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書筆記>

學習語文閲讀常怎樣作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閲讀(2.28W)

第一篇:學習語文閲讀常怎樣作讀書筆記

學習語文閲讀常怎樣作讀書筆記

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筆頭勤。”勤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讀書的效果,克服邊讀邊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 子掰苞米的覆轍。

1、體會式

讀書之後,有自己的收穫、心得、體會或認識、感想等,再聯繫自己實際寫下來,這叫讀書體會或讀後感。這種體會式的筆記,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適當地引用原文作例證,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寫出真情實感來。如有位同學讀了《少年毛澤東》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毛澤東放牛,把一份草送給窮孩子的事,從中總結出毛澤東從小同情、關心窮人的好思想。聯繫到“我”與小夥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同少年毛澤東一比,心裏很慚愧、內疚,這樣聯繫實際合情合理,真實感人。又如李賀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體會也可以是札記。札記多為旁徵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製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2、摘錄式

讀書時,把書報上精彩的、有意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斷摘抄下來。摘錄時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書中的優美詞語按人物類、景物類、狀物類、警句類等摘抄下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寫作文需要時,就可以從“詞語倉庫”裏搬出來,參考使用。

3、提綱式

蓋房子要按圖紙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進行房子裝修;寫文章也一樣,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內容、層次結構,這叫做列提綱。我們讀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隱含的提綱找出來,記下來,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編提綱可以採用文中語句和自己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寫,提綱的語言要簡潔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綱式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中心,記住要點,理清思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如讀了《媽媽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思路編列提綱:(1)媽媽犯了一種“怪”病,既不上“醫院”,也不讓人説;(2)媽媽給奶奶送年禮是一隻又瘦又小的雞;(3)媽媽給外婆送年禮是四隻又大又肥的雞和一大包的年禮;(4)作者抨擊少數婦女對母親和婆婆的兩種不同態度——孝敬與不孝順。這樣列提綱,對文章內容瞭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註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註。比如“注意”“説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瞭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瞭然。

4、書籤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以記在書籤上。把書籤夾在課本里、放在口袋裏或插在房間專放書籤的袋子裏,一有空就讀一讀、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滾瓜爛熟,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這種書籤式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如此反覆,腦子裏積累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了。

5、批註式

在閲讀自己訂閲的報刊和購買的書籍時,為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邊讀邊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寫寫畫畫,把書中的重點詞句和重要內容用圈、點、畫等標記勾劃出來,或在空白處寫上批語、心得體會、意見,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是一種最簡易的筆記作法。馬克思、列寧、毛澤東就常用這種筆記方法在書頭批註。拉法第在回憶馬克思讀書時説:“他常折迭書角、畫線、用鉛筆在頁邊上作滿記號,他不在書上寫批語,但當他發現作者有錯誤的時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個問號或一個驚歎號。”(《回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讀書時常在字裏行間畫着五顏六色的記號,在書的空白處,往往還有評語。毛澤東在讀《倫理學原理》一書時,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兩種色筆圈圈點點,遇到他認為觀點正確、文字優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論頗精”、“此言甚合我意”,認為不對的地方就畫“×”,或批上“不通”、“荒謬”之類詞句。

6、卡片式

就是用厚紙剪成大小一樣的卡片。讀書時,可按照寫人、記事、寫景、狀物分門別類地摘記下來,再按書卡分類存放。存放的位置還要按類別,編上號碼,寫出標題,以便使用時查找。卡片還有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每天拿出幾張卡片讀一讀,背一背,日積月累,腦子積累的詞彙材料就越來越豐富。寫作時,就可以從腦子的“儲蓄庫”裏搬出來用,就不愁寫不好作文了。做卡片時有四點小的要求: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於分類整理裝訂成冊。二是每張卡片須註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等,便於查找。三是隨着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化和深化。四是一定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條理起來。

7、索引式

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陣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採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採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説:“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瞭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索引筆記只需要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

