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实用文>自查自纠报告>

国小三年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自查自纠报告 阅读(2.3W)

第一篇:国小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

国小三年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自xx年9月始,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多来,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下阶段工作,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雷甸国小位于德清县中南部,学校现有61个教学班,2286名学生,118位教职工。设中心学校一所,辖设7所村完小,是一所典型的规模较大的农村国小。目前,1-4四个年级40个班、1386学生参加新课程改革实验,参与数占全校学生的65%,参加实验教师有70人,涉及语文、数学、校本等7门课程。

近三年来,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学校布局的松散,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我们的做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国小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

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

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第二篇:国小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自xx年9月始,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多来,我校以新课实验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下阶段工作,现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外地借读生源逐年增加,加上学校布局的松散,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但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在这三年里带领全体教职工,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迎难而上,克服瓶颈制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求实、创新”的校风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勤奋、创优”的教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县首届先进校本教研学校。

二、我们的做法

1、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和思路

基于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和校情分析,xx年8月,制定了雷甸国小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方案,确定我校课改的主题是:“融入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师生共成长”。总体思路是: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反思、优化教师素养,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跨跃式发展。在教育管理、教育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目标:

从学校层面上讲,提出创建县课改示范学校的目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打建学科基地,制定名师培养工程,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合作严谨的教研氛围,5年内培养2名县级名师,6名县级教坛新秀。

从教师层面上讲,构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

【本站范文网】

从学生层现上讲,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取好成绩。

2、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完善管理。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观念,充分尊重广大实验教师,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校新课程管理中去。

①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下设实施系统,由1—6年级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组成,做到校长亲自抓,教导处负责抓,教研组具体抓的工作网络。

②健全制度,规范课改活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相继出台了《课改理念学习制度》《课改教师备课制度》《课改教师常规考核办法》《课改教研制度》《课改教师奖励办法》《课改学生评价办法》等,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项改革措施实施有力,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课改活动不断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③健全课改保障制度,无论是在硬件添置与辅导材料的购买,还是在师资培训上,学校均给予优先,3年下来在新课程上共投入经费达20万余元。

3、抓宣传舆论,营造实验氛围

实施新课程,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支持与配合,早在xx年5月,我们向家长和社会作了调查问卷,95%以上的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许多家长对自已的子女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为此,我们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之后定期召开课改成果会,让学长、学生深切感受新课改的好处,进一步增强课改的自主意识,同时征询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使新课改革在主体上形成合力。

同时定期编印实验信息资料,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学校课改动态。

4、加强学习,树立新课理念

没有学习,认识就不会加深,实践也就失去指导。为了提高全校教职工进行课改实验的自觉性,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领会课改的实质,以利于在实验中,运用课程标准,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

①以校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学习有书面内容。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次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做到有时间,有内容。

③每学期期末及暑期培训,安排新课程专题培训,形成为听讲座、看录像。

④积极参与并组织外出培训,三年来共参与新课程外出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市级以上有80人次。

⑤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指导作新课程讲座。

5、强化常规,减轻学生负担

①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

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在6小时以内,严禁利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

③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它年级课外作业最不超过30分钟。严格规范考试,学生考试每学期未组织一次,成绩采用等级制,不按成绩给学生排队。不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门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

第三篇:国小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回顾与反思

国小数学新课程改革实验三年回顾与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沙面国小梁晓颖

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新课程改革,2014年我市大部分城区进入实验,距今已近3个年头。在第一学段的实验即将结束之际,我和部分实验教师就新课改中“变化最大2个方面”、“做得最好的2个方面”、“感到最困难的2个问题”以及“最需要获得的2个帮助”进行了交流和访谈。本文把实验教师的看法整理出来,希望能为下一阶段的课改实验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一、“新课改中变化最大和做得最好的两个方面”是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和

学习方式的转变。

1999年,课程标准研制组以部分地区为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数学学习缺乏应用意识;学习方式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新一轮的课改,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学习上、教材改革上还是课堂教学实践上,大家都在努力地向课程标准的理念靠拢。以上的存在问题也确实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对于新课改中变化最大和做得最好的2个方面,受访教师几乎一致认为,学习内容生活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变化最大和做得最好的两个方面(占85.7%)。

1. “在现实中学习数学,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在学习内容方面,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的学习更多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正如《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所提到的,第一学段的学生,“现实”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基本上源自学生身边的事物。例如把传统的应用题改变为置于现实情境中的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现实背景材料,重视长度、质量、时间的观念建立,以时分秒认识为例,教材提供多种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1秒、1分的长短,让学生把时间单位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教师也比较认同。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课学习的设计,还是练习内容的设计,都强调生活的应用。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统计”一课的教学中,沙面国小的何绮文老师设计了“选择秋游地点”作为统计知识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投入地、无痕地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以1格代表2个单位”的必要性。

平时设计的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教师们都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生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沙面国小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单元测验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题:先写数,在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序:

海印桥长解放桥长人民桥长江湾大桥长

九百二十三米一千四百二十六米七百零二米一千五百二十四米 这四座桥是横跨珠江连接广州南北两岸的主要桥梁,学生都非常熟悉,到底哪座桥梁最长,哪座桥梁最短,学生是饶有兴致的,把万以内数的认识与桥梁的长度比较联系起来,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好奇心。这样的设计,在沙面国小自己设计的单元测验题目中比比皆是,可见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应用性。

由于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学都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开始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数学日记里,学生从生活发掘了大量的数学问题:绕湖跑步要应用周长知识、时间知识;做操队列应用乘法知识;折叠式购物车应用平行四边形知识??

