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心得体会>读书笔记>

最后一头象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阅读(1.3W)

第一篇:《最后一分钟》读书笔记

最后一头象读书笔记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我感到无比的愤怒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英国和法国却强行占有,并逼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岛屿,租期九十九年,将近一个世纪!文中有多少字眼刺痛我的心,那风雨归程,那血和刀光,那虎门上空的硝烟。这揪心的话语让我不禁“泪流成河”,联想到英国殖民者强加给中国人的不平等的条约。我心中的怒气就像火山一样即将爆发!这可恶的坏蛋,竟敢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逼迫我们香港人民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但激动人心的上课,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刻,更使我难以忘怀。

这“最后一分钟”这正是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心中喜悦的火苗也熊熊燃起,久久不能平息。这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这一刻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的等待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飘扬,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那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实际点的钟声。在这一刻升起,在这一刻想起。香港人民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在这一刻即将实现!二百多万人,几十万群众,欢迎香港回归!大家欢欣鼓舞,深情祝福。

中国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做人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只有你强了,别人才不会欺负你。坚信香港的每天必将更加辉煌!

第二篇:《最后一课》读书笔记

读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一点还“不错“,就是战争能让一个人瞬间成长。但我想,谁都不喜欢这种”成长“方式吧!?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

我不尽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一样一样地!

可恶的侵略者,该死的战争狂,无耻的叛国贼,他们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亲父母,更对不起自己的罪人!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看到法国人是这么地爱护自己的语言文化,我不禁心有戚戚: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天空,流动岁月的云。那场火还在烧吗?美得心痛的风景固化为刺,哽在你的咽喉,红肿、发炎、结痂。之后,成了不堪回首的耻辱。飞溅的血泪湿透你颤动的灵魂。风轻轻地,翻越沉重的黄袍。看,记忆之外的笑容,没有了内容。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你用含泪的声音,一千次一万次地呜咽,辗转于历史的莽莽余音。你在永恒中相思、相望,你在这迷茫的世界中,不可抑止地流泪。泪水缓慢地坠于地上,忧伤难诉。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我觉得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

第三篇:《最后的姿势》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叫《最后的姿势》,我被谭老师那舍弃自己,保护学生的精神所感动。他那为学生支撑起的通往生存的空间是那么的宽广,而他的身躯成了一座丰碑,永远的屹立在我们的心头!

当我读到“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我被谭老师这一举动感到震惊,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极大的可能可以逃出这危险的地方,但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学生,对学生的爱让他毅然地张开双臂,护住四位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宁可自己被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砸得脑部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而不醒人世,也不愿意同学们受到一分一毫的伤害,这让我十分的感动,十分的敬佩谭老师舍己为人的精神!

在网上,我看到了一位和谭老师截然不同的老师,简直就像是一对反义词呀!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范跑跑”老师不顾一切地往外冲,也不管教室里的同学的安全,只管自己,他实在是太自私了!跟谭老师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范跑跑”老师这一跑把老师的责任与尊严跑没了,而谭老师的这一拉,拉近了与我们学生的距离,也无形间拉长了自己的光辉形象。范跑跑的行动固然可以谅解,但她完全顾社会于不顾,是纯粹的自私自利的行为,而这为社会不齿,也为我们国小生瞧不起,至少我们国小生也还知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处世准则。难道他连我们国小生也不如?谭老师虽说做的是本职工作,但当我们想想,他能在灾难发生的瞬间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心系学生的,学生才是他们的全部!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叫人尊敬,不叫后人瞻仰!

“谭老师,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谭老师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生难忘。让我们接过谭老师手中的火把,把“责任”两个字传遍全中国!

第四篇:《最后一头象》(湖南 刘亚雄)

《最后一头象》教学实录

执教:湖南刘亚雄

教师简介:

刘亚雄,女,国小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从教以来,潜心教学研究,逐步形成“情智结合,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多次承担各级赛课,荣获一等奖。2014年5月执教《妈妈的爱》一课荣获湖南省国小习作教学课堂观摩比赛第一名。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课堂实录获奖并发表。主持或承担的多项课题荣获省、市级奖励。曾荣获“长沙市教学能手”“湖南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14年8月被国务院侨办委派赴菲律宾讲学,执行华文师资培训任务。

课文附录:

最后一头战象

(人教版六年级上)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它叫嘎(gǎ)羧(suō),负责饲养它的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kē)睡。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à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破篾(mia)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波农丁皱着眉头,伤感地说:“它要离开我们去象冢(zhǒng)了。”

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bì)荒野的, 1

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zha)和糯(nuò)米粑(bā)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xī)嘘(xū)声中,嘎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p?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ǒ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太阳升到了槟(bīng)榔(láng)树梢,嘎羧离开了打洛江,钻进一条草木茂盛的箐(qìng)沟。在一块平缓的向阳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停了下来。

“哦,这里就是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我记得很清楚,喏(nuò),那儿还有一块碑。”波农丁悄悄地说。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丛中,果然竖着一块石碑,镌刻着三个金箔(bó)剥落、字迹有点模糊的大字:百象冢。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gǎo),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tuǒ)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走到坑边查看。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教学实录:

师: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

师读: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生:勇猛

生:八面威风

师:就是这些战象,在一次对日冠的作战中,全部壮烈牺牲。经过抢救,一头战象被救活了,它是唯一的幸存者,它的名字就叫嘎羧,它就是——

生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这篇课文很长,有2014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

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生默读课文。

师出示一些词语:

师写“日冠”的“冠”字。强调写字要领。

师:请在书上写一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师: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嘎羧临死之前都做了哪些事?

