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書筆記>

中南門的前世今生

讀書筆記 閲讀(1.77W)

在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以前,銅仁城的城門中,原是沒有中南門這個城門的叫法的。

中南門的前世今生

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攻破南京城,靠奪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自立為永樂皇帝的燕王朱棣,已經穩穩當當地做了十一年的皇帝了。這十一年中,他用諸如凌遲、剝皮填草甚至滅十族的種種酷刑,把那些不肯臣服的大臣們收拾得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來對付西南地區那些經常鬧事、不肯聽話的土司。於是,便將長期鬧內部分裂的思州宣慰司和思南宣慰司徹底廢除,用這兩個宣慰司原管轄的三十九個長官司建立了銅仁等八個府,同時,還建立了一個貴州省,當時叫做貴州承宣布政使司,來管理這新成立的八個府。所以,銅仁的老人們常説:先有銅仁府,後有貴州省。

朱棣派來銅仁擔任銅仁府的首任知府田載,是他當燕王時的老部下。這個北平人剛到銅仁時,百廢俱興,一切事情都要從頭開始,自然就沒有精力和財力來修築城牆。好在銅仁山青水秀,周圍山上長滿了樹木,於是便命人砍下很多樹木,在周圍圍起了一道柵欄,用作府城的保障。

第二年,田載修建了銅仁府的官署,銅仁府學的學宮也“規制粗備”,但還來不及修築城牆,在第三年就離任而去了。

按照明朝的規定,每位知府的任期都只有兩三年,大家對修築城牆都不大熱心,一晃便過去了三十六年,銅仁城仍然是“樹柵防衞”。

用樹木圍起來的柵欄,防不了手執武器的起義軍。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洪江的苗民起義,一把火把銅仁圍城的柵欄和知府署的衙門燒得精打光,這才讓後任的知府們對修築城牆的事開始重視起來。

兩年後的景泰二年(1451),四川巴縣進士朱鑑(jiàn)來銅仁府任知府,面對着前任知府孫順留下的滿目焦土、遍地殘垣,朱鑑開始夯土築城。

“郡城斜倚石高低”。朱鑑夯築的土城,“始因東山,環以土城”。新築的銅仁城的西面和南面以天然的屏障小江和錦江為界,東面和北面則沿着東山、道坳上,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夯築城牆。

當時土城的規模很小,所以只按舊例在城牆的東、南、西、北四面開啟了見明門、安阜門、伏遠門、長寧門四個城門,城門上同時還各自修建了城樓。城周758丈,大約三裏左右,“佔地面積約0.24平方千米”。

朱鑑築城開啟的這四個城門,其中的南門是不是今天的中南門,舊志上沒有記載,但從中南門商業的繁榮來看,商家卸載貨物,應該是以就近為利,不會大老遠地以江宗門為卸載之地,所以很可能朱鑑開啟的南門,就是中南門的前身。

古代習慣上把這次修築的圍城稱之為“老城”,把後來擴大的圍城面積、包括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劉瑜“增筑北城一百三十五丈”、正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增築迤西一帶河城”、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禎“增增築東北土城”萬曆三十年(1602)巡撫郭子章命令銅仁府知府何大縉、銅仁縣知縣吳三讓於府城之北增築的銅仁縣城(萬曆二十六年,廢除銅仁長官司,改設銅仁縣,府、縣同城)在內,稱之為“新城”,城市面積擴大到“約0.6平方千米”。

土築的城牆一直維持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這一年,雲南昆陽的舉人李資坤來到銅仁府任知府。第二年,李資坤為了解決治下“城狹民稠”、“民多居郭外”的現狀,勘探了東北城外地勢寬廣平坦的地方,決定廢掉舊城增擴新城,擴大銅仁城的規模,同時,鑑於以前土築的城牆容易被雨水特別是洪水毀壞,李資坤決定這次重築的城牆改用磚石砌成。

新城規模的擴大和築城材質的改變,龐大的費用成了李資坤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但這難不倒這位聰明的知府,他採用了一個用新開拓的地盤換取增築新城資金的辦法,誰出錢,誰就可以在新開拓的城內得到一塊修建房屋的宅基地。想到城內建房的人都爭先恐後地到知府衙門來交納銀子,“應命者殆二百人,金亦以百計”,因此李資坤的資金問題很快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這一次的擴建,由城東一帶向西增築350丈,並將原以東山為界的城牆東移到了傅家山一帶,從而使“東山宛在城中央矣,遂易為‘中山’”,城市面積基本擴大到今天市中辦事處所轄的1.18平方千米。雖然規模和質量都和以前都大不相同,但由於採取了用土地置換資金的辦法(這個辦法現在被大量效仿),卻收到了“官不苦費、民不知勞”、“興大役而事不煩、民不擾”的效果。古人對李資坤的這一辦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説:“自來築城,成功易而諸費約,未有如斯者。”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分守思仁道的參議劉望之,命令銅仁守備張大儒,經歷劉仲芳等再次修築銅仁城牆。這次不同於李資坤擴城時還是“復門其四隅”,而是開啟了七個城門,除東門、北門、西門外,西面還為方便百姓挑水,加了一個便水門,而南面,由於修築了三個城門,便從上而下依次叫做正南門、中南門和下南門。

