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後感>

論中國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 閱讀(2.57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論中國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論中國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論中國讀後感(精選6篇)

篇1:論中國讀後感

終於到它了,又是一本拖拖拉拉看了很久的書。第一時間就買到手,但在書櫃裡放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才開動。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突然想反思一下對中美關係的認識。基辛格博士是學我們這個專業必須瞭解的人物,他的著作《大外交》是專業基礎和啟蒙讀物,衝著他的大名就能保證這本書的質量,意外的還有中文翻譯的水平,很多作者要表達的潛在意思也準確地表達了出來,像基辛格博士這種老狐狸,很多話怎麼可能說得那麼直白,這才是翻譯的難點。

感受很多,一時半會兒還需要消化,簡單地列列初步看法吧:1、可以作為現代中國外交史的基礎讀物,比國內大部分教材編得好得多,思路也清晰地多;2、前面對中國歷史的描寫其實是為了向西方人介紹一個大的哲學背景,有助於他們理解中國在這個方面的思路淵源,瞭解歷史是研究現實的必要基礎;3、從我自己知道的一些情況看,作者對中國很多外交事件背後動因的分析即使不中,也不遠矣,充分體現了他作為“中國人民老朋友”的歷史地位和水平,不知道當年喬治·凱南寫八千字電報時候的身份是不是“蘇聯人民的老朋友”,希望我們也能多一些“美國人民的老朋友”和“俄羅斯人民的老朋友”;4、1972年中美建交以後的關係史竟然可以神奇地和國際關係理論的幾個流派對應上,從開始雙方基於共同利益走到一起(傳統現實主義),再到冷戰後美國希望通過全方位接觸實現引導中國(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再到後來“雙方都有可能把自己推入自我實現的預言”(511頁,建構主義),也許從理論演進的角度不僅僅是巧合;5、作者在2011年完成這本著作,並於12年底前譯出中文版,不知道時間上是不是一種巧合還是刻意安排,總覺得書裡的基調是講話給兩邊聽;6、作者在最後大有深意地以“克勞備忘錄”結尾,似乎是有什麼預感,給本書埋下了悲觀主義的研判色彩,相對於大家比較熟悉的“修昔底德陷阱”,克勞備忘錄的預言更加具有主觀成分,比如“一國針對鄰國的野心一般不公開宣示,因此不宣示自己的野心,甚至向所有國家表示無限的政治善意,都證明不了該國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目的”,一針見血。

中美關係是個大課題,我連一鱗半爪都不敢說了解,想說幾句題外話:根據這麼多年做國際組織的工作經驗,在一個機制中,最難實現同時也是最具有價值的就是形成互信,積累善意。這種互信和善意並不代表雙方沒有分歧,其內涵在於對彼此的立場特別是紅線心知肚明,所以也就對一個事情發生以後對方的反應有所預期,如果在預期之內,那麼我方應對的反應也基本上也是對方可以猜到的,這應該是一種默契。而這種默契的形成對於雙方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仍然可以開展一些合作至關重要,這是一種基於長期磨合形成的脆弱但重要的平衡。某種程度上這應該是國際合作的“潛規則”,即通過不停地溝通(試探)與摩擦(鬥爭),摸清彼此的底線,並形成心照不宣的政策思路,有點像一戰時的塹壕戰,雙方挖好戰壕,等著一輪一輪的你來我往,可以犧牲巨大,但總體上戰線變動緩慢,形成對峙,而這種槍林彈雨的對峙,可能才是現有國際關係更真實的狀態。這裡的戰壕,其實就是國際合作中的各種規則或者“潛規則”,不僅僅用來約束彼此,更能夠使對方預判你的進攻和防守基線。所以,這樣的戰爭最害怕的就是坦克這種打破戰壕的“驚喜”,一旦驚喜出現,只能等待雙方再次通過血拼,形成新的平衡。而是否需要主動打破這種平衡,取決於幾個因素,一是你有沒有坦克;二是有沒有像“裝甲戰”這類配套的戰術指導;三是能不能比對手更加能夠承受打破平衡所造成的的損失;四是有多大把握在新的平衡形成後居於更有利的地位。

