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論文>論文精選>

投資學課程論文

論文精選 閲讀(6.07K)

一、瞭解

投資學課程論文

由於對價值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的爭論,字數百年前股市誕生之日起就已經開始。在投資圈內的投資者大多都搜索瞭解,因此在這裏大致歸納出價值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的操作並進行簡略羅列和概括,不做過多贅述。

(一)價值分析

“一定性,二模型,三定量”是本人對價值分析方法的總括理解。

(二)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是以證券價格的動態變化和變動規律為分析對象,藉助圖表和各類指標,通過對證券市場行為的分析,預測證券市場未來變動趨勢的分析方法。

目的:探索證券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

三大要素:證券價格、成交量和價格變動的時間跨度。

二、對二者的應用

這裏便能看出兩種方法的利弊了,因此稍加展開。

(一)價值分析

第一步,是分析“定性”的東西:行業的穩定性,行業的壁壘,行業的發展前景,企業在行業的地位,企業的競爭對手,企業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劣勢,企業的管理規範程度,企業的研發投入、研發實力、研發人才,企業的市場開拓實力,企業的產品梯隊,企業的規模,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能力等等。

第二步,建立估值模型。教科書上的現有模型除了做研究,在實踐中幾乎沒有用處,因此就需要投資者自己設計估值模型,涉及到高等數學、金融、會計、財務管理等多個學科。

第三步,寄出會計報表的水分,將企業的運營數據,通過估值模型,與股價建立關係,實現最終的量化分析。對於絕大部分投資者來説,即使學會了一些專業知識,也未必能準確識破並擠掉報表的水分。

(二)技術分析

應用範圍:技術分析可廣泛應用於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和其他金融市場。

變動趨勢:上升趨勢、下降趨勢和盤整趨勢。

三個假設: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證券價格沿趨勢移動;歷史會重複。

主要理論:道氏理論。

技術分析方法以K線描述股價的變動並漸次演繹為股價趨勢、股價形態、移動平均線、波浪理論等,歸納提煉出股價變動的規律和趨勢;同時用通過量價指標、漲跌指標、價差指標分析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投資者心態和漲跌幅度,從某一個側面反映市場行為。

三、討論

(一)比較

價值分析需要投資者在投資前對某一個有投資慾望的公司進行自己建立估值模型,需要對一些金融財務領域的專業學科進行學習和鑽研,而毫無疑問大部分投資者都做不到這一點,因此這也是現在大部分投資者願意成為技術分析投資者的原因。

據説投資圈內流行這樣一句話:市場總是正確的。這句話,放於兩派投資者之間都很貼切,對公司證券的預測當然是要依據過去的市場順序的。市場不正確不可信難道要去相信算命的嗎?但我認為放在技術投資者身上更為適用。因為技術分析投資者在有效市場假説下只需從市場的量價變化中知道影響證券價格的所有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效果。技術分析投資者還相信一句話,那就是“歷史是重複的”,這句話也是正確的。但是應該建立在歷史重複週期確定,或者知道週期的前提下,否則便捲走了一部分投資者的資金。而週期的長短是以社會發展為基礎的,生活必需品和低值易耗平的歷史週期長而穩定,而在如今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科創板的股價波動則短而迅猛。而這一點相對來説是技術分析容易看出來而價值分析比較不容易看出來的。

有人信奉使用價值分析法,有人願意使用技術分析法。事實上在本人寫這篇討論未作過深瞭解時(當然現在也只是淺談),我是更願意相信技術分析法的,因為從證券市場的網站主頁上、推送上還是新聞上,有很多人或是專家在預測大盤及個股,他們撰寫各種熱門文章和測評,韭菜們終將分為兩撥,一撥被割,一波留到下一輪繼續在被割與不被割之間進行選擇。我們通過對這兩個方法的比較無非是想知道在哪種方法的應用下選擇不被割的正確率更高。

我看有的價值分析投資者説如果長期跟蹤各名博與名人的發言,會發現他們預測的成功率幾乎就和猜硬幣的正反面一樣,總有50%的機率能猜對。這個毫無疑問是嫌其成功率偏低了。畢竟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無非是在某個節點要投或者不投,要拋還是不拋,當然若是再加一個自變量:投什麼行業,無疑是難上加難了。首先,要明白一點的是沒有誰是不依靠任何東西在家裏閉着眼睛憑空想象而百分百蒙對的,縱使是考場猜選擇題,也有人是有憑據的——三短一長選最長,三長一段選最短。而明眼人也知道靠這個口訣不如靠自己腦會考前背的書。所以説,我們與其比較兩種方法哪種準確率更高,不如看哪種方法的依據更可靠。像本人之前也想過“錢生錢”之道,比起追求高收益,小本生意自然更偏好於低風險,做傻瓜投資,如此長期把資金放在池子裏也能生錢。因此,在比較兩個方法前,還要設一條投資風險相同的門檻。

