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論文>經濟論文>

經濟類論文範文(精選7篇)

經濟論文 閲讀(6.54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經濟類論文範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經濟類論文範文》相關的範文。

經濟類論文範文(精選7篇)

篇1:經濟類論文

摘要:市政工程作為改善城市生活環境、實現城市科學規劃的關鍵手段,直接關係到城市的發展建設。現今,市政工程的項目管理、經濟管理只有加強對管理要點的探索與研究,保證其發展的穩定性,才能適應市政工程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文章的研究從概述市政工程入手,分析了市政工程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市政工程經濟管理應把握的要點。

關鍵詞:市政工程;經濟管理;要點;探析

市政工程的改革隨着市場經濟的穩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突破在逐步深化,在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問題,市政工程經濟管理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工程成本的監控、企業的綜合管理。認真分析市政工程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析經濟管理的要點是提高市政工程經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作為與市政設施有關的建設項目,是專門為城市公共設施配套而建設的基礎項目。當前,對市政工程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市政工程的主要內容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園林綠化工程、環境綜合衞生工程、排水及污水處理的河湖水系工程等;市政工程具備的特點主要有:複雜多變性、投資規模大型化、施工週期短期性、影響因素多樣性等。

二、市政工程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質量缺乏保障

當前的市政工程施工中長期存在質量不過關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為了節約時間與精力,市政工程項目部往往通過繳納一定數額的管理費用將工程項目進行轉包掛靠。這樣造成的後果為:第一,在施工過程中忽略了工程質量的管理與控制;第二,一味地節省開支,或者在必要環節大肆浪費,進而導致市政工程的經濟管理上存在疏漏。在實際工程建設中還存在為了謀求暴利而對市政工程質量監控不嚴、不到位的問題,這些都使得工程質量大幅降低,為完成工程而盲目趕進度、片面追求工程施工的經濟效益、材料採購環節缺乏周全考慮與嚴格管控,都導致施工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市場管理上存在疏漏

大多數市政工程屬於大型建築實施工程,與城市形象聯繫緊密。然而,大多數市政工程建設單位又是行政主管授權的單位,其管理體制不嚴、材料浪費嚴重,使得市政工程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沒有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嚴格執行,沒有遵循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同時,工程項目實際施工過程中沒有實行工程法人制、項目招標投標制、合同管控制等必要制度。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前沒有進行全面的勘察與勘測,進而造成材料的浪費、工程進度的耽誤,從整體上阻礙了市政工程經濟管理的全面、穩定發展。

(三)施工成本缺乏控制與必要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經濟管理中沒有形成一套合理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未實現材料計價方式、承包方施工價格、市政工程合同方式、市政工程結算方式的統一,對施工工程的成本管理與控制沒有形成科學定位。計價依據的不同會對圖紙的精確度產生影響,進而對施工的最終效果產生影響;一部分承包商一味爭取最大利益,降低價格,在競標時採取策略性報價方式,報價偏低,在實際施工中卻肆意改變合同內容,加大了市政工程建設的風險,也使得施工過程中成本缺乏管控。成本缺乏管控體現在:第一,成本核算體系不健全,核算環節過於簡單,難以進行成本分析;第二,成本管理沒有落實,成本管理浮於表面、制度不完善且約束力不足、執行力不夠,成本管理流於形式;第三,缺乏考核機制,忽視了市政工程經濟管理中的費用管控,沒有及時考核和獎懲,使得市政工程資金超支、使用混亂現象嚴重。

三、市政工程經濟管理應把握的要點探究

(一)強化市政工程經濟管理的誠信建設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及需遵循的重要原則。市政工程經濟管理中要嚴格執行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不良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在經濟管理中層層把關,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並制定專人負責制以確保市政工程的順利進行。

(二)建立目標成本管理制度

在市政工程經濟管理過程中要切實實現目標成本核算的正確性,就要做到:第一,施工前,對成本進行正確預算,並做好控制;第二,施工後對成本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並積極做到開源節流,將合理節約成本的理念貫穿市政工程施工進程的始終,杜絕一切不必要的鋪張浪費,在有效降低損失的基礎上保證工程建設進度的順利實施;第三,在成本管理中,將各項核算任務分配至各個部門,設立部門負責制,建立成本核算考核機制並加強對各部門成本核算的考核力度;第四,利用各部門提供的有效信息對資金情況(超支及縮減情況等)進行及時反饋與分析。通過管控,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工期,節約材料、人力、物力,有效避免造價過高、施工難度過大難以實施等問題。

(三)加強管理監督

市政工程由於工程量大,因此,在經濟管理中存在一定風險。監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督職能,加強對資金使用、流動等的監測與管理,建立一支專業性強、素質高、品德優良的經濟管理監管隊伍,嚴格執法,保證資金運用的高效性、資金流動方向的明確性及合理性,進而保障工程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意義重大且深遠。

四、結束語

市政工程作為關係百姓生活與社會發展的基礎建設工程,是保障城市建設高質、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分析市政工程經濟管理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把握市政工程經濟管理要點,建立市政工程風險預防機制,嚴格對成本進行管控,是推動市政工程經濟管理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點。

參考文獻:

[1]谷廣利.對市政工程經濟管理進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

[2]袁力力.對市政工程管理要點分析[J].江西建材,2014

[3]劉志剛.市政工程經濟管理存在的風險及防範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3

篇2:經濟類論文

工程經濟學在高職院校中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它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在高職工程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當中,要探索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的最佳途徑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增加實訓這個環節。

【關鍵詞】高職;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實訓演練;教學模式

在高職院校工程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當中,案例教學及實訓環節是很重要的部分。能過通過其對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經濟問題進行客觀具體的分析、調查以及加工。而對於學生來説可以利用自己現階段所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通過思考、分析、探究、演練,最後再通過各自觀點和方法,最後經過歸納,聯繫基本理論,掌握分析的全過程。

一、教學案例與實訓課題的選擇與製作

在案例的教學當中主要是以典型的案例作為教學的工具,在實訓的環節當中以工程的項目資料作為演練對象。在對學生展開案例教學和實訓演練之前,要根據所教授的教學內容再去確定案例。要在分析對象方面做出工夫,經過收集資料,通過教學目標的要求將資料編製成與工程經濟學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訓任務書。案例的選取和實訓的安排要滿足教學提出的幾點要求。

