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範文>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精品多篇)

企業管理範文 閲讀(2.42W)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精品多篇)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一

摘要:今天的競爭不再是規模經濟的競爭,而是速度經濟的競爭,企業只有實現信息化,才能快速響應市場,贏得競爭的主動權。企業信息化是先進的管理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應用過程,而信息技術的商業應用價值也在於促進企業管理的科學化。所以,信息化戰略不應僅僅是信息技術的延伸,而更應該是企業管理思想、組織機構和管理方式的轉變。並且在信息化的過程當中,企業不應只是被動地適應管理變革,而更應積極主動地推動管理變革,並使信息化平穩地良性進行。

論文關鍵字:信息化 管理方式 管理變革

隨着Intemet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將對社會的各個領域帶來深刻的變革。對於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來講,信息化建設的成功與否將決定本企業、本部門的市場競爭能力,以及今後的正常發展。企業只有實現信息化,才能快速響應市場,贏得競爭的主動權,20xx年11月3日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召開了第五次會議,温總理作了重要講話,指出“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們必須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推動企業全面的管理變革,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管理變革成為當今各大企業的重要問題所在,只有深刻的對企業的變革作出正確地認識,才能最終提高企業競爭力,贏得競爭優勢。

一、企業信息化及其基本內容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將傳統方式進行的經營活動轉變為電子事務和電子商務的過程,它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化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伴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需要通過信息化來提高對變化的反應能力,即提高企業的“智商”。因為企業的“智商”水平取決於企業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企業信息化的主體內容會因信息技術的演變以及企業的性質、規模、類型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企業信息化侷限於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理以及企業內部日常辦公事務的處理等方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着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和通信網絡技術的日趨融合,企業信息化的內容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不再侷限於企業活動的某些環節,而是逐步地滲透到企業活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

1、生產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生產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是製造業企業在機械化基礎上綜合利用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實現對生產過程的監測和控制,從而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目的。在產品設計和開發環節,主要是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虛擬現實和模擬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以縮短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週期,節約開發成本。在生產環節,主要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生產設備(DCS)、以及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和計算機集成生產系統(CIPS)等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2、企業管理的信息化。企業管理的信息化以企業的各種應用系統為基礎,通過各種類型的信息應用系統來有效地組織、利用信息資源,實現管理的高效率。企業的應用系統按功能可以分為事務處理系統(TPS)、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DSS)、智能支持系統(ESS)等;按應用的職能部門又可以分為財務管理系統、銷售信息系統、庫存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OA)等。對於企業而言,各種應用系統既可以自成一體,以服務於企業某一個或某些部門的職能需要,也可以是通過企業內部網有機聯繫在一起的集成應用系統。

3、SCM和CRM的信息化。企業採購和銷售過程中的信息化極大地拓寬了企業信息系統的應用範圍,從而使企業的信息化從內部擴展到外部,並藉助於企業內部網、外部網和公共網絡將企業內部的生產管理和外部的供應、銷售整合在—起。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利用網絡和信息系統等手段整合供應商同企業的交易和信息流程,以提高企業的採購效率;客户關係管理信息化則是利用信息技術來收集、處理和分析客户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户的要求。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為企業整合內部的信息系統和外部的供應、銷售提供了新的手段,從而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信息化戰略和管理變革

企業在整個信息化過程中,最初的目標是企業信息流的固化,固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信息混亂、信息處理瓶頸、信息處理宂餘或信息處理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從而帶來管理體制的調整,體制調整必然會有信息流的調整和信息管理系統的調整,信息化建設的深入也會產生新的信息流動方式而帶來更新的管理體制的調整,周而復始。所以信息化戰略不應僅僅是信息技術的延伸,而更應該是企業管理思想、組織機構和管理方式的轉變。

(一) 信息化戰略與管理思想的變革

企業信息化必然導致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進入企業的生產和管理領域,結果促使了大量新的管理思想的湧現,如“業務流程重組”、“虛擬企業”、“學習型企業”等。所以,為了順應企業信息化的潮流,企業的管理思想應進行如下的變革:從功能管理向過程管理轉變、從利潤管理向贏利性管理轉變、從產品管理向顧客管理轉變、從交易管理向關係管理轉變、從庫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轉變等。

(二) 信息化戰略與管理組織的變革

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把信息傳遞方式由階梯層(等級)型逐步轉變為水平(自由)型,與信息傳遞方式緊密相連的管理組織結構也就從尖頂的“金字塔”型轉變成扁平的“矩陣”型。傳統的等級管理轉變為全員參與、模塊組織、水平組織等新型組織模式,垂直的層級組織中大量的中間層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企業內部上下級之間的距離大為縮短,高層決策者可以與基層執行者直接聯繫,基層執行者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決策。組織結構扁平化意味着打破部門之間的界限,高層決策者與基層作業者直接聯繫增多,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決策的機會增多,從而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三) 信息化戰略與管理方式的變革

現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將促進企業革新管理方法,企業管理會更注重於職工的培訓和學習,以協調職工的整體行動。發表基於網絡的管理方式使得企業內部溝通和協調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在“虛擬企業”“在家上班”等這些時髦概念背後,揭示了傳統管理職能的變遷。協調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傳統的協調以面對面交流為主要手段,企業內部網和各種新型通信手段將改變這種交流模式,也使得內部協調更加高效,成本也更為低廉。這種協調方式也為區域性企業向全國甚至全球範圍擴張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總之,信息化的結果是企業管理變革的原動力,這種變革,要求企業從企業的內部結構,企業的管理思想以及企業之間關係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現主要表現在:1、企業的管理重點從內部管理到外部適應,要素效應不再是企業追求的目的。2、企業的競爭優勢核心轉向知識,企業的組織轉化了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領域。3、企業的組織形態由固化和顯性化轉化為適時化和虛擬化, 4、企業的經營領域由單一的商品經營轉化為資本經營,資本經營成為企業快速增長的方向。

