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範文>工作總結>調查報告>

電子商務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調查報告 閲讀(8.56K)

電子商務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電子商務調查報告 篇一

近幾年來,隨着互聯網絡的廣泛普及和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經濟”、“指尖經濟”、“宅經濟”等一批新名詞和新方式已逐漸走進大眾百姓日常生活並風靡流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青睞於網絡購物這種快捷、方便、高效、實惠的買賣交易手段,在網絡上購買、推銷商品並進行貨款結算。由於我國現行税制及税法目前還沒有針對網絡交易税收問題做出明確的立法和規定,同時網絡交易也難以簡單區分管轄地域和課税對象。因此,如何對網絡交易行為進行税收監督和徵收管理,加強和完善我國税收制度及法律體系,已經成為各級税務機關和專家學者必須認真思考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我國網絡交易的發展和現狀

據國家相關部門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網絡用户已躍居世界首位。截至20xx年x月底,我國現有人口數量約14億人,僅互聯網絡網民就達4.6億人,其中網絡購物用户約1.6億人。也就是説,我國每3人中就有1位互聯網民,每2.8位網民中就有1位在網絡上購買過商品。從事網絡交易的大小網店近1300萬家,國內僅規模大的知名網店就有淘寶、易趣、拍拍、阿里巴巴、卓越、噹噹、百度有啊等幾十家。也就是説,每35位網民中就有1位正在從事網店經營,其中不乏一人開多店者。20xx年我國網絡交易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0xx年網絡交易額達到2500億元人民幣,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20xx年網絡交易額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有關人員研究得出,今後幾年,我國網絡年交易額將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遞增。到20xx年,網絡年交易額預計將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

網絡交易是通過互聯網絡傳輸技術手段,以實現和完成銷售貨物、提供服務並結算錢款的交易行為。就其本質而言,仍然是企業或個人以賺取利潤為目的的商業銷售行為,只不過是經營銷售方式區別於傳統的實體店鋪經營方式,而是以電子化、網絡化、虛擬化和信息化來實現和完成。如果沒有相關符合條件的減免税政策和規定,那麼對網絡交易行為仍然應當依法徵收税款。縱觀近幾年來網絡交易額數據變化,網絡交易的迅猛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税源空間和增收潛力,無疑可能為國家帶來持續可觀的巨大税收收入。

然而,由於我國目前現行的各種税收法律法規制訂於數十年之前,當時還未出現或興盛網絡交易這一新興事物,並沒有制訂針對網絡交易行為徵税的條例和規定。因此,目前網絡交易實際上已經成為我國税收收入的真空空白和巨大漏洞。據保守估計,網絡交易每年流失的税收收入至少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西部地區一個省份的年税收收入。網絡交易額每年翻倍增長,而税收漏洞卻是逐年擴大,網絡交易税收流失的問題已經日益嚴重、刻不容緩,亟待研究和解決。

二、網絡交易的特點

二是支付手段電子化。很顯然,由於地域廣闊的原因,網絡交易並不能像現實交易那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必須依靠電子貨幣交易支付方式來完成,即通過網上銀行轉賬支付。目前網絡交易通常使用第三方擔保支付服務平台,如支付寶、財付通支付系統等。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沒有一分錢現金往來,錢款結算全部是通過電子化貨幣轉賬形式來進行和完成。

三是銷售價格實惠化。網絡交易和傳統交易相比,不需要租賃或購買固定經營場所、不需要僱傭銷售人員、無店鋪租金水電暖等營業費用,並且網絡交易面向的顧客羣體更寬更廣,消費價格彈性更大,因此網絡交易商品的低價格是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同一件商品,網購價格遠遠低於實體店鋪銷售價格,一般僅為實體店鋪銷售價格的5-6折左右。這也是吸引大量消費羣體和交易額翻倍增長的重要原因。

四是購物方便快捷化。網絡交易無時間、地域、天氣、交通等因素限制,網店一天24小時開業,店主在家中電腦旁隨時恭候顧客光臨。顧客想購買的商品,網絡上一搜索,成千上萬家網店的此類商品信息全部一一列舉。顧客可以根據商品價格、質量、賣家地點、賣家信譽度等選擇最合適的交易商家,通過QQ交談或直接留言。賣家如上線,當即回覆顧客留言。買家通過網銀完成付款後,賣家直接將商品通過郵寄、快遞或物流方式送到買家手中。買家和賣家均足不出户即完成整個交易過程,非常適合現代年輕人緊張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網絡購物受到大眾消費羣體尤其是青年消費羣體青睞的重要原因。

三、網絡交易對現行税收制度帶來的衝擊和挑戰

(一)現行税務登記與之不相適應。現行税制規定,負有納税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需要有固定經營地址和法人代表,並且要辦理工商登記和税務登記然而在網絡交易中,服務器域名和網店網址以數字化、抽象化和虛擬化形式存在,經營地址看不見、摸不着。任何人只要註冊一個網址,就可以開店經營,甚至一人可以註冊多個網址、開多家網店。這些都不需要有任何完整的登記信息資料,而且註冊信息可以隨意被經營者修改、變更或刪除,税收徵收對象難以固定化和常態化。使用傳統徵管手段並不能對網絡交易信息實施有效監控和跟蹤。因此,網絡交易按照傳統方式進行登記管理和照章徵税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

(二)現行課税憑證消失。傳統的税收徵管是建立在各種規範的憑證、賬簿及報表基礎上的。納税人依據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建立健全會計賬簿,依法使用各種報表憑證。做到“證、賬、表、票”齊全,以便税務機關審核檢查,並據此依法徵收税款。而網絡交易全過程都是電子化無紙化操作,沒有任何紙質票據和報表,所有單據和憑證都是以電子化數字化形式存在並進行傳遞,使得傳統税收徵管所依賴的最直接課税實物憑證在網購環境中消失。而且電子憑證可以輕易修改、刪除且不留痕跡,加之經營者可自設多重密碼保護,税務部門很難收集和掌握經營者的真實交易情況,使經營者有了更為便利的偷漏逃税客觀條件。

(三)常設機構概念問題。常設機構是指一個企業在某一國家境內進行全部或部分經營活動的固定經營場所,包括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作業場所等。按國際規範,企業只有在某一國家設有常設機構,並取得歸屬於該常設機構的所得,才可以認定為從該國取得所得,從而由該國政府行使地域税收管轄權進行徵税。而網絡交易超地域跨國界的特性,使傳統常設機構概念運用性受到嚴重限制。國內消費者或廠商可以直接通過網絡交易購買外國商品或提供勞務,而外國銷售商卻並沒有在中國境內出現,我國並不能對外國銷售商進行徵税。反過來,中國銷售商向外國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按規定應當要對其銷售行為徵税。但是,由於涉及到出口商品和勞務的。税收優惠政策、出口退税等一系列問題,同樣也難以解決。

(四)課税對象模糊不清、難以確定。網絡交易改變了商品的固有實體存在形式,使許多銷售對象被轉化為數字化、抽象化訊號在國內或國際間互相傳遞,從而使原有課税對象的性質和身份變得模糊不清,難以確定。税務部門在對某一課税對象徵税時,有形產品與信息服務難以區分,無法準確判定其適用税種和税率,導致税務徵收的混亂。

