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關愛留守兒童方案通用多篇

實用文精選 閲讀(3.25W)

關愛留守兒童方案通用多篇

留守兒童教育 篇一

目前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隔代監護,即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方式比較多。對於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着難以克服的問題。

一是由於血緣、親緣關係,監護者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

二是祖孫輩年齡差距大,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一般來説,祖輩們往往以他們自己成長的'經歷來教育要求孫子輩,思想觀念保守,教育方法簡單。而現在的孩子見識廣,喜歡趕新潮,尋求刺激和創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觀念和教育方法很難為孫輩接受。另外,老人年歲大,精力不濟,健康狀況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監護的有幾個“留守兒童”,真是力不從心。

以上情況説明祖輩難以承擔監護教育之責。二是上代監護,即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舅等親戚或他人撫養的監護方式。由於監護對象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這樣,上代監護也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為。而對於較為敏感的兒童來説,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

留守兒童簡要介紹 篇二

普通留守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羣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裏,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包括內地城市,也有父母雙雙外出去繁華都市打工。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留守兒童。

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鋭。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羣體中最為突出。

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佔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鋭。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

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

洋留守

在福州閩江入海口一帶,有這樣一羣留守兒童他們跟着爺爺奶奶等親人生活在村裏,但他們是外國公民,具有外國國籍。這些孩子被稱為“洋留守”。這些留守的“洋娃娃”,父母多數在美國打工,多數是非法移民,因精力和時間問題,將孩子送回國內。統計資料顯示,福州有近萬名這樣的“洋娃娃”。

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恩平市是全國著名的僑鄉,總人口48萬多人,另有港澳台同胞12萬人,分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僑42萬人。根據該市外事僑務局提供的資料,和馮小強背景相同的孩子大約還有3000人——更準確的數字無法統計,因為“每天都有孩子被送回來,也有孩子被送出去”。守着爺爺奶奶、越洋電話、隔空寄來的洋玩具,他們被稱為“洋留守兒童”或者留守“洋娃娃”。

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三

我們隊這次在XX市XX區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調查XX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並號召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經過商議我們隊第一天的任務是派送免費涼茶,並與當地的村民進行溝通,進一步宣揚我們學院以及我們系的精神風貌,向他們講明我們此行的目的,拉近我們與村民感情,為接下來的幾天奠定好的開端,在與村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村民們那淳樸的熱情,當他們知道我們此次的目的以後更是用開懷的笑容接納我們的團隊。不僅如此他們還問我們這幾天的吃住問題是否解決妥當,這遠遠的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範圍,甚是感動,使我充滿了動力。

第二天我們進行問卷調查,並進行統計。我們這次更加的深入到了村民們的生活中,我們劃分區域分工合作,隨機調查,問卷調查只是一種形式,我們有機會便會與他們拉家常,感受他們幾十年來的生活變化從他們的口中讀出他們歷經的滄桑,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他們生活的喜怒哀樂。這次問卷調查也非一帆風順,有部分村民還是不瞭解我們的目的,對我們還有排斥的心理,我也盡所能去化解他們的這種心理,這對我也是一種考驗與磨練,用我所學的的知識去解釋給他們聽,這樣不僅鍛鍊了我的表達與應用能力,也鍛鍊了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在我們的努力之下,問卷調查終於如期完成。這既有我自己的努力,也有我們團隊的分工協調,我不僅更加深刻認識到知識的作用,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

第三天我們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這是我們與留守兒童及他們現時監護人直接面對面交流的大好機會,在與這些兒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父愛母愛的渴望,他們最常説的就是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過多的憂慮使他們過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們自我覺得與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概念。在與他們現時監護人的交談中我得知這些小孩平時貪玩,功課作業基本無人監督,他們作為現時監護人也沒什麼辦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幹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無力。我覺得這不單單是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全社會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不僅體現在身體,更體現在心理。

第四天我們去義教,幫當地的留守兒童普及安全方面的知識,指導他們完成暑假作業,與他們一起娛樂、遊戲,再次感受我們曾有過的“童真”。人始終會長大,但是有怎樣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未來價值觀、人生觀、榮辱觀的樹立。這種氛圍是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一起努力的。

我五天我們去了果園體驗生活,請教果農種植方面的知識,幫他們鋤草。第六天我們去了當地村委進行這幾天的工作彙報,順利的完成三下鄉的所有工作。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大學生活以來首次親身步入社會,儘自己能力將學到的知識用應用出去。同時也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為以後的社會生活積累了很多經驗。最後希望我們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引起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四

在這炎熱的_,我參加了大學生暑假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也讓我在這個暑假過的充實而有意義。

在這次活動,我們下鄉對一些留守兒童進行了採訪及慰問。活動中,我們小組採訪了3個留守兒童,年齡都比較小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一年很難回家幾趟,路途的遙遠,車費昂貴,只為多省下的錢給孩子買好吃的和穿的。生活總是那麼讓人無奈,父母想念着孩子們,同樣,孩子也想念自己的父母,他們都能理解,只有更努力才會更好

有理想,必有失去的東西,更多是無奈,當我面對我面前的留守兒童的我感觸及深,是的,我們都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有時候,為了,理想,為了家人,為了過上好的生活,不得不遠走他鄉,在外漂泊,奮鬥,留下的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子女。我能體會得到他們們身上承擔的壓力與艱辛。

