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觀後感>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2022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 閲讀(1.7W)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2022觀後感多篇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1

一個國家的美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比如環境衞生。只有一個好的環境,這個國家才堪稱最美,只有一個好的環境才能使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與眾不同。

環境與人類是共存的,人類自誕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產,生活,無不依賴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動植物等,組成了錯綜複雜而關係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長期以來,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似乎從未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滿目瘡疤,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衝擊,給環境帶來壓力。

眾所周知,人類是以自然環境為生存,延續的物質基礎。但是,隨着現代工業的發展,自然環境卻遭受到愈來愈嚴重的破壞。大氣污染,水污染,陸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塊淨土。

或許你會想,想在重要的是發展科技,科技發達了之後在去環保也不遲,那你到時候可要後悔了。如果我們現在過分陶醉於對抗大自然的勝利,認為我們取得了什麼了不起的成就,那我們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有毒廢棄物,野生生物滅絕,以及大氣、水污染等,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連串全球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愛護花草樹木,少贈送賀年卡,保持校園清潔等。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着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2

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小孩對着一座空曠的小山尖叫“蠢材”,小山毫不客氣地回敬“蠢材”。而當他對小山呼喚“我愛你”時,小山也告訴他“我愛你”。

的確,世上許多事情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

可是,看着人類是怎樣“善”待他們的生存地——地球的呢?人們從地球身上無情殘酷地榨取着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氣混濁了……再看看地球給我們的“回聲”吧。地球將讓我們生存在一個灰濛濛的、骯髒的環境中,來作為對人類的報復。

早在人類剛剛進化到世界上時,人類和自然保持着友好的相安無事的合作關係。取之不盡的食物,飲之不盡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氣,自然報以人類最友好的微笑。

隨着人類發展的車輪加速滾動,人類開始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有能力並且有權利去征服自然。加之金錢,這一最為誘人的利餌,人們把一雙雙的髒手指向自然。鳥語花香的森林被夷為了荒蕪沙漠;珍奇活潑的野生動物成了人們嘴邊的燕窩、猴腦。隨之,自然開始報復:一羣羣的老鼠衝向城鎮,撕咬着嬰兒的腳趾;一羣羣的白蟻捲入非洲的農莊,留下的只是一具具農夫的白骨。何等讓人痛心的“回聲”啊!

隨着大工業的加速迅起,大量污氣廢氣的排放,人們不得不每天呼吸着灰塵,已無健康可言。而森林的消失,導致了水土流失,氣温升高。1998年夏,洪水無情地肆虐在中華大地,摧毀了無數人的家,不僅僅是中國,南美、非洲、世界各個角落都深受“厄爾尼諾”之苦!

地球是人類的朋友,當我們的朋友被我們親手摧殘得滿目瘡痍時,這是什麼感受?當我們不得不戴口罩上班,喝一口經過千百遍過濾的水,這是什麼感受?當一個孩子指着爸爸説“爸爸的頭頂像荒蕪的沙漠”、指着媽媽説“媽媽的頭髮像烏黑的小河”時,這又是什麼感受?人類和地球息息相關,我們有必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愛護自己的生命那樣去愛護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青。”如果每個人都從身邊做起,還地球健康,那麼當耳邊殘忍的回聲消逝時,迴盪在人間的一定是與自然共同譜寫的美麗樂章!

珍愛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保護環境已是時不我待。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3

人是自然界食物鏈頂端的物種,也是大自然的得意傑作之一,但是人類自以為是地球的主人,空氣、水、動植物、石油、礦藏這些自然饋贈的資源,人類認為是理所應當,如紅螞蟻,在接受饋贈之後,以怨報德,忘恩負義,肆意破壞自然,殊不知,生態平衡也有忍受的限度。

生物書上説“在那麼多生物中,只有人類能在生物圈各個圈層內活動,並能改造生物圈”。力量在人的手中,但是由於濫用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激怒自然,慈愛的自然母親雖然可以輕易的毀滅人類,但她下不去手,去懲治胡作非為的兒女。要知道雖然人類的歷史有幾萬年之久,但在46億年的地球眼中,不過是一羣蹣跚學步的娃娃而已。

“人之初,性本善”,從古到今,有數不清的人説出了人性的黑暗面,有人説烏鴉羊羔也知報恩,可人不知如果自然崩潰了,人類也要滅亡。各個物種之間,互相影響,不能讓生態平衡傾斜。美國曾有一個叫西雅圖的印第安酋長,發表過《只有一個地球》的演講,向人們深刻闡述了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人性是極其頑固而現實的,面對惡化的環境,已經有人思考,如果有一天地球被破壞的千瘡百孔,不再適合居住,人類可以乘着飛船逃離太陽系,轉移到其他宜居星球,但是茫茫星海再找一個地球談何容易,不知收斂,即便找到了也不過又一個星球被破壞,所以我倡議以下幾點:

