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心得體會>讀後感>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 閲讀(5.13K)

第一篇:與幼兒教師對話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精選多篇)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與幼兒教師對話》。其中有關“學習的氣質”這一章給讀者提出了兩個問題即“幼兒要學什麼”、“氣質的定義是怎樣的?”為了弄明白這兩個問題,我把這一章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遍才稍稍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認為,幼兒教育課程至少要包含四個學習目標:知識、技巧、氣質、情緒,知識和技巧的學習不單單在學校裏,也可以在其他場所有意識無意識的發生,而氣質往往需通過學校來培養,最重要的氣質是繼續學習的氣質。

關於“氣質”的概念,作者認為,氣質是一種不經強迫而時常出現的行為模式,形成一種可受個人意志及意願控制的心理習慣。它的出現是有意圖的,目標是比較廣泛的。

反思如今的幼兒教育,學校更多注重的是知識、技巧和情感的培養,往往忽略了幼兒良好氣質的培養。教師追求的是活動內容幼兒是否感興趣,幼兒在活動中收穫了什麼,教學環節設計是否很流暢等等,其實幼兒學習的氣質也在悄悄的發生着變化。如科學活動中給幼兒足夠的探索機會,就會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長此以往,幼兒就具備了探索的氣質。相反,幼兒時期過早的教會識字和書寫,幼兒的各方面還沒有達到書寫的要求,長此以往,就會挫傷幼兒對書寫和閲讀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有些氣質如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幼兒與生俱來的,那麼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種好奇心一直保持下去。有時,光是學會知識和技巧並不能保證幼兒會使用這些知識和技巧,而傳授知識和技巧的教學過程可能會傷害使用該知識和技巧的氣質。因此,教師在選擇課程與教學策略時就需考慮如何增強想要的氣質和如何削弱不想要的氣質,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之基礎部分,知識是學不完的,我們應藉助課堂這一形式,培養幼兒探索、閲讀、動手、主動與人交往、友善、自學等氣質,為以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篇:《與幼兒教師對話》讀書筆(在好範 文 網搜索更多的文章:)記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第三篇:《與幼兒教師對話》讀書筆記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書筆記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第四篇:讀《與幼兒教師對話》有感

為幼兒教師教育技能尋根溯源——讀《與幼兒教師對話》有感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日益受到幼教領域的關注,成為大家研究與討論的核心話題。在假期我認真拜讀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撰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作者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等的許多觀點與建議,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將在這本書中為幼兒教師的教育技能尋根溯源。

一、觀察從何處入手。

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所感、所思、所為,是實施教育的前提。根據幼兒教育的特質,學會觀察幼兒更是幼兒教師一項重要的技能。觀察什麼,針對一個兒童或一個現象,觀察需要持續多久,這是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書中分別陳述了以下11項觀察指標: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大小便習慣、情緒的變化、遊戲的變化、好奇、對權威的反應、友誼、興趣、自發的情感、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成人可以根據這些方面觀察到的現象,對兒童的發展是否正常做出評估。至於觀察的時間,書中這樣陳述:“對於3歲的兒童,需要先觀察他們在這些指標上的行為3周,提供充足的行為樣本,作為以後評價的標準;4歲兒童則需要4周左右的觀察期,5歲的兒童則再加上一週的觀察時間??成人可以按此公式計算收集行為樣本的時間。”

通過對我們一線教師平時工作的觀察和了解,發現大多數幼兒教師雖然也重視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對幼兒的觀察,但觀察的內容不夠廣泛,觀察持續的時間也沒有達到過這樣的標準,更是從未這麼系統地觀察、分析與記錄過,好多時候的觀察是處於一種無意識和下意識狀態,能看到多少是多少,真正有意識、有系統的觀察很少。確實,也只有通過如此詳細與持久的觀察,才能真正地瞭解一個兒童,這是需要我們每一位幼兒教師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去努力實踐的。

二、處理問題行為的策略。

幼兒出現一些問題行為是在所難免的,如何來有效地處理這些行為,還必須探究產生這些行為的根源。本書以“幼兒的擾亂行為”為例,分析了行為起因的三種類型:制約型、情感型、社會型,並分別論述了採用不同的策略進行“治標又治本”的改善。對制約型的幼兒,使用“行為改變技術”,即當孩子出現擾亂 1