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学生由于年龄小,对数学的应用也仅限于他们可见可触的“身边”生活,例如,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总是和“买东西”“付钱”联系得比较多。如何拓宽狭窄的生活面,让学生更广泛地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将成为第二学段实验的一个研究问题。

2. 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增多了,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究比以 前有所强调。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利用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提供有趣的学习素材,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人教版第五册教材“周长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了树叶、课本、五角星、三角形等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测量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从测量不规则图形到测量规则图形,逐步发现可以利用长、正方形的特征简化测量过程,从而找到计算方法。教材的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使用公式的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在去年沙面国小举行的“协同杯”课堂教学比赛中,教师们积极地探索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经过研究,教师们发现:当个体思考、个体操作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值得合作,当学生产生合作交流愿望时进行合作更有效。在教材的指引下,探究学习是师生乐

意使用的学习方式,但是,老师们也遇到了课时不足的困难,教材对学生探究的时间预计不足,甚至高估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使课堂上探究时间不够,造成探究操作、学习过程难以落实到每个学生。

二、 实验教师对学生两极分化问题和教学评价矛盾感到最困难。

对于新课改实验,教师有种“心中没底”的忧虑。这“心中没底”,来自对教材体系安排的不了解,来自对两极差异加大的担心,来自考试检测要求与自己所理解的教学要求的不符的矛盾。教师普遍反映,自己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有时连石头也摸不到。

1. 教材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定位偏高,使部分知识面比较窄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学生的经验不一致,且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有差异,使同一个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例如解决问题的学习,需要生活经验的支持,但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于生活情境的理解产生困难。又如人民币的认识,教材预计学生有一定的使用人民币经验。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出于卫生和安全的原因,是不让6、7岁的孩子碰钱了,因此有部分学生甚至连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都感到困难,而教材仅用4课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辨认,而且要能换算和进行简单计算,生活经验缺少的学生往往就会手忙脚乱。

地域文化的差异也让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产生学习困难。广州的孩子地处南方,而教材的编写者在北方。有些知识在北方人看来应该是蛮多生活经验的,但对于粤语语系的广州孩子来说,却让他们感到无尽的困难。例如第二册“时间的认识”单元,教材的定位是学生已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而且认为学生对国际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只安排了3个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广东的孩子来说,学生也许会看时间,但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原因,学生没有数小格说分钟数的习惯,而是分针指着数字几,就说“(几时)几个字”。传统教材把认识时间和时、分、秒的认识统一安排在乘法口诀学习以后的第四册,学生可以借助5的口诀把“几时几个字”换成“几时几分”,学习困难并不明显,但现在把这一学习内容安排在第二册,学生要在3个课时里学会看时间,用国际记时法记录时间,还得计算“再过几分”是什么时间,基础稍差或不灵活的学生就感到相当吃力。

因此,受访教师提出,确实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但是,当学生生活经验差异比较大时,该关注哪些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时,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开展教学活动?

2. 练习量不足且缺乏层次性,跳跃太大,容易产生学习断链。

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补充了不少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如加强估算,在第一学段增加了统计、图形变换、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找规律等教学内容,减低了运算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学内容有增无减,而教学课时是固定的,因此必然要压缩原有的一些知识的教学时间,如20以内加减法,从原来的29课时压缩到现在的23课时,学习内容并没有减少,要求也没有降低,压缩的只是练习时间,学生的准确率和熟练度必然受到影响,而20以内加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这一基础不扎实,必然影响后面计算内容的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说的“模仿与记忆”只是不能“单纯地”依赖,但不可否定的是,适当的练习,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模仿是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教材的课后习题高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练习减少了与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加大了练习的梯度,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有了舒展能力的空间,但是,也使部分学生无法消化,越学越乱,最终出现知识断链,过早地迈进了学困生的行列。例如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中,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经过时间的计算这两个知识点一直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练习却只有一题(练习十三第1题), “经过时间的计算”的练习不但少,而且跳跃大,6题的练习里包括了连续时间的计算(包括“分”不够减的情况)、断开的两段时间的合算、跨越两天的整点时间计算、跨越两天的非整点时间计算、结束时间的计算(第7题还需要把经过时间155分换算后才能推算出结束时间),每题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能应付自如的学生并不多,却有好一部分学生陷入困境,甚至头脑最终一片混乱。

