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论文>论文精选>

服装设计论文(新版多篇)

论文精选 阅读(2.97W)

服装设计论文(新版多篇)

服装设计论文 篇一

(一)剪纸动画的特点:剪纸的制作采取剪,刻,描为一体的方式。与我国古老传统电影的演绎有相同之处。电影起初演绎的就是一种物体运动的形成过程,用剪纸来与电影先联系可以看出在电影的基础上利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表达动画的形成。剪纸的图案上分别剪出了各种人么所需要的动物、人物、风景等;以及包括静态、动态、写真等。如果刻制动物形式图案,会根据动物的具体代表动作来表达;再根据细节来描绘形体逐渐使动物显得非常逼真,活灵活现。再用独特的颜色来描绘背景颜色使动物能够融入到环境之中,原本静态的动物利用一个奔跑的形态充分展示动物的特点。

(二)剪纸的制作。我国的剪纸图案有众多表达形式。就针对门花来说,就有雪花、梅花、百合、牡丹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在传统民间剪纸中大多人选择门花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它往往代表的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愿望、用剪纸的方式来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愿望,例如用凤凰、龙舞来表达自己对子女的成才期盼;用高山、流水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豁达开朗;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憧憬。这些题材在我们周围身边非常普遍,通常是物体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人们就会用剪纸的方式把他记录下来;大多都是以祈福为中心来制作剪纸。在我国传统祭祀的过程中剪纸的作用更加发挥非常有特色,人们会采用剪纸制作出金银财宝、琉璃珠宝、摇钱树等、种类繁多。这些剪纸体现了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是人们对去世的一种祝愿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过上更好的更好,摆脱尘世的烦扰。

二、剪纸的传承和发展

(一)剪纸艺术与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理念是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的表发方式,它是民间艺术的真谛也是传承艺术同时使剪纸艺术结合建筑设计理论才能让建筑更加生活、贴近生活。古往今来,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都能够非常有力的表达了人类的思想和生活,加上人类设计的思想。与设计思想相融合,难舍难分。面对我国传统几千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厚的历史底蕴,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的灵感;而剪纸正是生活的母体表现。通过对传统设计的深入了解和剖析,非常精确的掌握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对现在艺术创作增添一巨大动力。在这个世界交融的社会设计者更加要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能传承我们传统艺术;使中华传统艺术得以更好的发展和延续。

(二)传统服装设计和现代服装设计。由于我国传统民族生活和剪纸结合的非常紧密,人民的服装设计都已经和剪纸互为一体,服装展示出剪纸的特点、剪纸的图案。现在服装设计中当然不能丢弃传统的风格,在服装设计上采用更多的就是图案和颜色的搭配,而剪纸的特点就在于此所以从剪纸中可以更多的了解到如何更好的搭配图案和色彩。剪纸艺术和现在流行服装艺术相结合。从传统走向时代、从时代走向未来;从民间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在世界服装设计大舞台上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在设计特点上服装要求的是里外搭配,层层铺垫;这就与剪纸有相同的特点,剪纸利用巧妙的叠合剪切,使剪纸外观完美展露同时图案的形成又有一定的规律性才会显得剪纸图案更加给人一种美感。

服饰设计论文 篇二

论文关键词:涂鸦艺术 服饰设计 应用 品牌

1.绪论

1.1前言

1.2涂鸦艺术在国外的发展

1.3 涂鸦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2........

2.1 涂鸦艺术对服饰设计的影响

2.2 涂鸦艺术对服饰商业的影响

3. ........................

3.1 涂鸦与服饰色彩的搭配

3.2 涂鸦与服饰材料的搭配

3.2.1 ..................

3.2.2 涂鸦在服装面料拼贴手法上的运用

3.2.3 涂鸦与装饰金属辅料的搭配

3.3 涂鸦与服装款式的搭配

3.3.1 服饰设计中的涂鸦图案分析

3.3.2 .................

3.3.3 涂鸦与服装系列的搭配

4. 涂鸦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

4.1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大师作品中的运用

4.2.......................

5. 结论

服装设计论文 篇三

1循环利用的设计

思路服装常常与普通消费品在使用价值方面尚有所区别,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服装并不是使用价值趋于零时才被报废,往往是因为过时或者不合身而被抛弃,这种服装占废旧服装的大部分,虽然定性为废品,但依然存在较多使用空间,因此可以从设计角度进行循环利用,开发、挖掘其剩余价值,进行创新再设计,延伸其生命周期。对废旧服装进行再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材料的循环再设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废旧服装其构成服装面料的材料本身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将艺术设计造型方法和创新的思想运用在这些废弃的材料上,重新定位它们的使用功能,例如采用拼接、打破、解构等手段赋予它们新的形态,为这些废弃纺织品带来二次生命,为其提供一条创新环保的道路。

(2)功能的循环再设计在大多数废弃服装中,它的局部细节,如口袋、腰封等部分都可以拿来利用。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是在发挥服装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保留式再设计,通过设计、开发多种组合方式,构成可以适应各种形态的多样化的产品。

(3)设计思想的循环再设计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服装产品因为是易耗品,因此对环境的意义不可小觑,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当以减量、再生、环保、高效和尽可能长使用寿命为主导设计思想。由于设计的问题与环境的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设计师在面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须对传统设计观念提出新的思考和再认识,在设计时除考虑产品外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是否是以自然为本的设计。

2统一技术标准统一

技术标准是指产品从纺织品原材料的选择时即开始标准规范操作,在原材料加工成纺织品,继而加工成服装产品或床上用品时,贯穿整个加工链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相比现在使用的行业标准,更加深入、详细和连贯,其具有的整体系统性,将相关的行业能更加逻辑化、科学化地构建在一起,从行业链上对各级产品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战略性实现绿色、环保和高效、低损耗的生态产业链。

3分类、分级模型

在统一的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行业内部的分类、分级模型。例如,服装加工业,可以根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内部承上启下的行业分类、分级模型,可以以标准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定性模型的描述和建议,这对上下游的产业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使用价值。