(五)客户身份難以確定。按照現行税制,判斷一種商業行為是否應課税,與客户身份密切相關。比如,我國目前實行的出口退税和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税的政策,這些活動都必須查驗客户身份。如果將傳統的税收原則應用於網絡交易税收管理,則本來有納税義務的企業很可能冒充自己出口,並據此騙取出口退税,或是通過隱瞞商品的真實消費目的而逃避進口關税。對目前網絡交易來講,無論是追蹤收付款過程還是收發貨過程,都難以查清供貨目的地國家或購買方的身份,從而無法確認應徵税的貿易究竟是國內貿易還是國際貿易,税收行為是本國税收還是國際税收,是依照我國税收法律還是國際税收協定來執行,網絡交易行為使傳統的税收制度運用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六)現行税務稽查失去基礎。現行税務稽查工作離不開對發票、賬簿、憑證、報表的稽核檢查。而網絡交易具有無形性、隱匿性、虛擬性、全球性、快捷性等特點,整個交易過程都通過網絡直接進行,税務機關很難確定其交易數量和收付金額。無紙化操作和匿名處理交易,使税務稽查失去最直接的紙質憑證基礎而無法追蹤。而電子交易記錄又可以隨意修改刪除且不留任何痕跡或線索,收集網絡交易相關信息變得困難重重。這樣,就使税務稽查部門陷入無賬可查、無處入手的尷尬窘境,使傳統税務稽查工作失去基礎。加之隨着計算機加密技術的發展應用,網絡交易者可以輕鬆使用加密技術隱匿有關交易記錄和金額信息,使税務稽查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七)税收管轄權範圍模糊不清。税收管轄權範圍指一個主權國家政治權力所能達到的範圍。目前世界各國實行的税收管轄權並不統一,有實行地域税收管轄權的,有實行居民税收管轄權的,也有地域税收管轄權和居民税收管轄權相結合實行的。但不論實行哪種税收管轄權,都堅持地域税收管轄權優先的原則。網絡交易的超地域跨國界特性,對準確判定收入來源地提出了巨大挑戰,給行使地域税收管轄權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容易使各個國家在税收管轄權問題上發生爭議,造成國際税收糾紛。

四、制訂網絡交易税收制度的原則

我國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發展起步較晚,因此,對於網絡交易引起的税收問題,應當持謹慎保守態度。一方面,要切實維護我國的財政利益,結合國情進行調研,形成適合自身的方針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密切關注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發展的趨勢和動向,在制定網絡交易税收制度時,既要確保國家税收收入不受損失,又要保護電子商務的健康有序發展。我國應當在鼓勵、引導和扶持的基礎上,採取以下税收原則:

一是以現行税制為基礎原則。我國的網絡經濟發展起步較晚,目前網絡交易額佔全國貿易零售總額的絕對比重還相對較小。因此,應當以現行税收制度為基礎,針對網絡交易的特點,對現行税制做一些必要的修改、補充和完善。這樣做既不會對現行税制造成太大沖擊影響,也不會產生太大財政風險。

二是税負公平原則。從本質來説,網絡交易與傳統貿易都是商業銷售行為,只是交易形式和載體不同。因此,在税收法律和政策規定上必須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並且儘量避免國際間的雙重徵税

三是簡便高效原則。在網絡交易中,税收徵收成本應當儘可能縮小和節約,避免額外税收負擔,促使市場經濟有效運轉。既要充分考慮利用互聯網絡的技術優勢,採用高科技現代化手段徵收管理,提高徵管效率,降低税務機關的徵收成本,又要充分考慮到納税人繳税的低成本。

四是適用性原則。在制訂網絡交易税收制度時,應當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一方面,要以我國現有的網絡技術條件和税收徵管水平為前提,確保税收政策能夠被準確有效的貫徹執行;另一方面,又要力求將納税人利用網絡特點和漏洞進行偷、逃、避、騙税的可能性和風險性降低到最小。

五是前瞻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電子商務發展和網絡技術進步每時每刻都在改變着網絡交易的流程和麪貌,因此網絡交易税收管理必須具有超前性,結合電子商務和網絡技術水平的發展前景來制定税收制度,以保證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連續性、操作性和權威性。同時,還應與國際有關法律法規接軌,謀求全球税收戰略的一致性。在維護我國税收權益及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消除國際間不正當的税收競爭行為,避免操作上的不可行性和國際間的重複徵税、合理避税現象的發生。

五、建立和完(砥礪奮進的五年 大型成就展觀後感:砥礪奮進走向輝煌)善網絡交易税收管理的幾點探索

一是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網絡交易税收制度。我國目前對網絡交易税收問題的研究正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探索建立網絡交易税制,與現行已有的税制形成一整套完整税制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新的網絡交易税制應當涉及到電子商務的交易範圍、支付方式、電子簽名、電子合同、納税主體、納税期限、課税對象等方面,以便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留有痕跡、全球統一的網絡交易電子軌跡。

二是加強與相關管理部門的數據聯網和信息共享。網絡交易全過程的完成涉及到銀行、網絡運營商、物流運輸等各個部門,税務機關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數據聯網和信息共享,並實現基礎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及時反饋,隨時掌握經營者註冊網店信息變化、資金動向、商品流向等詳細信息,為網絡税收管理提供全面、準確和詳細的第一手基礎數據信息。

三是研發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網絡交易的出現與發展,使原有税收管理信息手段遠不能與之相適應。因此,應當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加大對税收徵管科研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網絡的先進技術,加快税務機關的信息化建設。針對網絡交易的步驟、流程、關口和特點,研發一套類似於金税工程或ctAIs徵管系統的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內置鏈接於税務機關的部門網站之中,以方便經營者隨時登錄辦理涉税事項。該系統應實現財政、税務、銀行、國庫、海關、網絡運營商等多部門集成聯網,信息共享。具備税務登記、網店註冊、户籍管理、交易監控、計徵税款、扣繳入庫、票據打印、統計查詢於一體的綜合管理功能,使税務機關對網絡交易活動的税收徵收管理全面實現科技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自動化和無紙化。

四是將電子税務登記密碼作為註冊網店的必備條件和前置關口。由於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和隱蔽性,税務機關無從對其真實地域和業主信息進行有效查找或跟蹤,依靠經營者自覺辦理税務登記並申報納税更是不切實際。因此,應當將電子税務登記密碼作為註冊網店的必備條件和前置關口,即類似於網站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IcP備案或通信管理局的增值電信業務電子經營許可證。經營業主必須事先登錄税務機關網站內置鏈接的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填寫詳細的電子經營登記信息(包括網銀賬號),完成電子税務登記。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內嵌入加密技術,自動生成一個包含以上登記信息內容的唯一電子税務登記密碼(或註冊文件)。經營者在註冊網店時該税務電子登記密碼作為必錄項目,必須錄(讀)入後才能註冊成功。一旦該網店註冊成功,與註冊使用該電子登記密碼相對應的服務器域名、網店網址、IP地址、網銀賬號等相關信息即刻與税務機關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自動相關聯。

五是網絡交易行為納税期限按次計徵、即時扣繳。由於網絡交易的靈活性和實時性,傳統意義上的按月或按季納税期限顯然已不符合實情。經營者在註冊網店時其網銀賬號信息已經與税務機關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自動相關聯,一旦該系統監控到店主網銀賬號中有資金流入(即收到買家付款),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即刻自動計算扣繳税款並上解入庫,同時將扣繳税款信息和動態密碼發送至店主手機或e─mail中,店主可隨時登錄網絡交易税收管理信息系統,輸入收到的動態密碼,通過網絡實現商品銷售電子發票或繳納税款電子完税憑證的網絡遠程打印。

六是提高税務人員網絡應用水平和業務素質技能。電子商務交易的飛速發展使税收徵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偷逃與圍堵,避税與反避税,時刻進行着技術與人才的較量比拼。税務機關應將信息化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加大現代科技投入力量,提高硬件先進程度和軟件智能程度。同時,加強對税務人員網絡知識和計算機應用水平的培訓力度,培養出一批税收業務精、網絡操作強的高水平復合型知識型人才,全面提高税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網絡技能,以適應日新月異不斷髮展的現代電子商務交易税收管理工作的需要。

