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实用文>汇报材料>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情况汇报

汇报材料 阅读(2.95W)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情况汇报

多措并举促均衡 公平和谐创优质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X,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百万人口大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辖X个镇乡,总人口48万。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7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X所,国中58所,国小X所;在校学生83245人,教学班2058个,其中国小生55343人、教学班X个,国中生27902人、教学班645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编教职工6263人,其中专任教师5952人。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的理念,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面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抓投入、建队伍、重普及、强管理,形成了结构布局合理、资源配置均衡、服务功能完善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格局。

一、完善机制、保障投入,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一)强化以县为主工作责任机制。一是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义务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义务教育发展需要。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会,建立完善教育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研究解决X教育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县人大、县政协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视察调研重要内容,每年组织教育专项视察和专题调研,在全县形成了“政府主抓、教育部门牵头、各方面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严格督查问责。县目督办将部门、镇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履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全程跟踪督查,年终逗硬考核奖惩,确保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二)全力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一是做到“三个增长”达标。20X至20X年,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分别为8.5%、8.1%、3.0%;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比例分别为8.8%、9.9%、X.1%;20X-20X年义务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实现了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的不断增长。二是确保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20X至20X年,全县教育费附加实际征收X万元,用于教育资金累计达3985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实际累计征收2802万元,实际用于教育资金达2802万元。三是确保教育资金多渠道投入。20X至20X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分别为X万元、7235万元、7348万元、7399.4万元,比例均超过45%;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分别为233.38万元、X万元、192.32万元、790万元,均达到X%。

(三)持续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抓布局优化。按照国中向城镇集中、国小向镇乡集中的原则,逐年分步实施,全力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结构布局。20X年5月下发了《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X-20X)》,目前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正按规划实施。二是抓薄弱改造。20X年,我县制定和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并大力组织实施。20X至20X年,在薄弱学校建设方面,投入资金3482万元,整合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中央基建投资资金X万元,投入均衡教育专项资金1945万元,共改造学校24所、面积34000余平方米;在教育技术装备方面,先后投入8527万元,投入均衡教育专项资金2680万元,改造X所薄弱学校设备购置类项目293个,装配X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购置59所学校实验仪器设备和音体美器材,推进27所学校计算机网络建设以及购置学生课桌。全县中国小共X所学校的教学仪器和168所学校的音体美器材配齐率均达到90%以上,所有学校生均图书达到规定标准,教学用计算机配置达标。

二、建设队伍、提升内涵,促进师资配置基本均衡

(一)深入实施校长队伍建设工程。一是重选拔。着力选好干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20X年公选芦溪中学副校长2名,公选义务教育学校副校长31名,面向转正的特岗教师群体公选副校长2名;20X年公选校长X名、副校长X名。二是促交流。严格执行校长任期制,对同一岗位任职满9年的校长进行交流;在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的,原则上进行交流;对新提拔任职的,推行异地交流机制。三年来共交流校级干部X人。三是抓培养。在选好配齐学校班子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能力建设,通过组织专项考察、开展专项培训、举办梓州杏坛、组织校长赛课、编印《学校管理通讯》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校长持证上岗率达X%。

(二)深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重师德。认真落实师德师风学习制度,大力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及“德为人先,行为世范”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六条禁令”,严格执行师德师风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二是抓师能。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研训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校本研修等活动。每年培训中国小教师近3万人次,达到人均72学时以上。三是塑名师。坚持每两年评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享受县政府津贴,任期两年,奖励200元/人/月。设立“梓州教坛新秀”“梓州名优教师”“梓州名优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建立特级教师、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次优秀教师的管理体系。目前全县有全国优秀教师19人,省级优秀教师59人,市级优秀教师545人,县级优秀教师2961人,已初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名优骨干教师队伍。

(三)深入实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工程。一是以激励留人才。经费方面,根据农村学校的艰苦程度(自然地理环境、边远程度、交通等因素)分为3类,在义务教育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中设立农村教师补贴。评优方面,按照“重基层、重实绩”的原则,向农村教师倾斜,充分调动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以补给增后援。20X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面向高等院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和引进县外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措施,共有2052名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其中,招聘特岗教师X名,新大生及定向招聘乡镇中国小教师869名,引进县外人才81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三是以帮扶强力量。不断完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努力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相互交流、骨干教师定期支教和送教下乡活动。三年来,通过超编学校教师到缺编学校支教、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等方式,交流教师935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全县教育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均衡。