現在的環西路那時叫做邊街,一直叫到解放後,在解放前一直都很荒涼,甚至到了上世紀70年代,銅仁縣政府的幹部還在武裝部的那個地方插過秧;現在的雙江路那時叫做府前街,民國時稱縣府路。現在的逸羣國小門前稱府後街,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為方便百姓取水,開闢了後水門,因此又一度叫做後水門街;乾隆四十七年(1782),由於在學宮右邊建了一座皇殿後,便又叫做皇殿街。而中南門這一段街道,明朝時叫做中南門街,清朝時叫做太平街、民國時叫做金華街,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改名為中山街。1944年馮步洲擴展城內街道,改街為路,才改名為中山路。廣東省方誌辦編撰《孫中山志》,向全國徵集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紀念地,後來廣東給我們寄來了《廣東省志·孫中山志》,打開一看,我們銅仁的中山路,還是貴州省惟一保留下來的紀念孫中山先生的路名呢!

1943年,銅仁縣縣長孟兆麟在中南門城門兩旁各建一座碉樓,為了與中山街相對應,孟兆麟把中南門城門改名為“中山門”,但銅仁的老百姓還是熱衷於把中山路叫做中南門街,把中山門叫做中南門,因為它的歷史淵源太久了,而且指向性強,又好記。

中南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中南門是指中南門的城門;廣義的中南門是指中南門片區。至少在民國前間,銅仁城是按照八個城門來劃分片區的。

中南門片區的四至是南為臨錦江河的城牆、北至臨街西面的範家和東面的張文先家、東抵東山、西至月亮壩。以前中南門玩龍燈,首事挨家挨户收份子錢,也只在這個範圍內收,不能越界去收屬於後水門片區和江宗門片區所管轄的。

1935年國民黨在貴州推行《各縣編查保甲户口條例》,演變成八個保、中南門屬第二保;1950年5月,取消保甲制,又依原排序設置了八個街公所;1989年設置了中南門等八個居民委員會

中南門街東依東山,西接府台衙門,南臨錦江,過去它佔有很大的地理優勢。因為在過去的幾千年中,中國的大宗貨物的運輸,都是依靠水路運輸來完成的。中南門街緊靠中南門碼頭和渡口,有了碼頭,水運的貨物進出方便,有了渡口,人流量就大,成了商家首選之地的中南門便成了銅仁城的經濟中心。民國期間,銅仁城的老八大號和新八大號,大多聚集在中南門一帶。同時中南門緊鄰當時的行政中心銅仁府的知府衙門,因而又是銅仁城的政治中心。而且知府衙門中來做官的,大多是考取了功名的舉人、進士的文化人,類聚羣分,他們喜歡交往的,自然是銅仁本地的文化人,因而中南門還是銅仁城的文化中心。

由於中南門自古以來一直是銅仁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所以中南門在過去最為繁華,成了銅仁城三街六巷之首。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開啟的七個城門的格局,一直延續到了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這一年,增修了新東門、後水門兩處水門以方便百姓取水。但新修的新東門面向北方(今五完小外地區養護段處),老東門又隨之封閉了,如按面向北方取名,銅仁城便沒有了東門而有了兩個北門。於是,修城門時便不同城牆平行,而是有意向東斜了一點,使城門面朝東方。

據説因為封閉了老東門,對全城的風水特別是對學子們考取功名和商賈的生意,都有很大的影響。清朝光緒六年(1880),貴州巡撫岑毓英巡邊來到銅仁,在接見當地士紳時,極口稱讚銅仁山青水秀,同時對銅仁近年科舉的不景氣大惑不解,説:“是地山水秀特,宜科名鼎盛,何以近年寥寥?”地方紳士中有人回答説:“前明本盛,因老東門封閉,遂難如前。”

第二天岑毓英實地察看了老東門後,極力稱讚這個地方規模軒敞,秀峯羅列,應該儘快重新開啟,對全城的風水都有很大的好處,學子們考取功名的狀況也將會得到改善。

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江蘇金壇(今金壇市)舉人馮翥鵬來銅仁府任知府,聽取了城內父老的建議,不僅修建了文筆塔,而且還於第二年冬十一月初八動工,臘月十二完工,重新開啟了老東門。所以,銅仁才會有了“好個銅仁城,八門開九門”一語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