七是加強國際間税收合作交流,完善國際税收協定由於網絡交易涉及到全球性貿易活動,表現出超地域跨國界性特徵,因此也引發了諸多國際性税收問題,必須通過加強國際間税收合作與協商來處理解決。為防止網絡跨國界跨地域交易所造成的税收流失,一方面要關注世界各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税收對策,另一方面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税務機關的密切協作,共享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和數據共享,深入全面掌握納税人通過網絡的跨國界經營活動,以便防範偷、逃、騙、避税行為,維護國家的正當税收權益。

總而言之,網絡交易這一新興事物的發展和風靡,給税務機關如何徵收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也促使税務機關必須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儘快建立一套科學、完善、公平、合理、操作性強的網絡經濟税收體制。通過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完善網絡交易制度,擴大網絡交易規模,提高網絡交易金額,加快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有序向前發展。展望未來,信息化和網絡化的電子商務税收必將成為我國税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商務調查報告 篇二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具有“三高”(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新技術、新業態、新方式)等特性。為關注新業態,瞭解常州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近日,國家統計局常州調查隊開展企業電商發展現狀開展專題調研(共獲取115家有效樣本)。

一、行業發展迅猛

1996年,中國電子商務之路啟程,常州電商也應運而生,1999年,阿里巴巴進入到常州,到現在常州電商行業已經走過20餘年的歷史,期間也湧現出了“第九大道”、“淘常州”、“貝爾地板”、“棉先生”、“頂呱呱”、“米素壁紙”等常州本土的淘品牌,其中,一些已經消亡,一些發展態勢不容樂觀,但也有一些仍在蓬勃發展。

1.交易額年增長近五成。市商務局統計資料表明,2016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520億元,同比增長48.2%。全市形成了常州創意產業基地、武進西太湖電商產業園等一批品牌電商的集聚區。阿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中國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常州市排名2016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第28位,位列江蘇省前列。

2.主要交易平台增速迅猛。市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常州17家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59.9億元,同比增長88.4%;電商平台交易額超過億元的企業共8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2家。

3.常州主要行業紛紛觸網。常州市的機械、紡織、服裝、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的企業主動“觸網”,利用互聯網再造企業生產、管理和銷售流程,加快企業轉型升級。2016年常州跨境電商產業園獲批省級,“裝備通”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四海商舟公共海外倉獲評省級外貿新業態試點,阿里巴巴“一達通”落户運營,“華貿通”平台入駐企業超過390家,實現進出口額2.5億美元,同比增長3.2倍,列全省同類平台前列。

二、“小舢板”特性突出

電子商務作為新的商務業態,和互聯網技術緊密聯繫,需要人數不多,年輕人佔主導,“小舢板”特徵突出。但電商技術更新快,營銷模式更迭迅速,風口變化較快,導致部分企業的電商部門“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1.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企業電商部門員工的結構和企業發展緊密相關。調查資料顯示,企業電商部門規模在100人以下的佔比為68.2%;從平均年齡結構看,25-30歲是主力,佔比為58.3%,30-40歲佔比為26.1%,25歲以下佔比為10.4%,40歲以上佔比僅為5.2%。企業電商員工流動率較高,調查資料顯示:每年流動20-30人佔比為35.7%,流動10-20人佔比為34.8%,流動30-40人佔比為12.2%,而流動5人以下的僅為13.9%。

企業電商發展迅猛,但競爭壓力大,淘汰率高。調查資料顯示:就從事電子商務的年限而言,43.5%的企業為2-3年,29.6%的為4-5年,1年以下的佔比13.9%,運營5年以上僅佔13%。

2.企業處在電商運營初級階段。經過20餘年的發展,常州企業電商進入深化創新階段的僅佔受訪企業7.8%。調查資料顯示,6.1%處在起步階段,20.9%的處在初步採用電商銷售階段、31.3%處在調整使用階段、完全接受電商的佔比為19.1%、對電商進行常規化管理佔比為14.8%。

面對互聯網經濟,常州企業互聯網戰略意識還不強。調查資料顯示:44.3%的企業有戰略計劃,但尚不完善;正在計劃的佔比為29.6%,有計劃的佔比20%,6.1%的沒有計劃。

3.營銷模式以B2B、B2B+B2C 為主。調查資料顯示:從營銷模式看,目前常州企業主要是採用B2B+B2C模式、B2B模式,佔比依次為38.3%、31.3%。採用020(線上和線下聯動)模式佔比為13%,B2C模式為10.4%,採用F2C、O20+F2C佔比依次為5.2%,1.7%。

從營銷手段看,企業自營佔比為33.9%,委託第三方貸運營佔比為35.7%,採用分銷佔比為20%,採用自營+分銷佔比為10.4%。

三、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互聯網經濟的本質與傳統經濟無疑,同樣以盈利模式制勝,創新盈利模式是成功的關鍵。當前,常州企業從事電商活動層次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實現大的發展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一)自身技術流、信息流把控不強

1.自主運營能力不高。從利用的平台看,以完全外包給電子商務服務公司、自建網站或平台為主,佔比依次為43.5%和41.7%。14.8%受訪企業利用的是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如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

從技術力量看,76.5%的聘請專業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提供運營指導,僅有23.5%的沒有聘請,依靠自己技術力量。

2、個性化產品服務較少。制定產品與顧客的需求更加吻合,顧客滿意度更高,產品細化、服務定製化是市場細分的極限化,是互聯網時代下消費市場發展的需要。調查資料顯示。80%的受訪常州企業電商提供的是標準化產品,20%的提供是部分個性化定製產品。

3、自有物流體系不健全。物流業發展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保障,從企業角度講,高效的物流體系能更好促進企業電商發展。常州企業電商部門自建物流體系比例不高。調查資料顯示:50.4%的受訪企業是採用運輸倉儲公司物流,34.8%的採用是第三方物流企業,13%的是自建物流體系。

(二)重視不足,運營面臨不少困難

1、電商運營環境有待改善。調查資料顯示,受訪企業認為電子結算不暢、網上企業信譽難以識別、價格競爭激烈、上下游企業電子商務發展不足是目前常州企業從事電商遇到的主要問題,佔比分別為39.1%、29.6%、25.2%和5.2%。

2、自主運營能力存在短板。常州的企業以實體企業為主,尤其是製造業,這些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注重傳統式的管理,接受互聯網這種新商業業態意願不強、能力不足,相關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調查資料表示,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企業管理水平不高、現有電商業務流程不合理佔比依次為23.5%、11.3%和0.9%。

3.電商人才缺失是一大制約。電商發展創新根基在人才。調查資料表明,企業目前最缺的電子商務人才依次為運營策劃、技術開發和維護、物流管理、信息資源分析、採購管理、網絡推廣、產品經理等人才,佔比依次為37.4%、23.5%、20%、19.1%、13.9%、7.8%和3.5%。

從培養人才角度看,高校培養的人才適應電商瞬息變化的能力不足,調查資料顯示:受訪的企業認為“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知識結構不合理,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佔比最高,佔比為47%;認為“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佔比為40.9%;認為“高職畢業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畢業生強”的佔比為32.2%。認為“能夠很好勝任工作的畢業生”的佔比僅為27.8%。

四、多方合力“扶上馬送一程”

1.改變傳統企業經營思維。常州企業以經營傳統企業的思維來經營電商,造成電商發展“水土不服”。調查資料顯示:適應競爭、降低成本和擴大銷量是企業開展電商活動主要原因,佔比依次為47.8%、40.9%和36.5%。電商作為新業態有自己獨特的運作規律,在掌控足夠的流量資源前,不宜過多考慮成本因素。

