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專題心得體會>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多篇

專題心得體會 閲讀(2.79W)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多篇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篇1

今年寒假期間,我在我們小區居委會上接了個任務:撕小廣告。雖然三天的實踐活動讓我覺得很累很辛苦,但是,我從中鍛鍊了自己,並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通過三天實踐活動,使我有了些關於社會基層建設的心得體會。

白天寒風刺骨,正是有這樣的天氣,激起了我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決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大腦維持自己的生存,同時,也想通過這次體驗讓自己更進一步的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才幹,培養韌性,更重要的是檢驗一下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通過實踐找出差距與不足所在。

2月3日那天,在接到任務後,我便領了兩個鏟子興沖沖的去找小廣告,站在馬路邊上,抬頭四十五度角瞅,向下一百三十度角看,我的媽呀,天上地下都是小廣告,有的一片,都成大廣告了,於是,我便從最“基層”——地下剷起,鏟了幾下,小廣告紋絲不動,於是我便有些氣餒,但不服輸的心態又使我繼續下去,突然,一個場景在我腦海中浮現:一個下雨天,地上潮濕濕的,一片衞生紙在地上逐漸被雨水打濕,打碎,打爛。我便想:灑點水試試。這一試可不要緊,幫了我大忙。這小廣告一沾水就變軟,一鏟就下來,於是,我便用這個方法一連幹了五天,最後,那一片地方以及周圍都不見小廣告的身影,我看了覺的十分的高興與舒心。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參加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漸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直觀的評價。這在無形之中使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我今年十六歲,是一名高一的學生,還有兩年就成年並走向社會,現在就應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體驗社會,適應社會,為今後的生活做好堅實的準備。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篇2

經歷了將近一週的社會實踐,我感慨頗多,我們見到了社會的真實一面,實踐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況還在我腦海裏迴旋,它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機會。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還需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書本充實自己,為以後服務社會打下更堅固的基礎!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篇3

生活,帶着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走入社會,瞭解社會,深入社會。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一向是我校大學生投身社會、體驗社會、服務大眾的真實契機。而我,也在這次社會實踐中領悟到很多以往根本無法懂得的道理。找工作不好找,在實際工作中也會遇到許許多多棘手的問題,我此刻才明白其實真實的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那裏會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問題,很多問題中又有複雜的關聯,這麼想起來生活的確會很累。所以就必須提高自我處理問題的本事,讓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自我的生活簡單而又充實。想到那裏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我想那他們應當早就看透了生活成為箇中高手吧。

經過這次社會實踐我真正明白社會生活與學校生活的差距。學校畢竟是太小了,我們在學校學的是理論知識,我們必須要將所學的東西應用到實際中才會發現它的價值。我們總以為在學校上課枯燥無味,總嚮往那些自語自在享受生活的人,總有着別人不知到的夢想,總想着有一個輝煌的未來。但我此刻開始明白,所有的想象都是虛無縹緲的,僅有自我親身實踐過,才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會正確地給自我定位,確立相對現實的目標。在實踐後才會發現自我所學的東西是多麼有用,自我是多麼的需要進一步充實,其實實踐也能夠提高學習興趣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少次説過這句話卻不去想它所包含的真正意義,直到實踐後才對這句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刻我也明白了人的潛力是需要自我去發掘的,太多的不自信只會把機會一次一次地從身邊趕走。經過實踐你能夠發現自我從未發現的方面,或許是需要改正的習慣,更或許是某個被掩蓋的亮點。這次實踐也讓我堅定了堅持不放棄的信念,放棄就等於否定自我,自我對自我的否定幾乎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強於別人對自我的否定,這對一個人來説是相當可怕的。自我不去接觸社會就永遠不會明白社會的規則,依此類推,任何東西不去接觸就永遠不會了解它。在學生階段的我們需要了解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不能只靠書本去認識它們,這樣的認識太淺薄了,不能算是真正的認識。我們需要儘可能多的去接觸這個社會上的東西,俗話説人是社會的主人,我們要享有主人的權力就必須先了解社會,不然的話就很可能會被社會所左右,那樣的生活不會幸福安樂的,只會是痛苦和無奈的。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篇4

長期以來,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作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__年我校組織了“下農村、進社區、到企業”系列活動。

根據學校有關精神,我們組織了“進社區”活動小組,並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現將總結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假期前,各隊積極響應、認真落實,根據自身專業特點,確定實踐方向,作好動員工作。6月14日上午我校舉行了三支隊伍的出發儀式。廣大同學都以認真的姿態對待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熱情的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鍛鍊了廣大同學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了廣大同學的綜合能力。

二、緊密結合實際,多形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進社區”小分隊社會實踐活動在堅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社會實踐點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求開展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從組織形式上看,主要有兩種形式:

1、分散活動。其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是通過學生完成社會實踐調查表,涉及農村、城市、工廠等方面;

2、集體組織。組成社會實踐小分隊,分赴三個社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6月14日義井東社區、6月15日西山朝陽社區、6月16日小店東風社區,其中走訪老紅軍6人。參加人數合計65人次,其中教師有常建有、田曉麗、任雲花、楊青會、韓茂忠、韓彥。

