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论文>论文精选>

园林风格论文范例【多篇】

论文精选 阅读(1.75W)

园林风格论文范例【多篇】

园林论文 篇一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的报告

一、城市园林景观简介

所谓城市园林景观,是指把园林的理念运用在城市建设中,利用乔灌木的配植、铺装的选择、小品的搭配等,创造出适应各种建筑物及辅助设施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增加园林绿化率,优化环境卫生、丰富城市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相处的目的。

二、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城市园林绿地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不同的绿地类型,对园林造景、植物配植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环境对绿地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园林景观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认清园林绿地的类型、景观作用、使用人群、周边环境等应当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工作。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的功能简介如下:

三、城市园林景观要素:

景观要素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一) 园林植物树种的选择:

在绿地的整体景观中,需要运用乔灌花草的高度差异,创造出层次有致的绿地空间,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过渡自然。既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特*,又可与周边的园林景观相协调在树

园林论文 篇二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

一、园林设计以及植物保护的情况

病虫害的危害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在绿化建设中通常选择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不加论证就播种。虽然短期内这些树种在园林景观上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且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移植特大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很低,且很难恢复原貌,同时生长不良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

树种之间的配置不合理

在园林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知识面有限,考虑得不周全,在设计前没有完全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每种植物间的关系,导致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其表现在一些相克的植物同时种植,比如核桃会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同时种植,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同时种植会出现锈病;将不耐水湿植物种植在低洼处,易出现病害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及白粉病等,大部分病虫因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园林的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植物的种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进入城市草坪中,连年发生灾害。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护,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出现批量的死亡。

二、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解决的措施

注重种苗本地化以及苗本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植物种子及苗木在选用时,尽可能在本地选取及培育。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数量,跨地区采挖移植野生植物要严格控制。本地采收的种子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考验,播种及栽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选择植物种类时,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

适地适树

配置树种时,一定要结合栽植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还要与其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结合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树种或者是慢生树种;结合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树种或者是阴性树种,结合地势以及地下水位这两者之间的高低,进一步选择抗旱或者抗涝树种;结合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结合周围建筑群的性质、周围建筑群的高度和周围建筑群的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及功能的树种;结合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等相关的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过程中,其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的特性,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一些边缘树种或者外来树种,应充分考虑对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一定要注意气候,如果气温突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甚至是死亡。

设计时要品种多样化以及结构复层化

园林植物中,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病虫会危害不同树种。选择不同树种搭配时,必须要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及活动规律,防治病虫害的转主危害及交叉感染。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树种,增加物种间的制约能力,以此来减少病虫害发生。尽量选择不同类树种,以丰富多样性来形成多层次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及自我调节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色,同时也能预防及减少病虫害出现。在具体配置时,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使不同树种都有适应的生长环境,组成一个稳定及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增强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及增加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生态调控。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能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例如在一些城市中,大批量种植杨树及国槐,导致杨树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危害加剧。

三、结语

总之,园林在绿化设计时,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主要的指导。园林的植物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把各种园林植物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不仅要构建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还要构建安全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园林论文 篇三

1邢台市区宿根花卉的种类

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参照刘燕等[9]的文献对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动物园、历史文化公园和市区34条主要街道及53个游园的宿根花卉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邢台市区常用的宿根花卉共计23种,隶属于18属,9科(表1),其中菊科、百合科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和,宿根花卉种类在北方城市园林中还是比较丰富的。另外,在调查中在有些绿地还少量种植了唐菖蒲(Gladiolushybridus)、费菜(Sedumkamtschaticum)、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等宿根花卉种类,这些植物的应用,不但丰富了宿根花卉的种类,也为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2邢台市区宿根花卉应用方式

花境。花境是指用一种或几种花卉以带状配置在树丛、绿篱、栏杆及建筑物前的一种配置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表现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状态景观。宿根花卉以其多年生特性而成为组合花境的主要花卉之一,邢台市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势环境和功能特点,选择不同宿根花卉进行了组合搭配,常用于组合花境的宿根花卉有大花金鸡菊、鸢尾、松果菊、玉簪、蜀葵等种类,呈现了各具特色的花境。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草坪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地被植物之一,但草坪养护繁琐,成本较高,且只能单调的表现绿色。宿根花卉的应用更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结构,如红色、蓝色、紫色、金色等,同时宿根花卉作为地被植物,养护管理简单粗放,费用大大降低。邢台市常用于地被栽植的宿根花卉有八宝景天、萱草、麦冬、福禄考等植物,这些植物的运用改变了草坪呆板的缺陷,形成了极具活力的园林景观。

花坛。花坛是指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轮廓种植床内,如广场、道路中央或两侧、喷泉边缘、雕塑基座四周,种植色彩鲜艳的花卉,构成具有艺术图案的种植群体。邢台市花坛选用的宿根花卉以荷兰菊、早小菊、黑心菊、金鸡菊等品种,通过色彩的搭配呈现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精美图案。

街道绿化。将宿根花卉应用在街道分车带中,配合设计成流线型带状,使道路线形更加明确,不仅缓解了色彩单调带来的视觉疲劳,又充分美化了道路环境。邢台市常用于街道绿化的宿根花卉种类主要有鸢尾、玉簪、金鸡菊等。

3邢台市宿根花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种类不够丰富。邢台市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宿根花卉的种类仅有20多种,与其它城市相比种类较少,而种类大都集中在菊科、百合科,且现用品种大多为原有品种,新优品种较少,不利于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发展。今后应增加品种花色的多样性,逐步开展宿根花卉引种、驯化工作,不断满足邢台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需求。

景观配置效果差。宿根花卉具有一年种植,多年观赏的特性,因此在对宿根花卉进行种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外形、花期、花色等,通过合理搭配及色彩的变化,强调主色调和配色调的合理搭配,呈现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但在本次调查中,邢台市宿根花卉的景观配置还存在无序凌乱的现象。

后期管理不够精细。尽管宿根花卉的适应性强,但绝不是一年种植,多年不管,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对宿根花卉的管理过于粗放。应配合适时的修剪、浇水、分根、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使宿根花卉的景观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4展望

园林风格论文 篇四

园林设计就是一种闹中取静的做法,在城市的喧嚣中如果有一片安静的地方,能够供人们歇歇脚,在烦劳的工作中休息一下,在一天坐在办公室的椅子后舒展一下筋骨。园林的设计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同时园林也为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围城里,留下一片绿色的港湾,园林的设计就应该符合人们的需求,符合人性化的设计,因为园林的使用者是人,并是不城市沙盘上的一点绿色点缀,在其园林的设计景观上应该多考虑人性化的设计。

关键词:

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设计的原则

园林设计是一项艺术,首先园林设计是从一种俯视的角度来看的,而居民在实际浏览园林时是采用正常的目光的,所以园林设计上可能出现设计不完美的状况。在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多从未来园林的使用者出发,考虑园林的的设计的艺术,好的设计不仅从俯视的角度上与整个城市的布局相协调,也能在使用者的方面满足对园林的需求。

1园林设计的人性化取向

园林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城市不能全部都是钢筋和混凝土,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中和城市过于单调的建筑风格,随着物质的增长,人们对一些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大。很多人提出了拥抱自然的城市发展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园林的就开始兴起。现代原理设计的特点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有着重要的关系的,我国经济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虽然上升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整体还是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象征着中国的=就业者们不断的劳动。而这些人正是对园林最大的需求者,另一方面,园林的设计也是改变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环境是能够影响到劳动者的心情的,劳动者心情愉悦就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是为人们的休闲服务的,所以要在设计中彰显人文的魅力,园林的受到地产方面的制约,园林的空间和景观要相互协调,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让园林的景观更多,营造一个优良的休闲环境。

2园林设计的原则

园林设计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园林的设计要求,园林的设计要求,主要体现在选址、景观设计、器材设备、以及日常维护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园林使用者对园林整体性、差异性、舒适性的要求。

2.1首先在园林的设计是要考虑园林的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园林的主题性,园林的主题可以分为娱乐健身主题,植物景观主题、生态环境主题、儿童主题等,不同主题有不同的园林建筑风格,且不可相互掺杂,尤其对对于一些面积很小的园林,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多种原始这是不现实的,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增加维护的费用。更不利形成园林本身的特色。

2.2园林使用者具有差异性,与整体性相对的就是园林的使用者具有差异性,园林不可能真的只向一种人开放,园林的使用者的成分众多,可能是学生、白领、老人等。在园林的设计中应该存在他们喜欢的元素,大师这样就会需要增加园林的风格,与园林的整体性不符,所以这就需要设计者权衡一下利弊,或者采用把园林分块的方式,既有儿童喜欢的游乐园,又有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娱乐设施。利于真人CS等,也有适合老年人漫步的林荫道等。至少保证大多数使用者能够满足需求。

2.3园林景观的舒适性。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得到了多个方法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猎奇文化为主体的原理设计,这些园林设计的舒适感较差,所以很多城市在规划时是拒绝这样的方案的,因为园林首先就需要为使用者带来舒适感,如果园林文化猎奇、恐怖,虽然可能会让一部分年轻人趋之若鹜,但是园林的主要受众对象更偏向于老人和儿童,所以此类不会为使用者带来舒适感的景观还是少出现为好,园林本质上不应该排斥一些另类文化,但是在主体上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可以在园林的一角开设一些另类项目,同时注意做好游戏项目介绍。

2.4园林的和谐性,城市园林需要实现景观的和谐性,和谐性就是景观的变换需要存在一定的规律,有些园林没有统一的风格,一会是欧式建筑风格,一会又变成了江南园林风格,而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大多数园林中普遍存在。园林的景色应该除了美之外,也透露出一种和谐的感觉来。这就要求园林的景观颜色、建筑风格、植物种类有一种渐变的风格,不要变换的太过突兀。和谐性是对园林使用者感官影响较大的,同时也是园林设计者容易忽视的环节。

3园林景观的设计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生态化发展,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的是生态的发展,现在都市人们喜欢拥抱自然,而园林就是最快的拥抱自然的途径,所以在设计中构建一个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利用生态环境的提高园林中植被的品质,同时人工的修建一些水流,实现水的渗透作用,为植物供水,才建筑材料中选择不会对自然产生危害的环保材料。提高城市原理的形象,让园林的使用者处于自然环境的包围中,脱落城市的喧嚣,放松工作、学生紧绷的神经。

3.2为了让人们能够从园林景观中找到真实感和亲切感,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本土特色和长久性问题,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尽量保留其本土特色,融入地方文化,使其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标志性景观。与当地文化相呼应的园林景观能引起使用者的集体记忆,能让人为之驻足停留,由此提高了景观的人性化程度。

3.3人性化设计还应该做到人文关怀,突出园林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理念。人文因素不但包括了人文环境,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居民的心理要求,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更应该做好人文关怀。

3.4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该充分发挥人性,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不同性格特点,做好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设计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场所来显示不同人的特点,因而能够使人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园林设计的品质。

4结论

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按照园林设计的主体,以及园林使用者的性质确定园林设计的总体思路,同时也要兼顾其他使用者的感受,所以这就需要设计者能够了解各类使用者的需求,在园林的设计中主要的要求包括,园林的整体性、园林的差异性、园林的舒适性、园林的和谐性。根据要求设计者应该在设计中加强生态化的建设,在设计中充满人性化的理念,做到人文关怀。让人们能从园林中得到放松,以及锻炼的目的。同时相关的配套设施一定要完善,要做到100米以内一个垃圾桶,同时园区的广播保证每个地点都能清楚的听见,一些供人们休息的长凳等数量要充足,同时做好相应的环卫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优美的园林环境。

作者:万伟达 单位: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郁琪。针对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探究[J].科技风,2016(4).