2.建立獨立電商決策運營機構。龍道電商和優智數據負責人認為,常州製造業產品好,競爭力強,在產業鏈和研發領域有優勢,線上銷售成效不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審批層次過多,不適應瞬息萬變的線上風向。例如審批一項網上推廣活動,部門層層審批,前後歷時一個月,而線上爆款商品風頭已過。建議成立獨立的電商決策執行機構,為企業更好地開展電商營銷提供更好地政策信息支持。

3.完善電商發展環境。互聯網經濟是虛擬經濟,也是法制經濟,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完善信用體系、支付安全是促進電商發展必要條件。調查資料顯示:受訪企業建議政府完善安全支付體系、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完善信用體系、制定電子商務法規,佔比依次為44.3%、33.9%、27%和17.4%。

4.引導行業抱團發展。立足常州產業實際,按上下游企業搭建平台,抱團錯位發展。調查資料顯示:受訪企業建議相關行業協會搭建行業(區域)平台、組建相關電商行業聯盟。佔比依次27.8%、21.7%。

5.大力引進儲備人才。龍道電商負責人建議,企業要加大對電商人才的培養投入,尤其要對入職的員工持續開展多種形式學習培訓,只有捨得在人才上的投入,才能獲得創新的持續動力。

電子商務發展調研報告 篇三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xx縣搶抓國家實施“互聯網+”行動和電商扶貧的政策機遇,堅持把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推進扶貧攻堅、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創新舉措,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積極推進“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動,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在全縣範圍內培育了一批電商示範鎮、示範村和優秀示範網店,初步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電商扶貧”的新路子,為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組織領導,夯實電商發展基礎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成立全縣電子商務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組建了電商協會和電商與物流融合發展電商物流協會,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工作機制。先後出台了《xx縣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扶持獎勵政策》《xx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全縣電商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同時全面落實金融扶持,把電商扶貧納入小額信貸支持範圍,對開辦網店,從事網貨生產銷售的企業和個人,給予免抵押、免擔保及貼息政策,為電商產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突出產業優勢,積極培育特色農產品

一是開展網貨研發。依託全縣主導產業和文化、旅遊資源,建立了全縣農產品電子商務數據庫和產品目錄,鼓勵、引導企業企業開發出沙棘產品、中藥材、草畜肉食品、果蔬食品、手工工藝品五大系列,50多樣網貨產品。二是培育網貨品牌。堅持把網貨品牌培育作為發展電商的重要內容之一,採取商標授權共享辦法,將貴清山貴清綠寶、xx瑰寶、貴清山特產、艾康中華沙棘、xx鹽寶等多個品牌、商標授權縣內各網店使用,擴大了xx縣農特產品品牌影響力。三是提高網貨質量。縣質監、工商、食藥等行業部門組織企業以條形碼、二維碼、物聯網等技術應用為核心,為xx縣所有網貨產品建立統一的產品認證標識等身份證明。並開展了網貨質量監督、產品認證等相關服務,保證了xx縣農產品網貨達到“三品一標”的標準,為農產品對接電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堅持規劃先行,着力促進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抓謀劃,做到規劃先行。近年來全縣先後出台了縣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意見、規劃,提出了實施電子商務普及應用、公共服務平台培育、產品研發與品牌推廣等10大體系、10大工程,高起點、全方位對全縣電子商務工作做出了頂層設計。二是抓服務,促進體系建設。嚴格按照“三有一能”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關於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意見》,已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鎮級電商服務站9個、村級電商服務點36個,具備購物代辦、流快遞、網絡技術、金融支付、網貨包裝“五位一體”服務保障功能,逐步建成了“三有一能”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拓寬了“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通道,為實施電子商務進村工程和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強力保障。

(四)強化協作配合,積極培育新型業態

一是着力培育網店大軍。注重調動各方面資源搭建電商發展的運營平台和技術平台,引導各從業主體發展電商,開辦網店。截止目前,全縣建成網店69家,並培育出xx縣艾康沙棘、貴清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千年藥鄉隴都岷藥、高原貢品、隴特淘寶等一批運營良好的網店。二是全力推動轉型升級。政府引導作用不斷加強,積極推動農村專業合作社轉型升級,發展電商產業,並扶持重點縣鄉農貿商場開辦電子商務,促進實體企業和電商相結合。三是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新模式。結合xx縣實際,探索發展PPP融資新途徑,共建xx縣電商物流公共服務項目;以xx縣郵政公司為主體,成立縣、鄉、村三級電商精準扶貧服務社,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支柱產業+龍頭企業+精準扶貧户”的電商發展新模式,增強電商扶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縣電子商務產業雖然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但總體仍然處於“低、窄、小、散、弱”態勢,即整體發展水平偏低、應用領域較窄、應用企業規模偏小、新業態零星布點、交易額總量偏弱,與調整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創新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商基礎薄弱,服務功能有待加強

一是市場監管作用發揮不充分,不能全面有效地維護廣大消費者、經營者合法權益,無法杜絕低價競爭、無序競爭、信用造假等一系列問題。縣、鎮、村三級電商組織架構體系不健全,牽頭管總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服務站功能欠缺,業務指導服務不夠,縣電商協會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二是我縣信息產業雖然呈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但與電子商務特別是與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要求相比,網絡覆蓋率較低、運行速度和質量不高、諮費較高等因素使得信息化基礎實施建設仍不能滿足發展需求;農村公路户户通建設依舊沒有達到全覆蓋,硬件得不到保障。三是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服務覆蓋面小,而且快遞單價偏高,企業積極性不高,制約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應用。

(二)專業技術人員匱乏,電商發展缺乏人才支撐

全縣電子商務發展普遍存在缺乏專業人才的現象,尤其缺乏數據統計分析、活動策劃、產品研發、包裝設計、售後客服、宣傳推介、美術美工等高端人才。20xx年以來,我縣雖然多次舉辦全縣電子商務專業培訓班,對各鄉鎮,各部門分管領導和業務人員及電於商務應用企業、個體網店經營者,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和通過電子商務創業的人員、各村電子商務服務點負責人員進行了培訓,但大部分人都是粗略掌握瞭解,缺乏實際操作,雖然通過初步培訓培養了一批技術人員,但多數專業技能偏低,只能完成電子商務的基本電腦操作,缺乏既懂農業農村工作,又懂電子商務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和農村電商帶頭人,電商人才的匱乏直接使得發展電商後勁不足。

(三)電商規模較小,示範帶動作用不充分

一是全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電商企業數量較少、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分佈零散,缺少規模較大的領軍型電商企業。二是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初具雛形,但是距離實現全縣鄉村服務體系全覆蓋、實現鄉村電商服務網點正常運營仍有較大差距。全縣已建成的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中,能夠正常運營、完全發揮作用的只佔少數,一些鄉鎮電商服務站、村電商服務點仍是“空殼”。一些能夠運營的村電商服務點,也僅僅為農民羣眾提供了代購商品、代繳電話費等方便,而在促進“農副產品進城”上,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產品質量低、缺乏深度加工和標準化生產,網銷額度不大,輻射帶動作用不強。