1、代表性

也可以説是要具有典型性,作為工程經濟學課程的案例要具有能代表特定性質或類別的工程項目,要具有與同類項目相同的共性。能夠為某個教學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案例選擇的好壞能影響着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時也能對學生在社會實踐當中自主思考與解決問題做出不可估量的作用,這樣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起來。

2、高度的仿真性

選取的案例內容應該要基本上符合客觀實際。案列中所給出的資料或者內容可以是隱含或者零散着的。這樣對學生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雖然這樣給學生自主的去解決問題創造了一些困難,但是能夠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敢於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對學生觀察、分析、判斷等能力都能起到積極作用。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給出的案例要有一定可供探討的餘地不然會所探究的問題變得簡單無趣,自然而然學生也不願意去參與到其中,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綜合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瞭解某些內容或者能力的提高的都要有着一個適應的過程。在學生學習理論課程時,各個章節的內容與知識點往往多比較零散,不能夠彙集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對能力的提高也會有所障礙,所以要求着學生與教師能夠對各個章節的內容與知識點能夠進行串聯,將其融合成系統的知識,從這個方面來説,案例與課題應當具有綜合性的特點。

4、時效性

對經濟的評價要符合現狀,在法律、行業規範方面要符合現行標準。這就要求着所選的案例要能夠與時俱進。

二、工程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與實訓環節的實施

為了能夠更好的鞏固學生已經學習的理論知識,能夠提高工程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實訓環節應該安排在課程結束後一到兩個星期內為宜。這樣能夠讓學生能夠獨立的去完成一個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能將學習的知識與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本人認為做好實訓環節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做好案例教學和實訓環節的準備工作進行案

比如説在開始實訓之前,教師應當要能夠親自的對案例和實訓項目進行分析和演練,對實訓安排中的教學案例和實訓的主要內容所應用到的學習內容有着足夠的瞭解。在此階段,對學生的指導工作也不容忽視。在實訓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學生能夠與案例與項目有着充分的接觸。讓學生能夠對實訓的內容有着一定的認識。在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中,學習工程經濟學這門課的學生也主要是工程管理與造價等專業的。而且學校安排的經濟類課程一般都不是很多,這就意味着工程經濟學這門課程的意義重大。

2、工程經濟學案例教學與經濟評價實訓環節更注重的是分析問題的過程

對案例的研究和課題的結論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開放性的。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對於某些問題,不同的人都會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且得出的結論在不同的情況之下都會發生變化。所以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自主的去探究問題方面做出成績來。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談論與互動。能夠啟發學生積極去探討和互動。通過各種措施去收集有效的信息和資料。能夠獨立的去解決問題。在這種階段中,學生的創造潛力也被夠被激發和挖掘出來。

3、案例教學和實訓環節中的小組討論結束後,教師應給予及時點評和總結

在實訓環節結束後,教師應該應到學生去對在實訓過程當中所運用的知識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去關注實訓過程中問題的關鍵與難點。教師主要做的是引導而不是告訴學生該怎麼做。讓學生自主的去對實訓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看法,同時要注意給學生留出空間。在實訓中受到了哪些啟發都應讓自己暢所欲言,而不是去規定只能説哪些方面,並且在教師心裏決定不能有標準答案這個概念。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的系統的對工程經濟學有着自身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李堅.論實踐環節在高職工程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華商經濟年鑑科技財經,2012(5)

[2]廖玉麟.職業院校工程經濟學課程模塊化教學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8)

[3]文娜先.高職工程經濟學課程模塊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4(24)

[4]田紅豔.高職工程經濟學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篇3:經濟類論文

中國經濟再創輝煌的三大引擎

國際社會那些天天盼望中國衰落的人們,做空A股、唱衰中國經濟的鬧劇越演越上勁了。

他們以為憑藉着顛覆別國的能耐,要把中國經濟搞得像前蘇聯垮台時那樣一落千丈也只是舉手之勞。

依我看這種願望並不容易實現,理由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是中國有13億人民的需求在,經濟就不可能衰落!13億人天天要吃的,要穿的,要住房子,要出行,要想過上發達國家富裕階層一樣悠閒、便利、富足的生活等等,這些基本的需求,就是巨大的發展動力,而且是一天也不可能停止的;二是經過30年的經濟改革,

中國的經濟基礎遠遠超過前蘇聯垮台時的局面;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經濟建設帶來的福利,也積累了龐大的財富,有能力也有意願推動國家和經濟繼續發展繼續進步,不會因為你在某些領域搞顛覆就放棄建設自己的國家;

三是中國政府即便不能及時識破你的顛覆陰謀,斬斷你的顛覆魔爪,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政方針不會變,決心不會變,領導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責任心不會變,決不會坐視中國經濟的衰落,也有能力帶領中國衝破艱難險阻,走向新的輝煌!近日出台的 國務院 “ 支持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的 十點意見”就是有力的證明!

但是,在金融海嘯帶來的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和西方列強損人利己、不斷破壞攪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局面很難長期支撐。

如果沒有拉動整個中國和整個世界走出低迷的強大引擎,全球經濟都會有一個很長的徘徊期,在徘徊期間難免不出現方向模糊、市場萎縮、失業增加、增長減速、信心受挫、社會燥動的局面。

因此,尋找拉動全局增長的引擎,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我們面前有沒有這樣的強大引擎呢?根據我們的深入研究,發現這種引擎還是有的,而且擺在我們面前的能夠拉動中國經濟再創輝煌的強大引擎至少有三個,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三大引擎。

一、拉動全局走出低迷的引擎——建國際開發走廊

引領產業發展方向需要重大舉措是不爭的歷史定理。

不管是19世紀末美國的西部開發、戰後各國的科技園區和工業走廊建設,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沿海的特區建設,都一再證明了這一定理。

這種舉措往往需要一個核心,才能聚焦各類產業優勢,帶動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

我們前30年拉動產業發展的核心,就是特區建設。

深圳、珠海、廈門、浦東四大現代化都市的建設,拉動了所有產業的全方位發展。

實際上充當了拉動國家經濟進步的引擎。

沒有這幾個聚焦產業發展的引擎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其後的西部大開發,東北大開發,環勃海大開發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問題在於它沒有焦點,沒有核心。

幾個廣袤的地區要想平衡上升全面跟特區一樣快速發展是不太可能的,它只能以點帶面,逐步提升。

關鍵是如何來選好這個點。

之所以全國人民對4萬億的投資好象聆聽別人的故事一樣,引發不了投身建設的激情,問題也還是出在“焦點”上。

因為你的投資沒有重點突破,只是簡單的添燈油戰術,很難給產業指明發展方向,很難讓民眾看到就業的出路。

那麼,今天拉動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走出金融海嘯陰影的引擎又在哪裏呢?