[2]静玉梅。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研究[J].北京农业,2016(6).

[3]徐跟军。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16(8).

[4]何海军,王颖恺,李楠,樊乐。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2).

第二篇:工程化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

【内容摘要】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建构合理的教学知识结构,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沈阳工学院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可持续增长理念,重点解析工程化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模式建构及发展的作用,指出教学改革需要探求一种更加务实并且灵活的教学结构。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工程化;教学改革

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在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为核心,以创新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此人才培养目标下,有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

一、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前景分析

(一)应用前景

2011年,风景园林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标志着行业发展的新契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这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同时具有生态性与艺术性并重的特征。针对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工程化思想为主导完成教学模式建构,有利于适应迅猛发展的行业趋势,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二)工程化教育理念植入的意义

设计是一项高度综合并且复杂的技艺,设计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蕴含着综合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然而传统设计课程的教学面对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不再适合前进的目标,目前,教师与学生正处于急于打破通过传统教授难以获得设计技能的局面。工程化教育理念在于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①以工程化视角研究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模式,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和思考设计过程,对于打破设计课程教学困境、建立完善的设计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际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强调工程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各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均有自己的侧重点:或重技术、重应用,强调工程设计和实践,联系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或充分结合实践完成创造力、技术能力的培养;或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环境伦理道德,推崇生态与艺术的有机平衡。例如,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赫斯特分校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直接面对真实客户,将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流程直接对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竞争力。②

(二)国内教学改革分析

国内部分高校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处理“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这两个复杂系统形成的综合问题,认为体验实际、提高设计直觉是风景园林专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体验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改革研究方向。③部分高校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模块化技能培养方案。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体系的建构包括作业体系模块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一体化,以及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分融入学科发展的前沿思想和理论。部分高校发挥多学科协同作用,有效利用学校文理交叉的学科特色,完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体系构建。对比综合类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仅停留在关注课程本身,普遍缺少工程化教育体系的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与行业的实际就业接轨过渡期长,缺乏竞争力。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差距,极大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此外,部分高校在制造类、服务类、管理类及农业类等专业,均有工程化教学体系的实施和研究,但缺少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程模式实践。因此,在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践行并开发工程化课程模式十分重要。

三、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生源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主要招生对象为三批本科学生。对比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学生特点,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低年级的授课目标主要集中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提升兴趣上。

(二)专业学习基础

根据专业培养计划,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始于大二上学期开设,学生在大一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未正式接触专业设计类课程。

(三)课程评价

专业设计类课程均为考查课,每门课程组织3名以上专业教师一起评定成绩。根据课程相应考核标准完成分值的评定,取平均分,最后选取评判为优良的结课作业(往往是造景方案展版)进行作业展览。

(四)授课情况分析

综合目前教学情况及对风景园林专业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笔者得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教师习惯于从系统性、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较少从设计需求出发,忽略了设计的工程性、实践性特征;第二,人才培养计划仍然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模式,即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课程间缺少自然连接;第三,学科内思维具有局限性,尚未打通学科间壁垒,建立跨学科、专业的联系,完成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及融合;第四,人文素质课程仅仅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出现,没有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中。

四、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建构

(一)工程化设计课程结构建立

设计类工程化课程体系模式建设,包括课程设计的原理规律、课题设定、设计调研、设计创意、设计思维培养、设计流程、设计结果等内容。强调设计过程的体系化、项目化和流程化,培养并建立学生的设计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对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的重点培养。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以“行动导向”教学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完成“开放式”教学。突出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重点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经过初步教学改革实施,学院已经建立起基于可持续增长理念的“链”式教学结构。沈阳工学院利用系列主题的教学内容完成课程间的有机链接,利用真实场地及项目引导学生完成景观设计知识内容的学习和实践,着力提高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逐步形成“项目课程、任务载体、产学合一、情境学习”的教学模式。⑤

(二)设计思维的培养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根据课程知识点分布,合理设定课程主题训练,注重过程考核,强调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集中训练学生设计创新思维、设计思考能力贯穿至课程始终。针对设计主题,教师完成相应的小组报告及阶段性设计训练,并与学生完成共同评价与研讨,侧重整合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系统化体系构成。以知识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为内涵、以素质为目标,实现将实际应用知识与人文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地方产业文化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设计思维的创新培养。

(三)设计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经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教学改革研究,发现可持续增长理念适用于艺术类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基本构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征的“链”式教学结构。将此教学改革成果践行于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2013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融入工程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初显成效。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课程为例:

1.课程任务目标结合本地发展

各门课程任务制定均集中于地区区域发展目标,建立更符合地方未来发展的方向性目标。根据大的主题链式连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目标确定为:解决实际场地问题,建立适应当地区域发展的景观改造。在总体目标制定后,学生集合团队,选择学校临近城市地区的街道完成场地选取、调研任务,即自主选取设计场地,要求最终完成各项组成要素的集中总结分析,并制定改造目标。从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来看,不同位置场地的选取都围绕历史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进行,学生主动思考场地与城市的关系,直观认识场地现状,通过结合相关规划的研究讨论,最终完成对场地的综合评价(包括场地自然状况、交通状况、人的行为、空间环境组织等方面)、初步完成改造计划的制定,并提取目标关键词。评价成果(图片、图纸和文字)对于后期的改造提供了基本的建议,并指出了明确的目标。

2.课程任务设计融入环境、文化理念

任务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改造方案,在前期场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各自设计理念、设计场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改造方案的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改造方案需表达出主题想法,特征鲜明;(2)改造后的街道空间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解决提出的关键问题;(3)街道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必须通过某种设计形式得以传递;(4)改造关注环境问题,契合所在城市的未来环境发展方向。据此,学生在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不断结合理论与实践,反复完成模型的推敲、构建,并对实际场地完成多次体察调研,真实践行了工作系统化的体系。

3.“开放式”教学提供良好思维发散空间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构架,主要体现在:场地选取、综合评价、研讨、改造进行、综合评价等主要课程节点的组织实施中。整个课程结构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围绕学生主体进行教学,不同教学单元均由学生研讨会串联,通过设置灵活自由的讨论氛围,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设计实践的兴趣。最后的综合评价以“项目展示介绍+教师评价”的方式完成,用共同的思考作为整个设计改造任务的结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完善并检验设计想法的有效模式。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内容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日趋复杂、庞大。如何高效讲授专业知识、合理规范课程教学体系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国际化设计意识亦逐渐在行业内凸显优势,更多设计思想关注国际化思维模式与本土设计的融合创新,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明晰工程化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模式建构及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探求一种更加务实并且灵活的教学结构具有切实的发展意义。

作者:安琳莉 胡德强 王宇 单位: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注:本文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UPRP20140578;沈阳工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527)

注释:

①谢海伟,王家良,文冰。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工程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25.

②薛晓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赫斯特分校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5(7):31.

③刘娟娟,孙靓,李保峰。走向体验——参与式教学模式:“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改革尝试[J].中国园林,2015(5):33.

④刘志成,郑曦。全新的模式全新的系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风景园林,2015(7):20.

⑤徐俊辉。实景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以建筑专业课为例[J].艺术教育,2014(10):169.

第三篇: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规划

【摘要】

本次研究我们立足于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原则以及植物规划原则这一个出发点,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阐述:植物配置与规划的方式,同时还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个过程中存在的植物配置跟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结合花草丛木的有效方法实施,多层次的搭配方法以及美学艺术手法的有效使用等。所以,在配置以及规划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地域的实际风土人情特征以及实际的地理结构为基础对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完成植物配置与规划活动,对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活动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规划

一、风景园林设计的几点原则

从根本上坚持生态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同时还要坚持统一性原则与均衡性原则,还有景观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指的是蒙圈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实现城市绿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在通过使用植物本身存在的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空气的精华,促使城市气候得到有效的调节等。统一性原则与均衡性原则则指的是植物搭配需要具备足够的统一性,同时还可以促使人们产生一定的遐想,将整个城市以及区域的整体特征表现出来等。景观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则指的是在使用姿态不同的画面的基础上促使风景园林观赏的价值得到明显的提升,促使四季的美观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几点植物配置以及规划方法

(一)有机结合花草丛木的有效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在规划以及配置景观园林植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花、叶两者之间的比例,做好绿叶配红花比,不要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单调的绿叶、单调的红花[1]。选择合适的比例,促使植物配置的美观功能彰显出来。例如:常青树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搭配映山红,红叶需要按照相应的比例搭配百合花,不仅如此,还要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植物四季的不同变化,对于其存在的不同景色构成的景色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从根本上有效地结合花草丛木比例,还需要严格按照四季的气候变化,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春季可以观百花、夏季可以享受荫凉、秋季可以品尝果品、冬季不树木花草萧条”,促使其风景园林设计效果逐渐提升[2]。

(二)多层次的搭配方法

如果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保持错落有致的设计原则,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人的视觉疲劳,在发挥上述效益的基础上还可以促使其逐渐完成独特景观形状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体现地域的实际特色,反应其地域植物形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搭配不同颜色树种,在上述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高低错落树木的搭配,这样一来就可以发挥以下效用:“红绿相间”、“缤纷多彩”、“错落有致”的搭配效果。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交叉配置、错落排列以下几种类型的树木:枫树、桧柏、红叶李、黄杨球,这种树丛景观可以直接对人造成视觉冲击,感受大自然的美,缓解郁闷以及犹豫。