只能言盡於此了。

篇2:論中國讀後感

基辛格的《論中國》是寫給美國人看的。早幾個月前,我就有讀一讀的意願,北京培訓一回來就在網上買了此書。兩個月前一次和老闆的交談,老闆提到他準備最近讀《論中國》,我也就順勢拿起來讀了一遍。

粗看這本書的名字,標題很大,再加上它的大塊頭,使習慣快餐文化的現代讀者容易望而卻步。其實基辛格重點還是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中美關係,雖點到了一些祕辛,但總體上說,還是站在戰略和文化的高度,來審視中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當然,基於美國的視角是這本書天然的出發點。作為老牌的政治參謀和外交高手,基辛格在這本書裡更多的是告訴美國的下一代,曾經的歷史,以及為什麼要與中國共存,如何共存。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終日被包圍在中國人自己的評論裡,無論贊美還是謾罵,終究有點“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意思。跳出三界,從別人的文化視角看看自身,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國的對外策略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入骨髓。

1.柔弱與強力

看來,基辛格已經非常瞭解中國文化,他用了“勢”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間的差異比喻成中國圍棋與國際象棋的區別。中國人講究謀篇佈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實力和數字說話,吃一個子就是一個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國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國人喜歡把幾件看似毫無聯絡的事情聯絡起來看,運用一種類似於太極拳法的手段,達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週期。如果能從這樣的高度看問題,有許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2.借力打力,無中生有

在古代,這叫“以夷制夷”。戰後,中國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生存是第一要務。中蘇關係不好,可老毛還是邀請赫魯曉夫回國途中順訪北京,其實雙方沒有說任何實質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魯曉夫離開後不久,老毛便開始了炮打金門。讓美國人以為是得到蘇聯支援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預的後果,結果中國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3.以弱勝強

按照美國人國際象棋的思維,他們是難以事前預判到,中國會出兵朝鮮;也難以預判到,中國人膽敢在烏蘇里江,與老大哥蘇聯幹一仗;還難以預判到,中國人敢於用大的犧牲,去狠狠教訓剛剛擊敗美國的越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為中國人的世界觀裡,有更大的更巨集觀的“理”。

二、美國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

基辛格在書中有一段話,我印象深刻。摘錄如下:美國社會永遠不應放棄對人的尊嚴的承諾。美國對事物的判斷永遠不可能與美國對民主制度的看法分開。有些事件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反應,即便會損害總體關係也在所不惜。

遠的不說,看看美國最近這些年的一些行為,你可以說它是侵略,但細究起來,會發現,它的目的不僅僅是利益,它還是很看中意識形態的,否則無法解釋它的行為。當然,你也可以說,傳播意識形態也是它的利益。

就像看一個人一樣,如果僅僅是唯利是圖,你當然會鄙夷。但如果這個人在唯利是圖的同時,像傳道士一樣在堅守什麼,在相信什麼,在傳播什麼,儘管他的很多觀點你無法認同,但在你的心裡,是不是也會生出一些對這個人的好感呢?

三、兩種文明共存共生

就像今年夏天我在北京聽到近似戲謔的觀點,地球上的不同文明來自不同星球,所以差異巨大,水火不容。中美兩個文明確實有太多太多的不同點,可它們都大到誰到吃不掉誰。

中美,好像代表著人類成熟文明的兩個方向,在根子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一定的時空裡,保持並行。讓我們看看,最終會怎麼樣?

殊途同歸還是走向毀滅?是一場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點的大戲。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說上帝、真主、釋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間,倒真的只是齣戲。

要補充說明的是,貌似在中國這個文明裡,普通人要承受的東西,大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明。這一點,在最近的一篇《從1942說起》就有提到。

篇3:《論中國》讀後感800字

《論中國》讀後感800字

提到基辛格,我唯一的印象便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其他的都記不清晰了。無意間看到他的《論中國》,讓我突然有想翻看的衝動。從兒童時期,我們就一直作為一箇中國人在瞭解著自己的祖國;長大了,學會思考了,也還是作為一箇中國人在思考著祖國社會的一些問題。而今能有幸看到美國前國務卿――一個曾經的國際政壇著名人物對“中國”的'論述,我很受啟發:我的祖國到底是什麼樣兒的?