1 、建戰略開發走廊,保全國經濟持續繁榮

2008 年我作了一個專題研究,有兩個重要發現:第一是發現再設深圳、浦東那樣的開發點,輻射效果有限,既難確保全國的平衡發展,也不足以帶動全國;第二是發現不與國際社會聯動,不足以拉動全世界。

沒有世界經濟的復甦,就不可能有我外向型經濟的復甦。

於是設計了一條由東南沿海至西北邊陲的戰略性“萬里開發走廊”,以拉動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東起台灣台南市,西至中巴邊境的明鐵蓋。

即:由東經120.08`43``度北緯23度,經東經100.08`7``度北緯35.28`47``度,至東經75.25`3``度北緯36.51`度。

全長4600公里,斜跨整個大陸腹地和台灣海峽。

途經十個省,百餘個縣市。

以時速500公里的高速鐵路為核心,輔以區間鐵路、高速公路、油氣管道、重要樞紐,形成一條由東南到西北的交通運輸大動脈,並將幹線兩邊劃為戰略經濟開發走廊,給予特殊政策和財政支持,推動它的全面開發。

這樣一可釋放中西部和各個待開發區域的所有資源,使之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巨大能量;二可改變全國的交通格局,將互不相交的南北幹線連接成東西互通的交流網絡,改變中西部因交通阻隔只能封閉式發展的被動局面;三可拉近中西部與東南沿海的空間距離,使沿海、沿邊和國際社會的發展優勢能夠直接深入到內地,推動相關地區的經濟騰飛;四可縮短中西部少數民族和台灣同胞與中東部民眾交流往來的距離,有利於加深各民族的融合和理解,有利於建立團結、互信的和諧關係;

單是盤活中西部的土地資源、山林資源、礦產資源、社會資源有可能帶來的財富和就業機會就可以拉動國家經濟增長几十年上百年;加上開發通道的建設、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這十個省上百個縣市的開發,有可能帶給中國經濟建設的拉動力將不亞於十個深圳特區。

它對全國經濟發展的輻射影響也會超過深圳特區的十倍以上。

還有比這更大的引擎嗎?沒有!這一規劃如能付諸實施,單是國內部分的開發前景,就將拉動整個中國50年的高速發展。

如果加上國際走廊的拉動作用,前景還將更加輝煌。

2 、建國際開發走廊, 開創全球經濟新局面

在設計國內“萬里開發走廊”的同時,也設計了一條 沿北緯30度,將12個阿拉伯國家串連起來的“開發走廊”,而且將國內外的兩大“開發走廊”連成一個整體,使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以提升相關國家在世界經濟大家庭中的發展水平和地位。

並通過對這一“開發走廊”的建設和投資,拉動整個世界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開創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全長8578公里,其中:巴基斯坦境內1256公里、阿富汗境內512公里、伊朗境內1208公里、伊拉克境內362公里、科威特境內102公里、沙特境內590公里、約旦境內233公里、以色列境內33公里、埃及境內960公里、利比亞境內1475公里、阿爾及利亞境內1405公里、摩洛哥境內442公里。

兩大走廊接起來共有13100多公里,合26000多華里。

為什麼要設計“國際開發走廊”?

首先是我們的需要:

1 、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將“開發走廊”延伸到海外,新疆就是我國與國際社會交流的前沿,完全有可能成為帶動周邊國家發展的核心區域,其開發前景將有可能跟沿海口岸一樣長盛不衰。

如果不考慮延伸出去,新疆就永遠只是中國的邊廂,儘管也會有國際物資的出進,但單靠傳統交流方式,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

有了國際化的連接,整個“國內開發走廊”和台灣的國際化發展水平都會大為改觀。

過去的偏遠內地和西北將會因為“國際開發走廊”的帶動,成為國際化建設的核心地帶。

2 、連接巴基斯坦港口的需要: 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是我西北七省區理想的出海口,它可以改變我國西部無出海通道的戰略格局。

使中西部很多經印度洋進出的物資,不必再經馬六甲海峽和東南沿海繞圈子,可減少近萬公里的海陸旅程。

也是提升西部七省區開放發展水平的戰略要地。

如果我們的“開發走廊”只修到中巴邊界,則巴基斯坦境內的運輸通道將無法承擔我們的物流使命,而且現在中巴之間還沒有鐵路幹線,也不可能要求巴基斯坦為了我們的需要去建一條符合整個開發走廊需求的物流通道。

因此,留給我們的選擇只有將物流乾線延伸到瓜達爾港。

道路修通後,免不了在靠近港口、碼頭的區域修一些維護進出物資的創庫設施,甚至有可能將一些分裝,加工工序放到那邊去完成。

應巴國招商引資之邀,到那邊去辦一些工業企業,也會選擇在物流乾線兩邊。

巴基斯坦本身的產業設施,也肯定會朝這一物流乾線靠攏。

因此,延伸過去的將不是單純的物流乾線,而是“開發走廊”。

3 、連接中東北非的需要: “開發走廊”修到巴基斯坦海岸,面對就是波斯灣和全世界的資源寶庫---中東、北非。

如果日行萬公里的高速“物流通道”通向了中東、北非,就有可能變成“能源通道”、“資源通道”和“可持續發展通道”,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增加強大的後勁。

