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论文>论文精选>

大学生就业论文【新版多篇】

论文精选 阅读(8.67K)

大学生就业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一

一、何为大学生就业困难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指其初次就业率不高,也包含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是指在应届生中,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除去毕业生总数得到的数值。从1999年扩招至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5%左右。20xx年后,初次就业率开始稳步上升。与此同时,高学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比如20xx年,硕士的初次就业率较前一年下降了18.7%,博士下降了13.2%。过去,不管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就业情况的唯一指标,而彻底忽视了就业质量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后,出于种种原因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并不高。尽管这部分学生被统计入已就业人员当中,但他们极有可能跳槽甚至自愿事业。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有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其实不然,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1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只能说是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校扩招并没有导致就业总人口的增加,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高校扩招政策,中国始终面临着同等数量的待就业人口。更有学者认为,高校扩招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依赖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最强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以及国有经济和国家事业单位的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被压缩。

2、二元劳动力市场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级市场主要存在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传统优势单位。由于这些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先进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在这里等待机会而不愿意去欠发达或偏远地区就业。所以就出现了在大城市里人才供大于需,而在欠发达和偏远地区又急缺人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要改变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大幅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稀缺岗位的各项待遇,鼓励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往这些地区流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就业观,正视自己的能力,准确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高校培养模式中的弊端

第一,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不符。一般来讲,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调整的,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无法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预测,只看到当前的某些热点行业,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以此为卖点扩大招生人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热点行业会逐渐变成夕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下降。而高校专业设置、淘汰速度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这种追求社会热门专业的短视行为,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第二,教育质量下滑,滥发文凭,毕业生无真才实学。

随着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但真正的高精尖人才却很少。不少高校既不注重理论教育也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放松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甚至为了追求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对学生考试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放水。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竞争力甚至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第三,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基础学科人才的挖掘。现在的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短期效应最为明显,而相比之下基础学科却受到冷遇。和应用类专业招生人数爆棚的现状相比,很多基础学科专业如历史、哲学、数学、物理等专业面临招不满人的尴尬局面。基础学科是探索和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以基础学科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需要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1、充分、合理利用市场,优化高校专业设置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受到市场、政府、高校本身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和市场的关系应该是既要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又不能盲目依赖市场。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性、前瞻性、可行性、社会参与性等几大原则。所谓合理性就是专业设置要以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尤其是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特点,要在专业分布、层次、特色方面体现地区特色;同时结合本地高校的特色、层次和教育科研能力,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由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要求地方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前瞻性。要充分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一致。也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能为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可行性是指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结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等要素。办好一个专业,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此外还要进行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应该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利用自己在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一味跟风,最后只能是东施效颦,不仅毫无效率,更造成国家资源无端浪费。高校专业设置本质上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有用人才,只有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培养模式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可。但是目前在高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还是高校或政府,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极低。笔者认为各地区的工商团体、行业协会均可以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程中来,一方面高校可以了解最及时、最可靠的社会人才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获得相应的办学经费。

2、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培养通识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一方面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凡是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都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考验着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教学管理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不可避免会带来教学质量的下滑。目前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个是课程很多但不成体系,甚至课程设置颠倒。第二就是授课内容陈旧,教师几年不更新教学内容。第三就是从教师到学生都不重视实践环节。

所以高校首先在制度层面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流程,通过专家听课,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不合格的教师要求其进行整改或再培训。同时确立淘汰机制,对学习不合格的学生淘汰至下一年级或者进行转专业。第二,加强学风和校风建设。第三,高等教育应该在发展大众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精英教育。精英人才不仅仅是指科研领域的精英人才,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存在精英。这就需要不同层次、规模的学校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培养模式上有所差异化。比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性考核,重点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

