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論文>論文精選>

個人禮儀論文2000字期末精品多篇

論文精選 閱讀(2.49W)

個人禮儀論文2000字期末精品多篇

社交禮儀論文 篇一

摘要: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講“禮”重“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秀傳統,“禮儀”很早就作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的方法來使用。在多元化思想並行的今天,部分大學生禮儀修養嚴重缺失:如上課睡覺、看手機現象屢禁不止,在教室吃飯、吃零食現象普遍,在校園穿著暴露或隨意,甚至在課堂辱罵老師現象頻現,等等。這些現象的出現與建設和諧優美校園的理念大相徑庭,因此利用現代禮儀的規範塑造大學生思想,影響大學生行為,提高大學生素質是有效的教育途徑。

關鍵詞:

現代禮儀;素質教育

1、禮儀的內涵和作用

禮儀的內涵。禮儀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約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是內化於個人修養、道德規範、交際藝術、溝通技巧、民俗習慣等方面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的作用。從人際交往角度看,禮儀是建立、鞏固和改善各種關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從公眾形象角度看,禮儀是建立良好公眾形象的前提;從職業發展角度看,禮儀是事業成功的條件;從對外交往角度看,禮儀是組織形象的保證、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

2、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素質教育的內容。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大學生素質教育包括培養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等素質。具有時代性、全體性、綜合性、主體性和長效性。素質教育的意義: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它體現了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首先,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社會需要德才兼備的綜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備寬大的胸懷、謙虛的態度和良好的心態,應對各種挑戰;其次,在當今社會,時代主題是以人為本,所以我們要重視人的全面發展,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第三,提倡素質教育,有利於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應試教育”,有助於把全面發展教育落到實處;最後,實現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實現民族振興的基礎,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這是時代的需要,教育發展的必然。

3、開設現代禮儀課對於素質教育的意義

禮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規範和教化的過程。通過學習禮儀的起源與歷史演變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禮儀到底是什麼,涵蓋哪些方面,瞭解學習禮儀的歷史文化精髓;通過學習禮儀概念、原則、表現形式等,可以使學生了解禮儀的內涵和外延,瞭解學習目的與意義;通過日常禮儀規範和專項禮儀規範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知禮貌,懂禮節,將禮儀規範貫徹於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些對於學生自身修養提高、和諧優美校園建設、順利地與社會接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1現代禮儀與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行為規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傳統美德教育。而禮儀教育正是上述四項基本任務的交織點。因為禮儀教育,是行為規範的主要內容,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華部分。所以,只有以禮儀教育為契機,才能帶動四項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習現代禮儀有助於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與發揚。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品質、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報國,公而忘私,勤勞儉樸,艱苦奮鬥等等,現代我國提倡的“愛國誠信敬業友善”等都是對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與發揚。這些內容在禮儀的基本原則中都有體現,要利用禮儀課教育和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奉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要求,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奉獻的過程中領悟文明、踐行禮儀。

3.2現代禮儀與文化育人

禮儀是一種文化,是文化就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鑑與融合。中國現代禮儀是在繼承中國傳統禮儀的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又結合國際禮儀慣例而形成的個性與共性相融合的一種新時代的禮儀規範。學習現代禮儀暨要學習中國傳統的禮儀文化,又要學習西方禮儀文化。比如宴會禮儀方面中西方的差別就很大,中國人有句話叫“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將吃飯看作頭等大事,中國菜注重菜餚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於超過了對營養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飲食比較講究營養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種科學的飲食觀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營養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們的飲食多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講究味的享受……通過這些文化差異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主動探索,有助於學生了解並熱愛中西方優秀歷史文化。

3.3現代禮儀與審美育人

良好的審美素質決定著正確的價值取向,決定著為人處事的基本態度。現代禮儀中的禮儀美不同於自然美,也不同於藝術美,而是注重修飾美,而且是恰到好處的修飾美。現代禮儀中的個人禮儀不但包涵整潔的儀容、優雅的儀表,還涉及端莊得體的儀態,禮貌的言語和溝通技巧。禮儀貫穿於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學習這些禮儀規範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化學生行為的過程,通過言談舉止等禮儀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改善個人形象,自覺規範行為,塑造良好的氣質,交往中有助於加深認識、增進了解,贏得公眾的好感和尊重。對於培養具有形象美、姿態美、言語美、心靈美等外在與內在美相統一的當代大學生具有重要作用。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是整個社會文明的基礎,是社會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現方式。建立和諧社會,必須從禮儀教育開始。中國今天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物質,精神,文化各個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價值觀進行統一,而禮儀文化無疑是這種統一的“先行軍”,因此在現代禮儀課作為基礎課程,對於塑造學生的行動與思想,提高當代大學生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個人禮儀論文2400字期末 篇二

