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課題研究方案【新版多篇】

實用文精選 閲讀(1.34W)

課題研究方案【新版多篇】

教育研究課題報告 篇一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的作用和資源優勢,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農遠衞星接收室、光盤播放教室的利用率,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讓我校師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優的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成績有更大的提高。通過《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並形成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資源的教學應用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探索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盤教學環境下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利用隨機出現的音、視頻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

主要有三個方面:

1、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2、探索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教學方法。即“五型”:

1、“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以光盤教學為主,教師參照光盤的組織形式,組織學生模仿學習、對教學知識提煉概括;

2、“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以教師教學為主,用光盤中有效的資源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

3、“提供樣板—示範引導”型:以教學光盤中的學生為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4、“課堂直播—同步教學”型:直接播放教學光盤,學生進行同步學習;

5、“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對教學光盤中的有效資源進行重構,用於教師開展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3、遠程教育資源與新課程改革的有機整合。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更好、更深的挖掘“四法”併力爭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寫《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學習、修訂模式一課題組計劃。

3、撰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豐富博客內容,同組教師相互學習交流。

5、認真準備課題實驗課。

十月份:

1、開展“四縣市”課題互評交流活動,利用這次活動的契機,紮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鑽研有關“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三種模式的教學方法”的理論知識。

3、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4、豐富博客內容。

十一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認真閲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4、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及上傳學校網站。

十二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元月份:

1、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收穫與體會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撰寫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4、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5、組織整理各類資料入盒。

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篇二

任教學科:

語文

任教年級:

五年級

研究的課題:

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

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時間:

2007年3月~2007年7月

研究目的:

1、結合教學實際,探索現代遠程教育在農村國小教育教學實際運用中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2、使學生既學會學習,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養。

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分段步驟):

三月份:

(1)赴合肥少藝學校參觀學習。

(2)學習總課題方案

(3)研討交流有關課題方面的問題。

(4)申請課題研究個人博客,並完善各項資料。

四月份:

(1)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

(2)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3)在實踐中探索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將一人兩節課教學設計、説課稿、教學反思、評課資料整理好,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4)、做好準備工作,迎接課題開題。

五月份:

(1)參與課題組上課、課題組成員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

(2)進取準教師課件製作比賽。

(3)參加課題理論學習。

六月份:

(1)及時上傳研究課案例、評課記錄。

(2)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

七月份:

1、做好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的收集工作,整理並展示相關資料。

2、對本學期的研究進行總結。

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篇三

我校科研課題――“xx英語詞彙立體學習法的探究”,在完成了課題的立項、課題組的成立和實施方案的制訂等工作的基礎上,申報 “十一五”河北省重點科研課題獲得成功!這對參加課題實驗的教師給予很大的鼓舞,課題組老師做了大量調查,積累了大量資料,對課題的開展背景和課題的發展趨勢有了詳細的瞭解,報着強烈的責任心和緊迫感,我們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我們按照制定的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認真教研,踏實工作,大膽實驗,不斷探索,取得一些成績。現對中期階段(20xx年5月-20x年6月)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進一步學習理論,明確研究的方向。

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正確與否,直接關係着教學改革的實踐和實驗研究的方向與成敗。因此,在確立實驗課題後,我們多次召開座談會,明確課題的意義,課題組所有成員都通過網上購買了黎學智教授的《國中英語詞彙立體學習法》指導用書,並利用下載的資料,深入學習了黎學智教授的英語單詞邏輯記憶法理論。此外,還進一步研究了邱大炮的《黑英語》理念,學習了報刊雜誌和網上有關英語詞彙學習方法和活動方式的文章,吸取別人的先進經驗,關注研究的前沿成果,以確保研究的方向性。並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以新課標為依據,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對本課題的認識,讓課題研究真正能為英語教學服務。

二、大膽實踐,勇於探索。

1、課題成員及相關的教師在本校進行實驗研究,首先由課題組長王香璞老師分別給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做了“xx英語詞彙立體學習法” 的專題講座,指導學生運用新的方法進行詞彙學習,然後相關教師初步開展針對不同學年段的學生的實驗,在班級或學校內組織豐富多彩的單詞遊戲活動。讓學生擺脱傳統學習方法的束縛,在全校實驗班的學生中初步形成利用新方法進行詞彙學習的新局面,開闢一條學習英語詞彙的新途徑。

2、參加實驗的教師大膽地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實驗,並通過聽課、講課、評課、座談等進行研討交流。定於每週四為教研活動日,組內教師集中備課,互通有無。鼓勵教師用多媒體上課,更多地在課件中滲透“愛迪英語詞彙學習法”的理念,並及時積累優秀課例和優秀課件,寫出階段總結和階段性論文,不斷進行完善和提高。

3、分工合作,三線並舉。結合課題組老師所擔任的不同班級的教學工作,我們就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按年級組做了明確的分工,主要開展兩方面的工作:針對不同學段的單詞學習方法和詞彙活動形式進行研究。具體分工為:七年級組由王香璞老師負責,八年級組由顧京穎老師負責,九年級組由伏會先老師負責,各年級組成員的調配和銜接由組長王香璞老師負責。我們按照“三線並進,齊頭並舉”的原則開展相互獨立又相互交融的工作,以便節省人力,提高效益。

