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講話致辭>會議主持詞>

主持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質生產力”集中學習

會議主持詞 閱讀(2.22W)

主持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新質生產力”集中學習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季度集中學習關於新質生產力的主持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組織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季度集中學習研討,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域性,根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參加今天集中學習研討的有,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黨組成員,市各部門主要領導。另外,今天我們邀請了市委黨校教授X同志,為大家作專題輔導。

今天的會議議程有,一是請市委黨校*教授,為大家作專題報告;二是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圍繞本次研討主題,進行交流研討;三是由我作總結講話。下面會議依次進行。

首先,進行會議第一項議程,請市委黨校教授X,圍繞“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作專題報告。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報告畢)

下面,進行會議第二項議程,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依次進行交流發言,發言順序為*。

(發言畢)

下面,進行會議第三項議程,由我作總結講話。

同志們,總書記就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什麼是新質生產力、為什麼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鮮明的理論原創性和強大的實踐引領力,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把我們黨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是xxx經濟思想的最新成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科學指引。新質生產力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進一步豐富了xxx經濟思想的內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又具有深刻的實踐意義。我們要在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基礎上,加強對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深化理解認識、把牢目標方向、把握重點任務,切實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剛才,X教授圍繞新質生產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生動具體的解讀,下面,我從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處理的辯證關係、推動新質生產力應該如何入手、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與大家分享幾點意見,也是本次學習研討的總結。

一、正確認識新質生產力,要處理好若干辯證關係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只有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才能進一步增強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科學謀劃、統籌兼顧,堅持穩中求進,紮紮實實向前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提是正確認識新質生產力,要在理解傳統生產力的基礎上,把握好一系列關係。

一是處理好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關係。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近年來,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外貿“新三樣”持續走俏,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加快形成和完善能夠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科學高效的體制機制保障並引領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應該認識到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要素,並主動將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作為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依據。

二是處理好新質生產力內外部諸要素之間的關係。從內部諸要素之間來說,首先,要培育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更高素質勞動者隊伍。其次,創新和應用更高技術含量的勞動資料。最後,拓展更廣範圍的勞動物件。從外部諸因素之間來說。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能不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乃至全球局勢的變化發生聯絡。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徵程中,不僅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更要正確處理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的趨勢,國際關係民主化不可阻擋。這就要求我們統籌國內與國際、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改革發展穩定等多維因素,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處理好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之間的關係。首先,新質生產力是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傳統生產力則是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現實與基礎,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其次,新質生產力為傳統生產力的改造與提升提供了工具和空間。當前,以創新驅動為發展邏輯的新質生產力,包含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廣泛運用,區塊鏈、量子計算、數字孿生等新一批數字技術蓄勢待發,這為提升傳統生產力賦予了數字化的時代屬性。最後,無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還是提升傳統生產力,都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二、有效推動新質生產力,要做好一系列相互結合

2023年9月,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原創性提出“新質生產力”,隨後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進一步闡發了新質生產力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瞭方向。新質生產力是傳統生產力的進化,是融合物理世界、數字世界和意識世界的推動力量,是融合數字生產力和物理生產力的先進生產力,通用技術和專用技術的跨領域交叉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做好科技與產業、傳統與新興產業等一系列深入融合。

一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有機結合。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離不開科技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為代表的原始創新、突破性創新。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僅有科學和技術上的創新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快產業創新,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創新,進而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開闢新賽道,塑造新優勢。同時,還要高度重視發揮優秀企業和企業家的引領作用。因為包括世界一流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優秀企業及其建立者、領導者,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最重要主體,也是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品牌的創造者、推動者。

二是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有機結合。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而是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特別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的背景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為塑造發展新動能、贏得競爭新優勢的主要來源,也是大國角逐的焦點。

另一方面,傳統產業仍是我國製造業的重要支柱,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傳統不等於落後和低端,傳統產業為新興產業和新興技術提供重要能源、原材料、裝備、零部件和應用場景。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絕不意味著放棄傳統產業,而是要充分利用傳統產業的優勢,並對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通過數實融合、“人工智慧+”“數字+”等方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賦予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等特性。

三是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有機結合。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同時,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當前,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各級政府需要在構建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上積極有為;在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環境,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上積極有為;在提供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特別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積極有為;在提高人口整體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積極有為;在降低交易費用和制度性成本,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上積極有為。同時,還要因勢利導,在制定發展規劃和戰略、引導產業佈局和發展上有所作為。有效市場主要體現在形成一套反映各種要素相對稀缺性的價格體系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動力機制,以實現對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資料等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保持各類資源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為此,要以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著力點,促進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激發新質生產力形成與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綜合分析本地資源有序推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綜合分析地域特色資源,選定優勢產業,創新驅動,完善基礎設施,培養人才,優化政策,推動綠色發展和區域合作。只有真正瞭解地域資源的特點,才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找到適合當地發展的優勢產業。

第一,因地制宜統籌發展各類產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在區域分工和產業分工的基礎上統籌發展各類產業。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既要防止忽視、放棄傳統產業的機械唯物主義做法,也要防止出現墨守成規、裹足不前的保守主義做法,要根據各地區、各產業的已有基礎,在全面審視區位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循著不同產業的發展規律和不同地區的空間成長規律,具體產業具體分析,具體地區具體佈局,通過分割槽域施策、分產業施策,因地制宜統籌各類產業發展。

第二,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卡點。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形成良性迴圈;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推動深度融合。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優化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評價制度,充分發揮科研人員創新潛力。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資料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要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資源向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開放力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第三,充分利用本地稟賦做好新質生產力文章。要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扭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促進原始創新加速湧現,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錨定數字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這兩個主攻方向,更好發揮大資料先發優勢,努力搶佔智算、行業大模型培育、資料訓練制高點,聚焦城市治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推動一批行業大模型落地應用;做深做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半篇文章”,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加快把綠色資源轉化為綠色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協同共進,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著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把全面深化改革貫穿始終,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著力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突破,促進居民持續增收,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經濟轉型升級、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迫切任務,是在區域經濟佈局中發揮比較優勢、搶佔有利位勢的必然選擇,是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誰佈局得早、推進得有力,誰就有望佔據未來競爭制高點、獲得發展主動權。我們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基礎和巨大潛力,完全能夠有所作為,必將大有作為。以改革之火點燃創新引擎,我們完全有基礎有能力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使新質生產力對高質量發展形成源源不斷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