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實用文>實用文精選>

周教學反思多篇

實用文精選 閲讀(2.7W)

周教學反思多篇

周教學反思篇1

剛剛接了八年級歷史,針對實際情況,不斷思考:怎樣才能提高效率。

蘇聯教育學家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值得我們學習和領會,有助於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巴班斯基指出,最有效、包羅萬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種教法就其本質來説都是相對辯證的,既有優點又有缺點,都可能有效地解決某些問題,而解決另一些問題則無效,這是普遍的教學法原則。他認為,在選用教學方法上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材難易程度、全班學生的程度、各種教學方法的效用和長短處、教師本人的特點和能力等。巴班斯基的這一觀點,實際上是指出了運用教學方法的真諦所在。

教學是一種具有複雜性的活動,“掌握教學的藝術,其困難和複雜性產生於各種各樣需要人們制定決策的複雜情境,因為教學正在這種情境中進行。”作為一線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的過程時,就要具體分析教學的實際情況,以確定最為適當可行的教學策略,而在選用教學方法時,要認真考慮教法的適用性問題,尤其是要着重思考以下三個方面:是否適合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學生的學。是否適合教師的教。

總之,教法的運用是有規律可循的,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正是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的體現,很值得我們的教師來探索。注重教學方法的適用性,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才能發揮出教法的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周教學反思篇2

正式開學一週了,回顧一週的工作,頗有感觸與領悟。

安排課程。這是最難的問題,也最鬧心,多年來總是這樣的感覺。我的那些可愛的一小部分老師們,多麼希望每天都沒有課,而且又不用正常的上班,並且還能夠照樣領取工資,最好年度考核的時候,再給一個“年度優”啊!而,我們負責具體工作的領導怎麼辦?學生怎麼辦?那麼些課程又誰人來教?這不是他們想的問題,他們想的總是偏重於自己的私利,決無將心比心的考慮。

與教導處的領導商量後,擬好了教師的任課情況,然後在週二下午的教師會上,正式的宣佈(本來週一下午應該宣佈,我因為到縣裏開會,就沒有召開教師會)。我強調:一切已經商定,不允許再找領導,就完全的按照分工進行備課。

可是,還是不行。找的人不斷的出入教導處以及我的辦公室裏,弄得我正常的備課都擱淺了下來。課節不多的,想一節也沒有,最好;課節略微多一點的,想減少點;國小班主任呢,希望最好調換自己上一個輕鬆的工作崗位;也許還有的希望自己也能夠在領導班子某一位置坐下來呢,大約是不缺乏有這樣想的吧。

我沒有辦法,學校的工作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難以將就;而且,我們也儘可能的要一碗水端平了,不能偏私。而有的老師就是不理解,張嘴就是連聲的抱怨,乃至背後的謾罵或許也不少。我的原則是:寧可微詞乃至謾罵,決不能不公平,力求人盡其才,合理的將老師放在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減少垃圾的存在,促進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也不慣着誰,單位不是養大爺的地方,起碼在我的權限範圍內,爭取這樣做。領導的讓步,是應該的;而毫無原則的讓步,會引發領導力的喪失,也會導致執行力的淡化,更會促使凝聚力的空乏。

科研小課題的落實。週一下午在縣教育局七樓開會,由縣教科所佈置20xx年的小課題的相關工作。週二下午,在學校召開了教師會,落實本次會議的精神,要求特崗教師以及各級各類骨幹老師必須參加小課題的申報工作,其他的老師自願參加。週三下午,在學前班開會,針對小課題的課題名稱、課題管理指導手冊的填寫進行了輔導。老師們的積極性還可以,都按照要求與會,其他的人還是沒有參與。

以後,在發表論文方面,要針對積極參加科研的老師,那些不積極參與科研工作的要適當控制。上年度,我校有三篇論文在《白山教育》發表,分別是我與王老師的《關於學校課堂教學改進的初步的思考》,譚老師的《美術興趣小組活動在育人中的作用》,小迪老師的《如何上好美術課》。我將繼續引導老師研究教育教學並堅持撰寫論文,向上投稿,爭取發表,以此激勵研究、寫作的積極性。

