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黨課講稿:多措並舉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實用文精選 閱讀(1.91W)

黨課講稿:多措並舉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黨課講稿:多措並舉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一、強化黨建引領。總書記指出,社群治理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基層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一要鞏固基層堡壘。要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加強思想建設,深化理論武裝,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提升黨員幹部的素質和能力,增強其服務群眾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創新黨組織設定和活動方式,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推動基層發展、維護基層穩定的堅強陣地。二要領航治理程序。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樑,其功能和作用不是僅僅侷限於政治引領,更應深入到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和提高治理效能的各個層面。因此,基層黨組織也是綜合治理的領航者,應引領社會治理各項事務有序開展。基層黨組織要積極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通過實際行動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比如,樹立現代治理理念,實踐智慧社群建設,探索基層治理的有效方式,等等。在這一過程中,基層黨組織應不斷提高自身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為社群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要強化建章立制。總書記深刻指出,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由眾多子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其中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在基層治理中,黨的基層組織不僅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更是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實踐證明,唯有加強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基層社會治理才能擁有堅實的主心骨。加強統一領導,建章立制尤為重要。而強化建章立制,關鍵在於確立黨的基層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領導地位,強化黨的基層組織的組織功能,明確其職責和權力,保證其在基層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有效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確保黨的決策部署和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充分落實。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和規章,為基層治理提供明確的指導原則和操作流程,確保黨的決策部署在基層得到有效貫徹執行;要注重制度的創新和完善,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增強黨內監督的有效性,推動制度的創新和優化,確保基層黨組織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治理新要求。要強化黨員幹部的制度意識和法治意識,提升他們運用制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升治理效能。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這一論斷指明瞭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方向和目標。社會治理效能的提升不僅體現在服務質量的改善上,更體現在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和完善上。這就要求我們從共建共治共享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構建更加高效、公平、普惠的社會治理體系。一要強化宗旨意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更彰顯了黨與人民血肉相連的深厚情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曆經磨難、披荊斬棘,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輝大道。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強化宗旨意識,就要深刻理解、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在社會治理實踐中,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必須密切關注群眾的需求和期望,確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能夠真正反映並服務於人民利益。強化宗旨意識,還要深化對基層治理現狀的認識和分析,特別是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問題時,要更加註重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傾聽他們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關切,以此為依據優化治理措施。二要提高治理效率。首先,推動管理職權下放,將決策權和執行權下放到更接近問題和群眾的基層單位,提高治理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通過職權下放,基層單位能夠根據自身實際和群眾需求,靈活制定和執行具體政策,從而提升治理的整體效能和民眾滿意度。而管理職權下放,關鍵在於確保基層單位具備相應的決策能力和資源,同時應加強對基層治理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確保政策的統一性和連貫性。其次,運用科技賦能治理。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大資料、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技術為提高治理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以優化決策流程,提高政策制定的精準度,同時增強治理過程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進而提高治理活動的智慧化和精細化水平,整體提升治理效能。三要完善支撐保障。一方面,要加大資源供給。確保資源能充分且高效地流向民生重點領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考慮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具體需求,精準調配資源,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加大對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資源傾斜力度,投向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資源普及和醫療條件改善,促進各地區社會經濟的均衡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對於薄弱環節的資源支援不僅有助於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還能夠提升群眾對國家治理體系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這種均衡而公平的資源配置,是實現社會長期和諧穩定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要選育各類人才。做好基層治理工作,人才隊伍是關鍵。要突出基層人才引進與培育,持續提升基層治理隊伍素質。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通過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培訓、赴基層治理示範點學習等形式,不斷拓寬和更新基層治理隊伍的思維視野和理念方法。圍繞移風易俗、鄉村振興等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問題設定“蹲苗”崗位,組織年輕年輕幹部參與“蹲苗”鍛鍊,加強治理人才培養。通過黨組織聯絡、群眾推選等方式,讓更多能人加入村民理事會等,優化基層治理隊伍結構。

三、引導多元參與。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層形成多元參與的治理格局。一要發展基層民主。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基層民主,是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體現,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作。這要求我們在基層治理中積極倡導民主參與,確保民意能夠直接反映到治理決策中,真正做到以民為本、為民服務。首先要構建開放、透明的治理環境。這要求我們改善基層治理結構,確保資訊公開透明,讓民眾能夠充分了解社群事務,參與到社群治理中來。通過建立民主協商、決策、執行和監督等多環節的民主治理體系,使民眾的意見和需求得到有效反映和實現,從而提高治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加強基層治理能力的建設。通過提升基層幹部的治理能力、優化基層治理流程等舉措,使基層治理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二要廣聚群眾力量。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要把廣大基層群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凝聚起來,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一論斷深刻指明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的重要性,體現了黨治國理政的群眾路線。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和智慧充分調動起來,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要建立多層次的、廣泛的參與機制,搭建公眾參與平臺,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形式,加強社群社會組織、自治組織建設,優化志願服務體系,發揮好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作用。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勵群眾參與基層治理,表彰和獎勵在基層治理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有效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社會治理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三要壯大集體經濟。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對於增強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提高民眾福祉具有重要作用。這不僅能夠為基層治理提供穩固的經濟基礎,還能更有效地滿足民眾需求,實現經濟與社會治理協同發展。要創新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經營方式,從而實現集體經濟增長和社會治理優化的雙重目標。在推動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應鼓勵成立村級集體協調服務公司,讓其在區域內統籌協調土地流轉、提供季節性農業用工服務等,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要支援和扶持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傳統的家庭農場與現代農業企業有效結合,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這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市場化水平,還能夠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要注意化解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矛盾。通過合理分配集體經濟收益,確保農戶和其他參與主體能夠公平地分享經濟增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