二研究方案与设计实验

目前从美国、英国等地的经验来看,废旧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走向是二手服装市场。有些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致力于高科技的废旧服装材料的技术研究,组织化纤公司开发涤纶的化学降解技术———涤纶废旧服装循环利用体系;法国,废旧纺织品利用再生技术生产高价值的产业用纺织品,用途广泛;现在很多国家和政府、企业都设立相应组织,资助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市场开发。例如跨国品牌H&M,长期坚持以旧换新的品牌服务,不仅有利环保事业,也提高和带动了品牌形象和市场销售,担负起环保意识的宣扬和普及的公益使命。

1结合企业形象的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

H&M在营销中致力于环保思想的普及和宣传,H&M将循环再设计贯穿在它的每一个商业操作中,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销售与售后服务:材料的循环再设计、功能的循环再设计、设计思想的循环再设计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表现,在它全球的分店中,均设有回收废旧服装的业务内容,消费者只要携带报废的服装,无论有没有品牌,是否是该品牌的产品,均可以换取8折的消费优惠。由于H&M是成衣性质,是低廉的快速消费品,因此H&M在循环再利用中的设计思路非常接近实际和大众生活,企业充分利用废旧服饰的残余价值,主要方面是材料和服饰功能的价值,努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或者加工成家庭用的软材料用具用品,H&M的产品结构、款式均极为普通和简单,设计过程、使用指导以及再利用、再回收生产中,均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思想和理念。

2系统下的分类

分级标准的制定H&M品牌并未建立详细的分类、分级标准,这里我们建立模拟的服装循环框架示意图,其中分类、分级标准贯穿在服装的微循环产业框架中,结合服装的生产标准(GB标准),对产品流通的不同环节做宏观的构思和设计(如图1所示)。服装产品的循环过程,包括新产品到废旧产品的流通过程和废旧产品回归新产品的过程。无论是哪种过程,框架中都建立了分级、分类标准。在行业内部,这可以使用同一个标准。而相关行业,例如纺织业和服装业,各自内部的标准可以略有不同,但均需参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协调和整合,形成行业之间的重要衔接和相互影响的必然关联关系。五级分类标准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材料名称、品质、再生性能、环保性能、循环方向等,作为技术性指导文件,标准需要尊重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兼顾其他行业的操作与需求:

(1)一级标准:全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麻30/7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优)、可制再生棉;

(2)二级标准:含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化纤70/3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良)、可提取制再生棉;

(3)三级标准:含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化纤30/7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中)、可提取制再生棉;

(4)四级标准:合成材料,聚酯,不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级(较低)、不可再生;

(5)五级标准:合成材料,混纺(聚酯/粘胶30/70),不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级(低)、不可再生;五级分类标准级别越高,化纤成分越多,回收和循环处理中,难度越大,对环境破坏越大,五级标准作为技术型指导文件,可以以标的的形式出现在服饰产品中,例如衣服的洗水唛,当这件服饰报废时,洗水唛中的指标和成分内容将引导这件废旧服装的合理去向,避免了后续工作的低效和重复。五级分类标准仅是一个构想模型,分类、分级标准可以在具体实践中设计的更加详细和精准。

三效能分析与比较

以H&M生产的一件T恤为例,当它被使用2年报废后,还存有部分使用价值,循环再利用可以将它引入以下几个途径。

(1)二手服装市场

(2)家用抹布、拖把

(3)送入工厂经过撕裂和粉碎,加入其他材料制成工业用非制造布、再生纸张

(4)掩埋或焚烧是现代科技发达国家2013年的废旧服装的处理去向,约有90%的废旧服装进入循环利用的渠道。进入二手服装市场的废旧服装,无须对其成分性能进行过多的界定和规范,在其再次使用后仍将面临彻底报废的分解过程,因此,绝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废旧服装面临的是两种结果:分解再生和掩埋处理,采用统一技术标准和分类分级模型,可以从最基本的纤维材料开始进行有效管理,当产品彻底报废时,高效地引导废旧材料进入再生或填埋环节,形成行业的循环生产链,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源的效用和生态环境。

四结论

服装设计论文 篇四

(一)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根据对历届硕士毕业生工作现状的了解和企业用人信息反馈意见,对在读“服设专硕”研究生进行了就业岗位意向调查。

1.调查形式与内容

目标人群:在校服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查时间:2014年4-7月;调查形式:现场问卷调查,电子问卷和个别约谈;调查内容:分别列出服装设计师、陈列师、商品企划、设计管理、时尚编辑、买手、品牌管理、留学、电子商务、考博、教师、自己创业等12个就业方向,本科阶段的专业方向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发放150份,实际收回102份,5份不符合要求,有效问卷97份。问卷调查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占50%,其余分别来自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杭州摩高服饰有限公司、杭州慧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同泰制衣有限公司等。

2.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就业意向增公务员一项,最后结果如表1所示。表1可知,就业意向排序前四位的分别为:设计师占30.9%,教师占15.5%,设计管理8.2%,时尚编辑8%,其余都在6%以下。选择服装设计师占30.9%,这与对本科毕业后实际从事服设岗位人员的情况相符;排序第二是从事教师岗位(15.5%);另有4.1%的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虽然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还是有不少研究生选择了与“服设专硕”培养目标完全不同的方向。

(二)研究生生源调查与分析

在对“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中,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进行了本科专业方向的调查。研究生生源来自服装专业的占49.6%(包括服工专业),近1/2来源于非服装专业,生源跨学科现象较普遍。这种多元化的生源对高层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课题,专业基础的不足与跨学科形成了目前研究生教育的新特点。专业学位不是学术学位的补充,而是一种独立的学位体系,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目标。因此,本文以国家“专硕”培养目标定位和要求为基础,从服装产业发展对高层次设计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学校教学大纲、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的匹配性,学生生源特点与就业意愿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在“服设专硕”实践能力教学培养中植入“智创设计”能力培养的构想。

二、“服设专硕”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位与要求

培养面向专业和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对专业(硕士)学位做出如下解释: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进一步对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作了说明:学术性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为顺应国家产业发展要求,2010年浙江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始招生。

(二)“服设专硕”定位与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义和培养要求,结合服装产业对高层次设计人