三、企業信息化必須以管理為本

1、企業信息化與IT黑洞

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啟動得並不太晚,然而由於過於偏重信息化的技術本身,到目前為止真正獲得很大成效的企業並不多。信息產業業內有個專業術語叫作“IT黑洞”,經濟學界稱為“生產率悖論”,是指企業採用信息系統之後企業生產率不但沒有與預想的一樣得到提高,甚至有所下降,企業因為IT項目的失敗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信息化悖論”產生的表層原因很多,但並不只是來自技術方面,而更多的是來自IT與企業的業務流程及經營戰略的整合。具體表現為:第一,信息化系統建設缺乏與企業戰略及企業業務的結合;第二,企業對IT的投資如何轉化為企業利益的實現途徑缺乏分析;第三,缺乏對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內外部競爭要素結構迅速變化的認識,難以根據環境和企業戰略競爭焦點的變化對信息系統戰略進行動態的調整;第四,信息系統實施後難以根據企業競爭的需求對信息系統進行持續改進。

信息技術僅僅是一種手段,並不能解決企業自身的管理問題,企業信息化的關鍵並不在於信息化技術的實施,而在於建立在適合的現代管理要求的組織形式,利用信息化的實施來改變企業的組織結構,並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如果企業信息化沒有建立在對企業業務流程重組基礎之上,而僅僅是把現有經營模式用計算機的手段來依葫蘆畫瓢就地實現“數字化”,那麼企業信息化就象新瓶裝舊酒,充其量只能實現“文檔電子化”,絕不能實現管理現代化的初衷。相反,只有進行了業務的重組和優化,範文信息技術才能發揮出強大的作用,迸發出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火花。因此,企業信息化實質上就是利用現代管理技術改造企業管理模式的過程,是信息技術與管理思想的結合,它帶來的並不是簡單的技術創新,而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管理創新,是一場深刻的管理變革,它對企業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所以説企業信息化是一場“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管理革命。

企業信息化包括銷售、生產、服務等各方面的內容,而實質是企業信息化,是企業將融合世界先進管理思想的信息技術進一步應用於管理,提高企業的效率和效益,企業信息化其實是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和企業外部交流信息化,因此企業信息化不僅是技術變革,也是管理變革,確保企業有一個科學、規範的業務流程和管理基礎,這是企業實行信息化必須經歷的階段,特別是我國長期處於粗放型的管理體制,以及信息化在我國企業應運水平比較低的狀況而言更為重要。

2、企業信息化與企業管理相輔形成

信息化是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現代的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過程,而信息技術的商業應用價值在於促進企業管理的科學化,隨着信息化在企業各個管理層次的深入,其必然影響企業的戰略發展、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業信息化的實施該與企業的制度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建設等結合起來。

當代管理實踐的發展總是和企業信息化有着密切的關係,以全面的質量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工作需要信息技術的幫助,而企業在推進信息化過程中,又必須融合全面質量管理等工作的理念與內涵。隨着知識時代的到來,企業與外部交流及信息的獲取,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正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企業的市場反映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企業信息化,就是要建設企業內部的各個信息系統,讓它們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率。信息技術對於企業管理的核心作用在於:通過改善企業的協調方式從而影響企業的運行機制。信息技術通過減少信息處理和交流的時間與成本影響着企業中人們完成工作的方式,這種減少反過來對企業的協調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企業信息化建設必然會推動管理的變革,而管理的變革又會對信息化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此反覆,最終實現的是管理更有效率。

3、信息化的關鍵在於管理變革

成功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應成為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契機,從而促進企業管理的優化,然而很多企業卻沒有認識到這點,面對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對於企業信息化的抵制和阻礙,他們往往用傳統的手段去應用信息技術,不去觸動傳統的業務流程模式和企業的組織結構,一些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往往只是從加強數據處理能力、減少差錯或節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認識。我國大多數企業投入較多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更多的是注重設備上的投資和技術上的更新,而忽視了與此相應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轉變,因而,並未取得投資回報,甚至出現負效益,這是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企業信息化應致力於從深層次觸動企業進行管理變革,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去重塑企業。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的應用應該是用來滿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術也將提高管理水平;從技術角度看,管理要納入信息系統的規範運作,先進的管理思想不斷融入信息系統中。一般來説,為了充分釋放信息技術在企業應用中的價值,順利地實現管理變革,企業需要經歷以下三個轉型過程,即重新組織企業的經營活動,為企業引進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管理環境;構建信息技術結構,為信息技術應用建立良好的框架;將信息系統的功能與整個企業組織的經營管理活動結合起來,達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總之,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關鍵在於企業的管理變革,將來企業的出路會是在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上,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進行搭配,使企業在抓住自己核心能力,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取自己的立足點。

參考文獻:

[1]王眾託。企業信息化與管理變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

[2]遊文麗。對我國企業信息化管理現狀的思考[J].商業研究,20xx,(3) .

[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J].企業研究,20xx,(1).

[4]俞立平。企業信息化與電子商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xx.

[5]國家經貿委、信息產業部。關於大力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指導意見[Z].20xx.

[6]李錦城。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進一步推動企業信息化工作[Z].20xx.

[7]芮明傑 管理學現代的觀點[M]。 世紀出版社,20xx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二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的時代。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在把人類社會發展推向一個新階段。科學技術的每一項重大突破,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都將帶來深刻的影響;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經濟實力、生活質量、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以及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無不繫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發明創造、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受到各國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也成為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

企業創新系統是國家技術創新系統和知識應用系統的核心。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就必須在認識技術創新含義基礎之上改革原有的科技體制,重新配置科技資源分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使企業參與技術創新活動,並在技術創新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

最早提出“創新”概念的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為了追求超額利潤而進行的,“創新是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熊彼特關於創新的概念既包括技術上的創新,又涉及市場、組織等方面的創新,而且技術上的創新也並不特指重大技術發現,他曾指出“這種新的方法絕不需要建立在新的發現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説,技術創新並不特別要求對技術上的重大變革,但越來越強調商業化的程度或成功,換言之,就是要求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企業如何才能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呢?就是要使企業參與技術創新活動過程,並在技術創新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發揮主導作用。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企業要作為技術創新的決策主體。即企業可在國家行業政策的宏觀指導下,依據市場需求變化和市場競爭格局,自主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目標的創新項目,並進行籌資、投資,承擔相應風險。創新涉及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大事,企業有了這個權利,才能做到自主經營自擔風險和自負盈虧。成為決策主體投資主體,是實施諸如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教育培訓等創新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其次,企業要作為研究開發的主體。即全社會的研究開發工作主要在企業進行,而不是在企業外的專業研究所和高等院校進行。因此,必須一方面增強企業的研究開發實力,組建技術創新開發中心;另一方面要改革現有的。科研機制,優化科技力量佈局和科技資源配置,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最後,企業要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技術創新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而實現這個轉化的主體是企業,因此,確立和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是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保證。要進一步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突出技術要素分配,形成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動力機制;進一步突出營造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的創新環境。