高速幹線進入北非後,前進一步就是大西洋,接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整個世界的人流、物流格局都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與歐、美、亞、非各國經濟往來的便利條件將大幅改觀,整個改革開放的局面將迅速轉型升級。

因此,就有了沿北緯30度將“開發走廊”延伸到 摩洛哥的構想。

4 、盤活外匯儲備的需要: 從盤活外匯儲備考慮,需要參與大型國際開發。

都知道外匯只能用於境外才有可能變成財富。

如果不用於國際開發,單靠在玩弄金融把戲的王國裏買點債券、股票之類,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投入“北緯30度開發走廊”才是我們規避風險的最佳出路。

相關12國拿不出開發經費的佔多數,我們可以借給他們。

讓他們用資源、用能源、用開採權或其他開發利益逐步償還。

這樣他們的經濟得到了發展,我們的利益也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國家忠厚、守信、沒有害人之心。

把外匯借給他們,不會出現被玩弄的風險。

其次是阿拉伯國家的需要:

1 、阿拉伯國家需要一條民族振興走廊:近代以來,阿拉伯世界飽受欺凌,政治、經濟、外交地位都屈居人下。

人們為民族振興前赴後繼,卻成效甚微,原因就在於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到經濟發展上。

如果有這麼一條開發走廊來凝聚阿拉伯世界的智慧和能量,使各方面的優勢得到全面發揮,很快就能提升它的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使全民族走向振興。

2 、阿拉伯國家需要一條民族團結走廊: 由於外界的離間和教派的衝突,阿拉伯世界一直找不到走向團結的出路。

如果有了經濟建設的交流通道,相互約定“開發走廊”世俗化,友好化,不容許任何人在開發區域內訴諸武力。

大家就有可能通過經濟上的互相協商、共同發展,沖淡不必要的紛爭,逐步走向團結。

3 、阿拉伯國家需要一條國際交流走廊: 阿拉伯國家的經濟固然是開放的,但由於宗教教規的限制,經濟上的國際交流還十分有限。

雖有很多資源在出口,但招來的國際投資和產業還不多,經濟上的發展相對滯後,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有待提高。

亟需有一個經濟開發帶來拉動國際合作與交流,以提升它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水平。

4 、阿拉伯國家需要一條宗教朝聖走廊: 阿拉伯民族每年都有朝聖的習慣,教民們不遠萬里跋涉而來。

由於交通的不便,往往飽嘗艱辛。

如果有了這條日行萬公里的高速通道,將為朝聖教民帶來極大的方便,使很多因受交通阻隔不能前往朝聖的人們,實現朝聖的願望。

而後是整個國際社會的需要:

1 、國際社會需要一條投資拉動走廊: 金融海嘯以來,整個國際社會已無可拉動投資的重大項目,使整個經濟發展失去了方向和動力,如果沒有像當年美國的西部開發那樣帶動全局發展的重大工程,國際社會還將在低迷中無限期徘徊。

2 、國際社會需要一條物資需求走廊: 造成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過剩的物資供應能力找不到需求對象,造成企業停產,員工失業。

如果找不到像“開發走廊”一樣幾十萬億美元物資需求的巨大工程,很難給各行各業帶來新的生機。

篇4:經濟類畢業論文

模型、變量與數據

為了檢驗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下政府能力和發展之家的關係,變量的定義和與測定現有的研究中,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額或者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額來測度經濟增長狀況,但是單純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額難以反映區域內生產效率的增長情況,因此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額來測度生產效率的更為合適,為了消除通貨膨脹的影響,用1978年作為基年的CPI數值進行調整,模型中用本年的GDP對數減去上年的GDP對數進行測量。區域金融發展指數的測度指標主要參考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關率測度方法,用各地區本年度的存貸款總量與本地區當年的GDP的比值加以衡量,政府幹預經濟能力的指數測定用各個地區當年的支出水平與當年的GDP的比值加以衡量。對於控制變量的選取主要參考柯布-道格拉斯生產方程,在人力資本總量和資本投入增加總量上進行測度。因為各個地區的人口具有流動性,特別是接受的人口,所以用各個地區的教育投入來指代人力資本的增加額更為合適。另外在控制變量中還要加上區域力人口的變動情況。在外部資本流入上,因為缺少各個地區利用國內外部資金的數據,因此只能用各個地區歷年實際利用外資情況加以計量。數據來源本文重點考察區域金融因素和政府因素在不同區域發展階段和不同類型經濟體中所起作用,因此選擇河南省18個直轄市的面板數據作為分析樣本,考慮到區域經濟的組團式發展,以2004-2010年數據作為時間節點。因為不同時間段的樣本數據採集中存在着單位的不一致,所以本文統一了不同年度數據的單位值。外資投入以美元計價,為了能在分析中與人民幣的計價方式一致,用各個年度美元兑換人民幣的中間價對外資投入量值進行換算。並且按照價格指數對歷年的數據進行了換算,以保證比較的真實性。