才的需求,浙江理工大学制定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服装设计方向(135108)的培养方案:服装艺术设计方向以实现服装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对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生花的原创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点在服装产品战略决策、产品核心竞争力设计、品牌视觉形象力设计、产品展示空间设计等四大方向的能力培养和实训。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或相关单位的教学、科学研究、产品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同时具有独创服装品牌的潜能。从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来看,原创设计能力是一流品牌的法宝,也是每个设计师为之追求的目标。随着商业品牌的涌现和互联网时代兴起,传统设计能力评价标准受到了挑战,商业品牌后来居上,以ZARA、H&M、UNIQLO等为代表的商业品牌盈利能力与传统设计师品牌不分仲伯。

三、“智创设计”概念与培养模式

(一)“智创设计”概念

“智创设计”源起“智造”概念,但定位和对象不同,比智造的“智”和创造的“创”内涵更深,外延更广。“智造”概念最早出现在2005年《数字商业时代》5月刊的封面文章,以“智造中国”为主题,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企业需要智造”的观点,“智造”“是一种发现新机会,掌握新技术与驾驭新市场的能力,是一种自信与超乎寻常的专注,是别人能探讨但永远无法企及的核心竞争力,‘智造’就是要夺取行业话语权并获得商品的高附加值”。“智创设计”借鉴“智造”概念,以现代人文科技新成果为手段,专业从事设计或与设计有密切关联的人和事,位于“智造”的前端,紧随“原创”步伐,并保持相对独立性。从这个定位上讲“智创设计”与“styledesign”比较相近,但前者比后者内涵更丰富。

(二)“智创设计”内容与培养模式构成

“智创设计”针对当代服装产业运行的“智造”新业态,对服装设计人才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智创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基础设计技能,更应具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平台等现代科技知识来实现或转化设计成果。这种由新知识与新技能合成的“智创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可由以下二个维度和6个要点构成。

1.第一维度,以“智慧创意设计意识与能力”构成为横向维度,具体有以下3个要点:

(1)用艺术家的智慧拥有对产品及其关联设计实现个性化风格的设计能力;

(2)用哲学家的智慧创造品牌文化理念,是一种经过吸收后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文化,从灵魂中迸射出来的创意;

(3)用商家的智创对“模仿”进行“质变”,对“原创”进行“智取”。

2.第二维度,以“智能化创意设计意识与能力”构成的纵向维度,具体表现为:

(1)设计师必须具有“移动互联网新科技语境下的设计思维能力”,并拥有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化科技手段进行设计的能力;

(2)必须具有对来自于时尚流行和消费市场“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3)必须具有与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电子商务市场等“智造”系统进行链接的意识和能力。

(三)“智创设计”模式培养目标与方向图解

从“智创设计”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目标出发,以X、Y轴坐标绘制二维交集构成图:X轴两端分别代表智造和创造,在智造和创造之间是“智慧设计”的区域;Y轴两端分别为智能化的信息科技和消费者的终端市场,链接两端的是智能化设计。“智创设计”内容就包含在信息科技、市场、智造、创造四个象极之间,由XY轴交集可以找到任何一个被锁定目标的位置和构成要素。可供教师、学生在进行方向定位选择时参考。两个维度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能较准确显示出硕士研究生“智创设计”能力培养的实际应用方向:品牌趣味化设计、电商品牌设计、商业品牌产品设计、快时尚产品设计、远程轻定制及远程高级定制、O2O品牌设计、买手型组合设计、设计师品牌设计、潮牌设计、集成品牌店设计等。

(四)“智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条件和保障要素

美国南加州大学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中心主任威廉G•蒂尔尼曾对研究生教育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研究生教育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其中目标定位、教师质量、学生质量及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重要的要素。本文把这些要素统称为“智创设计”实施的条件和保障要素。

1.“智创设计”实施外部条件

(1)国家层面

中国服装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制造技术、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GDP增长速度从二位数降到个位数,预示着国民经济由粗放式进入了深耕期;同时随着来自国内的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和创新市场4个层面的逐步成熟,吸引并促使企业和品牌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行动,文化创意已成为国家战略。

(2)产业行业层面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指出:“整个产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新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国家品牌———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才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产业需要一批行业领军人物、高端创新人才、营销人才,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这种因国内外市场格局变化引起的中国企业变革,是一场从被迫转型到自觉升级的品牌发展之路,它决定了对智创设计人才的需求成为一种刚性需求,这无疑为“智创设计”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智创设计”实施内部条件

(1)研究生生源和就业的多元性

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表明,本届设计类研究生中共来自于不同院校的15个专业方向,其中服装设计的占31.0%,设计与工程类占18.6%,其余分别为动画、室内设计等其他设计类学生,甚至还有不少的非艺术类学生,跨专业本科生进入研究生学习是历年来最多的。值得注意的是外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非艺术设计类的学生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整体在设计技能上提升的速度,但为设计复合性人才和互联网新思维创意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内生性条件,使“智创设计”能力的培养更具可行性,扬长补短成为这群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智创设计”是有条件的创造设计,重点在于用智慧去学习汲取。在具体实践中,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动手实操能力要求很高,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研一下学期就要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与自己的学业、毕业后的就业以及人生事业进行系统设计,然而在实施中会有许多情况超过设计者的预期和承载,因此,自我学习、调整不断研讨和实践是“智创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2)学校现有教学配套和实习条件

浙江理工大学除常规实验设备外,还拥有“部级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有软硬设备135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1420余万元,可开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0项;艺术设计专业获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完整、系统的教学资料和资源(如图2所示)。浙江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服装专业的高校之一,30年来为服装界培养了大批设计人才,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设设计毕业生为主体创建的“杭派女装”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服装区域品牌。学校与这些企业建有多个实习基地,通过导师与这些企业建立的关系和实践导师的纽带作用,使浙江理工大学与合作单位之间建立起更加频繁、更加广泛的联系。

3.导师组的知识体系、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

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能力结构有其特殊要求。台湾学者基于问卷调查,提出EMBA教师应具备教学、研究与服务三方面共42项六大专业能力,其中就包括参与学校推广业务、产学合作能力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浙江理工大学服装研究生导师组由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教授、副教授担当,都有海外留学经历,熟悉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设计思维,都与服装产业有密切联系。导师组成员先后完成了“先进功能性纤维材料及纺织服装高质化技术联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特征增强的数字服装虚拟试衣关键问题研究”、国家茧丝绸专项发展基金项目“数字化服装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人事部“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人体体型识别及特征参数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个性化人体特征的三维服装虚拟试衣关键问题研究”、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先进服装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面向顾客的数字服装虚拟试衣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为海宁皮革城建设的“中国皮革产业时尚研究咨询服务平台”以及其他多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此外,学校还有纺织与材料学科、机控学科、信息学科、经管学科等关联学科,由此构成了完整的纺织服装学科大体系,为智创设计型服设专硕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智创设计”经过1年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显成效,但也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向性设计能力提升