行為時,成人忽視他的行為,或改在他出現良好行為時,才讚賞或鼓勵他。對情感型的幼兒,需要使用宣泄情緒的方法,成人必須提供機會讓幼兒發泄或表達自己不能控制的恐懼及緊張感,同時也要提供機會讓幼兒習得新的技巧與信心。對社會型的幼兒,直接教他如何應付、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就足夠了。

其實幼兒的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有其產生的緣由,或複雜,或單純,當我們的教師面對這些行為時,專業的技能就在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分析幼兒的表現,思考產生行為的原因,實施“對症下藥”的策略。

三、堅持教育適量的原則。

凱茨教授認為,在討論促進幼兒發展的要素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不管提供什麼東西,只有“適量”才能產生好的結果,這就是教育的適量原則。適用此原則的例子包括:對孩子的注意、愛、刺激、獨立、好奇、活動的選擇等。只有當數量、頻率與強度適當時,才會對幼兒有益。她還舉了很多實例,如:要發展幼兒“適度”的自尊,避免幼兒出現“自戀”的傾向;強調幼兒發展的目標不只是知識和技能,還應該注意對幼兒社會性交往、情感態度、行為和性向的培養等等。教育的“適量原則”對我們日常的幼教工作應該是很有啟示作用的,如: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不等於把牆面貼滿,空間掛滿;要讓幼兒有適度的自我肯定(即自信心),但過度自信就會使幼兒自傲狂妄;教學活動中要讓幼兒有一定的興奮度,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但過度的興奮就是煩躁,就如凱茨博士書中所説:“(過度)興奮是毒癮反應模式,把師生之間的關係侷限於永無止境的提供與接受上??一個具有教育性的活動或遊戲,應該能長期引起幼兒的興趣,並能鼓舞幼兒參與的熱忱??而不是僅僅引起幼兒的興奮與趣味。”;對孩子的愛也要適度,過分的愛就是溺愛。教師在教育中凡事都要把握好一個度,做到“適可而止”,切忌“矯枉過正”,這也許很難,但教育的水平也許就體現在這個“度”上。

四、什麼是適宜的教學。

凱茨教授對適宜性教學的目標、內容、原則和方法等都有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長期以來,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一直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幼兒園的園長、老師該如何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幼兒園、自己幼兒園孩子的課程與教學呢?凱茨教授有關適宜性教學的識別的論述對我們很有啟示。凱茨教授認為,要識別適宜性教

學,首先要回答下面三個問題:一是“要學什麼?”,二是“什麼時候學好?”,三是“如何學最好?”。第一個問題涉及到幼兒園教育的目標;第二個問題則與兒童發展相關,有關兒童發展的理論與知識可以協助幼兒園解決“什麼時候該教什麼”的問題(作為幼兒教師應該瞭解兒童發展理論,特別是各個階段的動作、語言、思維等發展特點及相對應的學習方式);第三個問題則與教學方法有關,必須考慮整個課程實施的各個方面,以達成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在“要學什麼”中,凱茨教授提出了四種學習目標,即:知識、技巧、氣質、情感,這裏的氣質指的是一個人相當持久的心智習性或在不同場合中所表現的典型迴應方式,如對工作的堅持、好奇、慷慨、尖酸、閲讀和解決問題的傾向等。可以看出,凱茨提出的四種學習目標與我們新課程中的三位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是相吻合的,也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相一致的。凱茨教授認為,“原則上,如果教學能平等地且同時涵蓋上述四種目標,就屬於適宜的教學;如果教學只強調習得知識和掌握技巧,而忽略須同時加強兒童使用該知識與技巧的氣質,就屬於不適宜的教學。同樣的,如果知識與技巧的學習讓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對於該知識與技巧或學校的厭惡與排斥,且這種消極情緒不斷累積,那麼這樣的教學就是不適宜的。類似的,如果教學能成功地帶給兒童喜悦、歡愉、有趣、好玩、興奮的感覺,但是卻沒有習得我們想要的知識和技巧,也不能算是適宜的教學。”這段話論述得多精闢、多清楚啊!看到這裏,我又想到了華師大李季湄教授所説的一段話:“教育就必須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為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他們是因此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惡學習?是越來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還是越來越依賴教師、懶於思索?是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還是變得越來越自卑、消極、自我中心?是變得越來越熱愛生活,不斷增長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還是變得越來越悲觀、畏縮、情感冷漠?這些都必須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關鍵標準之一。”這四種學習目標,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考慮,四方兼顧,可以説,四項缺一,質量大打折扣,甚至為零和負數。

