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论文>论文精选>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新版多篇

论文精选 阅读(2.9W)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新版多篇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 篇一

20世纪80年代以后,质量管理的理论不断涌现,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发生着质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内外环境中,衡量其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规根到底要看是否便于师生教学方面的利用,是否发挥了图书资料应起的作用,要看服务于教学的质量优劣,以及产生的各种效益如何。因此如何运用兴起于工商管理领域的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精华,实现与图书馆的有效结合,成为高校图书馆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与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

20世纪50年代,图书馆现代管理方式的研究兴起,图书馆管理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和框架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下简称tqm)这时起源于制造业,其基本的工作方法是pdca循环,即由计划(pl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所构成的质量环。从某种角度而言,tqm首先是一种管理思想,而这种思想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而iso9000系列标准正是这样一个标准化的体系。它将质量过程分解成为无数个具体的连续的环节,并将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标准化,进而文件化,其评价标准由外部完成并能通用,所以iso9000是一种刚性的,强化的、易于检验的质量体系。

二、两大理论体系共性之处

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亲自抓质量

2、二者都认为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应当满足顾客当前或者潜在的需求。

3、注重过程的质量改进

4、在质量控制上都强调预防为主

5、全员参与,重视培训

6、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重视客观证据以及定量和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tqm与iso9000族标准有很大的互补性。推行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可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升华和标准化。

三、与时俱进的研究并制定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标准

(一)非科学管理体系下图书馆管理的滞后分析

在社会变迁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机构对高校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服务的质与量未进行系统的测定和度量,业务管理长期沿袭传统的做法,经验管理。工作人员片面追求提供服务的量,而忽略了利用服务的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需求,新的管理模式将应用而生,取而代之。

(二)强化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与iso9000族模式的基本思路

1、建立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

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按用户需求建立起来的部门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职责和权限;有效保障图书馆信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的设计、完善和改进;保证图书馆质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确保上述两个方面得以实施并起控制、跟踪、监督、审核作用的文件体系。

2、用标准化指标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以质量控制的对象为框架,以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为目标来构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1) 藏书质量评价体系:图书馆藏书质量主要是指内容质量、构成质量和使用质量,藏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就应该参照这三条标准而形成。内容质量的评价立足于学校本身的性质上,不同的学校在采购不同层次的图书时比例不同;所谓藏书的构成质量是指藏书体系的整体质量,包括藏书的系统性、广度、深度等方面。藏书使用质量的评价最为合理的指标是藏书利用率。图书馆在图书整理过程中对 图 书 使 用 情 况 的 掌 握 和 读 者 对 图 书 利 用 满意度定性和定量结合分析形成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2) 分编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图书馆的分编工作由分类、编目、典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分编过程的评价体系也主要是对具体分类工作的质量评价,分类工作的质量评价是分编工作质量评价的基础和重点,它决定着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及书目数据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进行。

(3)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整个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体现管理的特色部分。但由于服务工作大部分是无形的,涉及的因素也很复杂,服务效果又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明显的也有潜在的,而从评价标准而言就应该是多种的,定性和定量结合。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采取的方式都是以读者满意度,吸引读者率、文献流通率作为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3、图书馆质量体系审核

审核是检查图书馆的实际运作是否符合质量目标和计划安排的一项活动,通过审核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图书馆质量审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图书馆内部评估;二是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三是第三方审核,即由认可的审核机构评定图书馆是否按照全面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族标准来执行自己的质量体系的。对一个质量体系的审核,仅仅靠其内部程序或自身标准来实行,认可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如果在自身审核之外,外部力量参与,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身的不足,发现缺陷,加以改进。

四、任何一种质量管理理论下的质量体系都不是万能的,存在争议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争议有助于大家辨析出优势与不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在其施行过程中存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比如:人力资源和资金的缺乏不足以支撑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员工和图书馆内外部门之间的阻力,也会因为各自立场限制,难以达成共识。总之,成功地引入并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图书馆就需要满足一定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管理文化的要求,否则就会遇到很多障碍。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 篇二