(三)美学艺术手法的有效使用

美学艺术手法的有效使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美学艺术手法的对比以及衬托,在对比以及衬托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植物配置颜色和形态的基础上是最为重要的[3]。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人员感受显著的协调感,同时还可以促使园林的观赏价值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中最为典型的对比就是绿叶配红花,或者是按照需要设置高地错落的树木,促使其形成典型的对比,进而形成是绝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实现动态跟均衡应用。例举例说明:如果选择枫树、石楠等类型,那么其就比较适合在道路两旁栽种。如果是柳树、松树这种类型,那么就比较适合栽种在空旷的部位。第二步是重视植物动态,其实质上指的是植物存在的四季变化,对其需要实现均衡的分布,因为一年四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趋势中,进而会导致不同效果植物的产生,这样就可以以实现和谐的效果。第三步是有效的使用层次跟背景凸显的方法,促使两者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实现不同品种花的有效配置,那么在开花的季节,虽有不同,但是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四季皆有花开”的搭配效果[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置以及规划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地域的实际风土人情特征以及实际的地理结构为基础,同时还要促使植物四季不同变化得到结合,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分析。在园林景观配置以及规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及重视结合城市景观用地面积情况。首要的工作就是实现植物生长习性的详细了解同时还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结合土壤气候存在的实际特性,在分析特性的基础上有阵的选取那部分最合适的植物来完成规划以及布置,促使植物死亡跟植物迁移实现最大程序的避免。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园林植物涉及到的病虫管理工作以及场地管理工作等,在上述的基础上有利于风景园林跟人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和谐的发展,进而促使人们得到很好的视觉感受,促使其心情愉悦,心花怒放。

作者:杨颖 秦晓胶 单位:黔东南州林业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v.30;No.21701:93-99.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C]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5.

[3]林怡。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J].现代园艺,2015,No.27804:86.

[4]李旭东。浅谈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No.7112:236+242

第四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日趋深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风景园林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景观,成为社会大众寻求审美愉悦的场所。风景园林的低成本化建设也逐渐涌入公众视野,成为必不可少的思考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容和意义,然后着重从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两方面具体论述,最后以潜江市为例深入探讨低成本风景园林建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既是美化城市的风景,又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美感,但从更实际的角度考量:其建造过程成本消耗巨大,很多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文中主要以湖北省潜江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为例)甚至无法承担这种城市建设的巨大代价。因此,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已经成为城市景观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设计时,设计师们也都力图通过园林的外观、内涵来彰显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风韵。如我们所见,各种出奇出新、斥巨资打造、华丽脱俗的园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我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担忧。于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成本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考量的重要元素。所谓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指的是在实现相同、相当甚至更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使付出的经济成本、资源代价等达到最低的设计形式。经济成本常常可以通过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式来加以控制,它是清晰可见、易于操作的。而资源代价则要长远考虑,在设计之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以最大限度保护资源环境为目标。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在为城市创造人文景观的同时,加入一些成本因素的考量,既能有效缓解经济压力,又是亲环境、亲社会[1]之举,意义重大。

2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2.1合理配置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在风景园林设计时,我们号召的“低成本”并非为了减少一时的资金投入而使用廉价劣质的建筑材料,或采用其他可能降低园林品质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是在保证其品质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消耗。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资源,使建设投入最小化,才是我们的追求。

2.2尊重自然规律,减少环境成本

当下,很多风景园林在设计中,为了求新求异、为了达到与众不同的观赏效果,忽视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在既有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改造。不可否认,很多时候这种设计效果显著,实现了设计师们的预期,但为此付出的环境成本却是巨大的。因而,尊重自然规律是设计的又一前提。我国的环境发展战略要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要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是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原则。

2.3注重以人为本,创造最大效益

归根结底,与其说风景园林设计是经济活动,是文化创新活动,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公益。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虽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气韵内涵,但从根本上来看,它只是人们的观赏对象,只是社会大众寻求某种意义的场所。所以,在设计时,考虑其实际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伸手摘星[2]固然美好,唯有脚踏实地、接地气的作品才更能赢得社会大众的心理认同。从现实出发,不难发现设计师们的灵感乍现为城市增添了很多富有设计感、有创意,却无法被广大群众接受的景观。风景园林设计本质上是要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如若一味追求创意的挥洒,却忽略社会公众的需求,实在是本末倒置。人是社会中最富能动性的元素,大众是园林设计活动真正的主体。只有以人为本,考虑并竭力满足人们真实的需求,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

3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具体策略

3.1低消耗材料为主,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设计中,采选低消耗材料,减小经济成本是设计师们的重要目标。设计特点要与当地特定的风情地貌相融合,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成本最低的方案自然成为首选。落实到选材方面,则指在不影响景观呈现的条件下,尽可能缩减购买资源的数量。如果以往建筑中的废弃材料仍有利用价值,重新加工不仅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还能实现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实现经济、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一举两得。设计师还应鼓励尽多利用地方材料,在降低资源获取难度,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更能彰显特色的地方风情。

3.2设计过程低干预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纵观城市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先污染后治理[3]已成为一种常态,但无论污染治理是怎样的及时、高效,对环境的破坏已经造成且不可挽回,所以这是人与自然环境的非良性互动。而若要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环境的低干预度是必要条件。在保障景观设计效果的基础之上,坚持建设面积最简化、改造力度最浅化、环境破坏最小化的原则,减少人类对于环境的干涉,让自然尽可能呈现出最本真的形象。

3.3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景观的低维护

实现风景园林设计的低成本化,除建造过程外,后期维护也需要考虑。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维护成本。例如,新型清洁能源[4]的使用:用风能、太阳能等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稀缺且污染较大的能源元素,使园林的能耗系统得到廉价却优质、充足的供给,实现低维护的效果。同时,对于人工园林的人员维护工作也可依照季节具体安排,防止出现人力资源的浪费。合理的资源分配能用低维护来实现最大的价值。

4以潜江市为例探讨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现实意义

前文主要探讨了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宏观概况,低成本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设计原则以及实施的具体策略。这些内容具有普适性,却无法进行具象化。因而本文将以潜江市为例,对低成本设计进行具体、现实的考量。潜江市坐落在湖北省中部,是一个无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文化内涵都不突出的“小地方”。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潜江市在风景园林设计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在当地进行低成本建设很有现实意义。

4.1潜江市风景园林目前存在的问题

(1)建设经费紧张,工程建设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像潜江这样的中小城市,面临着建设经费紧张、资源欠缺的窘境,而从潜江市近些年来建成的风景园林不难看出,多数存在质量方面的漏洞。一方面,资金紧张不足以购买优质的建设材料,同时,经费的欠缺也使其后期维护工作难于开展。总之,建设工程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2)绿化面积分布失衡,绿地不足。从潜江市内的绿化分布来看,城区绿地总量较高,但其分布不均匀,各个组团之间的绿化有较大偏差,主要公共绿地只分布在园林等个别组团,相比之下,其他组团绿地面积小,难以满足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休闲的需求。绿量不足也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建设加大了难度。

(3)脱离发展现状,盲目复制发达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模式。资源、经费等外部问题虽然显著,但潜江市风景园林建设最大的困境仍是方向性问题。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在园林建设方面独具优势,成为其他地区争相效仿的表率。但在实践工作中却发现,别人的成功是无法简单复制的。多数中小城市,潜江市就是其中之一,在建设时为了追求抢眼的政绩,脱离地方发展现状,盲目效仿发达大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模式,结果反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没有学人所长,反而失了更多。

4.2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必要性

(1)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潜江是位于湖北省的中小城市,其地理位置不突出,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经济形势严峻就意味着在风景园林建设中,低成本的理念更符合当地的发展需求。一方面,用更低的经费投入实现当地风景园林的建设与维护。另一方面,优质的园林景观也能成为当地经济的驱动器。所以,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从钱江城区的现有组团来看,只有两个有公园绿化场所,这种分布是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休闲游憩需要的。因而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一方面是对城市景观的有益补充,同时操作得当也能借此改善当地环境条件,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3)推动当地城镇化发展建设的需要。除了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还能作为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建设资金紧张,维护经费不足的条件下,采用低成本的理念来寻求最经济的设计方法,对于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都很有参考价值。

4.3潜江市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的现实意义

(1)弥补欠发达地区风景园林建设经费紧张的不足。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较明显的国家,除北上广深、各省省会及东部发达城市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城市及乡镇地区等都有着建设经费紧张的顾虑。而除去城市道路、绿化、防洪防涝工程等大型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之后,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经费更加有限。有限的造价、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在欠发达地区,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极具现实意义。

(2)用低成本的设计使这种风景园林建设的方式得以普及。虽然很多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目前都面临着建设资金紧缺的尴尬状况,但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低成本的设计理念尚未普及。很多地区脱离自身的发展实际,盲目效仿发达城市的设计模式,导致环境资源被极大破坏,景观不仅没能更好地服务居民,反而成为当地自然环境的“杀手”。另一些地区则缺乏风景园林建设的意识,居民生活中缺失了这些愉悦身心的场所,当地也无法将园林景观转化成旅游资源,并最终带动地方经济。总之,低成本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有助于摆脱这种不切实际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方式得以普及。

(3)借用这种低成本的建设理念号召社会关怀。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成五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被他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众所周知,园林景观是人所处的外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部分,而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能实现作为人的众多需求。所以风景园林的建设对个人而言同样意义重大。而推动低成本风景园林的建设则是社会关怀的一种体现。

5结语

低成本的风景园林设计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城市景观建设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保护环境、亲近自然的善意之举,意义重大。关于低成本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经济、环境的具体作用从潜江市的案例中便可见一二。而在未来,这样一种兼顾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设计理念将会深入设计师们的工作章程中,成为指导风景园林设计一种趋势。

作者:丁凯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朱宝根,叶志明。风景园林低成本设计的研究[J].门窗,2014(04):275-276.

[2]景瑞慧。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分析[J].北京农业,2016(06):68.

园林论文 篇五

本人20__年毕业于勋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__年3月参加工作,20__年3月来到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技术员,20__年至今担任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园林景观项目组长,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园林绿化二级项目经理资格。由于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施工和工程管理经验。这些都使自己在业务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项目组长期间,本人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荣获了多项专业技术奖励和荣誉称号。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由我主持和参加并荣获重要奖项的工程项目情况:蓬溪县下河街街道绿化工程。

由我参加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质量评定结果为优良的项目主要有:天府大道节点景观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但注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还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提炼和系统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人从事园林、景观专业技术工作15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总结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和实施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并能独立撰写技术、工程和业务报告。因此,本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园林工程师所应达到的各项要求和能力,符合破格申报的条件,特此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辱使命!