4、請市教研員進行指導, 以確保課題研究的方向性。我們聘請了市級英語教研員劉金來老師進行了課題研究方法和策略的指導,以便課題研究的順利展開。

三、初見成效,前景廣闊。

由於工作得當,我們的課題進展比較順利,課題研究初見成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班的英語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在“愛迪英語”詞彙立體學習模式的指導下,實驗班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大膽改革,勇於實踐。尤其在單詞學習方面一改以往的傳統模式,以新穎奇特的方式進行詞彙教學,大大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2、初步在實驗班的學生中樹立起“愛迪英語”立體學習法的理念,使他們初步擺脱了傳統的、機械的詞彙學習方式的束縛。許多學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單詞學習的技巧和策略,為他們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學生的英語活動異彩紛呈。在以往的校級英語活動中,活動只不過是課堂教學和檢測的延深,還是做做題、答答卷,學生們無積極性可言,不多的技能比賽也只是少數優等生的才藝展示,根本沒有一般學生的舞台。“愛迪英語”詞彙立體遊戲活動則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為每一個同學提供了平等參與的空間。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活動板塊都把學生們帶到了單詞的樂園。

4、單詞遊戲活動幻燈片初現模式。為了配合英語詞彙活動,王香璞老師嘗試做了系列幻燈片,用多媒體輔助詞彙活動。眾多的背景圖片和動畫方式,從不同程度上闡述了板塊活動的內涵,為詞彙活動創造了更好的情境。後來又指導相關教師把這種模式用於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5、理論成果開始出現。通過這段時期的科研工作,課題組的成員不斷總結,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有價值的文章或論文。有幾篇論文在市、地級國中英語教學優秀論文評比中獲獎。

6、課題組的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技能大賽並獲得獎項:教師曹容芬參加滄州市國中英語優質課評比榮獲一等獎。伏月芳和顧京穎老師參加“全國中國小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分獲國家級三等獎和滄州市一等獎。

四、任重道遠,不負眾望。

由於各級領導的關懷,經過課題組成員的辛勤工作,我們的科研取得了初步的成績,我們依舊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和專業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組長王香璞老師的身先帶領下,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不負眾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課題研究一定能取得圓滿成功!

課題研究方案 篇四

課題標題:民族地區國小中段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

所屬學科:語文

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口語交際的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但老師們往往輕視這一環節。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由於受民族方言影響,不能在交際情景中用普通話準確的表達。民族地區學生由於視野的侷限,在交際情景中無話可説,缺乏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興趣。因此,我希望利用課標要求和“教學排序”等理論,研究出適用性,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二,課題界定

“民族地區”,主要指少數民族聚居區。“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是指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的序列計劃。師生間連續的有實在內容的交流技巧及對數學活動的調節,控制過程。

本課題以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調查為基礎,針對其現狀展開研究。

三,課題支持性理論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

2,孟軻指出:“盈科而後進。”

3,美國查爾斯M拉格魯斯的“教學排序”論。

四,研究內容

1,調查民族地區國小中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2,在教學活動中探究科學的序列計劃與交流技巧。研究對教學活動的調節,控制。

五,研究過程

1,調查階段(20xx年6--8月)。調查恩施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現狀,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向恩施州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課題,請求立項。

2,思辨階段(20xx年9月)。深入學習孟軻及拉格魯斯的教育理論,與實際聯繫,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3,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在理論指導下展開學習實踐,實施研究。並請專家指導,以手記等形式展開中期研究成果。

4,總結階段(20xx年6月至8月),總結,反思,撰寫結題報告,上交研究成果。

六,預期成果

1,調查報告一份

課程設置多元化,開發多種智能 篇五

學生個性包括學生個體的豐富性、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和學生個體的社會性。正如多元智能理論表述的那樣,學生存在八種不同的智能,而且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同時,“人各有智”,“智各有異”。基於此,教師必須樹立多元學生觀,面對不同的學生個體,能與學生深度交談,以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由發展、充分發展和持續發展的態度關注不同的學生個體,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樹立多元學習觀。

教育研究課題報告 篇六

以學校為中心進行教學研究,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這是適應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需要的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因此,如何通過開展“以校為本”的行動研究,促使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立足於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通過校本教研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也就成為我們目前首要的工作目標。

一、立題背景

以“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基於學校”為特徵校本研究就是以學校為陣地,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教學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主體,以促進學生髮展為宗旨,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做好校本教學研究工作,已成為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現實要求與緊迫任務。20xx我校被確定為河北省“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的基地校,承擔了“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項目的研究工作。以此為契機,我校從自身實際出發,圍繞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緊迫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教研製度的建設工作。以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創造能力和研修熱情,在全校範圍內形成一種校本教研的研修氛圍,從而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及在職培訓融為一體,將學校構建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來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二、理論假設