在新课改中增加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本是好事,但在做好“加法”的同时,也要做好“减法”,只减少了练习量和课时,却不降低教学要求的难度,学生负担仍然过重。新课改希望能改变数学教学的“繁难偏旧”的现象,但老师们反映,“繁、偏、旧”的现象有了改观,但“难”这一方面改观却不大,甚至由于教学时间的减少,对学生而言,反而更“难”了。

3. 解决问题教学教师感到困惑。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解决问题是这样要求的:“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们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并不能很好地把握。

在一年级时,老师们对解决问题的理解是“情境化的应用题”;到了二年级出现 “解决

问题”单元后,不少问题需要两步计算解答,由于它不再像传统的应用题那样,有明显的例题特征和解题思路, “解决问题是不是情境化的应用题”也成了争辩的焦点。通过学习课标、交流、观摩课例,老师们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等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仍然感到困惑:解决问题与以前的应用题有什么联系,还是完全不同?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否规范、为什么不需要“答”?第二学段的“解决问题”将怎样发展?

4. 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不甚了解,对教学要求的度比较难把握准确,学与考有矛盾。

对于新课程实验的教材,教师对单元内容分布、具体要求并不清晰,尤其是新增的知识和修改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会出现偏差,人为地拔高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吃力。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由于教材是通过摘西瓜等的情景引出的,教师容易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会计算加减两步题,并能应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及至二年级下册教学“解决问题”单元时,才发现上学期的教学定位应在于“会计算”而非“解决问题”。又如统计的知识,在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下册、三年级下册都有专门单元,由于教师并不了解后面几册统计知识的要求和内容,因此容易在这一册的学习中把下一册的要求也提了上来。去年在黄山进行的全国第七届国小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的《统计》时,就把下册才要求的“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放在了练习设计中,而当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比较吃力的。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下了更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材料和模式。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依靠《教师教学用书》,但与传统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相比,新教材的教参对理念的讲解比较详细,但教学方法的指导却比较简单甚至没有,新手教师往往会无所适从。如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师教学用书》只是强调“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但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却没有具体指导,一些新教师在教学中就和学生一起卡了壳,学生体验了探索了,但由于没有数学语言的提炼,对什么是“倍”仍然不清晰。因此,为了让老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教学用书》的指导应该到位,不能为了“留空间”把该说的话都不说。

还让老师们感到郁闷的是,不知道自己把握的教学要求是否准确。老师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教学要求教学,但期末考试时,却发现试卷所考察的要求比自己所把握的教学要求要高。例如一年级上册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要求,情景图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顺序和方法,并不需要学生自己看图写连加、连减算式,因此把教学要求定位在“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

减混合计算”。但在考试中,却出现了两道让学生看图写连加、连减算式的题目。又如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要求是“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但在单元测验中,却出现了“画一个直角、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的题目。教师们感到,要把握教学要求,不但要钻研教材,还得琢磨考试会考些什么,有时就不得不拔高教学要求。教师们开始怀疑自己把握教材要求的能力。看来,如何开展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确实需要广大教研室的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解决。

三、 教师在教材指导和资源搜寻两方面最需要获得帮助。

1. 教材不断改进——在教学指导方面应该更明确些,在知识体系方面更系统些。

现在每册都有8个单元,学生的学习显得比较零碎,有些单元完全可以合并,让学生的学习更系统。如多位数乘法可否把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与四年级上册的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合并为一个单元,方便学生的迁移学习;二年级上、下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与“锐角和钝角”合并,三种角同时学习可以方便比较和分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全面。

2. 提供各种课例的示范课,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和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教师在个人思考、级组备课的基础上,渴望能走出去看看别人是怎样教的,但是,要到全国各地听课需要大量时间和财力资源,因此他们渴望能在网上观摩一些优秀的课例并建立起交流互动区。

目前展示的课例不均衡,有些研究得多,有些则甚少研究。教师希望有行政部门或学术团体牵头,组织市里的教师组成不同的课例研究小组进行集中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共享。

3. 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具、学具、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情境图等。

在学习资源方面,教师通过广州市教育局“教育e时代”或中央电教馆的网上教育资源中心可以获取各种版本的课件、学科知识背景资料、题库等,但教师们仍感到缺乏的是各种情境图,受制图能力所限,教师无法把符合教学需求的生活现实情景作为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尤其是测验卷的编写、练习题的设计,搜寻情景图耗费了教师很多时间。

每项改革的推进,必然会改变一些落后的现象,也必然会由于不成熟而带来一些新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抱怨并不是积极的态度,我们需要的是分析和改进。在新课改进行了3年之际,我们对实验进行回顾和反思,就是为了使实验更理性地进行。我们相信,只要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在不断的体验中感悟,教育的未来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2014.6

第四篇:2014国小课程改革自查报告

永兴国小

新课程改革自查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课程改革在我县已进行了三年多的时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清形势,看准目标,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克服各种困难,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使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此,我校根据市教科(2014)14号文件,对新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14年全校共有学生数79人,6个教学班和1个学前班。有教职工11人。在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0人,在专任教师中,大专毕业9人,高中毕业1人。获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二、课程改革自查情况

