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班組願景口號多篇【多篇】

實用文精選 閲讀(4.98K)

班組願景口號多篇【多篇】

班組願景 篇一

一、願景描述: 勤奮學習樂於奉獻

1、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服務意識,創新維修流程,提升維護質量。

2、班組願景與個人願景的整合。

二、建立共同願景的基本思路 按照創建學習型路燈企業總體目標的要求,結合本隊工作實際,使全隊成員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增強全隊的凝聚力及主人翁意識,將城市路燈的發展看成是自己的事業,提倡奉獻,追求理想,勤奮工作,團結協作,展現自我,超越自我。

三、實現願景的方法和途徑

1、建立健全班組學習和創新機制,實現工作和學習的高度融合完善規章制度,遵守安全規程。落實安全責任,完善安全制度。宣傳安全知識,傳播安全文化。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安全創造幸福,疏忽帶來痛苦。傳播安全文化,宣傳安全知識。只有防而不實,沒有防不勝防。反違章、除隱患、保安全、促生產。工作為了生活好,安全為了活到老。嚴格要求安全在,鬆鬆垮垮事故來。安全伴一生一世,幸福在你家我家。寒霜偏打無根草,事故專找懶惰人。嚴是愛,鬆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安全規程系生命,自覺遵守是保障。不繃緊安全的弦,就彈不出生產的調。遵章是幸福的保障,違紀是災禍的開端。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安全是職工的生命。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於瞬間麻痺。樹立企業安全形象,促進安全文明生產。學安全知識,懂勞動保護,行科學管理。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安全是效益的保證,安全是幸福的源泉。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強化安全防範措施。安全是最大的節約,事故是最大的浪費。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生產再忙,安全不忘;人命關天,安全在先。多看一眼,安全保險;多防一步,少出事故。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強化主體,綜合治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整體推進。我要安全,我懂安全;從我做起,保證安全。消除隱患,確保安全;保障穩定,促進發展。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循規蹈矩;防微杜漸。家庭、事業、財富都重要,沒有安全都無效。1

擁有安全就是擁有生命,熱愛安全就是熱愛生命。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健康的身體離不開鍛鍊,美滿的家庭離不開安全。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加強安全生產規範化管理,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快實施“科技興安”戰略,推進安全生產科技進步。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忽視安全抓生產是火中取栗,脱離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撈月。違章作業等於自殺,違章指揮等於殺人,違章不糾等於幫兇。1.禍在一時,防在平日。2.關愛生命,關注安全。3.遵章守法,關愛生命。4.文明施工,安全生產。5.把握安全,擁有明天。6.麻痺出事故,警惕保安全。7.安全地生產,平安地生活。8.警惕安全在,麻痺事故來。9.質量是生命,安全是保證。10.安全是金橋,通往幸福路。12.人人講安全,安全為人人。13.施工不違章,安全有保障。14.安全人人抓,幸福千萬家。15.寧繞百丈遠,不冒一步險。16.落實一項措施,勝過十句口號。17.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18.勞動創造財富,安全帶來幸福。19.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20.牢記生產安全,事故與你無緣。

班組願景 篇二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集大成者比得·聖吉認為:學習型組織中的“學習”不是得到更多的信息,而是人生存能力的成長。此組織是一種“習重於學”的創新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即實現學習與工作之融合,通過工作學習化與學習工作化來實現個人價值(生命意義)與組織績效最大化的新型管理模式。

二、學習型組織理論對教師班級管理角色定位的啟示

學習型組織理念下的教師班級角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位。

第一,共同願景的設計者。

所謂共同願景,就是大家共同願望的景象。事實上,人們內心都渴望能夠歸屬於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學生也不例外。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釐清並建立個人願景,然後在充分了解學生個人願景的基礎上,建立班級的共同願景,向學生們描繪一幅班級未來的美好圖景,以此來凝聚人心,催人奮進,促成奉獻。教師應把共同願景細化為多個具體可感的目標,當一個目標實現之後,應該適時地提出新的目標,使全體學生始終處在一種追求之中。

第二,班級團隊學習活動的激發者。

學習型組織重視團隊學習,所以班級上師生需要在不斷自我進修,交互學習下,激發每個人的創造潛能。教師應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設計,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但能整合班級學生的特性及教育目標,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透過師生良性的互動,去營建一個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樂於學習,在班級中產生一種無形的秩序,優質的學習文化,讓學生能自主的學習,在自我實現的歷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促進個人願景和班級共同願景的融合和實現。

第三,改善心智模式的服務者和合作者。

學習型組織視野下的教師不應只把自己定位在知識傳遞和生活管理上,還必須言傳身教地引導學生從與生命相處中反思學習,改善心智,思考生命的核心價值與責任。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創設各種集體學習交流的環境,引導學生透過了解問題現象背後的原理及事物之間的關聯,去系統把握問題的本質,以拓展學生分析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要作為學習中的參與者,與學生分享他們的感情和想法,深入認識自我思維中原有的偏見與“盲點”,承認過失與失誤,與學生一道尋找真理。

三、在實踐中探究教師的班級管理角色

筆者在S中學從事班主任工作5年,一直在學習探索高效優質的班級管理之道。藉助對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學習,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個案研究,探索在此理論指引下的教師班級管理角色定位問題。