一是做到低碳出行,有助於保護臭氧層,防止陽光直射南極冰山,冰山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城市;二是控制人口,過多的人口會加重地球的負擔,人人都要吃飯,人多需求的糧食就多,土地會不堪重負,所以與其低質量繁衍,不如高質量生活;第三不要濫伐林木、獵殺動物,動植物和人類相輔相成,如果動物滅絕,人類的生活會受很大影響,加拿大曾因獵殺狼,破壞了平衡,兔子繁殖過多,草原被破壞,最後不得不花大價錢進口狼去抓兔子。

人與自然,如寄生蟲和宿主,宿主死了,寄生蟲必死無疑,現在地球的自然災害越來越多,這是自然對人類無知、貪婪的反擊,人不能鼠目寸光,要早日醒悟,愛護這的家,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4

假期,是我最最渴望,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因為,它能給我充足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完成作業後,我就可以看電視、看書、上網,還可以自由自在瘋狂的玩兒。那天,我在電視上觀看了一檔電視節目《人與自然》,令我印象頗深。

這期《人與自然》的專題,是與海洋生物有關,名為《生命——海闊憑魚躍》。與一般介紹海洋類的節目不同,這期欄目向觀眾講述了生存在海洋中的一些奇特生物。節目以一羣海洋捕獵高手在捕捉沙丁魚為開場,這種高手的名字叫旗魚;然後陸陸續續映入我眼簾的是不可思議的飛魚、顏色豔麗的草海龍、海底工程師鰻䲁、好鬥的保家專家鼻䲁······他們各式各樣的奇異本領使我大開眼界,對海洋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在眾多海洋生物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種魚類——飛魚和彈塗魚。

飛魚被稱為海中飛行者。飛魚有着強力的雙翼,在海中的遊弋速度奇快,可以輕易地甩開獵視者。令人佩服的不止這些,他們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敬佩。飛魚媽媽們會盡力找到用於產卵的植物避難所,植物的最深處往往很安全,所以有很多魚都會在這裏產卵,並且都會往最深處。產卵的過程中是很危險的,有很多飛魚在產卵時被卵的粘液黏在植物上,甚至導致窒息死亡。她們明知危險重重,但也毫無顧忌的在最深處產下後代,之所以能如此不顧危險,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

彈塗魚給我留下的印象也格外深刻。彈塗魚大部分時間是在海邊生活,它們躲在海灘下的泥裏打洞,以防止自己不會被曬死,因此彈塗魚也是魚類中的地道專家。不過讓我感動的並不單單是彈塗魚會挖地道,而是她們也有着偉大的母愛。同樣是為了卵的安全,在她們的地道最深處才是產卵區,由於卵的孵化需要充足的氧氣,而地道深處含氧量稀薄,為了給魚卵補充氧氣,彈塗魚媽媽要先到外面吸一大口氣,再到卵區呼出,這樣的行為每天要重複幾十次到幾百次,期間她們從未放棄。

今天的《人與自然》讓我見識到動物們用生命去捍衞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了自然界裏母愛的偉大。同時,我想起了現實生活中我的媽媽,她從孕育我到把我生下來,再到伴隨我的成長,付出了無限的辛勞和關愛。我發自內心的感謝我的媽媽,並祝願全天下所有的媽媽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5

自然是永恆的奇葩。她捏造出梅花的秉性,“眾芳搖落獨萱妍,綻盡風情向小園”;她繪製出別緻風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她雕刻出壯闊山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古往今來,文字記錄了自然的綺麗,它在紙面上自由揮灑,將大自然的變遷與奉獻永載史冊。我們後人手捧沉甸甸的書籍,恍若置身其間,不由得用心來體會自然的心跳。

自然賦予了人類生命,讓人類得以欣賞如此的壯美景緻。她為我們嵌上一對寶石,這是明亮的天窗,讓我們用眼睛看自然;她為我們調製出奇妙的香氣,茉莉的清香、玫瑰的芬芳,使我們心曠神怡;她教會鳥兒唱歌、教給溪流作曲,讓我們聆聽到動人的旋律,沉醉其中、流連忘返;她還親手將一顆殷紅的心放入我們的胸膛,使我們能夠感知自然的節奏、感受生命的跳動。

自然同時又慷慨給予了人類她一切的珍寶。她無數次湧出一股股靈動的生命之泉,她送給人類不計其數的礦產;她還叮囑大地:疼愛人類。於是,大地母親展現出最寬容的一面,以最寬闊的胸襟承載了萬物、接納了人類。一本本史冊描繪了人與自然的動人場面與唯美境界,那段時間裏,人類懂得回報,天地一片和諧,萬物都生活在享受着天倫之樂。

然而,如今呢?自然為人類傾盡了心血,她把能做的都做了,她把能給的都給了。而我們呢?

