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教學資源>教學設計>

畫風 說課稿(合集19篇)

教學設計 閱讀(6.37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9篇《畫風 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畫風 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畫風 說課稿(合集19篇)

篇1:《畫風》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畫風》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李衛、丹丹、小藝一起畫畫兒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誰能畫風”。是小藝首先動腦筋想出了辦法,最後還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變化描繪出了風的樣子。本課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要勤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於合作、敢於創新。

(一) 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熟讀課文後,結合班級實際,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出風的。並通過讀文理解句意。

2、能力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實際和查詢有關資料瞭解風的特點、作用和種類,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理解能力。

(2)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

(3) 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拓展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3、語感目標

通過情感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體會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聰明機智。

4、德育滲透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懂得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並且學生會勤於觀察生活、遇事動腦、善於合作、敢於創新的精神。

(二) 設重點為: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

定難點為:培養學生動腦想像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勇於求知的興趣。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議論紛紛、主動學習、書聲朗朗四線並進。《畫風》一課,對於課文中的詞語、句子的理解比較淺顯,學生很容易通過朗讀自己體會,重點僅在於讓學生了解三個小朋友是怎樣動腦筋畫風的,以及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故而我在這堂課中主要選用自主學習、讀書體會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先自己讀書找疑→然後,小組內互相質疑,合作解疑→最後,全班彙報交流”的方式學習課文,以及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體會課文;最後,讓學生大膽思維:你還可以怎樣畫風,並放手讓學生自己參與的方式。這一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對課文理解更深,效果更好。在動手、動嘴、動腦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進行了創造性思維的訓練,為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有利條件,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領悟”是我教學這堂課文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我班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讓學生用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達到營造主動、互動、合作和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四、說課堂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國小生如同棵棵春苗,需要春風細雨才能拔節競長。課堂裡應當春意盎然,可不能寒霜似劍。要消除壓抑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凝固、沉鬱的氣氛,換回滿園春色。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作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把他們的潛能很巧妙地牽引出來,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和氛圍,讓學生能動地學起來。只要學生能讀懂的就不要去講;只要學生能夠自己領悟的就不要再去分析,不分析怎麼辦?變老師的分析為學生進行紮實的、生動的、有效的語言實踐、能力體現和思維的有效發散,以此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據此,在《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強主體意識、教學法意識、訓練意識,著眼於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紮實有序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 教學結構

《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結構從總體上分為四大環節: ⑴猜謎語匯入新課。通過猜謎語激趣從而自然的引入課題。 ⑵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設計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內容。根據修訂版大綱精神,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主要區別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二年級下半學期已經掌握了一些自學方法,讀書的遍數要多,要求一步步地提高,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培養了獨立閱讀能力。 ⑶自主學習,讀書體會。通過讓學生“先自己讀書找疑→然後,小組內互相質疑,合作解疑→最後,全班彙報交流”的方式學習課文,這一設計在自學環節中學生已經能做到正確、流利。對學生小組內質疑、解疑,從課文中找相關語句的方式,學生能自己解決課文,理解到李衛、丹丹在小藝的啟發下由不會畫風到畫風的經過,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分角色對讀、老師引讀)體會課文,從而為最後一個環節(即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⑷拓展。讓學生說說還可以怎樣畫風,並讓其將風畫出來,最後上講臺將自己的畫展示給大家看,並將其中的內容描述給大家聽。這一設計體現了修訂版大綱的精神,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說與畫的歡樂氣氛中受到教育,進行了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 重、難點的處理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第三、四個環節的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創作畫風的方法,自由發揮他們各自體會的情感,並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展示學生勞動成果,將學生的語言積累轉化為語言運用,讓學生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思考、用心去體會、用語言來表達、用手去創造。

(三) 美語體驗、培養語感

朗讀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的情感與文章的內容達到共鳴,使他們的心態化入言語特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方式的情感朗讀(分角色讀、引讀),使學生體會到李衛、丹丹是如何在小藝的啟發下由不會畫風到會畫風的經過,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以實現培養語感的目標。

篇2:《畫風》說課稿

一、說教材

《畫風》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畫風》說課稿。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李衛、丹丹、小藝一起畫畫兒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誰能畫風”。是小藝首先動腦筋想出了辦法,最後還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變化描繪出了風的樣子。本課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要勤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於合作、敢於創新。

(一)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熟讀課文後,結合班級實際,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出風的。並通過讀文理解句意。

2、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實際和查詢有關資料瞭解風的特點、作用和種類,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

(3)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拓展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3、語感目標

通過情感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體會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聰明機智。

4、德育滲透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懂得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並且學生會勤於觀察生活、遇事動腦、善於合作、敢於創新的精神。

(二)設重點為: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

定難點為:培養學生動腦想像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勇於求知的興趣。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議論紛紛、主動學習、書聲朗朗四線並進。《畫風》一課,對於課文中的詞語、句子的理解比較淺顯,學生很容易通過朗讀自己體會,重點僅在於讓學生了解三個小朋友是怎樣動腦筋畫風的,以及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故而我在這堂課中主要選用自主學習、讀書體會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先自己讀書找疑→然後,小組內互相質疑,合作解疑→最後,全班彙報交流”的方式學習課文,以及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體會課文;最後,讓學生大膽思維:你還可以怎樣畫風,並放手讓學生自己參與的方式,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畫風》說課稿》。這一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對課文理解更深,效果更好。在動手、動嘴、動腦中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進行了創造性思維的訓練,為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有利條件,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領悟”是我教學這堂課文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我班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讓學生用自主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達到營造主動、互動、合作和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四、說課堂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國小生如同棵棵春苗,需要春風細雨才能拔節競長。課堂裡應當春意盎然,可不能寒霜似劍。要消除壓抑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凝固、沉鬱的氣氛,換回滿園春色。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作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把他們的潛能很巧妙地牽引出來,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和氛圍,讓學生能動地學起來。只要學生能讀懂的就不要去講;只要學生能夠自己領悟的就不要再去分析,不分析怎麼辦?變老師的分析為學生進行紮實的、生動的、有效的語言實踐、能力體現和思維的有效發散,以此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據此,在《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強主體意識、教學法意識、訓練意識,著眼於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紮實有序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教學結構

《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結構從總體上分為四大環節:

⑴猜謎語匯入新課。通過猜謎語激趣從而自然的引入課題。

⑵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設計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內容。根據修訂版大綱精神,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主要區別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二年級下半學期已經掌握了一些自學方法,讀書的遍數要多,要求一步步地提高,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培養了獨立閱讀能力。

⑶自主學習,讀書體會。通過讓學生“先自己讀書找疑→然後,小組內互相質疑,合作解疑→最後,全班彙報交流”的方式學習課文,這一設計在自學環節中學生已經能做到正確、流利。對學生小組內質疑、解疑,從課文中找相關語句的方式,學生能自己解決課文,理解到李衛、丹丹在小藝的啟發下由不會畫風到畫風的經過,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分角色對讀、老師引讀)體會課文,從而為最後一個環節(即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⑷拓展。讓學生說說還可以怎樣畫風,並讓其將風畫出來,最後上講臺將自己的畫展示給大家看,並將其中的內容描述給大家聽。這一設計體現了修訂版大綱的精神,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說與畫的歡樂氣氛中受到教育,進行了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篇3:《畫風》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第15課《畫風》。

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本文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做、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所倡導的“要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結合國小低段學生的識字和寫字目標及本課的訓練重點,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杆”。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出風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逐步提高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創新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2)通過讓學生創編詩歌和自己動手畫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拓展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3)通過情感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體會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聰明機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三、說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通過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做為本課的學習重點;把“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

五、說教學法:

1、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我以鄭州市“調節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本課教學重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我採用直觀教學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2、“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課堂上,我努力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採取獨立自主、小組合作、集體探究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範讀、齊讀、自由讀、男女生賽讀、小組分角色讀、分段接力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讀,最終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

六、說預設流程:

這篇課文的教學分兩個學時完成。在第一學時裡,我主要引導大家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標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層次,指導大家識字寫字,掃清障礙。

(一)我採用“創設情境,自主識字”的方法:

先讓大家自由讀課文,說說誰在畫風。學生會高興地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1、師:瞧,這三位小朋友來到咱們班了,想認識一下嗎?讓大家藉助拼音認讀他們的名字,和他們交朋友。(出示課件:圖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畫畫,三位小朋友頭的上方分別有他們帶拼音的名字。)

接著去掉拼音讀。再把他們的名字拆開,還認識這些字嗎?怎麼記這些(宋、濤、陳、丹、趙、藝)字?能給它找找朋友,組一個詞嗎?

