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觀後感>

《榜樣8》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觀後感 閲讀(1.23W)

《榜樣8》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榜樣8通過典型事蹟展示、現場訪談、重温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範,彰顯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下是編輯幫家人們找到的《榜樣8》觀後感心得體會【優秀7篇】,歡迎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觀看《榜樣8》個人心得體會 篇一

從一位退伍軍人的復員創業到一位堅持植樹綠化的環保人士,從一位用音樂温暖他人的音樂家到一位在艱苦條件下堅守教育事業的教師,這些榜樣人物的勵志故事令人感動。他們不因困境而氣餒,不因挫折而放棄,而是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奉獻,為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通過觀看《榜樣8》,我意識到做一個榜樣不僅需要有個人的成就,更需要有責任心和擔當精神。這些榜樣人物不僅關注自己的夢想和成功,更關注社會的進步和他人的福祉。他們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優秀的個體應該融入社會、傳播社會正能量,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回報社會。

此外,節目還展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尤其是在困難時刻更能展現出榜樣人物的價值。他們面臨的挑戰並不亞於我們每個人,但他們卻選擇了正面迎接,積極應對,勇往直前。這種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激勵着我在困境中勇敢前行。

總而言之,觀看《榜樣8》令我受益匪淺。這檔節目通過展示不同領域的榜樣人物,向我們展現了一種正直、勇敢、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他們用自身的經歷和努力,鼓舞着我們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成為人生的榜樣。希望《榜樣8》這樣優秀的節目能夠繼續推出,為我們傳遞更多正能量,激勵更多人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觀看榜樣8心得體會 篇二

之前偶聞雲嶺張桂梅,起初內心並無太大波瀾,畢竟在中華大地上,讓我們崇敬的仁師猶如繁星。但在《榜樣6》中看完她的第一個故事後,我又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地看。工作30餘載,她把自己的生活全部獻給了雲南華坪-本站§ 縣的教育事業,為福利院孩子們帶來温暖的回憶,為大山裏的女孩們換取光明的未來。即使生命的燈火日漸微弱,她仍舊沒有停下奉獻的腳步,撼動之餘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

奉獻。提起這個詞語,相信每一位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親身體驗,因為這是我們為人師的使命,而在張桂梅這裏,它卻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俯首甘為孺子牛"。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她生活十分清苦,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三元以內,把微薄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她的奉獻,不止於傾囊而出,是拿出今生所有,喚醒更多人對教育的思考和支持。她對於華坪女子中學所做的一切,是切實的教育扶貧事業。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已有1600多名大山裏的女孩考入大學,對於知曉這一切的人,都知道這一切離不開張桂梅的默默付出。

初心。“用教育救一代人,不管多少”,這是張桂梅來華坪的初衷。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着入黨之初的這份初心,對她來説,“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當。張桂梅用“我將無我,不負初心”的寬闊心胸與博大情懷詮釋着奉獻。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杆,學習她們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堅守教育初心!

堅持。坎坷中,她總會説“再堅持堅持”。剛剛成立之初的華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着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揮黨員帶頭示範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心的澎湃激情轉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地學生、家長嚮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日漸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

信仰。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的肝臟。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在講台上,領導讓她住院治療,她放不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依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話説就是“如果説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這就是堅定信仰的精神魅力!

張桂梅同志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三寸粉筆,三尺講台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作為一樣紮根山區農村的新時代人民教師,我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因此,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張桂梅同志對待工作的態度,學習她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崗位,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努力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觀看榜樣8心得體會 篇三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典型就更是一種政治力量。20__年10月21日晚8點,《榜樣4》專題節目正式開播,專題節目報道了6位優秀共產黨員和1個基層黨組織的典型事蹟,每位嘉賓都登上“初心台”重讀入黨志願書並進行了宣誓。這堂實實在在的精神洗禮之課,指引我們廣大黨員幹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應該瞻仰的精神圖騰。

