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工作總結>學校工作總結>

2022年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項目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閲讀(3.21W)

整體推進集團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研究

2022年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項目總結

——2022年國小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項目總結

一、項目研究的背景

2002年前的兩路口國小,地處兩路口街道最繁華的路段,師生逾千人,是一代渝中人記憶中地標式存在。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城市建設的需要,兩路口國小連夜搬遷來到鵝嶺正街,近20年的拆遷,沒有投資,沒有建設,硬件條件全區最差,我們只有每一位兩路口人的苦撐。漸漸的,優秀師資相繼離開,家長不願送孩子來,好的師資不能引進。兩路口國小現有的35任教師中,長病假1人,癌症病人1人,11月退休1人,近3年將有4人退休,學校整體缺人嚴重,教師隊伍能力較差。老師們從躊躇滿志,到逐漸心灰意冷,人心逐漸渙散,沒有了歸屬感。我們的辦學質量開始日趨下降。看着曾經的兩路口國小輝煌不再,我們痛心又焦慮,挖空心思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每年的各項工作依然在低位徘徊。但老師們渴望改變現狀的初心依然存在,行政管理人員也想通過課程改革的浪潮,改變目前的現狀。

二、項目研究的目標與重點

本項目研究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以促進教師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目的,以探索“整體推進集團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研究”為目標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系統就是教學設計的研究對象,因此,把學生和教師的整個學與教的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三、研究教學設計的具體目標

(一)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探索新課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

(二)引導教師形成教學研究思路,形成科學化、系統化的教學過程;

(三)引導教師從以往的教案撰寫轉向有意識的教學設計研究;

(四)引導教師學習、掌握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

(五)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師發展);

(六)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學生髮展)

(七)學校辦學質量全面提高。(學校發展))

三、項目研究措施和方法

研究措施:

(一)以制度管理促進教師成長

1.加強政治理論、師德修養的學習。每週五下午,在全校集中學習時間開展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有新教師入職,校長也都親自向新教師介紹學校,老兩路口人的優良傳統和品質等,使老師們都樹立起以校為榮,安心從教的思想。

2.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教導處組織老師定期學習課程標準,研究新課標、新教材,熟悉目前教育教學前沿理論,並在教研組研討交流。

3.加強實踐研究。每位教師每學期在教研組內至少展示一節研究課,每次研究課,組內教師和集團校指導老師從磨課,説課,展示,評課全程參與,老師們將自己平時的理論學習指導教學,使老師們在反覆探索、研究、反思、實踐中,把課程改革的精神紮實地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4.加強研訓過程管理。

(1)加強聽課制度管理。要求分管校長每學期至少聽課80節,教導主任至少聽課60節,教研組長至少聽課40節,同教研組教師每週至少互聽一節課、集團校指導教師定期聽課等制度。

(2)加強備課管理。每期的寒暑假備課,要求必須要有全冊知識點整理、與前後期教材同知識點的聯繫,全冊單元教學目標等,使老師們特別是年輕老師將教材知識點在頭腦中有體系。

(3)加強作業規範批改的管理。每學月教導處都將對教師的作業批改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從作業佈置、作業批改到作業評價中的問題,督促教師改進。

(4)加強資料收集管理。每月收集、整理優質備課資料,建立備課資源庫,確保研訓工作落在實處。

(二)以多樣化教研促進教師成長

項目實施以來,學校採用集中學習、教師自學、網絡研討(教師博客、qq羣、微信羣、uc論壇等)、和集團校校指導教師、與名師面對面等方式,使教師及時瞭解最科學的教改信息,擴展教師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三)以專家引領促進教師成長

學校藉助項目經費聘請語文、數學學科專家每週定期來校指導學科教學工作,開展特色校本教研,通過課例研究、教學專題講座、面對面答疑解難等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教研組內教師都能共同成長。

1.成立“兩路口國小青年教師培訓班”,由學校區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龍頭校骨幹教師擔任導師,定期督促青年教師們理論學習,做好學習筆記,撰寫讀書心得,積累教學故事等,使學校青年老師間形成學習的氛圍。

