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企業文化>企業範文>

12個工作的基本能力培訓講話稿

企業範文 閲讀(9.96K)

第一部分

12個工作的基本能力培訓講話稿

先來看看自我管理對應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樂觀力、持續學習力、目標發現力和專業構築力四種能力。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樂觀力的概念。樂觀力是一種面對工作壓力時,有適合自己的處理方法,能夠戰略性地消除壓力的能力。不管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感受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壓力。因此,學會處理壓力也是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病理學家漢斯·塞利認為壓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能促進成長的積極壓力,另一種是遏制發展的消極壓力。我們需要調節的是消極壓力,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不良的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消極壓力呢?大久保幸夫給我們提供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直面壓力,一種是消極迴避。直面壓力就是對壓力根源進行分析和反省,或者向別人直接傾訴壓力。消極迴避就是把錯誤歸咎於他人,或者通過發泄來轉換心情。

而樂觀力表現在積極思考,這也是應對壓力最有效的方式。把所有的經歷都當成學習教材,就是一種與壓力戰鬥的積極方法。我們都聽過一個有關工人砌牆的故事。三個工人在建築工地上,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説:“沒看到嗎?我在砌牆。”第二個人説:“我在建大樓。”第三個人説:“我在建一座美麗的城市。”十年之後,第一個工人還在砌牆,第二個工人已經成了建築工地的管理者,第三個工人則是這個城市的領導者。所以,第三個工人就是擁有樂觀力的人。

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目標發現力的概念。目標發現力是指為工作制定目標的能力。就是説,我們要先發現問題,再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日語中有個詞叫“待命族”,説的是依賴上司指令辦事的人。變成待命族有很多原因,比如,有個太過武斷、不接受下屬想法的上司,或者是個人害怕失敗。如果你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待命族,那麼你就會失去主動決定工作目標的能力。

每個公司都會確立企業發展目標,而不會幫助個人決定職業發展目標,因此,員工需要自己來確定應該達成的目標。那麼如何確定目標呢?從大的方面來説,我們要有夢想,並將夢想以現實的方式落實。當夢想落實成具體目標的時候,它就不再變得遙遠了。從小的方面來説,就是樹立解決當下問題的小目標。比如説,我們可以改革日程表,把時間劃分成多個小份,然後逐一確定要實現的目標。這不僅能幫我們養成設定目標的習慣,還能幫我們養成限時完成工作的習慣。

此外,我們還可以事先預想工作如何展開,展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收益。通過收益的激勵,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就能攢足幹勁,自然就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聯合上司一起思考自己應該完成的目標,因為他們會給出不少中肯的建議,這些都有利於提高目標發現力。

接着,我們來了解一下持續學習力的概念。持續學習力是指,在工作之外也要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在中國小階段,學校會通過作業和測驗來要求學生學習,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直到進入大學,自主學習的階段才算是真正到來。但進入社會不久,曾經學習的科目基本被忘得一乾二淨,也派不上用場,這就是“學習的剝落”現象。大多數人不是不想學習,而是不知道怎麼去學習、要學些什麼,這是我們在參加工作之後面對的最主要的問題。如果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學習,不妨從閲讀相關領域的書籍開始。

那麼,如何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呢?上面提到了目標發現力,這項基本能力告訴我們,所有有計劃的學習都是從制定目標開始,確切地説是制定近期目標。然後在此基礎上集中精力學習,同時在日程表上記錄學習進度。光只是學習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把記住的知識親口説出來,並加以靈活運用。因為記住的知識如果不立刻重現,就容易忘掉,所以應該儘量在24小時內説出來。即使在工作中找不到活用的場合,也可以對家人、朋友或同事説,這有利於鞏固知識。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專業構築力的概念。專業構築力是一種有計劃地構建自身強項的能力。過了30歲,所有人都會面對一個工作上的課題,那就是構建自己的專業性。我們在這裏所説的專業性,不單單侷限於某一領域的專家,而是還能延伸到其他領域上。正如真正的專業同行是氣脈相通的。不管是設計者、研究開發者,還是技能者,這些專家中的專家就算去做銷售,也是一流的。在構築專業性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專業領域。確定專業領域要考慮三個選擇標準:第一,要儘量選擇已經積累大量經驗的領域;第二,要確定這項專業是否有用武之地;第三,要選擇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的領域。