2、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過。[這樣根據課文特點,創設交朋友的情境,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巧妙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3、接著出示本課的生詞,用多種方式反覆讀一讀,以便熟練鞏固。

(二)、接下來指導寫字

寫字是一節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採用老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寫字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創設誰是小小書法家的情境,讓孩子們把寫字當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第二學時裡,我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品讀課文。

首先是(一)課前三分鐘口語訓練:

欣賞葉聖陶的小詩《風》,讓學生說說,從詩中你知道了什麼?試著背一背,為學完本文後創編詩歌作準備。

(二)直接揭題,匯入新課。

那麼,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5課《畫風》,板書課題。

(三)然後複習生字詞,檢查上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接著學習課文:(這個環節我準備分四步來進行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2、再讀課文,抓住重點3、品讀感悟,創編詩歌4、想象拓展,積累語言)。

首先是第一步: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能夠培養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我板書)

1、哪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畫畫?(板書:宋濤、陳丹、趙小藝)

2、畫風的問題是誰提出來的?其他兩個人是怎麼回答的?她們兩個人的意見一樣嗎?

3、他們畫出風了嗎?誰最先畫出了風?都畫了什麼?(板書畫畫)

2、再讀課文,抓住重點

把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句子用————標出。全班交流。(在這個環節裡,對學生提出讀書要求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畫,在自讀中解決問題,這其實是交給了孩子們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學生畫完後我問:“他們的畫到底是怎樣的呢?想不想看看他們的畫?”大家一定很有興趣,我用課件逐幅出示他們三個人的畫,鼓勵學生給每幅畫配上課文中的句子

比如第一幅畫,給他配上課文中的句子是這樣的:只見他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還有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我指導學生讀好這些句子。[讓學生給圖畫配文字,這樣設計,既克服了乏味的串講,又突出了重點,再加上圖文並茂的課件和老師鼓勵性的提問,一定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理解、思維等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3、品讀感悟,創編詩歌:

把他們畫風的段落,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編一編:你能選擇一個人,把他畫風的方法編成一首兒歌或小詩嗎?

(詩總是給人想象的空間,所以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以“小詩人”的身份,大膽表達對生活的詩性感受。這樣,不僅巧妙進行了語言訓練,豐富了對詩歌的理解,更開啟了詩性思維,激發了學生觀察世界、熱愛生活的意識。學生創編詩歌,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個亮點。)

二年級的學生自己創編詩歌肯定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大螢幕的提示下一定容易的多。在學生自由創編的基礎上老師總結,讓大家再讀讀自己創編的詩歌,一定會使學生特有成就感。

說一說:三位小朋友中,你最喜歡誰?為什麼最喜歡他呢?說說你的理由。

讓學生體會到他們都是(板書:勤於觀察,善於動腦)的好孩子。這時,我會順勢鼓勵大家今後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也要像他們一樣動腦筋,想辦法。

4、想象拓展,積累語言。

師:文中的三個孩子畫出了風,,你想畫風嗎?準備怎麼畫呢?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畫風方法。

再全班交流畫風的方法。

然後完成課後“讀讀寫寫”。

課件出示:張潔問:“你想怎樣畫風?”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

先填寫,再把自己的想法畫成一幅畫。

2、寫一寫,畫一畫:

三位小朋友畫風的方法,相信給了你許多啟迪,那麼你會畫聲音嗎?動手畫一畫。(低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直觀事物感興趣,喜歡豔麗的色彩,喜歡拿著筆描描畫畫。因此,我讓學生在畫風的基礎上再畫畫聲音或者氣味,學生一定興趣盎然,樂學樂畫。也許,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諧,但在這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一定會得到發展,想象力也會得到提高。)

七、說板書設計:

低年級的學生很活潑,認知水平還處於直觀認識階段,因此在板書上我沒有過多的寫文字,只是把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名字和他們的畫簡單畫在黑板上,再把學生悟出的道理板書在下面,讓學生一目瞭然。

篇4:《畫風》說課稿

【說教材】

《畫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單元的閱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這篇課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不難讀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文字極具示範性和啟發性。只要教師儘可能創設情景,教材利用適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讀,樂聽,樂說,樂想,樂做,就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說學習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這篇課文內容特點以及編寫意圖,我確定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是:

1、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學生劃出人物對話的內容並指導角色朗讀課文,找準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

2、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並把創意轉化為對事物的認識,又把認識轉化為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篇課文我準備採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鬆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啟發。

【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直觀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立足點和突破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聽說訓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源於文字,超越文字,充分利用文字,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核心。因此本課的設計立足直觀探究理解,重點放在識字、聽說和閱讀理解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啟發。

【說教學過程】

教學必須努力實現預設學習目標,教學要為目標服務,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個教學環節都體現一定教學理念。要捕捉生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準備從以下幾個環節說明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懸念揭題。(這個環節我準備五個步驟)

1、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好嗎?——————我想請咱們班的“畫家”—幫我上黑板畫幾樣東西,可以嗎?——————

指名板畫:房子、小樹、太陽、烏雲等,構成一幅畫。——————

2、猜謎語:“看不到,摸不著,沒有顏色也沒味道”是什麼?(風)。

3、我想把風也畫進去,誰能幫我畫呢?——————

4、揭題板書:《畫風》。

(這樣匯入揭題,不僅新鮮有趣味,初步認識風的性質,過渡自然,又為下面理解“畫風”埋下伏筆)

(二)認識生字、鞏固識字。

1、媒體或圖片出示三個小朋友人頭像,試著讓學生給三個小朋友命名,激發情趣。

2、讓學生跳讀課文,找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機出示。

3、指導讀寫生字。[包括拼讀生字,識記生字兩個步驟,主要採用觀察、聯想、比較、替換等方法]

4、出示12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讀鞏固識字。

5、選擇指導書寫。[要求認識字的結構、偏旁、部首,書寫要正確、規範、美觀]

(這個環節旨在完成教學目標1,完成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實現三維目標和知識目標的基本要求)

(三)縱深閱讀、感悟理解

1、範讀課文,糾正讀音,初步感知。

2、默讀課文,合作討論:找、劃出三個小朋友對話的內容。(略)

3、指導角色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4、細讀課文,思考:他們能把風畫出來嗎?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合作交流,找準句子(A、趙小藝在房前畫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B、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C、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D、趙小藝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並品讀句子,領悟其中創意。

5、空間質疑:同學們,你對三個小朋友這樣畫風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個環節是整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完全“以人為本”和“以讀為本”,教學目標和過程、理念和環節緊緊聯在一起。既有學生的自主,又有學生的合作,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後質疑。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2,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源於文字、超越文字。

這個環節我採用課堂的前後照應過度引入,分別從改、想、說、畫、議幾個方面進行。

1、我想,同學們現在可以幫老師把風畫進黑板畫了吧!指名修改板畫並說明理由。並預設思考:為什麼宋濤先把太陽擦掉,才畫上幾片烏雲?(意在照應開頭,激發學生思考,弄明事物之間、風和事物之間的聯絡)

