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探析

實用文精選 閲讀(2.67W)

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探析

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探析

總書記強調,“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要把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近年來,浙江各地高度重視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和方法路徑越來越多,呈現出目標新、理念新、機制新、路徑新、載體新等特點。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地位

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鞏固和完善黨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必然要求。實踐中,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分”得較為徹底且越來越強化,而“統”得不夠且相對薄弱,出現了許多有“分”無“統”或“統”不起來的現象。為此,迫切需要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化集體統一經營層面改革創新。

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迫切需要。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產業興旺,農村集體經濟不能缺席。在集體經濟與家庭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中,可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有助於實現鄉村振興。

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要把村集體經濟發展作為推進共同富裕的突破性抓手,縣鄉村三級聯動聯帶聯推。當前公共服務尚難以均等覆蓋農村,也需要通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來彌補公共財政投入不足,彌補公共服務短板。

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題中之義。當前浙江省要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兩個先行”目標,必須更加重視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來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將其打造為浙江經濟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新的重要增長點,從而促進縣域經濟全面發展。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思路

充分盤活利用農村土地、山產和水面等各類資源。核心是要充分盤活、有序利用、高效使用、提高效益。鼓勵、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合理開發利用各類集體資源,探索資源入股模式,發展適合當地的,百姓認可、能形成競爭力的農業種植養殖、農產品初加工等聯農帶富優勢產業。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依法依規改建或新建村集體產業。深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增值收益。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水權制度改革。

有效盤活利用農村大量的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健全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體系。支持利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等政策,開展農村廢棄、閒置宅基地整治利用。鼓勵村集體對閒置農房進行統一收儲、規劃、招商,結合優勢特色農業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親子研學、電商直播等新產業新業態,盤活利用閒置農房。想方設法提高廢棄學校、倉庫等閒置集體房產的使用效益。鼓勵將部分國有閒置房產在明確所有權國有的前提下,將使用權和收益權授予集體,用於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

積極發展農村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依託各地的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農資配送服務、農業信息服務、統防統治服務、農機作業服務、農產品物流和營銷服務、農產品粗加工等產前、產中、產後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創辦社會化服務中心、勞務服務公司等各類實體。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依規承接區域內的公共服務項目。

大力開展產業經營、村莊經營。依託現有資源,在現有條件下,立足於一產,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種養結合,農工商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文旅體融合發展,打造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做到一鄉(鎮)一策、一村一策,推動農村產業經營、村莊經營。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舉措

加強領導,黨建引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設定目標。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選拔和培育一批思路開闊、致富能力強,能引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頭雁”和“領頭羊”。有條件的,優先在當地村裏物色。村裏真選不出來的,該外派的要外派,可優選一批新進公務員和年輕幹部下派到農村一線練兵,幹得好的優先提拔使用。也可推廣跨村黨建聯建,組建聯合黨委,以強帶弱,抱團實現共富。

深化改革,鼓勵創新。改革創新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近年來浙江省興起的強村公司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市場化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和載體,值得重視和進一步探索完善。跨村黨建聯建,可以把幾個村的資源整合盤活,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富裕。要推進農作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推動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賦能增效。

內培外引,重視人才。充分發揮第一書記、農村工作指導員和當地鄉賢能人的作用,加強村兩委幹部能力提升。大力引進大學生等各類人才去鄉村創新創業,加速人才資源流向農村。在引進的同時,也要重視本土人才的挖掘和使用。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聘請職業經理人,引進有實力、懂農村、善經營的團隊,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加強農民技能培訓,為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提供高素質勞動力支撐。

完善政策,加強指引。進一步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持續改善“營農”環境,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引導資金、技術等先進生產要素進入“三農”領域。各地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時,優先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並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傾斜。嚴格落實村級留用地政策。進一步完善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考核方式,不能只考核絕對值,而應構建起包括收入、支出、債務的絕對值和相對變動情況等相關指標在內的科學考核評價體系。鼓勵各地組織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評比等活動,比謀劃落地、比進度質量、比投資實效、比服務政策。

加大投入,金融賦能。進一步加大各級財政扶持力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和項目績效。積極轉變財政扶持方式,鼓勵以銀行貼息、作為村集體資本金入股等形式投入,放大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槓桿效應。鼓勵金融機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或參股的項目,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優惠利率定價、提高審批效率、優化還款方式等加大支持力度。鼓勵探索存量集體資金釋能增效辦法。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滿足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需求的保險產品。加大税費優惠力度,讓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或參股的各類經濟實體按規定享受税收優惠政策。對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審批過程中涉及的收費項目依法依規給予優惠。積極研究出台強村公司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舉辦的特殊經濟實體的税費優惠政策。

加強監管,保駕護航。健全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法人治理體系,完善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積極發揮“浙農經管”應用和“小微權力在線審批”應用協同作用,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數字化治理水平。加強村級債務管控。及早謀劃出台相關政策,多措並舉,有序妥善清理化解現有村級債務。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容錯糾錯機制,鼓勵擔當作為、激勵大膽探索,在發展中逐步規範,避免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