確定好自己的專業之後,那麼如何構建自己的專業性呢?就是要兼顧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只有做到既能將理論運用到實際,又能從理論上説明實踐經驗,才稱得上專業。理論可以通過閲讀專業書籍等形式自學,實踐只能通過實際業務積累經驗。除了學習和實踐之外,我們還要養成每天查閲相關新聞和事件的習慣,隨時掌握該領域的一切動態。此外,最好與其他專家建立人際關係網,因為信息除了公開流傳,還會通過人際關係網進行私密傳遞。

好,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一個內容:自我管理對應的基本能力。我們來總結一下:自我管理對應的能力包括樂觀力、持續學習力、目標發現力和專業構築力四種能力。樂觀力是一種面對工作壓力時,有適合自己的處理方法,能夠戰略性地消除壓力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學會積極思考。目標發現力是指為工作制定目標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學會分步驟實現自己的目標。持續學習力是指在工作後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它需要我們學會有計劃性地學習。專業構築力是一種有計劃地構建自身獨特強項的能力,它需要我們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構建自己的專業性。

第二部分

下面,我們來説説人際溝通對應的基本能力,它包括親和力、反應力、語境理解力和人脈開拓力四種能力。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親和力。親和力是一種讓人產生親近、願意接觸的能力。一般有親和力的人笑起來特別有感染力,他們聽人説話時也很有禮貌,這類很容易給周圍的人留下好印象。跟這類人相處也會很輕鬆,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會縮短,有利於促進交流。此外,具備親和力也是成為政治家的利器。比如,有“政治家搖籃”之稱的松下政經塾,已培養出眾多年輕政治家。而掌門人透露説,自己是通過運氣和親和力來選拔學生。因為有親和力的政治家,才能吸引選民主動投票,提高國民支持率。

既然親和力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親和力呢?在工作和生活中養成隨意寒暄的習慣,是培養親和力的第一步。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有人主動向你打招呼説“你好”,臉上還帶着微笑,你聽到後也會不自覺地產生打招呼的衝動。當我們發工作郵件的時候,也要帶着日常寒暄,否則會給人造成唐突和粗魯的印象。

除了寒暄,我們還要練就屬於自己的招牌微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鏡子前練習表情,並仔細觀察這些表情會給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最後創造出自己的招牌微笑。當然,我們還可以模仿身邊有親和力的人,觀摩他們的説話方式和行為舉止,有意識地不斷重複練習,漸漸地就能變成自發行為。

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反應力的概念。反應力是指對對方的話語和行為做出反應的能力。它是一種最基本的交流能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除了通過口頭表達,還有表情、動作等肢體表達。而後兩者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不能熟練運用,就無法實現順暢交流。心理學家梅拉賓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探究一個人判斷他人對自己態度的關鍵依據是什麼。得出的實驗結果是,表情佔55%,聲音佔38%,言談佔7%。由此可見,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是根據表情來判斷對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表情來回應對方,以便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這就是涉及反應力的培養。

反應力不僅能體現自己的態度,還能決定信息收集的能力。有些人邊聽人説話邊點頭,這樣的人非常善於傾聽,總能得到一些額外的信息。那麼,如何訓練自己的反應力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實用的交流手段。第一個就是“點頭”。點頭看似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它產生的效果是很大的。它不僅能向對方傳達我正在聽你講、我對你的話感興趣,還能誘使對方繼續説下去。第二個就是“提問”。提問大概可以分為反駁、確認、展開三種方式,反駁是指出自己的疑問,確認是説出自己的理解,展開是提出類似的問題。這些都有利於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提高信息的收集能力。

接着,我們來了解一下語境理解力的概念。語境理解力是指在不同背景或語境的人之間協調意見的能力。在職場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需要“傳話”,將上司的話傳達給下屬,將A同事的話傳達給B同事,這時,語境理解力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傳話不是一字不差地簡單轉述,而是需要我們揣摩不同人的語境,再轉換成合適的説法。那麼,如何提高語境理解力呢?