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解決企業的技術創新意識差、傾向低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就必須改革原有的科技體制,重新配置科技資源分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依據市場規律求生存和發展。企業要成為真正的創新主體,還需要深化企業制度創新,建立多種類型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只有具備了法人資格,建立了合理的內部治理結構,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才是真正的企業。企業要成為真正的創新主體,創新的技術源應主要來自企業內部。因為只有企業才最清楚“市場冷暖”,知道如何按照市場需求開發創新所需的技術。一方面,國家重點企業和企業集團應建立自己的研究開發機構,成立技術中心或中央研究院;另一方面,根據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按照“建立產權聯繫、形成利益互依、經營融為一體”的思路,加強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聯合協作,建立雙邊、多邊技術協作機制,使遊離於企業外的科研機構直接服務於企業。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其核心在於承認和保護創新者的技術創新產權,允許創新人員憑藉其創新產權在企業佔有股份,從企業分得利潤,個人收益高於企業員工平均收入水平;企業家是企業創新的靈魂,要保護和扶植企業家,承認企業家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並允許企業家得到更多的個人收益和工作及生活便利,其實就是承認企業家對企業技術創新的超額貢獻;另外,通過補貼、獎金及工資福利等多種措施實現極力方式的多樣化,形成尊重知識和人才、有利於創新的內部氛圍。

總之,發展新經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企業必須實行以進入世界市場為目標的企業創新工作,而創新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在多元產權結構的基礎上,推進觀念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將有力地推動我國企業的新發展。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三

提要:

隨着信息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興現代企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電子商務的運用與發展越來越廣泛。現代企業管理運用電子商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而現代企業管理應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決定着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甚至是決定着企業的成功與否。在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電子商務已經在商業的發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電子商務憑藉其高效率、低成本、速度快等多方面的優勢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迅速發展站穩腳跟。

關鍵詞:

電子商務;現代企業;管理;客户關係

一、現代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原因

(一)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電子商務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而隨着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步伐越來越快,企業自身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以前的企業管理模式越來越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使得企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僅是現代企業管理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趨勢下的必然結果。企業管理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的手段來共享企業的基本信息,從而通過企業內部信息的交流與配合,實現各個企業之間商業活動聯繫與企業自身信息的網絡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現代企業管理髮展電子商務勢不可擋。

(二)企業技術革新的必然趨勢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網絡技術也越來越受到廣大人羣的關注。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腳步,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在企業的管理中運用電子商務手段。而傳統的企業管理制度已經不再適應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所以企業的技術革新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這個是社會的自然法則。

(三)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必要性

企業與管理,就如人與思想。一個人有思想才會有高度,要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管理對於一個企業來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有管理,才會有以後的發展與前景。企業管理髮展電子商務不僅可以為企業制訂長久的戰略目標,還可以合理的劃分部門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潛能。企業有了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大大增強企業的運作效率,使得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更加的合理化,只有這樣才能向顧客提供滿足的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管理即思想,人有了好的思想,就會穩步地向前邁進,企業有了好的管理,企業才會向前發展,而電子商務正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現代企業管理只有發展電子商務,才能增加企業內部、部門、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得企業信息的網絡化與經濟的全球化,讓企業能不斷地隨着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最終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

(一)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思想的影響

近年來,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着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標誌着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僅加快了企業管理思想創新的進程,更是加快了企業全球化的步伐。電子商務打破了現代企業在時間上和地域上的限制,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發展貿易環境,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管理思想要與時俱進,只有創新了企業的管理思想,才能推動企業管理的進一步發展。企業信息的全球化,使得企業之間在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管理髮展電子商務讓企業的信息網絡化,在網絡中進行分析與探討,為企業在做出重要決策時提供準確的論證依據,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確保自身的優勢,企業管理思想的升級與創新勢在必行。

(二)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方式方法的影響

隨着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給企業的管理方式、方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是社會經濟發展下的必然趨勢,企業必須做出調整改革換新,改變企業原有的管理方式方法,發展科學的現代管理方式。在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讓企業的管理方式、方法得到全面的升級,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獲取最大利益。企業改變企業管理的方式方法去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才能在電子商務的潮流中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三)電子商務對企業組織管理的影響

隨着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傳統的組織無法適應社會生產的需要。電子商務的發展,讓企業組織結構不得不也隨之而發生改變。傳統的組織結構管理的層次很多而且複雜不夠分明,影響企業的信息傳遞效率和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打破了企業間、地域間的界限,讓企業的信息全球化,推動着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四)電子商務對企業人才管理的影響

知識經濟時代下,人才是整個企業的核心,企業與人才,即人與大腦,大腦是人思想行動的指向,而人才是企業的導向。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在企業的運用,企業對於現代管理人才急切需求,求賢如渴,甚至不惜高薪聘用,更有甚者去挖牆腳,由此可看出人才對於現代企業的重要性。現代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必須要有高水平的人才來管理與建設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在電子商務的潮流中佔得一席之地,與時俱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管理應對策略

(一)進行必要的企業重建

隨着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對企業進行必要的重建是必然趨勢,處於電子商務的洪流中企業要想獲取自身的利益優勢,就要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而發生改變,對企業進行重建。企業的重建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對企業的業務、服務、效率等方面進行調整完善,改善企業內部、部門、員工間的信息交流方式。企業重建,就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為尋求發展作出的應對策略方式。企業內信息交流的網絡化使員工通過網絡就可以瞭解企業內部的信息,大大地縮短了整個企業內的生產週期,對企業進行必要的重建發展電子商務,可以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二)建立創新型管理的經營理念