實證結果與分析

隨機效應估計是假設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效應不隨個體和時間變化,無法觀測到的地區效應構成的殘差隨機分佈,與解釋變量嚴格不相關,因此將模型看成有隨機截距項的迴歸方程,使用廣義最小二乘法解決誤差項中的序列相關問題。是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則依賴hausman檢驗,如果統計結果在10%的置信水平下顯著,則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否則選擇隨機效應模型。為了減少變量的內生性導致的估計誤差,需要選取若干工具變量來減少隨機擾動項和解釋變量的相關性,所以採用的估計方法為兩階段最小二乘法(TSLS)。為了預防模型中可能存在異方差,需要用面板數據的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估計。估計結果顯示,添具變量後的估計結果與未添加工具變量之前估計結果差別不大,表明原估計結果較為穩健。通過對估計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根據方程1的估計結果表明,區域金融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短期推動作用為負值,長期作用可能為正值。這説明目前區域金融對經濟的推動力作用不顯著,也可以認為區域金融的發展不僅沒有推動地方經濟的增長,並且還引起了資金的外流,這與地方推動區域金融深化的目標背道而馳。金融發展和地方能力的交叉項指標為正值,但是估計的迴歸係數很小,這表明政府對金融機構的存貸款行為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但是這種影響力對區域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弱。在控制變量中,雖然所有的控制變量的估計結果都顯著,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勞動力變量對經濟增長的推動更為重要,這也反映了區域經濟增長還是依靠生產要素投入的粗放生產特徵。在截距項中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羣城市中,除了濟源和開封,其餘的截距項都為正值,表明此經濟區的大部分城市區域金融的發展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增長,而且效果較為顯著。豫北經濟區城市中,截距項也為正值,但是迴歸係數較小,説明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不強。豫西和豫西南經濟區中,三門峽的截距項為正值,但是南陽為負值,説明此經濟區的內部差異較大,區域內部城市的經濟聯繫不強。但是黃淮經濟區的所有城市截距項均為負值,而且效果較為顯著,説明此區域金融的發展不僅沒有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而且造成了區域資金的流出,抑制了區域經濟增長。(2)根據方程2的估計結果表明,總體上地方政府對區域經濟的控制力增強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明顯,迴歸的結果結果既不顯著,迴歸係數的量值也很小,這説明區域經濟增長總體上還是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強勢政府對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但是政府能力和金融發展的交叉項為負值,而且檢驗結果顯著,這表明政府對金融機構的行為還是施加了一定的控制,而且對區域經濟增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控制變量回歸參數與方程1的結果相差不大,進一步表明區域經濟增長的粗放性質和有限開放的特徵。截距項中,中原城市羣城市中,除了濟源和開封,其餘城市的截距項都為正值,而且係數較大,表明政府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力較強,而且政府掌控區域經濟資源的能力也較強。豫北經濟區所有城市的截距項都為正值,但是數值較小,表明政府在區域經濟增長中所起作用較弱。豫西和豫西南經濟區中兩個城市的截距項差異較大,表明此經濟區個體差異較大,內部聯繫不強。黃淮經濟區中所有城市的截距項都為負值,説明此區域政府過於強勢抑制了經濟增長的動力。(3)根據方程3的迴歸結果表明,短期內金融發展水平和政府控制經濟的能力都不能顯著的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不僅如此,還有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的潛力,這説明區域經濟的增長會受到區域金融發展和政府幹預經濟能力的共同影響,結合方程1和方程2的迴歸結果,可以表明政府對區域金融的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同時區域金融的發展對政府能力也有顯著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面的。

結論與政策建議

如果要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不同的發展階段應當採用不同的措施。(1)在地方經濟發展滯後的階段,盲目的推動地方金融水平的發展,不僅不能提高地方的經濟增長,而且可能會引起區域資金的外流,因此經濟發展落後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決定自己的金融發展政策,重點是提高本地區投融資水平,暢通本地區的投融資渠道,優化投融資環境,而不是追求本地區金融機構的數量指標,並隨着經濟的發展,逐步推動本地區的金融深化水平。對於經濟發達地區,區域金融發展水平應當繼續深化,因為區域經濟的增長更多的依靠區域金融產品數量的增長。(2)政府幹預經濟的能力也要隨着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進行相應的調整。在經濟發展滯後階段,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將會影響經濟的增長,此時的經濟發展更對的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推動。但隨着經濟的增長,地方政府應當逐漸提升自身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力,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3)應當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特別是對區域性金融機構及地方政府控制的融資平台嚴格控制,杜絕地方政府對區域金融政策的干預,同時也要控制區域金融機構對地方政府的脅迫和綁架。在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同方面,金融機構和政府起着不同作用,提供不同的產品,才能更好的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4)區域經濟的增長要更多的依靠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及技術水平的提升,繼續擴大外部資金的引入並由此形成技術的溢出,提升區域自身的技術創新水平。繼續加大區域的教育投入,提高區域的人力資本水平,特別要注意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投入方式。

篇5:經濟類畢業論文

《規劃》中“雙中心”的打造,發揮金融資源集聚功能,側重於資金的來源層面,而《海洋經濟規劃》預示着海洋經濟需要大量資金,解決了資金的去向問題。兩者合力對接,就是要構築浙江大量資本,尤其是民間資金向海洋經濟傾斜的渠道和路徑。這種發展的舉措上的交點為浙江金融業支持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切實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浙江金融發展與海洋經濟發展的時間相一致“十二五”時期是浙江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1萬美元大關。屆時,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將迎來全面轉型和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金融規劃》明確指出,其規劃的時間範圍是“十二五”期間,其總體目標、具體目標的節點都在“十二五”末,戰略任務的時間範圍也定格於“十二五”期間。而《海洋經濟規劃》指出,“規劃期為2011—2020年,重點為“十二五”時期”,具體表現為在發展目標層面,重點規劃的是到2015年主要發展目標,包括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港航服務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海洋科教全國領先以及海洋明顯改善等方面,涉及到具體量化指標多達11個,而2020年的量化指標僅為3個。