信仰堅定之星

95歲戰鬥英雄,深藏功名63年,轉業後,歷經五個崗位,堅持為民造福,他是本色英雄張富清;80年代就是村裏首富,卻一心惦記村民還未富裕,就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當天,就立下誓言:“不喝村裏的一盅酒,不亂花村裏的一分錢。寧願自己吃虧也要帶領大家致富”,他是“吃虧”書記李連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張富清和李連成始終永葆初心不改,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信仰堅定之路。

服務羣眾之星

部隊退役,30歲,北京大妞,“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這四個名詞組合在一起就是李萌,她放棄了輕鬆的工作機會,選擇到了環衞中心,當了一名抽糞工人;10多年的代課老師唐真亞,毅然選擇當一名“水上郵路”郵遞員,水路複雜但他堅持做好這份工作,箇中辛苦自不必説。李萌和唐真亞真正做到了時刻以解決人民迫切需要為工作出發點,不退避工作艱難、不選擇工作環境,用實際行動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無私奉獻之星

她是“北京師範大學碩士+選調生”,本應前途一片光明,但時間永遠在今年6月凝固。她在返回駐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遇難,年僅30歲;已被查出頸動脈瘤,明確不能過度勞累,但他還是主動報名,先後擔任界水村黨支部副書記、界水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和共村第一書記。任期結束時,他始終放心不下村裏脱貧工作,決定留下並向組織申請了續任。黃文秀和隋耀達堅持奮戰在脱貧攻堅一線,將生命無悔奉獻給人民羣眾,用實際行動擔負起新時代共產黨員的使命。

擔當作為之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着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彼時舉國振奮,全國上下歡呼雀躍。而成功的。背後,則是中國航天人忙碌的身影,在大漠戈壁的試驗場上,在航天城內的月壤環境試驗裏,在帶病堅持工作的歲月裏,他們始終勇於擔當,奮發進取,以優異工作擔負起中華民族的探月夢、航天夢。

星光璀璨,榜樣引領。一批又一批的共產黨員展示着他們信仰堅定、服務羣眾、無私奉獻、擔當作為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着堅守,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

觀看榜樣8心得體會 篇四

昨日我觀看了央視播的電視專題片《榜樣1》,在觀看節目之中,我數次被節目中的優秀共產黨員事蹟感動得潸然淚下,更為他們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的敬佩。伏案沉思,我有幾點感觸:

第一,從他們身上,感悟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追求。過去的士大夫以“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人生信仰。於是,就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我們黨為什麼能夠取得開天闢地的輝煌成就?我們黨在長達60多年的執政中,為什麼能夠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答案顯而易見——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由具有堅定信仰的人組成的。回顧黨的光榮歷史,在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中,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人比比皆是。如革命先驅蔡和森、何叔衡、惲代英、彭湃等等,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執着於信仰,不怕困難,勇於犧牲;再如一代楷模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等等,他們同樣忠誠於信仰,不畏險阻,敢於拼搏,樂於奉獻。同樣,在《榜樣》節目中,羅官章、支月英、李萬君、苗振水、吳孟超、李貝、王恩東等這些普通的黨員,以他們平凡的事蹟,再次為我們詮釋了信仰的偉大力量。是啊,新中國正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共產黨員引領和奮鬥下,才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創造出美好、燦爛的今天!

“民之難即黨之憂,黨之憂即我之責”。共產黨員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執政為民,立黨為公。這種信仰,既是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無限忠誠,還包含對生命、對責任的一種敬畏,一種如履薄冰的責任心態。我想,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該永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入黨誓詞,做一名“仰不愧黨,俯不愧民,內不愧心”的共產黨員。

當前,社會上有一些人總是在抱怨,覺得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為了什麼,感到物質豐富了但卻找不到精神寄託。於是,這些人就認為:現在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缺少信仰的時代。但現實真是這樣嗎?絕對不是!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信仰,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她一直都具有偉大的力量!