2、三個小朋友通過自己思考把風畫出來,想一想你們也能畫風嗎?說說你準備怎樣畫?動手畫畫看。(意在培養學生動腦思考,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3、巡視抽樣評議。(意在從學生創意中轉化成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從認識變成知識。)

(這個環節不僅完成預設目標3,也完成本單元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標。體現了源於文字,超越文字,充分利用文字的新課程教育理念)

篇5:《畫風》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同時考慮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能力目標: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設定“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為教學重點;“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為教學難點。

二、教學法的選擇

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結合的今天,不能光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應在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做到快樂學知識,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為此,我運用“四步兩問”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動手畫,在讀中積累了語言,說中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還創造出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

三、教學行為策略的運用

(一)複習舊知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新課標教材對此十分重視。為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通過出示三個小朋友名字,讓學生說說與他們名字相關的本班學生的名字。讓學生在趣味盎然中鞏固了生字。再用“開火車、說詞語、說一說”三個環節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活躍的氣氛中讓學生鞏固舊知。

(二)深入理解,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通過複習舊知引入新課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自己學到的`新詞,然後換一換,說一說,再問課文寫了些什麼?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什麼?這是“四步兩問”中的兩問,這可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雖然二年級的學生只能說出一些表面的東西,但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動腦筋了,而且思維十分活躍。在“三個小朋友風怎麼畫出來的?”一問中,我把這個問題作為本節課的重點來講,讓學生一起討論,請大家用筆把他們畫風的句子勾畫出來”以此來引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首先得通讀全文,瞭解每個小朋友的態度、觀點;再動筆勾畫三個小朋友畫風的不同做法,並引起思索:為什麼他們畫風的方法不同卻都畫出了風呢?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感受。然後我再採用學生邊彙報我邊板書句子,和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和交流。並以此為契機,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而對“詩人老師”的誇獎,學生在表達上越來越來棒。最後讓學生悟出三個小朋友為什麼能畫出風來?學生感悟到遇到困難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這個道理。

(三)總結延伸,拓展認識。

拓展延伸中,我引用我的兒歌引導導學生想辦法畫出聲音、氣味,對學生的思維將是更好的訓練。

四、板書程式設計

低年級的學生很活潑,因此在板書上我沒有過多的寫文字,只是把文中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貼在黑板上,再把學生悟出的道理板書在下面,讓學生一目瞭然。

篇6:《畫風》說課稿

一、說教材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宋濤、陳丹、趙小藝一起畫畫兒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誰能畫風”。最終,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結果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要勤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於合作、敢於創新。

二、說目標

基於課標中第一學段的要求和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教材編排的意圖,本課分兩課時完成任務。今天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目標為:

1、認識“宋、濤、陳”等課文中要求認識的七個生字,會寫“濤、陳、丹 、藝”等4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3、通過漢之星教學軟體的演示和教師的講解,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

其中識字寫字是教學重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1、通過漢之星教學軟體演示、畫簡筆畫、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並達到識字的目的。

2、通過示範法來幫助學生學會讀書和寫字。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

風可以聽到,感受到,可是,風能畫出來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15課《畫風》,師生共同書寫課題,老師邊板書邊講解每個字的寫法。

(以謎語匯入,一方面激發了學生興趣,一方面讓學生在傾聽謎語的過程中進行了優美語言的薰陶。)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出示讀文要求。

2、教師巡視輔導。

3、展示彙報,做好示範、鼓勵和引導。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符合人們由整體到區域性的認知規律,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初步接觸生字。)

(三)認識生字

1、看圖認生字。

(1)逐幅出示書中三個小朋友的影象,並配上人物的名字,讓學生齊聲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

(2)挑學生同三個小朋友打招呼。

(讓學生同三個小朋友打招呼,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去掉圖畫和拼音認字。

過渡:三位小朋友去上課了,拼音寶寶也想考考大家,現在我們還認識剛才三位小朋友們的名字嗎?

挑生認讀。

3、認單個字。

師:現在老師把三位小朋友們的名字拆開了,大家現在還認識嗎?

(1)出示單個字

(2)學生齊讀

(3)開火車讀。

(4)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利用漢字星相機做如下指導:

宋: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了解寶蓋頭的含義。

陳: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了解雙耳刀的含義

丹:通過漢之星讓學生了解“丹”字的起源,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趙:猜謎語:走錯路了。

藝:畫個簡筆畫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顯:猜謎語:在太陽下寫作業。

(識字環節一至三教學步驟的設計由易入難,讓識字有了階梯性。)

4、“摘蘋果”遊戲

(這個環節,我設計了“摘蘋果”遊戲,每一個“蘋果”上一個生字,學生認讀,摘下蘋果。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能十分集中,在這時設計一個遊戲,一方面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將知識和遊戲有機結合,寓教於樂,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做一個短暫的休息,一舉兩得。)

(四)指導寫字。

1、觀察“濤”和“陳”,瞭解它們都是左窄右寬,左小右大。

2、老師範寫“濤”字。

3、指導寫好“藝”字。

4、學生在書上練習寫字。

(選擇“濤”和“陳”是因為這兩個字有相同的結構,寫法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能過指導這兩個字,讓學生學會寫一類字。選擇“丹”和“藝”字,主要是因為“丹”字的筆順需要注意,“藝”字的寫法需要指導。)

(五)全課小結,談談收穫

小朋友,現在我來演爸爸,你來演孩子,我要問你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學了什麼,你會怎樣說呢?

(讓學生談收穫,即是對本課所學知識的小結,採用表演的形式,低年級學生更樂於接受。)

(六)佈置作業,知識拓展

1、“宋、趙、陳”既是姓氏,又是古代國家的名字,你可以查查《百家姓》中這些姓氏的由來,也可以讓家人給你講一講古代這些國家的故事。

2、找一找我們認識的人中,或書中、影視中含有“濤、丹、藝”等字的人名,把記錄下來。

(拓展學生識字的空間,讓學生走進書籍,走進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就在書籍中,就在生活中。)

五、說板書設計

旗子 飄

小樹 彎

畫風

雨絲 斜

風車 轉

篇7:《畫風》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為大家說的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畫風》。

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

二、說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目標的三個緯度,同時考慮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畫風》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三、說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是“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四、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來讀,按自己的方式來理解。

五、創意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六、教法、學法

由於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掌握學法,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設立了“讀――悟――說――畫”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動手畫,在讀中積累了語言,說中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又在畫中培養創新精神。

七、教學行為策略的運用

質疑解難,探究學習

引入新課後,我提出問題:“三個小朋友動腦筋,想辦法,用不同的方式畫出了風。他們到底是怎麼畫風的呢?請大家用筆把他們畫風的句子勾畫出來”以此來引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首先得通讀全文,瞭解每個小朋友的態度、觀點;再動筆勾畫三個小朋友畫風的不同做法,並引起思索:為什麼他們畫風的方法不一樣卻都畫出了風了呢?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感受。

然後我再採用課件展示三個小朋友現場畫畫的方式和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和交流。並以此為契機,讓學生找出“風藏在哪裡?”讓學生以“風來了,風把_____吹____了,風藏在___________裡”(出示課件)這樣的句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而老師“小詩人”的誇獎,讓學生在表達上越來越棒。當幾個句式連在一起以後,就成了一首富有詩意的小詩。(這一環節重在“體驗性學習”,這是新的教學理念所倡導的。《畫風》這篇課文,直接讓學生感悟到“風看不見,摸不找,是很難畫。”這對於平時生活經驗缺乏的少年兒童來說是很難的。於是我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進行直觀的感受,(邊演示課件邊解說),並通過讀一讀、畫一畫的方式,理解課文,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馳騁想象,描繪美景。