(四)網貨宣傳研發乏力,電商品牌意識不強

一是網適產品種類單一、數量少、規模小、層次低。雖然全縣已組織企業開發出沙棘產品、中藥材、草畜肉食品、果蔬食品、手工工藝品等系列產品,但是土特產地域特色產品種類少、批量小、沒有形成規模,商品供應能力明顯不足。二是資源整合不夠,拳頭效應不強,品牌開發相對落後。縣內相鄰相似特色產品資源分散,品牌雜而不一,“拳頭效應”不明顯。電商企業普遍對網適產品的品牌開發不夠重視,不注重網適產品的開發、加工、包裝和宣傳,不及時跟進網適產品的商標註冊和質量認證,網適產品包裝簡陋,品牌效應不強。三是宣傳發動不夠有力。全縣上下對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力度不大、範圍不廣、形式單一,企業和農民普遍對發展電子商務的意義、作用和途徑瞭解不深,初級農特產品在市場上佔有率較小,知曉率不高,影響力不大。

(五)政策扶持有限,資金投入不足

與電子商務發達地區相比,全縣網商總體上還處於粗放式的發展階段,電子商務應用企業和個體網店由於受資金不足,融資困難等因素制約,總體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特別是通過電子商務創業的多數為青年人,雖有創業意願,但缺乏資金,在經營上依賴於低商務成本、低税費,部分規模較大的網商在進多入淘寶商城後,在運營成本、税收以及企業發展方向上均面臨着重重壓力,需要研究制定相應優惠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導。

三、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建議措施

我縣電子商務產業正處在一個艱難的爬坡階段,重點任務是夯實底子,要進一步下大力氣做好綜合服務、人才培養、推介研發、示範引領等工作。

(一)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一是成立縣電子商務辦公室,建立完備的工作推進機制。由電商辦統一負責全縣電商物流產業規劃、組織、協調、管理、推動和微信公眾平台工作,各個鄉鎮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推動電子商務發展。二是進一步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力度,建立更加嚴格的電子商務網絡交易市場監管體系,打擊製假售假、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和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淨化網絡空間,規範電商行為。督促第三方平台加強內部管理,規範主體准入,強化安全和質量要求,提升品質信譽,促進守法誠信經營,維護電商市場秩序。三是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實施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工程建設,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進一步夯實“縣有中心,鄉(鎮)有門店、社區和村社有點”的倉儲物流基礎。四是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在全縣135個行政村構建集村郵政服務網點、村快遞服務網點、村電子商務網店、農村金融服務網點全覆蓋的服務新模式。五是建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孵化中心、13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為全縣電商提供統一採購、統一倉儲、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物流等零成本開店運營服務。

(二)加大人才培養,強化技術人才保障

一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大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和人員培訓,引進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專業人才,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二是有效整合人社、農業、扶貧和工青婦等部門培訓資源,加強對電商創業羣體、從業人員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等開展電子商務技能、運營管理知識培訓,努力培養一批既懂理論又知曉業務、會經營、帶頭致富的複合型人才。三是繼續加強與淘寶大學等培訓院校的合作,為全縣及鄉鎮集中培訓一批電子商務服務骨幹力量。四是加強相互交流學習,建立健全有利於充分體現人才價值、激發人才創造活力的人才建設獎勵保障機制,積極鼓勵發展較好的電商企業,以典型帶動引領,切實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和聯繫,激發電子商務人才的創優意識。

(三)加強網貨推介研發,全面樹立品牌意識

一是要圍繞農產品流通標準化、品牌化和質量監控,積極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及SC認證,對農特產品要進行產品分級、初深加工、精細研發、包裝設計、商標註冊和品牌打造,解決農特產品上線銷售的前置障礙。二是制定品牌戰略,打造特色品牌。建立科學、規劃、系統的品牌戰略體系,統一整合縣內相鄰相似特色產品資源,集中力量把眾多散亂的農特產品打造成“拳頭”產品,切實增強品牌創造、培育、運行和保護能力。繼續培育和發展中藥材、沙棘、蠶豆、民俗文化旅遊產品、放養雞和蕨麻豬等特色系列網適產品,進一步加大對xx縣油用牡丹、井鹽、山野菜、土蜂蜜等系列產品的研發和包裝力度,突出地域特色,豐富網銷種類。三是加大電商品牌宣傳力度,靈活運用“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在品牌宣傳方面形成微博、微信網絡宣傳矩陣。四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樹立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的示範效應;加強傳統企業同“互聯網+”結合發展,以融合促進創新,藉助電商優勢,大力發展移動社交、新媒體、社交電商等網絡營銷新模式,擴大品牌影響,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

(四)積極培育電商大户,示範帶動電商發展

一是繼續堅持“電子商務+支柱產業+龍頭企業+精準扶貧户”的發展新模式,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壯大發展基礎好、輻射帶動作用大、市場競爭力強的電商產業龍頭企業,提高產業的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加強周邊小規模電商同龍頭企業的對接、溝通,提高電商產業整體競爭力,促進農户增收和特色農產品健康發展。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引進有實力的電商企業落户xx縣,對全縣的農特產品進行深度加工和研發,實行標準化生產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三是鼓勵電商企業擴大服務規模,加強同物流快遞企業合作,擴大服務面,延長產業鏈;四是制定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配套激勵扶持政策,營造寬鬆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建立以財政資金為引導、以電商為主體、社會資金助力相結合的多元化、多層次投入機制,加大對電子商務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

電子商務發展調研報告 篇四

按照市委書記王鋭同志指示要求,11月21日―24日,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明泰,副主席逯克宗和祕書長王小林帶領部分市政協委員和市商務局、市工信委、市電商協會的負責同志,深入到秦州、麥積、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六個縣區及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電商企業,對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赴隴南市成縣、禮縣學習考察了電子商務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電子商務在我市呈現出較快的發展勢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應用程度不斷提升,經營業態日益豐富,配套支撐逐步完善,產業化經營逐年提高。截止10月底,全市共有各類電子商務企業530多户,網店6450多個,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9.6億多元,約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其中農產品銷售額4.2億多元,跨境電商交易額120萬元;建立縣級電商中心7個,鄉鎮電商服務站113個,村級電商服務點1795個佔行政村總數的72.6%,其中貧困村服務點782個佔貧困村總數的75.6%。

(一)電商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市、縣區相繼成立電商工作領導機構,組建電商協會,實行“市上總指導,縣區總負責,鄉村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加強協調配合,推動工作落實。其次,市、縣區制定了鼓勵、指導、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市上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意見》、《關於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等六個文件,通過政府引導、資源整合、協會助推、市場運作、上下聯動等方式培養、扶持電商,服務電商,促進有實力、有潛力、有能力的電商健康、快速發展。近三年來,省、市投資8500多萬元,用於電子商務示範縣區建設工作。

(二)電商平台建設不斷加快。一是以天水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天水商城”、省級電商示範基地、示範縣區、示範企業為主體,以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台為基幹,以天水在線、天水生活網、農昕花牛、森美易購等本土電商平台為補充,推動電子商務與工業、農業、交通、商貿流通、金融、旅遊、文化等產業的融合與發展。二是作為電商孵化園的天水電子商務產業園,入住電商孵化企業36户,天水66號文化創意空間入駐文化虛擬創客24家。三是全市大中型工業企業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在企業、行業、區域三個層次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融合,利用自己的網站和內部區域網,開展線上線下的商務活動和在線信息服務,增強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四是縣區建立電商中心,鄉鎮建立電商工作站,行政村建立電商網店,農户建立微博、微信直銷點,初步形成了覆蓋市、縣區、鄉鎮、村組、農户的電子商務網絡,催生了“煙鋪模式”、“清水模式”,開啟了助農增收的新渠道。