(一)【問題提出】

班級建立初期,首先面對的是學生存在戀舊心理和歸屬感問題。

在新的集體裏,很多學生心理上他們還是把自己歸屬於原來班級。總認為自己原來的班級是最好的,同學是最棒的,做任何事都喜歡與原來的班級比較,他(她)談論起來總會説“我們班的某某同學怎麼怎麼;我們班的某某老師如何如何。”他所指的“我們班”實際上是一個已經不存在的集體。這種心態嚴重影響學生的歸屬意向,使他們很難主動地把自己歸屬到現在這個新的集體中來,很難適應新的環境。

【案例實錄】

以該校03屆01班為例。在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教師首先向同學們提出了班級發展的指導思想:學好做人,學做學問。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明確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者,讓他們理解學習將成為他們在班級成長與發展的自覺行為和內在要求的理念,這種確立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實現自我成長、自我願望的意識能有力地推動學習型班級共同願景的形成。

接着,我給該班每個學生髮放了一個《班級建設調查表》,其中,涉及到學生的個人經歷、家庭情況、愛好特長和興趣、學習狀況、對父母老師的期望、自己的目標、對班級的期望等,這其實就是對班級成員個人願景的初步調查。綜合學生的個人意願,我把03屆01班的共同願景歸納為:提高師生素質,在共同學習中充分發揮集體成員的特長,實現個人和集體的自我超越。

緊接着,我嘗試發揮“監督者”和“諮詢員”的角色,教師發揮“監督者”與“諮詢員”的角色,鼓勵學生拿出落實個人願景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願景的可行性、達成願景的策略和方法、對未來面臨的困難的預測、具體的應對方法等等。

【反思】

在班級組建初期,為了讓學生儘快建立對新集體的歸屬感,教師需要發揮“引導者”和“諮詢監督員”的角色,幫助學生釐清個人願景,引導班級形成共同願景。在班級共同願景的形成過程中,不應是班主任強加於班級成員的,而應該是與全體班級成員共同商討過的,是得到班級成員的認同的。在班級共同願景實現的過程中,應伴隨着班級成員個人願景的實現,只有這樣,共同願景才會具有感染力、號召力,班級成員才會感受到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最終有力地推動班級的形成和發展。

(二)【問題提出】

在班級磨合發展期,學生有了一定時間的組織學習和共同生活的基礎,形成了一定的交往圈子和習慣,各種各樣的非正式團體隨之增多。由於認識的侷限和心智的不成熟,他們有的可能拉幫結派、組成不良的小圈子。這些小團體的形成,一方面説明中學生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強,另一方面在客觀上對新班級的融合和班級共同願景的實現設置了路障。

【案例實錄】

以該校08屆八年級11班為例。筆者着手組建班級共進小組活動。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組建

以自願為原則,組建四人小組,建議其中一個為優等生,兩個為中等生,一個為後進生,自選一組長。座位安排以小組成員集中就作為原則。

第二:具體實施

班組願景 篇三

關鍵詞:學習型班級;勝任力;勝任力要素;高校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3)06-0037-05

隨着全球化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國家和社會對於知識和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構建學習型社會和培養創新性人才成為了教育界關注的熱點,高校因其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及學術組織特點在推動學習型社會進程中處於引領和核心地位。因此,構建學習型高校對於學習型社會的形成有重要意義。而作為學校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型班級構建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一、學習型班級理念下高校輔導員勝任力要素分析

彼得·聖吉提出,學習型組織可以使組織內的人員全心投入學習,從而實現個人與組織的共同成功。他提出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已獲得了理論界和學術界的公認,被譽為“21世紀的管理聖經”。學習型班級的建設過程是一個班級師生共同努力、持續團隊學習、系統自主管理的過程,是一個營造良好校風、學風和教風的過程,也是一個典型的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過程。

學習型班級理念下的輔導員勝任力要素應從共性和個性兩個大的方面來分析:共性指的是國家、社會以顯性的方式對於輔導員這一羣體的勝任力要求,可以劃分為理論層面和實務層面,決定着輔導員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質量;個性則指輔導員個人的個性特徵及人格魅力,它是隱性的,卻影響着着共性能力要素的外在呈現。在構建學習型班級過程中。輔導員需要具備9種勝任力,每種又包含多種具體的要素,具體分析如下:

1 共性之理論層面

政治水平:營造共同願景。共同願景是在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的建立對組織實現高效的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班級共同願景是班級內所有成員個人目標的有機結合,是學生對於班級成長的主觀認同。輔導員的本職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立班級共同願景過程中。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教育學生,使其形成對國家、社會和周邊人、事、物的正確看法,準確把握形勢要求,瞭解自身在當前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這就需要輔導員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理論功底深厚,政治敏感性強,具備積極向上的三觀,從而正確地教育引導學生。

專業知識:激發創造性張力。創造性張力是自我超越的重要一環。能夠促使個體認識到理想願景與現實的差距並自覺向願景努力。在構建學習型班級進程中,創造性張力有助於正處於人格形成期的青年大學生形成恆心和毅力,克服困難,超越自我,實現理想。對於輔導員來説,需要掌握所負責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學科背景,瞭解學科人才培養方向和發展前景,幫助學生認清當前應關注的專業學習問題,寓思想政治教育於專業教育之中,激發他們努力學習,成就事業的內在力量。

