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觀後感>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 閲讀(1.29W)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多篇)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1

説到鍾南山爺爺,沒有人不懷有敬愛之心。因為他有一腔赤子熱誠,一身高超醫術,一片赤膽忠心,他被民間稱為“民族脊樑”。

我本不認為“逆行”是一個褒義詞,逆的反義詞是順,“順”才是人們喜歡的詞,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前方有危險,還要向前衝,誰喜歡呢?但鍾南山爺爺是個例外!

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如果被不幸染上,病毒就會慢慢吃掉你的肺,沒有肺就不能呼吸,最後人就會缺氧而死,目前還沒有可以預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鍾南山爺爺説:“如果沒有什麼事,這段時間就呆在家裏,不要出門,更不要去武漢。”

在武漢陷入危難時刻,在國家面臨危險時刻,總需要勇往直前的逆行者,84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不顧個人安危,奔波武漢,在一線奮戰,以他的身份和年齡,都不用親自忙碌,但他不怕,“逆行”一下子成了熱詞,讓人感動,讓人追捧。他工作了一天後在地鐵餐車上疲備地睡着了。

鍾南山爺爺説:“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從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這是怎樣的情懷?這不正是名族的大義,國家的脊樑才有的仁愛之心嗎?

鍾南山爺爺之所以受到大家的信任,不僅在於他捨身忘我的戰鬥精神,還在於他勇於説出真相,敢於告訴大家事實。他的逆行,改寫了“非典”的結局,他的逆行正在一步步逼倒“新冠病毒”。他説:“在困難面前不能扯淡。”他的心中,有信念。

他承認自己也會錯,發現錯了,但他會保持冷靜,遵守科學精神,敢於糾正。這比那些明知道自己錯了,還諱莫如深,咬牙嘴硬的專家,不知道要高出多少!錯了,就要承認並改正,這是國小生都知道的道理。

84歲的鐘南山爺爺,有院士的擔當,有戰士的勇猛,有國士的威嚴,他有滿腔責任為國為民,才讓國人為之肅然起敬。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2

在現實的生活中,有一種“人”讓人感動,在歲月的滄桑中,這種感動讓人為之震撼,就像風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讓整個民族為之動容。

我情不自禁的一次次落淚,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征服,被他們的行為所激勵,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靜靜的觀看感動人物的事蹟,我認為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

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蹟或境界。

陳俊貴,只因風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在天山守墓幾十年。還有格桑花開的最美鄉村教師,一位西瑪拉雅山下的園丁。她在一米多寬的山路上來往,下面就是懸崖,每天護送孩子回家,堅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間,與危險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親,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況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們將來的生活,將來的學費。

病壓垮了她的身體卻沒有摧毀她,她用她僅存的生命,日日夜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圖刺繡,為的只是自己死後,孩子以後困難了可以買些錢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後會有她這般堅持與付出嘛。

現在知道了,原來是一名將軍夫人,放棄厚祿跟着將軍當農民,讓我看到了愛情的堅貞,將軍離世了卻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橋,良田。老阿姨繼續把温情留給鄉村百姓。她説,日子雖清苦但是心裏快樂,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誠意對大家付出,大家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我也會牢牢的記住這些話。

一曲道德禮讚,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現出這麼多感人的事蹟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些人物襯托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着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3

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各式各樣的人,有不同感動人的事蹟。又拒絕治療,堅持工作的林俊德,有富有愛心,死後還要捐獻器官的何玥,有隱姓埋名,當卧底替農名工找工作的陳家順……

而令我最感動的人物是年紀最小的何玥,她是一位還在上國小的可愛女孩,他曾經在汶川大地震要求他的父母將一個月的工錢捐獻出去,而當時他們家庭比較貧困,還想着救其他的人。在他得知他得了不治之症時,只剩下最後三個月的時間時,他一點也不害怕,不畏懼,戰勝病魔給她帶來的疼痛,他毅然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他死後要把他的器官捐給其他像他一樣痛苦的人,當她的父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不知道他心裏怎麼想的,極力反對,但何玥還是堅持這樣做,他的父母在他死後也只好完成他最後的遺願。就在他死的一天後,她的腎臟就被移植到兩個尿毒症患者的體內。

看到他的事蹟後,我應該學習他的樂觀,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我懂得了要有愛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要主動向前幫助,看到乞討人員,要省點零花錢買吃的喝的,去幫助他們,如果遇到一些流浪貓,流浪狗,可以幫助他們找到一位信得過的主人。畢竟小貓小狗也是一條生命。其次,還要堅強,不要遇見學習上的困難或人生路上的坎坷就無法面對,要從哪裏跌下就要從哪裏爬起來。現在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只要我們在人生路上的一點小風小浪,還沒有真正的遇到暴風雨。所以我們要一點點的去克服困難。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愛心,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和諧,更美麗。

