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後感>

散文讀後感

讀後感 閲讀(6.26K)

第一篇:散文讀後感

散文讀後感

關於人生的些許思考

讀西奧多 羅斯福的《艱辛的人生》有感

41015001 韓旭陽 10級財務管理

不得不説自己是愛讀散文的,雖然不精,閒散而讀,卻感覺足以養志明心。在中國這麼悠久文學散文歷史中徜徉,恰若渺小之一粟,而當感受包含於虛散實聚的散文中的萬象時,千萬種精神充盈於內心,也覺得自己變得無比的自信與強大,或許這也是自己最內在的收穫。

而自己所讀散文大多數是中國的文化涵養而出的散文,卻很少涉獵到國外著名作家的散文。

在這門課中自己可以説是半讀半解地瞭解了一些國外名家的關於組成人生種種的特質的論述。在其中自己印象最深刻也最有所觸動的在論人生的意義那一部分,尤其是《艱辛的人生》。

在《艱辛的人生》中,第一句話的中文翻譯為“一種懶惰懈怠安逸的生活,一種僅僅是由於缺少追求偉大事業的願望或能力而導致的悠閒,這對於國家與人都是沒有價值的”,這句是貫穿整篇文章的內涵句,這也闡述了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在世紀的工作中克服艱辛困難,奮力向上,於國家,於社會做出有價值的事情。這是自古以來大多數有作為的人總結與實踐過得真理。

真理亙古不變,但感覺現代之變讓某些青年之心蒙了一層灰塵,變得迷暗混沌,不知所向。他們對於古人薪火相傳的真摯道理用以枯燥概括了之,他們只顧內心急躁地汲汲於富貴奢侈。他們只知坐而論道,對於國家社會只會謾罵嘲諷,而或乾脆漠不關心,只憑自己第一感覺,或者他人之言,對事情種種嚴加牴觸反感。在他們的眼裏自己的價值在於當今嬉笑怒罵,未來生活富貴有餘,其他於己無責無貸。其實他們是自私的,而且甚至對於什麼國家責任社會期許嗤之以鼻,認為那是他們小時候話語口禪。

難道對於國家社會的責任現在談來只是一些玩笑?是與自己毫無相關的空泛之事?難道自己未來的享樂,遠離艱辛苦痛就是自己的最終人生標的?

或許,我們着實要從另外的角度想一下人生意義。在生活中,我們對於國家社會感覺自己是渺小的,甚至覺得自己渺小得不能承受什麼,自己的人生與自己需求契合就足夠了,我們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足夠了。其實結果又是很難是由我們完全決定的,並且結果並不是我們所説的真正的人生意義。真正的意義在於在實際生活的嚴酷鬥爭中獲取勝利。這也是作者羅斯福所説的基本的人生意義。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在不停的擔當與付出,在自己無意識中實現了自己對於國家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文中作者強調也在題目中書寫的就是艱辛,“生活在安逸中的人最終肯定沒有能力擔當世上之重任。”這也類似中國的儒家所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安逸的生活是人奮鬥的麻藥,會讓人停滯不前。這同樣對於國家也一樣,新的強有力的國家就是在曲折苦難的歷史中崛起的。這也讓我想起了遲子建的《泥濘》那篇散文,當然那是一篇很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作家的散文,作者遞進闡述,由淺及深,直至最後的昇華。作者雋永詩意的描述了生活中自然的泥濘,而後繼續寫道人生需要泥濘,乃至一個國家需要泥濘。泥濘是作家對困難的具體化,是對於人生的種種磨難的歸於生活中的直接形象之物。

“冒險去從事偉大的事業,贏得光榮的勝利,即使其中摻雜着失敗,那也遠勝於那些沒有享受過多大快樂也沒遭受多大痛苦的平庸之輩為伍。”當人步入回

首與回憶的遲暮之年時,最能體味到自己人生的意義之所在就是那些成功的幸福與失敗的艱辛,那些從事不朽與偉大的事業的經歷更值得回味。這也就是人生意義最好的感受。

説到人生,讓我又想起了最近出版的林語堂的《人生不過如此》這本散文集,作者以人生優遊者的獨特視角來看待人生與生活,在他的文章中所展現出來的是詩樣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別樣風情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其中的哲理以一種對於人生釋然的闡述姿態呈現,讓人感觸真實。幾個簡短的概括——我生之初尚無為、若人生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讓人覺得這對於人生詩意的概括到了一種容大而含蓄的境界,回味無窮。那人生中的點點滴滴,事情或大或小,歲月堙沒過後,而今只道是尋常!可經歷其中,當時只道是尋常,這又是何等的大氣!