园林风格论文 篇六

关键词: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现状;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为因素等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生活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使得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高度的重视。景观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城市园林属于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市园林的科学设计和发展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当前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的有效对策。而如何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才能促使城市园林发挥出最佳效果,就成为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当前园林设计的现状

我国园林设计大致可以概括为2个阶段,分别为传统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园林设计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园林设计,反而是在传统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园林设计元素,既传承了传统园林设计,也符合现代园林设计的需求。本文讨论的园林设计现状,主要是指现代园林设计现状,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

1.1盲目继承传统园林设计工艺,对现代园林设计元素应用“四不像”

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有一定的国际地位,著名的苏州园林就是园林设计精湛技艺的突出表现。在对传统园林设计工艺传承的基础上,出现了过于沿袭传统工艺而无法适应现代园林设计需求的问题。苏州园林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标志性园林设计工艺,其突出特点在于独一无二性,利用现代园林设计工艺复刻传统园林,实则无法实现园林设计工艺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复刻传统园林设计中添加现代园林设计元素,导致现代园林设计出现矛盾问题,这也无法实现园林景观设计最大的生态效益。基于此,如何实现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园林设计的技艺融合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2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使得园林景观失去个性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在园林设计时过于追求效率,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个性的展现,这是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很多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会参考其他城市比较有特色的园林,而参考过度或者为了追求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效率,就忽视了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园林景观失去了观赏性,也难以实现城市园林设计的最佳目标。

2园林设计注重的科技含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在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特色的同时,促进了园林景观设计工艺的进步。现代园林呈现出多样化状态,不仅有山水园林,也有现代科技园林,城市田园风光园林等现代新园林设计科学性。根据高物质水平人类对精神层面的需求,特别对现代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以多元化的城市园林丰富城市文化,这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重要措施。研究传统园林设计可以发现,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突出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借景、假景等都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而在传统园林构造中,一般采用榫卯结构,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鲜明特点。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科技元素,不仅是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将科技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需要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特点,巧妙融合科技元素和传统元素。

3园林设计注重的人文素养

注重人文素养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因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人的个性化需求,而在其中注入人文素养,使其更具欣赏性,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人文素养涵盖面十分广,它不仅包括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资源,也包括现代生产、商业、居住等元素,实现人文素养的融合,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对于人文素养的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突出民族特色,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征,这对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注重体现人文素养,对于促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园林设计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基于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和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促进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其发展方向为:

4.1可持续性和生态发展

建设生态社会大环境下,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和生态发展。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基本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促使城市园林景观生态效益最大化,就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生态化发展是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就可以逐步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可以将打造生态城市园林作为主题,着重体现出城市园林的生态性。而在这一方面,就可以向深圳等城市学习经验,通过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逐渐实现打造城市生态园林的重要目标。

4.2景观设计逐渐走向多元化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社区化走向,比如设计一些城市田园风光为生态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而这一走向也与人们对于城市需求生态效益需求密切相关。对此,就可以将城市园林设计得更加贴近与生活,将园林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在保证园林本身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同时,增加园林的实用性。从建设生态社会的角度出发,让整个城市被绿植覆盖,进而达到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目的。而在这一方面,深圳城市绿化可以作为首推。其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复杂化多样化,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精神层面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高。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不仅要体现出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的传承,还要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这就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走向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展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打造生态化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城市园林建设的方式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遵循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人文精神,让城市园林在生态社会建设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生态社会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5结语

总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生态社会建设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采取科学的园林设计方法,实现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对于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宇力,钱海燕,朱炜等。西湖文化景观山水诗情画意———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杭州园设计之思考[J].中国园林,2017(2)

[2]亨利•巴瓦,黄明莉,马一鸣等。赋山水于几何,融生态于上下———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大师园之“深入园”设计回顾[J].中国园林,2016(5)

[3]陈雅珊,赵亚婷,端木家暐等。园林展中展示景观的主题性表达———以第八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滨江展园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4(2)

作者:徐美丽 单位:嘉兴市嘉泽园艺有限公司

第二篇: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协调性

1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协调性管理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欠缺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元素众多,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现代园林人的当务之急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并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前卫的设计理念,追求创造出优美、实用、完善的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和规范,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可依。同时,我国的园林设计普遍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相似度极高,没有特色。另外,设计人员没有经过认真地实地考察,设计也不够详尽,导致很多设计无法更好的得到体现,也没有和原有的景观有机结合起来,甚至有些设计还会破坏原有的生态景观。

1.2施工前没有做足准备工作

在设计完成之后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准备工作不充分,会严重影响景观效果。例如施工人员拿到图纸之后没有和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充分的理解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理念,这样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计划部署,也难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展现设计意图。

2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协调性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景观规划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2.1.1实地考察

在接到设计任务后,设计人员要到实地进行仔细考察,认真测量,按比例准确地将设计落实到图纸上,杜绝只是看材料和照片即出图纸的行为。只有经过实际勘察,才能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实施。

2.1.2施工专家参与设计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邀请施工专家参与,可以避免设计的不切实际,即设计无法通过施工表现出来。邀请施工专家参与,可以保障设计的可行性。在完成园林景观整体设计和规划之后,邀请施工专家针对设计的工程环节把关,例如地质结构适合与否、排水设施是否合理、各种管线设置是否科学等,以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2.2施工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设计阶段需要施工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检查。在施工阶段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现场进行协调指导。要想将图纸上的内容建造成实体,设计人员必须将设计意图清晰地传达给施工人员,科学串联各种造景元素,将图纸上的构想在实际中切实展现出来。

2.2.1会审图纸

在图纸绘制完毕后,建设单位要会同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会审图纸。在会审过程中,每个单位人员都可以将不理解、不明确的环节提出来,然后由设计人员进行详尽解释,出现问题及时修改。通过会审图纸,可以让参与施工、监理的人员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从而保证较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建筑工程只需要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就可以了,而绿化施工时是再次创造的过程。施工单位没有透彻理解设计意图的话,会出现施工脱离了设计,因此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将设计思想传达到位,详细说明设计目标和意图,然后在施工中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深刻理解设计人员要表达的理念,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2.2设计人员参与施工过程

施工人员参与设计可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同样,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邀请设计人员可以有效保证施工效果。虽然在施工前已经进行了图纸会审,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理解程度和审美差异,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差,因此设计人员参与施工,能够及时纠正错误,由于理解差异造成的偏差,使植物的品种、颜色、大小、位置都达到最佳效果,将设计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

2.3监督协调

规范的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制度是保证设计与施工协调的关键。不完善的制度会直接造成设计与施工的脱节,因此,应结合以往的设计施工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将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对改善人们生活,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借鉴一些有效的关于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科学手段,对以往的国内、国外典型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情,制定出具有极强可行性的相关规章制度。监督是对项目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监督人员负责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的监督和鼓励,促进每个环节完美衔接,使设计与施工有效结合,能够将工程最完美的呈现出来。

3结语

打造优秀的园林绿化工程,必须具备以下要素:一是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设计;二是准确的施工;三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有效协调管理。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高质量地呈现出一个作品,才能被人们接受。目前,园林绿化工作已意识到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将协调管理纳入到园林绿化工程当中,园林绿化工作会越来越完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1]伍胜建,彭重华,潘英。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J].现代园艺,2014,(05).

[2]黄严,丰旭琴,张建波。园林设计与施工关系探讨[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07).

作者:谷月明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园林管理处

第三篇: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艺技术;景观设计;发展

1园艺技术的相关论述

园艺技术就是指一些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管理经营等技术,结合当前的园林工程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园艺技术主要是指针对园区特定植物树木,定期进行统一的修葺维护、造型、杀虫等工作。在园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园林工程的最终效果,还应该重视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尤其是在园艺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园艺景观管理力度。

2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论述

在园林工程建设工作中,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个固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电力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等的设计工作。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提升园林工程的自身价值,确保生态平衡,从一定的角度来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能够直接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发展问题,部分人片面地以为园林工程设计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忽略了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然而从本质上来看,不论是工程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其服务对象相似,基于此,园林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可同步完成。

3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工程受到了重点关注,在园林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园艺设计以及景观设计工作质量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园林工程效果。基于此,园艺技术与景观设计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当前面临一些问题,但并不影响其未来发展。比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问题等,都关系到园林工程的未来发展。

4新形势下我国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4.1结合实践经验落实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伴随着园林工程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事实上,当前的园林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于此,要向推动园林工程的长远发展,应把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技术联合起来,尤其是在园林工程的实践过程中,更应该结合2种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园林工程设计工作中的问题发生率,降低园林工程的运营成本,缩短园林工程的建设周期,最终完成园林工程的创建任务。

4.2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工作

尽管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比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风格问题,直接关系到园林的总体设计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科学协调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确保园艺设计风格的一致性,尽量减少由于风格不同而降低园林效果。

4.3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具有实用性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园林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涉及到很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其中包含一些植物工程、石艺工程以及水资源工程等。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后续运营成本较低,还会有效降低损耗。其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以植物、苗木的破坏问题为主,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应在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植物、苗木的设计理念,提升园艺技术的实践功效。园林工程的施工地点是公共场合,假如出现植物或苗木损耗就会增加工程成本,还会制约园艺技术的未来发展,所以应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实践性能提升,进而有效确保园林工程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园艺技术的质量。

5结语

尽管近几年我国的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情况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还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以及资金支出。此类现状下,为了有效改善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笔者分析当前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并参考相关案例,针对当前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例如: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结合应用、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具有针对性、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具有实用性、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参考人文环境、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陶金钰,王梦林。新时期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J].现代园艺,2016(21)

[2]朱子军。新时期园艺技术同园林景观设计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6(10)

作者:杨柳 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正在一步步建立,园林景观作为我国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居住区中的应用也日益流行。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园林景观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影响。

1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凝结的不仅仅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民族的团结力和号召力,更是设计了包罗万象的文化和知识。在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彰显着我国的民族力量和文化力量。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抽象形式,而是以多种样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应用中,比如人类的思想、设计的建筑和文化符号、标志等。

2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2.1缺少文化性和内涵

在当下的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中普遍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现象,最为突出的是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忽视主题的特色文化和历史文脉之间的联系。究其缘由,大多数设计师只是一味地模仿,取其“形”而丢其“神”,简单拼凑国内外社区的公共建筑和小品,而由于设计师们所处的成长背景和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敷衍式的拼凑抄袭导致设计的方案毫无意义,忽视人们的情感需求,难以形成主题的本质特色,整个设计模式缺乏创新和谐意识,这就难以避免地出现复制者被复制者复制的尴尬局面。