《畫風》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了風,為什麼我們不能畫畫風呢?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竟然將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風畫了出來,你能畫風嗎?你想怎麼畫?“這簡簡單單的一”問“,立刻激起了學生畫畫的慾望,於是我用課件播放音樂,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也來畫風。小小畫筆傾注了他們對風的認識,稚嫩的畫面,一顆顆創新的種子在萌芽。也許,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諧,但在這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出示課件,學生作品)

總結延伸,拓展認識。

展示了學生畫的風以後,我再引導學生動腦筋想辦法畫出聲音、氣味,讓學生的思維又得到了更好的訓練。

八、板書程式設計。

畫風

宋陳丹趙小藝

小藝畫李衛的畫丹丹的畫

篇8:《畫風》說課稿

【說教材】

《畫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單元的閱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這篇課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不難讀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文字極具示範性和啟發性。只要教師儘可能創設情景,教材利用適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讀,樂聽,樂說,樂想,樂做,就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說學習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這篇課文內容特點以及編寫意圖,我確定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是:

1、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學生劃出人物對話的內容並指導角色朗讀課文,找準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

2、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並把創意轉化為對事物的認識,又把認識轉化為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篇課文我準備採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鬆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啟發。

【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直觀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立足點和突破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聽說訓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源於文字,超越文字,充分利用文字,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核心。因此本課的設計立足直觀探究理解,重點放在識字、聽說和閱讀理解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啟發。

【說教學過程】

教學必須努力實現預設學習目標,教學要為目標服務,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個教學環節都體現一定教學理念。要捕捉生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準備從以下幾個環節說明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懸念揭題。(這個環節我準備五個步驟)

1、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好嗎?我想請咱們班的“畫家”―幫我上黑板畫幾樣東西,可以嗎?

指名板畫:房子、小樹、太陽、烏雲等,構成一幅畫。

2、猜謎語:“看不到,摸不著,沒有顏色也沒味道”是什麼?(風)。

3、我想把風也畫進去,誰能幫我畫呢?

4、揭題板書:《畫風》。

(這樣匯入揭題,不僅新鮮有趣味,初步認識風的性質,過渡自然,又為下面理解“畫風”埋下伏筆)

(二)認識生字、鞏固識字。

1、媒體或圖片出示三個小朋友人頭像,試著讓學生給三個小朋友命名,激發情趣。

2、讓學生跳讀課文,找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機出示。

3、指導讀寫生字。[包括拼讀生字,識記生字兩個步驟,主要採用觀察、聯想、比較、替換等方法]

4、出示12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讀鞏固識字。

5、選擇指導書寫。[要求認識字的結構、偏旁、部首,書寫要正確、規範、美觀]

(這個環節旨在完成教學目標1,完成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實現三維目標和知識目標的基本要求)

(三)縱深閱讀、感悟理解

1、範讀課文,糾正讀音,初步感知。

2、默讀課文,合作討論:找、劃出三個小朋友對話的內容。

3、指導角色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4、細讀課文,思考:他們能把風畫出來嗎?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合作交流,找準句子,並品讀句子,領悟其中創意。

(A、趙小藝在房前畫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

B、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C、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D、趙小藝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5、空間質疑:同學們,你對三個小朋友這樣畫風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個環節是整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完全“以人為本”和“以讀為本”,教學目標和過程、理念和環節緊緊聯在一起。既有學生的自主,又有學生的合作,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後質疑。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2,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源於文字、超越文字。

這個環節我採用課堂的前後照應過度引入,分別從改、想、說、畫、議幾個方面進行。

1、我想,同學們現在可以幫老師把風畫進黑板畫了吧!指名修改板畫並說明理由。並預設思考:為什麼宋濤先把太陽擦掉,才畫上幾片烏雲?(意在照應開頭,激發學生思考,弄明事物之間、風和事物之間的聯絡)

2、三個小朋友通過自己思考把風畫出來,想一想你們也能畫風嗎?說說你準備怎樣畫?動手畫畫看。(意在培養學生動腦思考,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3、巡視抽樣評議。(意在從學生創意中轉化成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從認識變成知識。)

(這個環節不僅完成預設目標3,也完成本單元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標。體現了源於文字,超越文字,充分利用文字的新課程教育理念)

【說板書設計】

畫風

趙小藝

1、在房子前面畫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著。

2、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篇9:《畫風》說課稿

《畫風》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叫xx,來自xx市x區xx一小。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15課《畫風》的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冊語文書共分八組編排,其中第四組的專題是培養學生的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畫風》是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充滿豐富想象力的文章,講的是陳丹、趙小藝、宋濤用不同景物描繪風的故事。這是一篇創新教育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發學生養成觀察生活、開動腦筋、合作創新的作用。

為此,依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重難點: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形成一定的認知水平,會初步形成問題,並運用查字典及交流討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著,還確實存在著――對於這種抽象概念,他們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通過多次讀文,讓他們感知風的特點,從而理解風並能用多種方法表現風。

三、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本節課根據“主體參與,主動求知”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採用了以情景教學法,講讀法、自學輔導法、交流討論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使整節課呈現了民主和諧的氣氛。

2、教學手段:

我運用了多媒體、生字卡片、圖片。

四、教學流程:下面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具體的教學流程。

1、激趣啟思匯入新課

二年級學生對風這種抽象概念,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課伊始,我由謎語匯入:看不見,摸不著;樹兒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隨機板書謎底:風。為了讓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實際有密切的聯絡,我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風都有哪幾種,然後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他們唱有關風的歌、背有關風的詩、聽一聽風聲(課件)以此感受風的特點。這時,我將總結:風能唱、能背、能聽、能說,風能畫嗎?隨機板書畫,以此引出新課:畫風。這樣既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又很好地理解風這一抽象事物。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入新課後,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用課件出示原文三個小朋友插圖,讓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並與他們交朋友。通過看拼音、去掉拼音認識6個生字,其中“宋、趙、陳”可結合學生姓名識記,繼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其它生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記,注意學習多音字“杆、”。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為此,我創設多種方式,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鞏固,如:在詞語中復現,在課文中復現。本課的“藝”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順承識字教學,課件出示都是上下結構的“藝、絲”兩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兩字的異同和寫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注重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板書範寫“藝、絲”時,重點指導“橫折彎構”和“撇折撇折”的寫法。隨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另外兩個上下結構的`“顯、忽”。在學生練寫時,要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不多,要注意總結寫字的規律,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所以本節課只安排學生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讀文探究深層感悟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學完生字之後,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讀”來展開,以不同形式的6次讀文層層推進,讓學生逐步體會文中小朋友畫風的創意。(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準;(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3)指名讀文,感知全文內容;(4)帶著“他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問題默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創意;(5)圖文結合,賞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段落(6)分角色展示讀文。這個環節,先是小組內練讀、展示讀,最後全班展示讀。在練習分角色朗讀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讀出文中孩子畫風的“聰明勁”,引導學生在小組裡互相揣摩時,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培養。此時,我也注重了啟發性的示範朗讀。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薰陶情感。

4、拓展應用設計作業

在充分理解文字的基礎上,我提出“你喜歡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嗎?為什麼?”整合文字,深化主題。在得到學生肯定答覆後,我會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畫風的方法嗎?”由小組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這時,我會播放動聽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鬆、聯想的學習空間。在佈置作業時,設計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現風。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我沒有設定統一表現風的方式,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板書設計:

畫風

用心思考

勇於創新

我採用了文字加簡筆畫的板書設計,文中前面小藝畫的旗子由教師板畫,其餘的由學生板畫,使整個教學重點清楚地呈現出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反饋課文。