(二)從社會實踐的類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開展便民服務。和社區合作組建了技術小組,利用各自的技術在市場上設立單車修理、義務宣傳等便民服務點,盡己所能,不怕髒、不怕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當地羣眾的稱讚和好評,同時也努力實踐着青年志願者的精神。

2、開展社會調查活動。有人利用假期對社會一些活動進行調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開展文藝宣傳活動,以健康向上的、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進社區進行演出,受到當地羣眾的喜愛和好評。

4、環境保護。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社會環境衞生清理。

5、考察實踐。有的同學到工廠參加實踐考察活動,瞭解工人師傅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情況。

6、開展板報活動。根據當前形式配合本社區更換板報10塊,同時也宣傳了我校__年招生專業情況。

三、經驗和收穫

1、我各級領導的重視,廣大師生和同學的積極參與,是我校院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多年來,我校堅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並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用於社會實踐,並組成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展開,並把社會實踐列入德育教學計劃,形成制度加以保證。全校廣大同學自覺把社會實踐作為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鍊才幹的重要渠道,積極深入生產第一線,體驗生活。

2、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是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各社區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為這次活動提供了各種便利,保證了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3、學生的思想素質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通過實踐活動,認識社區工作的重要性和艱鉅性,瞭解到國有企業改革的艱鉅性和幫助下崗職工解決再就業問題的必要性。雖然這次活動時間較短,但是客觀現實給同學們的教育卻是課堂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實踐使他們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現實。同學們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於實際,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社會文明心得體會篇5

不知不覺,已經結束了,很快,這一個月,有苦有笑,有難忘有不捨,認識了很多人,交了很多朋友,在這裏學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更學會了如何去生活,很感謝這裏,親愛的法院。

還在學校的時候,有好多人説,聽説條件比較艱苦,不要去哪裏,而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既然是實習嘛,條件不艱苦點怎麼會學到東西,怎麼能磨練自己,我心裏就暗暗決定我要去。

初到這裏,還沒下車,我已看到了這裏外貌,法院的建築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壯觀,很有氣派,尤其是法院的外部結構和構造,而且門口所種的花草和樹木,很好的映襯了這種莊嚴,和我印象中的感覺差不太多;下了車,引導員帶領我們參觀,給我們介紹法院的歷史與今天,又帶領我們參觀審判庭,數字化的法庭,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正是那句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甚至一些技術還是很先進的啊!在參觀期間,雖然天氣很炎熱,但是法院的領導一直都陪着我們,而且還會和我們這些實習生有交流,很親切,特別接地氣。之後,法院又給我們開了一個小會,院長給我們介紹了法院所創立的發還改判案件講評機制,很好的助推了“陽光司法”,得到了省高院以及最高院的認可,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給一個大大的贊。法院給我的感覺是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十分的強大,人家都説初印象會在腦海中停留很久,我對法院的初印象會一直停留在腦海中。

我被分到了刑庭,而我也十分喜歡刑事,這種喜歡是從我第一天接觸法律開始,就一直喜歡刑事。在刑庭的這一個月,我的庭長,我的“進哥”,教了我很多東西,我也從中學會了很多,基層法院量刑中的問題,如何去定罪名等等。我們庭長姓劉,人特別熱情,對我特別照顧,讓人很親近,很有原則。我向他問問題時,他都是微笑對待,而且特別耐心的講解,有時候我因聽不清而連續詢問的時候,庭長也不煩,而是重複講,語速變慢。平時有當事人或者其他人來諮詢問題,庭長都是很熱情的接待,耐心的給予解答,但涉及到原則性問題,我們庭長都會很果斷的拒絕回覆;電視台也偶爾來採訪我們庭長,庭長也很願意接受採訪,因為他想普及更多的法律常識,增加羣眾自我保護意識,我們庭長説話快,可能説的不清楚,經常説重新錄一次,我怕他們聽不清,其實説話是很清楚了已經。

我和我們庭長還有“進哥”一個辦公室,為什麼稱為“進哥”因為名字裏面最後一個字是進,所以一直這樣稱呼。“進哥”是西南政法畢業的碩士高材生,雖然才比我大幾歲,但是特別有才華,有能力,我們庭長特別喜歡。“進哥”對我當然是沒話説,當弟弟一樣照顧,從來都沒有説以命令的語氣去讓我做什麼,都是説“幫我個忙唄!”我們庭長常不在辦公室,因為比較忙,辦公室裏經常就我們兩個人,我會經常向他問問題,他也很願意的給我解釋,有時候他也會聽聽我的看法和意見,我們互相交流,完全沒有那種一家之言的感覺,而是“百家爭鳴”的感覺。

這一個月,如此之短暫,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卻悄然的結束了;這一個月,也很長,讓我經歷了到現在為止最有價值的生活。

這一個月,如此之短暫,還沒來得及和朋友好好相處,卻要獨自的離開;這一個月,也很長,讓我深深體會到這裏的人是如此的熱情與接地氣。

這一個月,如此之短暫,還沒來得及認真的説一句感謝,卻已經要分開;這一個月,也很長,讓我在正確的時間遇到了一羣對的人。

很喜歡這裏,也很愛這裏,希望有機會再一次來到這裏,親愛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