本項目研究假設在校本教研製度的建設過程中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學校為陣地,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教學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培養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與專業發展能力,總結和提高學校的辦學理念,創建和張揚學校的辦學特色,從而把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把教師培養成專家型教師。

三、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項目研究的具體目標

1、根據我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建立適應新課程改革和教師發展需要的民主、開放、有效的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校本教研運行機制。

2、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以教師的自我反思為基礎,以同伴間的互助合作為途徑,並藉助專家、教研員的專業引領作用,提高廣大教師的研究能力和專業素質。

3、以研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為出發點,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為着眼點,努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二)項目研究的內容

1、建立健全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後的自我反思制度,指導和促進教師不斷豐富和深化教學隨筆的內容和思想內涵,幫助每位教師掌握一定數量的經典課例,建立完善系統的教師成長記錄袋。

2、在精心設計和廣泛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和建立切合本校實際的全方位的以校為本教研製度建設基地的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指標,以提高本校教師綜合素質和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四、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實踐中,遵循“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再計劃、再行動、再反思”的思路開展行動研究,力爭達到預期效果。

2、文獻研究法。在進行行動研究的同時,加強理論學習,積極瞭解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充實本項目的研究。

3、調查法。以問卷調查形式,研究教師進行校本教研活動的實效,根據反饋信息進行個案分析,以及時調整項目研究的策略和方案。

(二)研究步驟及進程

1、組建校本教研領導機構,進行項目研究的準備工作(20xx10月—20xx1月)

(1)構建研究框架,組建校本教研領導機構。學校確定機構負責人及成員明確分工和相應任務。

(2)組織教師學習與校本教研相關的教育科研理論,以及有關的教學改革實踐的論文材料,統一思想認識,制定項目研究實施方案,明確研究任務,提出項目研究計劃、管理辦法及實驗措施。

(3)舉辦校本教研理論培訓班,邀請有關專家做理論講座。

2、實施研究計劃,開展項目研究(20xx3月———20xx1月)

(1)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同時項目規劃組和工作小組進行觀察比較,找出項目實施方案中的偏差和不足,在組內討論研究,及時進行調整和補充。

(2)定期召開項目研究負責人、研究骨幹會議,及時學習有關校本教研的文件,體會相關精神;及時總結交流各教研組開展校本教研的情況;及時落實項目研究計劃。

(3)教務處定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對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語言進行評價,並組織教師的演講比賽;板書、板畫設計比賽;教案設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等校本教研活動。

(4)以教研組為單位,階段性地開展優質課例評比及校本教研優秀論文徵集。

(5)進行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和備課組的同頭備課活動,確立與同行“對話”機制,促進共同發展。

(6)為每位青年教師都建立專業成長記錄袋,內容包括:個人簡介、人生格言、教學反思、教學隨筆、優秀教案、論文、證書、課件等,記錄下他們專業上成長的點滴。

(7)定期開展優秀教案、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的評比活動,並組織教師觀摩,促進共同發展。

(8)在研究進程中,注意研究資料的積累、比較;領導小組積極協調各方面關係,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偏頗,及時糾正;做好階段性總結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和不足。

3、分析研究成果及時進行總結(20xx3月——20xx6月)

(1)收集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整理相關教師的論文、教案及項目研究過程中教師的校本教研活動案例、照片、錄像、光盤等,統計有關數據,做好結題工作。

(2)對相關研究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驗證校本教研活動中教師總結的一些經驗、規律,撰寫出完整的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為課題專家組進行評估鑑定做好準備。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了完整的校本教研製度體系

為了有效地推進校本教研基地校的建設,我校構建了以校長室——教務處——教研組為主體的三級教研網絡體系。

1、加強領導,發揮校長室在校本教研中的領導作用。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並明確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直接領導和參與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工作小組和項目規劃組,負責校本教研的組織、管理,進行統籌規劃,並以此為圓心向各教研組、課題組輻射,形成有效的督導與管理機制。

2、健全制度,發揮教務處在校本教研中的中樞作用。

教務處負責全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制定各項具體管理制度,並對校本教研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檢查督導和研究總結。為保證把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我校先後制定了《校本教研製度》、《校長室、教務處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培訓制度》、《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制度》、《備課組集體備課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並積極加以落實,做到了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有效地調動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3、凸顯骨幹,推動教研組在校本教研中的帶動作用。

我校選用思想覺悟較高,組織能力較強的“市、區級骨幹教師”和“校級名師”擔任教研組長,讓他們成為校本教研活動的先鋒隊,組織各項常規系列活動:如理論學習、鑽研教材、集體備課、評價交流、專題研討等。同時以各級骨幹教師為主體,組成校本教研活動“示範者”隊伍,帶頭學習、發言、上示範課,使教研活動能夠規範有序地進行,使教研組成為學習型的基層團體。

(二)建立了教育教學理論培訓體系

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決定了課改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及時地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上的理論指導,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是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有效保證。對此,幾年來我校從各個方面採取了多種措施來保證對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素養的培訓。

1、理論培訓,更新觀念

開展校本教研以來,我校集中精力進行了校本理論培訓,以更新觀念。根據學校實際及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先後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師德教育、新教材培訓、教科研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及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研究培訓等,使老師在觀念上能夠與時俱進。