2.2形式主义严重,人文实用主义缺失

之所以要设计景观,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享有优质的服务,而建设园林景观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让人们享有更为高等质量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由于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建设调查研究过程中不够严谨,不够重视,只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同时与甲方在沟通上也存在问题,忽视人文实用主义。因此,绝大多数景观设计在系统性总体设计上存在缺陷,其景观作品也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赏,在实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没有结合当地文化特色

所谓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这背后需要系统且完整的专业景观设计。在我国设计体制和设计师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园林景观设计上往往存在着观念上和方法上的一些误区,整个设计过程忽略了当地的实际文化特色,缺乏相关人性化需求的研究,因而设计方案难以被接受。

3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表现

3.1儒家文化分析

儒家文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比德”和“和”2个方面。“比德”是指自然“比德”之美,即以山水为美的思想。《论语》中讲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正是这一种思想的体现,结合山水与人的智和仁,说明人的道德观念的不同,眼中的山水之景也会有所不同。比德不仅仅是对于山水这样的大景,也存在于如植物般的小景,在植物小景中可以依据植物不同的自然属性赋予不同的人性化品质。比如梅兰竹菊,梅花“凌寒独自开”的清雅;兰花生于幽谷的飘逸;竹子坚挺不拔的气概;菊花经历风霜后的高洁……如万科第五园植物意境,广泛应用了竹,选取刚属性的刚竹、紫竹等,彰显出竹的高风亮节,坚挺不拔,以竹寓意,借景抒情。“和”则是指“天地人和”,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中和”,即有机融合园林景观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化对立为平衡,以人为本的“和谐”对待,使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同时还可以达到协调之美。

3.2道家文化分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说是道家最出名的论断之一,园林景观也将这一“道法自然”合理地运用到造景手法中,强调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如芙蓉古城,其正是吸收了道家文化,因地制宜,在叠石和理水上顺应自然,模拟自然山水,形成“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园林景观中“虚”“实”则是吸取了道家“大象无形”的精华,将“虚实”之间互相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如上海九间堂,其布局则将“虚实”体现得淋漓尽致,远方的建筑与近处的水景虚实结合,建筑又与周围植物山石虚实相济。透过墙洞一眼望去,水面上的景色不再单调,除去原有倒影之外更与墙外之景相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墙洞宛若一幅画卷,墙外之景犹如水墨般跃然纸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3.3风水文化分析

中国风水理论是一门古老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学说虽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不可否认它蕴含我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建筑学、地理学、景观学等很多方面的智慧,且体现中国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风水理论对历史上城市及园林的选址、建设产生了深远而又巨大的影响,同时对现在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也具有非常可贵的参考借鉴和研究价值。从古代人的观点来说,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古代的园林景观建设首先考虑风水问题,在风水中就是“山水聚合,藏风得水”。老子推崇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用现在的话来讲,选址的基础就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园林风水是传统风水理论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寻找和创造有生气的地方。这种生态环境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避风向阳、山清水秀、草长莺飞、树木旺盛等,而这些方面在生态建设中也都有体现。我国的风水学家梁惟朝认为,现在的风水学说,是结合传统风水理论中具有科学性的东西与现代社会环境学,然后共同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中。

4结语

园林景观自古以来就被“皇家”和官宦之家所重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园林景观则是更多地被老百姓所应用和欣赏,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变得丰富多彩。地方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融入当地文化,栽植当地树种,在保证其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兼顾到其文化性和内涵,在园林景观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天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探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1)

[2]吴展齐。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A].《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V[C].《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1)

[3]王利,赵亮。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2)

[4]尹晓堃,薛瑨。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4(16)

[5]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6)

[6]李炜。浅析植物绿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7]王慧君。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配置与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

[8]冯治理,周敏。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题与文化[J].科技资讯,2017(27)

作者:张媛媛 刘存 单位:山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市兰德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第五篇: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的基本概述

1.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有一个独特的概念,一般分为两种解释,在学术区文化中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的中国在不同文化的不同领域中传播到现在;在目前的认识中,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具有独特、悠久历史和传承文化的特定地区。对当今世界地域文化的理解是,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随着相应的自然变化和历史变化,经济发展和政治中心呈现出运动和形成特色文化的趋势。

1.2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在特定区域的设计时,利用园林建筑技术和技术工程,对植物类型、区域地形和地方建筑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在人类的帮助下,城市景观设计更加合理,使景观更具观赏价值,在实际利用功能的过程中,加快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手段是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一般审美和生态环境的景观艺术,并通过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使人们能够欣赏到绿色景观过程中的地域文化的魅力和特征,以及景观的历史意义。丰富和欣赏园林艺术的精神和文化方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景观建设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景观设计风格逐渐增强,但它缺乏城市的地域特色,各个城市的景观也失去了原有的生动色彩,观赏价值也大大减弱。因此,应重视在城市景观中引入独特的地域文化,并通过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进特色城市化建设。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祖先精神文明的结晶。

3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3.1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来源

在园林景观过程中,应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基本前提。设计师的设计思想随着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给设计师的创作流程带来了丰富的素材,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多色彩,体现了地域特色的景观建筑。在景观的创作中,有必要深入考虑当地原始文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人文习俗,在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灵魂。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从地域文化出发,寻找每一部分的设计来源,并从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找到设计材料,以确保地域文化特征的内涵能够充分表达,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3.2从地域文化上的呈现园林景观

目前,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和需求不断提高,这种区域性的文化展示方式需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许多方面得到充分贯彻。园林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园林景观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园林景观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设计,从而迅速融入地域文化。

3.3园林景观设计是发扬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工作中,人们想要了解地域文化,从风景中可以更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需要仔细品味,而且景观对公众开放。从居民和游客的角度来看,开阔的视野是能够更好地体验独特的地域文化。总之,要更好地发展地域文化,就必须在景观设计中进行,这将带来意想不到的表现和创造性。

4园林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的方式

4.1保留传统地域文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当地文化,保护当前文化特征,改造闲置建筑,保护原有形态,将建筑空间从简单到复杂,从而调整建筑构件,确保当地文化,减少当地文化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调整住屋,能够融入景观设计的思维,提高建筑欣赏的程度。改善历史建设,确保其历史建设的保护,从而突出传统文化。

4.2地域文化特色的抽取

为了实现景观设计的目标,设计者需要安排建筑区域的资源,以获得更理想的象征元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密切关注元素符号的表现,以更好地反映区域特征,为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整个过程中,元素符号可以用来充分表达当地的特点和习俗。

4.3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和文化习俗密切相关,文化差异使城市环境空间的设计风格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接近彼此的信息,世界逐步走向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融合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外国文化涌入我国,许多城市园林设计吸收了外国的设计风格。在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模仿其他设计风格,丧失自身的特点。为了突出城市区域的特点,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4.4再现历史文化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遗产,在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创新,只需保护历史和文化内容逐渐淡化。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景观修复的方法来再现历史,保存历史和文化产品,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景观欣赏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设计师需要完全熟悉当地历史,然后才能在景观设计中复制它。我们不仅要模仿原始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形态,还要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再现历史。

4.5注意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

在分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合理运用的基础上,既要注重传统文化要素的表现和应用,又要注重现代要素的合理展示。传统与现代化在景观景观中不相互矛盾,在设计上可以合理地结合,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景观文化的审美和高质量追求开始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特征。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大多数园林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无法融合。景观设计应依托传统文化,表现差异,同时承担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农技服务,2016(05).

[2]陆金立。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

园林论文 篇七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的报告

一、城市园林景观简介

所谓城市园林景观,是指把园林的理念运用在城市建设中,利用乔灌木的配植、铺装的选择、小品的搭配等,创造出适应各种建筑物及辅助设施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增加园林绿化率,优化环境卫生、丰富城市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城市园林绿地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不同的绿地类型,对园林造景、植物配植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环境对绿地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园林景观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认清园林绿地的类型、景观作用、使用人群、周边环境等应当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工作。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的功能简介如下:

三、城市园林景观要素:

景观要素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一) 园林植物树种的选择:

在绿地的整体景观中,需要运用乔灌花草的高度差异,创造出层次有致的绿地空间,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过渡自然。既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特色,又可与周边的园林景观相协调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1, 注意色彩的搭配 由于树种分为有常绿树种、落叶树种;观花树种、观叶树种等,为保证绿地景观色彩的丰富度,使得四季有花,常年有绿,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从而使得该园地的色彩丰富,具有层次感。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

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 2, 合理调节采光率

小区朝南的一面的树种选择由于关系阳光的利用,所以应考虑居民在四季中对采光的不同要求。为达到春观花、夏遮荫、秋变色、冬落叶的景观效果,落叶的开花乔木树种是较好的选择。在选取树种时,不同开花季相的树种相搭配,使得春夏有花,好遮荫,秋冬落叶,迎暖阳。在乔木中间或配植长势较高的花灌木,满足植物景观层次和色彩上的丰富。

(二)花灌木的选择:

1, 绿篱的选择可以考虑有刺花灌木:

首先可以避免因设置人工护栏影响整体造景,其次可以有效防止人群进入所保护绿地,最重要的是绿篱的色彩丰富、层次多样,很好的为整体景观增光添色。 2, 垂直绿化时可采用花灌木:

在坡岸、围栏、花架、围墙等处配植常绿开花型花灌木作为垂直绿化时,使原本灰暗的建筑变得生机盎然,特别是在一些不雅的建筑周围,如厕所、仓库等,景致丰富、生动的花灌木不仅仅起到了很好的遮蔽作用,而且创造出一个层次有致的私密空间。 3, 分割绿地空间采用花灌木

在小型游园或者小区的集中绿地中利用花灌木可以很好的分割空间,或开阔、或封闭、半封闭,满足各类人群对游憩、私聊、晨练等不同的需求,达到明快、幽雅、清秀等景观效果

(三)草坪的选择

草坪用于地面覆盖,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二次飞尘,或者创造绿毯般的富有自然气息的游憩活动与运动健身空间。 1, 草坪最适用的应用环境是较大面积的集中绿地,尤其是自然式的草坪绿地景观面积不宜过少,因为就空间特性而言,草坪是具有开阔明朗特性的空间景观,许多观赏树木与草花错落布置于草坪四周,可以很好的体现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功能与审美特性。 2, 对于狭窄的的规则式建筑环境绿地,如未采用边界植篱造景,且树木较少而规整排列, 则设计低矮的草坪会使环境更为整洁明朗。 3, 功能不同的草坪,选择的草坪植物也各异:游憩活动的草坪和体育草坪应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植物,如狗牙根、马尼拉、早熟禾等; 观赏草坪则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如天鹅绒、早熟禾、马尼拉等。