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都會想起上一年的感人事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都會留下不同的感人的眼淚。都會覺得自己的心靈被酒精消毒過,看過以後,心裏收穫的不僅僅感人的頒獎詞,和感人的事蹟。還收穫了內心的那份永遠印在心中的震撼。

其實看了這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節目,我還學會裏很多,比如要敬職敬業,孝順長輩,當官要為人民着想等等,我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能擁有它們身上好的品質。做更善良,更正直,更誠信的人。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4

今年七月,華坪女高將送走它的第十屆畢業生。20_年大學聯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生一本上線率達到40.67%,本科上線率82.37%,排名麗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經有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走進大學。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6年前,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而當起學校的後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上課,順道趕走路上的蛇。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間學生宿舍裏,日夜守護着校園。

“再堅持一下,”張桂梅説,“我也自己想辦法找一些止疼藥,先止疼,後面再説。現在也不想去檢查身體了,越檢查毛病越多。”儘管疾病纏身,張桂梅還是儘量讓自己顯得精神一點,她堅持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把文化擺脱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張桂梅的心思很細膩。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學校只能網絡授課。她擔心老師一個人在教室講課會孤獨,便坐在教室門口陪着她們。長時間久坐使她疼痛難耐,張桂梅乾脆在門外支了張牀。教學樓晚上熄燈,只有講課的這一層才通電,張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靜靜地陪着正在講課的老師。

十二年裏,張桂梅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稱號,她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共計一百多萬元一同捐獻給了教育事業。

張桂梅説,當她走進華坪、走進民族中學、走進孤兒院這羣孩子當中,本以為一兩年之後就會離開,沒想到一陷進去就沒拔出來。

“不管怎麼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的安慰。”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5

有這樣一位人,他已年過八旬,卻依然冒着被新冠肺炎傳染的危險趕往武漢,他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鍾世攀是的兒科醫生,他曾在20_年“非典”疫情中衝鋒陷陣,帶領醫療團隊研究SARS病毒……他,就是家喻户曉的鐘南山院士。

南山院士於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福建,如今已經有84歲高齡,卻依舊擠在趕往武漢的高鐵上奔赴抗疫一線與病魔作鬥爭。有人拍了這樣一張照片:高鐵上,鍾爺爺在餐廳一個窄小的座位上睡着了,滿頭銀髮的他微微蹙眉,桌上還擺放着一疊厚厚的未曾看完的文件。這讓人看了既感動又心疼,淚水情不自禁溢滿了眼眶。

到達武漢後,鍾爺爺和他的團隊進行了初步研究,確定了病毒會“人傳人”的結論,讓全國人民一下子高度防備。

“想來想去,我只不過是一個醫生。”

“武漢一定能挺過關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待在家裏,沒有特殊情況千萬別去武漢!”

一句句平凡的話語仍然在耳邊久久迴盪。謙虛、敢正視真理、為民着想……種種精神都在鍾爺爺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嗎?當然,最讓我難忘的要屬鍾爺爺積極樂觀、永不服老的態度。

在一次盛大的頒獎典禮上,鍾爺爺看到別人用“耄耋”這個詞語來形容他時,爽朗地笑道:“耄耋?我還沒這麼老吧?希望國慶__週年時我還能站在這兒和大家説話!”是的,鍾爺爺每天都忙於救死扶傷,醫治病人,雖然據他的妻子李少芬説他每天的休息時間極少,但他依舊熱愛運動、樂觀向上,更擁有一顆懂得追求的愛國之心。

或許我將來不會學醫,但我依舊要學他那不驕不傲、永遠追求的精神,或許只是當一個平凡的教師,一名公司職員,一位管理人員,但我一定會勤奮努力,刻苦向上,為祖國開闢出一片絢麗多彩的新天地!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6

一縷陽光讓你感到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感到温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到感動。這些模範人物的事蹟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他們不愧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花朵,祖國的驕傲!《感動中國》裏的每一個人都讓人十分温暖,因為他們做了自我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問我裏面最感人的是誰,我會説:胡忠和謝曉君教師。因為他們在一次看報紙的時候,看到報紙上寫着康定縣塔鄉一所孤兒院急需教師,胡教師和謝教師瞭解當地的艱難,就決定留在那教孩子們讀書!

謝教師在音樂學院的一手彈琴,可是學校最需要的卻不是音樂教師,而是物理教師,數學教師,生活教師,三年裏謝教師嘗試了當四種教師,還表示一輩子要呆在這!

他們能夠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們沒有怎樣做,因為他們很善良,在艱苦都教孩子們,他們,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蓮!