8、剪報式

凡是遇到處理的廢報、廢書,在完全拋棄之前,可以檢查一下其中是否有適合留下的文章。不管是一句名言還是一幅圖畫,都可以剪下在粘貼在自己準備好的剪報本上,空閒時象翻相夾那樣隨意閲讀,也是一種享受呢。

第二篇:怎樣指導學生作讀書筆記

怎樣指導學生作讀書筆記

西安高新國際學校陶秀嬋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書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共識。新課標明確指出:國小階段課外閲讀量不少於145萬字。“孩子們喜歡讀書,在讀書中健康成長”是我們語文教師最大的心願。在指導學生課外閲讀時,我認為“手到”十分重要。所謂“手到”就是作讀書筆記。這個學期,藉着“優秀讀書筆記評比”這一東風 ,我在指導學生作讀書筆記方面積累了一點經驗,今天和大家共勉。

一、展示樣本,激發興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開學第一週,我利用一節自習課,向學生展示了一本優秀讀書筆記。這本讀書筆記是一位高中學生一年的讀書成果。筆記內容豐富:有優美詞句的積累,有精彩片斷的摘抄,還有讀後感受的隨筆。另外,這本筆記外皮精美,紙張優質,作者書寫十分工整,圖文並茂,看起來賞心悦目。學生傳閲後嘖嘖稱讚。看到孩子們臉上露出了喜愛和嚮往的神情,我問大家:你們也想擁有一本這樣的讀書筆記嗎?孩子們由衷的點頭了。我接着説:“好!這學期,我們一起努力,學習作讀書筆記!”有了興趣,指導工作就拉開了序幕。

二、統一要求,教給方法。

孩子們帶來了一本本裝禎精美的筆記本。有的孩子還模仿樣本在扉頁上寫上了自己的讀書守則、名人名言等勉勵性的語言。我根據六年級孩子的讀書特點,統一了要求,並交給具體的方法:

1 選好書讀。

目前,學生手中有6類校園讀物:a 漫畫,如《火影忍者》《哆啦a夢》b科幻小説,如《哈利伯特》《名偵探柯南》。c中外名著,如《西遊記》《高老頭》。d校園情感小説,如《天使街22(23)號》《龍日——你死定了》。e雜誌,如《知心姐姐》《少年電腦世界》。f作文書,《國小生優秀作文》《國小生滿分作文》等等。這些書中有甘露,也有毒素。我明確告訴學生:讀書應該學習淘金,那些搞笑的漫畫,浪漫的校園愛情小説都屬於毒素,應該自覺地摒棄;我們應該購買新課標推薦的書,如童話、寓言、故事、文學名著等來讀。

2 統一格式。

讀書筆記的形式分為提綱式、摘抄式、評論式、仿寫式、感受式等。國小生寫讀書筆記,適宜於一篇文章一篇筆記,適合摘抄和讀後感。我教給他們統一的格式:1)題目:《****》讀書筆記 2)好詞語積累,一般寫10個左右。3)優美句子積累,一般3個左右。4)讀後感:先概述主要內容,再寫出自己讀後的真實感受。

3 教給方法。

學生在作讀書筆記時,如何選擇優美詞句?如何寫讀後感?這都需要老師指導,否則學生的摘抄和讀後感會流於形式。如何選擇優美詞句?我教給學生兩點:a 詞語以新詞、成語、形容詞為主;b句子以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誇張句及細節描寫為主。如何寫讀後感我教給學生四點:a 主要內容+讀後感;b讀後感圍繞中心和寫作方法來寫;c 讀後感要有真情實感;d讀後感要言簡意賅。

三、解決矛盾,保證質量。

面對一個新事物,開始學生總是雄心勃勃,興趣盎然。可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現在的國小部語文都在使用北師大版教材,教學任務很重。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擔心每天作讀書筆記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怎麼解決作讀書筆記和正常的家庭作業之間的矛盾呢?我是這樣做的:1預習和讀書筆記相結合;2將機械重複的抄寫改為聽寫、默寫,擠出讀書時間。為了保證提高整體讀書筆記的質量,我在本學期進行了3次讀書筆記交流,將優秀的筆記展出,讓同學參觀學習。與此同時,安排個別學生範讀自己寫的讀後感 。學生在交流欣賞中,學習到了別人的優點,讀書筆記的質量得到了提高。