2、專家引領,提升素養

在校本教研中,教師的困難之一是專業理論匱乏。為此,我們定期邀請專家來校做專題講座,以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理論素養。市教科所楊葛莉所長和區進校的範冬鬆、張寶林、陳志同、董向紅、韓英成等專家曾先後應邀做了《課例生成過程》、《校本課程開發》、《素質教育下的教師觀和學生觀》、《關於校本教研的幾點思考》、《談師生關係》、《如何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等專題講座,各位專家以其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技能使教師們拓展了思路,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參觀學習,拓寬視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使校本教研工作少走彎路,我們先後派出多位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到石家莊、南寧、北戴河等地接受培訓及去青龍縣祖山中學、北戴河實驗國小等兄弟學校參觀學習,相互交流,拓寬視野。

(三)發展了校本科研,激發了教研熱情

為了保證有效教研,我們在每學期初,都會根據市、區教研室工作會議精神適時地規劃校本教研工作,提出專題,確立重點,統一基本要求。同時,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問題,生成課例,確定教研專題。再以青年教師自薦課、骨幹教師示範課、專題研討課等形式做實專題,使校本教研活動成為有效教研而不流於形式。學校還定期召開教研工作會議,瞭解情況、反饋信息,教師們暢談研究的點滴心得,形成經驗成果,再把教研專題上升為科研課題,從而形成了多個教研課題組,在教育教學所涉及的各個領域進行科學研究。

幾年來,專題研究促進了老師的理論學習,理論研究又進一步深化了學校的教學實踐,學校教師隊伍也正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得到了初步構建。同時,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上也累累碩果,20xx我校共有16項市級科研課題結題並通過驗收,20xx我校毛立澗副校長主持的國家重點科研課題《傳統教學觀與新課程教學觀對策略教學效果比較研究》已進入結題階段,另一項國家重點科研課題《在目標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研究》已獲驗收並獲得國家級一等獎。我校教師張玲主持的省級科研課題《教學模式與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研究》也即將結題。此外,20xx我校申報的省級科研課題《綜合理科專題站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已獲立項,同時另有9個課題組申報了市級課題,並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為了更好地進行校本教研的交流與研討,我校創立了校本教研專刊《探索與交流》,刊發有關的教科研信息,教師的教學反思、隨筆、校本培訓體會、課例、案例等作品,給教師們提供一個成果展示和經驗交流的平台。

(四)多種舉措,實施有效教研

為實施有效教研,我校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和教師的發展需要,採取了多種舉措。現舉例如下:

1、有效開展教研組活動,促進教師的教學實踐和反思

為充分發揮教研組在教研活動中的核心作用,我校規定,在每週一次的教研組活動中,教研主題要專題化。即在開展教研活動前,首先要針對共性問題,確立研究主題,制定活動計劃,然後根據研究主題、活動計劃開展教研活動,並組織教師進行反思、交流。要求教研活動做到“三個有”,即有主題、有中心發言、有活動記錄。此外,我校還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了教學反思、隨筆的評比、優質課大賽、優秀課例大賽、演講比賽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動,有力地推動教研工作的有效實施。

2、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每個學年度我校都要求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進行師徒結對子活動,並作為一項教學常規管理活動加以落實,定期進行檢查評比,年度進行表彰。活動要求徒弟積極聽師傅的課,實地感受教學過程,學習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師傅主動聽徒弟的課,瞭解徒弟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同時也吸收青年人的先進思想和新鮮做法。師徒既各展所長,又互幫互學,形成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教研風氣。

3、確立與同行“對話”機制,促進共同發展。

教師與同行“對話”,即同伴互助,互相提高,實現備課、評課一體化,達到交流和共享,它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因此,我校規定以備課組為單位,每週要進行2-3次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就新課標的三個維度,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積極發表見解,參與討論,密切合作。幾年來,通過這樣備課,明顯提高了我校的教學質量,每一次備課,成為教師吃透教材、深鑽課標,轉變觀念,提高能力的好時機。

與此同時,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校還要求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要聽兩節同組教師的課,並及時進行評價。在評課中,要求教師要客觀地點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指出努力方向,以此形成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切磋,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此外,我校還鼓勵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圍繞教育對象、教學問題、教學行為、新課程教學評價等內容進行探討交流,以解決理論認識上的偏差及實踐操作上的盲目的問題,使教師的理論素養不斷提高,教育觀點不斷更新,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深入開展課例研究,培養協作精神

“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各種新困惑或新問題,而解決問題最有效的途徑是開展校本教研,進行課例研究。為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要針對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深入開展課例研究,並至少推出一個完整課例參加校級評比。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次研究課,撰寫兩篇教學後記,撰寫一篇課例研究報告。對於好的課例研究經驗,要通過校刊和校園網在全校範圍內推廣,並積極向上級教育部門推介。