以上是我的說課設計,如有不足之處,請您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篇10:《畫風》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十五課。

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

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本文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同時通過讓學生說一說除了課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方法外,你還有什麼方法畫風?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儘量創設情景讓學生樂讀、樂聽、樂思、樂說。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要勤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於合作、敢於創新。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重要,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編者意圖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的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生字6個,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明白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過程與方法:能夠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重點難點:

明白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二、說教學法:

1、現代資訊科技教學法:充分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情境教學法: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注重學生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使教學貼近生活。

3、“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4、“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5、合作學習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和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巧設懸念

1.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這節課我採用猜謎語方法“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學生興致勃勃地猜出謎底:風

2、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讓學生模仿風的聲音,感受風的存在:用手扇一扇,風來了。

3、板書課題

“風”能聽得見,感受得到,那它能畫出來嗎?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畫風》

二)激趣識字,指導朗讀

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身臨其境,和三個小朋友面對面,直呼他們的名字。利用卡片在活動中,快樂學習本課生字。

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三個小朋友,和我們一起畫風。

1.介紹三個小朋友,趣味識字

【播放課件:趙小藝、陳丹、宋濤三個小朋友的圖片,學習生字“宋、濤、陳、凡、趙、藝” 】

鼓勵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

學生讀三個小朋友的名字,找學生領讀。

2)卡片識字“宋、濤、陳、凡、趙、藝”

(方法多樣如: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播放錄音,感受朗讀的魅力。

1)認識三個小朋友後,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看看他們是怎樣畫風的?

【播放課件:範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模仿朗讀,體會文章大意。

3)練讀對話,指導朗讀

(抓住重點詞句反覆練讀,體會每個人的心情)

(例:“誰能畫風?”要讀出問句的語氣。

“風,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讀。

“我能!”“我也會畫風了。”“我還能畫!”要帶著興奮,自信的語氣讀。)

4)創設情境,分角色朗讀課文,調動學生朗讀的興趣。分

(強調最後一段中:一陣風吹來,畫顯得更美了?)

5)仿說句子:一場大雨過後,樹葉顯得更綠了。

三)圖文結合,領會創意

這一環節激發學生自主合作小組探究學習。

1.小組討論: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用波浪線標出來。

2.小組彙報,有學生編輯總結出“小詩”,朗朗上口,加深學生印象。

直觀形象【播放課件: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圖片,學生說說風都在那裡?】

先引導: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了,風藏在飄著的旗子裡。

接著來學生總結:

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轉動的風車裡。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裡。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裡。

(這三個小朋友可真聰明,他們善於觀察生活,遇事善於動腦。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想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畫風?)

3.引導孩子發散性思維,思考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畫風?

風來了,風把____吹____了,風藏在______裡。

4.動手畫畫你的想法。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直觀事物感興趣,喜歡豔麗的色彩,所以把繪畫引入語文教學中,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5.優秀作品展示。肯定孩子們的成績,增強孩子的信心,讓孩子成就感。這樣孩子的積極性會更高,

四)課外延伸,昇華情感

最後是德育滲透,通過介紹風的特徵,引出校風班風。

讓學生懂得一個好的學校要有一個好校風,一個優秀的班級要有一個好的班風。

接著讓學生在歌聲《咱們從小講禮貌》中,體會如何養成一個好的校風班風。在歌聲中結束一節課。

五)作業超市,發揮想象

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鍛鍊學生畫畫和寫作能力。給學生設計一個作業:聲音、氣味和風一樣,也是看不見、摸不著,

你還能試著畫出來或寫出來嗎?

四、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很簡單,就是由學生自己總結出的“小詩”組成。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理解總結,更是學生思維的一個昇華和感悟。

《風來了》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了,風藏在飄著的旗子裡。

風來了,風把風車吹轉了,風藏在轉動的風車裡。

風來了,風把小樹吹彎了,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裡。

風來了,風把雨絲吹斜了,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裡。

篇11:《畫風》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第15課《畫風》。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塑造了三個敢想敢做、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畫風》安排在了“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主題單元中。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語,讀通句子,通過指名讀、男女分開讀,開火車讀的方法認讀“宋、濤、陳、丹、趙、藝、顯”這7個生字,並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擴詞、說句。

2、通過自讀、指名讀、默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等不同層次的讀書形式,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漸漸做到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能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感悟人物的內心想法,從而達到由淺入深,每一次讀書都有不同收穫的目的。

3、能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結構與佈局,在老師的示範和提醒下,找出左右結構生字的書寫規律,並遷移到其他字型上去。

4.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藉助對圖畫的觀察,說出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知道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然後自己也想更多的辦法畫風。

三、說評價設計:

針對學習目標1,用自讀,指名讀,男女分開讀,開火車讀等形式,通過傾聽,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能準確認讀生字,讀通句子。

針對學習目標2,用自讀感悟,指名讀,默讀,分角色朗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通過互評互說,取長補短,提高閱讀能力,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能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針對學習目標3,通過教師的示範引領,學生認真觀察,抓住規律,總結書寫方法,通過教師巡視,課堂觀察的途徑檢測目標的達成度,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美觀書寫生字,百分之九十七的學生能正確端正地書寫生字。

針對學習目標4,通過課堂提問,互評讀課文的方式檢測目標的達成度,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活動,知道知道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並敢於嘗試自己畫風。

四、說教學環節的設計:

這篇課文的教學分兩個學時完成。在第一學時裡,我主要引導大家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標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層次,指導大家識字寫字,掃清障礙。

(一)謎語匯入,激發興趣。

1.猜謎: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 學生興致勃勃猜出謎底是:風。(板書:風)

2.唱風:會唱帶風字的歌嗎?(風在吼,馬在叫?晨風吹,陽光照等等) 吟風:會吟有風的詩句嗎?(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等)

聽風:(課件播放北風呼呼的聲音)這是什麼樣的風?

談風:你還知道什麼樣的風?指名自由說。(龍捲風,春風送暖,涼風習習,秋風送爽等等)

師小結:我們能唱風,能吟風,還能聽到風,那風能畫出來嗎?(板書:畫風)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指名質疑。

設計意圖:謎語匯入拉近學生距離,談風論風,架起通往文字的橋樑,很自然地帶孩子們進入文字規定的情境中去。課題質疑,激起好奇心,產生讀書的願望,為新課學習做足了鋪墊。

(二)讀課文

過渡:小朋友們真善於思考,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認真讀書,善於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夠在課文中找到它們的答案。請大家開啟書,自己讀讀第15課。

1、掃清生字障礙——我會認生字:

課件出示宋濤、陳丹、趙小藝的人物及其名字(帶拼音),齊讀。 去掉拼音,男女分開讀。 給生字組詞。

老師打亂順序,指著大螢幕的字,讓學生開火車組詞,如:濤 波濤,藝 文藝。還可以結合班上孩子的姓名認字。

設計意圖:認識生字,抓關鍵,結合本次生字大都是姓名的特點,設計了認識人物,練習生活姓氏識字的環節,貼近生活實際,簡單易懂。

2、生字迴文,自己再讀課文,這一次要讀得更熟練。

3、指名分段讀課文(老師也讀一段做示範),引導學生學會評價他人的讀書情況,學會取長補短。

4、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他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用筆畫出答案。

設計意圖:默讀是課標對二年級閱讀提出的新要求,必須落實。同時,我們抓住主要問題,找出答案,並隨手畫下來,讓孩子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交流答案時安排這樣的活動:課件出示三個人的畫,讓學生配上文中相關的句子。

設計意圖:藉助圖畫讀書也是課標對低年級段的要求,這個看圖配句子的活動,能達到運用圖文練習達到圖文互補的效果。

5、四人一組,分角色讀課文。彙報展示,評價發獎。

6、喜歡文中的三個孩子嗎?為什麼?指名答。

你們想畫風嗎?你準備怎麼畫風?指名答。師:創意不錯!下節課,把你們作品帶來吧!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抓住了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生長點,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朗讀環節的設計意圖:課堂上要充滿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低年級的朗讀更為重要,是孩子們學習的重要途徑,不少於5遍地通篇朗讀,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提高。

(三)寫字

過渡:你們的課文讀得不錯,畫風的創意又很多,下面老師想看看你寫的漂亮字了,願不願意展示一下。

寫哪些字呢?看!(老師在田字格中示範書寫:陳 斜)生仔細觀察。 齊讀這兩個字,找規律:都是左右結構,不同點:陳 左窄右寬,斜左寬右窄。

生自己寫:開啟書68頁,找出左右結構的字,擺正姿勢開始寫, 師:寫上下結構的字要注意什麼呢?其他結構的字形呢?