(一)、课堂教学质量状况

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得以实现的一项目标。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课改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确保平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领导不定时到各班随堂听课,要求教师课后主动和领导交换意见,不断改进自

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听课采取不打招呼推门进的方式,目的在于确实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做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课改新理念的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提供保证。

在我校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尽管是初步的、质量不是很高的,但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的改善却是普遍的。从我们听课中可以感觉到一些精彩的、引人入胜的导言,师生相互尊重、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后的喜悦,热烈讨论、合作学习的场景,搜集资料后介绍给同学们时的自豪感,还有多媒体的运用等等,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对全校学生的调查中,“我所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课”涉及到各个学科非常普遍, 经常得到老师鼓励的是76%;99%的学生认为作业对自己有帮助,认为某一课作业多的仅占9%;害怕考试的学生仅占2%,课上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占88%。与以前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感觉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方法的改善、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总之,在这项工作中还是取得了进步。

(二)、教师对理解新课程标准及掌握新教材状况

任何改革,思想观念应先行。面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我们选准思想关这一突破口,组织我校骨干老师大力攻关,全力以赴。 三年内我校分别派出莫翠琼、李会玲、徐丽萍等多位教师到桂林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培训,还组织其他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二级培训,学习培训回来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学校教导处还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讨论。此外,只要有机

会,我校就会拿出有限的经费,组织年轻的骨干教师参加桂林市教育部门举办的“漓江之春”、“漓江之秋”和周边县举办的各种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讲座,回来后就要他们每人上一节试教课,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实施新课程中,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改革后面的教学,我们在教学质量检测结束后及时组织老师们开总结会,写总结汇报。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我们全体老师,转变了教学思想,掌握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我们全体老师,边学习边摸索,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旅程中迈进了新的步伐。

(三)、课程改革管理的状况

我校认真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荔浦县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永兴国小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强化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正常的运行。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学校把“八要”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并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依据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与要求,教导处对每位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加大平时不定期检查力度,并在校务会议上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期末把各次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核评估中。对在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教师,进入教导处跟踪对象,进行继续听课查检的跟踪,提

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这样即强化了教学检查的作用,对个别教师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校本教研及课程改革科研状况

由于资金和我校师资实力有限,我校目前没有申请课题研究的项目,但我们不会放弃和停止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五)、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上,还缺少明确科学的综合指标,导致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不太明显。

(2)教师课堂方法与新教育理念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还不强。

(4)缺少图、音、体、科学等科目的专业教师,对这些科目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总之,我校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困难面前不低头,问题面前不推卸,要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检查组领导的指导下,定将发扬成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和培训,认真挖掘学校办学的自身优势,更好地完成上级教育部门交给我们的任务,为教育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永兴国小

2014年10月17日

第五篇:国小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工作汇报

乘课改东风 创教改名校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已经实施五年了。五年来,湖北省、襄樊市教育科研部门的有关领导时时关注我校的新课改动向,经常来我校进行调研。宜城市教体局的领导和教研室领导、教研员经常深入到备课组,深入课堂与我校领导和教师一起研究新课标,共同听课、评课,为我校课改工作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在这里向那些关心、指导、帮助过我校课改工作的领导和教科研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悉心指导,就不会有今天的课改成果。下面就把我校进行新课改实验的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老师进行汇报,以促进我校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实验能否在学校实施,关键看领导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对课改的认识是否到位,为了使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首先接受新课程、了解新课标,尽快转变观念。课改初,校长亲自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等书籍,领导班子带头树立了新课改观念,在校内构筑了新课程改革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构筑,是学校课改的第一要素,体现在“五高”上。一是校长的办学思想高起点,与“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国家教育方针高度一致,与新课程改革体系高度合拍;二是管理的高层次,营造一个人文化的管理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课改氛围;三是课改经费的高投入。我们在课改的一年多时间里,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现在的投入资金比过去翻番还拐弯;四是软硬件环境的高品位,为了配合课改工作专辟了课改橱窗,创办了校刊——《课改之窗》,学校的育人环境有了彻底的改观;五是教师的高素质,校本研训的力度加大、研训的方式丰富多彩,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得以大幅度提高。使大家明确了课改的目的、意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质量观,提高了新课改的积极性、自觉性,为进入新课程实施做好了思想理念上的准备。

为了保证课改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指导的开展好,我校特别组建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实验指导小组组长由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指导小组成员由学校中层干部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备课组长担任。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承担着研究新教材,帮助实验教师理解新课标,积极解决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

加强师资培训,使教者首先走进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我校116名任课教师在课改启动前全部参加了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新课程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首先接触了新的教育理念,学习了新课标。回到学校以后,我校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新课标的强化理解。重点是(1)明确所教学科的具体目标,深化课程功能的理解,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的价值取向;(2)要弄清所教学科的内容、框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3)注意对教学评价的理解,对学生要有发展性的多元评价。教师上课前的学习、培训为实施课改实验做好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为了让领导和教师更直接、更具体的感受课改,我校先后派多名领导与教师去安徽、武汉、成都、上海等地学习课改经验,把外面的新思想、新理念、好经验带给教师,把最直接的感受带给实验教师。使领导和老师打开了眼界,开阔了思路,丰富了头脑,转变了观念,为我校课改工作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课改实验方案,明确课改目标