为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目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于2012年7月开始将党建工作纳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全面构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党建工作的各项目标,并根据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工作流程,用以指导实际工作,使得各项工作有据可查,有据可依。确定党建工作的目标体系。根据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中规定的基层组织工作任务确定党建工作的目标体系。首先,将党员满意度作为判断基层党建工作是否深入人心,收到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职工满意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质量和水平的核心要素。当党员和职工感觉到党建工作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明显成效和满足个性化需求,能够带动单位的各项工作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时,就会对自己所在的单位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制定党建工作的流程文件。党建工作能否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体现在实施具体工作时是否做到了规范化和流程化。学院党支部在制定党建工作流程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党员教育”、“党支部建设”两个一级工作流程,每一项工作流程都包括了丰富的内涵。为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党支部在《党员教育工作流程》中,将党员思想教育、职工文化素质和业务培训、干部素质及管理能力培训、党员廉洁自律教育、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校内外宣传等工作进行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并根据工作变化不断修订,使之更完善,更便于实施。建立党建工作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服务评价体系,用以衡量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学院党支部确定了党员和职工满意的目标和评价工作规范化的指标,将这些目标和指标作为测量工作是否达到标准的依据。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记录文件要求,每年定期进行目标体系评价,并与上年评价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院党支部于2012年7月开始,着手组织起草党建各项工作流程,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整理各种记录,将党建工作逐项细化并与ISO9001标准的要求对接,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制订包括党员对支部工作满意率不低于90%等内容的质量目标体系,同时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流程文件。2013年7月,学院党建工作通过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专业认证公司的监督审核,标志着党建工作进入了全面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阶段。

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扎实有效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在开展基层工作中,学院党支部将各项工作都按照符合ISO9001标准要求的计划—实施—检查—提高(即PDCA)循环工作方式进行。例如,把党员教育工作作为一级流程加以规范和管理,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实现党员教育的工作目标,因此又在一级流程中制定了一个二级流程——《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流程》,实现主题实践活动从计划到总结的全过程管理,大大提高了活动效果。以党支部组织“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系列主题党日实践活动为例:集思广益制定活动计划,扎扎实实开展相关活动。学院党支部在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之前充分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活动主题确定为“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建设服务型党支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践行“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师生、服务员工”的理念。认真总结,做到持续改进和提高。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注意资料的搜集与保管,关注宣传的时效性。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通过此次活动,使得大家有机会去了解贫困老区学校环境的艰苦、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体会和学习了他们坚毅、乐观的精神,同时也加强了支部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感恩意识,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三、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一)工作流程以党员及职工为关注点职工队伍建设是高校二级学院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管理型的学院来说,学院职工是联系学院与相关各方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学院党支部不仅要抓党员的思想教育、服务和管理,在工作中更注意以党员和职工为关注点,每年设立各种奖项激励员工全面发展;从文化建设入手抓服务理念,通过改善校园环境、提炼学院理念、精神、院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提高学院形象等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认知程度和服务水平;通过定期征求党员和普通职工的意见,认真改进工作流程,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实践环节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党建工作的创新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化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学院党支部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实现了观念、制度到实践的创新,实现了从抓党员的理论学习到教育、管理、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工作内容的转变与充实,改变了党建工作的思路,理顺了党建工作程序,建立起了科学规划、制度管理、程序办事、规范运作的运行机制和凡事必有制度,制度必有执行,执行必有记录、记录必有考核、考核必有效果的管理模式;使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会组织有机融合,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融入到学院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服务管理机制当中,使党建工作与学院的改革发展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好地发挥对学院发展的保障、监督作用。

(三)开展实际工作坚持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在引入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党建工作坚持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避免了主观、感觉等经验主义工作方法,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数据分析,通过内部监督检查、对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满意度调查,征集群众意见,通过全面详实记录,分析实现质量目标的进展情况,通过对校内外同行业的调研,吸收新的思想和做法,改进服务方式,纠正服务偏差,提高服务效果。

