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精选>

创业比工作总结多篇

工作总结精选 阅读(3.17W)

创业比工作总结多篇

创业比工作总结篇1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引擎”发展战略中,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四川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意见》精神,坚持从创新创业现状和创新创业实际出发,从点、线、面等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领导高度重视

在省教育厅和达州、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党委书记、局长经常深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检查指导,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教学系(部)均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先后在校园中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导航站”,成立了“创业协会”社团组织,创办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及系(部)“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二、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我局结合实际积极指导职业院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一是以师资培训为先导加强就业创业工作。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先后派出12人次进行培训,然后在校园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培训2次。二是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为基石推进创业就业工作。学院与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开展了6期大学生syb创业培训,培训人数达到了20xx人,99%的学员均获得了“合格证书”。三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引领就业创业教育工作。20xx年4月学院成功举办了1次大学生“青年梦·创业梦”创新创业大赛。并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20xx年“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四川赛区比赛,在30多个比赛项目中,经过严格甄别、筛选、反复打磨,最终将1项题为“空调智能加湿技术”的项目报送省组委会参赛。同时,在获得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关资格的教师中,推荐汪小红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教师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

三、积极推动就业创业项目实施

一是实施学生、学校和社会三结合的就业创业体系。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创新创业为基石,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参与达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及入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努力使每一位毕业生注入创新创业的意识,达到广种广收的效果。

二是以教育引领为基础,不断增添创新创业措施。截至目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对20xx级毕业学生,20xx级、20xx级在校学生以及五年制大专班在校学生进行了syb创业全员培训,达州市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驻校园以身说教,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战,在校内有学生自主建立了网店,校外已经有大学生注册实体4个。同时,实习学生还积极组成联盟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社会各行各业创业活动,学院安排相关老师进行指导,以进一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是优化项目设置,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项目选择上,学院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新型的各类技术人才。以专业为导向,以具体工作为出发点,优先让学生自主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对畜牧兽医、药学、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就业情况良好的学生,我们积极指导、引导其创新创业;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以就业为先,创新创业为辅,不断拓展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创新创业工作。

四是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让大学生创新活力不断释放。学院积极加快新兴科技产业发展,并规划将其培育成主导产业;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互联网化”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结合更加紧密。通过以点集线,线线相连成面,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下一步我们将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创业比工作总结篇2

我院作为一所新办院校,各方面工作都在不断的探索之中,这其中创新创业工作也不例外。

学院于20xx年11月正式成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并交由教务处主抓。时任教务处长冉仕伟亲自担任对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在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中心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一定层面上推动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一年来,创新创业中心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1、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在20xx、20xx级大学生中组建了近70多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主持召开创新创业研讨会6次。

2、组织、指导大学生(20xx级和20xx级)开淘宝店、微信销售网、创办农家乐、参与凉山电信服务等团队38个;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以及参加20xx年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表演等达650人次。

3、联合凉山州电子商务“中云宜商”到校作讲座4场,实际参加电子商务运营的大学生达280多人。

4、学院主动对接凉山州(西昌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园,与之建立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关系。经过近3个月的积极磋谈,终于20xx年4月19日,学院正式与凉山州(西昌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园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学院为孵化中心总经理张学勇、副总经理李永乾以及入驻该中心的优秀企业代表---西昌市丙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刘军、西昌市魔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汪洋、西昌市蓝梦动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宋等5位同志现场颁发了“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创新创业特聘专家/导师”聘书,其中张学勇、李永乾应邀加入“川应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此举为企业家、创业者进校参与教学和创业指导搭建了桥梁。目前,孵化中心的企业家们为川应学子设计了网络媒体运营、视频拍摄剪辑、微电影制作、无人机应用等方面的选修及兴趣课程,并将结合他们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创业经验,助推我院学子创业。

5、20xx年11月-20xx年6月,创新创业指导中心邀请袁建、李忠文、严正义、郑应松等凉山州成功企业家、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等7人来校给全校大学生作职业论坛、就业导航、如何创业、怎样创新类专题报告与讲座,参与学生达2300人次。

6、20xx年4-5月,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冉仕伟先后4次到共青团凉山州委、凉山州就业局、凉山州社保局与相关领导洽谈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事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7、在学院官网主页上,开辟了“社团活动”与“创新创业” 窗口。引导同学们在校园网上及时发布图文并茂的各项宣传报道、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活动演展、活动总结、创业新人等。

8、20xx年5月,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创建了“川应学子创业圈”微信的公众号,大学生们纷纷扫描进入,分享创业成功与心灵鸡汤。

9、一年来,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指导学院社团联合会,并成立了ifly创青春俱乐部、青年志愿者协会、川应话剧社、川应吉他社、文学社、跆拳道、影视俱乐部、电子竞技社、藏文化艺术社等42个分社团,参与学生近1500人次。期间中高职学生深度融合,积极创新社团文化,同学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思,促进了自身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社团联合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文化体育艺术节”(20xx年10-12月),期间,川应话剧社、藏文化艺术社、川应街舞社、川应音乐社、摄影书画社、漫社等10多个社团在历时3个月的艺术节期间向全院师生自编自导节目,展示才艺,参与演出学生达800多人次。