2.成立“兩路口國小王虎工作坊”,在名師的帶領下,老師們開展題單式學習,在課例展示,專家指導,坊內同伴互評的過程中,老師們的教材解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四)以聯合教研促進教師成長

1、通過承擔主題研究活動,提高教師教學實踐水平。學校三年裏共承擔了五次主題研究活動,主題從“加強教學設計研究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到“聚焦核心素養走向深度學習”再到後來的“轉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學習力”,教師教育理念和自身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2、形成完整的研究制度,保障課改順利實施。目前學校已形成完整的研究制度,科學安排人員參加同盟校每次活動,三年裏共參加同盟校活動32次,派出教師160人次,參與評課10人次,提供研究課例10人次,經驗介紹4人次,有效促進了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促進了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3、同盟校課例研究為教師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同盟校分別組織的主題研究活動、課例展示、經驗介紹、專家指導等活動,為教師間互聽、互評、互學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教師們積極參研,認真備課,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每課例,真正讓研究走進了自己的教學實踐。研究活動的開展,不僅把教師個人自發的、盲目的探索變成了自覺的、系統的探索,而且促進了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了教育觀念。研究活動以其生動、具體的情景和與教學密切相關的內容吸引着廣大教師,是教師成為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的生力軍。教師在參與研究活動中親歷活動各個環節,這使他們不僅能夠進一步掌握學科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研究方法,而且還能訓練教學技能和操作技巧。

4、課程改革研究活動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在研究活動中,參與者既要以實踐者的踏實與勤勉身體力行,又要以研究者的敏鋭和睿智發現問題、探明方向,以一種簡單的方式跨越理論與實踐的鴻溝。研究活動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又促進了教學研究的結合,教師們正是在這種共同研討、相互切磋的學術氛圍中強化了研究意識,提高了研究能力。

研究方法:

本項目以集團校教學研究活動為契機,以“學習-實踐-反思-實踐”為主線採取行動研究法、反思實踐法、經驗總結等方法開展。

①行動研究法:學校領導,教師與同行專家一起,共同解決教學過程中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在本項目研究中,通過大家的相互配合,使我校課程改革研究活動變成研究過程,從而提高研究的針對性、互動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師們與課程改革一起成長。

②反思性實踐法:我們把本項目研究作為課程改革的一個載體,在培訓的實踐中進行反思,在反思後進一步實踐,並不斷地反饋調節,以達改進研究工作之目的。

③經驗總結法:在本項目研究中,不斷總結我校課程改革的好思路、好做法等先進經驗,並通過項目總結會、教學論壇等方式及時與老師們交流,盡力推廣。

四、項目研究思路與實施步驟

研究思路:

根據項目的研究目標,我們本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核心思想設計模塊,在每次理論學習後,馬上開展實踐研究,為理論找到落腳點。現將本項目的模塊分為四個板塊:理念更新、主題研究、專家引領、同伴互助。

第一,本項目如何根據研訓目標設計研訓模塊;

第二,對各個模塊的主要內容以及模塊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什麼;

第三,圍繞本項目的目標、內容、形式,通過同盟校帶動開展實踐研究;

第四,本項目的目標是挖掘和創造高效課堂教學的模式;

第五,理念更新旨在更替教師潛意識中老舊的教學模式。

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22.2—2002.3)

1.項目組完成頂層設計,由集團項目負責人主持集中會議釐清觀念,明確方向,達成共識。

2.項目組召開工作研討會,徵求集團成員校意見,形成《項目實施方案》,召開工作佈置會,解讀併發布《項目實施方案》。

3.各成員在項目組的指導下,基於本校實際,聚焦主題,擬定本校項目實施工作計劃活動方案

第二階段(2022.4—2022.10)

1.集團各校依據工作計劃,擬定方案,推進教師隊伍工程建設。

2.項目組定期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和項目推進。

第三階段(2022.11—2022.12)