(四)严格执行PDCA循环,确保党建工作的持续改进党建工作借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实施PDCA循环模式,即做每项工作前要事先做好方案,工作运行中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进行全过程监控,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和提高,形成了党建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学院党支部正是遵循了PDCA原则,规范了服务理念,规范了行为准则,细化了执行过程,全力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 篇三

关键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硕士论文 质量 思考

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指出: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文试图分析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完成的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中存在问题

1.1选题缺乏应用特色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是为了培养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但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看,大部分仍是是以学术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是大部分导师具有较多的研究课题,但具体实施人员不足,因此需要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并通过学位论文来完成,使得对其论文的指导仍偏重于学术指导,不少论文仍沿用了学术学位论文的选题标准,直接造成了应用型研究生论文的过于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大多由校内第一导师直接决定,研究生负责论文的实施过程,而校外第二导师多数仅作为一种形式,很难对研究生论文的完成提供足够的建议,因此造成论文缺乏与食品生产、新设备研制与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实践问题的有效结合,无法体现出专业型硕士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此外,部分(在职)研究生所从事专业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对口性不强,也造成了其对整个论文深度把握不够,内容缺乏生产应用特色。

1.2研究手段相对缺乏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来看,其研究手段多数相对简单。论文中对技术指标的主观评价方法(如感官评价法)应用较多,而化学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较少;应用常规手段进行理化指标分析的内容较多,利用先进仪器或方法揭示内在科学规律的研究较少。由于研究手段相对缺乏,造成论文研究内容水平较低,即使部分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但不少成果的认知度却大大逊于学术型论文。

1.3工学矛盾影响论文质量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原单位边工作、边学习,其既是工作人员又是学生,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个特点使得研究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实际,进行论文研究及撰写工作,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目前,食品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主要来自质量及卫生检测机构、食品加工企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技术研发、工艺控制或教学科研骨干,在读期间其经济利益、职称晋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因此在完成论文同时,还得承担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当工作需要时,学习便成为次要,因此较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1.4论文整体质量较差

文献综述能力不高。(1)整段摘录,明显缺少对文献内容的整理与再吸收;由于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风格迥异,整段摘录造成语言可读性较差、表达突兀,且存在剽窃之嫌。(2)文献表述不当,歪曲原文报道内容,片面追求、夸大本研究的新颖性及原创性,缺乏严谨的学术性。(3)文献现状把握不清,无法全面表现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等。论文规范性较差。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便于交流和保证论文可读质量。但部分专业学位论文存在繁简不当、重点不突出;大篇幅文献综述充数、研究内容过少;图表、文字编排不当,引文不规范等。论文内容提炼不够。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即使很多论文结果具有较高实践意义,但对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发现和提炼不够,除单纯地描述实验现象、罗列数据之外,较少从理论上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讨,较难做到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2.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

2.1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着重考察导师生产实践能力,遴选应打破单位和地域限制,注重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从企业选聘生产一线人才、从社会上选拔优秀实践兼职导师。导师素质和责任心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导师在学生选题及论文指导上,可坚持指导方式上的“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根据食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加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实际需求的同时,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选择既紧密联系生产、又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并尽量与导师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一致。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商讨选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案等;建立校外导师对食品专业学位论文的实际指导机制,发挥校外导师实际生产研究的优势。

2.2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管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方面对论文质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1)课程设置管理。着重体现学科间的渗透性、融合性及跨学科性,加大方法论课程和选修课比重。(2)教学方式多样化管理。改善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3)督导管理:成立督导组对导师教学进行检查,同时发挥研究生的评教作用。(4)加强实践管理。积极联系研究生培养基地,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学位论文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5)由导师团队参加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指导及答辩环节等,严格对照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检查落实,防止培养环节形式化。(6)研究生管理实行“弹性学制”,以学分制为基础,依据学习情况实行弹性学制,鼓励潜心做应用型、高质量学位论文。(7)研究和实践定期汇报。要求学生每月(或每周)写出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定期与导师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8)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摒弃学术不端行为。(9)研究生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减少管理环节,不断提高管理效率。(10)研究生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所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3严格把关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研究生多数在单位独立完成论文,其开题报告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绝不可走过场,必须严格把握选题、开题报告关。研究生在开题前,必须查阅大量文献,并进行必要的预备试验,并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实地调查,明确研究重点。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由导师协助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及路线,编制出较为完善的开题报告。开题检查应邀请校内外(5名以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对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现措施及计划作出分析、评判,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选题在原有基础上更趋于科学和完善。开题检查组重点审核论文选题内容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生产实际需求,是否具有实践普遍性等,避免因选题不当导致论文难以如期完成、工作盲目和简单重复现象的发生。