三、关注全体、促进公平,确保义务教育机会均等

(一)落实政府控辍保学责任。一是坚持齐抓共管。建立了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控辍保学机制,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20X年,全县国小六年巩固率达98.9%,国中三年巩固率达96.4%。二是重视特殊教育。不断完善特殊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建成了以特教学校为主体的“三残儿童”入学保障体系。20X年,投入X万元新建了特教学校,从原来只能满足50名左右“三残”少年、儿童就读的办学规模,扩大到X人以上。20X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三残”儿童173人,入学率达94.5%。三是实施帮困助学。设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切实解决贫困住校学生生活补贴。

(二)建立留守学生关爱体系。一是强化农村寄宿制管理。20X年全县共有留守学生30251人。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详细掌握留守学生以及代理监护人的具体情况,努力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二是深入开展爱心帮扶。通过“结对子”,深入开展亲情帮教活动。广泛引导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城市学生等与留守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积极探索“代理家长”、“临时小家庭”等形式,组织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信、打电话,加强亲情沟通,并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三是打造关爱成长平台。依托177所乡村少年宫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加强留守关爱。通过组织留守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主题班队会、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三)全力促进就学机会公平。一是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坚持对城区学校学生就学进行统筹管理,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坚持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20X年划定了北坝国小、广化东尚国小、长坪国中、城南国中、东塔国中接收随迁子女就读,确保了756名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公平入学。二是不断完善生源均衡分配机制。将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均衡定向分配到县域内国中学校。20X年分配比例达52%以上。三是坚决遏制义务教育择校现象。不断强化专项督查,坚决杜绝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的行为,严格规范编班办班,一律实行均衡编班,彻底消除了以学生获奖、竞赛和考试成绩等为依据的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基本消除了学校大班额现象和义务教育择校现象。

四、提升质量、打造特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努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一是强化管理能力建设。将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汇编成《县学校工作手册》,有效提升了学校科学管理水平。二是提升资源共享水平。整合优质教研资源,加大联合教研攻关力度。以学科为单位,集中全县优秀教学教研骨干,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对本学科教学教研重点与难点进行联合攻关,成果全县共享。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规范办学行为。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对学生作息时间安排、家庭作业布置和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用书规范等方面的专项督查督导,严格责任追究,有效减轻了中国小生过重课业负担。二是强化德育教育。开展“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等征文演讲比赛系列教育活动,抓好“三四”常规,做实主题教育,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巡讲活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全面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团队干部培训,提升德育干部专业素养。三是强化教学过程。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常规及课堂教学效益的督导评估,通过问卷、座谈、听课、查资料、看现场等方式,全覆盖、全方位调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总结提炼有效经验和做法。四是改革评价方式。修订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突出育人为本,强化发展评价、过程评价、全员评价。坚持“严格组织,认真分析,深刻反思”的原则,以教学质量的科学监测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五是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县级领导及部门联系学校和定期督查调研制度,教体局机关干部深入学校听课制度,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监管督查,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0X年,全县国小、国中的毕业率分别达到99.99%和X%。

(三)逐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一是培育校园文化。成立县“学校特色助推办学理念提升”研究中心,着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特色项目学校。目前,全县已创建市级校园文化特色学校21所、县级校园文化特色学校41所;已创建市级特色少年宫X所、市级示范性少年宫2所、县级特色少年宫17所。二是重视体育和艺术教育。以体现和传承“足球之乡”精神为主旨,发掘和打造田径、足球、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实施校园足球工程。编写了《田径》《足球》《武术》等X个体育项目校本教材,全县中国小生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的开展已形成机制。校园足球运动蓬勃开展,全县现有24个足球网点学校,87个足球特色项目学校,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参加并承办好了20X年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创建阳光体育示范学校30所,20X年全县中、国小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为94.93%和95.X%。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县情、校情挖掘本土文化,优化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艺术教育。20X年X月,我县被教育部命名为市唯一一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全县已创建省艺术特色学校3所、市艺术特色学校8所、县级艺术特色学校35所。三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制定五年工作规划,编写地方教材,申报科研课题,启动教师“幸福讲堂”讲座。阵地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有力推进,首批确立了23所基点学校,全县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极大提升。四是建设平安校园。装配义务教育学校监控系统,购置安保器材,向学校派驻专职保安,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实施警校共建,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卫生保健所,全面构建了校园疾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五、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整改工作