第一,要跟語境不同的人多交流。我們可以跟不同年齡、不同專業領域、不同國籍的人頻繁交談,想盡一切辦法讓彼此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這樣不斷積累交流經驗的過程中,語境理解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鍛鍊。

第二,要學會探究説話人隱藏的心情和需求。就像營業員在接待顧客時,不僅僅要關注對方説了什麼,更重要的是思考對方為什麼這麼説。語言中沒有透露的部分,就要通過想象發言人的背景去理解。

第三,要養成在各種場合整理論點的習慣。比如,我們要在會議結束後整理出本次會議的論點,等到下次開會時就能針對問題本質進行討論了。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人脈開拓力的概念。人脈開拓力是一種開拓業務夥伴,並與之維持關係的能力。隨着年齡的增長,人脈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當職務到了某個層次,人脈就成了必需品。那麼,如何拓展人脈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人脈的含義,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稱為人脈,我們要看對方是否擁有工作需要的信息,能不能成為我們工作上的夥伴,對於提高自己的品性和教養有沒有幫助。當有人滿足以上三點時,我們就可以主動去約見他了。之後,還要經常創造見面的機會,最好在初次見面時就鋪墊好下次見面的理由,然後順理成章地藉助機會加深關係。此外,聽講座和參加會談也是一個增加人脈的好機會,我們可以在講座和會談結束後,設法創造能夠長談的機會,而不是僅僅交換名片了事。

好,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二個內容:人際溝通對應的基本能力。我們來總結一下:人際溝通對應的基本能力包括親和力、反應力、語境理解力和人脈開拓力四種能力。親和力是一種讓人產生親近、願意接觸的能力,它需要我們訓練自己的行為舉止。反應力就是對對方的表達做出相應的反應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學會恰當地表現我們的反應。語境理解力是指在不同背景或語境的人之間協調意見的能力,它需要我們跟人反覆溝通,以此來理解不同人的語境。人脈開拓力是一種開拓業務夥伴,並與之維持關係的能力,它需要我們有技巧地約見並維持人脈。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團隊協作對應的基本能力,它包括委任力、商談力、傳授力和協調力四種能力。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委任力。委任力是指把工作託付給別人的能力。工作中的人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是被人驅使的人,一種是驅使別人的人。如果身居管理職位那麼驅使別人工作是必備條件。就算不是部門領導,若想完成大型項目也要依靠團隊合作,需要適當地把一些工作交給別人完成。如果一個人始終無法掌握委任力,就無法肩負重任,因為他只能在十分有限的範圍內實現成果。

其實,與獨自完成工作相比,交給別人做的難度更大,因為你必須把自己瞭解的東西詳細地講給他聽,直到對方也能明白,這樣才能把工作託付給他。中途還要不時地檢查工作進度,確保對方能妥善處理。所以,很多人為了避免麻煩不願意給別人委任工作,因為別人可能會擺臭臉,更重要的是,萬一別人做得不夠好,自己還得重新做一遍。但長此以往,這些人就會出現負擔過重的狀態,最終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那麼,如何掌握委任力呢?第一,要信任別人的能力。我們要學會準確判斷別人的強項和弱項,並且確信對方有能力做這份工作。尤其是把工作委託給具有高度專業性的人,這種信賴的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第二,我們把工作委託給別人之前,要提前制定計劃,並把整份工作分解成若干個部分。這樣不僅能節約時間,還能實現高質量工作的量產化。