知識結構:引領團隊學習。團隊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基本特徵,也是學習的最高狀態。學習型班級內部的團體學習消除了學科的界限,注重資源共享,關注團隊整體學習水平的提高,使學習成為具有創新性而又協調一致的趣味化行動,從而促進整個學生隊伍素質的提高。輔導員要成為團隊學習的啟航者、引領者和指揮者,不僅在思想政治領域做到職業化和專家化,還應掌握教育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知識,實現知識結構的廣博化和合理化並具備科研能力,在日常教育管理、心理輔導和專業教育時發揮導師作用,主動與學生交流不同學科領域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鑽研和創新的習慣,實現班級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2 共性之實務層面

工作能力: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個體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的長期積累,影響個體如何認知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不完全性的個體心智模式因阻礙發展和進步而需要改善。在學習型班級中,輔導員同樣擔負着改善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大學生心智模式的任務,這些問題的改善融合在日常的事務管理、諮詢與指導T作之中。輔導員要與學生達成互相交流的關係,通過反思和探詢瞭解學生以及班級組織內的信息,分析瞭解其心智模式,並將改善的想法通過交流傳達給班級,使班級成員主動挑戰自己的心智模式。因此,心智模式改善成效取決於輔導員所具備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認同能力的高低。

領導能力:實現有機管理。無為而為的有機管理是組織有機體維持穩定與成長的健康狀態的控制流程,也是激發個體自我責任感從而提升組織學習效率的動力。學習型班級的建設過程中,班級內部個體之中普遍存在的無力感侵蝕學習動機,需要輔導員發揮組織領導能力將班級組織扁平化,以便將班級願景傳達給每一個人,使個體明確自身在組織學習和個人學習中的角色,使個體擁有自身時間管理、機會管理的決策權。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要具備統領全局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決策判斷能力和知人善任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習型班級的有機化管理。

創新能力:昇華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煉,也是五項修煉技術中最高級的層次。系統思考要求學習型班級在強化每一項修煉的基礎上,基於個體的實踐活動創造性地實現有機整合,發揮潛力以實現整體學習效果大於個體之和的效果。身處不斷髮展變化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情景中,輔導員要整合人才培養過程中社會、高校、家庭、同齡羣體的資源和力量,塑造並提升集理論、觀念、思維、方法於一體的創新能力,從系統的角度營造學習型班級的良好氛圍。

3 個性因素

職業素養:發展同理心。同理心又稱共情,即個體在互動過程中站在他人立場角度思考問題的一種心態,在學習型組織構建過程中,基於本位主義的互相挑剔與自我強迫的個體學習是組織系統化、有機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同理心使人們能夠看到個體在結構化組織中的定位,從而改變怪罪他人和過分自責的態度。作為學習型班級的領導者和年長者,輔導員要努力在實際工作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以自己的職業素養贏得學生的尊重和親和,從而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友善的關係,引導他們自然而然地發展出更多同理心。

道德水平:搭建個人願景。個人願景是個體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積極的、正向的個人願景是個人克服學習障礙、追求自我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形成共同願景的基石。個人願景的形成除了來自社會人文環境以及自身生活、工作、學習實踐外,更需要有豐富人生經驗和較高素質修養的教師的言傳身教。對於學習型班級中的青年學生來説,一位社會責任感強、正直無私、誠實守信的輔導員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引導學生處理好個人與社會、道德與私利以及現實與理想的對立統一關係,搭建理想的個人願景。

成就特徵:引領自我超越。學習型組織提出的自我超越一方面是一種動力,激勵個體發現自身的不足和成長極限並以極大的熱情和自信去為目標努力,另一方面是一種狀態,組織與個人之間通過個體自我超越達到契約平衡,實現工作學習與家庭、組織、社會的多贏。高校班級中的輔導員要用自己的言行做自我超越的表率,表現出理想遠大、篤學不倦、百折不撓的特質,始終保持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實現工作學習化、學習研究化、研究精深化的狀態,用自己在工作、學習和人格魅力方面獲得學生的威信,使得學生自覺服從輔導員的指導,模仿並超越輔導員在個體成就方面的特徵,引領整個班級氛圍積極向上。

二、構建學習型班級理念下高校輔導員勝任力結構

基於上文分析,結合彼得·聖吉構建學習型組織相關觀點,綜合考慮各要素相關關係,如圖1所示,可以將各勝任力要素劃分為三個層次:

1 核心層次

在構建學習型組織過程中,系統思考是最重要的修煉,是整個學習型組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其他四種修煉方式聯繫在一起,強調全員學習與創新精神,在共同願景下進行長期而終身的團隊學習的狀態。同理心和有機管理是實現系統思考的有效方式。與之相對應的領導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素養即為核心勝任力要素,在構建學習型班級工作中,輔導員必須要精通這些能力。

2 基礎層次

自我超越面向組織人力資源。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其他流程的達成依靠於個體的努力,組織內的個體必須具備超越自我的意識才能進行下一步的修煉。自我超越又可以通過子系統修煉的方式來達成,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建立個人願景和培養創造性張力。道德水平、專業知識和成就特徵在內的勝任力要素在構建學習型班級工作中居於基礎性地位。