設計意圖:二年級下期,孩子已經積累了不少寫字技巧,我們應該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規律,總結方法,並且遷移到其它字的書寫上,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長。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的收穫可真不少,既認了生字,又讀了課文,還寫了那麼多漂亮的字,最後老師給大家設計了這樣幾項作業,請你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項去完成吧!

小畫家:用你的畫筆,畫出不同的風 播音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演員: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小詩人:編一首關於風的兒歌

小巧手:做一架風車,到風中去放飛你的快樂

設計意圖:這個作業設計集多樣性、創造性和趣味性為一體,尊重學生的個性能力差異,利於學生通過作業活動充分發揮在自己的特長和潛能。

五、說板書設計:

低年級的學生很活潑,認知水平還處於直觀認識階段,因此在板書上我沒有過多的寫文字,只是把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名字和他們的畫簡單畫在黑板上,再把學生悟出的道理板書在下面,讓學生一目瞭然。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說過:“只要能培育一朵花,何妨做那不朽的腐草”。 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我願將自己最純清的綠獻給了我熱愛的事業,將自己吸取的每一縷陽光毫無保留地還於孩子們。

篇12:《畫風》說課稿

說教材: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了三個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思考,留心觀察的兒童形象,因此,本課被安排在”用心思考,用於創造"這一單元中。

與以往的文章不同,本文的人物多,對話多,段落也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學生不易理清課文的脈絡,更不易弄清人物的態度,觀點,做法.因此,第一課時中,我重點進行識字教學,並引導學生初步閱讀課文,弄清三個小朋友分別是怎樣畫風的,為第二課時的理解課文,感情朗讀打下基礎.而第二課時則側重讀中感悟。 說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說教法:

“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總之,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動手畫,在讀中積累了語言,說中培養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又在畫中培養了創新精神.使全體學生有效的,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說流程:

(一)複習舊知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新課標教材對此十分重視。為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通過出示三個小朋友名字,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過程中鞏固了生字。在活躍的氣氛中讓學生鞏固舊知。

(二)深入理解,進行口頭表達訓練。

通過複習舊知引入新課後,讓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找出這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句子。在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基礎之上,我指導學生進行理解三個小朋友的創意,並且指導朗讀課文。在此過程中我採用學生邊彙報我邊出示圖片、句子的方式和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和交流。並以此為契機,讓學生以“是風,風把_____吹____了。”這樣的句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最後讓學生悟出三個小朋友為什麼能畫出風來?你自己最喜歡哪個小朋友?學生感悟到遇到困難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這個道理。

(三)圖片欣賞 我班學生多數來自農村,見識少,知識面窄。我將一組生動的風的畫面展示出來,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風的場景,即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四)動手畫風、寫風

在這一個環節裡我把繪畫引入語文教學之中,以此激情、領悟、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直觀事物感興趣,喜歡豔麗的色彩,喜歡每天拿著筆描描畫畫。因此,我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風后再動手畫風。也許,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諧,但在這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得到了發展。在說自己是怎麼畫風的基礎之上,學著課文的樣子來寫一段話。

(五)指導寫字

寫字是一節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節課中,我教寫了剩下的四個上下結構的生字。並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書寫這四個字因注意的地方,體現學生的自主寫字的原則。通過創設誰是小小書法家的情境,讓孩子們把寫字當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六)總結延伸,拓展認識

我以兩首小詩做結尾,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理解總結,更是學生思維的一個昇華和感悟。

篇13:畫風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冊語文書共分八組編排,其中第四組的專題是培育學生的專心思索、勇於建立。《畫風》是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充溢豐富想象力的文章,講的是陳丹、趙小藝、宋濤用不同景物描繪風的故事。這是一篇創新教化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發學生養成視察生活、開動腦筋、合作創新的作用。

為此,依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文中小摯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擅長動腦筋想方法。

重難點: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形成肯定的認知水平,會初步形成問題,並運用查字典及溝通探討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著,還的確存在著——對於這種抽象概念,他們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閱歷,通過多次讀文,讓他們感知風的特點,從而理解風並能用多種方法表現風。

三、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本節課依據“主體參加,主動求知”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採納了以情景教學法,講讀法、自學輔導法、溝通探討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實力,激發他們的建立思維,使整節課呈現了民主和諧的氣氛。

2、教學手段:

我運用了多媒體、生字卡片、圖片。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詳細的教學流程。

1、激趣啟思匯入新課

二年級學生對風這種抽象概念,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課伊始,我由謎語匯入:看不見,摸不著;樹兒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隨機板書謎底:風。為了讓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實際有親密的聯絡,我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風都有哪幾種,然後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學問閱歷,讓他們唱有關風的歌、背有關風的詩、聽一聽風聲(課件)以此感受風的特點。這時,我將總結:風能唱、能背、能聽、能說,風能畫嗎?隨機板書畫,以此引出新課:畫風。這樣既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愛好,又很好地理解風這一抽象事物。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入新課後,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我用課件出示原文三個小摯友插圖,讓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並與他們交摯友。通過看拼音、去掉拼音相識6個生字,其中“宋、趙、陳”可結合學生姓名識記,接著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其它生字激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愛的方法來認記,留意學習多音字“杆、”。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為此,我創設多種方式,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鞏固,如:在詞語中復現,在課文中復現。本課的“藝”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順承識字教學,課件出示都是上下結構的“藝、絲”兩字,讓學生視察分析兩字的異同和寫時應留意的問題。我注意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板書範寫“藝、絲”時,重點指導“橫折彎構”和“撇折撇折”的寫法。隨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另外兩個上下結構的“顯、忽”。在學生練寫時,要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不多,要留意總結寫字的規律,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所以本節課只支配學生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讀文探究深層感悟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特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學完生字之後,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讀”來綻開,以不同形式的6次讀文層層推動,讓學生逐步體會文中小摯友畫風的.創意。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指名讀文,感知全文內容;

(4)帶著“他們究竟是怎樣畫風”的問題默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小摯友的創意;

(5)圖文結合,賞讀文中三個小摯友畫風的段落;

(6)分角色展示讀文。這個環節,先是小組內練讀、展示讀,最終全班展示讀。在練習分角色朗讀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讀出文中孩子畫風的“聰慧勁”,引導學生在小組裡相互揣摩時,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培育。此時,我也注意了啟發性的示範朗讀。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育語感,在讀中薰陶情感。

4、拓展應用設計作業

在充分理解文字的基礎上,我提出“你喜愛文中的三個小摯友嗎?為什麼?”整合文字,深化主題。在得到學生確定答覆後,我會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畫風的方法嗎?”由小組到全班進行溝通、探討。