開篇,基辛格先生便提到了一個讓我陌生的詞語――例外主義。我查閱了些資料,籠統的將它理解為一種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和文化的霸權主義。基辛格說,“美國的例外主義是傳經佈道式的,認為美國有義務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傳播其價值觀。”我想這也許有著所謂的種族優越感的成分在裡面吧。而到了中國這兒,基辛格認為中國的例外主義是文化性的,中國不試圖改變他國的信仰,不對海外推行本國的現行體制。這讓我很容易聯想到中國的歷史,一段閉關自守、固步自封的歷史。

追溯中華文明的起源不難發現,中華文明似乎沒有起點,它不是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而是作為一種永恆的自然現象在歷史上出現。在歷史意識中,中國是一個只需復原,而無須重建的既有國家。而作為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家的統治者自然就有著一種優越感。中華文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讓其他國家無法企及。

歷史證明,中國從未主動與其他強國打交道。中國本可以變得更強盛,但它並沒有。宋朝時,中國航海技術居世界之首,然並無探索興趣;元朝蒙古人曾憑藉宋朝遺留的艦隊及其經驗豐富的船長兩度試圖到達日本,均因所謂的“神風”無功而返;鄭和下西洋也僅是打著為天朝揚威的旗號到遠方打個招呼。也許對中國人而言,獲得別人的讚美比實實在在的利益更有誘惑力。若不然,也就可能沒有之後中國人的傲骨和氣節了。

篇4:《論中國》讀後感800字

《論中國》一書是美國前國務卿、“政壇常青樹”亨利·基辛格所寫。他以一位資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獨特視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外交傳統,從圍棋文化與孫子兵法中探尋中國人的戰略思維模式,特別是試圖揭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戰略的制定和決策機制,以及對“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臺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度解讀。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基辛格博士還在書中記錄了自己與毛澤東、鄧小平等幾代中國領導人的交往。我作為一箇中國人,本以為20年的生活與見聞也算是對中國較為熟悉了,但是這次讀了《論中國》之後,從一個外國人的眼中,又發現了另外一箇中國,與我以往的認知大相徑庭。

基辛格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對於中國的瞭解和接觸不必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少。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勞。多虧基辛格,讓中美雙方搭建了友誼交流之橋。

曾經,我也好奇中國為什麼是共產黨執政,弄不清中國的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知道中國終將向何方發展。但是,這些突發奇想只是奇想,我並沒有更進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後潛藏著怎樣的緣由。許多問題在歷史課本上,在人們飯後閒談中,在電視節目的講授裡略有解說,只是不夠具體完備,且帶有很多主觀色彩。

基辛格的《論中國》則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站在一個更加客觀和巨集觀的角度重新解讀了中國的歷史和價值核心。在史實方面,基辛格是很負責的,冷靜客觀陳述了中國的歷史,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還包括鮮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歷史真相。比如,看完這本書,我不再簡單地把中國與蘇聯的關係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兩國關係複雜多變相生相殺背後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再比如,對於美國出兵朝鮮,我也不再天真認為那是所謂的反社會主義反人民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這實質上就是二戰後全球兩大正營的較量和角逐。

《論中國》的重點,自然在一個“論”字。一論中國的對外策略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入骨髓。基辛格把中美之間的差異比喻成中國圍棋與國際象棋的區別。中國人講究謀篇佈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西方文化,更多是靠實力和數字說話,吃一個子就是一個子,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國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國人喜歡把幾件看似毫無聯絡的事情聯絡起來看,運用一種類似於太極拳法的手段,達成自己的目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做是大週期。如果能從這樣的高度看問題,有許多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二論借力打力,無中生有。在古代,這叫“以夷制夷”。戰後,中國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生存是第一要務。中蘇關係不好,可毛主席還是邀請赫魯曉夫回國途中順訪北京,其實雙方沒有說任何實質性的事情,可就在赫魯曉夫離開後不久,毛主席便開始了炮打金門。讓美國人以為是得到蘇聯支援的,不得不掂量直接干預的後果,結果中國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按照美國人國際象棋的思維,他們是難以事前預判到,中國會出兵朝鮮;也難以預判到,中國人膽敢在烏蘇里江,與老大哥蘇聯幹一仗;還難以預判到,中國人敢於用大的犧牲,去狠狠教訓剛剛擊敗美國的越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往往收到奇效。不按常理出牌,是因為中國人的世界觀裡,有更大的更巨集觀的“理”。