10、社团联合会于20xx年12月31日,成功举办了“20xx元旦文艺联欢暨师生大型游园活动”,其中由学院社团联合会承办的“20xx元旦文艺联欢”节目22个。同学们因校制宜、亲自动手、自制道具、自调音响,近300名参演同学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台具有时代风采的文化盛宴。在当日上午的游园活动中,8系1部共组织游园摊位100个,参与学生近3500人次。学生们在愉悦的活动中提升了素养,也更加深了对母校的热爱。

当然,我院的创新创业工作刚刚起步,许多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费还有待进一步投入,创业办法还要集全院师生之智慧与努力。20xx-20xx学年度,我院将创新创业作为课程纳入对全院学生的教学之中,并以1-2个学分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同时,新学年我们还将开展更多的交流与竞赛活动,以图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

创业比工作总结篇3

一、基本情况

一是设立工作站。按照省厅统一安排,在局长大力关怀和亲自指导下,拟定《关于成立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的请示》;填报《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申请表》;申报设立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5月30日至31日,带领我中心有关人员专程赴xx,向省局创业指导处汇报了工作站设立有关情况,还专门去省创业融资服务中心,提前学习了解创业担保贷款操作规程。6月28日,省就业局批复成立xx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主动联系省就业局、省创业融资中心、邮储银行,加强政策沟通和业务对接,制定了业务操作指南,7月16日-17日,参加省局统一组织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操作培训,8月23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xx号),将此项工作部署到各县市区。要求各县市区人社局要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及时确定相应工作的联系部门和联系人,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对本辖区内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并有贷款意愿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进行摸底,并负责收集、整理、初审原始资料后上报工作站。对中心人员重新进行工作分工。成立了2个工作组,分工负责14个县市区贷款工作。规定每周一上午为中心工作和学习例会,组织中心全体人员通报工作进展、学习《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营造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是明确工作办法和流程。在省中心指导下,通过与市邮储银行对接,现在已明确贷款操作基本流程。工作站对申请贷款人进行审核后,符合条件的,推荐给银行,银行见推荐意见,进行调查审批,工作站见审批意见,向省里进行担保申请,银行见担保函,发放贷款;贷款发放后,银行和工作站共同做好贷后跟踪管理服务等后续工作。

本着边学习、边规范的原则,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2018年市直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贷款5户、240万元,带动就业78人;省级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贷款11户、110万元,带动就业43人。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我们自身来说,学习停留在文件政策解读,对贷款业务工作标准、流程等操作办法把握不到位,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加之省厅没有出台全省统一的借款人资质审核办法和业务操作规程,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比较多,需要随时和省里沟通和请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

二是政策宣传推广不到位,社会各界认知度不高。对创业担保贷款的宣传推广工作还不够深入持久,社会和群众对这项政策的认识不全面,不到位;有相当部分人员甚至还不知道有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

三是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门槛高,贷款户寻找担保人比较困难,导致贷款积极性不高。由于贷款对象多为家庭困难人员,无法对大额担保贷款进行反担保,阻碍了贷款扶持政策落实。对贷款申请人来说,反担保手续仍然是制约申贷成功的主要障碍,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开具工作收入证明上有困难不顺利,由于一些手续条件和办事环节不甚便捷,致使政策效益不那么明显。

四是市县进展不均衡,特别是县区工作薄弱。目前只有xx县开展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对县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但由于多数县区没有开展过这一工作,基础薄弱。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制定更加详尽可操作的工作站经办流程和规范。与xx邮储银行加强沟通,进一步明确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制定《xx市创业融资服务工作站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操作规范(草案)》,对人员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操作要领、贷款流程、贷前调查、贷中跟踪、贷后服务等进行进一步明确规范和管理。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

二是设立基层经办机构和服务窗口。协调邮储银行和各县人社局,依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各县市区普遍开设“创业融资服务窗口”。在有条件的邮储银行分支机构和网点增设创业担保贷款窗口,通过营业柜台、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公示贷款办理程序和贷款申报材料要求。尝试联合办公,开展联合调查联合审批,探索将申请受理、材料审核、征信查询等贷款手续和担保手续一次性办结,为借款人员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在全市普遍推广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和创业融资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创业融资服务各项政策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银行、基层工作平台等现有工作场所和服务窗口,在明显区域和位置张贴悬挂创业融资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同时,印发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册、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等传统手段,通过建立创业融资服务微信群或公众号、应用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广为人知,营造良好氛围。

xx市创业融资服务中心工作站成立后,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实行“两条腿走路”机制,即原市级创业担保贷款仍按原规定执行,与省级创业担保贷款分别运行。希望领导能多关注这块工作,加强考核通报。从市里来说,与财政、担保公司和银行加强沟通,争取支持,从省里说,尽快出台全省统一的工作站业务操作具体标准、流程、格式,以便下一步全市工作进行规范操作。