3、适合、合理的就业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并发展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及时向学生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在有需要时积极充当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中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校也要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就业观。一方面摆正心态,降低就业预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高收入、高福利的企业或者稳定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先择业再就业。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层次,开拓自我发展空间。第三,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尤其是了解、分析自我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利用实战模拟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相关面试的技巧等。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二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以平均每年60万~70万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75%之间的低位徘徊。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宏观经济导向上有意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而国际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根据研究表明GDP增速每降低1%,就会相应减少120万的就业量。数据显示,20xx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多达727万,比20xx年增长28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因此20xx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产业结构失衡,造成对大学生就业量的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式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进程就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演替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劳动力依次转移的过程。由“配第―克拉克定理”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就业总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即“非自愿性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现阶段我国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品需求大于供给,不过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依靠低成本的制造模式,这种模式还基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虽然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是由于高端知识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缓慢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供给的质量不符合劳动力所要求的质量,也就是“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二) 就业歧视问题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劳动经济学中定义,如果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力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就可以说当前存在劳动力市场歧视。目前,我国就业歧视问题较为严重,在劳动就业市场,大部分的招聘简章含有就业歧视性条款,这些条款应聘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甚至身高等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这些限制条件加大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难度,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加重。

1.性别歧视

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的情况。尽管我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对禁止性别歧视、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女大学生就业当中因为性别问题而与就业单位失之交臂的情况比比皆是。20xx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开展的“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意向”调查显示:在75家被调查的企业中,有42家(56%)愿意招男生,男女都愿意招的企业有26家(34.67%),只有3家(4%)愿意招女生。可见在人才市场上,广泛存在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同样的条件女大学生就业难度要大于男大学生。

2.学历和院校歧视

学历歧视问题在我国就业市场上一直存在,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结合自身条件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招聘单位看好的并不是人才能否胜任工作任务,而是因为这些高校学历可以制造出“好看”的人才数据。20xx年4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特别强调, 凡是教育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可见,就业歧视问题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三) 大学生自身缺乏竞争力,就业观念陈旧

当前,高校在学生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现在大学毕业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竞争力低,在求职中往往被用人单位淘汰。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适当也是限制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方面统计,大学毕业生中,35.4%期望进入党政机关工作,18.9%期望进入事业单位,13.6期望进入国企,而这三种工作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量的需求量仅占总量的22.3%。期望进入民营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仅占1.3%,但是民企需求量却占46%,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中小企业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积极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后,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20xx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xx年我国人均GDP更是达到5432美元,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20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与第二产业持平,尽管增加值与第二产业还有距离,不过这改变了过去多年来第三产业增速低于第二产业的情况,可见近年来我国正在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就业大幅增加,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 保障一个公平与公正的就业市场,避免就业歧视

机会均等是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体现,就业歧视行为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权益,而且也挑战着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要保障一个公平与公正的就业市场,首先,应当建立建全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加强反就业歧视的宣传力度;其次,在大学生就业培训中开展反就业歧视课程,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反歧视的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存在就业歧视性条款的招聘启示,规范就业市场,杜绝歧视性条款的出现。

(三) 加快高校教育改革进程,树立大学生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观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成长的平台,是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基地,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专业,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校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适当的盲目开设专业,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就业市场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三

摘要:

关工委虽然以组织老同志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工作目标,虽然在年纪、思维想法、工作理念与年轻人存在一定差距,但他们用几十年的匠人精神和工作经验引导年轻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面对当代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的外因和个人发展的内因双重因素影响而急剧改变的就业思潮,关工委如何顺应年轻人的思想,给予正确指导?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关工委;匠人精神;就业;创新创业

一、高职类学生面对的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面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有计划性地调整企业用人需求;通过鼓励学生创业,带动新型市场,分散就业压力。在全世界都在探讨“创新”、“变化”的今天,重提“忠诚”、“敬业”、“主动”之类的话题未免会让人觉得无趣和过时,但这些标贴却是关工委老同志们身上内化的绝对敬业、高度执行力和主动性工作美德,是他们希望传承给年轻人的就业“法宝”,而这是大学生匮乏的宝贵品质。