3 關鍵層次

共同願景是對未來生動的描述,將個體與組織共有的目標、價值觀與使命聯繫在一起;改善心智模式是修正固有的認知模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容納他人的想法;團隊學習是面向組織內部的學習,能夠產生出色的學習效果,提升個體成員的成長速度,是落實共同願景和改善心智模式的有效手段。對於這些的關鍵節點,輔導員應具備知識結構、工作能力和成就特徵方面的關鍵能力,以保證學習型班級目標的實現。

總之,五項修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與之相對應的輔導員勝任力要素同樣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共性之理論層面更多體現了國家、社會對輔導員在高校中發揮作用的期待:共性之實務層面體現了高校內部各利益相關者對輔導員的工作要求:個性層面從輔導員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角度反映了實現職業化、專家化和終身化的有效路徑。勝任力要素與其所對應的五項修煉每一層次目標的搭乘存在着緊密的對應關係。但並非只在本層次內孤立、單一的發揮作用,如同無法將五項修煉割裂開來談論一樣,學習型班級理念下高校輔導員勝任力要素同樣要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在構建學習型班級過程中發揮作用。

三、建立健全基於學習型班級建設的輔導員勝任力提升體系

在構建學習型班級的進程中,輔導員應充當學習型班級的規劃者、引導者、組織者、帶頭者和管理者。高校要充分運用知識管理的方式來對待輔導員隊伍,在充分整合輔導員勝任力要素的基礎上,以建設學習型輔導員隊伍為目的,建立健全融選拔、培訓、管理、考核於一體的輔導員勝任力提升體系,使其充分發揮在構建學習型班級中的作用。

1 規範選拔配備機制

從輔導員隊伍的入口為出發點,以勝任力要素為基礎對輔導員崗位進行職位分析。根據輔導員的關鍵特徵和高校實際對應聘輔導員崗位者進行融合共性與個性的人才測評,選拔符合輔導員職位勝任要求的優秀人才進入輔導員隊伍。根據班級所在年級的特徵以及自身在學習型班級建設中所處的修煉階段配備合適的輔導員,對於低年級班級應重視輔導員基礎層次和共性方面的勝任力,對於高年級班級則突出輔導員核心層次及個性方面的勝任力,做到人職匹配。

2 創新管理協調機制

按照五項修煉的要求,以創新的觀念對輔導員管理制度進行優化組合。首先要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輔導員工作重心轉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髮展指導,將繁雜的學生管理事務劃歸學校職能部門,賦予輔導員更多的決策自,提供其學習與施展才能的空間;其次要建立現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運用3G網絡技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實現各種知識、信息在師生之間的自由交流與共享:第三要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發揮校園文化這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從物質、制度、精神、實踐等多個方面廣泛宣傳學術文化和創新文化,促使輔導員增強學習動力,不斷樹立超越自我的信念從而實現成長。

3 完善培訓學習機制

基於輔導員勝任力要素,以知識儲備和更新訓練、開發輔導員個體潛能為目的。從提升勝任力要素的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建立培訓學習機制,使輔導員隊伍走向知識化、正規化和穩定化。一方面根據輔導員自身的勝任力特徵和學習型班級發展階段的要求制訂培訓計劃,設計培訓內容,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系統培訓與工作交流相結合的多種培訓,確保培訓效果;另一方面,在輔導員隊伍中按照年級或學科為特徵建立學習小組開展團隊學習,小組內採取導師制、課題制和資源共享的學習組織方式,創造條件使輔導員將自身特質與職位需求相統一起來,深入瞭解個人職業發展路徑。

4 優化激勵考核機制

班組願景 篇四

班組願景

一、將企業與員工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制訂為大部分員工所認同的電力企業的發展理念、目標,使員工的個人期望與企業的發展方向統一起來,即讓員工樹立起“我與企業共發展”、“企業興衰,匹夫有責”的觀念。

二、在企業內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制度。對於員工來説,除了希望豐厚的薪酬、良好的待遇外,他們更渴望得到是真正公平的對待,公開的考核、公正的評價。

三、在企業內營造輕鬆快樂的氛圍。企業要創造條件,為員工創造一種快樂工作的氛圍,在企業內培育“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的土壤,使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出個人潛能,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四、鼓勵職工參加各種學習。首先、這是學習型社會的要求。其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的變化。

對於班組的期望如下:

一、能夠深入到企業的各業務方面,學到更多的知識,接受更多的挑戰。

二、個人收入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增長速度能高於社會平均速度。團結奮進、相信自己、行動起來、展現專業精神 做一個健康、樂觀、勤奮、積極向上的優秀企業員工氣有浩然 學無止境 永存自信 奮鬥不惜。

班組願景 篇五

一、開好主題班會,

構建班級的立體式分層願景

凝聚力是衡量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的重要標誌之一,主要表現在集體成員的團結程度。開學之初能否形成班級的凝聚力,直接影響到一年中班級的運行狀態,因此利用好主題班會是形成和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在班會上,班級的每個成員在班級的發展目標上將達成一致的共同願景。如我們可以把願景分層定為:課堂紀律和課堂聽講方面;日常行為方面(包括儀表、禮貌以及同學之間的相處等);作業完成的情況;體育(包括課間操和體育的出勤和效果等);會考的升學率。制訂班級共同願景的同時必須尊重個體,因為每個個體都是不可代替的,都應在集體願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感。班級有共同規則共同理想,但也應該留下個性充分發展的自由空間並尊重個人理想。否則,班級中那些無法達到班級願景或在班級願景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學生就會成為班級管理的負面因素,對於這些學生來説是不公平的,也是班主任最不想見的。