二論美國代表了值得尊敬的文明;基辛格在書中有一段話,我印象深刻。摘錄如下:美國社會永遠不應放棄對人的尊嚴的承諾。美國對事物的判斷永遠不可能與美國對民主制度的看法分開。有些事件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反應,即便會損害總體關係也在所不惜。

遠的不說,看看美國最近這些年的一些行為,你可以說它是侵略,但細究起來,會發現,它的目的不僅僅是利益,它還是很看中意識形態的,否則無法解釋它的行為。當然,你也可以說,傳播意識形態也是它的利益。

就像看一個人一樣,如果僅僅是唯利是圖,你當然會鄙夷。但如果這個人在唯利是圖的同時,像傳道士一樣在堅守什麼,在相信什麼,在傳播什麼,儘管他的很多觀點你無法認同,但在你的心裡,是不是也會生出一些對這個人的好感呢?

三論中美兩種文明其實是共存共生;中美,好像代表著人類成熟文明的兩個方向,在根子上具有不同的理念,在一定的時空裡,保持並行。讓我們看看,最終會怎麼樣?殊途同歸還是走向毀滅?是一場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看點的大戲。嗯,是的,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說上帝、真主、釋迦摩尼的高度,望茫茫人世間,倒真的只是齣戲。

通過漫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基辛格深入淺出講述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勾勒出了中國的社會模型,呈現給讀者一個全面清晰的中國面貌。在整本書的論證中,最觸動我的就是對於中國建國後六十年建設程序的解讀。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無疑讓人難以看清,基辛格透過獨到的視角用細膩的筆觸由淺及深探討了中國的轉型過程,客觀評價了中國的建設和改革,論證了中國在今後的世界中將成為一支獨立的強大的力量。

篇5:《論中國》讀後感800字

中國和美國,地廣人稠。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龐雜;一個發展迅猛,領先世界。中美兩國遙遠的地區性差異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註定難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發展兩國的外交關係對所有領導人來說都是一大難題。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始終將利益與意識形態明確區分的。作為一個黨員,我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作為一個21世紀的青年,我也喜歡美國的電影,喜歡超級英雄,甚至還翻譯過美劇和動畫。我認為,排除政治因素,這些都是全世界的財富。在政策方面,中國領導人主張獨立自主,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向國外傳播意識形態。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堅決擁護者,基辛格聲稱:“美國堅持通過施壓和激勵來實現價值觀的普適性,也就是干涉別國的內政。”在外交上,中國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語往往包涵數層含義,往往令喜歡直來直去的美國人頭痛不已。他們經常煞費苦心,熱烈討論,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堅與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何從長期敵對轉變為盟友的?答案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共同反對蘇修的霸權主義。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開始恢復,這是冷戰時期改變世界格局的大膽舉動,而在這之前,時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祕密訪問北京,為尼克松訪華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為親歷者,他的描述無疑具有準確性,他所披露的細節也是其它歷史書上絕對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他多次訪華,有幸與中國的三代領導人交流切磋,對他們的理解是不同尋常的:他稱毛澤東為“哲學王”,周恩來儒雅、隨和,他還特別欣賞鄧小平的實用、江澤民的靈活,認為這兩人都在審時度勢,為把中國帶出備受孤立的國際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奧巴馬2008年競選團隊亞裔事務顧問薛海培認為:“美國進入全民思考中國帶來衝擊的時刻。想跟中國幹仗的人並不多,更多的是對中國崛起的焦慮,這對美國民眾影響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優越感之中的美國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脅。

然而中國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國無法忽視這個大國的存在。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必然會對世界未來的格局和走向產生較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在總體上是有利於國際社會和人類發展的。美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來共同維持世界的和平。