5、建立專業成長記錄袋,關注教師發展

我校為每位青年教師都建立了專業成長記錄袋,內容包括:個人簡介、人生格言、教學反思、教學隨筆、優秀教案、論文、證書、課件等,記錄下他們專業上成長的點滴,以促進其更快發展。

六、研究結論及體會

1、校本教研製度建設,能夠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通過學習、培訓、交流、研討,聽課、評課、做課等一系列鍛鍊,許多教師迅速地成長,並獲取了累累碩果。例如:20xx,趙強老師在第一屆全國物理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賽中獲一等獎;20xx,朱曉紅老師在河北省課改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20xx,朱健老師在河北省生物教學優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20xx,趙傑老師在第六屆全國課程整合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20xx,李衞軍老師在第三屆全國物理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賽中獲二等獎;20xx,張建榮老師在市數學教師智能大賽中獲二等獎,石紹娜老師撰寫的教學隨筆《對一個特異生轉化的感受》獲市級一等獎;馮蜜老師撰寫的教學隨筆《讓紅筆充滿人性》獲市級一等獎等。

2、校本教研製度建設,能夠增強學校活力,提高學校區域影響

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動,鼓舞了我校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實踐的熱情,促使一大批教師迅速成長,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在區域內加以推廣。如我校的朱曉宏老師在秦皇島市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系列活動中,做了題為《讓理性的課堂散發人性的光輝》的經驗介紹,張建榮老師作了《圖形與座標》的示範課,產生了較大反響。

在區級教研活動及聯片教研活動中,我校教師均積極參與,介紹經驗,並推出了多節優質課,如吳曉茹老師的《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沈豔新老師的《揚起自信的風帆》等,展示了我校校本教研的成果和風采。尤其是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課例研究上,我校具有巨大優勢,走在了本區域的前列。在國家級的大賽中,我校教師有兩人獲一等獎,一人獲二等獎,同時在本區域推出了多節整合課例,如劉秀紅老師的《作文教學與課程整合》,在區域內的校本教研活動中產生了巨大影響,為這一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做出了應有貢獻。

3、校本教研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創建了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為教師提供了必要的學習資源

隨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我校創建了校本教研專刊《探索與交流》,在校園網上開闢了校本教研論壇專欄,為廣大教師搭建了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同時訂了幾十種教研資料供教師查閲,從而激發了教師們自覺研修的熱情,紛紛利用校刊和網上論壇交流經驗、發表見解。在此影響下,各項常規教研活動也以各加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教師逐漸成為把握教研方向和進程的主人,校長室、教務處只負責協調和輔助,進而在我校形成了一種校本教研的校園文化。我校開始由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設走向了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設。

由此可見,教師真正的成長不僅在於崗前培訓和脱產培訓,而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和積累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新課程改革和對教育教學研究的探索之中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最初發生在課堂上,最終將形成於研究之中。

4、團結一致,堅持不懈,發揚奉獻精神是搞好項目研究的靈魂。

幾年來,我校校本教研領導機構和廣大教師團結一致、相互支持、憑着對事業的執着、憑着高度的責任感,不計名利、不計報酬,精心策劃、組織,認真總結、交流,豐碩的成果中滲透了老師們大量無私的勞動,體現了老師們勇於奉獻的精神。這為項目研究的圓滿成功,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七、問題與討論

1、各教研組的教研水平及成效存在一定差異。由於各學科間各自特性的制約,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各教研組的研究進程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測評方法也存在差異,因此造成了項目研究過程中各教研組校本教研成效的不均衡。

2、教師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如何在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過程中,根據先進的教育理念,建立更加有效的評價機制,是我們在今後的研究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總之,當我們真正走進校本教研,就會發現,路其實就在腳下,只要去實踐,相信第十五中學的明天會在以校為本的基地校建設中更加美好!

課題研究中期彙報材料 篇七

自20XX年秋期正式啟動本課題以來,至今已一年多了。由於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我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時也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使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推進,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現狀彙報

本課題得到市總課題組批覆後逐漸開展實際研究與實踐工作。組建了以吳萬瑜校長為組長,以陳亮副校長為副組長的課題領導小組,組織了一支由骨幹教師和一大批青年教師參與的研究隊伍,以學科組長或主研員承頭,帶動各自領域的教師展開相關活動,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各個年齡段都有,有高級教師、也有中級教師,將老教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年輕教師的創新精神有效結合。我們是從三個維度進行研究與實踐:

1.教師角度:通過學習,轉變觀念,改進教法,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有些學生雖有自主學習的意願,但常常困惑於如何學習。因此,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

(1)探索開發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教學方式。大致考慮三個層次:

①基本模式,即能體現教學的普遍規律,為所有學科都適用的教學模式。

②學科基本模式,即能體現該學科一般規律,適用於該學科多種課型的教學模式。

③學科特殊模式,即體現某學科某課型的特殊教學規律,僅適用於該學科、該課型的教學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我校的研究應側重於第二和第三個層次,併力爭達成向第一層次的提升。

基本思路:

①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爭議中體現自主。

②先試後導,讓學生在嘗試中體驗自主。

③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加強自主。

(2)學習方法指導,並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反省認知”和不斷改進的能力,從而達到不完全依賴老師也能把功課學好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導等能力,逐步掌握學習方法,找到打開自學之門的金鑰匙,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角度:主動配合老師,培養較強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1)自覺意識自覺對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分析判斷,產生學習需求,最終形成明確學習目標的能力。

(2)自治意識對自主學習全過程進行自主管理的能力。

(3)自控意識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及思想行為,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外界不利影響的能力。

(4)自勵意識從外界獲取評價,並將此評價內化為良性刺激的能力。

(5)自評意識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質量進行自我分析與評價的能力。

3.管理角度:讓學生參與班級、年級、食堂等管理和其它集體活動,讓管理為自主學習開路,讓管理推動自主學習的形成和發展。給予學生合理的學習權力和自由,建立積極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相互激勵、相互合作,建立以自我管理為主要特徵的準則體系。

目前在三個維度上做了一些實地研究與實踐,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具體操作方案及過程

(一)準備階段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地實施,首先要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內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參與研究,這是做好課題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學校領導經常在校會上倡導師生注重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索,還多次請專家來校作相關的報告或專題講座,加強研究的引領和指導,促使教師轉變觀念,使廣大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此研究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我校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2.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及重點

在參研教師從內心接受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又布了有關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任務。既有集中學習,又有分散學習。主要明確了兩個最根本的問題:

⑴明確在高中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目的和意義。

①自主學習符合新時期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標強調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這是國家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標誌性變化,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變原來單一的、被動的、死記硬背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學習的方式;如何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發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如何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如何滿足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所有這些,將關係到課改的成敗,關係到教育的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未來生活質量。

②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為此,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下,我們應該多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激發、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交流合作。

⑵面對新時期的新變化,教師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教師要轉變的方面很多,但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兩個方面:

①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傳統課程模式中的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教師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把各式各樣的學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終成為規範的、知識淵博的、但已沒了創造性的所謂合格、甚至優秀的人才。

新課改下,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也將大大增加。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需要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

②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

學習方式改變了,也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有人説,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對未來教師最大的挑戰。比如研究性學習,學生要進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為“參與者與指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是研究者。這意味着教師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當教師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時,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識、技能,並有效組織呈現部分甚至整體,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由教師傳授的知識,回答教材中的問題。而在探究性課程上,情形則大不一樣。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不斷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二)探索研究階段

圍繞本課題,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材料、理論專著,邀請專家來作專題講座,觀看名家名師講座和課堂教學錄像等活動,集中探索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探索如何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重温學習心理學,結合各科課程標準,更新教育理念,奠定研究基石。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進行行動研究。

2.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根據學校實際,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從培養和形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出發,正確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形式等,使整個課堂教學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探索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地訓練經驗,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後勁。

3.探索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對學生學力水平提升的效果力圖通過鮮明的案例、有效的場景、實物資料來反映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上的發展情況。

(三)實施情況

1.以高中課堂為主渠道,以課外活動為副翼,開展教法、學法的改革,探索自主學習的模式

師在課堂上積極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需要、興趣和內在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對意志、學習信念和環境等調控和利用;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營造寬鬆愉悦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鍛鍊、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教師共同參與學習和探究,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教師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更重要的是積極引導學生當好“運動員”、發揮好“主人”意識,努力參與“鍛鍊”。讓學生在興趣中學會自主,在爭議中彰顯自主,在嘗試中體驗自主,在實踐中加強自主,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

2.領導、骨幹教師深入課堂,反覆指導。

這一年多,我們針對課題研究的重點,着重探究高中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努力打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學校明確規定,高級教師一學年必須上一節公開的研究課,青年教師一學年必須展示一節公開課,課後集體討論,肯定優點,指出不足,發揚光大。並把此工作作為教師業績考核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同時,學校領導經常深入班級聽骨幹教師、青年教師的研究課、公開課,瞭解他們貫徹課改新理念、貫徹自主學習的實踐情況,及時解決課題研究與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鼓勵教師大膽進行探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領導深入課堂,反覆進行聽課指導,教師本身既有壓力又有動力,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改實驗中。

3.示範引路,及時總結

在我們跟蹤聽課指導的過程中,發現好的典型,我們及時要求同組教師或其它學科教師積極啟迪思維,實踐創新,力爭更大效益。為了及時地總結經驗,彌補不足,以便把我校課題研究工作更好地開展下去,學校要求參研老師及時反思,及時調整思維和行為,努力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自覺加強對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加強與其他老師的合作、交流,加強對學生的正確評估,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初步取得的成果

(一)初步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

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踐,改變了高中課堂教學的面貌,教學方式產生了變革:一是變被動接受為積極探究;二是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靜態的講授過程為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動態教學;三是變學生呆板消極的學習行為為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的靈活的學習過程,從而使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

(二)學生的素質得到良好培養

(1)自主學習興趣得到一定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不管是本班教師還是帶課教師來上課,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學習知識的慾望強烈,課堂氣氛較活躍。近一年多我校各科老師開放的公開課、研究課活動中,學生表現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興趣和愛好,也都獲得聽課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2)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一定培養

