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論文>論文精選>

試論技術創新在航空安保工作中的基礎作用

論文精選 閲讀(1.98W)

“創新”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於1912年在其《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的。他認為,所謂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就是要把一種從來沒有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生產體系中去,以實現對生產要素或生產條件的重新組合。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要論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將“創新”確立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在此試論技術創新在航空安保工作中的基礎作用。

試論技術創新在航空安保工作中的基礎作用

一是空防反恐形勢依然嚴峻。眾所周知,以“9.11”事件為轉折點,國內外反恐總體形勢發生變化,由東西方兩大政治陣營的對抗轉變為民族、宗教、文化之間的衝突,暴恐主要目標逐步從軍警向平民轉變,更加殘忍、極端、隱蔽、分散,難以防控,反響巨大。暴恐活動呈現襲擊手段簡易化、目標多樣化、策劃勾連網絡化的特點,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型安全風險也在持續上升。於我國民航而言,專有的“空防安全”一詞外延即為民航安保、民航反恐,其內涵則從90年代防“劫機”叛逃海外向防“炸機”機毀人亡和防“破壞”襲擊候機樓等重點目標密集人羣嬗變。作為民航強國,我們對空防安全的重視,工作措施、質量也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一直以來未出大的災難性事故。但近年來囿於體制改革不徹底等諸多因素,空防安全工作特別是機場安檢等關鍵防線在運行機制、保障技術、資源支撐等方面未有大的提升、轉變,體現在一是與當前嚴峻的空防反恐形勢不相符、不對稱,暴恐分子始終將民航作為襲擊的重要目標,但科技發展使得制爆藏爆更加容易、違禁物品更加難以識別。而新時代針對安全生產瀆職失責行為實施嚴肅問責,新安法、反恐法等責任追究條款設置得十分嚴厲,航空安保工作效能已勉為其難。二是與當前利用大數據、智能化先進社會管理手段相脱節,相比地方也相形見絀,尤其是中小機場作為防範系統的“短板”基礎資源保障能力相對薄弱尤其不能讓人放心。許多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中國民航的下一次事故最有可能發生在某個運行環境複雜、保障能力差、管理不佳的中小機場,這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是政策層面高度重視。2019年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出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對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設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四型機場”即以新技術、新理念驅動,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目標,對機場從規劃設計到實際運行的全流程進行優化,將機場打造成為一個安全運行更有保障、生產管理智能高效、旅客服務個性精準、資源設備全面物聯、內外環境綠色和諧的温馨港灣。今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馮正霖局長專門指出要實施以智慧民航建設為牽引的發展戰略,把推進智慧民航建設貫穿到行業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以智慧民航建設構建新的競爭優勢,使智慧民航建設成為驅動行業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指出要積極研發應用安全新技術作為安全工作的總牽引,大力推廣新技術應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進風險防控手段,構建基於數據驅動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打造智慧安保,民航安保領域技術創新成為構建智慧民航建設“四型機場”的應有之意,也是夯實空防安全基礎的內在要求。

三是實際取得初步成效。近年來,加快推進民航領域大數據、新技術應用成為工作重點、熱點,實施智慧安保戰略、推進民航安保科技創新成為航空安保體系建設的重要目標。譬如鼓勵人臉識別、自助值機、自助託運、智能問訊等系統建設,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特徵識別等新技術與民航安保工作的融合,推廣旅客“差異化安檢”和“誠信安檢”試點經驗,推廣證件執照網上辦理、無接觸式安保等。民航局在大數據運用上就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家機場部署開展機場“易安檢”試點工作,在目標人羣上就受檢對象實施差異化安檢,現已進入第二批次的推廣使用階段。同時在新技術應用上就證件識別設備技術、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技術、雙視角X射線設備技術、痕量爆炸物探測設備技術;在措施創新上就集中證件識別差異化、旅客手提行李X射線設備集中判圖、人包對應差異化等分門別類開展一系列試點,採集數據、積累經驗,為下一步廣泛推廣全面推行智慧安檢奠定堅實基礎。

政策的導向推動、落地生根取得百花齊放的良好成效。“易安檢”方面,深圳機場依託大數據分析,通過機場國內安檢候檢區閘機對旅客進行乘機資格認證。安全信用較好的民航常旅客可由“快捷通道”接受安檢,實現對旅客的分類分流,從而節省安檢時間,提升乘機體驗。試行旅客充分體驗了高效便捷的“快捷通道”“分類安檢模式”和人像識別自助准入等。人臉識別新技術運用方面,杭州機場便全面引入阿里雲ET航空大腦,國內安檢通道人臉識別技術判斷準確率超99.6%,旅客身份甄別速度提升3倍以上。上線僅一個多月就成功“揪”出5名冒用身份證的旅客。白雲機場啟用了全國首條安檢智能自助通道,安檢通道內配備重新過檢機器人,將人臉識別,人包對應,毫米波安全門及籃筐回傳等新技術融合在一個系統裏使用,由追求“安全性”向追求“高安全+高效率”轉變。黃山機場發揮自身技術優勢,針對中小機場特點進行中小機場安檢信息管理系統研發,順利通過了安徽省軟件評測中心的軟件成果鑑定測試,並取得了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系統在黃山、阜陽機場投入使用穩定高效,具有經濟、實用、可功能擴展的優點。除基本功能之外,還增加了安檢值班人員勤務管理、統一的安檢資產管理、便捷的旅客暫存物品登記、完善的旅客安檢全流程一鍵式視頻查詢等特色功能。

四是未來仍然任重道遠。隨着“十四五”期間智慧民航建設的推進,新技術運用和創新對航空安保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基礎性作用,但目前僅限於一些大型機場局部試點,有待進一步總結、規範、推廣。受諸多因素制約,一些中小機場在理念和投入方面仍然處於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狀態,具體體現在一是快速增長的旅客、貨郵吞吐量和保障實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二是是傳統僵化的管理體制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隊伍需求之間的矛盾。三是亟待投入的人力設備成本和企業追求效益訴求之間的矛盾。四是不斷強化的責任追究和體制機制創新產生風險之間的矛盾。大量新技術新設備投入使用,對人員技術素質要求更高了,傳統技術與新技術轉換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也是始終存在。加強“三基”建設,發揮技術創新在航空安保工作中的基礎作用,在很長一段時期裏需要業界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局方要頂層設計、因勢而變、引領發展;企業要正確認識、勇於擔當、加大投入;部門要忠誠履責、嚴格管理、開拓進取,以創新保安全、以創新促發展、以創新提品質,開創民航智慧安保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