研究生虽不能象企业中专业设计人员那样全面,但针对某类产品用两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践性研究,可以成为某一类服装的设计高手或专家。具体可选择某类产品的专项设计师方向,如婚纱礼服、男装女装等,如浙江理工大学服设研究生陈莹设计的《鸾凤鸣》、周东风《石榴花开》在“金富春杯”首届中华嫁衣创意大赛总决赛中分别获金奖和银奖;在2013中国(杭州)女装节服装设计师创业大赛决赛中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陈莹、龚瑭蕴以“年间”系列设计产品夺得亚军,获中国服装第一街———四季青服装市场旺铺一间的一年免费使用权和创投评委颁发的创业梦想卡,并得到创司掌门人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二)综合设计能力提升

经过“智创设计”理念和教学实践指导,使研究生们在大设计知识技能方面的视野更宽,前沿性、创意性的思想和信息更多,更能跑在市场前端且更有创新性。将这种前沿性、创意性的设计思想和信息有效转化为企业需要的能力,是他们学习的主要任务。研究生除了课堂知识学习外,还参与到导师在产业科研服务项目中得到实战性锻炼和研习,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提升。如研究生陈娜选择企划设计作为自己目标,从研二开始就参加了导师服务的杭州FF公司品牌建设项目,参与公司企划部筹建,一年后成为该公司企划部负责人;2011级学生唐兢喆是在服装产业一线从业多年后考回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自主性研究能力,经过“智创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后,参加了2012年首届浙江省服装设计师评选活动,获得了“浙江省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

(三)“智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与调控

服饰设计论文 篇五

[关键词]服饰性格 服装店铺 空间设计

服饰性格与服装店铺之间相辅相成。服饰性格影响店铺空间的设计,而服装店铺也不是单纯的销售场所,成功的店铺空间设计能够反映品牌的设计理念与服饰的性格文化,成为 现代 服装品牌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服饰店铺的设计既要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又能够展现出服装的性格,让目标顾客对品牌印象深刻的同时,体会、了解品牌背后演绎给顾客的生活概念及文化理念。

一、服饰性格与店铺空间设计

服饰性格是指表现在服饰本身以及人着装后的状态反应出的相对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更能反映时代、民族、精神理念的服饰个性特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与着装者、环境与场景相关并包含着多重意义。 服饰性格是服饰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为服饰的个性特徵与其社会、时代等背景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它是服饰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是能够被受众所感知的风格与特性,是服饰理念、内涵的外在表现。每一种服饰性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文化、品牌、民族和地域的审美要素,所以服饰性格表现为多样化的特性。

服饰店铺空间设计需要呼应服饰性格,服饰的性格代表了服饰品牌的思想与内涵。如果店铺的环境设计与服饰性格脱轨,就会给人带来不伦不类的印象,既不能体现自身独特的风格个性,也无法向目标顾客传达品牌背后演绎给消费者的生活概念和文化理念。所以,服饰性格决定了店铺的空间环境设计。

二、服装店铺空间设计通过隐喻来传达性格

所谓通过隐喻的传达,是指服饰性格在店铺空间环境的暗示之下协助受众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服饰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文化行为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其他相关行为。运用店铺的空间设计,通过 艺术 化的处理,将服饰商品的抽象特点具体化地传递出来,使商品个性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顾客(受众)更理解服饰所反映的文化及审美特点。

1.店铺的空间结构

店铺的内装修是对建筑空间的再修饰,不同的品牌,服装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亦不同,需要适合其品牌文化和服饰性格的空间来呼应,通过再次修饰,营造出如幽默、震撼、高雅、温馨、简洁、浪漫等不同风格的卖场环境。同时,包括对店铺四个界面的装饰,与其风格的统一,更起到能强化、突出作用。

2.陈列展示

服装店铺是销售服装的空间,服装店铺的陈列展示目的是为了恰到好处地展示服饰品,突出宣传其的特点,吸引顾客的注意,增加销售率,陈列时应突出重点,强化视觉效果。通过服饰品的陈列让服饰性格更富动感性。服饰的性格及定位要应区分不同风格用不同的宣传方式。休闲服装的卖场应该给人以随意、轻松的感觉,有对比强烈的色彩和绚烂的灯光,折放、正面展示、侧面展示要互相穿插,货架的摆放要在随意中又有整体的感觉。女装卖场的色彩要有女人味,卖场的线条要流线、纤细,灯光柔和,多点镜子。而男装则以粗犷的线条,深沉的色彩为主,多用胡桃木等材料制作。

3.陈列色彩设计

服装店铺内的色彩设计包括店内空间色彩设计与陈列色彩设计。店内空间色彩设计需要与服饰色彩及风格进行有层次的协调配合,从而制造出店内空间色彩的融合感,能使人感到服饰与空间合二为一的气氛感,使整个店内空间充满生机,这样不仅有助于完美的展现店铺的风格,更能突出服饰品牌的特色。例如店内服饰为波普风格的服装,就应该在表现手法上把服装面料以及图案的创新衬托出来,在陈列展示中应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对比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把这一主题充分具体到顾客(受众)眼前。

4.店内照明

店内照明可以提升服饰卖场的审美价值,并能起到改变空间感,赋予空间个性的作用。所以,灯光是店铺氛围设计的重要的工具之一。设计需要从服饰的性格出发,利用装潢技术与卖场本身的结构进行设计,突出服饰本身及制造氛围,需要根据服装商品的不同类型、特性,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如需明亮照明的商品,需显示色彩的商品,需表现光泽和质地的商品。照明和灯光设计是营造服装店铺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照明同色彩的配合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变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服饰性格与服装店铺的营销组合

