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對聯的起源(精選8篇)

實用文精選 閲讀(1.0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對聯的起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對聯的起源》相關的範文。

對聯的起源(精選8篇)

篇1:對聯的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漢族傳統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此説的根據是清代楹聯學家樑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杌》,但據《楹聯概説》考證,樑章鉅在引用時將“以其詞工”改為“以其詞非工”,《蜀��杌》原文認為該聯是辛寅遜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説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聯的分類

按用途分

1、通用聯――如春聯,

2、專用聯――如茶聯、壽聯,婚聯,喜聯,輓聯,行業聯,座右銘聯、贈聯,題答聯。

3、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

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

4、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

如:一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

5、輓聯: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羣。

6、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

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7、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

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8、行業聯:不同行業貼於大門或店內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髮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髮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聯:道出志向之用。

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對聯作法:春聯創作漫談

春節,可以説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寫春聯、貼春聯,也已成為遍及南北流傳久遠的習俗,甚至是春節的主要活動之一。春聯,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新春佳節而創作的`對聯,其內容都是表現出人們辭舊迎新的喜悦心情和繼往開來的進取精神,反映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願和對未來的憧憬,因此,其語言應選擇吉利、喜慶、祝福的字眼。春聯是過年時傳遞新春祝福的載體之一,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新春的祝福也會隨之改變,所以春聯的內容也不能年年一個樣。本文從一些例子中來大概瞭解春聯的主要特點,並順便説明春聯創作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這是一副流傳了很多年的通用春聯。富有喜慶、祥和的春節氣息,但是沒有什麼特色,幾乎每家、每年都可以張貼。類似的還有: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

東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

像這類通用春聯,我們不能説它們一無是處,畢竟它們也曾為千家萬户傳遞着新年的祝福。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追求有了新的進步和提高,我們應該創作出更具特色的春聯作品,來烘托春節的氣氛,不是更有意義嗎?

在我看來,寫春聯的時候,應該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而變換不同的角度,從而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有針對性的實用性強的春聯。

一、時間的不同,是指春聯是不應該有永久性的,專門為今年寫的,明年就不宜再繼續使用了。於是,就產生了嵌年份春聯、干支春聯等具有特定時間的春聯。例如: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八方錦繡,四季呈祥。

這是1984年春節,中央電視台文化生活組與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共青團北京市委文體部聯合徵聯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作品(上聯為出句,下聯為作者對句)。該聯中嵌上“一九八四”字樣,可謂確切不移。還有:

一抹朝霞,九州異彩;九天旭日,一派春光。

也是因為嵌入“一九九一”,便確定了它的使用年份。

另外,林從龍先生也有一副專門為2000年“千禧龍年”而創作的春聯:兔返蟾宮,俯瞰兩千年春色;龍騰鯨海,高翔九萬里神州。

上聯直接點出“兩千年”,下聯的“龍騰鯨海”年份。

除了嵌年份春聯外,我們來看幾副干支春聯。由於我國有以干支紀年的傳統習俗,在春聯中嵌入當年干支字樣,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例如:

光耀東風,庚星孕李;春回南畝,辰日種瓜。

這是庚辰年春聯,在聯中嵌有“庚辰”二字,很有特指性。

甲第毗連,風清里巷;子孫蔚起,澤衍箕裘。

這是甲子年用傳統春聯,以鶴頂格嵌入“甲子”,確定了年份。

二、地點的不同,是指春聯應當有一定的地域性。例如:

但願人皆健;何妨我獨貧。

這是清代寧波名醫範文甫自題其藥店的一副春聯。此聯凸顯出作者的博大胸襟,其他藥店的老闆估計不會隨便張貼的(尤其“貧”字很是忌諱)。

高井春風,吹徹倉後牆灣,年年如意,户户吉祥,鹽道溯西河,軒轅駐馬孚嘉頌;茨山明月,照遍藩城堤下,處處回龍,家家接貴,三星朝北斗,藥王怡慶太平歌。

這是熊緒文寫的一副春聯。上下聯巧集長沙二十二條街道名稱,大有以線串珠之妙。此聯非長沙不用。

春信千家傳紫燕;山歌一曲動銀鋤。

這是1992年樑石創作的一副適合農村使用的春聯。該聯以“紫燕”、“山歌”、“銀鋤”等深富田園氣息的字眼,來為讀者展示一幅栩栩如生的農民勞動畫面。

刷掉一窮二白;印成萬紫千紅。

這是符乃若於解放初期為某印刷廠題寫的一副春聯。鶴頂格嵌入“印刷”二字,確指無疑。雖然未直接點出“春”意,但“萬紫千紅”四字卻已春意盎然,試問“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三、人物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家庭方面的春聯。舊時的一些官宦人家、書香門第等高門大户,於春聯是非常講究的,往往不會應付了事。講究之一,就是切合本家的姓氏。一般是選取本姓歷史名人的故事,以壯門楣;又含激勵子孫、繼往開來之意。古往今來,出現了不少精美的姓氏春聯。例如:

黃槐綠竹栽新院;紫燕紅鵝説舊家。

這是一副王氏春聯。上聯用北宋王�v、東晉王徽之的典故;下聯用王謝、東晉王羲之的典故,用以表明户主的姓氏。

鹿洞春風暖;鵝湖化日長。

這是一副朱姓人家所用的春聯。聯中説的是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故事。“鹿洞”即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朱熹曾在此講學。“鵝湖”,山名,也是書院名,在江西鉛山縣北荷湖山。朱熹曾與呂祖謙、陸九淵兄弟在此講學。此聯既切朱氏,又切春節,十分工巧。

東山絲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

這是一副謝姓人家用的春聯。上聯説的是東晉謝安隱居會稽東山,以絲竹(音樂)陶冶性情的故事。下聯説的是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的典故。“春草池塘”,出自謝靈運《登池上樓》一詩中有名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道德經傳,祥迎紫氣;謫仙名重,瑞靄青蓮。

這是一副李姓人家用的春聯。上聯以“道德”、“紫氣”切住老子(姓李名耳),下聯以“謫仙”、“青蓮”緊扣李白,確切不易。

四、事件的不同,是指春聯中所呈現的不同時間的、已經發生或預期發生的大事,同樣會使春聯紛呈異彩。

例如: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語武陵人,於今可改秦衣服;鐵馬金戈回地軸,吟詩錦城客,此後休嗟蜀道難。

這是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孫中山先生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大總統後,正在成都讀書的郭沫若創作的一副春聯。聯中為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嶄新景象,表達了當時進步青年誠摯的愛國熱情和無法掩飾的狂喜心情。再如:澳上秋風葡落葉;門前春色燕歸巢。

這副春聯所涉及的題材是澳門迴歸。它的成功之處在於,靈活運用比喻、比襯、嵌字、雙關等多種修辭手法入聯,來表述祖國人民歡慶澳門迴歸後的喜悦心情。以“燕”比喻澳門,以“巢”比喻祖國;用“秋”之衰落,比襯“春”之興盛;另以鶴頂格嵌上“澳門”巧妙表達主題;更妙的是“葡”字的雙關(一指葡萄葉,另指葡萄牙)。

還有陳自如1993年撰寫的春聯:旭日行天,喜蓋通紅大印;神州鋪紙,欣籤致富合同。

以鮮明生動的形象,熱情歌頌了黨中央的富民政策和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奔小康的場景,較之乾巴巴口號式的“黨頒富民策,人奔小康途”何啻天壤!

本文作者莫非是中國楹聯論壇管理,擅長詩聯,工書法,原籍廣西,居於鄭州。

篇2:對聯的起源

對聯的起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聯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積澱、精華,是古老文明的結晶;對聯也是國粹,是我國傳統文化大樹上綻放着的一朵奇葩。

趣味迴文聯

據説清乾隆時,北京有家名叫“天然居”的酒樓。有一天,乾隆與大臣紀曉嵐登上“天然居”酒樓,乾隆隨口吟出一句“客上天然居”,正待思索下文,卻發現這句話倒過來念更有意思,成了“居然天上客”。兩句連起來意思是客人上“天然居”飯館去吃飯,沒想到居然像是到了天上的客人。

乾隆便得意地把這兩句合起來當成上聯,讓紀曉嵐接下聯。沒想到紀曉嵐隨即説出了自己的下聯: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大佛寺”是北京東城一座有名的大廟。這副對聯正念、倒唸也都講得通,前後句的意思也有聯繫。意思是:人們路過大佛寺這座廟,廟裏的佛像大極了,大得超過了人。

這副對聯放到一塊就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這種對聯不但可以順着讀,而且可以倒着讀,頗具趣味,讓人回味無窮,它叫做“迴文聯”。“迴文聯”又稱為“捲簾”,是我國對聯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僅體現了文人的'苦心,也説明了漢字的奇妙哦!