第二,從他們身上,感悟榜樣的力量。

榜樣是一面旗幟,能夠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榜樣是一支號角,能夠激勵人們不斷追求;榜樣是一面鏡子,能夠映照出差距和不足。鞠躬盡瘁的羅官章、執着奉獻的支月英、堅守信念的。李萬君、奮發作為的苗振水、救死扶傷的吳孟超、敢於擔當的李貝、開拓創新的王恩東等,是那麼的淳樸、真實、可親、可敬、可愛,他們無疑都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

羅官章、支月英等黨員幹部,他們長期工作在基層,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履職盡責;他們不忘初心,牢記誓言,信念堅定。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觀念、優良傳統和務實作風,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人生理想和事業追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優秀品格。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他們能夠這樣做?我想,這既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榜樣感召的力量。在他們之前,有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頭顱身軀的革命英烈,有為了人民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代楷模。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就是在這樣的前赴後繼中始終保持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羅官章、支月英等人的平凡事蹟,讓我感動。他們質樸的敍述,讓我深受鼓舞和激勵。他們都是真實的人物,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他們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話,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值得讓我們為之醒悟和反思。和他們相比,我們做的夠嗎?不!我們做的遠遠不夠。誠然,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在市場經濟轉型發展的瓶頸階段,我們中的許多黨員幹部都不自覺地陷入了迷茫,有的甚至逐漸頹廢。與革命先輩們相比,我們淡漠了當初的忠誠和無畏;與電視中的榜樣們相比,我們缺少了幾分執着和堅定。

看完《榜樣》這個節目,回想着熒屏中這些鮮活的人物,感悟着他們的心跡,我們應該轉變思想,轉換觀念,振奮精神,堅定信仰!我們也必定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

觀看榜樣8心得體會 篇五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7》介紹了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林佔熺、孟昆玉、路生梅等八位代表,在投身航空航天、服務鄉村振興、攻克科研難題、幫扶鄉村教育、奧運為國爭光、菌草造福世界、堅守平凡崗位、紮根基層醫療等方面的先進事蹟,展現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先鋒模範形象,詮釋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偉大精神,每一個人物、每一段經歷都令人鼓舞、令人崇敬。

榜樣們為我們詮釋了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內涵。片中每位同志重温入黨誓詞後,會進入一條回憶的長廊,兩側是英雄楷模的照片,而每位同志的事蹟都對應了那句錚錚誓言,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每個時代都有英雄,而他們,就是榜樣精神的傳承。

我們要從榜樣身上汲取奮進的力量,向榜樣看齊,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為實幹的“動量”,為我們的信仰“上色”,從而把榜樣身上散發出的淨化靈魂的信仰之力,轉化為我們幹事創業的內能。

作為教師黨員,通過學習幾位優秀榜樣攻堅克難、為民奉獻的事蹟,我深刻地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範。

作為行政崗位的黨員,我將以此次學習為新的起點,以感動變帶動、化感動為行動,未來更加堅守平凡崗位,堅守初心、擔當奉獻,在“看榜樣、學榜樣、做榜樣”中不斷進步,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地環傳人,為黨的教育事業凝聚力量,為學院學科發展添磚增瓦!

2024榜樣5觀後感心得體會彙總 篇六

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春節前後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華夏大地,原本應是喜慶熱鬧的節日,因疫情來臨,彷彿世界被按下了暫停鍵。國難面前湧現出了一批批“榜樣”。他們是醫護人員、建築工人、保安保潔、快遞小哥等等……他們中有很多是基層黨員,關鍵時刻頂上去,他們展現出來的抗疫精神將轉化為我們這些黨員繼續為人民服務、為實現美好生活的戰鬥力。濱湖集團20__年也在疫情防控時湧現了大批優秀黨員,做好合肥出入口“南站”、在管小區、街區等疫情防控,20__年感恩有你們,20__年我為我是濱湖集團的一員而感到驕傲,榜樣精神將繼續鼓舞着我們這些基層黨員。