班級成員在制定訂自己願景的時候,參考班級願景,制訂適合自己的體現自己個性的願景。比如在課堂聽講方面,班級願景是要求課堂聽講的效率達到70%,即當堂掌握70%的課堂內容。每個成員根據自己的基礎和學習特點,尖子生可以要求自己達到100%,同時完成自己的分層作業,做到智者加速;中等基礎的學生可以要求自己達到60%~80%,實現高效課堂;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給自己制訂只要掌握基礎知識的目標。

這樣通過構建班級的立體式分層願景,接納學生的個性,包容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

二、立體分層,實現多層次的分層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分層教學一般侷限在知識的傳授方面。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把傳統意義上的分層教學在班級的管理中加以創新,應用到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

一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實現教學和管理上的分層。首先,根據學生的原有基礎,重新估量學生的潛能,把學生分成各層次水平基本相當的小組,每個小組中有一個組長,再設置各個學科的學科長。教師要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通過培訓優生,尤其是小組長,在一些基礎知識上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讓學生成為教師的幫手,幫助學困生及時解決知識的難題,使師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都得到提升。

劃分小組後,不僅在教學上可以實現立體的分層教學,在班級日常事務的管理上,也可以實現層級式管理。班級事務由班主任下達給班長,班長下達給小組長,小組長下達給小組的每一位成員。這樣,班主任只負責下達給一人,而且能保證工作能傳達到每一個班級成員,大大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強度,而且有很好的管理效果。得益於小組合作的分層管理,班主任就可以從繁雜而瑣碎的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脱身,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學生的思想和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上。

二是多方位的分層思想工作。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和特有的家庭背景,我們的思想工作也不能夠一刀切,而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分層對待。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誡教育者:“請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學生千差萬別,有的需要不斷鞭策,有的需要及時表揚,有的學生性格外露、比較張揚,有的比較內斂。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長背景是不同的,要找到每一個學生心靈的那把鑰匙,班主任就絕不能按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的學生,要先從各種渠道去了解學生,學會尊重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把好脈,找到打開學生心靈的那把鑰匙,掌握最佳教育時機,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

三是學習方法的分層指導。教育離不開成績,班級的發展最終要體現在學生的成績上(包括學習成績、文體成績、學生的綜合發展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也要承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智力方面的差異。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抓住教學過程中的不同時機加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取得滿意的成績。

三、實現與家長的立體溝通

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我們經常説,孩子的行為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從學生在學校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家長自身的行為和教育理念。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班主任》書中説:如果沒有合格的家長,就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沒有完整的優質教育。所以,要成為一名班主任,就必須重視家長的教育者身份,通過各種途徑,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管理事務中來,讓班級管理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首先,建立班級的家長委員會。在家委會中設置不同的崗位,如主任、祕書長、委員等,每個崗位有不同的職責。建立起家委會後,充分利用家委會的作用實現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為我們的交流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方式。如家委會可以建立班級QQ羣,請班級的所有家長和任課教師加入到QQ羣中,隨時可以對班級的工作提出建議,也便於教師和家長隨時溝通學生在校和在家的情況。同時,班主任和家長不一定有時間隨時在羣裏,還可以建立飛信,電話或短信也是比較便捷的聯絡方式。

其次,開好家長會。利用家長會,交流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分享教育心得。還可以利用家長會的時機,請一些優秀的學生家長現身説法,去影響另一部分還不夠優秀的或正在轉變的學生家長,通過家長來影響轉化家長,這在很多時候效果勝過班主任的長篇大論。

班組願景 篇六

關鍵詞:班主任;激勵;激勵藝術

中圖分類號:G45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6-0008-02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管理者,對整個班級的發展起着主導性的作用,是溝通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橋樑,同時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引導者。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複雜、細緻而系統的工程,它關係到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和思想等諸方面習慣的養成和進步,關係到能否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和時代需要的人。因此,班主任要想實現其工作成效,除了要有豐富的管理知識和精湛的語言藝術之外,還應學會靈活地運用激勵藝術。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管理的目標就是通過有效地組織資源使得集團內成員的能力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班級管理自然也不例外,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要想激發班內學生的潛能,就需要掌握和靈活運用激勵的藝術。

一、關於激勵的認識

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常常容易混淆“激勵”和“壓力”,將壓力錯以為是對學生最大的激勵,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然而,壓力其實是讓學生按照班主任或者學校的意願去行動,説到底還是一種被動的意願,雖然也會被學生接受,但卻也是“蜻蜓點水”式的,收效甚微;而激勵就不同了,它是通過採取不同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去行動,是一種主動的意願,真正能起到發揮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其成效自然顯而易見。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主張應多運用激勵的形式讓學生主動而快樂的學習。

實踐需要有理論的指導,科學的實踐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支撐和指導。弗魯姆(Victor Vroom)的激勵理論認為:激勵力=吸引力×期望機率,也就是説人們只有預期到他們的行動將有利於實現某一目標,並且這一目標對其具有吸引力的時候,才會被激勵起來去開始行動。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又稱“保健因素―激勵因素理論”,認為:保健因素的滿足對職工產生的效果類似於衞生保健對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樣,雖不能直接起到激勵的作用,但可以有預防的作用,防止發生消極激勵;激勵因素即與工作本身有關的因素,其能對工作的滿足產生積極影響,激發職工的工作幹勁,是真正的動因。西方經典的激勵理論對我們當今班級管理工作仍然實用,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並運用到我們的具體工作當中。