經典迴文聯

NO.1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福建廈門鼓浪嶼魚脯浦,因地處海中,島上重巒疊嶂,煙霧繚繞,海天茫茫。這副迴文聯上聯寫霧與山相互映襯,互相依存;下聯寫天與水相互映襯,浩瀚淼遠。兩兩相對,準確刻畫出鼓浪嶼魚脯浦的景色。

NO.2 廣東湛江有一副反映鄰里之間友好關係的迴文聯,至今仍被老百姓傳頌不衰:

我愛鄰居鄰愛我;魚傍水活水傍魚。

NO.3 20世紀40年代抗戰勝利後,美國國務卿馬歇爾來中國協調國共關係,因調停失敗而改由華來士接替他。當時有人在報上撰聯:

馬歇爾歇馬;華來士來華。

這副對稱式迴文聯將人名、時事巧妙切合,令人拍案叫絕。

實戰迴文聯

聰明的小讀者,請讀下面幾副迴文聯的上聯,然後試着對出下聯吧!

1.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下聯:

2.上聯:靜泉山上山泉靜

下聯:

3.上聯:處處紅花紅處處

下聯:

追憶

篇3:對聯的起源

説起對聯,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每年過年貼的春聯了。宋代王安石的詩《元日》有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見貼春聯也是一種古老的習俗了。但春聯只不過是對聯的一種。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等,起源於桃符。

相傳,對聯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題桃符”。這要算是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但也有其他説法,中國最早楹聯出現在唐代,有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敦煌遺書為據。

這裏給大家補充一下,“桃符”指的是古時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着門神或者寫着門神名字,用於辟邪的桃木板,相當於門神像。“五代”是中國歷史上介於唐朝和宋朝之間的一個歷史時期,在這段時間朝代更換頻繁,因為很多人對於歷史階段只是一個大概瞭解,但實際上還有很多階段,包括歷史書都沒有詳細講述,所以怕大家不太清楚這個時代,稍帶一提。

但是呢,從文學史上來看,對聯是從古代詩文辭賦中的對偶句逐漸演化而來,在這個過程中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也就是對偶階段,駢偶階段和律偶階段。

對偶階段的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古詩文中出現了對偶句,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類的;駢偶階段起源於東漢的辭賦,興於魏晉,盛行於南北朝,是以對偶句組織的駢文;律偶階段始於魏晉,到了唐代正是形成,即一般的五、七言律詩。

所以對聯起源很早,至於起源時間,看你整麼定義了。因為很多對聯不是説一定是貼在門上,叫做楹聯,從先秦兩漢都有對聯的痕跡了。你可以認為起源於唐朝或五代時期,也可以看作是更早起源於先秦時期,那麼我本人傾向於後一種。

事實上對聯的形式有很多種,只要對得上都算作是對聯,只是有好壞之分罷了。甚至胡亂對也是一種對子,對得好的講究一個對仗工整,平仄合宜,先後呼應。所以我認為對聯起源時期傾向於更早一些。

在給大家分享兩種對聯,一種是“絕對”,一種是“迴文聯”。

所謂“絕對”,一般是經歷長時間在民間流傳下來的,難度很大的對聯,有些已經有了下聯,有的至今無人能對。

“煙鎖池塘柳”就是一個很有名的“絕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出自晚明陳子升的《中洲草堂遺集》,迄今為止已經超過300年。

“煙鎖池塘柳”這五個字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下聯也應該有與”五行“相對之意。有人以”灰堆鎮海樓“為下聯,但也只是形式上對仗,上下聯雅俗差距很大,還有人將”灰堆“改為”炮堆“,依然不夠好,這就屬於對的不好的對聯,但也算是對聯。還有什麼”炮架鎮江城“,雖然氣勢上比前者要好,但仍然不夠好,平仄對仗存在缺陷。

後來有人對出了不論是平仄還是意境上都非常協調的下聯:”茶烹鑿壁泉“,這個下聯不僅意境上和韻律上對得好,更為難得的是對仗的偏旁均在下部,殊為難得。補充一下,”烹“字下面四點水是”火“得意思,”鑿“字繁體字下面是”金“字,因為我們的現在的漢字都是經過簡化的,所以對一些繁體字不熟悉,也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迴文聯即以迴文的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以順着讀也可以倒着讀,頗有意思。自古即今傳下來的迴文聯相當多,摘錄幾副,與君共賞之。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

篇4:對聯的起源

對聯的起源

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説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我國的春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户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 ,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篇5:淺談對聯的起源