社會經濟不斷髮展,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原有的企業管理經營理念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腳步,企業要想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建立新型管理經營理念是必然的,就是運用網絡技術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脱穎而出,對於企業經營理念進行創新是必要的。

(三)注重全球戰略

隨着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企業的經濟逐漸全球化,電子商務打破了企業在地域和時間、空間上的界限,面向全球尋求發展。企業要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尋求發展,就要實行全球戰略,電子商務加劇了市場的競爭,企業不再是與本國國內的企業競爭,而是與全球的企業競爭,雖然這給我國企業帶來了激烈的衝擊,但這也是一次機遇與挑戰,面向全球實現企業的突破,使得企業更好的發展,適者生存這是自然法則。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就要注重全球戰略,建立完善的全球戰略機制,要放眼全球,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全球的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推動企業的飛速發展。

(四)企業管理從產品注重向顧客注重轉變

隨着電商的日漸成熟,顧客滿意度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傳統企業只注重商品,有商品就不怕沒人買的傳統觀念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發展,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選擇多樣化,使得企業管理必須從產品注重向顧客注重轉變,只有生產出顧客滿意喜歡的商品,顧客才會選擇購買,在商品選擇上也不僅僅侷限於價格而更注重商品的價值。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就會從商品價格、質量、物流、服務等多個方面選擇。所以作為企業必須將顧客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五)注重企業經營者素質的提高

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來説,企業經營者素質的高低與企業的興衰成敗息息相關。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企業必須做出改變,在企業中發展電子商務,而這些都是企業經營者的戰略眼光,都是企業經營者良好素質的體現,只有這樣企業才會與時俱進,不斷髮展。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企業經營者要勇於接受挑戰,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快速做出反應,由此可見企業經營者良好的素質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和企業的經濟利益能否取得有利地位的關鍵。

主要參考文獻:

[1]王立霞。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分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4.

[2]趙鳳英。論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的影響與創新[J]。中國商貿,2014.16.

[3]連玉蘭。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性[J]。才智,2014.25.

[4]沈初霞,朱翠。淺析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5.36.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四

科技和管理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集約化經營的兩隻車輪。企業一方面要採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生產經營質高價低有競爭力的商品,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另一方面要實行嚴格的科學管理,通過科學的財務管理、會計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採購管理、庫存管理、營銷管理、人事行為管理等,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重點、難點,也是突破點,現代企業管理必須把會計管理真正放在企業管理的中心位置,根據集約經營的基本要求,考慮會計管理工作。

一、會計管理工作在企業價值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實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要求增加生產要素的產出能力,以較小的投入實現最大的產出,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那麼,怎樣才能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呢?加強會計管理是重要手段,即通過記錄反映、規劃控制、計算分析、監督評價等方式,指導人們的經濟行為向取得最優經濟效益的方向移動。事前,要通過分析、比較、預測經濟發展前景,選擇最佳方案,確定經營目標;事中,要以經營目標為標準,適時控制,隨時反映經營目標的實現情況,發現差異,分析問題,採取措施,及時糾正,保證經營行為按既定經營目標進行;事後,利用會計信息資料進行經營業績考核、總結經驗,指導未來。可以説,會計不僅是講求經濟效益的實踐性,而且是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講求經濟效益的實踐性活動,又是通過對價值管理的形式來進行的。價值管理作為使用價值管理的抽象化概念,在商品貨幣關係存在並且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使用價值管理。這不僅表現在經濟效益的有無和大小要通過各種價值來表現,還表現在社會產品的再生產過程,經濟效益的數量表現實際上就是價值運動的增值額。企業財會部門是企業價值管理的主要承擔者和聚焦點,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所需的價值信息是由企業財會部門提供的,宏觀經濟中的價值管理也主要是通過企業財會部門提供的,宏觀經濟中的價值管理也主要是通過企業財會部門對企業經濟活動施加影響的。

二、會計是實現企業管理目標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會計不僅是經營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經營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企業內部管理來看,要使產權清晰,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實行嚴格的經濟責任制,如果沒有會計管理簡直不可想象。企業會計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這是勿庸置疑的。企業會計包括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部分。財務會計工作是根據企業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定期編制的有關財務報告,向企業外界有利害關係的團體和個人報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其具體目標是為企業外界服務。而管理會計是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特定問題進行分析,以便向企業內部各階層管理人員提供有關價值管理方面的預測、決策、控制和考核的信息資料,其具體目標主要是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在現代經濟的發展中,由於科學技術是新月異,生產力不斷髮展,企業規模日趨龐大,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家不得不格外重視企業內部管理和經營預測與決策,以反映和監督為根本任務的財務會計工作就不能滿足需要。為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轉軌變型,應將會計基本職能由核算向管理轉變,向決策傾斜,全面推廣和應用管理會計。

三、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職能作用

現代管理會計區別於傳統會計和執行性管理會計,它履行着更加廣泛的職能,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集中表現在解析過去、控制現在和籌劃未來三個方面。解析過去即對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進行進一步加工、改制和延伸,以滿足企業經營決策的需要。控制現在即嚴格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使之按決策和預算規定的標準有效地動作。首先,企業為實現一定的經營目標,須先通過決策程序確定最優方案;其次,對所選定的最優方案進行加工彙總,形成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生產經營全面預算;第三,為促進全面預算的實現,需要進行指標分析,形成各個責任中心的責任預算,並以此作為開展日常經營活動的標準;第四,各個責任中心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系統的紀錄和計量,作出實際完成情況與預定目標對比,評價和考核各個責任中心及其有關人員的工作成本;第五,通過信息反饋,及時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發揮制約和促進作用,以保證決策所定目標的圓滿實現。籌劃未來即以預和決策的形式,對企業可供選擇的有關方案進行鍼對性的數據分析,以便選出最優方案。預測是指企業根據現有的經濟條件和已經掌握的歷史資料和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對生產經營活動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狀況進行的預計和測算。預測的內容主要有銷售、利潤、成本和資金,預測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

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則是維持這一體系運轉並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動力之一。採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使會計基礎工作在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五

摘要: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影響着一個國家的現代企業體制,隨着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現代企業的體制隨之而改變。一個公司的經濟是其命脈,所以一個企業的財務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傳統會計的侷限性、職能轉變性以及職能轉變後的意義和作用。在此基礎上,對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財務會計的職能作用和實際作用進行解析,深入探討財務會計在現代企業中的位置。並且提出一些合理、科學的建議來應對現代企業管理的財務工作。