(四)水体的设计

水体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山和水的关系关系密切,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一般来说,有山必有水,“筑山”和“理水”相辅相成。 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且利用山石点缀。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达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立意。

设计师常常在住宅小区中设置各种类型不同的水体,一方面是为制造出明净、秀丽的水景氛围,生动小区园林,另一方面也是迎合人的亲水天性,使居民生活其中,生活更多趣味。

(五)其它: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它们是大自然所赐,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并合理运用这些要素,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艺术。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一) 铺装

园路的功能除了在于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因此铺装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道路铺装生动多样,平添散步的乐趣,广场铺装整洁大气,显示广场特有的人文风貌,水岸铺装清秀活泼,拉近了人和水的距离,通幽小径变化多样,是游憩、私聊的绝好导游。 如下图所示为某山庄的绿地概貌:

如左图所示为某山庄的绿地概貌:

小路曲折有致,铺装形装变化多样,给原本规则式的绿地景观平添了几分生动。 如左图所示为某广场的路面铺装,简洁明朗,大面积的铺装并没有使广场显得呆板,色彩和形状的恰当运用使广场体现出设计者对广场的定位理念。

如左图所示为某小区的道路: 彩色的路面,蜿蜒曲折,再配以条石相辅助,道路引导着居民进入家门尤其显得生动,温馨的气氛扑面而来。

如左图所示为某茶室中一角: 以条石为路,鹅卵石作为镶嵌,古朴自然,配以茶风,整个茶室的氛围 显现在这一石一椅之中。

(二) 墙体

过去,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群众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另外,现代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如左图所示:

简洁的墙面和铺装配以假山、水池、植物,使空间明朗而不单调,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

如左图所示为一乡间别墅:

灰色木栏式的墙体与周围树木的色调相融合,用红色的烟囱和白色的墙边不仅使墙体 避免色调低沉,而且满足了乡间别墅与大自然相协调的要求。

(三)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很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和防护性的

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一般在设计中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合肥火车站的各个组团花坛设计的高度恰好是人们坐下时的合适高度,正是为了在简洁广场的同时为旅客或游人提供休憩的座椅。如右图所示。 如左图的垃圾箱: 四周用木栅栏围起桶身,避免了日常塑料垃圾桶在园林景观中的突兀,既给人以美观的感觉,又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

如左图所示为一树荫下的座椅:

在空旷的草坪上,在一棵孤植树下,如果设置的是普通的条形座椅,那么可想而知景观会显得呆板单调,但是把条椅设计成曲折形状,那么空旷的草坪上因为它的点缀显得具有动感。

如左图所示为一街口雕塑:

雕塑为一个倾斜的茶壶在向三个茶碗里倒水,茶碗飘在空中,让人似乎听见倒茶时的水声叮咚,意味深长,再配以水池,雕塑整体给游人的感觉就会是动态、明净的美。 篇二:园林调研报告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通过景观园林绿化这门课,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规划,包括幼儿园、中国小、企业、公园、森林的绿地规划,根据建筑和环境的需要来对周围景观进行人性化设计。通过了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刻的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求。

我们作为学设计的学生应该以艺术美学为出发点,从书本或是实际工程中吸收丰富的形式语言,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外环境建设的学科之一,但是核心都是以人为本,内容和涉及的要求都比室内设计要严谨的很多,要考虑的也很多,综合建筑的种类和形式进行规划,力求达到形式美和功能全,科学和艺术融合统一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通过老师上课对植物的分类以及种类的划分,大部分都是装饰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提高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中公园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繁荣起来,因而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日益显得重要,人们产生了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空间设计方法的迫切需求。通过上课所学到的知识我也想对幼儿园、中国小、企业、公园等这些周围进行规划进行景观设计。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公园中各景观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综合考虑公园的主题、空间、功能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而使人们能够在公园中,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享受,相关概念、规划标准、设计趋势等基础理论,阐释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功能分析、交通组织、空间体系等内容,并且通过教学实践的介绍,清晰地将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过程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使初学者能较快地进入到设计学习中去。

我认为无论是景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中心思想都应该是以人为本和,其次是生态原则。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园林绿化具有以下功能: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调节湿度;影响气流;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滞尘作用;杀菌作用;降低噪音;净化水体和土壤。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通过查找的资料构图追求严格的对称、规则;尺度追求宏伟;气氛严谨肃穆,政治色彩浓厚。植物配置常绿树种特别是松柏类过多,落叶树种、灌木、地被及草坪类相对过少;而更适合不同情况的自然栽植较少,导致空间郁闭有余而开阔不足,色彩绿有余而色不足,气氛严肃有 余而活泼不足,与人的距离有余而亲和性不足,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园林绿化也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和人民的生活一样变得丰富多彩。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自由;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植物配置更加因地制宜,绿化层次更为合情合理。花灌木、地被植物特别是草坪的大量应用,覆盖了黄土,不仅增加了绿量,而且还扩大了绿地的可视范围,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

植物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环境中,是其他环境因素和活动的关键环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氧气。人类的衣食住行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取之于植物,而且植物能涵养水源、吸收粉尘、过滤噪音、调节气候、减少温室效应、净化水土气中的重金属、so

2、no

2、cl2等有毒有害物质,保护、监测并改善环境质量。此外,植物还能固坡护沙、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绿化都市、营造庭园景观,有利于人类创造最佳生存环境。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方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园林绿化结课论文

班 级:环艺101 姓 名:李哲夫

学 号:100605004篇三:景观调研报告

【摘要】 文塔广场,占地一到两千平方米,由“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组成。位于其中心的文塔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被包围淹没在石屎森林中,直到荔湾涌改造建成文塔广场,才又成为附近一个显著的人文景点,并成为西关最有文化品味的地方。下沉式的文塔广场使文塔与旁边车水马龙的马路隔开,意图在喧闹中固守着一分老西关宁静,供人们停留休憩。 本文将从实地调研入手,深入探讨文塔广场改建的合理性,以提出使其更人性化的建议。

【关键词】

文塔广场 荔枝湾涌 改造 西关文化

一、调研基本情况说明1 调查背景和意义

文塔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是广州市区内唯一的功名塔,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外形犹如一支笔,是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荔枝湾涌改造后,文塔周围又修建了以流水为墨、以地面为纸、以石景假山为砚的、占地一到两千平方米的文塔小广场。文塔见证着荔湾的历史,荔湾也确实不断诞生文人雅士。泮塘也成为领南文化风俗的发源地,成为游客领略西关风情的闻名旅游点。 本次调研将观察改建后的文塔广场内人群活动、采访使用人群对其感受以及现场体验,旨在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调研结果,针对文塔广场的空间体验提出实用方案。 2 调研范围及对象 调研范围:

文塔广场及荔枝湾涌一带 调研对象:

文塔广场及周边活动人群 3 调查思路和方法 调查方法: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实地勘测、问卷调查、座谈访问、资料查阅、模型分析5种方法,以实地勘测、问卷调查、座谈访问为主,资料查阅和模型分析为辅。

座谈访问法:主要进行现场勘察工作,对文塔广场的现状,以及人群在文塔广场的活动方式进行细致了解。

问卷调查法:前后进行了两次问卷发放。第一次问卷以简单回答的形式小面积发放,随后针对问卷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修改;一周后,进行了第二次的选择题式的问卷发放。

座谈访问法:为了更深刻的了解沙正街人行道文塔广场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荔枝湾涌随机采访路人。

模型分析法:通过调研建立相关模型,从而反映并分析文塔广场空间。 调查思路:

二、使用人群调研与分析

1 使用人群基本情况 2 人群使用意愿与行为特征 人群对改造现状的满意度 使用意愿与功能空间 使用时间特征

出行方式与交通时间

区位选择意向 3 不同人群使用需求分析

三、现状调研与分析

1 现状概况 2 原因

四、总结与建议

1 调研情况总结(需求、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具体建议

五、结语

附件:调研问卷篇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调研报告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调研报告

再造国家园林城市新辉煌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形成城市景观风貌的物质载体,其建设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园林绿化工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特色初步显现,十五年来,我县城区从一个普通县城,逐步建设成为山西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不断攀升。目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鼓改革之劲,立赶超之志,求更大突破”大讨论之时,我们认为我县园林绿化工作应在国家园林城市基础上再造新辉煌,力争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我县建设成为宜居、宜商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再作新贡献。

一、工作目标

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十二五”奋斗目标,把“生态立市”的任务完成的漂漂亮亮。今后几年,我们认为我县不仅要把宿迁中心城市规模做大,实力做强,而且应该把中心城市的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应当说,前几年我县在“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在“中心城市的做优、做美”上,投入不足,力度不大,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不能适应建设生态宿迁的需要。目前我县应该从建设生态宿迁、擦亮生态品牌的高度,确立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

二、现实意义

“生态立市”是县委、县政府面向全体市民作出的一项庄严承诺,我们必须从建设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实行差别竞争,优化投资环境的基础条件。城市既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发展现代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依托。建好城市园林,搞好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聚集人口、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城市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城市发展。这是被许多发达地区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展示一个城市环境的“名片”,优美的绿化环境是城市的“无形资产”。对于我县来讲,生态已是我县的名片,又是我县的资产,既然是“名片”,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她擦得更靓,既然是资产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她做得更大。

(二)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流动的音符,是展示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仅体现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体现在宽阔、繁华的城市街道上,更体现在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上。优美的绿化环境,对人的行为是一种规范,对人的心灵是一种净化,对人的身心更是一种呵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而且要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城市园林绿化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广大市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创造一个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的需求。 (三)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永续资源,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的 “骨架”,广场是城市的“客厅”,那么,园林绿化就是城市的“肺叶”。搞好城市园林绿化,有利于增强城市抵御外部生态灾害侵袭的能力,削减城市自身排放污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许多事实证明,绿化状况与城市的命运兴衰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在中外历史上,不少曾经商贾云集、市井繁华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逐渐衰落,有的甚至湮灭大漠。我们必须引以为诫,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立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