由此可見,兩個規劃總體上在時間維度是銜接一致的,而這一時間又與浙江經濟總體上轉型的關鍵時期相一致。這種時間上的一致性為浙江地方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在政策支持和引導以及金融業總量調控和結構優化在動態最優和統籌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浙江金融發展與海洋經濟發展的空間有疊合《金融規劃》明確指出戰略重點是“兩個中心,三極空間,六大平台”,其中“三極空間”具體是指構建起以杭州、寧波、温州三個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為增長極,打造台州、紹興、嘉興和義烏等若干金融特色城市為亮點,重點培育一批金融創新示範縣(區)為支撐,推進其他地區加快發展的浙江省多層次金融空間佈局。《海洋經濟規劃》明確指出要構建“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的海洋經濟總體發展格局。即要加快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的核心區建設,儘快提升環杭州灣產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北翼和以温州、台州沿海產業帶及其近岸海域為南翼的兩翼發展水平,並做強杭州、寧波、温州這三大沿海都市圈。同時還將在整合提升現有沿海和海島產業園區基礎上,重點建設杭州、寧波、嘉興、紹興、舟山、台州、温州等九大產業集聚區,並重點推進舟山本島、岱山、泗礁、玉環、洞頭、梅山等重要海島的開發利用與保護。杭州、寧波、温州作為“三極空間”或“三大沿海都市圈”完全一致,嘉興、紹興、台州作為重要城市在兩個規劃裏也都被提及。除了內部區域疊合,兩個規劃還在接軌“長三角”等外部對接區域也有共同的觸點。可見,兩個規劃在空間佈局上有相當比例的重合交匯,這就為浙江金融業支持海洋經濟發展在金融資源的空間集聚層面提供了平台和基礎。3五大舉措、三大保障:護航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約束下,資金總量的投入並不是越大越好,尤其是信貸規模總量的投入需要有一個統觀全局的規劃。為此,要統籌規劃,合理調控社會融資規模總量,支持浙江海洋經濟持續發展。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結構要優化浙江地方金融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間接融資規模大、效益好,直接融資相對弱勢;業發展強勢,非銀行業,尤其是小金融機構、類金融結構發展相對滯後。因此,抓住海洋經濟發展的`契機,切合海洋經濟的特點,鼓勵發展直接融資和非銀行尤其是創新型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優化浙江金融業整體的結構。為此,要加強研究,區分海洋金融與大陸金融的差異性,利用發展海洋經濟的契機,優化浙江金融結構,提升金融發展水平。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業務要創新在發達經濟體,與海洋經濟相關的金融業務十分廣泛,因此需要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積極發展船舶融資、航運融資、物流金融、海上、航運保險與再保險、航運資金匯兑與結算等航運金融服務。為此,要大膽創新,尤其是要創新非銀行業務,構建海洋金融、航運金融和與臨港大配套的口岸金融服務等現代海洋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風險要監控海洋經濟的發展具有規模較大、不確定性高的特點。一方面資金投入量十分巨大,對區域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伴隨着金融創新,資金集聚和流動方式、渠道可能較以往有較大程度的差異,可能會在特定試點和局部區域集聚金融風險,這對浙江區域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此要協調監管,建立政府監管當局、行業自律和內部風控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同時也要創新監管方式,及時預警金融風險。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資源要整合在經典的經濟金融互動關係中,金融的發展有兩種基本動力,一種是需求拉動,一種是供給推動。一方面海洋經濟的發展顯然對浙江地方金融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體現了需求拉動,另一方面,在發展海洋經濟戰略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積極引導和推動的角色,在金融支持領域也積極推動。因此,地方金融與海洋經濟協調發展需要需求拉動和供給推動兩種力量合力的合力推動。

為此,要整合金融資源,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同時也要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合力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浙江金融業與海洋經濟協調發展的保障體系金融與海洋經濟協調發展需要政策大力支持一是在宏觀層面的統籌發展上需要政府協調兼顧,在保證資金支持的同時,也要防止一哄而上,重複建設;二是在總體的優惠政策的制定、實施層面,通過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對金融支持海洋經濟建設要有傾斜;三是在具體的業務層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對設立海洋經濟產業基金、政策性海洋保險等予以積極的支持。金融與海洋經濟協調發展需要體制不斷創新一是要創新金融准入和管理體制,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要素配置上的作用,適當放寬民間資本准入的條件,引導民間資本支持海洋經濟建設;二是創新金融業務監管體制,監管部門對於適應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型金融業務要密切跟蹤,同時也要借鑑西方發達經濟體的監管經驗,三是創新金融運行體制,尤其是現代金融在業務多元化、國際化的趨勢下,通過搭建平台和綜合服務平台,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金融與海洋經濟協調發展需要人才培養引進一是要建立立體化的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包括高端人才,一般管理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大力開展系統性、國際化的金融管理和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二是健全金融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機制,創新金融人才引進政策和模式,大力引進各類金融高端人才服務於浙江金融業;三是搭建金融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尤其是要與海洋經濟和海洋金融高端的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交流,培養和引進既懂金融、又懂海洋經濟的複合型人才。

篇6:經濟類畢業論文

相比於貸款需要一定的擔保和質押等限制條件,以及非銀行機構對於回報和風險的權衡考慮,民營資本的籌措渠道相對開闊,具有來源廣泛和多樣性的特點:民營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收入,企業的部分閒置資金大大拓寬了“非加價”的融資渠道;民營企業家只要能預見到“非加價”模式未來的良好發展態勢,便會願意將閒置的資金投入該模式的和運營。雖然大多數民營資本的規模較小,資金分散,但是“非加價”模式籌集各方民營資本,積少成多,集合分散的資金,便獲得了規模效益的優勢。然而民營資本也存在依附性較強,風險較高的缺點。一旦民營企業自身的資金週轉出現問題,或者企業所有人對美旗城的發展失去信心,民營企業便有可能從“非加價”模式撤資。外界若出現對“非加價”模式發展的負面,也會干擾新的民營企業家的投資意願,這也是民營資本的不穩定性所留下的後患。另一方面,從“非加價”模式的目標來看,其不可能利用外資籌資,無論股權還是債權,都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而此目標從一定程度上也為其贏得政策支持提供極大便利,因此爭取資金成為“非加價”模式力爭的輔助融資渠道。因為政府受到經濟等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態度不明朗,使得此渠道來源不穩定。綜上,“非加價”模式主要依靠民營企業注資,並享有一定政策優惠,而待其運營獲利後,便可全面展開上市募集民間閒散資金以及銀行貸款等。