校长王祖涛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共同研究课改实验方案,明确课改实验的理念、目标和原则。对课改实验的内容和进行的阶段做了详细的安排,对课改实验的保障措施做了细致的研究。课改实验方案出台以后,与实验指导小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共同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得到一致认可后,各学科组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定了学科组课改实施方案。课改方案使我校的科研目标、教育目标更加明确,使课改实验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课改中具有哪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怎么把握?怎么课改?课改将把我们带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实验之初,我们对这些问题也是茫然的,但我们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抱着一个信念,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学习,坚持研究,坚持课改。学习中,走出去接受培养,请进专家名师到学校办讲座,还请出校内先学一步,理念领先的教师“现身说法”;研究中,把课改理念与教育教学中的个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加深理解,提高教师的把握课改理念的能力。如: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时,过去是怎么做的——教师为中心,现在要怎么做——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研究会上,各人讲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教学案例。如此细化案例研究,在教师的心目中形成一个崭新的、丰富的、具有时代性的先进课改理念;课改中,我校形成了“五新”的课改局面。即:把握新理念,深钻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构建新关系,走进新课堂。当前的教师都能围绕“五新”做比较系统的阐述,并在课改实践中有所体现。

三、校本研训随课改而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改实验中,我们紧紧抓住这个主阵地开展研究。

(一)重视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分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学期初制计划,把教材内容划分为几块,每块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执笔人),在教学本内容之前,同学科几位实验教师在一起共同探讨教法学法,达成共识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写出教学预案。然后再发给每位教师,教师再结合本班实际进行修改,最后进入课堂。除了这种集中式的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的实验教师还不拘形式地自发地开展了一些研讨活动。如同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总是及时向并列班的教师通报,共同研讨,寻找对策,并在实践中去验证。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新课程实验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抓好“三同课”活动

有对比才知有差距,有对比才会产生动力。课改实验以来,我们开展了同年级、同学科、同内容的“三同课竞赛活动”。一种形式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各学科备课组长牵头确定课题内容,每人自行备一节课,在本班进行讲授,其他教师随班听课,每位教师讲完后再在一起交流探讨,汲取精华,查找不足,这样的活动我们要求各备课组每学期至少要开展3—5次。另一种形式是由教导处牵头,组织部分年轻教师、实验教师开展这项活动。首先播放一节名师的录像课,或让校内走在课改前列的骨干教师讲一节示范课,然后要求青年教师再讲同一节课,让他们在一起相互借鉴交流、切磋教技。

(三)组织“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

我们把每年的4月和10月定为“课堂教学开放月”。在课堂教学开放月里,我们开展以下两个活动。一是在有经验的教师、骨干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要求讲课的教师在教学展示月里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随时接纳其他教师进班观摩、学习,不得拒绝。同时要求年轻教师在当月听课不得少于15节,听完每一节课后,必须向讲课教师说看法、谈感受,听课笔记上必须要有讲课教师的签名。二是在年轻教师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求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在这个月里扎扎实实备好课、上好课、随时接纳其他教师进班听课,不得拒讲。同时,要求每个讲课教师在当月邀请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进班指导10—15节课,做好交流记录。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把上好课的要求化为了教师的自觉行动。

(四)开展评课活动

新型课堂教学怎样实施,三维目标怎样落实,不少教师感到茫然;听完一节课改实验课,也不知如何评价。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展了评课活动。一是组织教师自评,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实验初,我们就邀请宜城市各学科教研员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进行辅导讲座,并把“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逐条进行了学习讨论。接着利用课改达标课竞赛活动的时机,将50多名教师的课逐节录制下来,播放给本人看,要求教师自己对照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并与评委评估情况进行对照,查找不足,提高认识。二是开展评课竞赛活动。学校分学科组织教师集体观摩两节课改实验优质课录像,当场限时撰写评课稿。比赛结束后,再播放授课教师说课和专家评课部分,让教师进行自我对比,查找差距。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评课水平,授课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课题研究与新课改共同发展