在於現在,對於自己,我們要做得就是讓自己人生開闊,富有意義。自己的生命於自己的人生,來過,極富燦爛過,歷經失敗過,卻不曾後悔過。

第二篇:散文讀後感

篇一: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

在暑假中,我讀了《朱自清散文精選》,透過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視窗。我沉醉於其中,朱自清用他唯美的筆調描繪出了一個完美的意境,不論是美景還是一切生靈,在他筆下,都顯得格外生動。

我特別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就是《匆匆》中所提到的,朱自清用對比的方式來突出了歲月流逝之快,不錯,世間萬物雖有毀滅的一天,但總會有重生的時候,而我們人,在這世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生命不能重來,歲月又何嘗可以倒流呢?上天賜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在指尖流過的歲月,誰又會在意呢?所以,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就會加倍地珍惜僅剩的時間,因為,他知道,他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了。“時間就是生命”,這是一句真理名言,在朱自清的筆下,就更襯托出了它的價值。

朱自清的文字不僅包含深刻的道理,而且還十分優美,他對景物的描寫可謂是淋漓盡致,彷彿可以活生生地展現在你的眼前了。

篇二:豐子愷散文集讀後感

再讀《豐子愷散文集》,心中不自覺籠上了一層悲哀,來得如此無奈。隱隱約約中,彷彿看到了自己那些無法挽回的歲月,清楚地羅列在眼前。想抓住,卻已飄遠了。那一刻,才發現自己不復是黃金時代的人了。

尤其偏愛 豐老的《送阿寶出黃金時代》,記得他曾在文中説道:“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 ,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説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這確是一種悲哀!當我提筆寫下這些文字時,便是明白了這道理。於是我開始回憶我的黃金時代,卻發現無畏可愛 的歲月彷彿早已離我而去。或許是我早忘了那樣的生活 ,便也不再去想。可這竟是多麼荒唐的事!不知不覺的幾年以來,天真、無邪漸漸淡出了我的生活。而面孔上,多了一份為重的思考。這沒什麼 不好。知識與那黃金時代相比,少了心中的暢快,少了自己的真性情!我多想在此刻重温一個孩子的温度,但一切都太晚了!説出這番話時,便已與黃金時代劃了一道橫。成長,你能否放慢腳步,讓我感受黃金時代的餘温?

有一絲恐懼,腐住了每一根神經。我有些擔心。“眼看見兒時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孩童時代的我們只知成長如何是好,充滿羨慕地眼巴巴地望着大人的生活,急於衝破時間的牢籠,奔向下一個目的地。那一刻,我們永遠也不會明白成長的“代價”。或許“綿羊”並不是所有人的選擇,但或多或少,我們丟棄黃金時代的奔放與熱情。或多或少,帶上了世俗的氣息來應和這個世界。這樣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壓抑!無奈,只因我不再是黃金時代的人兒了,要學會“生存”。我避不開,躲不掉,只求能否放慢腳步,讓我在黃金時代的在最後末端沾回一些過往的氣息?即使是掩藏其真面目的時刻,也不至於做一隻“綿羊”。

剎那間,彷彿覺得人生像是一場分段的冒險賽,時間像是那隻計時的秒錶。黃金時代,是這場遊戲的開始。因為你不懂遊戲規則,所以犯了錯也不會受到懲罰。只是此刻,我已具備了初學者的水平,不得不步入下一個階段。我必須學會謹慎、小心,卻步是屈服、妥協。