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中國的崛起成為奧巴馬和羅姆尼的獨立辯題。相比之下,奧巴馬對華態度比較溫和,而羅姆尼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十分激進。事實上,美國大選的候選人為了拉選票,通常會在競選中對中國強硬,但是上任之後馬上變臉,開始緩和對華關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國選舉時,克林頓激烈譴責老布什的對華政策,他攻擊老布什“縱容”中國,揚言要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與中國人權掛鉤。可後來,克林頓對華的親切有目共睹。只有過來人才懂得,與中國搞好外交關係才是硬道理,縱使美國總統為了國內的呼聲而採取一些不利於中國的政策,也不會在深層次上影響中美的正常關係。

鑑往知來,本書的最終落腳點,仍是為今天的中美關係諫言獻策。當前,中美兩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經濟大國,在基辛格看來,這樣的態勢也給雙方出了個難題,因為兩國都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下各自所承擔的角色,一時還找不到一個能夠統領一切的戰略伙伴關係框架。他在《論中國》的結尾部分提出了一個新詞——“太平洋共同體”。在他眼中,中美關係的恰當標籤應是“共同進化”,而不是“夥伴關係”。這意味著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贊同對方的目標,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雙方都努力尋找和發展相互補充的利益。

中美應當齊心協力建設世界,這是基辛格的願景。作為普通老百姓,和諧發展的中美關係是兩國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論中國》這本書對中美關係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觀點,美國人應該多讀,因為它能消除人們對中國崛起的恐懼。中國人更應該多讀,因為基辛格對中國的發展和中國領導人的決策不吝大加讚揚,這是一個外國政治家對中國的客觀評價。中國人讀此書,既能瞭解歷史,又能看清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對思想素養和政治覺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最後,僅以此文獻給即將召開的十八大。

篇6:《論中國》讀後感800字

作為一箇中國人,在這塊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對中國還是比較瞭解的。當讀了《論中國》之後,從一個外國人的眼中,又發現了另外一箇中國,與我以往的認知大相徑庭。

基辛格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對於中國的瞭解和接觸不必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少。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勞。多虧基辛格,讓中美雙方搭建了友誼交流之橋。

多虧基辛格,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在十多年間,我對中國的認識都是透過生活得來,卻並沒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國。以前,我也好奇中國為什麼是共產黨執政,弄不清中國的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明白中國終將向何方發展。但是,這些突發奇想只是奇想,我並沒有更進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後潛藏著怎樣的緣由。許多問題在歷史課本上,在人們飯後閒談中,在電視節目的講授裡略有解說,只是不夠具體完備,且帶有很多主觀色彩。

基辛格的《論中國》則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站在一個更加客觀和巨集觀的角度重新解讀了中國的歷史和價值核心。

在史實方面,基辛格是很負責的,冷靜客觀陳述了中國的歷史,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還包括鮮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歷史真相。比如,看完這本書,我不再簡單地把中國與蘇聯的關係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兩國關係複雜多變相生相殺背後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再比如,對於美國出兵朝鮮,我也不再天真認為那是所謂的反社會主義反人民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這實質上就是二戰後全球兩大正營的較量和角逐。

《論中國》的重點,自然在一個“論”字。透過漫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基辛格深入淺出講述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勾勒出了中國的社會模型,呈現給讀者一個全面清晰的中國面貌。在整本書的論證中,最觸動我的就是對於中國建國後六十年建設程序的解讀。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無疑讓人難以看清,基辛格透過獨到的視角用細膩的筆觸由淺及深探討了中國的轉型過程,客觀評價了中國的建設和改革,論證了中國在今後的世界中將成為一支獨立的強大的力量。

當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夠以寬闊的視野和嚴謹的方法研讀一個人類歷史中最複雜獨特的國家,並能用寬廣的胸懷辯證看待中國的當前與未來,實在難能可貴。

感謝基辛格,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讀完整本書,對中國有了更加透徹的瞭解。雖然很多資料我都只能囫圇吞棗,但這番閱讀確實帶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讓我再一次走進了我的祖國。

讀罷《論中國》,收穫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情懷和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