1.有效的传播服饰文化

服饰的风格影响着店铺的环境设计,同时店铺的环境设计也能够体现品牌的风格,衬托出品牌的主题。服饰性格与店铺之间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服饰的性格文化与空间设计紧密相连,将两者进行恰当的融合,可以更好、更有效的传播服饰文化。只有服装的风格与店铺的风格一致时,品牌的性格才能显露出来,这也直接影响到品牌经营的成败。

2.为店铺的销售与品牌的竞争提供有力的支持

服性格极其店铺设计的融合,展示、陈列的 艺术 性,使顾客在了解、选择和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审美的愉悦之情,从而达到吸引顾客促进销售的目的。服装店铺对于服装,是买与卖的销售场所,一方面是一种个性的展示,是展现服饰性格、传达品牌理念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服饰品牌竞争的力的必要因素,在对店铺空间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服饰的性格对其产生的影响与决定因素。

总之,服装店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如何把握服饰性格,营造服装店铺的氛围应引起设计师及终端销售部门的高度重视。仅仅通过单纯的服装陈列是难以带来良好的销售效果。服装店铺设计是表现服饰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宣传服饰品牌文化,也营造出好的购买空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所以,坚持服饰性格对店铺空间设计的影响,重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服装品牌的商业竞争及其推广品牌文化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参考 文献 :

[1]郭伟。零售 企业 的店面设计——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j].企业导报,2009,(8).

服饰设计论文 篇六

关键词:服饰;图案设计;数学化

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逐渐提高,进而服饰图案在迎合消费者需要的同时,渐渐被赋予了时尚元素。数学化应用于服饰图案设计,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此设计兼具美观性和艺术性。由此可见,本文针对服饰图案设计中的数学化展开探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服饰图案设计中数学化体现

(一)图案对称

人们对于虎头帽比较熟悉,它是彝族服饰的代表图案,虎头帽通过手工刺绣完成,将其对叠之后,会发现“王”字、老虎眼睛等均呈对称分布,如果将此对称置于二维平面中观察,那么则是数学中对称数学知识的体现。人们通过对称图形的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对称存在不完整性,即在老虎口中所含簪子处,从中能够看出,服饰图案将对称和不对称协调,能够充分彰显数学化服饰图案的特点。上述服饰图案是轴对称数学化的充分体现。除此之外,还有镜面对称数学化,即在特定的花形图案中能够明显看出,例如,花朵数量左边两个,右边一个,则视觉重点会自然偏左,但是左边花朵颜色较浅,右边花朵颜色较深,则视觉重点会自然偏右[1]。

(二)图案平移和旋转

图案平移,简单理解为轴对称的二次复合。其中彝族服饰中人形舞蹈纹,即以小人平移形成图案构图,一些图案既可以由数学平移得到,又可由二次对称得到,这不仅能够实现图案重复的规则性,而且还能从中探索出音乐韵律。其中,图案平移和旋转还能以多种形式实现,二者动作的重合排列后,又能构成新的图案形式,即服饰带就是依据此种数学化方式形成的。图案旋转在电影《阿诗玛》中,能够有所体现,演员带的彩红帽,形状为圆柱形,表面由彩布拼接而成,形状类似彩虹。此外,马缨花图案是数学化旋转的主要表现,其余别的图案还有数学对称性。

二、数学化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图片引出设计主题

各式各样的服饰图案,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针对不同的服饰图案图片进行分类,并说出图案分类依据,进而能够巧妙引出设计主题、形成设计思路。与此同时,能够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平移知识,对称知识,或者旋转知识,进而巩固数学化知识学习基础,通过深化数学知识,深入了解服饰图案设计,明确设计主题[2]。

(二)利用概念形成设计引导

《阿诗玛》电影中对彩虹帽没有全面的介绍和数学化分析,对此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彩红帽做法,并且实际操作彩红帽。实际做法,即长条布单元平移和旋转巧妙应用到圆柱体上,要想又快又好的完成制作,首先要掌握有关平移、对称以及旋转等数学知识,不仅要明白数学定义,而且还要明确构成要素,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互相转化的关系。例如,旋转羊角纹图案时,旋转角度以及旋转方向都会影响图案设计效果,将数学化应用到实际的服饰图案设计中,能够提高数学化图形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有利于促进服饰图案设计的全面化和具体化。此外,数学化概念的有效应用,能够对服饰图案设计提供引导。

(三)实际操作探索设计性质

服饰图案设计具体操作,能够充分彰显设计性质和内涵。对于数学化旋转服饰设计,即数学图形进行旋转的过程,图形在原始起点以一定角度和方向进行旋转,图形旋转前后,各旋转点之间的距离具有一定规律性,并且图形旋转之后的角度大小也具有规律性,即距离和较大大小均相等。服饰图案设计中的性质即数学化相关知识的数学性质,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充分彰显设计性质[3]。

(四)通^游戏发散设计思维

进行服饰图案设计时,设计思路最为关键,如果设计思路匮乏,那么创新型设计服饰数量会相应减少,并且设计服饰质量也会随之降低。从上述分析中可知,数学化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情况,对服饰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参加形式多样的数学化活动,能够发散设计思维。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服饰图案设计中融入数学化元素,是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表现,能够及时满足人们时尚化、独特化的审美需要。数学化在服饰图案中巧妙渗透,有利于促进服饰事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服饰图案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吴训信。服饰图案设计的适合性[J].美术学报,2014(06):111-115.