這時,我會播放好聽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鬆、聯想的學習空間。在佈置作業時,設計了“用你喜愛的方法表現風。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我沒有設定統一表現風的方式,以滿意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篇14:畫風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目是《畫風》,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畫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紙上的故事。本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景,利用教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讀,樂聽,樂說,樂想,樂做,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所以在教學時要從他們的學習心理出發,利用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讓他們親手做做,通過自己的想象或聯想去“畫風”,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根據這篇課文內容特點和學情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能力: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領會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別是:

1、重點是讓學生找出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並指導角色朗讀課文。

2、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並把創意轉化為對事物的認識,又把認識轉化為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教法、學法:

在教學時,我準備採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鬆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啟發。

六、說教學流程:

我準備從以下幾個環節說明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鼓勵提問

首先,教師出示帶有房子、太陽、大樹的圖畫,引起學生興趣;

接著,課件出示謎語:“動手摸不到,用眼看不到,花兒見她點頭,小樹見她招手。”這是什麼?匯入新課;這時同學們輕鬆猜出謎底是:風;

教師接著說:對了,是風!那風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你知道風是什麼樣的嗎?你能畫出來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畫風(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這樣匯入揭題,不僅新鮮有趣味,初步認識風的性質,過渡自然,又為下面理解“畫風”埋下伏筆】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給自然段標上序號。3、思考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為學生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同時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是本環節的設計意圖。】

(三)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語:讀了課文後,大家知道誰在畫風了嗎?學生會高興地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圖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畫畫,三位小朋友頭的上方分別有他們帶拼音的名字;(可採用小老師領讀、去掉拼音讀、齊讀的方法認識生字。)最後讓學生交流怎樣識記這些生字。

【這樣的設計:根據課文特點,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四)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以我在教學時首先鼓勵學生:“把這些字送回課文,老師相信你們肯定會讀得更好。”;

然後,出示問題“他們到底是怎麼畫風的?”讓學生帶問題默讀的課文,並在文中畫出相應句子,再指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再讓學生說說句子中的“她”“他”分別指誰呢?能不能換成小朋友的名字,說得更清楚些?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並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哪一位小朋友?為什麼?

學生分小組討論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然後教師重點指導朗讀(朗讀趙小藝畫風的句子時,應引導學生讀出高興和自信的語氣;朗讀陳丹畫風的句子時,應引導學生帶著自豪、興奮的心情朗讀課文;而朗讀宋濤畫風的句子時,應指導學生讀出宋濤化難為易的心情。)

最後,課件出示句子(開火車讀、分組讀,比賽讀,生齊讀)。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文字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課件出示課文有代表性的生字後,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有什麼發現;然後師範寫,學生跟寫,教師巡視並個別指導,最後評議。

【設計意圖: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得輕鬆,使學生在課堂上樂於表現自我,感受識字的樂趣。】

(六)想象拓展,積累語言

我在教學時是從改、想、畫、議、說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指名幫老師把風畫進這幅畫裡;並說明理由;接著讓學生想一想別的畫風的方法;然後,配樂學生畫畫,學生互評。最後,課件出示,完成課後“讀讀寫寫”。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本課的難點,讓學生想象說話,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發展了思維,同時小組間的交流,使學生之間有機會互相幫助,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七)個性作業,自主選擇。

老師給大家設計了這樣幾項作業,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項去完成吧!

【從學生需求出發,多樣性、創造性和趣味性的的作業,使學生的潛能真正得到了發揮】

【板書設計】

旗子 飄

畫 風車 轉 愛觀察

風 小樹 彎 愛動腦

雨絲 斜

[本板書簡單明瞭,一目瞭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15:畫風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日我說課的課題目是《畫風》,下面我主要從七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畫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三個小摯友一起動腦筋想方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呈現在紙上的故事。本文生字少,句子簡單理解,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在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景,利用教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讀,樂聽,樂說,樂想,樂做,能培育學生的實踐和創新實力。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所以在教學時要從他們的學習心理動身,利用他們新奇、好動、好仿照等特點,讓他們親自做做,通過自己的想象或聯想去“畫風”,逐步培育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實力。

三、依據這篇課文內容特點和學情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學問與實力: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領悟三個小摯友畫風的創意。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動腦筋,想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別是:

1、重點是讓學生找出三個小摯友畫風的句子,並指導角色朗讀課文。

2、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摯友畫風的創意,並把創意轉化為對事物的相識,又把相識轉化為學問,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教法、學法:

在教學時,我打算採納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鬆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啟發。

六、說教學流程:

我打算從以下幾個環節說明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勵提問

首先,老師出示帶有房子、太陽、大樹的圖畫,引起學生愛好;

接著,課件出示謎語:“動手摸不到,用眼看不到,花兒見她點頭,小樹見她招手。”這是什麼?匯入新課;這時同學們輕鬆猜出謎底是:風;

老師接著說:對了,是風!那風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你知道風是什麼樣的嗎?你能畫出來嗎?今日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畫風(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3、思索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語:讀了課文後,大家知道誰在畫風了嗎?學生會興奮地喊出三個小摯友的名字。老師相機出示課件:圖上有三位小摯友在畫畫,三位小摯友頭的上方分別有他們帶拼音的名字;(可採納小老師領讀、去掉拼音讀、齊讀的方法相識生字。)最終讓學生溝通怎樣識記這些生字。

(四)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以我在教學時首先激勵學生:“把這些字送回課文,老師信任你們確定會讀得更好。”; 然後,出示問題“他們究竟是怎麼畫風的?”讓學生帶問題默讀的課文,並在文中畫出相應句子,再指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再讓學生說說句子中的“她”“他”分別指誰呢?能不能換成小摯友的名字,說得更清晰些?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並讓學生說說你喜愛哪一位小摯友?為什麼? 學生分小組探討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三個小摯友畫風的句子,然後老師重點指導朗讀(朗讀趙小藝畫風的句子時,應引導學生讀出興奮和自信的`語氣;朗讀陳丹畫風的句子時,應引導學生帶著驕傲、興奮的心情朗讀課文;而朗讀宋濤畫風的句子時,應指導學生讀出宋濤化難為易的心情。) 最終,課件出示句子(開火車讀、分組讀,競賽讀,生齊讀)。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課件出示課文有代表性的生字後,讓學生細緻視察,說說有什麼發覺;然後師範寫,學生跟寫,老師巡察並個別指導,最終評議。

(六)想象拓展,積累語言

我在教學時是從改、想、畫、議、說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指名幫老師把風畫進這幅畫裡;並說明理由;接著讓學生想一想別的畫風的方法;然後,配樂學生畫畫,學生互評。最終,課件出示,完成課後“讀讀寫寫”。

(七)特性作業,自主選擇。

老師給大家設計了這樣幾項作業,請你選擇你最感愛好的一項去完成吧!

旗子 飄

畫 風車 轉 愛視察

風 小樹 彎 愛動腦

雨絲 斜

[本板書簡潔明白,一目瞭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篇16:國小語文二年級說課稿《畫風》

一、說教材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宋濤、陳丹、趙小藝一起畫畫兒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誰能畫風”。最終,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結果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要勤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於合作、敢於創新。

二、說目標

基於課標中第一學段的要求和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教材編排的意圖,本課分兩課時完成任務。今天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目標為:

1.認識“宋、濤、陳”等課文中要求認識的七個生字,會寫“濤、陳、丹 、藝”等4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3.通過漢之星教學軟體的演示和教師的講解,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

其中識字寫字是教學重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1.通過漢之星教學軟體演示、畫簡筆畫、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並達到識字的目的。

2.通過示範法來幫助學生學會讀書和寫字。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

風可以聽到,感受到,可是,風能畫出來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15課《畫風》,師生共同書寫課題,老師邊板書邊講解每個字的寫法。

(以謎語匯入,一方面激發了學生興趣,一方面讓學生在傾聽謎語的過程中進行了優美語言的薰陶。)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出示讀文要求

2.教師巡視輔導

3.展示彙報,做好示範、鼓勵和引導。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符合人們由整體到區域性的認知規律,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初步接觸生字。)

(三)認識生字

1.看圖認生字。

(1)逐幅出示書中三個小朋友的影象,並配上人物的名字,讓學生齊聲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

(2)挑學生同三個小朋友打招呼。

(讓學生同三個小朋友打招呼,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去掉圖畫和拼音認字。

過渡:三位小朋友去上課了,拼音寶寶也想考考大家,現在我們還認識剛才三位小朋友們的名字嗎?