(一)课题研究解决了课改中的一些重要的“瓶颈”问题。

课题研究决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我们结合课改实践,从揭露弊端开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今天,新课程改革迅猛发展,过去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工作现在变得日新月异,我们平时甚至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矛盾,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从对某个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找出它的症结所在,然后考虑究竟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措施和策略,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每位教师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当你取得一定业绩和成果以后,要想再向前走往往会有“欲进不能”的感觉,这也就是一种“高原现象”。怎么办?有效的措施是边反思,边学习(所谓“充电”),边实践。在课改工作实践中遇到困惑,联系个人实际反复思考: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该从何处入手,采取什么策略加以突破?为了寻找理论支撑,组织学习理论报刊和书籍,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然后你再找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商量,做一个专题研究。我校如此立项的有14个课题,还有校级课题、个人研究课题。每个课题组都联系着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每位成员都会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随时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下各种数据、个案及一切有价值的素材,这期间有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正好是课题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契机。在个人刻苦钻研(带着问题到理论著作和相关课题中找答案)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专题研讨和“科研沙龙”进行集体攻关。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解决了一个个矛盾,课题研究上了一个台阶。教学活动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效率自然不断提高。正是在这种“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境界就获得一步步的发展和升华。许多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三)课题研究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所以,我们在新课改中牢牢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念。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主要由教师操作,但最终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如《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这就必须涉及到师生间的彼此互动,事实上许多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有学生的参与,很多时候是师生互动,共同开发。例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者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都少不了学生的直接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打成一片,很自然地将学生引进课题,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某些环节的任务,师生一起成长。教师有了发展,学生有了发展,学校和教育事业得到了发展。由此,学校跻身为襄樊市十佳教育科研基地。

五、构建课改背景下的新型课堂。

为了使新教法、新课标、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发挥其杠杆的作用,学校领导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诊课。评课时,把教学过程中的“四生”即“生本、生成、生活、生动”作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看教师是否给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看教师是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教师是否摆脱了教材的束缚,让学生积极的实践,主动的探索。看教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再发现”产生新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重视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注重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构建起课改背景下的和谐的新型的课堂。

1、以生为本、注重发展。

要正确全面实施新课标,转变教师角色是保证。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本,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这样极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去比较、归纳,获取新的规律,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验创新,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处理教材时,我们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眼光认识、改造、重组教材。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如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能量”,从而产生“我会学数学”、“我能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在备教材时,结合学生实际,备课的过程中不仅钻研教材,更注重“备人”。了解教学对象,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哪些经验,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安排教学步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状况来检验自己教学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能不断的冲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避免教师一厢情愿的精心设计,学生却启而不发、毫无反应的现象。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贴近了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得心应手地驾驭好每一堂课,全方位的把握整个教学过程。

再则: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构建知识,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复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用割补法推导公式的基本思路,接着提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呢?学生利用上述方法,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拼成长方形,有的拼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锐角三角形,有的拼成钝角三角形等等,最后同学们自主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让学生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从而达到了对整个知识的构建。

2、精心“预设”,即时“生成”。

新课程改革激活了课堂教学的春风,呼唤生成的课堂。而所谓“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进而灵活地据情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益。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融合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看,它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看,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观点看待数学课堂教学。而数学课堂教学正是要引导学生浓缩地经历当初人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着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互相砥砺和启迪、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形成一个动态生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我们关注“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精心“预设”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成效明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如:我校教师徐金荣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1)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2)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3)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4)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1)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2)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3)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的感悟上去: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

正是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的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生成的契机,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因此,教师要确立课堂中的课程开发意识,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捕捉教学中的“即时生成”,据此调节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天空。

3、在“生活”中学习

“生活”为源泉,展现情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若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得到了教学成功的第一把钥匙。但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引起的。

许多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多媒体“投其所好”地安排一个开头。或用一个别出心裁的问题设计、或一个小小的试验、或一个精巧的小故事……去营造吸引人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多媒体“声、色、光、形”互动的氛围里,产生了新奇的心理体验,有惊奇、有疑问,进而生成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励着学生去学习新知、探求其中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采取动画的形式开头,让学生跟着动画角色走进学习: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决定休息一下,孙悟空、猪八戒各自去找食物。猪八戒走着走着摔了一跤,找到了两个大西瓜。这可难住了猪八戒,他想:两个西瓜4个人怎么分,不如先吃掉一个。于是,他偷偷吃了一个,但是还不过瘾。又想:这个西瓜分4份,我先把自己的那一份吃掉吧!于是,他把西瓜不平均地分成了4份,吃了最大的那份,然后才捧着剩下的西瓜往回走。 提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怎样做?“一半”用数字怎样表示?从而引出“分数”这一课题。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通过多媒体设置的疑问,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让学生产生了认识冲突。他们在心理上感到迷茫,探索的兴趣顿时而生。这,为学生渴望获得数学知识和积极参与奠定了意向基础。同时,多媒体也就轻松地将学生带入到了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之中。