對於“什麼時候學做好”,凱茨教授提出了兒童發展的兩個層面,一個是發展的常模層面,另一個是發展的動態層面。發展的常模描述的是有關兒童在某個年齡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如什麼時候瞭解時間概念、守恆概念等。發展的動態層面則並不把兒童與同年齡層兒童的行為做比較,而是比較兒童自己在不同時間的成長,它又可細分為三個相互關聯的次層面:第一個次層面處理有關個人如何

隨時間與經驗改變的部分;第二個次層面是有關延宕的影響,也就是早期經驗如何影響幼兒日後發展;第三個次層面是有關重複或經常經歷的經驗長期累積所造成的影響。“延宕影響”和“累積經驗影響”值得引起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重視,例如,幼兒偶爾幾次對學習中的問題感到困惑,如果反覆經歷,就會影響他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幼兒偶爾和同伴一起玩幾次具有創造性的遊戲,最多產生一點點的效果,但如果經常有機會參加這樣的遊戲,就會對他今後的發展產生積極、重要的影響。由此又想到,一個孩子能做什麼並不表示他就應該做什麼,決定某個年齡段的兒童“能做什麼”的是屬於常模的評量,而決定某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什麼”則應視對於個別孩子可能產生的動態的長期的影響而定。現在好多家長,甚至個別幼兒園提早教孩子進行讀寫識字等活動,也許孩子能學得很好,有時似乎還很感興趣,但是對孩子的長遠發展又有什麼良好的影響呢?凱茨指出,以兒童的意願與愉悦作為判斷教學是否適宜的標準有其潛在的危險,我們必須思考教學與活動所可能產生的延宕的影響與累積的影響。??原則上,適宜的教學應該在考慮如何教授某種知識與技巧時,同時考慮如何加強兒童使用該知識與技巧的氣質和對該知識與技巧的喜愛。看來,像“教學活動只要幼兒開心就行”之類的想法是值得推敲的。

對於“如何學最好”,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教學法,包括教學所用的方法、活動、材料及其一切為達到學習目標並考慮兒童發展後所涉及的事宜。凱茨認為,知識與技能可以經由教導與其它過程促進,但是,氣質與情感確無法由直接教導中習得,氣質與情感可以看成是“附帶的學習”。凱茨的觀點給我們的啟示是:幼兒良好氣質和情感通常是在學習知識和技巧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它不可能通過單獨的“教”傳授給幼兒,必須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日積月累的培養而得。幼兒年齡越小,越需要在生活中學習和應用,花在非正式活動的時間應該越多。

五、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

在幼教改革中,我們關注最多的、談論最多的、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莫過於是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那麼,什麼是 “專業的幼兒教師?”“專業的幼兒教師有哪些行為規範和準則?”“怎樣區分幼兒教師專業與非專業的行為?”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在《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這一章裏,凱茨教授為我們做了獨到的闡述。難能可貴的是,她沒有進行空泛的理論闡述,而是通過幼兒園中一個教師經常會碰到的事例(兩名幼兒同時搶騎一輛三輪車,其實這個例子在《幼兒教師與專業發展》一書中已經看過),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專業幼兒

教師的行為標準,並以非專業人員的行為反應,從反面來説明非專業人員的行為問題。當兩個孩子都要搶一輛三輪車騎時,老師會作何反應的?凱茨例舉了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整個判斷思考即反應的過程,此過程牽涉到三個相關的問題,包括:“1.此情境可以教導幼兒什麼?2.老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