【摘要】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確乎是一個謹守禮制的謙謙君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這可以說是孔子行為的準則,它貫穿在孔子立身處世待人等一切行事之中。“不學禮,無以立。”(《季氏》)“不知禮,無以立也。”(《堯日》)從以上孔子之言論可知,在孔子看來,“禮”是一切之根本,是人之“成人”的標誌,更是人之成為君子的必由之路。“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作為君子,其一切行事,皆依禮行之,即使有“所爭”,其“所爭”也是依禮而行。孔子不僅從言語上論說君子與“禮”之關係,他更是身體立行地去做。從衣著飲食這些日常起居,他都嚴格遵循當時的禮儀的要求。

【關鍵詞】個人修養;六藝

個人修養是個人在個體心靈深處進行的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任何一個人只有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會被人們所尊重。

孔子禮的精神深邃而豐富,對個人來說,禮是做事準則。體悟禮的精髓,可以提高修養、鑄造品格,立足於社會。在古代,一個人的禮儀訓練從兒童時期就開始了。《論語?子張》說道:“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嗯!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傳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嚴格說來,古代的國小不是認識幾個字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的,小孩子們還要學習如何與家庭成員和社會大眾交往。幫助父母灑水掃地,迎接客人,問候長者,以及學習如何在別人家裡做客,這些日常禮節也是小孩子在未來社會交往中必備的常識。只有從這些禮節開始,慢慢磨練小孩子的性情,才能讓他們養成勤勞、孝順、敬愛、仁慈以及對事物的正確理解和文雅的言行等美好品質。

到了一定年齡,兒童就要接受正式的成人教育,主要有六門科目:禮、樂、射、御、書、數,也即儒家講的“六藝”,這時就進入了大學教育。雖然“六藝”遠比幼兒時期所學的“禮”複雜深妙,但仍然是植根於人性內部的真實需要,是一個人成為“成人”的必修課。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他還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證明這一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就是到了三十歲才懂得了禮的內涵,言行都很恰當,為社會所接受,可以在社會上立住腳跟可見,“成人”是一個人在身心修養方面達到的階段性成就。一個人要成為正式的、標準的、真正的成人,不僅僅是要行成人之禮――男子二十歲時舉行的冠禮,而是要真正學禮、知禮、立於禮,在道德修養上嚴格要求自己。如“子路問成人。子曰:“若減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只有一個人的心智達到了足夠成熟的程度,已經充分地社會化,可以成為完全的社會參與者,並且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和慾望,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能算成人。

總之,不管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禮,還是六藝之禮,都以培養人的德性為旨歸。而“禮”作為一種涵蓋面極廣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情感,它包括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儀表方面,“禮”對人的容貌、顏色、視聽、坐臥、衣冠、飲食、行止、揖讓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如“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矣。”(《論語?泰伯》)在競技的禮讓方面,孔子說道“: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在與人交往方面,與長、幼、上、下和朋友相交,皆有一定之禮。如對長者之禮貴在尊敬,對上級之禮貴在忠誠,對下人要寬惠,與朋友交往要講誠信,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子夏也曾轉述孔子的教導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等等。可見,《論語》中“禮”是對人們立身處世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特別是在現代,人們在一心追逐經濟利益,追逐權力的時候,而淡化了對個人修養的提升。甚至不顧自身的名聲,最終害人終害己,臭名昭著,得到應有的懲罰。

參考文獻:

[1]《禮記》[M ] 中華孔子協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

[2]《論語》[M ]中華書局 20xx

[3][法]安德烈?比爾基埃,克里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家庭史》(第一卷上冊)[M ]袁樹仁,姚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4]《儒家家庭倫理及當代價值》[J] 河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論文

[5]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 ].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79.