再如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学生最怕写作文,因为他们总感到无话可说。如果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能为学生创造一些口头表达,肢体表达,情感表达等方面才能表演的机会,那么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还为学生提供极其可贵的,最直接的生活体验。有了体验学生就有了作文的素材,而且学生还可以在彼此的表演中受到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对事物,对生活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作文最大的毛病就是写不细致,也就写不出真情实感。因此我常常采取表演,再现生活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时自己亲自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演过程老师或者同学的一举手一投足和丰富的表情变化,体会内心情感。然后让学生口头表达,再动笔去写。学生在这种训练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让课堂更“生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有人把课堂描述为: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着许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着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一句话,课堂成为了当今师生向往的舞台,这就彻底的改变了过去那种仅把课堂看作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学的场所,把课堂教学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走到今天的课改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听的乏味的状况,使课堂成为了学生向往的课堂。针对当代学生好表现,敢演讲的心理特征,学科之间相互兼容,在课堂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变。如理科学科也安排一定的时间,结合本课的内容,开设学生“讲故事”栏目。开始时,老师布置学生预习,准备故事材料,学生整理材料进行讲述。而后,变成了学生预习后,大家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中心,分工合作准备故事材料进行故事讲述。通过“讲故事”时间,大家一起讨论得失,整堂课学生表现的很激动,每双眼睛都那么明亮,充满期待和兴奋。“讲故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自己整理资料,处理信息,得到自己观点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经过大家的交流,学生逐步认识到了遇事要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了起来,即使是一些乏味的课也逐渐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再如语文学科中,许多作作品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表演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更形象,更直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在教学时,让学生读通课文后,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表演人物的动作、姿态、神情等。并且让学生评价他们表演的是否理想,还要说明理由,通过学生的评价、指导,表演者表演的越来越形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让学生轻松理解课文,记忆更加深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语文教材中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为我们实施情境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小说、童话、寓言、戏剧、诗歌、散文等很多作品都为我们塑造可以触摸人物灵魂地形象。或是再现情境的表演,或是想象补充性的表演,一旦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整个课堂就会更加亮堂起来。

六、秉持校本特色,办好《课改之窗》

课改之初,我校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惑问题,尤为突出的是怎么改?改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全体教师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前面讲到的课改中的“五新”,梳理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创办了校刊——《课改之窗》,现已出了40多期。

我们的《课改之窗》明确一个宗旨: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教师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推动学校课改的深入发展。

突出五个特点:

1、紧随课改的步伐。在课改的通识性培训阶段,我们引导教师把握课改理念,在课改实施过程,适时地指导教师(请勿抄袭好范 文网:)把握教育教学中的环节变革,校刊的内容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

2、注重案例研究。刊登了教师大量的课改感受,既有操作过程,又有反思后的醒悟。

3、每期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全校教师围绕该期的主题谈论,如怎样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用评价激励学生等等。

4、紧密地结合校情。针对课改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如:课改中课堂教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专门编排在14——16期中,进行着重探讨,收效甚好。

5、整体互动,广泛参与。除规定每名教师在一学年中必须有一篇文章刊载于《课改之窗》之外,我们还充分地抓住机遇,广泛地利用了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家长、学生参与课改研究活动的机会。先后有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襄樊市教研室副主任肖兴汉、宜城市教研室副主任罗运生、闵祖成及教研员骆崇泉、马仁森、朱万清等及一部分家长、学生都参与了办刊。

五年来,《课改之窗》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良师益友,是老师们学习新课程的园地,是教师总结交流实施新课程经验的平台,体验成功的舞台。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发展。2014年3月,襄樊市课改会上交流了我们的部分校刊,受到襄樊市教育局及兄弟教育局领导、教师的高度赞誉。

七、开发校本课程 彰显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本次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校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开发了校本课资源。学校在上学期和本学期为全体任课教师编印了《开发校本课程教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教师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广泛地挖掘地方课程资源。五年来我们共搜集校本课程教案2500余篇,目前我们还组织人力精选、修改,按《指南》分类编印,供以后参考作进一步的完善。

书画苑里花常开:

我们把艺教课程中的《书画》校本课程设置为书法与美术:1、书法。书法分软笔书法与硬笔书法。2、美术。美术分为儿童画、素描、色彩、中国画、手工等几项。

广泛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借鉴已有的课程资源,针对学校、学生实际,有选择的选取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目前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是订阅三种杂志与报刊:《少儿书画》、《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书法》;二是省编义务教材《美术》1~12册与《中国小生字帖》;三是从书店购买的或学校图书馆借用各类书画指导书籍中选取合适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抓好组织过程。

1、对于初学书画的学生,先采用临摹作品为练习,看谁摹仿最像,坚持练好基本功。学生每次作业全部放在一起比较,评出优、良、中让学生自己找出作业的长处,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评,讲评时鼓励、表扬为主,增进学习书画的兴趣。

2、有一定书画基础的学生,同层次分组进行比赛练习,看谁进步得快,进步快的学生上台表演练习,每一个月评比一次,评比三名进步快的学生,老师奖励《少儿书画》杂志和写字用具,调动学生学习书画的兴趣。

3、书画较好的学生,他们的作品采取竞争上学校书画专栏和学校校刊《课改之窗》上发表,激发学生进取意识,推动学生学习书画的热潮。

4、让学生走向社会,借助社会活动教育和各类书画比赛的检验,培养一批书画新苗。a、参观书画展览,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b、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加速书画新苗的培养。c、结合重大节日,至少每年将举办一次学校书画大型的竞赛,从中发现与选拔人才。