對稱及平衡,是先民美學觀點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在生產工具(打製石器)時便已顯示;在文字創造方面,同樣顯示着這一審美觀。從已發現的公元前四千年的半坡遺址出土垢陶器上的刻畫符號來觀察,這些符號也經常成左右對稱。八卦是我國最早的極為規則的、非常講究對稱的刻畫符號。卦象的外形到內涵(從形到質)都體現着“對稱”的審美觀。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這種審美觀便表現為對偶句。《文心雕龍》有言:“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高下相須,自然成對。”對偶這一修辭手段可以説是世界上最早出現並運用的修辭手段,它和象聲是孿生兄弟。

對偶不只是簡單的字面、詞義相配成偶,還要求分量相當,不能畸輕畸重。其例,不勝枚舉: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風雅逸篇》);

“清廟穆兮承餘宗,百僚肅兮於寢堂”(《神人暢操》);

“寧為雞口,勿為牛後”(《古今諺》);

“爭魚者濡,逐獸者趨”(《列子》);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

屬於詩者則有: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汝無家,何以速我獄?”(《詩經》);

“名餘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資料

”(《楚辭》);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的文字甚至口頭語,都很自然在運用了對偶句。但在形式上尚無有意雕琢,劉勰説:“唐虞之世,辭未及文”。此後形成駢體賦。進入南北朝後期,對偶句的運用便已經精雕細琢了。

與劉勰同時的沈約提出“四聲八病”的主張之後,詩歌創作漸趨嚴謹的格律化,詩歌有了格律要求並越趨嚴密精細。在詩中,律詩的對偶句用上了“對仗”一詞。

在格律詩形成的同時,詞已萌芽、發展,自然而然地引進了格律,又向着長短句發展。到北宋,詞的創作格律已經十分精熟,只是仍較短小。到柳永和蘇軾手中,詞牌陡增,題材面大擴展,表現方式大為豐富多樣。詞到盛時,曲已興起,造語選詞,較貼近民眾。詩詞曲都給對聯以極大的影響。隨後的雜言又大量用入對聯,除竭力講究典雅這外,成為主流的,則是以淺近的文言文或以口語入聯,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地步,得於在民間紮根,在深入民間的同時,又從俗語、俚語、諺語、謎語等處汲取營養。

假如説對偶句是對聯的原質,那麼它是在詩歌、駢賦中孕育而成的,是不斷經吮吸詩、詞、曲、賦的乳汁而成長。特別是深入民間後,融合謎、諺、俚、俗語等,成為一種上至宗廟、朝庭、下達至卑、至穢處所都能使用的文學作品。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春節對聯起源及春聯

2.我國對聯的起源

3.中國對聯的起源

4.春聯的傳説和起源

5.對聯的起源

6.淺談對聯的起源

7.對聯的起源及正確貼法

8.楹聯的起源

9.對聯起源

10.貼春聯的習俗起源

篇6:對聯的起源簡介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説: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户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七年級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户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户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對聯的由來

南朝《荊夢歲時記》記載,每逢歲時,人們便掛桃符來驅鬼避邪、迎喜接福。這是對聯的萌芽。

五代時,桃符上的神像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聯語。《茅亭客話》記載:蜀後主孟昶曾寫了一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對子,是我國最早的對聯。

宋代受詩詞的影響,對聯在對仗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大詩人陸游就曾為自己的書房題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話流年”。

明代對聯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簪去樓雜記》記載: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後,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門第,須加春聯一副”,他本人也帶頭寫了一副對聯送與徐達----“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清代是對聯的繁榮期,不論在內容的開拓還是在藝術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如吳敬梓作的提示人生哲理的:“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馮玉祥將軍送給理髮鋪的:“倭寇不除,有何顏面對鏡?國仇未報,負此頭顱為人!”中國青年反對帝國主義“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刁難的“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等等,不再贅述。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説就是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我國的春聯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ǎng)在公元 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户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篇7:對聯的起源簡介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是一種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文藝形式,它講究對仗工整,遣詞典雅,寓意深刻,規格嚴謹。

對稱及平衡,是先民美學觀點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在生產工具(打製石器)時便已顯示;在文字創造方面,同樣顯示着這一審美觀。從已發現的公元前四千年的半坡遺址出土垢陶器上的刻畫符號來觀察,這些符號也經常成左右對稱。八卦是我國最早的極為規則的、非常講究對稱的刻畫符號。卦象的外形到內涵(從形到質)都體現着“對稱”的審美觀。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這種審美觀便表現為對偶句。《文心雕龍》有言:“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高下相須,自然成對。”對偶這一修辭手段可以説是世界上最早出現並運用的修辭手段,它和象聲是孿生兄弟。