(三)電商支撐體系不斷完善。一是網絡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全市已實現光纖網絡和4G網絡城區、鄉鎮、行政村全覆蓋,比原計劃提前三年完成了《關於加快全市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支撐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意見》提出的奮鬥目標。二是物流快遞覆蓋率不斷提升。全市24個快遞品牌取得經營許可網點187個,輻射全部城區和113個鄉鎮中的91個,覆蓋率80.5%,一至十月快遞投送量2425.57萬件。保税物流、專業物流、產業物流、城鄉配送物流、航空物流等不斷湧現和發展。三是電子支付體系建設不斷改良。全市實現了空白鄉鎮網點全覆蓋和2941個村級行政村智能支付終端全覆蓋,各銀行及金融機構通過建設改造ATM/POS網絡,大力開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電子銀行業務,打通了電子商務線上和線下的支付渠道,為更多行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保障。

(四)產品品牌培育不斷推進。一是積極實施商標戰略。全市目前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6件,地區標誌證明商標8件,甘肅省著名商標116件,天水市知名商標80件,國際註冊商標2件。二是按照“統一標準生產、統一商標註冊、統一品牌經營”的要求,積極開展農產品知名品牌建設活動,全市累計創建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116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0個、產地33個,綠色食品69個,有機食品2個。秦安縣先後推出註冊了“桃跑計劃”、“秦妃蜜桃”等自主市場品牌,推動電商與農產品培育融合發展。

(五)培訓宣傳工作不斷深入。一是人員培訓持續開展。加強與天水師範學院、甘肅省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淘寶大學等高校的合作,成立天水市電子商務學院,構建由政府部門、社會團體、高等院校、電商龍頭企業為主體的電商培訓體系,面向全市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電商人員培訓;各縣區積極採取蘇寧模式、電商示範、電商夜校等形式,對各電商服務中心及站、點工作人員、企業法人、大學生村官、復轉軍人、電商創業青年、網店店主、電商運營人員等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的培訓。2017年,全市先後舉辦各類培訓班83期,培訓1.5萬餘人次。二是宣傳推廣持續發力。天水日報、天水在線開設專欄,及時報道全市電商發展情況;拍攝《豐收在網》微電影,宣傳電商精準扶貧;開展秦州大櫻桃、秦安蜜桃、花牛蘋果等視頻行動;邀請天水籍名人潘石屹、郭霽虹、袁丫丫分別代言天水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清水青皮核桃;央視財經頻道聯合國內著名的30家網絡直播平台同步直播清水電商扶貧?果真厲害專場,縣委書記代言為果農賣蘋果,引發了央視、新華社、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清水蘋果成了“明星果”。通過大範圍、寬領域的宣傳推介,政府重視、企業主導、個人參與、社會支持的電商發展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二、存在問題

(一)電商政策服務不夠完善。一是各縣區缺乏電商產業發展規劃,政府相關部門聯絡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電商發展仍然停留在企業自由發展的階段。二是電商統計工作基礎薄弱,相關部門、行業自成體系,缺乏統一的統計制度。三是市、縣區均未設立電商發展基金,發展電商的工作經費、培訓經費未納入財政預算。四是電商商户數量多、規模小,固定資產較少,缺乏銀行要求的抵押物,不能取得有效擔保,難以取得信貸支持。五是縣區商務部門屬掛牌單位,沒有專門的電子商務工作管理機構,也未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引領、指導、服務電子商務發展的職能缺乏支撐。

(二)電商企業總體規模偏小。一是大多數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電商活動僅限於收集行業信息、發佈企業產品信息,獲取定單、完成線上交易的能力較弱。二是傳統特色產業電商運用層次不高,基本處於“小打小鬧階段”;家電、傢俱、五金、機電、建材等傳統批零市場的電商化和電商平台化發展步伐緩慢,獨立網店較少。三是大型電商企業、本土龍頭型電商企業和電商服務型企業欠缺,電商企業的實力和影響力較弱,電子商務對商品銷售的帶動能力不強。四是農村電商尚處於起步階段,檔次低、規模小、競爭力弱,配套設施較差,物流配送成本較高;部分鄉鎮電商服務站、行政村電商網店利用率不高。五是跨境電商對税務、海關、結算等環節的對接要求較高,由於缺乏專業企業和專業人員運作,發展遲緩。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總體上處於初級階段。

(三)電商專業人才比較緊缺。從政府電商管理部門到電商企業,從市、縣區電商中心到鄉、村電商服務站、點,電商應用型人才普遍缺乏。一些經營主體雖然開辦了網店,但由於專業水平低,網店運營效果不佳;農村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由於經濟實力有限,難以招聘電商專業人才;縣區電商中心缺乏指導電子商務整體運營、圖片製作、包裝策劃、創業技能、營銷理念等技術要求的專業人員;市、縣區主管部門缺乏與電商管理工作要求相適應的複合人才。人才的匱乏,直接影響着電子商務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電商物流體系不夠健全。一是物流配送止步於鄉鎮。農產品生產者大多分散在廣大農村,交通不便,處於鄉鎮以下的農產品市場主體從事網絡銷售,物流配送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二是物流配送成本較高。因保險、防破損的需要,土特產品包裝費用較大,加之物流服務費用偏高,達到網絡零售價值的25%―40%,導致農產品物流成本據高不下,制約農村電商的良性發展。三是物流冷鏈倉儲設施設備不足。農產品網絡交易多為現貨銷售,產品鮮活,而物流過程中缺乏冷鏈設施設備,容易導致買賣雙方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引起交易糾紛。四是保障“雙十一”等購銷旺季的物流基礎條件有待加強。

(五)農產品組織化程度較低。一是農產品生產經營分散。普遍存在種類單一、數量少、規模小,沒有經過分選、加工、包裝、策劃營銷等環節,缺乏精深加工,基本都是初級產品,附加值不高。二是標準體系不健全。農產品的品種類別較多,大部分沒有統一生產的標準,如五穀雜糧、蔬菜、土雞蛋、土蜂蜜、中藥材、民間手工藝品等產品缺乏專業、統一的質量標準,不同批次產品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客户褒貶不一,信用度不高,競爭力不強,也不便於網絡上打造天水自己的農產品品牌。三是缺乏統籌運作。天水有自己的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如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核桃、花椒、特色小吃等,但缺乏統一的標識設計、包裝策劃等,沒有形成集羣效益。

三、工作建議

(一)加強組織協調工作。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電子商務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適時召開全市電子商務工作大會,審議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重大決策,協調解決全市電子商務發展的重大問題。二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建立工作調度、工作報告和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召開協調會或分析會,及時掌握情況,瞭解需求,聽取意見,解決問題。三是建議利用天水商貿城現有可用設施,研究、論證、建立天水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並將其打造成國家級電商示範基地。四是積極參與和推進電子商務行業標準化建設,規範電子商務秩序,保障各類主體合法權益。五是設立電子商務發展專項基金,重點向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產學研成果轉化,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中小電子商務企業融資、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提供支持。六是在電子商務管理機構設置、人員編制方面予以落實。七是借鑑隴南市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總結歸納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協會引領、市場推進、金融支持、媒體助力”的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二)拓展電商平台建設。一是繼續完善和加快市、縣區電子商務孵化園和鄉村站、點建設,鼓勵龍頭企業,能人大户參與電商應用、服務平台建設。二是積極發揮市、縣區電子商務中心和電商協會作用,幫助電商企業做好配套服務和孵化壯大,為名特優新尖農產品、工貿產品、文化旅遊等產品加大網上推廣,拓展銷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提供支撐。三是推進建立縣區、鄉鎮、行政村微商服務平台;探索建立線上店、線下店、微店融合打通,打造三店合一模式。四是鼓勵支持商貿流通、工業、旅遊、文化、農業等傳統行業積極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實現傳統型向電商型轉型,推進電子商務與貿易流通、工業生產、金融服務等相關領域聯動發展,推動網絡化製造和網絡化管理等新業態成長。五是充分利用“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重點鼓勵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在天水設立分支機構,帶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六是積極培育產品展示、信息發佈、交易支付於一體的綜合電子商務企業和集大宗商品信息發佈、價格指導於一體的網上專業交易平台企業,推動電子商務應用示範工程。七是積極開展電子商務進商場、企業、市場、農村、社區、景區“六進”工程。八是鼓勵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大力培育和引進跨境電商企業和人才,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發展“海外倉”,增強對外貿易的實力和水平。