服饰设计论文 篇七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服饰特征进行大致论述,来阐释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文中并举出在服装设计中运用的较为精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画与剪纸加以论证说明。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服装设计;结合与融合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疆土辽阔的国家,更是文化古国,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练与发展,取得了如今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各个朝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及各个阶级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制度与服饰风俗。并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可参考对象,很多元素更是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如今的设计师对中国的服装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时刻怀揣一颗敢于探索与发现,敢于创新与实践的中国心。

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何为中国传统文化呢?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些文化符号从原始氏族的图腾、商周的象形文字、秦汉的印章到形形的民俗图形、吉祥纹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为服装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灵感源泉。寻找体味本民族各种文化差别,用现代的语言解读其中不同,用现代的手段表现这种差异,用现代的技术体现这种个性。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多元化的设计日渐发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这些传统和特点无疑会在设计师的身上打下烙印,并将其注入自己的设计理念,必然会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展示中华文化的艺术特色和美感,塑造独特服装造型的重要手段。这些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服装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源泉。学习借鉴民族服饰文化应当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又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回眸中国悠久的服饰发展,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代和清朝。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深刻意蕴。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承袭历代服饰发展的,都逃脱不了继承、延续、革新的紧密关系。不仅中国古代各朝服饰如此,中国现代的服饰也延续着这样的步伐。在现今世界文化如此频繁的相互影响下,中国的现代服饰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创新、个性化、商业化、强烈的民族风格等等成了如今服装的代言词。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闪耀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新元素进行新的设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计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选用了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材料、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服饰设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国画、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剪纸刺绣等数不胜数,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若我们把这些元素巧妙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用现代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借助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形象地表述,比如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传统水墨画。水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水墨艺术有的简洁的形式语言,即“计白当黑”的朴素形象。水墨艺术简约的画面不等于简单,而是形象简捷,寓意丰富,妙在以、极少的要素表达最多的信息。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运用的就很多了,在服装中留白的运用,淡墨与浓墨的和谐组合,服装整体造型抑或图案纯粹简洁而又丰富,磅礴大气而又飘逸非凡,大面积的白与或浓或淡不同层次的黑制造出脱俗灵动的意境,将中国画笔墨的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这又为何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经典融合呢?再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剪纸艺术,它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民间美术的基础,更是能为服装设计锦上添花的重要课题。剪纸艺术造型体现了人类的丰富设计思想,既有直观的图形,又有内涵丰富的特定文化,它与服装设计水融,是物化了的艺术符号,表达了一系列的社会意义,是民族的思维群体同化的艺术符号。我们面对如此丰厚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再认识、再发掘,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审美精神的内涵。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服装设计思想,而服装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文化审美观念。服装作为一种不论是原始时期主要以遮羞保暖为主要功能或者现代人们所追求的个性化符号性等更高层次追求的体现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中华五千多年文化做铺垫,放眼世界,无论从款式造型上吸取营养,还是在设计意识及设计形式上,我们应底气十足,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服装设计领域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论传统文化对影视服装的影响与作用,《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2]论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上海工艺美术》2010年01期。

[3]关于中国元素概念的论述,《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服饰设计论文 篇八

引言

结合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应用和灵感,进而论证二十一世纪中国服装在世界时装中想要引发大潮必须突破的设计瓶颈。唐装之所以能够引发流行的社会意义在于其源于唐代风格。本文将通过考证唐装与唐代服装的风格来探究,其中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中国一直以“衣冠王国,美誉天下,”“黄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盖取乾坤”,这些都是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意义上华贵美丽的衣饰设计,对于现代的服装设计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唐装的基本定义

“唐装”一词的来源于外国的坊间说法,习惯将居住华人街上的华人所穿着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从表象上分析,唐装就是中国服饰,它可以有几种不同含义的解释。一是外国人眼中的外国人眼中的现代“唐人”的服饰,主要是以改良版西式裁剪的长袍马褂,服装特征是立领、对襟、盘扣等。另一种是唐代服饰,唐代时期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第三种是中国华夏传统服饰。汉族古代系统中的服饰,主要是以交领、右衽,系带、广袖或窄袖,圆领或是交领。

唐装的服饰特征

唐装在2001年APEC会议上华丽亮相,可以看做是中华服饰文明复兴的一个征兆。在国内现代服装设计中,真正好的设计都是源于本土传统元素符号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艺术符号能够更好地展现民族文化。而唐装现多指这类采用了西式裁剪的满族马褂特征的服饰,与字面直接的唐代服装意义甚远。

1.唐装的外表特征

唐装服饰的外部特征主要是立领、盘扣、对襟。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就是唐人,唐装也就是唐人的服装,与唐代不能说是毫无关系,但是并不是单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这也就是唐装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的重要影响了。除此之外,还有独有的唐装盘扣、对襟设计文化象征。这种象征是远远特立独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设计的,利用这种特色,设计出来的服装作品也享有盛誉的。在中国万千的灿烂的文化中,传统民族服饰一直处于巅峰。毕竟,能够经典持久这么多年的服装服饰都是凝聚出了无数的艺术瑰宝和奇葩的民族艺术的。因此,唐装的外表特征也一直影响着在现代服装设计。

2.唐装的面料特征

唐装的面料以具有色彩艳丽,光泽华美的丝质品为主。这一点与唐代的服饰文化倒是有一些联系。由于丝绸的起源传说是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因此作为中国杰出代表的唐装服饰文化自然多以丝绸面料为主。而丝绸特有的丝质触觉是区别与其他服装拥有更绵软的质地,带给人们更为舒适的穿衣环境。丝绸一直被誉为造价最昂贵的织物材料,它也是起源中国本土的纺织面料。具有丝绸纺织工艺的唐装,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艺术符号的传统服饰。现代服装设计师们采用唐装的传统设计形式,加入了现代可运用的丰富题材和形象元素,为现代唐装添光加彩,形成了包含着深厚文化的现代唐装,其设计非常引人注目。

3.唐装的色彩特质

荀子《劝学》:“目好之五色”, 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因此中国传统色彩的基本色相为:青、红、黄、白、黑。作为中国传统衣饰杰出代表的唐装,其色彩具有鲜明的特色。唐装主要是以传统的民族服色进行搭配和设计,

其色彩设计主要体现的就是这几种主色调。这种色彩的融合也是与唐代服装的整体特色相关联的。唐代服装在现代唐装艺术设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两者并没有太大的联系,然而经过考证研究,其中也是有着艺术与传统传承的间接关系。唐装有着这么多深刻内涵的中华民族艺术形式,自然与唐代盛行的服饰有着些许传承。唐装成为了现代服装设计师们最爱使用的设计灵感,与其色彩搭配是离不开的。

唐代服装的风格

从商代开始,汉人的服装形式就确定了“上襦下裳”、“宽衣博带”的形制。历史荏苒,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中国的古代服装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转换,而是从大襟、右衽、上襦下裳直线剪裁,这样的服装结构塑造就注定了是中华民族的汉服。无论是哪个朝代的汉服都重视服装本身的装饰,从剪裁和颜色搭配上,都能够发现与西方服饰的鲜明差别。唐代的服装风格也是源于从商代便开始定型的汉人服装。