在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思路,处理好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各个方面问题,科学指导,把宿迁园林绿化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一)坚持因地制宜,解决好高标准规划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城市绿化及园林设施的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把建设美好人居环境作为园林绿化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既要重视街道、广场、景点、景区以及地震避灾的绿化建设,又要注重工作、学习场所,尤其是居住区的绿化建设,使园林绿化深入百姓生活,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使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在住、行、游等各项活动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味。坚持因地制宜,把宿迁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的优势和魅力所在,失去个性和特色就失去了谋求发展的吸引力。对此,要从我县人文景观、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等方面着眼,着力创造宿迁的“水、名、绿”三大特色。“水”就是围绕流经城区的大运河、古黄河、六塘河、民便河等四条河流做足做好文章。“名”就是要放大宿迁历史文化的效应,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城市的文脉和渊源。“绿”就是要把“绿色引入城市,把园林引入家庭”,做到以绿量见规模,以绿荫见水平,以绿化见美化,以特色见风格,逐步形成“一街一景观,一路一特色”。 (二)坚持品位要求,解决好精品园林建设的问题。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标准高、要求严的千秋工程,必须把树立精品意识、建设精品工程贯穿建设工作的全过程。无论是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城市广场的工程建设,还是主要街道、干道、滨河湖路、林荫道的绿化美化,都要立足于多出精品力作,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上。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不仅要靠高起点的规划来指导,高标准的设计来体现,而且要靠高水平的施工质量来保证。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在各类工程招标中,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把好的队伍、好的方案选出来,实现城市园林绿化项目数量上的递增和质量上的提升。 (三)坚持规范执法,解决好绿地管理的问题。规范管理,依法治绿,是实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在依法管理上狠下功夫,坚决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把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真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已经制订出台的“绿线”和“绿色图章”等一系列文件执行,切实做到依法治绿。城市管理部门要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绿化配套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和验收,对已建好的工程项目,进行回头看,特别是居住区绿化,是我县绿化方面的软肋,要确保园林绿化指标不被打折扣,而且环境要优美;对确实没有足够空地进行绿化的,依法收缴绿化补偿费,实行规划建绿,异地补绿;对违章建筑和有碍城市观瞻的,进行彻底清理,实施拆迁还绿;对绿化未达标的单位庭院,要限期绿化到位;对损绿、毁绿、侵占绿地的行为要严管重罚,强行入轨,坚决遏制各种违章现象,做到绿化一片,保护一片,巩固一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古树、名木就是城市的年轮,是历史也是文化。没有古树、名木的城市,就是没有历史的城市。在城

市建设过程中,不得随意砍伐、迁移一棵大树,切实保护城市的每一棵树木和每一寸绿地。

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全县上下必须认识统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把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任务,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才能确保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如期实现。篇五: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一、卷首语

二、团队合照

三、团队介绍目 录

四、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总结报告

六、苏州园林的美丽风貌(彩页)

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 指导老师:吕艳(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班主任) 小组成员:

组长: 袁雯菁(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组员: 吴乃蕴(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柳 叶(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韩悦崎(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杜晓芬(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徐雅婷(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0801班) 团队实践目的: 苏州市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乡,气质婉约是它的特色,正因为苏州是这样的历史名城,才孕育了具有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

本次活动以记录苏州园林风貌为主要目的,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展示苏州的绝美风光,突显其旅游价值,同时记录苏州园林的破坏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园林的开发度,针对苏州园林的价值与意义,提出苏州园林更好的利用方案,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弘扬园林文化,使苏州更好地走向世界。

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总结报告

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

衣诀翩飞,蝴蝶惊梦,刹那芳华,是谁,伫立于秋的尽头,沁湿了薄衣,风奏离歌,嶙峋成曲,重峦叠嶂,叠迭起寒涟徐徐。 像个神话,苏州园林的神话。

走过小桥流水,穿过细雨古巷,领略苏州园林的细致和典雅,下面就由我执笔,归纳总结一个多月的调查„„ 我们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怀着对历史文化的热忱,在7月、8月两个月中对苏州园林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其中包括对现在的风貌、建筑特点、现状、开放程度、历史文化意义等的调查,其具体分工如下:

我负责对苏州园林的整体风貌和建筑特点,即造园艺术进行拍摄和研究; 吴乃蕴同学负责调查苏州园林的现状(包括园林现在的对外开放程度等等);

柳叶同学负责调查园林的破坏程度,现有的保护措施等 韩悦崎同学负责调查园林的开发度,阐述园林开发途径和如何更好地利用;

杜晓芬同学通过调查苏州经典园林的沿袭,阐释其意义和价 值;

徐雅婷同学负责问卷调查(苏州市民对于苏州园林的看法),并总结其心得。

在这段调查期间里,成员不但相互配合得很有默契,而且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朋友相处,这也是这次调查让我们受益的。

下面是对每个成员的实践报告的总结:

我着重调查的是苏州园林风貌和建筑特点,构园风格。调查期间,不仅对各园的风貌进行拍摄,更了解了园林的建筑风格,风貌的话就以照片形式展示给大家了。建筑则围绕位臵、形体与疏密、建筑类型、造型、空间处理、色彩进行留意和调查,并且围绕建筑与山、池、花木的配合,与太湖石的配合对水的处理等各方面展开调查(在访问的时候也有涉及到此类问题,并且请教

了陈处长),从苏州园林中尽情地品位了烟雨如画的江南„„

吴乃蕴同学面对苏州园林的现状,包括苏州园林现在的门票价格,园林的开放程度等进行细致的调查,意识到园林门票价格上涨与园林保护存在着矛盾,也讨论了园林的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现在园林的免费导游服务等,调查结果认为要加大宣传苏州园林,一为开放,二为保护,两者有机结合。

柳叶同学面对园林的破坏与保护展开调查,发现园林在建国初期时破坏很严重,然后开始修复,相关的文物,包括园中楹联、文字材料的保护都不够,并且提出保护建议等。她也积极地和陈处长谈论园林的保护问题,相信她此次获益颇多。

韩悦崎同学,看清当前形势,着重研究了苏州园林的开发和利用。觉得苏州园林在开发的同时还有做的不够的地方,那就是一些花草树木的保护,这些都是我们忽视的地方,并且意识到园林中的植物不但有观赏价值,更加有经济价值和效益,如生产药材、香精、木材、果品、粮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忽视的地方,而韩悦崎却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从而进行了研究。“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实践”这是她的勇敢而乐观的追求。 杜晓芬同学则针对苏州园林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究,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山水的意境、精致的建筑、高雅的艺术、丰富的内涵,所以苏州园林才成为了私家园林的典范。

园林风格论文 篇八

关键词: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西文化;融合

鼓浪屿地处厦门岛的西南一角,该岛屿深受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地。鸦片战争后,随着闽南地区厦门通商口岸的开埠与鼓浪屿租界的建设,西方国家为满足其殖民扩张需求不断将西方文化输入闽南地区和鼓浪屿,在这个面积仅有1.88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形成了中西文化融合的近代私家园林,其中独具特色的景观与人文风情离不开富有浓郁西式园林特色的建筑。今天,鼓浪屿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园林景观,以及中西文化融合的文化特质,共同构成了鼓浪屿特色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目前,学者对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研究成果极少,缺少系统性区域的综合整体的分析归纳。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勘查和归纳分析对现存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案例进行探索分析和归纳总结。根据调查,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数量众多,留存至今的大都为华侨园林,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建筑装饰和喷水池等带有西方园林的特点,呈现中西文化的融合趋势。

一、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南京条约》签订后划厦门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洋园林亦进入闽南地区。作为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屿,鼓浪屿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渔村,但后来鼓浪屿被划定为租界,西方文化的涌入深深影响着鼓浪屿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面貌,使整个村落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碰撞交汇的重要区域。两种文化的交流也极其明显地反映在园林营造的变革上,鼓浪屿至今还留存一些受外来园林风格影响的私家园林。19世纪末期,鼓浪屿在外国人眼中已经“像欧洲南部的城市一样”呈现出“一幅悦人心目的图画”[1]。兴建一座园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清末民初,归国华侨在开创中西文化融合下的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归国华侨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以期报效故土,在鼓浪屿兴起私家园林的建设风潮[2]。在这种情况下,鼓浪屿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近代私家园林。辛亥革命后新鲜的西方事物更如潮水般涌入鼓浪屿,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也体现出越来越多的近代西方园林元素。“造园之艺,已随其他国粹渐归淘汰。自水泥推广,而铺地叠山,石多假造。自玻璃普遍,而菱花柳叶不入装折。自公园风行,而宅隙空庭但植草地……”[3]。在这些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有菽庄花园(港仔后路7号)、黄家花园(晃岩路)、观海别墅、容谷别墅(旗山路7号)、番婆楼花园(安海路36号)等。

二、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分类及代表作

通过对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实物进行实地调查、归纳分析研究和梳理,可将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从整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即“中国传统文人”私家园林、“仿外来西式”私家园林、“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

1.“中国传统文人”私家园林

菽庄花园,位于厦门鼓浪屿的港仔后路7号,是清末民初的古典园林,1913年9月落成,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注重诗文,属于“中国传统文人”型私家园林,是鼓浪屿最重要的私家园林之一。菽庄花园园主为林尔嘉,于1913年写下《建造菽庄记题刻》记录了菽庄花园建造的经过:“癸丑孟秋,余于屿之南得一地焉。翦榛莽、平冀壤,因其地势,辟为小园,手自经营,重九落成,名曰菽庄,以小字叔臧谐音也。”整个园林经过精心的布局和设计,在有限的不到十亩的坡地,创造出无限的广阔空间,把周围的景色全纳入园林的怀抱。整个园林共有景点十个,包括顽石山房、眉寿堂、小兰亭、观潮楼、壬秋阁及十二洞天等。在具体设计上,菽庄花园借鉴传统园林设计中的“欲扬先抑”手法,先把海“藏”起来。进入园门,前面为一照壁,挡住了视线,见不到海,回头一看,只见门楣写道:“藏海”。绕过月洞门,走过竹林,顿然视野开阔,平台宽广,大海扑面而来。位于海中的“观潮楼”,可以欣赏美丽的滨海景色风光,只可惜后来被台风吹到而销声匿迹。1922年,建造壬秋阁,这座阁有粉墙、琉璃、翘脚、飞檐,整体风格玲珑雅致,阁中还有苏东坡像,为吴石卿所刻,吟侣们以此为题吟诗作赋。从壬秋阁过去便到了一个园中园。园中有一水池,池中有一小岛,岛中立一座1924年落成的小兰亭,据说是效东晋王羲之修禊了三次。主人在《菽庄小兰亭征集录》中写:“纳山海之景于一园,集园中之胜于一亭”,可见此亭在他心中的地位。亭的旁边有两座桥,一为仿竹节的拱桥,一为台北板桥别墅的小板桥。亭子、驳岸也都仿竹节。水池北面筑有一大假山,按地支分裂称“十二洞天”,采用多色砂岩、砾岩等海礁石做成,为闽南少见的碎石堆砌式大假山。山的构思独特,有十二洞,分别以12干支和12生肖编序,洞洞相联,让孩子们去追玩,显出跳动出没的动景。安卧的长桥、浮动的海潮一静一动,岸边花木扶疏,园内亭台楼阁精巧雅致,各种园林要素淡雅高洁,与周围的滨海景观和天空浑然一体,使得整座花园更有闽南园林的风情。