1.就业竞争环境激烈

从多家门户招聘网站信息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这两个词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而这恰恰给高职类学生砌上了双层隔墙。与本科相比,专科生只有3年的学习过程,在就职体验上稍逊一成;每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使得招聘市场对于学历要求也是水涨创高。连着很多年,只要到6月份,新闻总是不出例外地打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语,这种日趋常态化的问题对于就业学生来说似乎“没有最难,只有能难”。

2、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差异也有扩大趋势,北上广及周边城市成为学生就业的首选,导致这些地区竞争异常激烈,其他城市出现“用人荒”。再加上高职类学校与本科高校存在较大专业差异,大部分本科院校专业布局大、广、深,高职类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局限,导致专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文科类尤其明显,对外经贸类、外语类一度招生火爆却是就业困难专业。

3、就业期望值不匹配

根据最近几年麦克斯公司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追踪分析得出:80%以上的毕业生首选都是大公司、大企业或是企事业单位,认为福利待遇好、发展有前景,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效益带来的人才驱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预期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匹配困难。总结目前的就业形势,从外部环境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招聘信息不对称、难以优化配置;从学生个人因素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知识能力不适应、思想准备不够。关工委可以依据问题导向,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实现有效就业。

二、匠人精神的三点体现引导树立正确就业意识

一般说起匠人,我们的理解是把那些只会埋头干事不知创新的人叫作匠人,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关工委的老同志来说,他们是对本职工作中“匠人精神”最好的诠释。第一,“匠人”的敬业精神。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仅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而且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沉淀。他们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也是本职责任。年轻人要学的不仅仅是聆听老一辈的人的教诲,更要将敬业精神付诸行动。第二,“匠人”的执行力。“匠人”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事业精益求精,也外显在强大的执行力上。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与现在年轻人光说不做、办事拖拉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匠人”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将自己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完全显现在强大的执行力上。第三,“匠人”的主动性。传统教育充斥太多“被动教育”,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似乎没有多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父母似乎掌握着子女人生的主动性,大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支配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三、关工委如何在实际工作帮助实现有效就业

1、就业知识的普及化

就业成果作为考量一个学校工作的硬性指标,得到了学校的有效重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就业培训纳入必修课程;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方案,把就业素质作为基本素质之一等措施都是为保障学生就业做出的努力。但是与专业课程授课存在明显不同的是:学生通过3-4年的渐进式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只想通过1-2个月的密集型授课就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受用一生的就业技能,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关工委在每个大学阶段有计划地安排就业培训、就业讲座。通过阶段性专业知识普及,让学生在入校后就能实现有效的就业规划,而不是等到大三再考虑“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就业实战的常态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虽然谈起来有些陈旧,但这一理念却永不过时。再好的专业培养都是为了进入社会后的实践运用,实战好比容器,将学习过的知识置于这个容器中。关工委可以利用自己长期工作的经验,为学生搭建在校实战平台。定期开展模拟招聘、网上招聘会,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得到增长;运用企业人脉,推荐优秀学生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短期集中培训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3、就业机制的完善化

目前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保障机制随之完善,很多学校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起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受到个人潜力和市场机遇的阻碍因素,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会选择就业。但是就业的配套保证体系却没能跟上时代需求,依然停留在每年11月和4月的招聘推荐会上。关工委可以组建就业特长生工作室,激起学生对就业的内在需求;创立就业学生保障组,提供一站式咨询、困难帮扶体系、多元化的推荐就业等方式。从学生进校后就能对就业产生认同并积极采取措施,保障自身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剑敏。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着力点及路径选择〔J〕。前沿,20xx(10):177-179.

〔2〕朱文武。高校关工委工作的价值及其拓展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2)。

〔3〕曹蕾。高校关工委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xx(19):196-197.

作者:陈潞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