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關於三國演義的歇後語【新版多篇】

實用文精選 閲讀(9.48K)

關於三國演義的歇後語【新版多篇】

關於三國演義的歇後語 篇一

1. 張飛剁肉餡 —— 大材小用

2. 張飛翻臉 —— 吹鬍子瞪眼

3. 張飛販私鹽 —— 誰敢檢查

4. 張飛哈氣 —— 自我吹虛(須)

5. 張飛看地老鼠 —— 大眼瞪小眼

6. 張飛嗑瓜子 —— 不夠塞牙縫;不夠嚼

7. 張飛媽媽姓吳 —— 無事(吳氏)生非(飛)

8. 張飛賣秤錘 —— 人強貨硬

9. 張飛賣刺猥 —— 人強貨扎手

10. 張飛賣豆腐 —— 人強貨不硬;黑白分明

11. 張飛賣肉 —— 一刀切

12. 張飛賣鐵錘 —— 人硬貨了當

13. 張飛賣針 —— 人強貨扎手

14. 張飛拿耗子 —— 大眼瞪小眼

15. 張飛騎老虎 —— 人強馬壯

16. 張飛紉針(ren zhen引線穿過針鼻兒) —— 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細

17. 張飛扔雞毛 —— 有勁難使

18. 張飛上陣 —— 橫衝直撞

19. 張飛使計謀 —— 粗中有細

20. 張飛耍扛子 —— 輕而易舉

21. 張飛討債 —— 氣勢洶洶

22. 張飛繡花 —— 粗中有細;力不從心;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對勁

23. 張飛遇李逵 —— 黑對黑;黑上加黑

24. 張飛戰關公 —— 忘了舊情;不念舊情

25. 張飛戰馬超 —— 不分勝負

26. 東吳招親 —— 上當一回;弄假成真

27. 董卓進京 —— 來者不善

28. 董卓戲貂蟬 —— 死在花下

29. 對着張飛罵劉備 —— 尋着惹氣

30. 對着趙雲摔阿斗 —— 收買人心

31. 黃忠出陣 —— 不服老

32. 黃忠交朋友 —— 人老心不老

33. 黃忠叫陣 —— 不服老;不甘示弱;老當益壯

34. 黃忠掄大錘 —— 老當益壯;不服老

35. 黃忠射箭 —— 百發百中

36. 蔣幹盜書 —— 上了大當

37. 看《三國》掉淚 —— 替古人擔憂

38. 孔明大擺空城計 —— 化險為夷

39. 孔明的計謀 —— 神機妙算

40. 孔明會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幹的`

41. 孔明加子龍 —— 智勇雙全

42. 孔明借東風 —— 巧用天時

43. 孔明誇諸葛 —— 自誇

44. 孔明練琴 —— 老生常談(彈)

45. 孔明用計 —— 神機妙算

46. 劉阿斗的江山 —— 白送

47. 劉備的江山 —— 哭出來的

48. 劉備對孔明 —— 言聽計從

49. 劉備借荊州 —— 有借無還

50. 劉備三顧茅廬 —— 盡找明白人

51. 劉備三請諸葛亮 —— 誠心誠意

52. 劉備上了黃鶴樓 —— 膽戰心驚;戰戰兢兢

53. 劉備摔阿斗 —— 收買人心

54. 劉備遇孔明 —— 如魚得水

55. 魯肅服孔明 —— 五體投地

56. 魯肅上了孔明船 —— 盡辦糊塗事

57. 呂布戲貂蟬 ——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當受騙

58. 盲人看三國(《三國演義》) —— 裝模作樣;裝樣子

59. 門角里藏着諸葛亮 —— 暗中盤算

60. 猛張飛舞刀 —— 殺氣騰騰

61. 騎着驢看《三國》 —— 走着瞧:

62. 氣死周瑜去弔孝 —— 假仁假義;虛情假意

63. 讓張飛繡花 —— 濫用人才

64. 三個臭皮匠 —— 頂個諸葛亮

65. 孫權殺關公 —— 嫁禍於人

66. 徐庶進曹營 —— 一言不發

67. 張飛擺屠案 —— 凶神惡熬(殺)

68. 張飛唱曲子 —— 粗聲粗氣

69. 張飛撤退長阪坡 —— 過河拆橋

70. 張飛吃秤砣 —— 鐵了心

71. 張飛吃豆芽 —— 小菜一碟;小菜兒

72. 張飛穿針 —— 粗中有細;大眼瞪小眼;有勁無處使

73. 張飛打岳飛 —— 亂了朝代

74. 張 飛當縣官 —— 能文能武;文武雙全

75.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76.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77.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78.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79.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80.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三國演義》裏的歇後語 篇二

1、孔明會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幹的

2、張飛扮姑娘——咋搞咋不像

3、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4、張飛穿線——大眼瞪小眼

5、蔣幹訪周瑜——自找麻煩;窺察動靜

6、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7、隔門縫瞧諸葛亮——瞧扁了英雄

8、東吳殺人——嫁禍於人

9、黃忠出陣——不服老

10、諸葛亮的錦囊——用不完的計

11、張飛打鐵——人也硬,活也硬;賣硬貨

12、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13、關公放屁——不知臉紅

14、周瑜病倒在蘆花蕩——氣煞人;氣煞

15、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16、諸葛亮弔孝——假仁假義

17、諸葛亮要醜妻——為事業着想

18、諸葛亮拜斗——自知要死

19、孔明斬魏延——借刀殺人

20、屬周瑜的——一激就上陣

21、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

22、周瑜謀荊州——賠了夫人又折兵

23、對着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24、靶場上的老黃忠——百發百中

25、黃忠射關公——手下留情

26、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27、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鵝毛扇