[6]《孟子》[M ]中華書局 20xx

[7]《荀子》[M ]中華書局 20xx

[8]宋。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M] 廣陵書社 20xx

[9]臧文軒《關於孔子思想中“禮”文化起源與發展的探析》[J]文史線上 20xx年4月刊

[10]周和《古禮今談》[M ] 廈門外圖中國臺灣書店有限公司 20xx

個人禮儀論文2000字期末 篇三

大學生禮儀修養的途徑

摘要:必要的大學生禮儀教育,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整體形象,改善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在高校開設禮儀教育課,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貢獻。本文主要從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必要性,禮儀教育的現狀及原因分析,以及解決策略來探討大學生禮儀教育問題,更多大學生論文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大學生論文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幾千年燦爛的文明,培養了中華民族高尚完善的禮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的標誌,是一個民族精神風貌的體現;對個人而言,禮儀是一個人外在美與內在美的有機結合,是衡量道德水準和有無教養的標尺。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大學生學習禮儀,掌握禮儀,自覺執行禮儀規範,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必備條件,也是未來中國文明進步的標誌。

禮儀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後天不斷的學習和教化中逐漸形成和提高的。個人禮儀是以文明的行為標準成為一個人自覺自然的行為的一種漸進的過程。因此作為大學生,需要長期的知識的積累、情操的陶冶和不斷的實踐。

一、高等院校要為大學生禮儀培養創造條件

大學生個人形象往往與高校形象劃等號,所以大學生是否有禮儀直接體現了這一院校的風貌,大學生的禮儀素養的提升有助於整個高等教育形象的維護。高等院校要真正看到禮儀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強禮儀教育,設定禮儀課程,把禮儀教學納入文化素質教育的總體規劃中,禮儀教育的目的不是僅僅讓學生懂得一些禮儀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把學到的禮儀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去,並能夠有所創新,體現出新一代大學生的風範。學校要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參加禮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學會適應在不同場合進行交際活動的方式和方法。如學校組織的升旗儀式,誓師大會,演講報告,社團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加強了學生的集體精神,而且提供了更多交往的機會,也是踐行禮儀知識的好機會。

教師要在學生參與各種學校社會活動的時候,應給與必要指導,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禮儀素質的提高。

二、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學習禮儀的基本前提就是主體有著自己的主觀要求,禮儀規範是人們自覺自願遵守和維護的行為準則,是在個人主觀意識控制下進行的,大學生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習禮儀的重要性並願意投身到禮儀的學習中,才可能努力學習禮儀知識,主動去實踐。要讓大學生認識到“秀外惠中”的道理,大學生有著精湛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很重要,但是外在的形象、氣質,對於個人也是重要的,個人禮儀在個人整體形象塑造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它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內在氣質。

禮儀是一個人外在美與內在美的有機結合,內心善良,自然會善解人意,體貼他人,對美有著很好認識的人,穿著打扮自然搭配得體大方。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最佳的禮儀是人們的禮儀符合社會對這個角色所規定的要求。在實踐中不斷認可自己正確的行為,不斷髮現自己行為中的不足及時的進行改正,把學習禮儀,運用禮儀變成個人自覺地行動,通過長時間的不斷地努力把講禮儀成為自己的行為習慣。

三、理論聯絡實際,循序漸進

禮儀是一門應用科學,在學習過程中,大學生不僅僅是要掌握禮儀知識和禮儀規範,更重要的是把這些禮儀規範自覺應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在自己的社交過程中,不斷用禮儀來規範自己,改正過去不合禮儀規範的一切行為,是自己在思想和行為上保持與禮儀要求的一致性,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禮儀習慣。

禮儀的學習是個循序漸進反覆實踐的過程,對於一些禮儀知識,禮儀規範,要反覆體會不斷運用,才能真正掌握。現代社會,人際交往越來越多,在學習了禮儀的理論知識後,要以主動積極地態度,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將自己學到的禮儀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的方方面面,能自覺以禮儀準則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這樣持之以恆,就會逐漸增強我們的禮儀修養,改掉一些粗俗不雅等不良習慣。

四、豐富文化知識,努力提高個人修養

修養是一個人的氣質、涵養、學識的綜合體現,修養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修養是一個需要等待,不斷積累知識,不斷精進提高的過程,修養是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是沒有終點的修為。

禮儀是個人修養、風度、氣質等的綜合反映,豐富的文化知識是禮儀修養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禮儀品味的堅實基礎。講禮儀,有修養的一般都是文化知識豐富的人,相對而言,他們考慮問題比較周密,分析問題比較透徹,處理問題比較得當,在人際交往中能夠充分體現出他們的個人魅力。因此對於大學生來說,學習禮儀知識只是做有禮儀的開始,學習豐富的文化知識,讓我們的禮儀更有內涵,更有品味。

禮儀修養是人一生一直學習的課程,大學階段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禮儀修養與大學生的成長密切相關,對於他們將來是否能夠成為優雅有修養的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醫護禮儀》主編:單偉穎,鄭州大學出版社,20__

[2]《社交禮儀》作者:金正昆 北京聯合出版社,20__

作者:溫俊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