二、激勵藝術的運用

我們這裏提到的激勵藝術,絕非簡單的激勵的管理手段,而是一門藝術,是具有創造性的,班主任通過運用激勵一般的科學方法和理論,用最優化的、最具創造性的,根據學生各自的實際進行激勵,從而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1.願景激勵

所謂願景,即人們在腦海中形成的意象或景象,對於班集體這樣一個組織來説,願景應該是共同的,是班集體成員共同擁有的意象或景象,也可稱之為共同願景,共同願景是由一個個個人願景匯聚而成的。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應注重班級共同願景的形成,因為共同願景的形成過程就是激勵個人、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過程。一個組織要想建立共同願景,必須持續不斷地鼓勵成員發展自己的個人願景。如果人們沒有自己的願景,他們所能做的就僅僅是附和別人的願景,結果只是順從,決不是發自內心的意願。如果各自擁有強烈目標感的人結合起來,則可以創造強大的綜效,朝向個人及組織真正追求的目標邁進。所以班主任應抓住建立共同願景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向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認真的思考,鼓勵學生之間經常交流,共同努力,共同進步,逐漸地將這種大家統一認可的價值觀融入到班風建設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到班內每一位學生,促進整個班集體的進步。

2.目標激勵

目標與願景不同,願景是人們腦海中對未來的一種持續的“藍圖式”景象或意象,而目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衡量的。當今每一位有志青年,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和制定目標的習慣,作為青年的引導者――班主任,更應該鼓勵學生制定自己的目標,並將自己的目標與班級的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現自身奮鬥目標的同時,也就實現了班級的整體目標。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其管理學名著《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他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組織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更應該鼓勵學生在班級共同願景的引領下根據自身實際去制定適合自己的階段目標,只有將一個階段目標實現了,學生對自己就愈有信心了,就愈有激情和積極性投入到下一階段的目標任務當中,各階段的目標實現了,個人的長期目標也就實現了,自然班集體整體的目標也就達到了。所以,新時期班主任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目標激勵。

3.情感激勵

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所在,以愛為根基的情感激勵,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網絡上稱其為“90後”,他們思想活躍,追求個性,喜歡接受新鮮事物,自信、張揚、早熟,但是他們依賴心理較強,抗壓能力較差。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不因侷限於以往的班級管理的經驗和做法,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和特點,因材施教,在平時多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師生之間的關係也不應只侷限於老師和學生,作為有着豐富閲歷和成長經驗的長輩,班主任更應該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不擺架子,平易近人,對學生的建議虛心採納,在學生遇到成長的煩惱和學習上困難時,主動跟學生談心,幫助學生找出問題所在,熱情地幫助學生,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同時讓學生理解自己的父母和老師的良苦用心,理解家庭、社會和學校,鼓勵學生多做換位思考,將社會、家庭、學校的愛轉變成自己學習的動力,用自己的行動報答社會、學校和家庭對自己的期望。

4.競爭激勵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激勵也不能侷限於激勵者對被激勵者的直接作用,有時候,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給學生創造一種積極競爭的氣氛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其競爭性這一特點也逐漸被人們所認可。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的,因而我們應該在班級管理中應該適當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學生之間展開積極的、公平的競爭,優勝劣汰,我們現在常説的一句話就是:不逼自己一把,誰都不知道你有多優秀。那麼就讓我們的學生在競爭中展現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在競爭中成長,在競爭中進步。同時,在競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學生的恐懼或抱怨心理,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有責任去主動幫助學生,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在心理上徹底消除學生的顧慮和不滿,從而使我們的激勵真正發揮作用,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自我激勵

班主任對學生的激勵固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學生集體內部以及學生自己的激勵更加關鍵。新時期的班主任更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展開互相評價和自我評價,正確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的同時,主動開展自我激勵,養成“一日三省”的好習慣,在思考中不斷進步,不追隨,不放縱,在面對社會上各種誘惑時能夠擁有較強的抵禦能力。有人説: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當把自我激勵當做一種習慣的時候,激勵就會轉化為學生心中一種內在的動力,推動學生朝着自己的目標去奮鬥,最終走向成功。

我們常説: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激勵是一門很有魅力的藝術,它本身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它具有創造性,它因人、因地、因勢而異,需要我們在實踐工作中靈活運用,不斷實踐,才能最終收到良好的效果,最終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班組願景 篇七

我們物理檢測班擔負着**優鋼的鋼材物理檢驗任務,班組成員21人,其中女職工16人,黨員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人,平均年齡34歲。在過去的幾年裏,我們以創建學習型班組為載體,在班組管理中求實創新,在構建班組願景體系、強化理論和業務學習上不斷改進,在班內營造出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凝聚力、學習力和創新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成效。2003年和2005年,班組連續被公司命名為aaa級學習型班組,2006年我班組獲得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稱號。下面,我把這幾年來我們創建學習型班組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向領導和同事們彙報一下。