1. 唐代男子服饰的特点

唐朝与历代相比,男子服装的特点有更为鲜明的个性改变,这与唐代的文化差异有关。在唐代以后,汉族服装受到了胡服深厚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变化。这种极具唐朝时期人们审美观的古典服饰成为了汉族男子沿用了一千多年的首服。这种衣服上的配饰,颜色图案搭配都是具有一定的身份高低贵贱象征代表。而唐代官吏的服饰则主要是以圆领窄袖袍衫服饰为主的,这种服饰具有庄严肃穆的特质。在中国历朝历代百官服色都会按着阶官之品来划分,而唐代的服饰颜色规定更为明显。

2. 唐代女子服饰的特点

唐代男女装的区别以式样、色彩和装饰来判断。与男子服饰的庄严肃穆不一样,女子服饰的风格突出浪漫多姿,这也是特属于唐代文化的一部分。在唐代,女子的服饰大多数都是肥大宽松,也是历朝历代表现得最为绚丽的古典服饰。由于唐代特殊的政治背景,女子的衣服也氛围官服、衣裙、冠帽、鞋履等类别。除了按照服装类别来分,女服按照使用场合也可以分为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这些服饰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展现的立体裁剪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唐代女子服饰就是以突出女子典雅美为主题的服饰典范。这是一种与西方的服装风格截然不同的体型性风格特征。

3.唐代服装的图饰特点

唐代的服装图饰特点除鸟兽等动物题材以外,植物花卉图案作为主体装饰开始大量应用。这与着古代人们的思想以及物质生产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唐代服装的图案饰品设计中,很多工艺装饰设计水平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唐代时期的服饰图案设计表现趋于丰满、自由,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文化风情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唐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唐代的工艺设计普遍趋于肥壮的艺术风格。在唐代男女服饰的装饰构图上,更多形式是活泼自由的,这样的感觉更为靓丽,使得唐代时期的服饰花样繁多,给人呈现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这样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的盛行缠枝图案是最为符合大国风范的图案,也成为了唐代上层贵族之间最为常见的服装图饰。

“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考证研究

在过去几百年中,唐装汉服等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服装设计在国际中的市场发展良好。要体现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服饰设计已经炉火纯青,必须将“唐装”与唐代服装风格的艺术符号在全球内得到弘扬。在前文提到诸多唐装的特色特点和唐代服装的风格之后,为了现代服装设计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更好的契合,笔者进行了认真的考证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看法和结论。

1.有独特魅力的唐装设计

虽然在近代史中,中国饱受屈辱,然而在唐朝时期,中国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国。“唐人”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代言词,直到现在无论是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还是英国、德国、意大利,中国人集聚地都称为唐人街。这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都是来源于唐朝。这样也就不奇怪为何这种中式服装会被称为唐装了。虽然“唐装”并非就是唐代的服装,然而也确实是本民族的服装。唐装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服装设计,它融入了许多华夏民族的传统元素,使得“唐装”这个概念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在,国际间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唐装的专卖店。这就是起始于2001年APEC会议之后开始盛行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唐装设计。

2. 有极强艺术表现的唐装设计

作为最有特色的民族艺术符号元素的中国的现代唐装设计,在服装设计方面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这样的唐装设计在设计灵感上是取材于唐代服饰的。如果想做的更加出彩,一定要积极做出更好的独特魅力的中国特色设计的唐装,这就必须参考具有中华民族代表意义的传统服饰,而唐代服装、汉朝衣饰变成了最好的取材之处。做有极强艺术表现的唐装服饰设计一直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才可以进步。前面提到的唐装和唐代服饰的联系也需要每一位服装设计师自己的思考,只有更加契合的融入,才能出现更完善的民族服装设计。目前,流行唐装的地方越来愈多,只有不断地强调华夏民族的这一独特魅力优势,才能够让我中国传统服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3.色彩艳丽的唐装设计

大家都知道唐代的服饰肥大宽松而又有层次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地创作灵感源,为了能够突破民族传统的服饰设计局限性和复杂程度,在以唐代服饰为灵感源泉的同时,还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设计,这样才能够做成具有现代可观性的时尚唐装。色彩艳丽的唐装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的艺术。这样的服装确实可以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因为这样的服饰具有瞩目的特色特质,无论是材料还是设计风格,都具有独树一帜的设计特点。

结论

服装设计论文 篇九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服装设计不只是一种服务于大众的产品设计,更体现了艺术性。在当今这个时代,对时尚和个性的追求较为明显,设计过程的多元化,也逐渐成为主要的趋势。人们在对服装进行审美的同时,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对服装设计师的要求,要求服装设计师能够有更好的素养,同时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使得个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要对服装设计的学生进行培养,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其创造性上。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通过服装设计环节,去凸显创新理念,使得服装设计教学,能够有着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更让自己体会到一种生命的共存感。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时,需要对师生之间进行合作,同时还要侧重于教师的培养,让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2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追踪溯源法。

在服装设计相关理论中,有些理论看起来是简单。但是其实并非如此,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理论,需要很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还需要比较好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更正其对服装设计理论的基本了解。其外在表现形式也比较明显。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来说,实践背景比较浓厚,如果学生无法理解该背景,在实际操作中,便没有办法对服装设计理论进行比较实际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底蕴的忽视,将会使得整个教学缺乏活力。同时,作为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应当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些了解的基础之上,去激发灵感,从而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的水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如果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不仅要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引导,同时还要向学生积极介绍与艺术和设计相关的其他书刊。使学生能够了解其他艺术,为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奠定相应的学科基础,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分析能力,通过高雅艺术的接触,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创造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创作灵感。日积月累,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进而对审美艺术以及相应的设计原理有着充分的了解,使得学生有朝一日从事实践工作也能够受益良多。

