽視對全篇課文的理解和運用,容易削弱語文教學的整體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時期由於語文教學過於提倡分析,造成語文教學出現支離破碎的語言堆砌傾向,這是我們不贊同的。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如一隻瓷花瓶,整體觀賞十分美麗,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會失去花瓶的美。同樣,一篇文章,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才能體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讀一篇文章的目的,從理解的角度講,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內涵,理解字詞句的目的也是為了能讀懂全篇。從運用的角度講,學了語言就是要會表達,學會說話、作文,學習遣詞造句,也是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國小語文教學必須著眼於整篇,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語文教學的綜合方法,就是著眼在篇章的讀寫和積累上。閱讀中,重視對篇章內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訓練中,重視全篇的朗讀、默讀、背誦;作文中,重視思想內容的正確性、謀篇的完整性。這是其優點。目前在扭轉過多的分析時,強調整體和綜合是正確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為語文教學的綜合法,其不足之處,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夠,往往也影響對篇章的理解,如果連一句話都表達不清,也難寫出通順的文章。就如編織器物,如果原材料質地不好,必然會影響編織器物的完美。所以著眼全篇,還要打好字詞句的基礎。不能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最完善的辦法是在語文教學中將分析與綜合結合起來運用:既著眼於篇,又要把字詞句基礎打得牢固。語言訓練,並不是只作語言分解性的訓練,對國小生來說,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綜合性語言訓練;進行讀書、背誦、作文訓練,積累語言。但是讀書也不能囫圇吞棗,作文有了構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寫。我還是主張:講讀課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經過必要的詞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後必須落實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賞,去運用。

三、內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語文教學要“淡化形式”。為什麼要“淡化形式”呢?語文的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講:“思想內容與語言形式是血之於肉,分別不開的,沒有高度的語言藝術,表達不出高深的思想。”從語文的選材來說,除了內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須要從文章形式著眼。關於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區別,葉聖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辭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獨立固定的材料來的。”他舉例《項羽本紀》,是歷史故事;只有作為文章去學習,理解章句間的法則的時候,才算作語文教材。“所當著眼的不應只是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局,應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從而得出明確的結論:“不論國文、英文,凡是學習語言文字如不著眼形式方面,只在內容上去尋求,結果是勞力多而收穫少。”所以選擇語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須要內容和形式、思想和語言兼顧。從語文教學來說,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著重在內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課、歷史課、社會課等課又有何區別呢?

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中課程目標的設定有明確要求,既要重視“豐富的語言積累”“注重情感體驗”,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這個目標體現在各學段中,尤其在第三學段,關於閱讀的第5條提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要求既說明閱讀和閱讀教學是不同的,又說明注意文章表達方法和過去教師大講文章表達方法知識也是不同的。我們要正確地理解這句話,是“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也就是說,對於國小生不能要求過高,重點應放在精彩的、邏輯嚴密的詞句表達上;高年級適當指導學生領悟文章結構的合理性,開頭、結尾的生動和深意。要指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的優美語言,“揣摩”文章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就是說,對“文章表達方法”不能由教師去講知識,而是要求學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體會”、去“領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都說明“課標”是非常重視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思想和語言的統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從“課標”制定以後,在語文教學中都很重視學生的語言感悟,這是很正確的。但是大家似乎不願提及“理解”一詞。好像一談理解就給人一種教學的陳舊感。這是有待商榷的。這裡必須明確感悟和理解的關係。

人的認識是由感知——理解——應用構成的過程。理解是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箇中心環節。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屬於你所有。”學習任何知識,只有理解之後,才能掌握。讀書不理解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語言的感悟、欣賞和運用。因為理解就是將事物內在的聯絡和關係揭示出來,認識事物的本質。語文教學中的理解,就是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間、人物間、人與事之間的關係。要明白一段話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話中的句子讀通,要讀懂一句話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有的詞聯絡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釋。我們反對的是讓學生抄寫辭典上的詞的概念,為了考試去死記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詞,尤其是一些成語,就要先把詞的本義弄明白,再結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說,對語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對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詞句,使重點詞句的內涵具體化為一種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寫的是什麼。(2)對文章內涵的理解。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裡行間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脈絡。通過深入讀書,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內容的要點,還要能綜合地感受思想內涵,創造性地表述課文內容。(3)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通過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情語,理解作者的情感,達到作者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的共鳴。從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維過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開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詞呢?“感悟”一詞,《辭海》上的解釋:“受到感動而醒悟。”也就是說,有所感觸之後有所領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為基礎的。理解達到第三種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動,同時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領悟到一定的道理。還以《飛奪瀘定橋》的第三段來講,只有理解了奪橋時的危急情況,才能被紅軍在那“千鈞一髮”之際,“奮不顧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動,從而才能領悟到紅軍長征的艱難,在情感上感受紅軍的偉大。所以理解和感悟應統一起來,相互促進。

語文教學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階段,還要引導學生有所感悟。要觸動學生的感情,使之動情,才能有所悟。學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個性特點,同一件事情,每個學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習個性化發展。

第五篇:語文教師讀書筆記

想想自己畢業快三年了,作為一名師範類的中文系畢業生,自然而然的走上了中學語文教師的崗位。很慶幸自己還生活在校園中,這樣感覺自己還能經常和書本打交道。因為,讀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愛書,也愛讀書!