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商談力的概念。商談力是一種諮詢協商的能力,主要表現為善於傾聽,並能與別人一同思考問題。隨着經驗的積累和專業性的加強,有些管理者就逐漸聽不進陌生人説話了,並單方面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對方。如果採取這樣的態度,就不會有人願意和你商談。在現在年輕人眼中,理想的上司要能詳細闡述工作的意義,要能認可下屬的優點,要能耐心地提供建議,幫助下屬迅速進步。這種理想的上司就是所謂的“職業顧問型”上司,也是今後管理者的理想形象。即使離開管理職位,我們也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諮詢能力。當今時代信息已經飽和,僅憑個人的力量進行對比研究,以此選擇商品或服務,已經變得很困難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具備專業知識和諮詢技能,就會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我們在這裏説的商談力,主要是向自己的部下或後輩提建議。簡單來説,商談力建立在彼此信賴的基礎上,要充分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和特性,並提供專業的建議來讓對方做出決定。

那麼,如何培養商談力?簡單來説,就是掌握四個基本步驟:第一個步驟,我們要試圖理解對方的處境、價值觀、能力、愛好等,建立對對方的信賴感;第二個步驟,我們要摸索建立同一個目標,這樣對方才能對你產生信賴感,願意傾聽你的建議;第三個步驟,我們再基於專業知識,做出詳細的説明;第四個步驟,讓對方做最終的決定,我們不要強加干涉。

接着,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傳授力的概念。傳授力是指,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或技術教給別人的能力。在大學裏,即使是優秀的研究者,也未必是優秀的教育者。也就是説,自己擁有知識和把知識傳授給別人是兩碼事。為什麼有些人自身具備優秀的專業能力和技術,卻不能培養人才?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缺乏傳授力。

那麼,如何掌握傳授力呢?第一,我們要學會處理傳授方與受教方的關係,傳授方要儘量跟受教方形成平等的夥伴關係。也就是説,我們把傳授方與受教方的關係理解成簡單的職務分擔,雙方一同思考、一同執行、一同享受成果,這樣才是最理想的關係。第二,傳授方要有意識地跟受教方建立和諧關係。如果雙方説話的節奏很合拍,彼此的動作就會很相似,表達也會趨向一致,這樣就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第三,傳授方應該發揮聆聽和提問的能力,不要滔滔不絕地説出所有的東西。因為有時候傳授方提供的建議並不是對方需要的,多説無益。第四,傳授方要學會誇獎和責備的技巧。當受教方掌握了我們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時,我們要給予認可和誇獎,這樣會激發對方的學習慾望,同時也能增強對方的自信心。而責備技巧的關鍵在於就事論事,不要涉及點評對方的品行方面。直接告訴對方哪裏做得不好,並向對方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直到對方做出積極的迴應。

最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協調力。協調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集平衡力、溝通力、推進力於一體。在大久保幸夫看來,協調者正是知識社會的象徵性工作,是各個行業和領域都不可或缺的人才。協調者首先要具備相應領域的專業知識和人脈,然後要善於發現對方的需求,一邊教學,一邊制定最完善的計劃。而且當涉及多方利益的時候,協調者需要居中協調,妥善地加以引導,促使眾人達成共識,確定同一目標。也就是説,如果你能達到具備協調力的水平,就擁有了最高的可僱傭性。但協調者不同於專家。專家經常會給人難以接近的印象,他們説話也有些高深莫測。而協調者是站在專業的角度上,聆聽各方需求,並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還要思考最合適的計劃。因此,協調者需要集自我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於一體。

好,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三個內容:團隊協作應對的基本能力。我們來總結一下:團隊協作應對的基本能力包括委任力、商談力、傳授力、協調力四種能力。委任力是指把工作託付給別人的能力,它需要培養對別人的信任感。商談力是一種諮詢協商的能力,主要表現為善於傾聽並能與別人一同思考問題,它需要學會聆聽的技巧。傳授力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或技術教給別人的能力,它需要學會處理傳授方與受教方的關係。協調力是一種綜合能力,集平衡力、溝通力、推進力於一體,它需要掌握自我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對應的所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