3.課程與管理應如何處理?”思考問題一,專業的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此事件教導幼兒下列技巧: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社交技巧;明確的詞語、對話等語言技巧;社交認知、正義觀念、旁觀幼兒的理解與技巧的學習等社交知識;同情心、助人、避免抱怨和搬弄是非等氣質的培養。思考問題二,專業的幼兒教師可以做很多臨牀診斷,即拿幼兒在事件中的行為與他們以往的行為作比較:寶寶的行為在過去是否經常發生?寶寶在這個時候能接受的挫折有多少?如果讓兩個幼兒自行處理這件事,他們會不會學到“適當的概念或行為”???爭搶玩具的事件在幼兒園經常發生,但很多時候,我們老師的第一反應就是“發生了什麼事?”“怎樣馬上搞定這件事?”由此就採用或大聲喝止,或拿走三輪車“誰也別玩”,或威脅,或將幼兒隔離,或許諾給予某種好處,或説教等方法,這樣簡單的方法多麼缺少專業性啊,因為一般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都會使用這些方法。凱茨教授説,專業包括:在工作上運用高級縝密的知識;依據該知識作判斷;採用專業行為的準則三個反面??在處理事件上,專業人員的反應包含了運用可靠的專業知識及見解來作判斷,其目的着眼於兒童長遠的發展利益。教師專業不專業,就體現在很多細小的事件中。

不管是從促進幼兒發展的角度,還是從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角度,以及改變幼兒教師工作的現狀,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顯得至關重要。最後,與大家重温書中的一段話:“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當我們的幼兒需要動生命攸關的大手術時,開刀的醫生是別人的孩子;當我們的孩子受到攻擊時,犯罪的是別人的孩子。因此,只有當其他幼兒的幸福受到保障時,才能保障我們孩子的幸福。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為這麼做是對的。”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能從保障孩子的幸福中,得到專業的發展,享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

第五篇:與幼兒教師的對話的心得行為改變技術教學教育行為

讀《與幼兒教師的對話》有感

《與幼兒教師的對話》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麗蓮·凱茲教授所著的著作。

本書深刻地闡述了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的觀點和思想,充滿了關於幼兒教育與教師成長的專業智慧,以及其對於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深入把握。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幼兒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一直是幼兒教育領域倍受關注的核心話題。書中的觀點對目前我們幼兒教師的發展狀態來説,有很多可借鑑之處。本書中,凱茲博士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運用一些生動、熟悉而簡潔的例子,或是國內外一些幼教機構的做法來闡述她的觀點,給我們建議,讓我們讀起來感覺親切、輕鬆、自然,最重要的是受益匪淺。因為在閲讀中我不僅瞭解到了許多專業名詞的含義、學到了許多新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心靈有所觸動,它促使我不斷對照教育實踐中存在的、與幼兒發展不符的現象和自己認識上的誤區和偏差等進行剖析,反思自己在平時工作中的做法——我的教育行為是不是專業的?是否是促進幼兒發展的?我真正瞭解和關注幼兒了嗎??這些認識對於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幼兒發展及教育上的問題,避免幼教實踐中的失誤,都富有很深的意義。現談談自己對這本書中某些章節的體會:

一、客觀分析幼兒的行為,慎用“行為改變技術”

書第五章中指出:行為改變技術是幼教界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如果使用適當,它可以使幼兒改變原有的不良行為,表現出預期的行為或學習成果。但是,雖然這項制約技術有效,並不表示我們可以盲目使用。我們應如何慎用“行為改變技術”呢?本書以“幼兒的擾亂行為”為例,分析了問題 1

行為產生的三種類型:制約型、情感型、社會型,並分別論述了應該採用何種策略幫助幼兒改變行為。對制約型的幼兒,使用“行為改變技術”很適用。即當孩子出現擾亂行為時,成人忽視他的行為,或在他出現良好行為時候, 才給予他讚賞或鼓勵,促使他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自覺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控制。對情感型的幼兒,需要使用宣泄情緒的方法,成人必須提供機會讓幼兒發泄或表達自己不能控制的恐懼及緊張感,同時也要提供機會讓幼兒習得新的技巧與信心。對社會型的幼兒,直接教他如何應付、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就足夠了。