四、檢查評價,持之以恆。

“人貴有志,志貴有恆。”學生掌握了作讀書筆記的方法,讀書筆記的質量也在日益提高。可是,這件事畢竟是一件苦差事。作為十一二歲的孩子,他不可能自覺地長期堅持下去。如果做上幾篇就停下來,那可以説毫無意義。這學期,語文教研組的課外活動就是優秀讀書筆記評比,可以説,這是師生堅持做這件事極好的動力。為了督促學生堅持讀書,我每天抽15分鐘檢查讀書筆記,並給予評價。這樣一來,讀書筆記成了常規作業,學生漸漸養成了每天讀書做筆記的習慣。到了期末,全班學生都堅持了下來。我運用一節班會在班級進行了評比,選出了最優秀的10本筆記參加了教研組的評比。在公開、公平的競爭中,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得用心去做。我想,下學期,孩子們就要畢業了,我會一如既往地指導學生作

好讀書筆記。等畢業的時候,每個孩子會得到一本畢業紀念冊——讀書筆記,也會得到一份無形的禮物——良好的讀書習慣。

五、讀背結合,積累語言。

指導學生作讀書筆記,是為了提高閲讀質量;積累語言,是為了自如的運用語言。所以,做好讀書筆記並不是讀書的終結,而是積累語言的途徑,是運用語言的基礎。為了學生能夠將積累到的語言靈活自如的運用於自己的作文裏,我經常從早讀裏擠10分鐘時間,讓學生讀自己的讀書筆記,背誦裏面的優美詞句。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積累的語言在大腦裏安了家,書面語言豐富了,作文生動了。

以上幾點,是我本學期在指導學生讀書筆記方面的一點兒體會。由於時間短,裏面的觀點還不夠成熟,做法也不盡完善。另外,期末工作繁忙,我還沒有進一步提升到理論層面,所以稱不上論文。希望有這方面研究的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第三篇:怎樣做好閲讀筆記

怎樣做好閲讀筆記

主講人:何鳳蘭

時間:10.20

地點:六年級教室

參加人員:六年級學生及部分教師

在我看來讀書筆記最好的方法就把書或資料直接做成思維導圖,比寫讀書筆記有效率多了。但在很多的時候還需要按照傳統的方法來寫,這是我收集的文章專門説寫讀書筆記的方法的: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係,就會輕鬆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矣。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你猜:一定要説到頭懸樑錐刺骨和螢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説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話?總不至於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吧?你很聰明,並且對書敬畏而疏遠。電視、卡通書和流行歌已經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還想為書開墾出一畝三分地兒。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閲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註式讀書筆記

評註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註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説明。評註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

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敍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敍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説明。

(4)評註讀書筆記

評註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註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註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誌》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誌》: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註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閲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第四篇:怎樣做讀書筆記

福州二十中學 馮煒

積累資料的方法人各有異。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過於做筆記。筆記可不拘體例。不限長短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然而主要是這樣四種方式:

摘錄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主要摘錄書籍、報刊、雜記、調查報告、文書檔案中與自己學習鑽研內容有關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錄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如果學理工科就得摘錄有關文獻、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等等。這樣便可備你不時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或某一章節、定理等進行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這不僅可備忘、備查而且可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哲學筆記有很多就是採用的這種形式。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 <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註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註。比如“注意”“説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瞭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歷奧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瞭然。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賀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禮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徵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製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寫這類筆記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現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並把它及時記下來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陣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採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採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説:“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瞭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

上述四種與筆記的方法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於書與格式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那麼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採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請你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於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註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於查找。