關鍵詞:財務會計;現代企業管理;作用與地位

一、在現代企業管理的背景下財務會計的職能轉變

(一)傳統財務會計的侷限和職能轉變

社會經濟的變化,造成傳統財務會計隨之變化。否則,難以生存下去。中國近代經濟復甦的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造成中國經濟體制的改變,政府這隻看不見的手逐漸退出經濟舞台,國家更多地鼓勵依靠個人能力去掙錢,於是私人企業應運而生,對於私人企業,它們的目的是掙錢,利益最大化。對於企業,更重視的是資金管理和核算,從某種方面講資金的管理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任務,企業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最少錢辦最大事,實現最優化方案。在這個過程中,財務會計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財務會計的存在可以不斷優化企業的資金結構,節約企業成本,讓企業更具有市場競爭力,而且財務會計在工作中可以分析發現一個企業在財務方面的問題和漏洞,幫助企業的決策者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讓公司不斷髮展。在現代經濟的背景之下,一個公司的決策者越來越重視財務的正確分配,一個企業也越來越離不開財務會計的分析和建議。因此,財務會計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慢慢擴展自身職能,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使得企業和財務會計緊密合作。所以,現代企業的管理中,財務會計已經不能滿足於過去簡單的財務工作,還要緊緊地圍繞一個企業進行深度結合,無論是在公司的前期規劃,中期操作還是後期維護,都要努力做出貢獻,實現企業與財務會計的雙贏局面。社會的需求迫使財務會計做出職能轉變。21世紀的今天,知識才是掙錢的本事。因此,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知識管理尤為重要。傳統企業管理中,更為重視規章制度,一切行為需要按照規定方式來做,僵化而固定的思維讓企業發展不具活力,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這樣僵化的企業管理已經不能滿足發展,一個企業需要發展自身的企業文化,用企業精神來維繫可持續發展。一個企業的核心不再以財物管理和資金分配為主要,企業文化成為了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它體現在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針中。一個企業的文化構建離不開財務會計的參與,財務會計在工作時注重以人為本,這樣才能構建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良好氛圍的形成,有效管控企業。

(二)現代企業管理背景下財務會計的作用分析

對於一個企業來説,財務會計的工作是基於企業內部環境下的,主要功能是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用正確的企業運行法則對企業的經營進行管控,保證企業優良發展,另外一個方面對企業進行監督,防範企業的非法操作和違章操作,預防一個企業的錯誤行為,保證企業的相關利益和發展。企業會計控制會受到會計控制方法論的引導,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方法,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授權批准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控制等。因此,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可以通過合理的使用這些會計控制方法,明確相關職責,優化崗位設置,構建相互制衡機制,保證企業內部管理層之間嚴格按照規定的職責和權限進行工作,並承擔相應的責任。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和情況,建立健全適合自己的會計制度和工作規範,保證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實現對公司的系統管控。在現代企業管理的背景之下,財務會計最重要的職能是掌握一個公司的財務狀態,資金流動和現金量,通過對這些信息和數據的分析,規劃一份適合公司發展的企劃,幫助公司更好運行,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二、現代企業管理下對財務會計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財務制度,獎懲分明,整體上提高財務工作水準

一個企業要想發展下去,必須得有一套符合自身的管理制度。所以,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需要在企業中不斷實踐,不斷髮展,追求自身的完善。建立起有效的培訓、崗位職責、監督體系等,在各個方面健全財務會計體系,提高企業財務部水平,增強企業工作效率。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定期對企業在職的會計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會計知識和技能,明確會計分工,增強他們對於企業的財務顧問能力,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對於效率高,做出貢獻的會計員工給予獎勵,獎勵可以包括紅包、假期等,對於那些消極怠工的會計員工給予一定程度上的懲罰,這種獎懲制度的實行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積極參與工作的心態,提高企業效率。

(二)給予財務會計舒服的工作環境,完善財會工作者的工作設備

企業財會工作很重要,需要對大量的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然後綜合比較等,只有正確的數據才能帶來正確的結果,所以給公司財會人員先進的工作設備是必要的,精確的數據能給公司帶來更準確的分析判斷,從而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而財會工作者每天面對龐大的數據,需要更多的耐心,細緻的觀察比對,只有良好的辦公環境才能讓財會工作人員靜下心進行工作,所以給予財會人員舒適的工作環境也是無可厚非的。

(三)對預算進行多次審核,保證公司良性發展

財務會計部門的期末決算要和財務會計預算相互銜接,依據各責任部門對財務會計預算的執行結果,提出績效考核意見。同時也要追責到個人,把對預算進行超支範圍的責任精確到個人,提出有效懲罰制度,監督個人行為。並且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對應措施,保證公司運營。

參考文獻:

[1]馬彬。論財務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決策與信息(中旬刊),20xx(07):100-101.

[2]張國祥。試論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外資(上半月),20xx(07):106.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六

一、對成本會計的獨立性問題的思考

成本一直都是企業十分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更是如此。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已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是在企業會計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最終由相關成本的會計形式組成,體現着企業的經濟效益目的。企業成本管理通過對成本進行預算分析和控制管理,反應並監督成本要素的運動,最終實現完全成本核算、變動成本核算以及標準成本核算來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成本進行有效核算和控制,因此,成本會計具有一定意義上的獨立性特徵。

二、對成本會計的目標問題的思考

同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一樣,成本會計也具有其自身的目標,這也是特定環境下對成本會計的要求,與成本會計的職能範圍相適應,體現着成本會計的功能作用,其目標主要包括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

1、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所謂基本目標是指成本會計應該實現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目標,這是公認的目標,也是成本會計的長期性、綱領性、終極性的目標。從成本會計的工作內容來看,它通過對成本費用的記錄、計算以及監督等方式來對企業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而成本會計的產生和發展本身都是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使然,也經濟效益有着天然的關係。因此,作為成本會計理論的最高層次的成本會計的基本目標,在於經濟效益目標,是企業職能範圍內的功能作用的體現,企業成本會計正是通過它的核算和監督作用,為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而進行服務。