組織填報綜合報表工作。將報表分配到各個部門,要求下週一完成,然後上報,審核。

週五下午,一至八年級在福利中心進行“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具體的活動有兩項,一是講故事,二是清掃衞生。校長有事,沒有在學校,我九年級有課,沒有參加,學校的其他領導悉數到位。我安排體育老師廣播通知:要求全體老師都要參加此次活動。活動後,詢問團隊負責人,説是去的老師不多,班主任也是強迫着給當了評委。有一部分老師消極,不能積極響應學校要求,已經不是一年半載的問題了,要慢慢的疏導糾正。班主任要配合各個部門的工作,部門領導也要密切聯繫班主任以及全體老師,這樣才能和諧進步,團結發展。

與自己所在的年級的班主任、英語任課老師商議研討學生個人以及小組評價的方式方法,看了一下評價細則很好;評價記分表也還算科學,不足的地方已經與班主任溝通,在以後的實際運作中彌補。我建議小組評價擴展延伸到班級的管理,班主任同意並開始了嘗試。我相信這樣的小組評價會大大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班級管理的。而且,我希望班主任、任課老師能夠將此作為本年度的小課題進行研究。適當的時候,我將組織這兩位老師做經驗介紹,然後,我對其加工提煉,撰寫經驗材料發表。

學校部分工作不協調,部門配合不好。老師的學習、培訓,我作為主管業務的領導不知曉,很無奈。下週開會,要求部分領導、老師關於老師學習、培訓等事務,務必告知我等,以便做好學習、培訓等相關登記、統計等工作。

開班子會,為負責寒假學生讀書活動的領導提醒:要落實好此項工作,常規檢查時,為必查項目。因為寒假前,沒有落實,需要彌補,所以予以提醒。

教學工作。沒有聽課,下週到班級聽課。

我還是擔任七年級語文學科與九年級歷史學科的教學任務。語文,我是輕車熟路,在上學期的反思後,我克服了時間緊瑣事多的羈絆,強化了備課,在書上寫滿了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上課時完全的能夠脱離教案,這樣就更好的駕馭課堂。加強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在實際課堂上,我更加的靈活,生成的多,預設的少,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加強了反饋檢測。少講精講,多練精練。

週五,進行了寒假讀書活動的檢測。寒假,我安排學生讀《三歸演義》前五十回。檢測效果不好,滿分100,最高分89,最低分27。下週閲讀課要總結引導,並進行閲讀該書,爭取本學期讀完全書。適當的時候,召開讀書交流會。

九年級歷史進入了總複習階段。先是梳理教材,其次專題複習,第三綜合模擬。本週我上了一節,複習了“侵略與反抗”部分。

以後的工作,更多的是要和氣,卻也不能沒有霸氣;要有正氣,卻也不能執拗的迂腐不堪,頑冥的不化。

周教學反思篇3

多媒體環境為實驗探究性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它不僅可以創設探究情境,提供豐富的主題資源,改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各種需求,同時還可以為學生表達思想、觀點提供交流工具。本節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了有利的空間,同時,也收穫了許多驚喜。

驚喜一:精心設計實驗,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

課的開始,首先播放了一段視頻,讓學生以小偵探的身份去破解"死狗洞之謎",並通過實驗的方式去取證,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共設計了七了實驗,實驗的材料如滅火器、氣球、紫色的小花、礦泉水瓶等均取自於學生身邊的物質;實驗報告圖文並茂,通過大屏幕展示後一目瞭然;實驗操作簡單易行,現象明顯;實驗結論環環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處於極度興奮狀態,都爭着搶着去完成實驗,並能根據實驗現象及時做出分析和判斷,整堂課在積極、有序、和諧地進行。學生真正成為了主動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學習的接受者。

