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个人文档>学生作文>

历史故事的作文(精品多篇)

学生作文 阅读(2.05W)

历史故事的作文(精品多篇)

历史故事的作文 篇一

我在几天前读完了《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分五个时期分别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东汉时期、三国时期。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煮豆燃豆萁”。讲的是曹操儿子的故事,他有四个儿子名叫: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可是曹熊早早就去世了。三个儿子中曹植最有才华曹操自己是诗人所以很看好有才华的人。所以很看好曹植。几次想立他为王太子,可有些大臣不赞成说:“自古以来都是长子为先,要是破了这个例肯定会出乱子。”所以曹操把这事搁到了一边。

可偏偏曹植自己不争气做事总是随随便便不遵守制度。他爱喝酒每一次非弄个大醉不可。可有一次曹操让人去叫曹植支援曹仁人们刚进去就看见他像泥一样无法带兵,因为这件事曹操就不喜欢他了曹操觉曹丕老老实实的比他的兄弟强多了曹操过世的时候把自己的地位传给那曹丕,因此曹丕当了魏王。因为曹植个性傲慢屡次冲撞曹丕,被曹丕以国法论处可他们毕竟还是兄弟所以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做出来就罢做不出来绝不宽容,没想到曹植刚走了两三步就随口说了一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曹植活了下来,应此是这首诗也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只要好好观察就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才华出众就变得傲慢不遵守规定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

历史故事的作文 篇二

朋友,你知道王羲之吗?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写过很多作品,最有名的是《兰亭集序》,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家,世人把他们合称“二王”。但是你知道王羲之还吃过墨吗?下面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一天中午,王羲之在练书法,书童端来了午饭,并催促王羲之趁热快点吃。

但是王羲之因为在练字,像是没听见似的,继续练字。书童没办法,只好请王羲之的妈妈过来喊他吃饭。

当王羲之的妈妈过来,看到满嘴黑漆漆的王羲之,很奇怪。又看他仍然手拿馒头,往墨水里沾了沾,看都不看直接送到嘴里,这时妈妈才知道王羲之吃墨了,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而王羲之看到妈妈哈哈大笑的样子,却不以为然的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午饭真好吃呀!弄得妈妈哭笑不得。

王羲之看着哈哈大笑的妈妈,又看看自己手上剩下的馒头,也跟着笑了起来。

我平时总是大大咧咧,做事三心二意,写字时要不就给一个笔画来个隐身术,要不就是把字写成“甲骨文”。

当我看完王羲之的故事,我觉得我应该学习王羲之专心致志的精神。以后我可千万不能这样,必须认认真真的做每一件事。

历史故事的作文 篇三

我们在课文中接触过许多不同的英雄人物,他们中有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有舍生取义的黄继光、有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但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是一个具有指挥才能同时又是一个令人钦佩的英雄好汉。他,是一个为革命事业的。前途着想的人,而不是为了讲所谓“同生共死”的“江湖义气”而意气用事,拿抗日的力量去做无谓牺牲的人。他,就是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杨靖宇。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有很多,其中一个故事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了。那是1939年的一个冬天,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路军活动在临江一带。他们先后歼灭了数千日伪军,年底就退向了东部山区。

此时,日本帝国主义调动了数十万兵力“讨伐”抗日联军。杨靖宇把部队划分成一支支小分队零散潜伏在各山林地带。日军围剿了两个多月,也没找到杨靖宇的队伍。1940年2月的一天,杨靖宇带着十几个人来到濛江以东的山林。他们砍了一些树枝铺在地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大家发现机枪排长带着钱和枪投降了敌人。几天以后,传令兵出去打听情况,花钱买了一件旧皮袄给司令员穿。司令员马上严肃的问:“哪里弄来的,是不是违反了纪律?”传令兵说明以后,司令员的态度才缓和下来,把旧皮袄给一个伤员披上了。

中午时分,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他们采取“拉网战术”,一棵一颗树往前搜,情况十分危急,杨靖宇要大家分散突围。大家听说要分开了,有的哭了,有的坚决地说:“要死也要死在一块儿,我们要和司令员在一起!”“同志们,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多活一个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杨靖宇坚定地说。大家都服从了,杨靖宇又叮嘱一句:“大家要记住,宁死不能投降敌人,不能泄露党的秘密!”他们约定好了联络地点就走了。2月18日,两个警卫员英勇牺牲了。敌人在他们身上搜出了杨靖宇的图章,判定他就在附近。现在只剩杨靖宇一个人了,他双手握着两只短枪,英勇地抗击敌人。最后,杨靖宇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后来日寇把杨靖宇的腹部剖开,他的肠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花,没有一粒粮食。日军指挥官说:“算他是中国的一条好汉!”一位能令日本鬼子都竖起大拇指的铮铮铁汉,怎能不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无比崇敬呢?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慨万千,杨靖宇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展示的却是中国无数先烈英勇顽强的一面;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将永远保存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