(2)身临其境法。

我们知道,作为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课程,服装设计需要不少的基本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这也是服装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例如,要让学生学会对面料进行识别和设计,同时还要掌握多种裁缝技能,如平裁、立裁以及缝纫等等,唯有不断地对基本功进行锻炼,才能够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精髓,并且自如的运用起来。不同的人对服装设计的运用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运用的方式、手段以及目的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它和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如果要运用在实践中,可能可以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服装设计理论则没有这样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标准模式。而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根据相关经验表明,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能够让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得学生在很平凡的地方,都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具体实践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关注一些不常为人发现之处,从而深刻体会服装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使得探索精神和想象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探索精神和想象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各种想象,不仅考虑充分考虑已知领域,更对已知领域进行突破,从而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构思。创意可以反映在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例如,针对题材创意,自然题材、历史题材等等都需要进行突破。针对服装造型等等,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等,在色彩方面,则可以从中性色调以及对比色调等方面进行创意设想。总而言之,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之上,去考虑服装主题以及服装造型等各方面问题,不断完善创意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课堂还应当以学生为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同时更加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以及心理等等方面的共鸣。使得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语

服装设计论文 篇十

《易经》是我国优秀的古代著作,在数、理、象三者间展开对世界万物发展规律的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易学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象”的思考模式是《易经》中的经典模式之一,从“象”这一思维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的联系,可获得丰富的服装设计灵感和多源化的素材。《周易》一书中“象”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广义上可解释为物象或卦象。《周易》中的取象思维模式就是在思考中以“象”为模板,再领悟、认识客体的方法。取象是一种归纳和筛选的过程,是在世界万物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取象归纳是一种行为方式或动态属性,同类的“象”归为一类,在此基础上可对世界万物进行归纳。上述的取象思维中的“象”被称为“象”模型,简言之,设计者在取象后通过自我的思想创新将类似于比喻、引申的手法展现出来。《周易》中“象”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来自客观存在却包含着深刻的人文意蕴。《易经》的图像来自于“象”的本身。运用“象模型”思维时,是将创作中的模型或现代服装设计的内在含义与易经的“象”进行比对,寻找到其中的关联,将“象元素”完美契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二、“象”文化符号与模型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构成设计

1.服装设计的形制

在《易•系辞下》一书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统治时期,为了彰显掌控者身份的尊贵,黄帝,尧,舜的衣服是与一般的平民不同的,《易经》中的“象”模型思维中包含着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将万物划分为乾、坤两部分,乾为天,坤为地,象征着天地有别、尊卑有异,应用到服饰的形制上就有了上衣下裳的制定,上衣在服饰中居主导地位,下裳居服饰的顺从地位。后来出现的深衣的上下连属制也划分为二元,设计为上下分裁的形式,以腰间缝合为衔接。

2.服装设计的款式

传统服饰设计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深衣的款式设计,袖口采用圆弧的线型设计,与乾天相呼应。深衣的领子为曲形交领,“曲袷如矩以应方”指的是领向右曲下的曲领为方形,符合方矩之为。这种服饰的设计来源于《易经》中“象”模型思维的扩展。无论是天圆地方观念的勾画还有人类深居于天地之间的意象表达,与“天人合一”的观念相符。

3.“天人合一”的造型与着装观念

除纹样、形制、色彩外,“象”模型思维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造型观念与服饰的着装观念有广泛的联系。“天人合一”是《易经》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服装从表象上看是独立的个体,而实际是相互联系、可融为一体的。“天”代表着自然界,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人被认为有自己的意志,拥有人格的主宰,能决定人类与自然的统一和交融。但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人类的道德直到功利的获得都必须遵守自然界的管辖和制约。“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沟壑,人与自然处于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状态。人类“象”模型的思维模式强调的是个人和服装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人类审美情感意识与服饰的一致性。

(二)纹样设计

在《通鉴•外纪》一书中提到“黄帝……旁观翚翟草木,变为五色……著于器服”,说明统治者衣服的纹样设计都来源于自然界的景物,充分展示了在自然景物中获得灵感,再通过八卦符号的意象来表达服饰的内涵意蕴,在易学研究中称为立象尽意。我国古代服装服饰和纹章很多体现了上述的设计理念,如冕服,主要由冠、上衣、下裳组成。冕服的十二章纹很多都源于自然界,星辰、太阳、月亮等具象可以照耀天下,山代表稳重的性格,还有色彩绚丽的昆虫等。中国文化的传统符号中,一些符号具有的特殊含义在历史长河和文化积淀中不断发展。传统的吉祥图案种类繁多,其中龙凤呈祥的图案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传统符号之一。在古代社会,龙凤代表皇室的尊贵,这种象征意蕴延续至今,龙凤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这一意象不仅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在国际服装设计中也广泛应用,许多国际著名品牌都知晓这些传统文化符号的魅力。

(三)色彩设计

《易经》五行学说中衍生出的色彩“象”模型,五行代表着五色,指“赤、白、青、黑、黄。”《易经》中描述颜色时称“南方赤、西方白、东方青、北方黑。”这一思维准确指明了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融合中必要的颜色体现应具有独特的颜色意象含义。易经五色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五色与五行相对应,五行之间的结合可衍生出世界万物,同时五色的结合也可衍生出任何一种颜色。第二,五色是一切颜色的本原之色,是色彩中的颜色之源。第三,五色中的“正色”代表尊卑,其他种类的“间色”是一种降低身份的卑贱之色,“正色”与“间色”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沟壑。所谓“正色”为赤、白、青、黑、黄五色,代表着穿着者的尊贵,适合做礼服或上衣。“间色”是由“正色”混合而成,是卑贱的象征,在古代用于平民的便服或是下衣、内衬等。最后,在衣服的配色方面,衣冠应同为一种颜色,裙、鞋应和地面颜色相协调,这是一种天地有别的象征,代表着不可逾越之说。上身与下身应阴阳相合,天地人体应合为一身,易经中称上衣和冠帽可以同色,鞋和下衣可同色,但上衣、冠帽和鞋、下衣不可同色,这是由于天地有不同。在服装颜色的具体应用上,以上衣下裳为例,可采用玄衣黄裳的颜色风格,这是因为乾代表着天,天未明是玄色,因此,上衣可采用玄色,坤表示地可采用黄色,因此我国历史上就有一系列关于“黄袍”、“白衣”、“红顶子”、“青衣”、“乌纱帽”等名字。一段时期内,服饰颜色可代表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服饰颜色有了主观的高低贵贱之分。由此可见,五色应五行的观念与相生相克的色彩思维,与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的用色观念相符合。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