書,都瀰漫著香氣。讀書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性情的愉悅。它如同春日扁舟裡的放歌,夏日荷塘中的嬉戲,秋日田野裡的散步,隆冬爐火旁的傾談,它是心緒的慰藉,是靈魂的依傍。讀書,可以慰藉心靈,讓寂寞封存在書香中;讀書,可以洗滌心靈,讓高尚的人格在書中昇華;讀書,可以播撒希望的種子。讓生命結出豐碩的果實;讀書,可以插上騰飛的翅膀,讓生命自由飛翔!

讀小說,在經典裡感受豪氣與浪漫;讀散文,在優美里感受平實與真情;讀雜文,在議論中感悟哲理與生活;讀雜誌,在故事裡愉悅身心,陶冶性情。喜歡在清晨讀詩歌,在膾炙人口中感受音樂美與結構美。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讓我感受到親情的真摯;劉蘭芝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讓我感動於愛情的堅強與力量。徐志摩的“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讓我想到曾經離開的母校。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們感悟到生命與理想的碰撞、在詩歌中沉醉。

風清雲淡的日子,獨自倚在窗前,看花開花落,賞雲捲雲舒。低頭一回眸,桌上的書,窗前的樹,樹葉上躍動的陽光,一起憩息在心靈中。驀然回首,生活中也有很多無形的書,伴我們成長。母愛是一部書,是世間最美麗的一部書,我們的一生都沉浸在她的潤澤呵護中,父親是一部書,一本厚重的書,我們要用一生去讀懂它,讀懂那如山的父愛。朋友是一部書,一部精緻的書,共同記錄下了友誼點滴。家鄉是一本純樸的書,卻又是根入心底的書,“落葉歸根”是對家鄉的眷戀,“家鄉魂”又是對家鄉的熱愛,讀懂這部書時,我們也明白了“一方水土一方情,月是故鄉明”的真諦。

夜半,回味形形色色有形的書和無形的書,讓夢境也豐富多彩,真是“夜半有夢書當枕”啊。有書香的地方就有美麗,心靈也會在書中憩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來詮釋生活,但在書裡卻可以發現生活的真諦。

我認為,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讀書,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讀書就是一種學習。學校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學習氛圍必定是非常濃厚的,教師一定是帶頭讀書學習的,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言傳身教。愛讀書、有學養的教師,往往都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學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學生就是在老師的薰染下愛上讀書的。很難想象,一個不喜歡讀書學習的教師,能培養出愛讀書學習的學生。

讀書能提升教師心靈脩養。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教師是社會上最大的一個知識分子群體,雖然待遇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會看教師的眼光卻很高。人們往往把教師看作是有學識、有文化、有修養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得高標準,嚴要求,不能跟社會上的人一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一句話,讀書可以使教師的靈魂變得高尚而偉大起來,這樣的教師,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讀書能讓教師博學多才,悟性提高。新課程改革,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學不能再跟以前那樣照本宣科,一味地講解教材,而是要師生互動,要聯絡實際生髮,擴充套件。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貯備,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書讀多了,知識面廣了,領悟能力強了,在課堂上才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這樣,學生就會在享受中快樂學習,教師就會在享受中輕鬆施教。

讀書能讓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話的確有道理。工作累了,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難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話產生深深共鳴的時候,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心浮氣躁、雞腸狗肚、名利薰心的人是幹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讀書不斷,不良的思想氣質是可以改變的。

讀書的好處當然很多,我個人認為,對教師而言,還是應該有所選擇的。除了應該讀一些文學方面的名著外,更應該多讀一些專業方面的書籍。文學書籍要讀名家名著,經典名著經歷了歲月的淘洗而流傳至今,凝聚了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讀來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給人以更深的啟迪。專業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師,讀陶行知、葉聖陶、蘇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論著作;其次要熟悉當下一些實力派教育專家,如李希貴、張文質、魏書生、於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學習教學名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如李鎮西、竇桂梅等人的教學隨想。當然,讀書是教師的個人行為,應根據個人的愛好和個性有選擇地閱讀。相信,讀名家的書,肯定會受益匪淺。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每個人都做過的事情,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卷,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真的希望我們的老師都能喜歡讀書,讓讀書來提升我們的品質,促進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