(三)加快構建物流網絡。一是加強對物流企業的培育、扶持、引導,科學規劃建設天水國際陸港等物流園區。二是加強交通運輸、農業、商務、供銷等部門與物流企業、電商企業在物流網絡建設上的共享銜接。三是鼓勵物流企業加強協作、抱團發展、互利共贏,在鄉鎮、行政村聯合設立配送站點,構建以縣城為中轉、鄉鎮為基點、村户為終端的城鄉一體化綜合配送體系,有效解決電商物流配送到村“最後一公里”問題。四是結合全市果、菜、畜產業發展需要和農副產品季節性、易腐性特點,加快生鮮冷鏈物流建設,提高冷鏈物流供給能力。

(四)積極培育電商品牌。一是按照“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支持農產品“地標保護”、“綠色”、“有機”、“無公害”等資質申報認證;圍繞畜產品、種植產品、旅遊工藝品等土特產品,挖掘深層次產品文化內涵,統一策劃、包裝、設計,提升產品檔次品味和知名度,實現產品地域化、特色化和唯一性;圍繞果品、蔬菜、畜牧、馬鈴薯、中藥材等優勢產業,積極開展標準修訂和標準園創建工作,把產業技術標準明確到每個個體、每個田塊,確保網銷農產品質量安全;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共享平台。二是積極培育醫療保健、文化旅遊、電子電器、雕漆玉器、機械製造等強勢產品品牌,發展壯大優質知名品牌,實現生產、加工和銷售產品的特色化和品牌化,促進我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現後發趕超。三是繼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企業註冊和使用自主商標,爭創“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甘肅名牌”、“甘肅著名商標”;支持“中華老字號”、“甘肅老字號”企業創新發展。

(五)加強統計體系建設。一是加強與統計、工商、物流、工信等部門及相關行業的溝通和協作,多渠道、多層次收集電商統計數據。二是規範統計口徑、範圍,建立政府統計和行業統計互為補充的統計方式,形成互相支持、信息共享機制。三是深入研究探索統計渠道建設的有效方式,堅持點面結合、科學確定代表性樣本,兼顧其他數據來源渠道,形成各方數據互補、統計工作與電商行業管理工作互促共進的良好格局。

(六)加強人才培養和輿論引導。一是積極開展電商招才引智工作。充分利用天水師院等院校、相關部門培訓中心等資源,建設電子商務人才實訓基地,開展電子商務應用管理和實訓操作培訓,為電商產業發展和電商扶貧提供人才支持;引導具有實踐經驗的電商從業人員返鄉創業,扶持農村青年、未就業大學生、農村致富頭人和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企業開辦網點,培育發展網店、網商、供應商;定期開展電商知識下鄉活動,為村民提供免費、實用的電商培訓,幫助廣大羣眾逐步樹立電商思維,掌握網商技能;主動與知名電商企業、大型電商平台、專業院校對接,有針對性地引進具有電子商務管理和研發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鼓勵聘請專家顧問,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對產業大户、龍頭企業、網店店主等開展針對性培訓,培養一批網上銷售人才。二是積極開展宣傳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途徑、多形式加大對電子商務的宣傳,強化社會各界對電子商務的應用意識、信用意識、信息安全意識,廣泛開展電子商務知識的普及和應用,促進全企入網、全民觸網;研究制定宣傳策劃,呼籲在外工作和學習的羣體,宣傳家鄉的特色產品,邀請知名人士擔任產品代言人,擴大宣傳效應;舉辦、參與各類電商論壇、研討會、展示會、展銷會,推進合作與交流。

電子商務發展調研報告 篇五

電子商務就是通過電子手段進行的商業事務活動。通過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使公司內部、供應商、客户和合作夥伴之間,利用電子業務共享信息,實現企業間業務流程的電子化,配合企業內部的電子化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的生產、庫存、流通和資金等各個環節的效率。

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其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產業整體優化升級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日益顯著。發展電子商務,不僅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區商貿興區戰略的重要途徑。為了解XX區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區內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情況,我局專門組織內貿科相關人員,以實地調研和電話詢問等多種形式對全區電子商務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瞭解,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區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應用情況

(一)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基本情況。

1、創業主體增長加快。

我區電子商務的發展起步較晚,較成型的電子商務行為約在90年代後期,較早的應用領域是出口企業報關、房地產交易等,但網上交易金額總量少,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介入甚淺,其效果還只是停留在電子商務的初級水平上。近幾年,特別是淘寶、阿里巴巴等類似電子商務平台的建立極大程度上促進了XX區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的應用發展。XX區現有的4家規上竹炭製造企業就有3家在開展電子商務並且銷售業績喜人。其中民心炭業專職員工15人,主要負責淘寶天貓,淘寶c店,阿里巴巴、亞馬遜卓越網、京東、1號店、交博會等電子商務相關工作,20xx年銷售金額2100萬元;現代炭業專職員工1人,20xx年在阿里巴巴誠信通的銷售額為300萬人民幣;淨力竹炭專職員工6人負責淘寶淨力竹炭科技旗艦店和阿里巴巴誠信通,20xx年銷售金額為100萬元人民幣。

2、企業對電子商務投入少回報快。

在現有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走訪中發現,很多企業雖然建立電子商務平台,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招聘相關的技術人員,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並不大。據統計,半數的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投入為3萬人民幣左右一年,採用營銷業務人員兼管的形式對其電子商務平台進行建立、維護等操作,這部分企業的電子商務年銷售額普遍在50萬人民幣以下,對於這部分企業大多沒有達到預期或比較理想的效果。而另半數企業採用專人專職開展電子商務的形式,投入為15萬人民幣左右一年,這部分企業的電子商務年銷售額都在300萬人民幣以上。由此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的投入和產出是成正比關係的,投入越多,享受到的第三方平台提供信息數量和質量越高,企業可以利用的資源越多,帶來的訂單銷售回報越多。總的來説,我區企業的電子商務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電子商務的應用主要還是在處於平穩發展期,資金相對雄厚的企業,大部分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還比較少,處於觀望狀態,對於電子商務還有很多顧慮,對於電子商務的理解也不夠全面,傳統的例如廣交會參展等營銷模式仍然占主導地位。

3、行業競爭加劇,經營壓力顯現。

對20xx年累計出口額在100萬美金以上的22家外向型企業調查發現,電子商務開展率為27%。其中貿易公司基本沒有涉足在電子商務領域,主要是因為在價格上相對於廠家沒有競爭優勢所以撤出了電子商務市場;14家生產企業也僅有6家企業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和中國製造b2b網絡平台開展電子商務。據統計20xx年銷售額,尤尼威機械有限公司和吉泰鋼木製品有限公司為100萬美金;卡恩電子有限公司為40萬美金;申華紡織有限公司為3萬美金;其他2家沒有具體的數據。對12家綠色食品製造企業調查發現,僅有3家在開展電子商務,開展率為25%。其中原點食品擁有自己的淘寶店鋪,年銷售金額為500萬人民幣;三童食品和劉家香食品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和誠信通有50萬人民幣左右的銷售額。從對生產企業的調查中瞭解到目前電子商務平台上出現的低價競爭、無序競爭、信用造假等一系列問題很大的影響了其銷售業績,電子商務有序競爭環境急需得到改善。