生:披挂象鞍

师:

生:它回到自己搏杀的战场。

师:第二次回战场,我们能否叫“重回战场”。

板书:

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师: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沈石溪说过这样一句话:

课件出示: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的情感。

——沈石溪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

生:

师: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哪里最能表现深厚感情,圈下来。

生画。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

生:泪光闪闪,对象鞍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还有哪个词?

生:我觉得是“摩挲”这个词。

师:他关注嘎羧的动作。还有人关注它的神态吗?

生:

师: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因为象鞍上有什么?

生:上面有弹洞和斑斑血迹。

师:夏羧看着??闻着上面的销烟气味时会想什么?

生:我就是用它曾和日冠打仗。

生:

生:

生:他会想起浴血搏杀的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联系课文,边读边想象,就读懂了嘎羧的心,读出了它的情感,你们能读出这情感吗?

指名学生读文。

师:很流利。还有谁想读?

指名学生读文。

师:你非常激动。刘老师也想读。请大家闭眼,一边听,一边想象嘎羧的动作和神情。 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拿起书,像刘老师这样,带着你们的体会,带着你们激动的心情,一

起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还有谁找到别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阁楼上的东西”我感到过了那么多年,嘎羧还能??

生:我感到嘎羧非常想得到那份象鞍。

师:就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一起读这句:“第二天早晨??象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生读。

师:26年过去了,嘎羧就要死了,他没有忘记他是一头英雄的战象,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让我们体会到情感,我们如果能圈划出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出嘎羧的心,这就是体细节的读书方法。

下面就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重回战场”这部分课文。

请看自学提示: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来。

2、 圈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小组同学

交流。

学生自学。

板书:

抓事例品细节悟情感

披挂象鞍圈出重点词句

重回战场联系上下文

挖掘墓坑展开想象

(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读文)嘎羧把它的心情通过叫声发泄出来了。

师:他好像在说什么?

生:

师:你把自己都当成嘎羧了,真好。

生:(读文)他可能会想:我终于回到了这里。

师:你抓住了“亲了又亲”来想象,真好。

生:我从“久久凝望”这个词想象出了当初嘎羧??的情景。

师:谁能比他体会更好?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才是久久凝望的感觉。

生齐读。

师:你还想读哪些句子,读出你的体会。

生:“??惊得江里的鱼儿??跳出”虽然当初那??不在,那??不在,但那??还在。

师:真好,齐读这段。

生齐读。

师:是的,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嘎羧成了——

生:

师:因为他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他怎能不

生:(读)“它站在??许久??跳出水面。”

师:风霄霄兮??嘎羧??在战友长眠的地方,为自己挖掘一口墓坑。让我们读一读??

生齐读。

师:哪一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你?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许多战象死了都会到??而嘎羧却没有,而是和同伴们在一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生:“??”他一定在回忆那段历史。

师:他一定有话要说,他想说什么呢?请在书上写一两句话,任选一题写:

嘎羧想说:

我想对嘎羧说:

生:

生:

生:

师:此时此刻,嘎羧还是一头战象吗?他是一位——

生:人物。

师: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第五篇:《最后一匹狼》读书笔记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最后一匹狼》。书里的故事写得生动形象,很富有想象力,我也被书中动物们那些机智的做法、深厚的感情所吸引,甚至被很多精彩的片段感动得流泪,比如那一只吃了毒草后还想着救人走出沙漠的骆驼;为了朋友而牺牲的英雄猎豹……这些都令我记忆犹深,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动物也是有感情、有智商,甚至有领地意识的。它们为人类做贡献,帮助人们做事,为人类增添乐趣。它们的智商不可低估,比如微型猪芭比在“胆小鬼王国”中竟然如此机智地作战,打败比它们强大的狼国;猎豹之间谁争到对方的地盘,都要付出绝斗的代价……

由于人类的破坏,与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xx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0xx年灭绝一种。但是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全世界1/8的植物,1/4的哺乳动物,1/9的鸟类,1/5的爬行动物,1/4两栖动物,1/3鱼类,都濒临灭绝。所以现在全球都在号召保护动物。

人类也是高级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同胞,是人类的助手。而我们人类总是捕杀动物,破坏它们的家园,使它们无家可归,有的人把鲨鱼翅割下来做菜;有的人提取熊的胆汁做滋补品,有的还把可爱的藏羚羊肆意捕杀卖钱,多么无耻的行径啊!我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交朋友,和它们和睦共处!

我们要与动植物友好沟通,共创和谐美好的生活。自然生态保护好了,人类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自然,人类就会有生存,代代绵延不断的延伸,也会生生不息,让我们联手共创生态美好的坏境,共创人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