我把我的理解從最通俗的角度講這兩種方法所謂的依據。評價一個學生,技術分析就是像是看他歷年期末期會考、月考的成績指標和成績曲線,而價值分析則是看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熟練運用程度,十章內容是全部倒背如流還是有兩三章沒掌握;如果這個學生的成績一次好一次壞一次好一次壞,那麼技術分析派會以歷史數據和“歷史是重複的為由”預測他下次成績的好壞。但殊不知是因為成績好是因為考的內容是他全部會的,成績差時是因為恰好考到那兩章他沒背熟的。而價值分析派就能看到這一層。有的企業現金流好,有的企業存貨少,有的企業成本低,有的企業槓桿高……各有長處,但是市場的運作明天考他們哪一塊卻不知道。因此我認為,雖然兩種方法都不能百分百預測準確,但依據更為可靠的是價值分析派。

以道氏理論為例,批評觀點中有一條為:時至今日運輸業的變動是否能代表整個經濟的景氣狀況已不能令人信服。可見技術分析的弊端,技術分析的目的本就是像總結出一條通用的規則,可因為現實的變化這條規則的實用性和準確性會大打折扣。價值分析是在看到本質的情況下進行投資,而技術分析是在假設本質確定的情況下進行分析。

(二)關係

下面我想説説兩種方法之間的關係。既然這兩種方法可以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哲學的角度講,那麼它們之間必然存在着某種聯繫。首先,技術分析大體是建立在價值分析的基礎上的。兩者都是對數字的分析,只不過一個是對報表的分析,一個是對曲線的分析。但是我認為一個沒有市場敏感度的人,或者從未通過技術分析投資者的角度的人直接去進行價值分析從而判斷證券投資是不準確的。就好比看到了一家公司的利潤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卻沒看到整個行業的利潤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幾乎所有的投資者在股市都是從技術分析做起的。我剛接觸的時候也只能看看軟件和網站已經給投資者統計好的K線,因為對於價值分析,我不會做也不會看。其次,股價的漲跌有多方面的因素,我則認為應該線考慮技術分析分析出來的影響因素,再考慮價值分析分析出來的因素,不能夠順序顛倒。

四、建議

其實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的利弊長期在投資圈裏摸爬滾打的人都是清楚的。那為什麼還總有人會選錯方法或者投資失敗呢?我認為原因有三:一、沒有深入瞭解,只看到其中一種方法的好或另一種方法的壞,沒有綜合瞭解只聽信片面之詞;二、不堅定自己的想法,在第一個原因的影響下,會覺得誰説話都有點可信,但誰説話又有點不可信,不敢百分百信別人,同時也不敢百分百信自己的判斷,畢竟不是每一個結論都是正確的,運氣不好的人或許每次都信錯了結論:三、操之過急,在新得到一種預測方法時或者新跟投一個專家時沒有進行足夠的驗證。

因此,我認為,還是要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證券投資方法。這個方法不單純是是否題,也就是不選擇價值分析方法我就選擇技術分析方法。本人也曾看見有人説的綜合運用兩種方法的方法:當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形成共振的時候,市場的有效性是最強的。不無道理,不愧是總結性言論,但這句話又不知道恍惚了多少人。我説“恍惚”,不説“欺騙”或者“帶偏”是因為,這句話有一定的正確性,而不能只找共振點,如此會喪失很多基本面極好的機會。因此,像這句話,投資者只能作為自己投資決策方法時的其中一條規則。

那麼如何在這兩種方法裏擇出專屬自己的良策呢?一、選擇一個行業。像我在前面就提到,如果每天除了考慮投與不投、拋與不拋,還要考慮投什麼行業,就未免太難了。當然轉盯某幾支股票的例外。首先,時間週期不是説短到幾個月,也不是長到十幾年,三年前後為宜,專盯一個行業,而選擇什麼行業,看新聞熱點或者通過技術分析即可。其次,如果選則了一個行業,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既不能聽了風聲立馬轉投另一個行業,也不能在一個蕭條的行業裏提高機會成本,否則只會病急亂投醫。因為轉投了另一個行業投資者便是新手,新手又怎麼會勝過老手呢;二、選擇企業。一個行業裏總有幾家龍頭企業,每一家都是可投資的,而且往往榮辱與共,但是因為有的是綜合性、複合型公司,有的是專門做一個產品的,必然金山辦公做的WPS辦公軟件和微軟Microsoft軟件是同類辦公軟件,並且在國內使用率不相上下,彷彿可以放在一起。但是,微軟毫無疑問還有其他的主營電子產品,因此他們的曲線又不盡相同。碰到這種情況就需要一對一進行價值分析了。有精力的可以多分析幾家,反之則少選擇幾家。投資不在於投資對象的多少,而在於本金、回報率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