出黃金時代,意味着另一個新的開始。不是不敢向前,想再次留戀過往的美好罷了。讓我們的黃金時代被烙在心底吧。

篇三:餘秋雨散文集讀後感

讀餘秋雨散文,就如讀着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 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着兒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着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着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歎》,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 ,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了餘秋雨,也參考了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着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 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着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着歷史理性,在歷史敍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説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篇四:清塘荷韻讀後感

這篇《清塘荷韻》是季羨林於86歲高齡時完成的佳作,可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媲美。

幾顆來自洪湖的蓮子帶着老人的希冀和憐愛躍入了紅湖,一種頑強而高潔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圍中開始萌芽。

如果説周敦頤筆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潔的隱者,朱自清筆下的荷花是撫慰心靈的舞者,那麼,季老筆下的荷花則應該是張揚生命的強者,是徹悟生命的智者。

我們很難想像,在寂寞的歲月裏,在荒蕪的湖面下,在陰暗的泥沼中,那蓮子是怎樣暗暗地積蓄着力量,是怎樣將生命的嫩芽鑽出了堅硬的外殼。這芽一旦破殼而出,便以一種驚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頑強與美麗。經過了整整兩年的期待後,在第三年,奇蹟終於出現了,水面上露出五六片圓圓的綠葉。這是生命的使者啊!雖“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卻足以使那顆本已深感失望的心得到一絲慰藉。一千多個日夜過去了,在經歷了漫長的寂寞後,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盤。“蟬噪城溝水,芙蓉忽已繁”,原來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葉竟躍出了水面,亭亭田田“鋪滿了半個池塘”,放眼望去,滿目的綠荷紅蕖,撩雲逗雨,映日迷霞。再聯想季老的人生遭遇,這種頑強而美麗的生命,這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不正是作者生命歷程的真實寫照嗎?

季老深愛着這滿塘“季荷”,每天數次徜徉於湖畔,默坐靜觀。塘中“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令人萬躁俱寂,陶然於玄思冥想之中。這就是智者與自然的對話,是心靈與自然的交融。“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而此時,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實,微風已拂不起半點漪淪。望着墜落的蓮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寧靜,這便是對生命的徹悟。這瓣荷花,曾飽嘗過孕育的艱辛,也曾感受過生命的快樂,而此時它要悄然離去了,那便順應自然吧。它走了,走得如此飄逸,如此灑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態面對生命的消逝,荷花實在是徹悟生命的智者。

隨着天氣變寒,翠粧褪盡,滿池殘荷,繼而消逝得了無影蹤。此時也不必傷感哀歎,該去的終將會離去,該來的必然會到來。待到來年春水溢,又該是翠蓋千疊,滿塘紅豔了……

篇五: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今天讀完汪曾祺散文,感觸較深。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説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説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一個一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起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該描寫太多,而應該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寫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説他是先在頭腦裏面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説到老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國小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論文“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國小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該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現在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內容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 。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該保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篇六:林語堂散文讀後感

原本先讀的是梁實秋的雜文,好多年前就一直都是很喜歡 ,沒有想到,結果是先來寫林語堂的。起因是昨天突然抓到一本林語堂的散文集,然後因為早就知道,梁實秋和林語堂兩個人對寫作的觀點是完全相反的,一個講究規格規矩(梁實秋),一個講究自由 性靈(林語堂)(注,梁實秋曾經 批判過民-國文章 之無序,被郁達夫所反駁,而林語堂是支持(欣賞 )郁達夫的。),既然我 已經看過樑實秋的雜文,自然也要看看風格迥異的林氏作品,才能有個客觀公正的觀點。結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對兩個人的作品都是非常喜歡的,不止如此,其實兩個人雖然文風對立,個性 完全不同,但是其實都非常講究做人 ,講究文藝的自由精神。

做人方面,梁實秋的已經記得不多,林語堂是明顯要求先學做人,然後昨文的,人品若是不佳,文章再好也是毋庸。而文藝的自由精神,樑一向是不喜政治的,和魯迅的對立也非常嚴重,民-國時期就展開過論戰;林語堂,也終究沒有聽從魯迅在小品文上的勸告,選擇 了一種抒發性情,無關政治的寫作方向 。