一、構建班組願景體系,提高班組凝聚力

班組願景是班組最終希望實現的未來藍圖,是激勵班組內全體成員學習工作的燈塔和原動力。我們在學習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礎上,組織全體職工進行案例討論和深度匯談等,在廣泛徵求班組成員意見、吸取大多數人員建議的基礎上,我們班委會把“工作的樂園、温馨的家園、質檢的標兵、三a的先鋒”作為班組的願景。即:培養對崗位的興趣,熱愛崗位,熱愛同事,形成巨大的親和力,以質量為事業,做一個優秀的質檢人,齊心協力,共同建設我們的班組,永做班組的模範。在班組願景制定後,我們發動全體成員來豐富願景的內涵,有好的詮釋我們都會記錄在案,每個人的積極參與,使共同願景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並激勵每個人為之而奮鬥。在此基礎上,我們把崗位的室內走廊起名為親情走廊,在走廊牆壁上掛着家庭的合影,班組的合影,個人製作等。當職工走進走廊時,就會被暖暖的親情和友情所感染。這種人性化的管理,使職工心貼心,認同和歸屬感極其強烈,真正體現了崗位如家、親情滿園的願景。為了實現班組願景中“質檢的標兵”的目標,我們充分利用深度匯談的形式,加強成員間的溝通和理解,把“精益求精、雷厲風行”做為班組作風,“把服務前移,讓數據説話”做為評判班組工作好壞的重要依據。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對班組檢驗的所有鋼種制定了具體的檢驗時間,比如:40cr鋼檢驗中,我們制定了接票到對票時間、淬火到回火的間隔時間、磨料時間等,在最短的時間內報出結果。而且,在檢驗中不但要求有數據,而且要有數據分析,並及時把數據反饋到生產單位,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務質量,做一個優秀的質檢標兵。

在構建班組願景的同時,我們組織班組成員建立起了個人願景。在建立個人願景時,我們班委會幫助職工分析其個人能力、學習智障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使其認識到實現個人願景,要靠終身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適應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技能。在這兩年裏,80%的班組成員都實現了個人願景,並建立了新的願景,達到願景階段性的實現。

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提高創新力

學習型組織中所説的學習與通常所説的看書、讀報、聽課等學習有着根本的區別,它既不是為了應付而流於形式的學習,也不是純粹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的事務性學習,是一種動態的、主動的、與工作不可分離的學習和延伸。在**電爐核競工程實施以來,新工藝產生的低倍缺陷及高倍缺陷是以前從未見過的,而且大家對新標準的應用、理解都存在很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邊請有經驗的老師給授課,一邊自我加壓,查閲資料,分析缺陷料,一點點地摸索。白天工作,晚上鑽研,而且還我們制定了一個制度,每天下午,班組成員都要談談心得,相互交流,第一時間內達到成果共享。這樣在極短的時間內,熟練掌握了各種鋼種的檢測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成立了金相興趣小組和低倍興趣小組,對各種特殊缺陷進行集體攻關。在過去的兩年裏,兩個興趣小組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缺陷試樣,並制定成冊,撰寫出了有學術價值的論文20餘篇,成功解決了4項生產難題,對實際生產檢驗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在崗位學習上,我們實行了輪崗學習和每個人輪流講課制度。物理檢測崗位由金相崗、熱處理、力學和低倍四個崗位組成,每個崗位的人員只會本崗位的工作。這種工作模式已不適合當前的需要,生產形勢要求每個職工都必須會四個崗位的工作。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迅速地實施了輪崗學習。第一輪是原來每個崗位的職工分別到別的崗位上學習一個月。四個崗位的人員全部學完後,對每個人的學習心得筆記進行了交流,評比,獎勵了一批在學習中表現較好的職工。第二輪是“我來當老師”,班組成員輪流講課。每人講三天課,第一天講所從事的本崗位的知識,第二和第三天要講他在別的崗位上所學的知識。有的職工對別的崗位上的知識學得不是很好,怕自己講不出來,就趕緊去向其他崗位人員請教。所有人員的課程講完後,對每個人的講義再進行評比。通過這樣反覆自我加壓,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裏,四個崗位的人員都能相互獨立操作了。

2006年以來,優鋼質量異議較多,質量損失劇增。在這種形勢下,我們班組組織了優秀員工,配合銷售部和生產廠到用户那裏去處理質量異議。在處理質量異議的同時,發現了許多在檢驗中沒有發現過的問題。我們把這些問題帶到班組中來,有針對性地講解和提出解決方案,並把分析結果及時向生產單位傳遞,使生產工藝日益完善,班組整體質量檢測水平突飛猛進,質量異議損失額

由噸鋼3.7元鋭減到目前的0.7元,每年可創200餘萬元的經濟效益。同時,我們和銷售部聯合對用户進行了多次走訪,把用户的工藝水平、生產需求等信息及時反饋,對銷售部直供户的開發和個性銷售提供重要的信息,真正體現了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三、運用學習型班組理論,提高班組自主管理力