5、举行书画现场表演,举办康乐杯学生书画作品展览。

6、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邀请各级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到会参加探讨,不断地完善校本课程,形成一套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

7、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一年一届的“康乐杯”书画赛开展得有声有色;书画培训抓得有滋有味。美育的苤芽在这里萌发,审美的情趣在这里培育。

美术室、书法室、艺术欣赏室、作品琳朗满目,师生的优秀作品获奖成果,名人名作,透露着师生的情趣品味。

一次次的电化展示,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艺术素养在这里得到启蒙。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块墙面,为师生提供展示心智的舞台。俏立于枝头的花鸟,雄浑秀丽的山水,端庄潇脱的书法,优美而流畅的体艺线条,无一处不在蕴孕百年南小的校园文化的内涵。

走出去,请进来。在精彩的艺术世界中认识艺术,在名师的指点中提高艺术,在参观展览中理解艺术的灿烂,明确人生需要怎样的艺术文化。

从发表作品参与竞赛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每学期向各级报刊推荐学生作品,在本校书画比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类书画大赛。师生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举办的“我与电视”、“小星星杯”东方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第一届手拉手“珠穆朗玛杯”少儿书画大赛、“小画家杯”——走进长江三峡中外学生美术作品比赛……获奖师生达1200多人次。有8名师生被吸收为湖北省书法协会会员,有47名学生被吸收为宜城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学校被评为“宜城市快乐校园工程示范学校”、“襄樊市中国小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这些成果不仅是南小的财富,更是南小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

文艺舞台放异彩:

我校“五百队”独领风骚。学校成立百人的电子琴队、百人鼓号队、百人华乐队、百人舞蹈队、百人合唱队,拉开了艺术教育的序幕。星移斗转,年复一年,“五百队”代代相传,永葆青春,而今是独领风骚,名闻遐迩。仅2014年到2014年,“五百队”在市级重大庆典、会演活动中演出60场次,学校鼓号队在襄樊市第一届鼓号队礼仪展演中一举夺得桂冠。数以万计的观众领略了南小少年儿童的风采。他们为鼓号队整齐华一的表演鼓掌,为华乐队和谐、美妙的演奏而陶醉,为舞蹈队、合唱队精湛的演技而喝彩!

我校教师连续8年参加教育系统文艺调演获团体第一名。市团委妇联举办的卡拉ok小歌手大赛中,我校赵婷宇同学获第一名,广播电视局、文化馆举办的电子琴大赛中,我校3名同学获一等奖,团委、妇联举办的歌咏比赛中,我校合唱队几次获得第一名,市委宣传部每次举办的晚会上几乎都有我校的节目。

收获不仅需要播种,更重要的是辛勤的耕耘和培育。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扬了红烛精神。他们一心扑在教学上,指导排练的文艺节目屡获大奖,《汉江雏鹰》、《妞妞看戏》、《楚都娃》、《青娃与顽童》、《春风杨柳》等先后在第四、五、六届“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中获奖,在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中先后获一、二、三等奖。并被邀请赴韩国演出。有3名小演员被评为优秀演员。在宜城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更是大显身手,现已连夺八年桂冠。其它在市级以上获一等奖的节目达20余个,获奖学生不胜枚举,仅在省级以上获奖的学生就达100余人次,舞蹈演员于安琪、王春阳、李瑞同学在她们精心培育下,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风采展示大赛”中荣获舞蹈专业组金奖。今年我校在宜城市艺术节上荣获第一名的舞蹈节目《托起盲童心中的太阳》再一次参加了湖北省艺术节演出,并荣获一等奖。

八、沐五年课改春风雨露,尽显百年南小课改风采

五年来,南街国小乘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五年间,学校在中央教科所、省市教研室、教科所申报立项了14个研究课题,填补了百年南小无国家、省研究课题的空白,国家级研究课题——《国小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已圆满结题;省级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省教研室颁发的“优秀课题研究”奖;《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习与品格形成的影响及对策》获襄樊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五年间,两次接受省教研室组织的课改调研,受到了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的高度评价;2014年为襄樊市教育局召开的课改工作会议提供交流材料五份,两名教师为大会作课,其中校长陈圣友的《围绕课改抓教研,抓好教研促课改》先后被《襄樊教育》、《走进实验区》刊载;五年间,学校先后摘取了“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襄樊市示范学校”、“襄樊市十佳教育科研基地”、“襄樊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奖牌;五年间,有一名教师获中央教科所颁发的“课改先进个人”奖,2名教师获湖北省“教改先进个人”奖,二十多人次获襄樊市、宜城市教改、教研奖;有226人次的课改论文、案例、教案在国家省、市级发表、交流或获奖;五年间,学生有2014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五年风雨五年歌。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领导教师树立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生、教师、学校得到了充分地发展。省教研室副主任史绍典来校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调研活动时,在听了我校课改工作汇报和教师的作课后讲到:“这里所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所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所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所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生动体现。而且老师自身也完善了自己,实现了自我角色的转换,获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这对我校的课改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也为我们今后的课改工作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