2.“仿外来西式”私家园林

黄家花园建于1919—1925年,位于晃岩路25号,其主人是印尼糖王黄奕住。黄家花园处于鼓浪屿中心位置,在石勘山之麓坡地上台地,地形上有天然的优势,主要有中楼、北楼、南楼、附属建筑和一个占地广阔的花园所组成,整体园林环境十分幽雅。由于园林的主人受西方审美意识影响较深,所以整体私家园林充满欧式风情。黄家花园积极借鉴西式园林要素,将西式园林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不可多得的“仿西式园林”的经典之作。黄家花园的总体园林平面图为不规则形状,布局上采用对称式中心轴线进行布置,从体育场、环状园路、长方形的欧式风格园林节点、环状园路、中楼建筑的台阶和平台、建筑内部的大厅和后花园构成了该庭园的主要轴线。号称“中华第一别墅”的中楼位于中心位置并比两侧附楼后退20米,两侧为对称的南楼和北楼,居高临下俯视底下的体育场,视野非常开阔,气势宏伟。三幢建筑围合的绿化空间为长方形的欧式风格园林,布局规则,布置修剪整整齐齐的绿化植物,正中间设置有极有特色的西式景观喷水池,中间有装饰精美的圆形喷水盘,其下面有一根欧式柱。整个喷水池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纹样和装饰线条。水池的旁边便是供人散步的景观步道。四周都环绕特色的欧式栏杆来围合空间,有四根欧式灯柱。左右两侧为半圆形的休息区,摆放室外家具供人休闲所用。置身其中,掩映在高密的榕荫之下,非常幽静。从庭园的右侧主入口门楼进来以后,扑面而来的有欧式的花钵、灯柱等园林小品,然后看到了半圆形的大广场上种植一株茂密榕荫的大树,往前行就到了长方形的欧式风格中心园林节点,延伸到南楼前的绿化景观,构成了该庭园的次要轴线。黄家花园不论从设计的精巧、环境的选择、建材的质量等方面来看,还是从景观的配置方面来看都是上佳的,当年被誉称“中国第一别墅”并不夸张。即使90年后的今天,纵观厦门众多高楼或别墅,尚且没有一栋别墅可以望其项背。

3.“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

第一,以黄荣远堂私家园林为例。黄荣远堂私家园林建于1920年,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是鼓浪屿近代“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菲律宾华侨施光从是黄荣远堂最初的主人,该园也是依其图纸所建设的。1937年,黄仲训将其买下作为办事处总部新址建筑和私园。黄荣远堂近代私家园林的面积虽然不大,但能利用有限空间充分结合园林建筑、山石、水池、绿化植物等园林要素,把西式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和谐地融合起来,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园林的精品之作。整体庭园平面图为不规则形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位于用地的最北部,留下开阔的南面场地作为园林营造地,气势宏伟。宽敞的庭园位于主体建筑的南面,整体布局上采用轴线进行布置,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常用手法。依据由南至北的轴线,从正大门的门楼、中心椭圆形的西式水池和环状园路、主体建筑大门的台阶和宽敞平台到建筑内部的大厅构成了该庭园的主要轴线。在中心椭圆形的环形园林节点设置一双圆形的景观水池和环形的绿化植物,采用“障景”的造园方法在正中间独置一座中国传统园林的大石头作为遮挡,避免正大门口外面的“对冲”。庭院的东南地方处理为绿地,西南地方则结合地形沿着围墙堆砌山石,有曲径通幽和开敞悠闲之感。中式假山舒缓的轮廓毫无峭拔雄奇之势。在山石平台上面布置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造型各异、尺度宜人的西方景观亭。景观亭都装饰以西洋风格的柱式,小巧而精美。整体庭院主轴线的正大门楼、椭圆形的景观水池和独置的假山石、主体建筑大门口的宽敞台阶和平台;次要轴线的中式假山和西式景观亭,以及园路和花草树木等园林景点,构成了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最为常见的中西融合的园林景观效果。第二,以李清泉别墅私家园林为例。1926年开始,旅菲华侨李清泉建造其私家园林——李清泉别墅私家园林,该园位处鼓浪屿旗山路7号,同样是鼓浪屿近代园林中独具特色的代表性园林。李清泉别墅私家园林中有西式喷水池、假山石、景观亭、南洋杉等绿化花木,把西式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要素和谐地融合起来,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在别墅主体建筑门楼和屋顶平台可以远望厦门岛,很适宜闽南地区气候的生活起居。整体私家园林的面积不是很大,平面为不规则形状,采用南北轴线的形式布置整体布局,从大门入口、景观台阶、外方内圆的中心节点的西式水池和环状园路、主体建筑大门的台阶和门厅到建筑内部的大厅构成了该庭园的主要轴线。从入口大门进来,沿着景观台阶而上,在右边则是小假山和一个半圆形的养鱼池,左边是利用堆土形成的大假山,两座假山上分别建有一座观景亭,在亭上可远眺对岸厦门的优美景色。松散的布局与稚拙的形态轮廓是园内假山的基本特点,然而该院周围群列自然巨石,以借景的形式提高园中假山的观赏性,将海岛地区的叠石造山特点充分展现出来,符合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4]。园林中心节点形状内圆外方,并设置有欧式园林喷水池、景观雕像和修剪成规则的几何形状绿化植物和彩色花岗岩卵石铺装纹样小径。喷水池旁的圆形小路铺装有蝴蝶形、卷草形等许多传统吉祥意义的图案。这些精美的彩色图案使整个私家园林显得更加秀美。在中心节点的左侧有大面积的果树与绿地,并设置一座西式景观六角亭。整体别墅私家园林在绿化植物配置上较为自然,许多盆景植物、攀缘植物、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组成了舒适宁静的别墅私家园林环境。主体建筑的左后方则有一个半圆形养鱼池,让人感觉庭院深深。第三,以番婆楼私家园林为例。1927年开始,福建省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设番婆楼花园,该园位处鼓浪屿安海路36号。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将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假山、戏台、乐池等园林要素组成高低错落的景观。番婆楼花园中的一个大门楼属于西式风格,该门楼有着独具匠心的立面造型,两只金丝鸟的雕塑立在门楼顶部两侧,取富贵吉祥的涵义;地面的植物纹样铺装也是独具特色。平时西式大门不开,大多从旁边的小门出入,数十层石阶贴墙而置,两侧的围墙设有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中式漏窗、镜洞和诗词照壁。围墙用浮雕来装饰,植物叶子的浮雕为整个花园增光添彩。而栏杆上的浮雕题材则为中国花鸟山水。在假山的堆叠营造上,番婆楼花园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进行充分利用,假山形似天然溶洞,体现出中西合璧混搭之美。住宅建筑装饰风格也是中西文化图案的相互融合。戏台、通道及乐池位于住宅前部。花园假山有以下几个特点:(1)富有变化。假山因地就势,加上一些浮雕、诗词照壁的艺术处理,更显精心。(2)模仿自然。从局部到整体,假山的构造与纹理形象模仿自然,与自然接近;尺度虽小,但已把山的空间形象集中表现在有限的空间内。(3)精致精心。假山结构严密,不论是片状,还是条状,甚至不规则形状,其细部与整体融为一体。此外,笔山路5号的林文庆别墅园林、笔山路9号的亦足山庄、康太路5号的梅园、鹿礁路的美园、福建路的怡园、了闲别墅园林等也都是鼓浪屿近代较为典型的私家园林。

4.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特点

园林只有尊重当地的文脉才有生命力[5]。通过对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类型和代表性案例探索分析和归纳总结,可见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一些特点。第一,园主人的爱好、学识、修养等深深影响着园林的风格。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园主多为归国华侨,他们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在思想上也比较开明、豁达,对西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高,融合中西园林文化之精髓,其营造的近代私家园林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历程。明代造园大家计成曾道:“造园是‘三分匠七分主人’”,尽管园林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主持园林规划和工程的人,但园主的雅俗却直接影响造园的风格。第二,这些园林在平面设计、建筑小品、假山叠石等园林要素上既继承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美学意识,又对西方园林的审美理念、造园技术及造园材料进行积极借鉴,如引进西方现代的喷泉、喷水池、整形花坛、花架廊等,其中的一些经验和技法到现在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第三,这些园林因地制宜,采用闽南本土的建筑材料,使用闽南本土的建筑工人及其他的一些闽南本土的地域性特征,使得这些私家园林在园林造型及风格上呈现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第四,这些园林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遭受战争的荼毒已久,造园匠师流离失所,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维系传统的造园体系。而西方造园体系的引进对我国造园匠师的缺失进行了很好的弥补,西式园林的造园手法被应用到近代鼓浪屿私家园林中,深刻改变着鼓浪屿园林建筑的整体风格和细部做法,包括砖过梁、窗套等[6]。

三、从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发展得到的启示

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西文化融合的装饰风格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的特色和亮点。这些近代私家园林在继承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对西方园林的审美理念、造园技术及造园材料进行积极借鉴,融合中西园林文化之精髓,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历程。深入探析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类型实例,总结其特点,其中的一些设计思路和艺术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园林营造者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陈经纬。鼓浪屿的建筑风格及其文化背景探析[J].福建建筑,2006(5).

[3]童雋。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厦门市鼓浪屿区委员会。鼓浪屿文史资料集(第五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5]张志雄。从鼓浪屿园林看中西园林文化的交融[J].艺术生活,2008(6).

园林论文 篇九

本人20XX年毕业于勋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3月参加工作,20XX年3月来到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技术员,20XX年至今担任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园林景观项目组长,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园林绿化二级项目经理资格。由于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施工和工程管理经验。这些都使自己在业务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项目组长期间,本人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荣获了多项专业技术奖励和荣誉称号。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由我主持和参加并荣获重要奖项的工程项目情况:蓬溪县下河街街道绿化工程。

由我参加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质量评定结果为优良的项目主要有:天府大道节点景观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但注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还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提炼和系统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人从事园林、景观专业技术工作15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总结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和实施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并能独立撰写技术、工程和业务报告。因此,本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园林工程师所应达到的各项要求和能力,符合破格申报的条件,特此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