好些學生不僅愛學習,而且會學習,他們課堂上善於向老師提問,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有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課堂上,學生不需要老師多講,自己提出問題,通過查工具書,同學之間開展討論,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3)學生個性得到一定發展

由於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學生學習和交往的主動性、自信心得到增強,他們不僅向同學挑戰,還勇於向老師、輔導書挑戰,課間、課上學生會向老師提出很多問題,甚至對老師的看法、結論、輔導書的答案提出意見。他們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答案。然而他們又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時配合默契,有分有合,人人蔘與。不少學生都表現得很自信,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成功者。學生的自我組織管理能力也得到加強,每次班隊活動、學校大型的集體活動或課外宿舍、食堂的管理都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策劃管理,充分表現出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而且活動質量都很高。

(三)教師素質得到迅速提高

通過“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一批老師得到迅速成長,由於參與課題研究,迫使教師主動學習有關理論,分析和加工教材,設計“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從而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使一大批教師迅速脱穎而出,成為教改研究的骨幹。

四、問題與思考

1.主體性教育思想和理論作為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內涵豐富深刻,在實踐探索中,我們對理論的認識和把握有待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在學校課程、教學、德育管理中,如何體現主體性教育思想,還缺少深入的思考。我們的研究和實踐者都是一線的教職員工,儘管有不少人有着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但是理論學習和理性思考不夠,這就制約了課題研究的深度,因此要加強學習,提高理論學習的自覺性和針對性

2.在研究的方法上,我們更多地使用行動研究法,強調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總結和提煉。但是,由於教師研究經驗的侷限和平時工作強度的影響,一些同志疏於對研究過程的記錄、總結和反思,一些同志不善於對實踐做理性的提煉,導致一些學科資料準備不夠充分,討論不夠深入。

3.一些老師對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不夠,學法指導還不夠。一些長期被動接受的學生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引導和督促。

這些問題,在今後的實踐和研究中要不斷加以解決,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研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我們實踐探索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調整和完善課題研究,提高研究質量,同時進一步尋求有關專家的指導,借鑑同類研究成果,力爭使我們的研究更富有成效。相信我們只要不斷地思考、實踐、反思、探究、再反思、再實踐,我們一定可以使“自主學習”特色課題研究取得圓滿成功。

課題研究個人總結 篇八

二零零九年已在不知不覺中離我們悄然遠去,而我進行的教師個人課題研究也已開展半年有餘。現趁寒假空暇,對這半年的研究工作作一個回顧與總結,汲取其中成功的經驗,發現自己的失誤與不足,以便對新一學期的研究起到指導和借鑑的作用。

一、端正思想,勇於嘗試,不斷進取。

教師個人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在我們恩施自治州尚屬首次。因此在任務下達之初,大家都有一種畏難情緒。但我轉念一想,這就和我們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一樣,雖然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可以借鑑,但摸着石頭也完全有可能過河。就算只能取得點滴研究成果,其實對於自己也是一種收穫與提高。端正了思想,則充滿了信心。所以我勇於申報了一個自己覺得既有一定難度同時又能對自己有所促進有一定研究價值的課題——農村國小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研究。

當課題取得立項以後,我以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思想指導,集中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勤奮認真。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去開展研究活動,以期取得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成果與進步。但當自己真正融入其中的時候,卻又驚喜地發現: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循序漸進。

在二零零九年春季學期的最後進行課題申報以後,我首先在暑假期間對一些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瞭解他們原先在口語交際課程中的感受和困惑,聽取他們對此課程的交流和建議。然後據此寫出了《學期初調查報告》。

對農村國小口語交際課程的現狀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後,我在開學初期,經過認真地考慮和準備,拿出了自己對本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和《實施方案》,為研究工作的具體開展指明瞭方向。

進入研究工作的實施階段後,我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採用多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去鍛鍊和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為我的研究內容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讓我能寫出具有一定價值的經驗總結文章。

三、勤於耕耘,善於發現,顆粒歸倉。

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努力,雖然沒有取得值得炫耀的重大研究成果,但點點滴滴的收穫卻不斷湧現。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大地提高,而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我根據自己的一些小小發現,還寫出了經驗總結文章五篇,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供同行們和其他社會人士交流斧正。

進入寒假以後,有了一定的空閒時間,我便抓住機會來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通過網上查閲資料。閲讀相關書籍雜誌等方法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並寫出具有較深刻思想價值的讀書筆記。作好這一些準備工作,我對自己在新一年的研究活動就更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當然,由於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存在着或這或那的錯誤和不足就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説,研究的範圍還不夠全面,研究的方法也不夠科學,甚至還沒能取得像樣的研究成果。但這一切都不能讓我退縮,因為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教育研究課題報告 篇九

一、課題名稱:

《如何的》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本課題研究目的

“三xx”教學模式真正地關注學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可是就中學生課堂來説,提問意識弱、提問水平低、對老師的話不敢有任何的質疑等一系列問題仍然改變不了。尤其在中學物理課上,表現的很突出,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等一系列新問題。其實新課程呼喚會問的學生、會質疑的學生,更呼喚有心於學生質疑問難能力培養的教師。但是,在本人長時間的觀察和調研當中,無論是“新課改”還是“傳統教育”都只是涉及到了現代教育的皮毛,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尤其在物理課程中表現明顯。