海西美旗城的融資現狀與問題

海西美旗城作為“非加價”模式實踐的先試先行點,在全國十三個規劃基地中最早投入建設,故以之作為典型分析。經調研,不難了解到海西美旗城的建設共分五期開展,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額達3.6億美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金額龐大,融資可謂十分艱鉅。融資前期:渠道受限作為“非加價”模式這一創新理論的實踐者,海西美旗城從某種程度而言可歸為創新創業企業,而分階段理論是創業企業進行融資選擇的主要依據。一般來説,在企業生命週期的種子階段(即企業的起步期),企業主要通過自有儲蓄、政府資金、民間資本和風險資本進行融資,在我國則以個人儲蓄和親友借貸為主。而海西美旗城的融資主要來自晉江眾多民營企業家的投入,形成民間借貸關係。然而,這一融資渠道也存有一些問題。首先,對於海西美旗城25億元的資金需求額來説,民間資本的滿足度相對偏低,其源廣量散,較難支撐如此龐大的資本大廈。其次,就海西美旗城本身而言,其資本結構也不十分合理,基本由債權資本壟斷,財務風險過大。這主要還是由於其融資渠道受限所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點原因:創業融資市場功能層次單一,發展緩慢我國目前涉及創業融資的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以及外商投資相關的一些法律。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在起草時未對創業企業進行考慮,因此,它們不僅對創業企業的融資無大的幫助,反而在一些方面形成法律門檻,限制了創業融資市場的發展。而在現行資本市場上,創業企業的融資渠道也十分有限:首先,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都偏好收益高、發展穩健的大型企業,股票業務亦有相當高的上市要求,均不適合於創業企業融資;再者,現存的金融產品類型甚少,且基本屬於厭惡風險型,創新型金融服務方面則不夠深入,適合於創新創業企業起步階段的投資品種幾乎沒有。這樣,海西美旗城從體制內的專業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的渠道便十分受限,只好轉向其他擁有資金的投資羣體,以非金融機構替代金融機構,如向擁有資金的民營企業和個人進行融資。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財政資助有限政府政策支持與否,對處於起步階段的創業企業影響很大。若政府對該企業所處產業有政策上的傾向,其融資往往較為容易,如: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等。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會給投資者信心,間接降低他們的投資風險,提高了創業企業的信用,使信用融資變得方便可行。在海西美旗城的融資過程中,政府財政資助的力度遠遠不夠,也因此,海西美旗城的建設更為依賴民間資本,而民間資本的投資信心又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政府政策傾向。國內風險投資不成熟,天使投資尚在萌芽以風險投資為代表的投資方式適合於創新創業,但我國風險投資起步晚,法律薄弱,發展條件並不成熟。其實,我國並不是完全沒有針對高技術、高收益、高風險、高潛力的風險投資,而是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所以難以發展壯大。此外,相對於國外以團隊形式存在的天使投資主體,我國的天使投資多以個體形式出現,規模小,作用小。因此,海西美旗城建設初期基本難以吸引到風險資本,尤其是天使基金的投資。融資中後期:信用不足雖然海西美旗城的資本構成不合理,民營企業資金有其自身的劣勢,但晉江作為品牌之都,其民間資本積累雄厚。故在晉江民營企業家資金的不斷輸入和帶動下,海西美旗城的前期建設進展順利,並預定於2012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設,投入運營。然而,由於地方政府換屆,政策支持減弱,民間輿論開始動搖,眾多民營企業對其未來發展持一種觀望姿態,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企業家不願多做投資。因此海西美旗城近期資金鍊基本處於斷流狀態,基建陷入停滯,可謂遭遇重大瓶頸。主要是由於海西美旗城自身信用不足,無法鞏固投資者信心,吸引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而這其中,也有政府的影響。具體可歸納為以下三點:社會信用體制不完善海西美旗城的資金主要來自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從事投資業務,可能會帶來更大風險。這主要是由於我國的信用體制尚不完善,專門金融機構可享有國家法律保護,對債權有掌控力,而民間借貸完全屬於高風險範疇,盈虧自負。因此民營企業的投資通常十分謹慎,對投資的未來收益抱有很大期待,當投入於短期內看不到回報時,其就會停止資金輸出以防止損失。自身信用體系不健全海西美旗城屬於模式創新的投資項目,其固有資產不足,實踐依據也不足,而且海西美旗城僅一期的建設投資額就達25億美元,建設週期長,難以給投資的民營企業充足的信心,自身信用較低。此外,海西美旗城的發展藍圖規劃得很宏大,但缺乏良好的規劃説明與目標細分,無法讓投資者深入瞭解投資項目的本質內容,而只是停留在生產性服務平台的理解層面,對其發展模式與盈利空間更是缺乏實質性瞭解,從而導致投資的盲目性,也才會在政策擺動時信心不足,不再投資。投資者的自身原因我國的投資者普遍存在這兩種現象:第一,投資者對自身投資領域不熟悉。一些專業的投資者同時也不具備業內技術背景,對投資項目的長期發展起到指導作用;第二,國內投資者往往厭惡風險,不懂得高風險帶來高收益回報的規律,更傾向於將資金投向短期能產生效益的項目,而不願承擔風險。這也是海西美旗城融資瓶頸的一個客觀原因。基於以上原因,民營企業在政策不明朗時表現出了對海西美旗城項目的不信任,紛紛停止注資。海西美旗城的融資主渠道遭受嚴重挫折,只能另尋出路:首先,謝秉臻走訪中央,希望能獲得更大緯度的政策支持,而在福建省商品交易市場“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海西美旗城已經歸入福建省重點培育的四大千億元市場;其次,海西美旗城選擇與國營企業哈爾濱工大集團合作,現已談妥由哈工大控股51%,美旗控股49%;再者,從整個美旗集團的角度出發,其開始考慮在別的基地啟動建設,因為“非加價”模式只要在一個地方運營成功,就可帶來巨大收益,支持各方,但從實際層面來分析,其可行性不高,因為其他地方難免也會面臨海西美旗城的困境。