他們都在發揚傳統——發揚愛。每個人的一生相對於漫漫歷史長河是極其短暫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暫的一生中為社會發展和人類禮貌做出貢獻,人生價值變得以充足!這些事蹟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隨我的心靈共同成長。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7

每年的春節過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都會牽繞着我,牽動着無數人的心,讓我感動好久,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那思緒牽繞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頒獎台上……

我靜靜地坐在電視機前,手拿着筆認真記下他們的名字,有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勤儉節約、分毫積攢,千萬捐贈家鄉的八旬老人馬旭……。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河南人——擔起鄉村未來的八零後教師張玉滾。張玉滾師範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錢的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學校地處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處處佈滿泥濘荊棘,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挑進了學校。看着電視上張玉滾挑着重重的課本,在山路上艱難地行走,我的眼睛濕潤了,他挑的不僅僅是課本,是大山裏孩子們的希望啊!由於常年操勞,八零後的他臉上佈滿皺紋,比同齡人老了好幾歲。最後聽着白巖鬆為他念頒獎詞,它是這樣寫的: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

是啊,多好的頒獎詞,張玉滾,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你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你雖普通但最偉大,你展現人性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會一直鼓舞着我們每一個國人,激勵着我,努力,追夢!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8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美麗的閃光燈遮不去他們奪目的光芒,他們不是巨星,不是領袖,但他們如寶石般璀璨的心靈會永遠照耀我們的心靈,成為我們精神上的支持與榜樣,成為我們心中又一個偉大的巔峯!他們不是生來美麗的玫瑰,他們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獻的五月蘭,素雅的外表無法抹去他們的內心閃耀,他們將會永遠成為我們精神的橋樑!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9

2月__日,在央視播放的“感動中國”的頒獎盛典上,我們的杜富國同志——傷情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在邊境的掃雷活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沒有退後,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腳步,導致嚴重負傷,並把自己的雙眼和雙手奉獻在這次的邊境掃雷活動中,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捨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

平凡的軍人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心。在此之前,杜富國先後進行掃雷1000多次,拆除雷2400枚,每一次的掃雷活動無疑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之前的每次掃雷活動都安全渡過,最後一次掃雷活動卻讓他永遠的失去雙眼和雙手,再也無法擁抱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再也無法看見那一片由雷區變為綠油油的莊稼地。

他不僅是一名軍人,還有另一個身份——共產黨員。在入伍之前,杜富國還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加入掃雷大隊一年後,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因為他看見出任務時,在前面的戰友都是共產黨員,他們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身後的戰友,他把前面的戰友當成自己的榜樣。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無數像杜富國這樣優秀的共產黨員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犧牲小家,犧牲自我,他們的肩上扛着黨和國家賦予的責任,不能在危險面前退縮,要做鐵骨錚錚的漢子。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10

在這個寂靜的夜裏,我望着遠方,腦海裏不斷閃現着火車餐車上,那台打開的電腦,那陷入沉思又疲憊的臉!是在一篇新聞中,我第一次看到了您的身影——鍾南山爺爺!

我在秦皇小島上向您問好!您知道嗎?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我認識了您?聽説,在16年前的“非典”防控的戰役中,您就衝鋒在前!如今,武漢告急,新冠肺炎出現了人傳人的狀況,您想到的不是個人的安危,而是連夜衝奔武漢!

鍾南山爺爺,當我在新聞上聽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個新名詞時,我覺得離我們很遙遠;當延期開學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我又有些恐懼!除夕夜我看到第一支馳援武漢的軍醫隊伍集結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您已經84歲高齡,但您不怕困難,奮勇當先,奔向最需要又最危險的地方,是您告訴我們不要怕!也不能怕!是您讓我看到了一種精神——臨危不亂,奮勇當先!您是這場戰役的先鋒!

鍾南山爺爺,是這場疫情讓我認識了您!您是人民心中的英雄!當我知道您都已經84歲高齡的時候,我心裏的畫面是:每天清晨您應該提着鳥籠子,哼着小曲,漫步在公園裏,過着閒適安逸的享受晚年生活。可是,您沒有,您義無反顧地奔向疫情一線!那一抹身影,讓我感動,更讓我明白“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真正含義。是您和千千萬萬個投身在抗疫一線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感召着我們這一代人: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怎麼能因為有福祉就追求,有禍患就避開呢?

您為社會盡責,為國家奮鬥,你肩上擔負着許多責任。然而責任並不是親切可愛的字眼,選擇承載它往往需要付出,需要勇氣,也需要堅持。

人間有大美,因人心有大善!感謝有您相伴!加油,鍾南山爺爺!03年非典抗疫戰爭中您勝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