三是隨着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條理起來。

第五篇:怎樣做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的好處: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徐特立先生向同學們介紹的一條寶貴的治學經驗。“動筆墨”就是讀書一定要記筆記。

記讀書筆記的好處是:

(1)做讀書筆記可以加強記憶。學習的成功,絕不是一個早晨就能實現的,必須要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必須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和思想積累。為實現這種積累和準備,光靠記憶是不行的。人的記憶力總是有限的,過目成誦者雖有,但時間久了他也會忘記的。“好腦子不如爛筆頭”,“筆記使人精確”。

(2)做讀書筆記能促進大腦的思維。大腦是信息處理機,筆記本相當於信息儲存器。在記筆記時,大腦和筆記相聯繫,這就像處理機與儲存器的接通。它們相互作用,有時會使思維活躍起來,產生特殊的效果。在記筆記過程中,可以使頭腦裏原來模糊的思想清晰化、條理化。有時,還能迸發出新的思想的火花,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做讀書筆記有利於積累資料,日積月累,筆記本就能成為包羅萬象的腦外倉庫,用時,打開它,豐富的詞彙、名言警句、疑難題解等都會湧現出來,使人思路開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4)做讀書筆記可以節省查找資料的時間。在知識不斷更新的現代社會,別人的成功經驗、科技信息,在閲讀時花上點時間記上幾筆,存儲起來,用時會很快查找到,避免把很多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搜尋之中。

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許多名家學者的經驗早已證實,堅持做讀書筆記是提高讀書效率的最好方法。據説,馬克思為了寫作《資本論》,閲讀和做札記的書就有1500本以上。列寧讀過的書上,常常寫有眉批,還寫了讀書心得、內容摘要。毛澤東青年時代讀書時,一直堅持做筆記,僅一本不很厚的《倫理學原理》上就寫了萬餘言的評語。至於一些作家、編輯、記者,幾乎都有自己的讀書筆記本、資料卡片等。同學們應從中受到啟發,注重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找到一條學好語文、提高寫作能力的捷徑。

做讀書筆記的方式一般有四種:

一是卡片式筆記,將摘記的內容分類記在備好的卡片上。

二是摘要式筆記,即在讀書過程中將其重要內容或書上一些含義深刻或精彩語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三是批註式筆記,即在讀書過程中,隨時將自己的感悟、聯想、疑問等以眉批的形式寫在書上,也可以對有關語句畫記號、標重點。

四是讀後感式筆記,也就是針對書中的有關內容,聯繫社會或個人實際寫出體會。

做讀書筆記很重要,因此我們要養成邊讀、邊想、邊記的習慣,持之以恆,必將受益非淺。

二、怎樣寫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是先讀了“書”,然後寫與讀“書”有關的一些體會。換句話就是把讀――想――寫,三者統一起來。

怎樣“讀”、怎樣“想”、怎樣“寫”是寫讀書筆記的三個環節,是我們今天學寫讀書筆記必須解決的三個問題。

1.怎樣“讀”

⑴.讀什麼?

選擇有益身心健康的讀物。

⑵.怎樣讀?

開始選擇比較淺顯易懂的文章。

特別仔細地讀,想讀懂課文。

要想讀懂課文我們還得邊讀邊想,如果只讀不想,我們讀書還有什麼意義呢?

a根據課文的內容想:文章主要講了什麼?重點講了什麼?

b想文章哪部分(哪幾點)給你的印象最深。

弄清了這些問題,我們才算讀懂了這篇文章。

2.怎樣“想”。

“想”,就得聯繫自己和社會的實際來想,想自己在某方面的得或失,想將來怎樣去做(決心或打算);有時也可結合社會的實際談自己的看法、想法。

(可談三點,也可以談兩點,因人而異。)

3.怎樣“寫”

寫讀書筆記雖沒有固定格式,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⑴簡單交待,概括大意。

自己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心情、看了誰的一篇(本)什麼文章(著作)。概括文章大意以及總的印象。

⑵寫體會。分段分層來寫。這是讀書筆記的重點(印象最深的)部分,要詳寫。 ⑶小結。(受到什麼啟發、懂得了什麼道理或安排次要內容。)

板書:

怎樣寫讀書筆記

讀→想→寫

↓有益身心

讀什麼?↓

↓淺顯易懂

認 真↓

怎樣讀?