創建學習型班組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要有一個和諧的班組氛圍,達到自主管理,形成完善的自主管理的班組文化。在班內事物管理中,班組大多數成員提出了分攤制。班委會經過認真考慮,認為是一個好辦法,並仔細比對每個人的性格和能力,將班組的質量、安全、獎金分配、班組升級、現場、設備、宣傳、文體、核算等各項工作,分工到人頭,每個人都有事幹,都參與管理,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調動了全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畢詠梅、亓金勇等職工提出了“五清一自我安全管理法”建議,極大地豐富了工前5分鐘訓練的內容,使班組的危險預知預控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在質量管理方面,質量員較好地堅持了班前5分鐘質量分析會制度,加強了崗位之間的交流,把出錯率降低到最低。在獎金分配中,班組提出了幾套方案。經過全班組員的表決,選定在每個人的獎金中抽取200元,根據工作量的多少進行分配,這樣即鼓勵多勞多得,又照顧到送檢試驗料不均勻的現象,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在現場管理方面,我們實行分工到人頭的辦法,將班內設備、現場,甚至每一塊玻璃都分工到人頭,每一個垃圾桶都有負責人定置擺放,並規定清掃時間,使整個班組現場井井有條,一塵不染。同樣在班組文化建設中,我們更貼近實際、貼近職工,班委會充分徵求大家的意願和精神需求,開展了學習型職工評選、推薦一本好書、讀書筆記展評、品質心理測驗、慶元旦文藝聯歡會、辦黑板報、籃球賽、月度願景之星評選等活動,既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又溝通了大家的情感,增強了班組的凝聚力。正是靠着這種強大的凝聚力,使我們每個人都精力專一思進步,心情舒暢幹工作,使班組的各項工作都走在前列,實現了班組的持續發展。

四、創建“學習型班組”取得的成效

職工的學習力明顯提升。以文化業務方面為例,班組職工樹立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終身學習的觀念,在過去的兩年裏,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由2人增加到現在的19人,自學大專文憑新增加2名,3人次被**評為優秀科技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同時,班組和職工由過去的被動工作改變為現在的主動工作,實現了領導在和不在一個樣、有檢查和無檢查一個樣、夜班和白班一個樣、廠內和廠外一個樣的“四個一樣”,實現了班組的自我管理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4的組成 篇八

活動設計背景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邏輯性的一門科學。《綱要》指出:教師要在生活中,多為幼兒創設和提供練習的機會,使幼兒在活動中反覆練習,在愉快的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幼兒的操作活動為主要教學方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活動來發現和感知數學,真正理解數學,並幫助幼兒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良好的操作習慣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能有利於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我班幼兒已經在接觸和練習了2、3的分合、組成的基礎上,學習4的組成。因此我將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體驗、理解組成的含義。在操作中能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為即將升入國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對幼兒的一生髮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探索4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2、在操作活動中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喜歡操作活動、樂意操作,有良好的操作習慣,體驗操作成功的樂趣。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操作活動中探索4的3種分法,學會記錄

難點:會運用4的組成

活動準備

教師用具:8根蘿蔔圖片、黑板圖一幅。

幼兒用具:兩人一小籃操作材料(瓶蓋和鈕釦若干)、每人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文具盒、每人練習作業紙一張。

活動過程

1、遊戲:“分分樂”。複習3的組成。

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神祕的客人,你們猜猜是誰?(出示3個小兔胸飾),我們數一數有幾隻小兔?(3只)請3只小兔在一起做“分分樂”的遊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3可以分成1和2,幼兒聽到後立即分開……

2、幼兒操作:“分瓶蓋”,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小朋友擺一擺,分一分,看怎麼分?有幾種分法?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提示幼兒操作時輕拿輕放材料,認真作好記錄)

老師發現許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誰來説説你找出了幾種分法?

444

請個別幼兒説結果,老師寫出分合式∧∧∧,

132231

3、鞏固遊戲:“分蘿蔔”。

小兔拔了4棵蘿蔔,分別裝進兩個籃子裏,可以怎麼分?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來分,老師把幼兒的分法用圓點和數字做記錄。小結: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

4、鞏固練習:幼兒作業紙一張,提示傳作業時輕、安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理解圖意,寫出相應的數字表示出來。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亮點:

1、充分讓幼兒動手操作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幼兒在遊戲中擺一擺、看一看、分一分等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形式體驗、理解組成的含義,注重幼兒主動參與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數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着的追求;有了興趣,幼兒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我們以遊戲形式**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活動,為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幼兒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活動也才生動有味。從幼兒在活動中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幼兒喜愛的遊戲情景緊緊“拴住幼兒的心,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通過動手進行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幼兒分瓶蓋、分蘿蔔,通過操作,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進步之處:敢於放手讓幼兒進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課時總是怕幼兒太亂而不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只是找一個或兩個幼兒到前邊來進行操作示範。這樣做的效果只是鍛鍊了能力強的幼兒,而大多數的幼兒沒有動手的體驗,所以理解的知識不紮實,有些幼兒雖然死記硬背下來但對學習漸漸也失去了興趣。所以我在這節課中,放手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動手,這樣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體驗,所以記憶的知識就會比較紮實,幼兒的興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問題:

1、在幼兒擺瓶蓋、分蘿蔔,我雖然有一定的提示,但幼兒自己擺弄、説的過程中還是顯得比較亂。這就説明在平時教學中對幼兒動手和動腦相結合的訓練少,幼兒接觸的少,自然就説不上來。

2、在處理個人説和集體交流説的順序上存在問題,應先讓每個幼兒有一個自己獨自思考的過程,再指名幼兒回答訂正,而在這節課中我是先指名説再自己説説,這樣處理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能力強的幼兒或個別人有練習的機會,而大多數幼兒只是學別人説,自己沒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