去年6月17-19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组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督导评估。评估组从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相互支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队伍建设富有成效、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特色突出、育人环境得到优化等方面对我县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指出我县在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工作建议。针对评估组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直面问题不回避,担当责任不推卸,积极添措施、想办法,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整改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牵头,部门具体实施,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强力推进。

(一)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问题的整改。

1.由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国土局、县住建局、县教体局共同协作负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解决部分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和体育运动场地质量不高的问题和加强农村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的规范化建设,使之适应寄宿制学校的需要”方面进行整改。根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X-20X年)》,按照“补短板,兜网底,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推进农村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的规范化建设,逐步解决部分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和体育运动场地质量不高的问题。20X年至20X年拟新建、改扩建、维修校舍X平方米、运动场X平方米。20X年,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和财政投入相结合等方式,新建19块校园足球场地。

2.由县财政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局、县教体局共同协作负责,在“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学校食品卫生、图书管理、宿舍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方面进行整改。

县政府已经安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教体局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要求学校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重要关口。同时加强学生就餐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已经组织人员对学校藏书室设置情况进行了清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藏书室进行了整改,确保藏书安全和学生借阅安全。已经对学生宿舍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整改,确保安全,并将加强学生宿舍物防、技防投入。同时要求各校严格落实24小时门卫及宿舍管理员值班制度。严格实行学校领导教师带班值班制度。加强学生宿舍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问题的整改。

1.在“解决部分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着力化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方面:一是加强调研,结合实际需求情况补充师资,调整教师结构。招聘免费师范生和研究生35名,调整统考学科骨干教师梯队,改善教师年龄结构;招聘特岗教师67名,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招聘新大生68名,补充到城区学校任教;考核招聘乡镇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50名,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艺体教师偏少、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二是多渠道培训教师、提升教师素质。通过转岗培训、教师分流等方式,加大对艺体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实艺体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更好地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与高校“结对子”,邀请X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专业的专家教授对我县中国小音乐教师进行合唱、管乐培训,邀请乐山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对我县特殊教育师资进行专业培训。三是吸引社会专业人才支持教体事业,通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有偿聘请等方式,补充素质教育所需的艺体专业人才。如我县富顺国小在打造“鼓文化”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聘请安塞腰鼓专业人士到校为师生传授安塞腰鼓技法;菊河国小聘请民间艺人开展高跷舞狮培训、表演活动,使社会力量成为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

2.在“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待遇”方面:一是进一步落实好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有关工资政策,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二是继续实施好农村教师津贴制度,在义务教育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中设立农村教师津贴,根据农村学校艰苦程度,分3类进行发放,一类学校60元/月,二类学校X0元/月,三类学校160元/月,并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三是设立并发放教体系统在编在岗教职工教学质量奖及离退休教职工年终慰问费,奖励标准为4000元/年/人。20X年起,奖励标准将根据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进行调整。

3.在“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方面:已经成立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明确职责。从今年5月以来,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专题培训,加强了校本培训,增强了教师管好、用好教育技术装备的意识;提升了教师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后期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过程督查,逗硬考核,有力推动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中的应用。

4.在“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方面:全年城乡教师置换交流33人次,学区间、学区内教师交流500人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X期,培训教师955人次,开展结对互助研修活动X期,培训教师X97人次,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今后将继续深入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结合校际师资情况实际,定期将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和中青年优秀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流动有序、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教师交流机制。

5.在“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方面:一是在落实好县财政每年50万教师培训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预算、落实保障,强化教师培训工作。二是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通过县级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以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为手段,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尽管我县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后期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全面提高师资水平;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奋力谱写X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