2、成本會計的具體目標成本會計的具體目標比基本目標要更為微觀,是指成本會計在實際操作中為誰提供服務、提供何種服務以及怎樣提供服務等,也就是考察成本會計信息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等問題。而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成本會計作為一種企業內報告的會計形式,成本會計的服務對象決定了其需求的會計信息和服務方式的不同,可見,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即使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組合,都能形成截然不同的會計成本信息,因此,對會計成本的相關具體目標的界定就顯得尤為重要。成本會計與財務會計不同,後者主要是一種對外報告會計,因此其會計信息的服務對象更加廣泛,既包括企業所有者,也包括企業以外的債權人、政府機關等。成本會計信息的服務內容隨着其服務對象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服務對象的層次越高,其提供的信息也就越全面,一般的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成本會計信息包括日常的成本信息,而通過對成本費用分類表和會計報表的整理,又可以得到更加詳實、全面的成本信息。成本會計信息有多種服務方式,根據提供的對象不同而變化,包括通過憑證、賬簿、報表等形式定期定向的提供賬內成本信息,通過賬外的統計不定期、不定向的提供相關變動成本、邊際成本等,通過專題報告形式向特定對象提供特定成本信息,通過口頭報告形式向相關諮詢者或政府管理部門提供相關成本信息等形式。

三、總結

成本會計就是為了求得相應產品的總成本以及單位成本而對所有生產費用進行核算的會計,雖然成本會計的內容看似簡單,但其核算結果卻將成為企業決策和生產經營計劃的基礎,直接關係到企業決策的正確性和前瞻性。對成本會計理論的理解,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它的獨立性和目標性,成本會計的目標包括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而其中具體目標考察了成本會計信息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等問題。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七

摘要:現階段在我國市場經濟時代影響下,不僅需加快企業的發展,也需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由於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核心,能夠大幅度的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從而確保大幅度的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因為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需不斷廣泛的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應用管理會計,從而確保大力推動現代企業管理的快速發展。本文主要針對現代企業管理中應用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從而確保充分的發揮管理會計的效果與作用。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管理會計;應用

隨着我國經濟不斷快速的發展,使目前經濟形式逐漸轉變為全球化模式,導致企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由於現代企業管理髮展在極其重要的階段,通過現代管理科學與現代會計學相結合所形成管理會計。雖然我國在20世紀就已經逐漸開始應用管理會計方法,但是我國應用管理會計的時間較短,導致管理會計的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因此為確保現代企業能夠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需結合現代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科學與合理地運用管理會計,從而確保充分的發揮管理會計效果與作用。

一、管理會計的概念

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工作人員通過運用一系列的專業方法,加工、整理與報告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與其他資料,能夠確保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有效地規劃與控制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不僅能夠有助於相關工作人員對相關的經濟問題進行專門的決策,也能夠大幅度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的一種會計分支。因為管理會計作為極其特殊的會計形式,所以管理會計具有極其顯著的特點,能夠確保有機的結合企業會計工作開展與企業管理上的決策等管理行為[1]。因此從20xx年開始,我國就大力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與建設,不斷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廣泛的運用管理會計,從而確保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充分的發揮管理會計的優勢與作用。

二、現代企業管理中應用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的管理會計意識較為薄弱

我國的現代企業與國外的其他發達國家進行比較,我國存在極其顯著的短板,因為我國的現代企業開展時間較晚,在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開始加強對現代企業進行管理,所以我國現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不斷向國外的其他發達國家學習技術、設備、產品與經營管理模式。因此我國現代企業就算已經完成積累相關的技術,也需不斷優化與創新管理方面[2]。同時大部分的現代企業的管理者不夠重視運用管理會計,只對企業的基本收支數據的統計進行關注,嚴重缺少對財會方面的管理,從而導致在企業管理中無法充分的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與效果。

(二)缺少極其完善的管理體系

由於管理會計不僅是對收支進行簡單的核算,也需對數據進行極其全面的整理,才能夠系統化的全面分析數據,從而確保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市場發展趨勢與企業戰略轉型等方面提出極其合理的建議,以及能夠有效地為企業的管理層與決策層提供相應的決策依據。雖然管理會計需企業的各個部門的配合才能夠正常運用,以及管理會計與各個部門之間進行協調,才能夠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全面性與有效性[3]。但是大部分的企業缺少相應的管理體系,經常發生違規建賬等情況,從而直接對企業的正常經營與管理造成影響。

三、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

(一)完善企業會計的數據採集與處理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會計最為主要的核心,蒐集的各種數據不僅能夠對企業短期的盈利狀況進行反映,也直接關係企業的長遠發展。由於企業不斷廣泛的應用管理會計,不僅確保能夠快速的蒐集與處理數據,也能夠確保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4]。同時快速的分析與處理數據,確保及時發現與解決分析以及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需建立相應的企業管理體系,確保嚴格監督管理管理會計的各個環節,從而確保管理會計能夠與企業的管理與決策相符合,以及確保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管理

由於企業加強建設管理會計,企業需具備良好的內部環境,因此企業需極其重視對內部的財務管理環境與綜合管理體系進行優化與調整。同時在企業建設管理會計過程中,能夠及時的發現與解決存在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並且為確保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較高的獨立性,需確保更好地融合管理會計建設與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其次企業財會中的核心內容為預算,預算的科學性、準確性與完好的執行,直接影響管理會計建設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不斷大力支持管理會計模式的發展,並且現代企業做我國經濟極其重要的組成,需不斷提升管理會計建設的水平,從而確保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我國大部分的現代企業不斷廣泛的應用管理會計,但是應用管理會計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導致管理會計發展速度較慢,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現代企業需不斷加強管理會計的建設,建立與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從而確保對管理會計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管。同時需結合現代企業管理髮展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運用管理會計,從而確保充分的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與價值,以及實現現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斯超,淺議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20xx(17).

[2]李英赫,淺議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20xx(46).

[3]牛林,淺議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xx(8).