↓仔 細⑴簡單交待概括大意(略)

哪幾點一點一點地寫

讀 懂:⑵寫體會

印象最深得失 打算 見解

⑶總結(略)

那麼,如何寫好讀書筆記呢 ?

1 .要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篇課文或一本書。可以在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書或文章中去選。

2 .認真閲讀原文。讀懂原文,確定引發感想的 “ 點 ” 。在確定好讀的書或文章後,就要認真閲讀了。讀書時要能做到如下幾點:搞清作品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注意抓住文章的要點。通過讀文章,弄清以上幾點後,接下來便是要確定引發感想的那個 “ 點 ” 。所謂 “ 點 ” ,便是我們感受深刻的地方。這個“點”不是讀後感的主體,而是感想的土壤,感想才是盛開的花朵。正因為如此,找準感想的“點”才顯得非常重要。那麼從哪些地方尋找感想的“點”呢 ?

① 以文章的主要內容作為引發感想的 “ 點 ” 。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對其中的主要內容有什麼想法可寫出來; ② 文中的某個情節,也可作為引發感想的點。文中某個情節,使你深受感動,感到憤恨,感到傷心 ?? 都可用來作引發感想的 “ 點 ” 。如一位同學讀了《金色的魚鈎》一文後,對老班長命令小樑吃魚這一情節印象特深,後來他以此內容寫了一篇讀後感。 ③ 文中的特別精彩的一句話。 ④ 文中含義特別深刻的一句話等,都可將之作為引發感想的點。

3 .根據找出的 “ 點 ” 進行思考和聯繫實際,寫出讀後感。在所找出的引發感想的 “ 點 ” 中,如果 “ 點 ” 很多,要選擇一兩個主要的點寫,其他次要的,可一帶而過或不寫。

對於所選的點要去進行思考,對此進行判斷,這話説得對嗎 ? 他為什麼要這樣講呢 ? 這樣講的意義到底在哪兒呢 ? 反過來講行不行 ??? 如此這樣多問幾個 “ 為什麼 ” ,對寫好讀後感是大為有益的。

聯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當你讀到某些內容時。必然會聯想到身邊的事情,進而會去思考。如有一位讀《養花》的同學,由文中的一句“不勞動,連棵花都養不活”,想到“馬家軍”中的驕人成績,“她們在高原訓練時,每天跑三四十里,衣服被汗水濕透了,鞋子裏都能擰出水來。”緊接着,他的感想就來了,“試問,她們不付出艱苦的勞動,能取得震驚世界的好成績嗎 ? 古往今來,凡是成功者無不付出艱辛的勞動。 ” 由養花,想到馬家軍,又悟出成功和勞動的關係。由此可見思考和聯想是寫好讀後感的重要支柱。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是讀後感,重點應在自己的感受和收穫上面,千萬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複述課文,一定要 “ 感 ” 比讀多。引用文中的原句是為了談感想、收穫或體會。決不能引用了一大堆原句而無自己感受。寫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和文章主要內容相合,否則會離題。例如《養花》一文是講勞動真有意思,勞動創造了美。可你的感想是北京的天氣不適合於養花。這就犯了讀和感脱節的毛病。所以寫自己的感受一定要使讀和感有機結合,水乳相融。

本次練筆的同學:楊大雁張笑笑支學萍宋金鳳陳貝貝 徐傳威薛穎平

錢明潔胡月張婭娟(10位同學)

未交同學:孫同光 戴志遠 徐龍解進 範翔 周倩李星丁志青劉進

封威(10位同學)

一、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髮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

二、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

三、聯--聯繫實際,縱橫拓展。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繫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着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繫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

四、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總結既可以迴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