开题报告后,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多,因此,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是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求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时间,应在完成论文开题后的半年左右进行,研究生必须按时提交论文中期研究报告。中期考核的实施由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组成评价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评价,考核成绩计入研究生档案。建立严格的中期检查制度,有利于学科组及导师及时发现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控制实验进度,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又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总结和分析前段时间的研究情况,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对于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保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2.4严格审核学位论文质量

对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论文规范。论文的外在质量即论文格式的规范性,规范的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论文封面、扉页、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声明及附录等部分;此外,要求论文表述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书写格式及引用规范等。(2)论文选题。要求应来源于生产实际,重点针对食品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3)文献综述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能够反映本方向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和应用情况,且具备较强综合分析能力。(4)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求论文体现作者较为全面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的问题。(5)研究结果效益。要求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产生一定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或是有潜在应用价值。(6)论文必须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

2.5改进论文盲审方式及评价标准

专业学位论文盲审专家遴选应在相应领域内领先的教授、副教授中选择。盲审专家初步确定后,可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与相应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征得专家同意后,最终建立盲审专家库,严格杜绝论文评阅过程中的人情现象。论文评阅意见书中应附带一个量化详细的评分表,确定若干个评分指标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并提供文字表述的评审意见。这种方式既能对论文的优缺点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又方便对多篇学位论文进行横向比较。

3.结束语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加入我国学位培养体系以来,极大推动了我国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该领域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改善,需研究生培养部门、导师、任课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和现代管理模式,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推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不断向前发展。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项目“双导师制与校外基地对研究生能力提高的研究”(11131064111)。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 篇四

20世纪80年代以后,质量管理的理论不断涌现,日益丰富。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发生着质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内外环境中,衡量其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规根到底要看是否便于师生教学方面的利用,是否发挥了图书资料应起的作用,要看服务于教学的质量优劣,以及产生的各种效益如何。因此如何运用兴起于工商管理领域的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精华,实现与图书馆的有效结合,成为高校图书馆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与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

20世纪50年代,图书馆现代管理方式的研究兴起,图书馆管理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和框架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下简称tqm)这时起源于制造业,其基本的工作方法是pdca循环,即由计划(pl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所构成的质量环。从某种角度而言,tqm首先是一种管理思想,而这种思想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而iso9000系列标准正是这样一个标准化的体系。它将质量过程分解成为无数个具体的连续的环节,并将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标准化,进而文件化,其评价标准由外部完成并能通用,所以iso9000是一种刚性的,强化的、易于检验的质量体系。 毕业论文网

二、两大理论体系共性之处

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亲自抓质量

2、二者都认为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应当满足顾客当前或者潜在的需求。

3、注重过程的质量改进

4、在质量控制上都强调预防为主

5、全员参与,重视培训

6、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重视客观证据以及定量和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tqm与iso9000族标准有很大的互补性。推行iso9000族国际质量标准,可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升华和标准化。

三、与时俱进的研究并制定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标准

(一)非科学管理体系下图书馆管理的滞后分析

在社会变迁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机构对高校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服务的质与量未进行系统的测定和度量,业务管理长期沿袭传统的做法,经验管理。工作人员片面追求提供服务的量,而忽略了利用服务的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需求,新的管理模式将应用而生,取而代之。