這一章節告訴我們:幼兒的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有其產生的緣由,當幼兒出現問題行為時,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要操之過急,一概而論,而是應該幫助其分析行為出現的原因,從分析幼兒的表現,思考產生行為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是適當的治療方法,才能讓幼兒更好的成長。

二、正確理解“興奮”與“興趣”,明確教育的宗旨,尋找適宜的教學。 以前評價一次活動的好壞,我們通常會把孩子是否感興趣作為一個標準,這是沒錯的,可是感興趣卻常常理解為孩子是否開心、很興奮的參與一個活動,認為這樣就應該不錯了。可是,這樣的想法非常缺乏知性內容?,這是對“教育”與“興奮”的混淆。在書中,凱茲博士給我們闡述了“興奮”與“興趣”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興奮”指的是超出平常反應與活動常態的心智狀態;“興趣”是由個人生活經驗中組織、積累、培養成的特殊氣質。興趣“會促使個人尋找自己喜歡做的東西,從事喜歡做的活動,尋求特別的技能、知識與目標,以獲得注意和學習”;而興奮因為需要更多更強的刺激,不可能引發幼兒主動地探索、延伸自己的經驗,有阻礙這些特質發展的可能性。

我的反思:在我們的日常的教學中,也時常會伴隨着刺激產生的興奮現象,例如:我們會以獎勵糖果、小紅花、小貼紙的方式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其時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激發幼兒自身對活動的興趣,僅僅是吸引了孩子對獎勵物品的興趣而已;又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一個教學導入:出示一個藏着物品的袋子,教師調動渾身解數讓幼兒猜測,裏面是什麼,在幼兒焦急的企盼中,揭開了真面目,在揭開的一剎那,孩子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這時孩子是興奮的,但隨之而來的平淡的教學,又讓幼兒的情緒低落了。還有老師頻繁地出示各種新鮮好玩的教具,或用各種方法讓幼兒開開心心上了一節課,但對於幼兒的學習到底有多大的幫助呢?這是需要反思的。我們要在幼兒產生興奮的時候迅速找到幼兒興趣的所在,讓他的這種興趣保持下來從而達到讓幼兒喜歡學習喜歡探索的目的,為幼兒以後的愛學習、會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我在第六章:“是教育,還是讓幼兒興奮”中的收穫。

同樣的,如果教學能成功地帶給幼兒喜悦、歡愉、有趣、好玩、興奮的感覺,但是卻沒有習得我們想要的知識與技巧,也不能算是適宜的教學。幼兒老師應該設計對幼兒發展有益的活動,要拒絕依賴外來現成的商業化統一教材,自己設計能培養幼兒興趣並使其持之以恆的教育活動,要使設計的活動能讓幼兒適度應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及養成專心的學習態度,而這些活動可能是平淡無奇的,但幼兒是投入的、有所收穫的。

三、審視自己的教學和教育行為,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第十一章: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中提到:“專業的幼兒教師所需的知識來自於發展心理學以及有關幼兒認知發展的研究。當我遇到某件事情時,

作為專業的幼兒教師,我應該首先考慮到三個問題:

1.此事可以教育幼兒什麼,或者給幼兒帶來什麼?

2.教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

3.課程與管理上應如何處理?”

在工作中我時常面臨這樣的事情:在遊戲中,幼兒常常會為一件玩具或者某個角色而爭吵,有時我們會大聲喝止,草草了事,並未考慮到對幼兒的影響。現在我看了此書,知道自己其實可以利用這件事情鼓勵幼兒發展社會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處世技能。我可以先建議孩子先玩別的玩具,等會兒再去向別人協調交換,這樣提出“讓我玩”的要求比較容易成功。或者我還可以用就事論事的語氣告訴孩子:“沒關係,也許他一會就不玩了,我們還有別的好玩的玩具啊!”我能建議其他適合他的玩具,來協助他培養克服困難的能力,也學會了謙讓。

讀了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知識很貧乏,很多東西都要慢慢地去學,我想,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修養自己的內涵,才能做一個專業地、合格的乃至專家型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