1.形成項目總結性經驗,成果提煉、物化。

2.構建資源庫,形成操作模式。

五、項目研究的保障

1.機構健全。為確保本項目研究有序、有效開展,學校成立以校長任負責人,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為項目主要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以保證項目實施的質量。

2.經費落實。充分保證項目實施的經費開支,以保障項目研究的順利進行。

3.創設機制。建立“多層面,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師培訓格局,形成學校管理者、專家、教研員、教師齊參與,專題講座、參與式研究、案例教學共運作,區級、校本培訓雙循環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加大對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培訓力度。

4.搭建平台。努力為教師參加前沿教育教學學習提供機會和創設條件。三年來,送出160多人次參加區級及以上各類教育教學前沿培訓活動,為市區級名師班、骨幹班輸送學員20多人次。

5.制度跟進。項目實施的核心問題是要使教師的研訓成為一種制度,並落實實施。三年來,形成《兩路口國小校本培訓制度》,《兩路口國小王虎工作室工作方案》,《兩路口國小青年教師研修細則》等,“逼迫”教師不僅要聽,還要有所思,有所悟,並促進同伴互助。

6.方式創新。三年來,學校結合校內其他活動,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同課異構,教學論壇,網絡教研,與專家對話等教學研討活動,讓項目開展不是“空對空”。

7.同盟校帶動。藉助同盟校主題研究活動,在聯合教研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六、項目研究的主要成績

經過一年的項目探索和實踐,我們兩路口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各項主題研究活動,在專家的指導下,學校特色校本教研初步形成,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本項目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績,教師的面貌和狀態有明顯變化。

(一)積極參與課題研究

1.市級課題“優秀傳統文化與美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成功立項並結題申報中;

2.區級規劃課題“低年級學生早期閲讀的實效性研究”成功開題;

3.和兄弟學校鵝嶺國小聯手教育信息技術課題“慕課促進國小生閲讀能力提升的研究”成功結題;

4.區級規劃課題“隨遷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與研究”成功結題。

5.教師自主參與的校內小課題3個。

(二)大膽在各級各類賽場上展風采

1.在連續兩屆的渝中區青年教師數學賽課中,我校青年教師都進入決賽;

2.在集團校舉辦的“成渝教育聯動,5G智慧教研”活動中,我校教師但娜和所教班級學生展示交流;

3.作為渝中區第三批課程改革實驗學校之一,近三年,我校教師承擔語文、數學學科展示活動6人次,在區域展示課中評課8人次,經驗交流13人次。

(三)成果物化意識增強

三年來,學校教師共有14篇論文和案例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多篇論文,案例,教育敍事在區級各類評比活動中獲獎。

(四)課堂形式發生變化

隨着項目研究的推進,學校各科課堂教學方式逐步產生了變化。在專家的引領下,我們構建出適合本校學生學情的自主互助式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即:5(自主預習、提出問題5分鐘);1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12分鐘);18(展示交流、點撥提升18分鐘);5(鞏固練習、組內互助5分鐘)的新授課教學模式。

(五)骨幹教師隊伍逐步壯大

三年來,兩路口國小由1名骨幹教師,發展到現在的8名骨幹教師;由三年前的1名信息技術名師班學員,增加了語文、數學、美術、名班主任4名市區級名師班學員。從沒有區級青年教師指導老師,到有區級指導教師和學科中心組成員。

七、存在的問題

回顧一年來的項目研究過程,我們還是有一些問題和困惑,比如,我校班額較少,基本上是兩個班一個年級,特別是數學和綜合學科,一個年級,甚至幾個年級才一名老師,每位老師都是滿課時工作,除了固定的教研時間,平時在一起研討學習的機會很少。另外,學校老師年齡普遍偏大,我們迫切希望有新教師的加入。

總之,課程改革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樹立課改必勝的信念,紮紮實實做好課程改革工作。

渝中區兩路口國小項目組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