[4]馮藝藝,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xx(3):170-171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八

【摘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形成了特定的思想流派。且隨着多年的實踐發展,各大思想流派的理念與觀點深深對後人的為人處世造成了直接影響。其中,以儒家為主的思想學説涉及到的影響層面較多,取得了一定成果。針對於此,文章主要結合儒家學派的思想觀念,闡述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產生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以達到有效提升企業管理與傳統思想完美融合的效果。

【關鍵詞】儒家學派;傳統管理思想;現代企業;人力資源

前言

人類的管理活動從遠古的氏族管理過渡到封建的專制管理,進而再過渡到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所經歷的年頭較為久遠,屬於比較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在儒墨道法等學家流派的管理思想中,儒家的管理思想尤為突出,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推崇與運用。最重要的是,儒家思想側重推行明德、信義以及崇禮等方面的思想,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不謀而合。但是在多年的實踐中,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存在的問題較為突顯,主要表現在無法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相融合,在部分管理理念上顯得比較守舊,缺乏創新意識,對企業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關於儒家學派核心思想觀念的相關分析

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觀念為仁義,主張推行中庸之道理論。本人結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內容,結合本文的實質內涵將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觀念做出瞭如下歸納,僅供參考。忠”是儒家學派的核心理念,同時也是我國古代的道德標準規範。原意主要是指心態中正、立正糾錯。隨着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忠”所藴含的文化精神變得更加具體與豐富。以往我國將“忠”歸類到道德的相關概念當中,主要表現為:為人正直、盡職盡職、始終堅持真理。後來發展為忠於他人、忠於領導人員。“義”是思想和行為相統一的體現,屬於道德規範範疇的核心內容。從一定程度上來説,“義”是我國倫理理論可以集中體現聯結性的內涵,如孝義、情義、忠義等。“信”主要是指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誠”是儒家學派立身處世的核心思想,要求個人行為必須以誠信為本,深諳為人之道。“信”要求我們在言語行為上必須做到誠信可靠、表裏如一以及遵守諾言,才可以符合“信”的道德規範標準。

2、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管理並不是一項單純的經濟活動或者政治舉措,而是屬於特定文化之下的特定產物。受到我國小農經濟的發展影響,再加上儒家管理思想多年的宗法專制管理,使得現代化企業管理深受其影響與作用,存在的弊端問題較為突顯,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2.1人情為大,忽略制度

儒家管理思想主要集中表現於企業的管理制度,常常會出現以非理性倫理道德作為管理制度核心內容的情況,使得企業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過度重視人情,而對於企業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顯得比較忽略,或者實際實行的力度尚未達到預想的效果,最終導致企業在管理中存在較多無章可循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説,一旦這樣的思想佔據主流管理的思想位置,勢必會受到部分人情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的內部管理缺乏合理性,並長期處於混亂管理的狀態中。

2.2忽視效益,注重私利

受到傳統儒家管理思想的影響,企業各領導人員為了鞏固自身的主體地位,基本上都會把個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比較忽略員工的個人思想,使得企業內部管理缺乏公平性與合理性。最重要的是,一旦內部管理缺乏民主化,勢必會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秩序混亂,不利於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

2.3缺乏創新,傳統守舊

從實際的角度上來説,儒家傳統管理思想的確為企業管理作出了巨大貢獻,並付諸於實踐,取得的積極效益還是比較突出的。但是,儒家傳統思想並不是絕對的,在長期的發展中,需要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作出適當調整,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從現階段的管理現狀來看,多數企業仍在沿用儒家傳統管理思想中的弊端理念予以管理,缺乏創新性,不利於企業的長久發展。

3、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優化措施

3.1提倡與發展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貫徹與落實管理內容

堅持以人為本是每個企業都應該遵守和執行的管理原則,該原則能夠充分地發揮和落實領導人員的職能及責任意識。從一定程度上來説,“以人為本”需要以企業中的員工為根本和落腳點,管理者需要踐行相應的管理內容,如約束員工個人的行為等,積極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業中的人力資源。且管理人員應該堅持“順應人性、尊重人格”的管理理念,儘可能地激發幹部人員主動管理的精神和相應的創造精神,在尊重員工的前提下,積極地利用員工的個人價值,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的建設與發展。對於一個優秀的企業家而言,個人身上必須具備領導才能和果斷的精神,讓員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這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也需要充分地進行體現。舉個例子來説,領導者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了解到員工的真正需求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倡導“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與員工進行有效地溝通,體現儒家學派“寬己愛人”的思想觀念,及時地瞭解到當前發展中存在的阻力,在此過程中領導者可以適當地給予員工精神上的鼓勵,讓其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3.2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培養創造性人才

針對現階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足的情況,本人認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結合儒家學派的理念思想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培養創造性人才,以解決企業管理老舊的問題。策劃與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資源方案主要是基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進行開展的。一般來説,在結合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管理人員適當地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體系進行重新評估與規劃,極大程度上可以達成臨時性人力需求的目標,即在評估現有人力資源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的儲備規劃進行合理地改善與制定。在當前企業的發展形勢中,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長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既充滿變數又充滿機遇。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制定具有彈性和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策劃方案,最好結合本企業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規劃,避免因企業出現戰略轉移而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相應的漏洞問題或者失調。總而言之,在策劃與制定人力資源方案的時候,一定要嚴格地遵循人力資源管理的前瞻性、預見性的功能要求,以便更好地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

3.3完善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內容

在多數企業環境中,人治管理問題還是比較普遍的管理現象。基於此種情況下,勇於説真話、給針對性建議的工作人員並不多,如此一來,無疑是對企業的長久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為了確保企業地發展可以走向正軌中,企業必須摒棄儒家傳統人情治理的管理模式,推行切實合理的管理制度對員工進行約束與管理。針對目前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的現狀,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合理地制定符合企業管理特點的獎懲機制。對於部分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應予以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對於一些行為缺乏規範與工作態度不高的員工,應該予以適當的懲罰,並確保獎懲處理結果的公開性,實現民主化管理。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為合理的獎懲措施可以有效地激發員工個人的工作熱情與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利於管理人員實行有效管理,並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結論:總而言之,儒家傳統管理思想所具備的理念意識對於企業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作用,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指導理論。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仍舊存在着較多的管理問題,但是本人相信通過我國各企業管理人員的不斷努力,如汲取儒家傳統管理思想的精華部分,摒棄管理思想的守舊部分,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措施,從根本上達到推動企業長久發展的戰略目的。