我們似乎是受寵若驚,我們似乎在她的溺愛中失去了理智,我們在她的庇護下竟開始胡作非為,將利爪伸向了自然。我們不但毫無節制地向她索取礦產、石油和水源,甚至還肆無忌憚地將有毒氣體排到空中、將渾濁的污水注入江河。

自然開始覺得無奈、感到無助。她十分難過:為何她傾心養育的人類會這樣對她!她的美麗將要毀在人類手裏。她辛苦捏造的鮮花啊,她精心繪製的風光啊,她瀝盡心血雕刻成的山河啊!鮮花就要枯萎、風光就要殘缺、山河就要垮塌!這一切的壯美絕倫眼看就要毀滅在人類手裏!

終於,寬容的大地母親開始為自然的遭遇抱不平,她不間斷地用各種方式給人類以警告。

我們的心還在跳動嗎?如果在,就讓我們恢復良知。我們總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然而自然對我們的

恩情已遠遠甚於滴水!我們還能不報嗎?如果我們不能立即還天空以蔚藍,我們難道不能節制一下污染的排放嗎?如果我們不能立刻還大地以綠色,我們難道不能少製造一些垃圾嗎?如果我們不能現在就讓自然回到鳥語花香,我們難道不能先停止對她的傷害嗎?

無數的書籍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本是一家,兩者理應和諧共存、互惠互利。如果我們人類能覺悟、能悔改、能儘自己的舉手之勞,那麼自然就能回到最初、恢復她從前的花容月貌。讓我們在品味書香的同時,感悟自然的滄桑,引領更多人理解:人與自然的和睦,人類定會受益,自然也必將成為永恆的奇葩!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6

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日新月異,我們生活的方式也逐漸改變着。電視代替了觀察,搭乘代替了行走,勞動代替了消遣。但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蜕變的,那就是原始的大自然的力量。可人類為了眼前的益利,常常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看到一叢小草悄然出生,心中總會掠過一絲淡淡的喜悦吧?聽到一片樹葉悄然落下的聲音,會不會有一縷傷感?那一個個充滿活力、渴望光明的小生命啊,已被白色垃圾給淹沒。大自然總在時間中醖釀,然而,大自然卻在流淚啊……

曾經的這裏,充滿着田園氣息。那一朵朵不知名的小花兒,散發着幽幽的香味,讓人心曠神怡……秋天,稻穀成熟了,金黃金黃的,一片又一片,一叢又一叢,一簇又一簇。我想:大自然多像一位畫家啊,畫出如此淡雅多姿的畫來。湛藍湛藍的天空寧靜而又深邃,淙淙流水聲奏出了清涼,奏出了只有大自然才能擁有的偉大,一切都是那麼和諧……

而如今呢?取而代之的是工廠。美麗的花兒被人類無情的剝奪了生存的權利,為什麼?為什麼呀?人類永無止境的貪慾啊!天空中嗆人的煙哪,小鳥的天地啊。工廠的污水呀,排入小溪,小魚兒的家園啊。我們這些無知的人類,沒有權利去剝奪這一切啊,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有生存的資格啊!人類一定被烏雲矇蔽了雙眼……

自然為人類付出了許許多多,不知足的人類只會索取,卻不懂得去珍惜。保護自然吧,別再讓小鳥沒有天地,別再讓美麗的花失去生命,別再讓小魚兒飄泊不定。

紀錄片我住江之頭觀後感7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始終面臨和解決的問題.當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出現了緊張和對立,整個生態系統不斷受到破壞.由此,必須要建立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新文明.為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生態平衡,除經濟和法律手段外,還必須依靠道德的力量.建立適應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的道德規範,有利於形成人們堅定的內心信念,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

生態環境道德是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係時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不僅反映了新階段道德建設的客觀實際和規律,也體現了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存的自然資源,愛護地球,就等於愛護自己的家園.和諧與共的人與自然關係理想狀態和境界相適應,生態環境道德要求人們熱愛自然、保護生態、改善環境.對於青少年來説,要首先做到:

珍愛生靈.平等對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體,不隨意損害它們,保持生態系統平衡.不踐踏草木,不攀折花葉,不_小動物,不吃珍稀動植物等都是珍愛生靈.

節約資源.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資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卻不斷增長.節約糧食、節約用水、節約紙張,使用可再生的資源、分類回收廢物,生活簡樸等等,都是節約資源.

植綠護綠.沒有森林和植被等綠色,便沒有人類,沒有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命.多植一棵樹、多種一片草、多養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綠色,都是青少年應盡的義務.

抵制污染.不當的生產生活行為,會帶來很大污染.不亂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難降解和難再生的物品、不焚燒秸稈、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擁有着共同家原,保護我們的環境.大地期盼着綠色、河流期盼着綠色、,水鳥期盼着綠色、花兒期盼着綠色.滴水成川,積土成山,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

喚醒“綠色之心”實施“綠色計劃”.開展“綠色行動”讓我們用雙手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