看到這些孩子們,我突然覺得自己比他們幸福很多,從小呆在父母身邊,受盡父母的寵愛,隨着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叛逆。有時候還會埋怨自己的父母這也管,那也管的。現在聽到這些孩子們的回答時才明白過來有人管着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知道了現在擁有的就應該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來後悔。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台,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深入下車鄉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來説,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為他們感到高興。

我所做的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相當長時期內都會存在的現象,那麼,只要留守兒童存在,關愛留守兒童這項活動就必須深入、持久地、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

關愛留守兒童事蹟 篇五

小覃是百色市田東縣林逢鎮平洪村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的站長,平時除了為村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之外,她還熱衷於農村公益事業,用一顆質樸之心點燃山裏一個個孩子的求學希望。

覃站長樂善好施、心繫田間,常常積極組織村民參加公益活動,依託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為農村留守兒童搭建“第二課堂”,助力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解決村裏青壯年外出務工的後顧之憂,同時為當地的社會組織提供能力建設與支持。

▲兒童服務站站長小覃輔導小朋友做作業

桂林銀行主動擔當、踐行社會責任,將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與服務點“普惠”相融合,不斷探索服務村民的新模式。今年9月,桂林銀行與百色市慈善總會在田東縣林逢鎮平洪村舉辦“讓愛築夢,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平洪村兒童服務站”揭牌儀式,讓大山裏的留守兒童享受到正常家庭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切實解決農村兒童在家庭教育和權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在工作之餘,覃站長常常為村裏的小朋友做課後輔導。小虎是一名國小三年級學生,和大多數平洪村的孩子一樣,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獨自撫養。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農村老人受教育程度較低,小虎在功課上遇到問題時只能第二天到校請教老師。服務點成立後每天吃完晚飯,小虎就會馬上背起書包來到兒童之家,因為這裏不僅有覃站長和老師幫助輔導作業,還可以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玩耍,極大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活動。

▲孩子們開心的“炫耀”自己的戰果

覃站長是村裏有名的模範家長,她心靈手巧、多才多藝,很多家長都非常放心地把孩子送到這裏,孩子們也非常願意與她親近,特別是在她的手工課上,教室裏總是傳來陣陣歡笑聲。走進服務點,幾位小女孩開心地拿出剛摺好的紙花,大聲喊道:“叔叔阿姨,你們評一評,誰是第一名!”。通過孩子們喜逐顏開的笑容,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已然成了孩子們幸福快樂的小家,迴歸了當初建設服務點的初心與使命。

▲覃站長帶領小朋友們玩遊戲

像覃站長這樣自發的造血式志願服務為發展農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打通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有效解決了鄉村留守兒童及困難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有力促進了鄉村文明和諧。桂林銀行也將堅持特色化服務理念,不斷賦能服務點,專注鄉村振興!

留守兒童關愛倡議書 篇六

我常常看見燕子的媽媽;

也常常看見小狗的媽媽;

可是我的爸爸媽媽住在手機裏;

我經常對着手機説話,可是他們從來不答話;

要過很久很久…他們才説上幾句;

他們只是春節時,才能在家裏逗留的陌生客…

孩子成長的世界對於情緒的表達原本很簡單—幸福的、快樂的、傷心的、生氣的、滿足的、驕傲的…。而有一羣兒童,在他們的成長中,多了一種叫做孤獨的情緒。那是缺少陪伴的孤獨,成長的孤獨、心理的孤獨!他們的心願很簡單,不多不少只有一個,爸爸媽媽快回家吧!再不陪我,我就要長大了…

可是孩子啊!爸爸媽媽很愛你,為了讓你有更好的生活,他們不得不暫時離開;爸爸媽媽很愛你,他們每天也會翻看着手機照片,想念你;爸爸媽媽很愛你,無數的夜晚,他們夢迴你的身邊,將你小小的身體擁入懷中!

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叫做留守兒童。據統計,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約為902萬人次,超過90%分佈在中西部省份,四川的農村留守兒童超70萬,大多為外出務工人員子女。雖然近年來我國留守兒童數量呈鋭減態勢,但902萬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對於留守兒童羣體而言,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他們的現狀,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他們不是一個孤獨的羣體,爸爸媽媽愛他們,叔叔阿姨愛他們,小朋友們愛他們,全社會都在關注着他們! 讓每一位留守兒童心中那片不可觸及的荒漠開滿鮮花,變成綠洲!

為了讓留守兒童感受到被關愛,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沙礫蒙養幼兒園與綿陽電視台、綿陽市民政局、綿陽市團委、綿陽雷鋒志願者工作站及部分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地方政府共同攜手,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慰問活動 —“特別想念”,在20xx年春節來臨之前,帶給留守兒童一份新年的關懷。

我們在此倡議,希望大家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將關愛送給每一位留守兒童,讓孩子們在這個冬天温暖過年!

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沙礫蒙養幼兒園設立了愛心捐贈點,大家可將冬衣,玩具、學習用品等物資打包送到幼兒園,幼兒園準備了專屬區域,並由專人對物資進行登記造冊。我們會定期將捐贈物資以及幼兒園農場的生態大米親自送到需要的孩子手中! 讓我們一起傳遞愛心,温暖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