林寫旅行,説當不知自己 從何而來,往何處去,才是得了旅行的真諦,是很合我的心意的,因為懂得欣賞,就會發現 美景處處都在,譬如攝行大師的作品,也並非是一定要在新奇特異之處,才能創作的。固定要去某處,欣賞什麼,反而喪失了旅行的意味,不能體會旅行的快樂 ,因為對我等來説,旅行的,是心,心有所悟,心有所感,則旅行就已達到目地。

林寫做人,主要還是推孔孟,也兼老莊,這個其實正是中國的傳統思想之精粹。孟子的性善説,尤其得到 林大師的推崇。孔子講怎麼説君子,講禮儀;孟子講怎麼做大丈夫 ,講仁,智,勇,這些,都是後世所欠缺的,當下風氣敗壞,恐怕終究是要重拾這些古人就已近明白的道理的。

寫到這裏,感覺 晦澀難繼了,讀書 太少,寫的太少,語言文字 功力太差的毛病完全暴露了出來,還得好好讀書多讀書。

第三篇:散文讀後感

rss

版塊介紹:心騖八極,神遊萬仞,散文讀後感。在作者飛揚的思緒裏,你難道不想説幾句?

版主:*空缺中*

文學之路生活之趣願您在這裏有所收穫如果你覺得本站不錯,別忘記推薦給你的朋友,讀後感《散文讀後感》。

tooye!cnnews by discuz!7.2聯繫我們:qq:820141008 email:820141008#(將#改為@)qq:149346549 email:149346549#(將#改為@)

互聯網信息備案編號:蜀icp備09003672號

第四篇:老舍散文讀後感

記得第一次讀老舍的《斷魂槍》是在國小,一齊閲讀的還有《微神》,比之,吾更愛《斷魂槍》矣!那時的知識儲備不多,只能用欣賞記敍文的方法使自己陶醉其間,屆時已愛看武俠劇目,自然對拳腳功夫不錯的孫老者抱有好感,即便是沙子龍最後站在夜靜人稀的自家院子一氣把六十四槍刺完,我也依然對他能否打敗孫老者產生懷疑,老舍散文讀後感。年少的我們都喜爭強好勝,但這一直都沒影響我對該篇文章的喜愛,來來回回讀了不下幾十遍。到了中學,有幸在課堂上傾聽老師對《斷魂槍》的講解,他分析了藝術構思的精度,思想挖掘的深度,語言運用的純熟,還説《斷魂槍》最後的“不傳!不傳!”是表達了中國千年來文化傳承的真是寫照。當時的我若有所思。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在於它經得起時間的磨練。時則今日,又見“故人”,《斷魂槍》還是安然躺在課本里,不禁有一絲欣慰的笑意。再觀起首那行熟悉的字句“生命是鬧着玩,事事顯出如此;以前我這麼想過,現在我懂得了。”想起從前自己一度以為的“玩世不恭”,啞然失笑。