驚喜二:設置探究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本節課,我設計瞭如下的問題: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樣的?你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你的猜想?②礦泉水瓶變癟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都有什麼?如何通過實驗證明你的説法?④如何檢驗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請你告訴農民伯伯該怎麼做?這些問題的設計,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個寬鬆、開放、自我、探究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到釋放,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到發展,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學的回答出乎老師的想象。如有的同學"將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條上方"來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有的同學設計出"將菜窖內放一種能和二氧化碳反應並放生成氧氣的物質"來

減少窖內二氧化碳的量。我想,這些驚喜來自於教學中不給學生"罩玻璃罩",讓他們自由跳的結果吧。

驚喜三:開放的作業,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作業的第一道題,是使學生在課上學習的基礎上,通過主題資源網和其它途徑進一步學習二氧化碳的用途,評析二氧化碳的功與過。第二道作業題,是讓學生將抽象化的東西應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結論去解釋新的現象,這個過程,既是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完善,又是對它的復現,也有助於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記憶,增強了用所得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兩道題均為開放的彈性的作業,目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得到發展,體驗成功的喜悦;可喜的是,兩週後,兩個班的學生都提交了作業,有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繪畫功底,有的發揮了自己電腦的優勢,有的對二氧化碳的功與過做了系統的評説。每一份作業都是學生用心完成的,都浸透了學生對這節課的深深地愛,都令我驚喜不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地創設民主、寬鬆、和諧、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讓學生敢表達、會表達;給學生自主、自我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敢張揚、能張揚。"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

周教學反思篇4

開學伊始,學生從各個學校各個班級而來,知識、能力、基礎、習慣存在的差異較大,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怎樣讓學生儘快步入正軌,就成了開學第一週迫切解決的問題。

教了幾年的畢業班,認識到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上來。所以我上學的第一節課就是先讓學生知道如何學語文。讀書時要手不離筆,標出生字,不理解的詞語,喜歡的語句,內心的初步感受,每次閲讀都有新的收穫,注重閲讀和寫作的結合,讀中悟,逐步由淺入深,由一開始的只寫兩三句到後來的寫一段話,由只寫課文內容擴展到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學生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不知從何下筆,跟我預想的一樣,學生在第一課《長江之歌》時就出現了各種問題:a.重複原文,沒有自己的想法。b.感受同課文脱節。c.從長江聯繫實際時由長江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母親。d.寫的句子空。如長江你多偉大,沒有結合具體內容。開始就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所難免,這時候不能訓他們,應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每一個進步,才不會產生畏難情緒。小組交流,讓大家都有表現的機會,找出較好的,全班發言,教師點評,讓學生知道批註該怎麼寫,學生再改,小組評議,再修改,直到符合要求為止,但不能一個標準,優生和中等生要語句生動,感情真摯,而學困生只要能寫一兩句自己的話就行。這樣的練習,用時長,難度大,教師一個人指導忙不過來,所以在訓練時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小助手,領頭兵,成立學習小組,以點帶面,讓學生教學生、指導學生,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課《五彩池》又進行了練習,已經有一部分學生寫的符合要求了。中信來的學生寫的稍好一點兒。但感受少,重複原文,空洞,戴高帽的問題依然存在。有的是時間,有的是練習的機會,只要常抓不懈,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閲讀就要強化讀的訓練。農村來的孩子朗讀差,但沒想到六年級的孩子朗讀會是這樣的水平,讀起來有氣無力,丟字加字,一個調兒,沒有重音和停頓。範讀、領讀、自由讀、同桌讀、小組檢查讀、指導讀,以為這樣可以放手了,學生讀讀,一聽,又變味兒了。沒辦法,再練習,一節課的時間大多用在了朗讀指導上,學生總算有點感情了,可這是齊讀呀,如果一個個檢查,存在的問題會更多,在以後的教學中給朗讀的時間要多些了。