28、張飛睡覺——不閉眼

29、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30、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31、劉備有舅子——孫權

32、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33、張飛認針——大眼瞪小眼

34、張飛捉刺蝟——強手遇刺手

35、諸葛亮徵孟獲——收收諸放放

成語:竊符救趙 篇三

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説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裏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國演義的歇後語 篇四

1、關羽看《春秋》——一目瞭然

2、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3、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4、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5、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

6、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7、關羽流鼻血——紅上加紅

8、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

9、張飛睡覺——不閉眼

10、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

11、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12、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13、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

14、曹操轉胎——疑心重

15、張飛拆橋——有勇無謀

16、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7、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19、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20、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21、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22、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23、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24、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25、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26、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27、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8、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29、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30、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1、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32、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33、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34、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35、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36、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37、對着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38、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39、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0、蔣幹盜書——上了大當

41、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42、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43、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44、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45、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46、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47、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48、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49、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50、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51、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52、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53、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54、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55、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56、關帝廟裏拜觀音——找錯了門

57、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58、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國演義》的藝術特色 篇五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藴涵。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着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因為素材大部分來源自民間,固然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但也為寫定者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當它們進入小説文本時,伴隨着不同思想及不同審美趣味的滲入。而民間情感與良史精神並不總是一致的,甚至可能互相沖突,這就對寫定者的創作構成了嚴峻的考驗。羅貫中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妥善地處理了民間情感與良史精神的關係,並獨出機杼,創造出了一個具有巨大包容力的藝術世界。

三國史事的歷史著作不僅為《三國演義》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時歷史意識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學意識也直接影響了小説的創作模式和基本傾向。求實傳真精神與經世意識是史官文化的基本特徵,體現在史書編撰中要求編撰者必須採取客觀的態度,同時又重視對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總結、探求,以達到“資治”、教化等目的。這些特徵在《三國演義》中都得到了比較好的體現。

《三國演義》在創作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依史以演義,作者的創作目的是描繪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其間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意圖十分鮮明。小説的敍事起於漢靈帝中平元年(184),終於晉太康元年(280),比較完整地敍述了漢、魏、吳三國興起、發展及滅亡的歷史。小説借鑑了編年體史書的編著模式,以三國紛爭的歷史進程為主線,以王業興廢為焦點,把近百年的歷史故事有機地組織在一起。主要寫了三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鬥爭,而作者的興趣則在於揭示這個時期的各個軍事集團如何興、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內容是漢末的羣雄爭霸,矛盾的焦點是曹操和袁紹兩大集團的鬥爭,作者對二人作了多方面對比,重點則是對興亡教訓的總結,順民心、得人才、有謀略者得天下,這是作者表達的主要思想。後十五回寫三國的覆滅,主要展現的是三國各自的內部矛盾,尤其是對司馬篡魏、後主信讒、孫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寫,情節雖然簡略,但着眼點仍在如何興、如何亡。作者以寫實的態度,比較客觀、完整地展現了這百餘年的歷史過程,其中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啟示,因此具有極大的魅力。

在創作上,《三國演義》繼承了傳統史學的實錄精神,“七實三虛”可以説是該書取材的基本原則,小説中雖有不少虛構成分,但大的歷史事件皆取之於史冊,主要人物的性格、經歷也基本符合史實。面對豐富、複雜的史料和民間故事,作者主要進行了兩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史實為依據,剔除來自民間文化中過於荒誕、鄙俗的成分以及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情節。《三國志平話》是民間三國故事的集大成者,同時也是《三國演義》創作時最為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該書的情節大多擷自民間傳聞,其中有不少荒誕無稽的情節,如以司馬仲相斷獄的故事開頭,以劉淵滅晉興漢收尾,使全書帶有明顯的因果報應色彩。這樣的安排代表了下層民眾的一種願望,但放在歷史小説中不僅不協調,而且顯得十分荒誕。羅貫中刪去了這一頭一尾,不僅避免了枝蔓,而且淡化了因果報應色彩,使小説成為藴涵更為豐富的歷史悲劇。此外,《平話》中的一些與史實不符或與人物性格不符的情節,如劉、關、張殺督郵後上太行、劉備從黃鶴樓私遁等,都被作者捨去了。

其次,精心提煉情節,增強小説的文學性。《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史著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對這些雜亂、原始的材料進行重新組合和工,《三國演義》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在尊重歷史,使情節框架合乎史實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想象,將這些來自史書、民間的各種素材整理、提煉成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情節,從而使小説的藝術性大大提高,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關於“赤壁大戰”的“重寫”。對來自民間的各種傳説以及過於荒誕、不符合史實的情節,作者做了大量刪削,但是對其中的一些雖違背史實卻不背離情理、不背離人物性格的故事如“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連環計”、“千里獨行”等卻予以保留,並使它們成為小説中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

總的來看,《三國演義》雖然保留了許多虛構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故事的生動有趣,但同時又儘可能地靠攏歷史,而在處理兩方面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時,它基本遵守的是史實優先的原則。章學誠稱《三國演義》的特點是“七實三虛”,不論這個説法是否準確,但道出了《三國演義》成功的一個祕訣——“實”是史官文化的成分,“虛”則多與民間文化有瓜葛,只有融納各種文化,才能豐富小説的內容。但也只有經過精心整合,才能使各種異質文化水乳交融,才能提升小説的藝術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