海西美旗城融資對策思考

海西美旗城在融資前期受到渠道受限的困擾,融資中後期又遭遇信用不足的瓶頸,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亦存在自身問題。故要解決其融資問題,既要從政府層面考慮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的改革,亦要從其自身出發,做好規劃,提升信用等,具體如下:爭取多方資金支持,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多層次的創業融資市場體系,完善市場結構從政府層面來看,完善創業融資市場結構,首先要從法律上對其進行規範與保障,並與成熟資本市場加以區別,對創業融資市場的准入標準應放低,優惠扶持政策應公開透明,對投資主體應同等對待。此外,針對性的加大金融創新,通過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建立滿足創新創業企業的融資需求。我國“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出了“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更好地發揮信用融資、、信託、理財、租賃、擔保、網商銀行等各類金融服務的資產配置和融資服務功能”的要求,海西美旗城應主動尋找一些適合的創新的金融產品,來分散其前期巨大的融資壓力。與國營企業合作,爭取政府財政資金支持海西美旗城應與政府形成良好合作關係,以獲得部分財政資金支持,亦提升自身信用,而這需要其長期不斷的努力,要讓政府知曉“非加價”模式的創新意義以及其對於我國流通業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在民營企業之外,海西美旗城還可選擇與國營企業合作,其資金來源更為穩定,且這也是與政府的友好關係的體現,而海西美旗城現階段就採取了這一策略,並取得了不錯進展。優化創業融資渠道,健全風險投資機制風險投資是不容忽視的強勁力量,是引導社會資本進行股權融資的一通道。特別是天使投資,其投資領域廣泛,投資成本低,為創新企業迅速啟動帶來機會,且天使投資人多有行業背景,深諳高收益高風險之道。我國應借鑑國外成功典範和經驗,發展健全風險投資運行機制,優化創業融資渠道。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各地政府除了積極引導外,也應實行有效監管。而海西美旗城在自身項目吸引不到天使投資的情況下,應主動出擊,主動尋找投資主體,而不是被動等待。社會與企業齊頭並進,共同解決信用問題推動完善社會信用體制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應加強完善我國信用體制,促進與融資相關的信用評價和信用擔保體系進一步發展,規範有關立法,並制定針對創業企業的信用指標體系,以降低評估成本。此外,創建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並加強風險監管。而海西美旗城作為眾多創新創業企業的一員,應自覺主動地參與推動這一過程,併發揮積極作用。加強建設自身信用體系在推動外部信用環境不斷改善之外,海西美旗城更應做好加強自身信用體系建設,增強企業商譽。具體來説,應做好自身規劃,關注重點項目,適當縮短每一期的建設週期,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投資支出,並做好投資回報分析,以增強民營企業家的投資信心。此外,海西美旗城也應注重自身品牌建設,加強宣傳,並樹立良好形象。

篇7:經濟類畢業論文

摘要: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起着重要作用,做好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生態林業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可以有效提高林業產業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在分析林業產業結構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優化林業產業結構的措施,促進生態林業的進步。

關鍵詞:林業;問題;生態林業;產業結構

一、林業產業結構存在問題分析

1.1林業第一產業結構問題

就我國林業情況來看,全國林業用地面積2013年為31259.00萬hm2,林業總產值為3902.43億元,相較於2012年,林業用地面積沒有增加,林業總產值比2012年的3447.08億元有所增長(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鑑》)。由此可知,在我國林業第一產業結構中,林木的培育與種植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林業資源的開發卻持續增長,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無法滿足林產品加工的需求。

1.2林業第二產業結構問題

一是缺乏明確的主導產業;二是亞產業之間關聯性較差。首先,從林業亞產業關聯曲線來看,彼此之間形狀類似,沒有突出的亞產業,也就是説各個亞產業均不佔據主導地位,同時,從企業產品來看,產品趨同性嚴重,缺乏足夠的創新與科技含量。在這種情況下,林業產品競爭力、經濟效益都受到損傷,林業資源也被大量浪費和破壞。其次,就林業亞產業而言,各種亞產業的加工製造基本都形成了完備的體系,但亞產業彼此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繫,各種亞產業無法協調發展,降低了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品附加值,產品市場競爭力也難以提升[1]。

1.3林業第三產業結構問題

林業產業第三產業結構問題體現在2個方面:一是專業人員的缺乏。林業發展在過去未能得到足夠重視,沒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導致林業資源管護、社會經濟等方面嚴重缺乏專業人員,加上許多林區地理環境複雜,交通不便,對專業人員隊伍的穩定也造成影響。二是林業旅遊產品過於單一。旅遊是林業第三產業的重要內容,在林業旅遊中,對自然保護區依賴較大,旅遊服務僅限於森林自然景觀的欣賞,缺乏合理的附屬旅遊服務,受季節、區域限制較大,對遊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多為一次性旅遊行為,降低了林業旅遊產業的經濟效益。

二、林業產業結構具體優化措施

2.1林業第一產業優化措施

森林資源栽培是林業第一產業優化的重要內容,是第一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優化過程中,需要重視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在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增大林業用地面積,為林業資源豐富創造良好條件。同時,還要建立資源培育長效機制,對森林資源的培育模式、使用方式等進行明確規定,避免資源利用過度造成森林資源缺乏。此外,還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造林育林,以合作、租賃、個私等方式,將民間資本引入到造林、育林中,促進森林資源培育的良好發展,增加森林資源總量。

2.2林業第二產業優化措施

第一,開發非木質產品作為主導產業,在傳統林業第二產業中,多以竹木資源、林副產品大的加工為主,對資源的需求量較大,產品附加值較低,並不利於林業資源價值的發揮。因此,開發非木質產品,迎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需求,將林果深加工、創意花卉等非木質產品作為主導產業,可以降低對森林資源的消耗,提升附加價值,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二,加強林業產品技術創新,形成完善產業鏈。在傳統林業第二產業產品中,產業鏈短、企業規模小等問題較為突出,技術水平低,資源浪費嚴重。在當前人們消費結構個性化、時尚化不斷強化的環境中,應當加強林業產品的技術創新,加工製造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產品,形成完善產業鏈,將產業重點放在傢俱、裝飾用材等方面,在提高林產品附加值的同時,帶動傢俱配件、塗料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2]。

2.3林業第三產業優化措施

首先,加強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林業管理服務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在林業信息化建設中,不僅需要建立統一的數據庫,容納林業資源、生態環境等相關信息數據,還需要建立良好的網絡平台,為林業電子政務、資源地理信息和管理、林業信息公開和決策等提供有效支持,提高林業管理效率和水平。其次,開發旅遊業服務。在林業旅遊當中,在景觀欣賞基礎上,還需要開發文化娛樂、野營活動、避暑療養以及休閒度假等多種附加服務,為遊客提供更多旅遊選擇,增強林業第三產業的整體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着一定的地位,其基礎產業和生態功能都應當得到充分重視。在當前林業產業結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對林業產業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對此,採取合適的林業產業結構優化措施,實現林業生態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徐若霖,程寶棟.基於灰色關聯度的我國林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分析[J].林業經濟,2014(12)

2李大偉,翟印禮.遼寧省林業產業結構優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