讀悟寫感受,讀寫結合寫片斷,讓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學完《長江之歌》模仿結構寫《教師之歌》。初次練習,為了降低難度,小組寫一篇即可。雖存在許多問題,但也不乏精彩之處:“你用滿腹的才華,教育祖國的花朵;你用温暖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您從辦公室走來,和藹可親是你的風采;您向教室奔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您細心的教導,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您用您寶貴的時間,換來了我們的茁壯成長”重點説好句子,讓學生找到感覺,有成就感,提高對練筆的興趣。《五彩池》主要側重練習排比、比喻的句式,讓學生寫家鄉的田野、果園,瞭解到學生的寫作水平,小組評改,教師指導,教給評改的步驟,重點放在改上。小組長的能力直接影響着上語文課的效果,下週,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小助手,讓他們逐漸勝任自己的工作。

除了讀悟結合、讀寫結合,在教學中還要注重積累語言的訓練。如《五彩池》課文中幾個“有的”讓人感受了五彩池各式各樣的形狀。我就讓學生加以想象,模仿文中比喻句進行説話訓練,五彩池玲瓏多姿,有的( )有的( )有的( )。學生説出了各種不同的形狀,雲朵、扇子、奔馳的駿馬、頑皮的猴子……想象奇妙:當學生從“檸檬黃”“天藍”體會到了五彩池的顏色美,我便讓學生用上這種“物+色”式的方法,學生便想出桃紅、葡萄紫、橘黃……更能感受出五彩池瑰麗多彩的顏色。

周教學反思篇5

擔任美術教學工作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説:“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鬆,課堂活躍,想怎麼上就怎麼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説的那樣就好了。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例。如在上第六課《和平鴿》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找跟和平、和平鴿相關的資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貼畫如:《和平之人》、《不這是勝利》等,並結合2021年世界各國運動員參加中國奧運會,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展開教學。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

國中美術課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脱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不僅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對多年的美術教學進行反思,我發現自己有以下優缺點。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在上第四課《梅竹精神》一課時候我沒有單單教他們國畫的畫法,而是講有關國畫的基礎知識、名家名作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學生像聽故事一樣,慢慢吸收我説講的故事。讓他們瞭解文化,瞭解國粹是我這一課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

2、做為教師的我,沒能很好地將美術與其他學科聯繫起來,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知識延展的還不夠,只是在自己的美術領域裏傳輸知識,所以以後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識的學習,讓美術課成為他們學習知識的又一陣地。

3、我在上課的時候,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範畫、故事,遊戲和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他們對形象的感受,對美術的濃厚興趣。

4、在課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讓他們感受到,上美術是一種享受,自己才是這節課的主角,讓他們在這裏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並讓他們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5、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對每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在美術課上的平等和每個人的價值。

最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幾點。為我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打好基礎!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對學生藝術的感受能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更多地與基他學科相聯繫,創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

周教學反思篇6

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説,“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鬆。”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説的那樣就好了。那真可以説明這位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強。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例如我在上《校園的春天》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找有關標誌設計的資料,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並結合2021年中國奧運會,展開學生們的興趣被大大激發。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脱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不僅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在新課改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我總結了自己在上課時的一些優缺點。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在上《畫飛鳥》一課時候我沒有單單教他們國畫的畫法,而是講有關國畫的知識基名家名作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學生像聽故事一樣,慢慢吸收我説講的故事。讓他們瞭解文化了解國粹是我這一課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

2做為教師的我,沒有能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知識沒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術領域裏傳輸知識,所以以後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識,

3我在上課的時候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範畫,甚至故事,遊戲或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

4在課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

5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做出合理的評價。

最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為我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打基礎!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相聯繫,創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受到較好的效果

周教學反思篇7

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思考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思考分析與實踐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信息——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比如在素描課中,大部分學生剛開始作出來的作品看起來實在不怎樣,但我首先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加鼓勵,然後對不同的作品分別給予分析與有選擇性的建議,而避免具體教他們怎麼做,教師用意見或建議的方式更善於發掘學生的潛力,這樣使學生總能保持着自信的學習態度。

3、傾聽心聲,教學相長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相互之間來暢所欲言。學生可以談自己對相互之間的作品的看法;可以討論如何改進等等具體想法。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着“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