【參考文獻】

[1]肖時鈞.先秦儒家經權思想及其企業管理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xx

[2]姜廉毅.儒家“仁、和、義、信”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xx

[3]劉嬋嬋.儒家思想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研究[D].山東大學,20xx

[4]張達君.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1)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九

一、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時需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認識管理型會計的工作方向。所有的管理事物都會與企業的價值活動有關,包括財務核算,企業整體規劃以及重大決策等。但其核心內容是管理成本,因此,管理型會計的工作方向應定位於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企業的決策成本、控制成本和責任成本。決策成本主要是指企業管理層做出決策時需要考慮的成本,即在某一特定時期,企業的決策者應根據機會成本的風險和收益的配比關係,在權衡各方面的利益之後擇優選擇。控制成本是指為了順利實現企業的某個決策,企業領導者制定各種預算指標和標準成本,用以提高企業各部門、單位的工作效率。在責任成本中,獎罰機制只是各部門責任考核方法的手段,各責任部門應該注重整體利益,應有大局觀,不能為實現各自的內部績效指標而忽視企業的整體利益。

2.充分認識管理型會計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自傳統的財務會計中脱穎而出的管理型會計衝破了傳統會計的束縛,是通過預測、決策和控制等環節為管理層提供高效有用的決策信息。管理型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兩方面:一方面,管理型會計可以提供決策所需的會計信息。在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比較落後的情況下,企業的決策一般由企業領導人憑自己的經驗判斷來做出,但隨着經濟的發展,企業的業務越來越複雜,因此,管理層必須利用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預測,最後進行理性的決策。另一方面,管理型會計可以合理分配資源,使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之間的關係更加協調。通過制定預算,管理型會計會最合理地分配現有的資源,對公司在未來時期的產、供、銷等方面進行綜合平衡,保證各項既定的決策得到預期的效果。

二、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的方式

1.強化核算職能,規範會計行為。會計信息要客觀地記錄和報告企業經濟活動與經營成果,注重向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和管理人員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同時,會計職能的轉變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會計人員不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準確地進行財務核算,而且還要求會計人員具備一定的税務和財務分析能力,幫助管理人員進行投資、經營決策。與此同時,要不斷完善對會計人員的激勵機制。

2.提高會計參與決策的能力。在企業經營中,針對某個特定的問題,一般有超過一種以上的解決方法,但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企業應當選擇最優,同時最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的解決方法,這個選擇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在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的過程中,會計部門要積極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議。一方面,會計部門要向管理層報告企業的基本運行狀況,並提出切實可行的運行思路,通過分析、預測新項目可能為企業帶來的利益,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高效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明確管理型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其對企業管理和決策的作用是企業任何職能部門無法取代的,只有管理型會計才能推動企業走上更好的發展道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3.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控制職能,旨在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企業內部監督的內容與企業的目標和要求相聯繫,企業要嚴格遵循《企業會計制度》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制定明確、完整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與考核標準,進一步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合理的預測和決策。要充分發揮財務會計的監督職能,完善企業的管理機制,從而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運行。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應在確保會計基本行為規範的同時,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與企業經營特點相適的會計管理制度與方法,並自覺執行,積極運用,以期充分發揮會計在實現企業經營目標中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儘管現在各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不盡理想,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仍有待提高,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隨着經濟的發展、體制的健全以及管理意識的提高,核算型會計轉變為管理型會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工作人員必須在核算型會計的基礎上發展為管理型會計,不斷解決在轉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管理型會計在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篇十

1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特點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注重以德為先。儒家管理思想是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代表,而道德文化是儒家思想代表。古代管理國家講究的是以德治國、以理服人,管理思想要求人們德才兼備。因此,以德為先是中國傳統管理思想最鮮明的特點。

2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

2.1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積極影響

現代企業遵循以人為本的傳統管理思想,將人才作為企業的核心和寶貴資源,有充足的空間發揮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人發揮最大的人身價值和社會價值。以和為貴的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有積極的影響,企業大都公平競爭、和氣生財,企業的經營管理也十分講求和諧,力求做到內外均和諧。受儒家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很多企業在管理中十分注重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統籌協調發展,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中國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消極影響

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和制約,儒家管理思想已經在人民心中形成固有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影響現代企業管理,使得現代企業管理普遍存在形式化、利益化的現象,進而忽視了企業的最大利益。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上級或者政府部門控制着企業的管理思想、競爭方式以及經營理念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內部結構變革的難度,企業的管理思想和經營理念無法得到優化。由於受到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和制約,獨權專制現象依然存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導致企業內部缺乏民主性,企業的經營管理權掌握在領導手中,進一步制約着企業的發展。過於受中國儒家管理思想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的影響,現代企業管理過於注重人情,將企業規章甚至國家法律法規置於不顧,導致企業渙散,人心不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

3現代企業管理思想

3.1以人為本

通常情況下,現代企業管理主要包括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其中,企業制度和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對於現代企業來説,一般是藉助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約束,用企業的文化來薰陶思想。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雙管齊下,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互相作用。對於員工的行為,通過規章制度可以進行有效的約束,而企業文化是對人的思想進行長期的薰陶,這是企業追求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的文化和制度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十分重要,因此真正出色的企業是將以人文本的思想融入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中,做到人性化管理,讓企業各層次人員都全身心投入到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

3.2目標性管理思想

現代企業管理把實現企業目標與實現員工需求結合在一起,將以人為本作為根出發點,以控制作為基本管理方式。經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礎,而項目管理是企業成功經營的關鍵。企業在對項目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由於目標不明確,進而使得管理具有戰略性。現代企業目標性管理思想使各個部門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定位,更好地發揮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信息化管理思想

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進一步推動了管理的創新,技術發展和管理創新為企業的持續提供了動力。通過協調處理信息技術與管理創新之間的關係,利用信息技術帶動管理創新。信息技術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確保現代管理系統的科學性、合理性,同時可以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管理。通常情況下,這種改善一方面體現在管理思想的現代化方面,另一方面也體現在技術發展和管理創新方面。通過現代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將技術發展和管理創新進行結合,通過發展生產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更好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