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後感>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022【精彩多篇】

讀後感 閱讀(5.32K)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022【精彩多篇】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篇一

中國人通常說:“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的,它是做人的根本。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故事——《二十四孝》,更加了解了這句古話的深刻含義。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還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主要故事有《百里負米》《臥冰求鯉》《湧泉躍鯉》等,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湧泉躍鯉》了,我給大家講講吧。

姜詩夫婦知道婆婆喜喝長江水,愛吃魚。但長江離他們家有六七里路遠,一次因風大,妻子龐氏接水許久不回,姜詩懷疑她怠慢婆婆,便把她逐出家門,龐氏沒有走遠,她在鄰居家晝夜辛勤織布,把掙到的錢託人送給婆婆,後來婆婆知道後,便把龐氏接回來,上天感動,湧進了一口長江水,每天都有兩條鯉魚躍出,夫妻兩人再也不用去江邊了。

這個盡孝故事看完後,我非常感動,因為姜詩和龐氏兩人每天都要來回走十三四里遠,可是他們都沒有怨言。龐氏就算被逐出家門也會吃苦掙錢孝敬婆婆。我也很自責,別人想盡辦法孝順自己的家人,現在的我卻還不知道該怎樣孝順家人。自從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就知道了不應該在家裡發脾氣,讓家人失望,應該為家人著想,懂得孝心。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一個老人幫孫子揹著一個書包,說:“快回去做作業!”那個孩子不理睬,在旁邊放鞭炮,老人皺著眉,嘆了口氣。看到這,我覺得那個孩子即使很想玩,也要先把學習搞定,他也不能不理老人,讓老人失望。如果你能帶給家人快樂,讓他們生活幸福,也相當於是盡了自己的孝心。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則。一個人如果不孝順,他更不會熱愛自然,熱愛祖國,也成就不了什麼大事業。所以,只要你懂得孝,就會有回報。

孝圖讀後感 篇二

人之初,性本善,總記得小時候被父母要求捧著一本彩版的《三字經》聽父母講如何做人,如何孝順,如何敬人做事。

讀《二十四孝圖》,不禁侑感而發,雖已不是封建舊時,兒童也會被父母或尊長要求學一些孝道,百年之前,和魯迅先生一起讀閱做工粗糙的《二十四孝圖》,滿心歡喜的求知心被湮滅了,

想那時只侑略侑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至打手心,和現在相比,我們除了課本還侑許多課外讀物,想那時魯迅先生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將肉麻當做侑趣,以不情為倫紀,汙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可如果魯迅先生活了今日,又會侑怎樣的感嘆,或許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吧,在那時,封建的孝道雖然不可取,但卻讓人學會了尊老愛幼,也許侑些禮節過於繁索,侑些做法過於愚昧,也存在著虛偽和殘酷,但和現在侑些人來說,已經善良了許多。

人之初,性本善,同為中國一民,雖不同時期,在屢被批判的封建孝道中也侑感人的孝子,在與舊時期改頭換面的今天仍然侑許多不如古時的殘酷。

走在街尙,橋洞中,可見一位衣衫襤褸的兒童,老人,記憶中最深的是那位整天坐在橋頭的老奶奶,冬去春來,送夏迎秋,季節變換,而她的衣衫不變,溫度變化,而她的親人的冷淡不變,她頭髮花白,凌亂地披著,那不知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也補了好幾茖洞,她坐在橋頭,不知在看什麼,不敢去想象,只怕自已也會平添憂愁,腳邊的鐵盆,雪白的直刺人的眼,一枚兩枚的硬幣是她一天少得可憐的生活費……

如果,我想是如果魯迅先生看這一幕,還會認為封建孝道只會害人嗎?這裡沒侑孝,沒侑親情,沒侑善良,只侑路人投去可憐的目光,這裡沒侑尊重,沒侑幸福,只侑被湮滅了善良的高等動物投去的一聲清脆,一枚硬幣打著轉打在盆中,也一定像釘子一樣打在老人心尙……

人之初,性本善,如果這種善能繼續,那麼《二十四孝圖》也不會顯得那樣虛偽,那麼魯迅先生也不會大喊中國的劣根性了。

人這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耳邊又響起了這流傳千年的精典……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600字 篇三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綵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綵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思緒萬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麼孝順,我們現代人就更應該孝順父母了。這使我我想起了一個詞“百善孝當先”。只有好好做人,努力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順。此時我想到了,我有沒有像老萊子一樣孝順父母?有沒有讓父母開心?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這時,我腦子裡浮現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現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於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說:“有兒子真好。”我開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後會向二十四孝裡的孝子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600字 篇四

最近無意間在課堂看到了一本書,封面上用楷體寫著“二十四孝”,下意識的拿出來看了看,看看古代的人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自己也好學學古人孝敬父母,可沒想到這一看就被裡面的內容深深迷住了,讓我無可自拔,沒想到古代還有為了父母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的,再看看我自己,和他們一比真的就什麼都不是了,再看看如今的90後;有一部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整天在外面玩,回家心情不好時還朝他們發脾氣,把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在外面肆意揮霍,卻不知道掙錢的辛苦,更加別說關心父母了,我真的不知他們是怎麼想的。

自古就有‘烏鴉反哺,落葉歸根’這一說法,它們沒有忘記自己從哪裡來,於是它們知道自己該到哪裡去,懂得把自己的光和熱留給那些曾經給予過自己,幫助過自己的人,因為那裡才是靈魂和精神的歸宿,古人都懂的“百善孝為先”,可見孝有多麼的重要,看見書中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裡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嚐嚐。”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而如今又有多少人在外面大吃大喝時還記得自己的父母呢?他們有怎麼知道父母吃的是什麼呢?有的可恨的是連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曾記得,我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當兒子的,這樣的子女配麼?陸績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父母,為什麼我們不知道呢?我們確實該好好向他們學學,孝順父母,懂得感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呼籲大家,常年工作在外多給家裡打打電話,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