“沙子龍的鑣局已改成客棧”。在社會變遷面前,我們是何等的無奈,還記得《子夜》裏的吳老太爺嗎?不管他是不是具活殭屍,總之他受不了時代的變遷。受不了,也不必承受了,於是他撒手西去了。這是明智的,至少讓企圖一直封存着自己的世界得逞了。沙子龍比吳老太爺年輕,也許還沒有封存自己的勇氣。就算是“炮聲壓下去馬來與印度野林中的虎嘯”;就算是“失去了國土,自由與權利”;就算是古老的中國也“有了火車呀,穿墳過墓的破壞着風水”;就算是“江湖上的智慧與黑話,義氣與名聲”,沙子龍的武藝、事業“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就算是沙子龍的世界也已被狂風吹了走。他,沙子龍也還是要順着這改變的社會環境活下去的。自然,鑣局是沒法使他活下去了,有了熱的槍口,還需要冰冷的長矛嗎?好在沙子龍是西北一帶的“神槍沙子龍”,比不得他那些徒弟們,至少還撐起個客棧而不用到廟會上去賣藝,不用“踢兩趟腿,練套傢伙,翻幾個跟頭,附帶着賣點大力丸,混個三吊兩吊的”,也不用去“弄框果子,或挑些毛豆角,趕早在街上論斤吆喝出去。”如此這般,沙子龍也失去了“活動”的機會,身上放了肉了。與他的徒弟王三勝“胸脯子鼓出,像兩塊老樺木根子”形成了對比。這是因為他的徒弟們尚且可以在大白日頭底下“露露臉,走會捧場”,而他至多“只有在夜間獨自拿起槍來,才能相信自己還是神槍沙”。在那個變更的社會,沙子龍的稜角漸漸被融化了,他變得圓滑世故。以至於對孫老者的求教表現出幾番的推託,先是沏茶,爾後又邀孫老者吃飯,又“從桌子上拿起緞子榙褳”裝上鼻煙壺與錢,掛在腰上,在孫老者執着的提出要練習“五虎斷魂槍”時,他也是用“早忘淨了!早忘淨了!”來搪塞,但不會忘記留孫老者“住幾天,逛逛,臨走,多少送點盤纏,讀後感《老舍散文讀後感》。”現在的沙子龍已不是那個“利落、短瘦、兩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了,怎麼與“腦門亮,眼睛亮——眼眶雖深,眼珠可黑的像兩口小井,深深地閃着黑光”的孫老者相比?沙子龍徹底放棄了槍與槍法嗎?

不!容易看出他還是十二分的熱愛槍的。從徒弟王三勝對他肯定的瞭解,“他知道槍字在老師心中有多大分量。”倒沙子龍自己對槍以及槍法的不能割捨,文章末有“夜靜人稀,沙子龍關好了小門,一氣把六十四槍刺下來,然後,拄着槍,望着天上的羣星,想着當年的野店荒林的威風”,這句堪稱點睛之作,更加重了沙子龍愛槍的分量,這些都是沙子龍愛槍的鐵證啊!但他的愛卻又何其的隱忍。只能在夜深人靜,關緊他的門窗,才能釋放一些些。現在,這條槍與這套槍不會再替他爭光顯勝了;是那槍真的淘汰了?看起來好像是沙子龍順應了時代,理所當然的不再張揚他的武功了,但只是不可自拔的對那套槍產生無比的眷戀,摸摸這涼、滑、硬的發顫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難過一些而已。只是自己在漆黑的夜裏操槍,彷彿在黑暗裏宣泄了自己對過去世界的留戀。儘管儘量去適應,卻依舊錶現出對時代變化的一種消極漠然的態度,只是外表學的像罷了。

“在白天,他不大談武藝與往事”;徒弟們對他的吹捧,那是徒弟們的事,甚至於當孫老者説“教徒弟不易”時,沙子龍的回答竟是“我沒收過徒弟”。他不承認他收過徒弟?也不盡然,畢竟是江湖中人,只是換了一種承認的方式——“沒錢,上沙老師那裏去求。沙老師不含糊,多少不拘,不讓他們空着手走”;“可是,為打架或獻技去討教一個招數,或是請給説個對子——什麼空手奪刀,或虎頭鈎進槍”沙子龍便是“教什麼?拿開水澆吧!”一句馬虎過去。他是真不教?也許是時候不對吧!然而對於他所謂“對”的時候怕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他才會如此決絕的説“那條槍和那套槍都跟我如棺材,一齊如棺材!”所以,“大家誰也不再為沙子龍吹騰;反之,他們説沙子龍栽了跟頭,不敢和個老頭兒動手;那個老頭子一腳能踢死個牛(之前,他們也是這麼吹捧沙子龍的)”。所以,“神槍沙子龍”慢慢地似乎被人們忘了。只有那歎氣聲,那模糊的圖影——用手指慢慢摸着涼滑的槍身,那微笑裏伴着“不傳!不傳!”渺渺然纏繞着這個世界!