教師過多的提問壓制了學生髮問的慾望,阻礙了學生髮問的機會。正是在老師的這種精心誘導下,學生慢慢散失了自己探究知識的動力,正是在老師的這種層層逼問中,學生逐漸失去了疑問的主動權。多元思維被一元思維所替代,致使學生沒有發揮自己質疑能力的空間和動力。手段被目的化,教學成了一種過場,學生根本散失了自己的思想。

“三xx”教學模式下注重的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因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培養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質疑精神。只有敢於疑別人之不疑,不滿足已有結論,不迷信權威的仲裁,敢於提出問題才能有創造的契機。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生本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學習意識。在此過程中學生擁有自己的學習空間,通過“問題——探索——解決”強化自我意識,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研究的意義

在現有的對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研究中,往往側重理論性的分析,操作性不強。本研究希望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得出具有科學性、客觀性的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及對策,豐富教師教學的研究,促進該研究的全面化、深入化;具體研究不同類別的高中生的需求特點,為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研究結論對教師激勵學生問題意識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對高中生質疑意識的發展和思想創新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培養創新性人才,已成為新世紀教育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而創新性人才的一個特徵,就是具有敏鋭的問題意識和敢於質疑,善於質疑,並能不懈地探索答疑的能力。對於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研究,我們可以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結論,這些研究是本研究的基礎。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通過調查的形式,獲取第一手的資料,瞭解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實際情況,並進一步研究學生因教師授課情況、態度、時間等不同而出現的不同的反應特點。高中生對物理的學習離不開質疑,問題意識的提高可促進學習的不斷髮展與進步,在提問的過程中能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很好的培養。為了使學生在融入社會後能成為有創造性的人才,教師應利用教學環節中的各種途徑,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問題意識它包含四個要素:①主客體要素:主體是指具有社會性的從事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現實的人。客體又稱為認識對象,簡而言之,它是人的認識所指向的目標,具體地説,認識對象可以是一種進入認識視野的自然、社會、精神等各個領域的事物和現象;可以是主體考慮加以解決的問題,包括日常生活方面的問題,社會實踐中的問題,各行各業、不同領域、不同範圍的問題,全局性、戰略性的或局部性、戰術性乃至操作性的問題等等;也可以是主體醖釀創造或改進的某種產品,包括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社會關係產品,以及塑造人才這種特殊的“產品”等等。②需要要素:認識對象要適應人的實踐和科學研究的需要或存在於人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成為人們的思維對象,值得人們去“打破沙鍋問到底”。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教授李躍茲指出:“認識到某種社會需要是在創造發明活動中邁出的第一步”。③優化要素:主體對現狀的不滿或否定並想方設法去改進或主體欲從被打破的,處於不平衡的認知結構狀態過渡到有序的、平衡的認知結構狀態。④動力要素:問題意識能否最終達成依賴於主體是否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以及頑強的創新意志。狹義的問題意識概念主要是針對動力要素而言的,就是指主體懷有探索情境真實問題的強烈慾望。

美國著名的認知派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體現了通過教師提出要求解決或研究的問題,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面臨矛盾,產生疑惑,教師帶領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產生探索、解決問題的願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態度和創造思維,可以使學生學會探究問題的方法,形成一套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為重點的“問題—假設—驗證—結論”教學四個階段的觀點,即:“確定問題情境—提出解決方案—蒐集資料驗證假設—得出結論。”其策略主要是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多渠道獲取知識,學生學習的知識採用類似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獲得,這種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探究性學習,造就了一大批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很強的人才。

四、課題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分兩個層面表述研究內容,包括研究內容和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現狀。

主要了解高中生聽課時的思想動態,是否有過問題意識。

(二)高中生問題意識的特徵。

學生有疑問或者想提問的具體表現,和他們質疑能力的強弱。

(三)高中生問題意識與思維品質及學習效果的關係。

(四)提高高中生物理學科問題意識的對策性建議

從學生方面入手,從老師方面入手,具體分析原因以及解決對策。

五、研究工作的步驟:

第一階段:XX.3~XX.4準備階段:

收集整理有關課堂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文獻和實踐經驗材料

第二階段:XX.4~XX.5實施階段:

(1)在實際課堂教學和課題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的經驗,並隨時進行反思,並及時對課題方案進行修正,再實踐,逐步積累經驗。

(2)在研究過程中,運用個案分析法隨時記錄研究的步驟、心得體會、典型個案、案例。

第三階段:XX.5~XX.7總結、結題階段:

彙總、整理課題材料,撰寫研究報告。

六、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本研究在參閲學生質疑意識的文獻資料的前提下,運用統計分析等科學的研究方法,瞭解本校師生的整體情況,同時結合性別、年齡、求知慾特點。最後根據調查分析的中學生質疑特徵,提出以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和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質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