(二)强化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与iso9000族模式的基本思路

1、建立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

图书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按用户需求建立起来的部门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职责和权限;有效保障图书馆信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的设计、完善和改进;保证图书馆质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确保上述两个方面得以实施并起控制、跟踪、监督、审核作用的文件体系。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用标准化指标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以质量控制的对象为框架,以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为目标来构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1) 藏书质量评价体系:图书馆藏书质量主要是指内容质量、构成质量和使用质量,藏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就应该参照这三条标准而形成。内容质量的评价立足于学校本身的性质上,不同的学校在采购不同层次的图书时比例不同;所谓藏书的构成质量是指藏书体系的整体质量,包括藏书的系统性、广度、深度等方面。藏书使用质量的评价最为合理的指标是藏书利用率。图书馆在图书整理过程中对 图 书 使 用 情 况 的 掌 握 和 读 者 对 图 书 利 用 满意度定性和定量结合分析形成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2) 分编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图书馆的分编工作由分类、编目、典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分编过程的评价体系也主要是对具体分类工作的质量评价,分类工作的质量评价是分编工作质量评价的基础和重点,它决定着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及书目数据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进行。

(3)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是整个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体现管理的特色部分。但由于服务工作大部分是无形的,涉及的因素也很复杂,服务效果又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明显的也有潜在的,而从评价标准而言就应该是多种的,定性和定量结合。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采取的方式都是以读者满意度,吸引读者率、文献流通率作为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3、图书馆质量体系审核

审核是检查图书馆的实际运作是否符合质量目标和计划安排的一项活动,通过审核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图书馆质量审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图书馆内部评估;二是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三是第三方审核,即由认可的审核机构评定图书馆是否按照全面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族标准来执行自己的质量体系的。对一个质量体系的审核,仅仅靠其内部程序或自身标准来实行,认可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如果在自身审核之外,外部力量参与,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身的不足,发现缺陷,加以改进。

四、任何一种质量管理理论下的质量体系都不是万能的,存在争议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争议有助于大家辨析出优势与不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在其施行过程中存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比如:人力资源和资金的缺乏不足以支撑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员工和图书馆内外部门之间的阻力,也会因为各自立场限制,难以达成共识。总之,成功地引入并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图书馆就需要满足一定的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管理文化的要求,否则就会遇到很多障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全面质量管理论文 篇五

关键词:TQM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TQM理论概述及其在高校中的应用

TQM理论指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该理论强调一个组织要以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顾客满意、该组织所有成员满意及社会受益为目的,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

TQM理论最初应用于企业,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显著性效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高校开始逐步尝试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实施,这些高校实施的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美国的部分高校侧重于建立“人性化”和“发展性”的教学质量全面监管体系;英国高校在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后还强调要进行质量审计,并且倾向于引进社会人士参与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日本高校除了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以外,还以TQM理论为基础进行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专门设置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这些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本科高校按教学目的可大体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别。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和基于理论培养的高等研究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教育。

1.是培养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谰。其原因除了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造成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不匹配以外,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巨大差距。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尤为如此。这就要求该类高校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增设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水平,当学生进入到企业时既能较快的投入工作又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还需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升。

2.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输出人才,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高才会被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而社会认可度又决定了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教学质量的比拼。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从生产和发展的角度去重视对教学质量的管理,利用好的理论和方法经验去提高教学质量。

3.是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历年毕业生规模大,就业情况总体尚好,如图1显示江苏省管理学门类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22%。不同高校的就业率与其社会认可度关联密切。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工商管理专业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来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因此应用性极强,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设置的重点专业。该专业本身研究企业的管理,更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水平,为其它专业和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起到示范作用。另外,由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没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经历,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所以,高校急切需要通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探索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应用TQM理论管理的理念