基於上述情況,我們得出以下基本判斷:一是我區網購行業創業羣體在數量上呈逐年快速遞增的趨勢,在規模上開始湧現年銷售1000萬元級的企業,總體發展勢頭迅猛,已逐步成為現代商貿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二是與全國的發展形勢同步,我區的網商在總體上還處在粗放式的發展階段,網商主體普遍規模小、資本少,在經營上依賴於低商務成本、低税費,需要加以呵護和培育;三是部分規模較大的網商在進入淘寶商城後,在商務成本、税收以及企業發展方向上均面臨着“成長的煩惱”,特別需要加以扶持與引導,鼓勵其做大做強、規範發展;四是淘寶商城將成為國內電子商務b2c模式的主流,其發展取向更加有利於鼓勵實體型製造加工企業“觸網”,通過網上營銷,打響品牌,開拓市場,因此需要抓住當前機遇因勢利導,推動有條件的製造加工企業主輔分離、上網發展,實現轉型升級。

(二)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情況。

XX區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位於XX區東跡大道310號,由浙江金輝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全資運作的金輝電子商務創業園是目前衢州地區首個綜合類電子商務創業園項目,也是規模最大的電子商務商業綜合體項目,現已進入招商階段,預計8月份將開始正式開張營業。建成後的金輝電子商務創業園以電子商務為主導,是一家集辦公、倉儲、研發、孵化、培訓、接待、展示、休閒娛樂為一體的5a級園區,可為入駐企業提供集中辦公、集中倉儲、平價物流、包裝外包、專業拍攝及圖片處理、信息諮詢、網店代管、專業人才輸送、融資等各項電子商務產業鏈服務。

(三)對電子商務相關的政策扶持情況。

一是根據《XX市本級外貿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政策對我區外向型貿易企業有電子商務補助政策,20xx年度,區內33家企業申請了36個電子商務補助項目,5家企業申請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中的企業網站建設項目。二是根據《XX市XX區人民關於實施商貿興區戰略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XX區政發[20xx]35號)19條:對服務企業新建信息化管理系統或實行電子管理、電子交易,其硬件及配套軟件實際投資額100萬元以上的,按實際投資額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20條:重點支持商貿企業或專業市場,依託自身優勢發展網上交易,對企業利用國際互聯網建立網上交易平台,當年信息設備實際投入50萬元以上且正常運行的,給予2萬元一次性獎勵;企業網上交易額納入本地統計且税收繳納在本地的,3年內所繳納增值税、營業税、企業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80%獎勵給企業。目前還沒有給予補助。三是相關部門還有類似對於電子商務的補助措施但是未成體系。

二、我區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資金不足、人才匱乏。

雖然大部分企業沒有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但這並不代表這些企業沒有意識到或不想發展電子商務。在調查中發現特別是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上遇到的障礙主要是信息技術人才不足、相關人員缺乏專業培訓,特別需要提高企業領導計算機水平,商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網絡技能。也有的是企業信息基礎設施落後,資金不足無法開展。

(二)缺乏較成熟的區級電子商務網絡平台。

目前我區還沒有一家專門從事電子商務的門户網站,現有電子商務活動大部分依附於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等專業網站;小部分在區內其它行業網站下如衢江農業信息網、衢江經貿一點通有產品宣傳和網絡連接;個別企業建有自己公司網頁,如好夢來集團、仙鶴特種紙有限公司、淨力竹炭有限公司等。由於沒有綜合性的商務網站,難以有效的組織本區企業開展各種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優勢難以發揮。

(三)有關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鼓勵政策等亟需完善。

從全市範圍來看,XX市還沒有一套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的獎勵辦法。我區也只有部分不成系統的補助扶持政策。企業急切希望在電子商務領域能得到政府的引導幫助,同時企業希望在電子商務上有長期持續性的政策扶持。

三、發展電子商務的建議

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電子商務對促進生產、流通和消費,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壯大以電子商務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普及電子商務應用規模和應用水平對XX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支撐和帶動作用將日益顯著。此次調查,結合企業提出的建議將對下一步我區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有益幫助:

(一)建立電子商務組織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電子商務發展的領導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組成電子商務領導小組。制定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規劃,並鼓勵相關企業機構成立電子商務協會開展電子商務行業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統籌協調全區電子商務發展。

(二)制定出台電子商務扶持政策。

按照“指導激勵為主,政府宏觀規劃,企業積極主導”的理念發展電子商務。貫徹落實省、市政府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税費優惠政策。發揮財政資金帶動導向作用,儘快研究出台XX區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政策,並與當地產業實現有機結合,加大電子商務重點應用示範項目扶持力度,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建立與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應用相適應的風險投資、融資擔保體系,探索創新電子商務企業信貸方式,加大對電子商務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對於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的試點的單位,區政府應在資金、税收、宣傳等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創新登記註冊模式,放寬經營範圍核准,探索建立適應電子商務市場特點的市場準入制度,保證我區電子商務可持續性的發展。

(三)積極引進、培育、留住專業人才。

電子商務活動的每一個領域、每—個過程都離不開人才。在我區現有的電子商務活動中,不僅需要高新技術人員,而且需要大量的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的複合型人才。因此政府應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培養、引進併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質較高、層次合理、專業配套的網絡、計算機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並適時定期舉辦電子商務培訓班培育相關儲備人才。同時鼓勵企業提高電子商務人才的待遇等為長期發展電子商務保證穩定的人才隊伍。

(四)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體系。

目前XX區註冊的物流企業有36家,雖然數字可觀,但是經過了解註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具備規模的物流企業配送基地普遍不在區內,所以造成了看似百花齊放其實缺乏完善的配送體系的局面。所以要進一步穩定規模物流企業,鼓勵做大小的物流企業,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不斷提高物流產業的社會化、集約化、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建設擁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的市場基礎;建設大宗商品現貨電子商務平台,擁有與之相適應的倉儲、物流、支付等配套支撐體系。

(五)加快培育引進行業門户網站。

一是吸引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台企業來我區設立區域性總部或獨立法人機構開展業務。二是憑藉XX區的造紙、建材、機械、化工、電子、服裝、農產品加工等工業特色優勢產業和糧食、生豬、柑桔、毛竹等四大傳統優勢產業以及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炭之鄉等特色農產品優勢,依託電子商務平台等渠道進行銷售,擁有一批為農產品銷售服務的專業性電商服務企業,培育具有行業特色的本地電子商務平台,扶持建設特色產業行業網站羣。鼓勵我區組織建立專業商務網站例如竹炭網、機械銷售網、二手車買賣網等。

(六)大力發展網商創業樓(園/基地)。

從調研情況看,缺少專門的創業場所,是目前困擾我市網商羣體進一步做大做強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實際而言,由於大多中小網商目前處於事業的“初創階段”,過高的租金成本,成為阻礙其進入商務樓宇發展的一道障礙。同時,網商的經營場所往往需要集“辦公、倉儲、包裝”於一體,這也與目前大多數商務樓宇的辦公條件不相符合。對此,我們建議:一是以金輝電子商務創業園為率先試水,探索形成特色明顯、產業鏈清晰、服務體系完善的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培育現代電子商務產業集羣;二是允許在不改變用地主體、不重新開發建設等前提下,利用閒置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培育發展網商創業園/基地,以此向中小網商提供價格相對較低的創業場所,集中規範發展;三是對於網商創業樓(園/基地)經營管理者、入駐的企業、個體經營户等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扶持獎勵,以調動創業主體的積極性。

(七)完善網絡基礎設施體系。

進一步優化、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大力支持無線寬帶和光纖到户接入,積極推進下一代互聯網網絡建設,切實提高網絡運行速度,加速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進一步夯實電子商務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