對偶不只是簡單的字面、詞義相配成偶,還要求分量相當,不能畸輕畸重。其例,不勝枚舉: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風雅逸篇》);

“清廟穆兮承餘宗,百僚肅兮於寢堂”(《神人暢操》);

“寧為雞口,勿為牛後”(《古今諺》);

“爭魚者濡,逐獸者趨”(《列子》);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老子》);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

屬於詩者則有: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汝無家,何以速我獄?”(《詩經》);

“名餘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楚辭》);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的文字甚至口頭語,都很自然在運用了對偶句。但在形式上尚無有意雕琢,劉勰説:“唐虞之世,辭未及文”。此後形成駢體賦。進入南北朝後期,對偶句的運用便已經精雕細琢了。

與劉勰同時的沈約提出“四聲八病”的主張之後,詩歌創作漸趨嚴謹的格律化,詩歌有了格律要求並越趨嚴密精細。在詩中,律詩的對偶句用上了“對仗”一詞。

在格律詩形成的同時,詞已萌芽、發展,自然而然地引進了格律,又向着長短句發展。到北宋,詞的創作格律已經十分精熟,只是仍較短小。到柳永和蘇軾手中,詞牌陡增,題材面大擴展,表現方式大為豐富多樣。詞到盛時,曲已興起,造語選詞,較貼近民眾。詩詞曲都給對聯以極大的影響。隨後的雜言又大量用入對聯,除竭力講究典雅這外,成為主流的,則是以淺近的文言文或以口語入聯,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地步,得於在民間紮根,在深入民間的同時,又從俗語、俚語、諺語、謎語等處汲取營養。

假如説對偶句是對聯的原質,那麼它是在詩歌、駢賦中孕育而成的,是不斷經吮吸詩、詞、曲、賦的乳汁而成長。特別是深入民間後,融合謎、諺、俚、俗語等,成為一種上至宗廟、朝庭、下達至卑、至穢處所都能使用的文學作品。

篇8:簡論對聯的起源

簡論對聯的起源

對聯又稱楹聯、對子、聯語,是由兩串字數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諧、語意相關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多用來懸掛或粘貼在牆壁和楹柱上,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對聯紮根於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詩經》的對偶規範、諸子百家的學説、辭賦的修辭文采、駢文的對仗聲律、唐詩的風範格韻以及民問的桃符形式為一體,題材豐寓、風格多樣,集情意韻形 之美,收雅俗共賞之效。這一我^獨有的民族文學傳統藝術形式,源遠流長,歷經千餘年不衰,深受社會各界廣大人民羣眾所喜愛,成為我國文藝百花園中一枝精緻奪目的奇葩。

對聯的起源可以遠溯到桃符。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過年時懸掛在門兩邊,畫着傳説中鎮邪除妖的神荼和鬱壘神像的桃木板。後來桃符逐漸簡化,上面只幽符咒或只寫“神荼”、“鬱壘”的名字。這種桃符每年除夕更換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寫到的“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即指此事,所以古代又稱春聯為“桃符”。但這種桃符只是為了求神滅禍、祈求吉祥,沒有獨立使用對仗句子的意識,還不是文學意義上的對聯。

五代時,符咒和“神荼”、“鬱壘”的名字逐漸被聯語取代。據説這源於後蜀國君孟昶的一個突發奇想的旨意。後蜀廣政二十七年,孟昶突然下了一 道旨意,命羣臣在桃符上題寫對句,比試才華。羣臣寫來寫去,孟昶都不滿意。最後索性自己提筆寫出了一副聯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後來這種過年在桃符上寫聯語的形式慢慢傳人民間,深受百姓的喜愛,越傳越廣。雖然這副五言聯並不一定足我國的第一副對聯,但人多數學者都認為它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從文學自身發展規律來考察,對聯的形成是有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的。《詩經》、《楚辭》、諸子百家著作、漢陚、唐詩等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對偶句,是對聯的原始形式。如《詩經 小雅 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再如《尚書 益陳謨》中提到的“滿招損,謙受益”,《論語 雍也》中“乘肥馬,衣輕裘”,《論語 述而》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 戚”等。還有李甶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杜甫的“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等等。

明清時期是對聯的鼎盛時期。統治階級對駢文和對聯非常看重,還將其列入科舉考試。文人將時局政見、流派紛爭通過對聯的形式予以表達。對聯的應用已遍及社會的每一個階層,蔚為大觀。對聯不論是在內容還是藝術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離度。如張之洞有曰:“四水江第一,四時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梁啟超對句曰:“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後!”以及“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