深推全文,這不是一部在市井日常生活中書寫中國文化命運的作品嗎?沙子龍以及他那套槍法不就是古老的中國文化歷經千年的磨礪,完善、系統而又精粹的象徵嗎?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化能像中國文化一樣歷盡滄桑而不中斷,槍法的成熟不就是代表了文化更是到了熟透了的地步嗎?然而,由古老的農業文明步入現代的工業文明,當時的中國的確面臨着挑戰。可以看出文章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帝國主義用洋槍洋炮打開古老中國的大門。素來閉關鎖國,老大自居的中國迅速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本主義的狂風震撼了古老中國的傳統生活與傳統文明,“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從哲學上考究,文化的產生其實就是關於人類產生的探索,因而要講述文化命運必然的就要講述人的命運。

《斷魂槍》這篇文章通過對沙子龍個人的命運描述,折射出在歷史動盪時期,文化嬗變時期,作為中國文化承載者的複雜心態。全篇作者運用了白描,肖像,動作,語言等描寫,傳神的刻畫出沙子龍,孫老者與王三勝這三個不同的人物形象。那支貫穿全文的“槍”,以及那套絕世的“槍法”都被作者糅合進中華傳統文化、儒、釋、道以及民間正説。與魯迅“意在建立以西方文化價值觀為核心的新文化”不同,老舍的主張是“建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新文化”。而中國古代那種父傳子,子傳孫的世代相傳的文化傳承模式卻為文化的傳承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雖然,沙子龍是微笑着飄出“不傳!不傳!”這四個字,卻阻斷了一個民族對於文化的分享與繼承。這篇《斷魂槍》的創作怕也摻進了作者的惋惜之淚吧!與我們一樣,相信不論作者還是讀者都希望看到那套絕世的“五虎斷魂槍”的。

第五篇:一篇散文和讀後感

如花

吳簫暘

笑靨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花,每個人也都有許多種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恆久的心香。在盛開的一剎那,燦爛奪目的它會吸引所有的視線。

花是如此的柔弱,再美再豔,依然經不起朝來寒雨晚來風。春紅匆匆謝了,只剩下滿懷愁緒。

花卻又是美麗的戰士,風雨中儘管漸漸的綠肥紅瘦,終究不曾低頭。

生命也是一樣,像精緻的玻璃酒杯,常常經不起天災人禍的撞擊,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曇花,用許多年的淚與汗,摻上心血澆灌,才會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愛花的人少了,當人們為着生計而奔波的時候,連自已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誰會去傾聽花的訴説?

然而,煩躁的都市啊,請不要忘記這世界本就是鏡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摘自1997《讀者》

初讀這篇散文,是在遙遠的1997年,它曾讓年少的我為之感動了許久,但卻説不出為何而感,感從何來,只是一些零碎的,只能意會的感悟。

轉瞬間近6年過去了,只如夜間一聲短促的輕歎,生命的意義何在?我依舊迷惘。在書箱的最底層又發現了這篇業已塵封的散文,卻激起了心中如潮般的思緒。物是人非,真的是物是人非。文章依舊是當年的文章,人卻已不再是當年的人,已蒼老的心境再也無法重回當年。

希望如花,生命如花,堅強而又脆弱。為了一個如花般的夢想付出了近五年的光陰,給予了生命中極大的熱忱,放棄了一次又一次可以重新選擇的機會;時而豪情萬丈,時而又心灰意冷。可是時至今日,夢想依然還是夢想,依然如鏡花水月般的美麗誘人卻又可望而不可及。

鏡花水月,或許這世界本就是鏡花水月。既如此,人生苦短,又何必如此執著呢?只是,我不甘心!絕不甘心!

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過去,胸中的豪情也早已燃燒殆盡,只剩下一顆不死的心,但,這已足夠,足夠了。

儘管此時此刻我已年過25,我依然無成,依然寂寞,依舊孑然一身的與孤燈紙影相伴。但,我,ly*****,在羊年的第一天,面對蒼天與大地,鄭重的對自已發出承諾:my heart will go on , will never change , will never 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