1.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对教学质量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应以客户满意为目标。这里所说的“客户”既指学生和家长,也指社会用人单位和政府。要使客户满意即高校要让客户的实际感受达到并超过预期。如学生的期望是能顺利通过各种考试,能从课堂上学到实用的知识,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并适应社会与工作的需求;家长的期望是能通过学校的教育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未来能有好的出路;用人单位是期望高校能为企业输出业务水平过硬、知识素质高的人才;政府的期望是高校能够管理好学生,以较少社会资源,并且高校的教学能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这些“客户”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服务对象,也在时刻监督和评价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客户的满意度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以全员参与为保障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比较独立的办学自,因而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鼓励全员参与到教学质量的管理中去,在学校内部全方位考察教学质量。参与的成员不仅是高校领导、院系领导,还包括全体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全体学生,以及与学校息息相关的用人单位和政府,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保障TQM在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中真正落实。

3.以过程管理为要点

过程管理包括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专业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考试考核等;同时还包括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控制,如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申报、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的打造、教学研究和改革方案审核、实验基地的建设和维护等。

4.以持续改进为愿景

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要不断了解和掌握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搜集各类数据、信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将题反馈到相关部门和教师。在对信息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寻找现状与要求存在差距的原因,分解细化问题,找到问题的源头,事先进行有效反馈。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全面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的方法不会一直保持不变,这时需要检测管理方法的适度性,固定周期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修正和更新,使整个运行系统处于持续改进的状态。

四、构建TQM理论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将质量管理分成4个阶段的工作: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亦称戴明循环,如图2所示。本文将PDCA循环应用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中,将其质量管理也分为四个阶段的工作:

1.计划

计划阶段首先需要学院领导者根据TQM的理念和要求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可以由目标子系统、制度子系统、流程子系统和反馈修正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都有若干要素组成,构成完整的结构。子系统所涵盖的各要素都有具体的工作要点、工作质量标准和明确的要求,形成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结构,使教学质量管理操作有序、工作规范、运行有效、保证有力。其次要组织全系教师和行政人员培训和学习,以熟悉和了解该套机制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2.执行

执行阶段需要对整体专业教学进行过程控制,包括课堂教学、平时作业、实践教学、期中期末试卷、毕业论文、专业毕业实习等阶段的工作严格按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来运行。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执行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制度,如“中期检查分析总结”、“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总结”、“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总结”、“试卷分析”等。既能有效地推动教师认真教学,又有利于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效地管理。另外,还应针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总结分析,集中研究教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思想,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有力地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3.检查

检查阶段即要组成由校、院、系、学生、企业构成的立体化五维教学质量监控网。学校控制层面是从日常管理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到成绩考核及记载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学校教务处将教师课堂教学检查作为常规工作,随时检查教师出勤到课情况,教案、教学日历、备课笔记完备程度等;学院层面的管理是学院要成立教学督导组,按照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要求,抽取教学课程,随堂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状况,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班级辅导员随机随堂听课,对学生上课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状况做监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材、课程设置、教师上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等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和整改;专业自查是指本专业教师内部相互听课学习。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对教师课堂教学产生了约束力。同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月底由系主任负责汇总,将听课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教师,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学生评教是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学生全员参与评教。每学期末,本专业学生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登录教务系统学生评教平台,对该学期每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打分,综合评价教师课堂精神面貌、师生互动效果、学生积极性调动、基础知识教学、前沿知识渗透、新兴教学设备运用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将学生评教得分作为年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后是企业评价,专业可以与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本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成绩评估方案及相关细则,由合作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进行打分,并辅以定性评价。根据这些实习表现反馈信息,反溯教学环节,起到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作用。

4.处理

处理阶段是把前一阶段对检查不合格的结果和现象进行纠正,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改善,并坚持持续改进。如对教师教学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教学事故做出不同程度的处罚,确保各个教学环节规范有序。对学生反响较大的教师,及时与其进行沟通,组织专场听课,如情况属实,则要求其及时改进。对于企业反馈的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反馈到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缺乏的素养能力,及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弥补。与此同时进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系统完善,使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维护不断往前推进,形成下一个PDCA循环,以实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江苏毕业生就业网。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 /OL]. [2016-01-22]://:2008/?newsid=2003261.

[2]周晓剑,张瑾,刘娇,李彦琴基于TQM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14):62-63.

[3]樊泽恒。全面质量管理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读《基于TQM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3(5):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