觀看《榜樣8》個人心得體會 篇七

1973年,劉玲琍出生在衡陽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87年7月,她考入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校。那年,她才14歲。

時光荏苒。1991年7月,劉玲琍畢業後,被分配到原衡陽市聾啞學校(現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30年來,她先後從事語文教學和聽力語言康復等工作,一直擔任班主任。

“兩年前,有一個叫媛媛的女孩,當時是6歲,父親剛把她送到學校要離開時,孩子一把抱住父親的腿,急得大哭,不準父親走。”劉玲琍説,“擔任特教老師,要有一顆父母愛子之心。”

劉玲琍費力地把媛媛從父親的身邊抱起來,像媽媽一樣安撫她的情緒,孩子慢慢平靜下來。接下來,劉玲琍經常給媛媛送好吃的東西,陪伴孩子玩耍。慢慢地,媛媛的臉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喜歡上了劉老師和學校。

劉玲琍説,像媛媛這樣的孩子,剛進校時,只有六七歲,又是聾啞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這些孩子洗臉都洗不乾淨,也不會洗澡,更不會換洗衣服。”劉玲琍把這些特殊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寶貝,手把手地教他們洗臉、洗衣服、洗澡,一張張小花臉變得白白淨淨。

“每逢週一的班會,我都會仔細檢查孩子的指甲和耳朵背是否乾淨,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劉玲琍説。

記者看到,7歲多的小富宇兩隻手的指甲長了點,劉玲琍掏出隨身攜帶的指甲剪,輕輕握住孩子的手指,幫他剪指甲。剪完指甲,孩子高興地抱住劉玲琍,親暱地叫“劉媽媽”。

“能讓一個孩子康復,意味着給一個家庭帶來幸福”

幾年前,劉玲琍班上有個叫康康的男孩,剛來校時3歲多,除了會叫“爸爸”,其他都不會説。“什麼時候能叫我一聲‘媽媽’,該多好啊!”康康媽媽説。

看着這位媽媽渴望的目光,劉玲琍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康康早日學會叫“媽媽”。

上課時,劉玲琍對康康進行鍼對性訓練。“我先讓孩子一手摸着我的鼻子,一手摸着自己的鼻子,引導他發‘哞哞’,讓他感受鼻腔的震動。”劉玲琍邊説邊做示範,“再引導康康發‘māo貓’,等這個音發得比較接近了,最後引導他發‘mā媽’和‘māma媽媽’。”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又一天訓練,一個多月後的一個下午,康康清楚地説出了“媽媽”。放學時,媽媽來接他,康康大聲喊着“媽媽,媽媽”,孩子媽媽高興地撲過來,緊緊抱着孩子。

辛苦終有回報。小康康經過3年訓練,現在和正常孩子一樣會説話了,還進入了普校隨班就讀。從事聽力語言康復工作這些年,劉玲琍成功地讓14個聽障孩子順暢説話,全部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能讓一個孩子康復,意味着給一個家庭帶來幸福!”劉玲琍説。

要搞好聽障孩子的教學,打好手語是關鍵。剛參加工作時,劉玲琍每天站在宿舍鏡子前,對着鏡子練習手語。“那時,我對着《中國手語》這本書,每天抽出1至2小時練習手語,這個習慣保持到現在,整整30年啦。”劉玲琍説,現在,她的手語打得很嫻熟,與孩子的交流很順暢。

採訪時,聽障班16歲的女孩嬌嬌跑過來,打着手語,告訴劉老師:“今天,我的語文考試成績得了95分,比上次考試有了很大的進步。”劉玲琍豎起大拇指,打出“你真棒”的手語,嬌嬌臉上綻放開心的笑容。

“選擇特教,也能收穫欣慰與幸福。”劉玲琍説,30年來,她培養的學生中,很多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成為設計師、教師,還有的通過職業教育,成長為糕點師、園藝師……學生經過特殊教育,和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結婚、生子,擁有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春華秋實。劉玲琍先後被評為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四批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