挑生認讀。

3.認單個字。

師:現在老師把三位小朋友們的名字拆開了,大家現在還認識嗎?

(1)出示單個字

(2)學生齊讀

(3)開火車讀。

(4)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利用漢字星相機做如下指導:

宋: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了解寶蓋頭的含義。

陳:通過教師演示讓學生了解雙耳刀的含義

丹:通過漢之星讓學生了解“丹”字的起源,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趙:猜謎語:走錯路了。

藝:畫個簡筆畫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顯:猜謎語:在太陽下寫作業。

(識字環節一至三教學步驟的設計由易入難,讓識字有了階梯性。)

4.“摘蘋果”遊戲

(這個環節,我設計了“摘蘋果”遊戲,每一個“蘋果”上一個生字,學生認讀,摘下蘋果。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能十分集中,在這時設計一個遊戲,一方面能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將知識和遊戲有機結合,寓教於樂,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做一個短暫的休息,一舉兩得。)

(四)指導寫字。

1.觀察“濤”和“陳”,瞭解它們都是左窄右寬,左小右大。

2.老師範寫“濤”字。

3.指導寫好“藝”字。

4.學生在書上練習寫字。

(選擇“濤”和“陳”是因為這兩個字有相同的結構,寫法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能過指導這兩個字,讓學生學會寫一類字。選擇“丹”和“藝”字,主要是因為“丹”字的筆順需要注意,“藝”字的寫法需要指導。)

(五)全課小結,談談收穫

小朋友,現在我來演爸爸,你來演孩子,我要問你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學了什麼,你會怎樣說呢?

(讓學生談收穫,即是對本課所學知識的小結,採用表演的形式,低年級學生更樂於接受。)

(六)佈置作業,知識拓展

1.“宋、趙、陳”既是姓氏,又是古代國家的名字,你可以查查《百家姓》中這些姓氏的由來,也可以讓家人給你講一講古代這些國家的故事。

2.找一找我們認識的人中,或書中、影視中含有“濤、丹、藝”等字的人名,把記錄下來。

(拓展學生識字的空間,讓學生走進書籍,走進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就在書籍中,就在生活中。)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左邊一列的字是對本課難寫字的示範,中間的板書是本課要求學生認的字,右邊的簡筆畫則概括了本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整個板書,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

篇17:國小語文二年級說課稿《畫風》

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總目標為: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為:

1.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認識生字“宋、濤、陳、丹、趙、藝、”,會正確書寫“藝、濤”。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在讀、議、畫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初步培養創新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設計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預設流程:

一、猜謎激趣,匯入課題。

1、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畫風》一課的匯入可採用猜謎的方法“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學生興致勃勃地猜出謎底是:風。

[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猜謎匯入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一開始就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風看不見,摸不著,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卻是《畫風》。(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指名質疑。

[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圍繞課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很好地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過渡:小朋友們真善於思考,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認真讀書,善於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夠在課文中找到它們的答案。請大家開啟書,翻到15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小朋友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內彙報朗讀,評評小組內的“小播音員”。

篇18:國小語文二年級說課稿《畫風》

一、說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第15課《畫風》。

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本文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做、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所倡導的“要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結合國小低段學生的識字和寫字目標及本課的訓練重點,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杆”。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出風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逐步提高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創新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2) 通過讓學生創編詩歌和自己動手畫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拓展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3)通過情感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體會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聰明機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絡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三、說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通過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做為本課的學習重點;把“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

五、說教學法:

1、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我以鄭州市“調節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本課教學重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我採用直觀教學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2、“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課堂上,我努力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採取獨立自主、小組合作、集體探究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範讀、齊讀、自由讀、男女生賽讀、小組分角色讀、分段接力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讀,最終產生自己的情感體驗。

六、說預設流程:

這篇課文的教學分兩個學時完成。在第一學時裡,我主要引導大家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標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層次,指導大家識字寫字,掃清障礙。

(一)我採用“創設情境,自主識字”的方法:

先讓大家自由讀課文,說說誰在畫風。學生會高興地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1、師:瞧,這三位小朋友來到咱們班了,想認識一下嗎?讓大家藉助拼音認讀他們的名字,和他們交朋友。(出示課件:圖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畫畫,三位小朋友頭的上方分別有他們帶拼音的名字。)

接著去掉拼音讀。再把他們的名字拆開,還認識這些字嗎?怎麼記這些(宋、濤、陳、丹、趙、藝)字?能給它找找朋友,組一個詞嗎?

2、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過。[這樣根據課文特點,創設交朋友的情境,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巧妙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3、接著出示本課的生詞,用多種方式反覆讀一讀,以便熟練鞏固。

(二)、接下來指導寫字

寫字是一節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採用老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寫字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創設誰是小小書法家家的情境,讓孩子們把寫字當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第二學時裡,我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品讀課文。

(一)課前三分鐘口語訓練:

欣賞葉聖陶的小詩《風》,讓學生說說,從詩中你知道了什麼?試著背一背,為學完本文後創編詩歌作準備。

(二)直接揭題,匯入新課。

那麼,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5課《畫風》,板書課題。

(三)然後複習生字詞,檢查上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篇19:二年級語文下冊《畫風》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畫風》說課稿

我講的《畫風》這篇課文是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組課文主要理念是讓學生明白生活處處有科學,生活中藥多動腦動手,善於思考與發現,我講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學習目標中的知識與能力目標要求學生: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並領會文中小朋友對畫風的創意。

2在讀、畫中理解課文,在讀中積累語言。

3告訴學生遇事要善於觀察、動腦。

過程與方法:

1主要通過講解、課件的演示讓學生觀察宋濤、陳丹和趙小藝“畫風”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理解風並不難畫,從而學會畫風。

2利用學生好奇、好模仿的特點,讓他們親手做做,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這看似無形的風,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考慮到我班學生年齡較小的特徵,各專案標落實我多用引導法來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悟。期望將過渡語設計的合理銜接能將各項環節緊緊相扣。

本課重難點也是感悟人物對話,領會文中文中小朋友的的創意這方面,我主要以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分角色品讀等方式試圖讓學生充分掌握。匯入我採用謎語匯入法。

教學流程我還是採用傳統的讀、講、練方式。

授課方式以課堂講解為基礎,多媒體演示為亮點努力讓這堂課踏實卻不古板,活躍又不花哨。

教學反思:

講完本課我覺得對照以上說課設計來說,最大的欠缺是各項環節的過渡語設計銜接不夠緊密,還是由於語言不夠純熟沒有達到所預期的目的;還有由於時間把握的不夠合理,朗讀指導這一環節有點草草了事之嫌。同樣原因使得預先設計好的最能體現課文主題的課後練習:“讓學生說說自己會怎樣去畫風?然後再去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畫風或表現風的形式。”這個重要環節完全沒有落實。另外在細節處理方面不夠利索,比如提出完全沒必要的重複性問題,使得課堂教學不夠明朗。對於以上存在的各方面不足我一定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努力找突破口,設定合理有效的課堂。對於不必要的環節不去重複,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以便其他重要環節的落實。努力提高個人業務與技能水平,在教育的路上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