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專題心得體會 閲讀(2.16W)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1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為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閲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為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閲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2

當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借這篇報告的寫作之機,我想就寒假返鄉的所見所聞和《鄉土中國》的閲讀理解,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鄉土社會結構與西方社會提出的新概念。中國的鄉土社會的鄉土性、不流動性和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會關係遠近決定社會範圍的獨特社會結構,進而衍生出了因時因地富於伸縮的社會範圍。

然而,在城鎮化刻不容緩,鄉村邊界一退再退的今天,“差序格局”的產生原因——取資於土地的傳統農業社會已近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土地、轉向現代社會謀生的“新農民”。

同時,現代法治社會對傳統鄉土的侵蝕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即為“長老政治”的趨於敗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説:綿延數千年的“差序格局”是否也隨之消失淨盡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仍然聚村而居,墾地種菜,生活並未因遠離土地發生較大改變。我返鄉後的經歷或許可以為此做出一定解釋。

本次春節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外地返鄉人員的我自然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又以在門禁上發生的一系列瑣事最具典型性。

我所居住的商品房小區主要為回遷的原李家壕村村民,我祖父母所居住的另一個小區則主要由我所隸屬的原紅廟坡村民構成。問題就出在我出於必要往返於兩個小區之間的時候。

我首次返回小區時被保安攔下,簽了一份居家隔離承諾書並測了體温,確認無明顯症狀後居家隔離十四天,順利拿到出門條。但在我持有出門條和身份證的前提下,保安仍然拒絕放行並與我發生爭執,説什麼都不肯放我——這個對他而言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出村。此時,我在這個小區居住已久的姑姑為我解了圍:她認出了我,並向保安確認了我的身份。保安順利放行。

而在另一小區,保安認得我,因而簡單查看出門條之後就爽快地揮手放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兩天之後我出門買菜時,不過這次的關鍵人物換成了同樣認識我的另一位村民。

這很有趣:一個試圖進入社羣的陌生人,會因為不熟識而被排斥,但在另一成員確認他處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裏後,又能被迅速接受——這實際上是社會關係的綿延。如同兩個石塊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本就不甚清晰的界限被迅速模糊、抹平,兩個以個人為中心,社會關係為主線的社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點相交。

關於我和保安之間產生的糾紛,其實可以用差序格局下的伸縮性來作出解釋:規矩既然可寬可嚴,那麼自然應有作出伸縮的標準:這標準就是社會關係的遠近,往往以血緣、業緣、地緣三大關係為限。遠到“一表三千里”,近到父系一方的祖父母,都可以劃歸血緣;業緣和地緣的邊界則更加模糊。

這實際上可以作為“差序格局”仍然存在的又一證據——這就是紮根實際研究的理論魅力。即使時移世易,但經典不會蒙塵:它永遠歷久而彌新。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3

夕陽西下,五六歲的小女孩拿着一個瓢,緊緊的跟在拎着水桶的爺爺後面,舀起一瓢水,澆在綠綠的葉片上,水混合着金色的陽光,緩緩流下。小女孩再蹦蹦跳跳的去舀一瓢水,繼續輕輕的澆灌在下一株秧苗上……

這是我三十餘年的生活裏,每每想起都覺得温暖的回憶。這回憶裏有中國人最離不開的土地,有温暖的夕陽,有前面引着路帶着我走過溝壑的爺爺,還有那些待熟的秧苗,以及對成熟的果實的嚮往。

看《鄉土中國》,最難忘的便是“鄉土本色”。無論現在我在哪裏,無論我生活在怎樣的圈子,鄉土才能給我最為温暖而安定的回憶。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而我,故土難離。

讀大學之前,我沒有想過我會到一個乘火車需要近30個小時才能抵達的城市讀書。考研究生的時候,我沒有想過畢業後我會到一個離家兩千多公里的城市定居。

如今,我生活在一個小城,城市邊緣有大片大片的耕地,一年四季各種農產品交替上市,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本地出產的特色產品,説起的時候臉上就滿是自豪。

冬天,冬筍破尖而出,挖出幾顆,煎炒烹炸,任君選擇。

春天,枝頭上桃花爛漫,等着夏季的成熟與甜蜜。

夏天,楊梅、桃子、蜜梨、葡萄輪番登場,家家户户的餐桌上總是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土地帶給鄉村人的滿足,從餐桌上延伸到生活中,走親訪友時帶的特產是熟人社會最常見的親情友情交流方式。

土地帶着鄉村人的留戀,是無論距離故土多少公里,總有一碗菜讓你馬上能想起家鄉。

隨着網絡時代的興起,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在網上下單買到各地特產,前不久我在網上訂購了家鄉特產紅腸粉腸,欣喜的等着收貨,切片,開吃,但又總覺得吃到的好像不是那個味道。

是的,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哈爾濱,而現在我生活在幾千裏之外的浙江。再多好吃的海鮮水果也總是抵不過我對地三鮮鍋包肉的想念,再多的美麗的風景也無法讓我忘記家裏午後的葡萄藤。

雖然我只在鄉村生活過短暫的幾年,但是故土難離,那些土地帶給我的回憶總是無法忘記,那些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4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裏就直接説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為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説的“生於斯,死於斯”。並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城裏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説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着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着自己的“行話”有着“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並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裏,盪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着“人情冷熱、攀關係、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説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後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慾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敍述,很容易讓讀者瞭解,並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5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為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為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説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説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説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説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説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為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為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為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説,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為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為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6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羣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為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僅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着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為。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説“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説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羣眾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説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05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裏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着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敍事風格,在閲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7

我覺得我是一個異常幸運的人,本來是以戲謔的心理拿起這本《鄉土中國》,想着我在湘潭看這本書真的是十分應景。可是沒想到這是一本異常專業嚴肅認真的書,我斷斷續續地看了一個月,很多地方都還是不是很懂,可是還是感覺受益頗多。

這本書年代久遠,作者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的鄉村社會學,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總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學者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的一個研究,是一件讓我異常感動欽佩的事情。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比較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湧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並且我覺得作者説的很對,不一樣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什麼是愚什麼是聰明,這是一種相對的關係。並且愚是一種智力缺陷,這樣去描述鄉村孩子是十分侮辱的。如果同樣是連學習和理解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那這種嘲笑才顯得相對公正,可是並不見得絕對的知識是衡量的標準,還有身體素質和動手本事。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裏,血緣決定地緣,地緣就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十分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可是土地又是氏族的受着保護。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異常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可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時代大沖擊上看,新問題的湧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法治是必然的趨勢和進程,這是需要協調和認可的。

他過於否認農村中夫婦兩性之間的作用,鄉土社會固然是一個大的團體,可是也是以一個個男耕女織的小家庭組成,我覺得這種兩性之間的聯繫不是淡漠的,而是牢固的,以這種聯繫作為軸才能促進宗族和諧。

總之社會學社會現象是十分深奧的東西,是一種綜合的學科。

鄉土中國閲讀心得體會篇8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為大多數人認為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為他“愚”,城裏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為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為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説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裏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