创业比工作总结篇4

20xx年,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在“双创”领导小组和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知道思想和“倾听梦想、相伴圆梦”的服务理念,结合实际工作,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和安排,通过开展基础建设、招商引才、创业服务、载体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创业园半年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宣传,吸引好的创业项目入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形势下,创业园借助新闻媒介、报纸、电视、广告等各方媒体大力宣传。20xx年,创业园共引进创业项目24个,已正式投入运营的有20个,剩余4个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范围包括电子商务、信息科技、艺术设计、vr全景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文化传媒、教育培训、第三方车辆监控、无人机植保、电采暖销售、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销售、跨境电商、玉石雕刻、新型建材、物流信息、财务服务、律师顾问等。其中引进了例如友讯科技、丝路北站电子商务、北青电子商务、北漠旅游开发、亚华贸易、华泰鹰眼烽火台、本邦家居等一批优质创业项目,另外还有一批高质量创业项目正在筹备入驻中。

(二)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创业园成立以来,师市制定了《十师北屯市加快建设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的实施意见》,通过师市关于建设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的总体要求以及开展工作以来发现的问题,现已制定和完善“申请入驻流程”、“入驻审核管理办法”“创业园管理办法”、“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入驻企业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为了丰富创业园文化氛围,对整个大楼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装修,包括了文化墙、手绘墙、照片墙、logo墙、企业招牌等等。

(三)不断创新,提升创业服务水平

实施优质项目扶优计划。积极培育优质创业项目,在政府优惠政策、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xx年3月份,师市政府出台专项“双创”贷款政策,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建立合作关系,向申报双创贷款的创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贴息。创业园通过积极与师市发改委、担保中心等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创业园创业项目进行“双创”贷款申报,目前已申报创业贷款12家,已发放贷款30万元。创业园通过组织创业培训、学习来加强管理工作、丰富创业知识。20xx年,一共组织各类创业培训学习活动7场,参加人数120余人,参加了北屯市电子商务(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培训班、兵团创业导师培训班、创业导师兵团行大讲堂、全国跨境综试区建设及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兵团赛飞创业辅导导师培训班、全国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培育与政府电商精准扶贫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等创业培训,并组织创业者赴石河子、五家渠等创业基地参观学习,将学习到的东西发挥到日常工作管理中,并运用在创业过程中。积极参与师市及兵团的各类申报、比赛活动,3月份创业园组织12家创业项目参加了20xx年兵团“青年创业增收”创业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4月份创业者杜新雷、徐维代表创业园参加了师市“青年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杜新雷被评为了师市十大“青年创业之星”之一,并颁发荣誉证书;5月份组织申报了师市“双创之星”推荐评选工作,孙宝、颜纪伟、李奎元、杜新雷、关露洋作为工业园区首批候选人参加评选。

(四)认真调研,优化创业园众创空间的经营模式

根据建设青年(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的总体要求,创业园积极组织调研活动,派工作人员及创业者赴石河子、五家渠等地的优秀众创空间进行考察调研,针对创业园的运行模式、服务体系、孵化成效以及业务拓展等方面作了充分咨询和沟通,通过交流,各孵化器负责人也将一些好的管理工作经验一一分享。在明年的工作计划中结合本地具体环境,充分借鉴好的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创业园管理运营模式,为创业者提供更完善更健全的服务体系。

(五)加强领导,做好创业园保障措施

成立双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将促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分解、细化,并列入各成员年度工作目标来进行管理和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抢抓先机、主动作为,加强与兵团相关部局衔接联系,多方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提供良好创业环境,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广泛选树青年(大学生)创业成功典型,引导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强舆论宣传,指导各类媒体做好配套报道和解读,加大推介力度,广泛宣传建设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突出青年(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经费保障。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有关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依据创业园发展情况逐年调整。该专项经费由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安排使用,主要用于创业园管理运行、招商宣传推介、场所租金补贴、创新创业奖励、组织活动等。

二、存在的困难

开展工作以来,创业园起到了服务企业创业创新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一)专业程度不够。由于双创参与者队伍发展过快,致使管理团队水平和专业质量难以匹配支撑。因前期评估不足、规划不周、定位不准、忽视地区差异性和行业特色等,导致出现定位服务能力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全、科学运营模式不健全等问题,易做成“空架子”、“杂货铺”,专业程度下降。由于政府政策性扶持“双创”,对场地、社保、贷款等都有一定的补贴,易形成资源抢占和浪费。

(二)市场资本未激活。由于面临着商业运作模式不成熟,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市场资本未被激活,出现无人投资等问题。

(三)集中管理困难。对于大部分入驻项目来说,主要业务开展不在创业园区,造成了集中管理比较困难,给日常监督考察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区域发展失衡。我们地处较偏远、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小城市,产业模式落后、发展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效益较低。然而,人才匮乏、资源短缺、认识不足、扶持难以到位等各种因素限制着我们“双创”工作的发展,利用“双创”带动产业转型和经济效益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明年工作举措

紧紧围绕年度各项任务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师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继续加强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产业特色,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不断吸引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优秀人才聚集师市,为孵化知识型产业和新兴经济形态、促进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并及时发现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漏洞,根据具体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全力为入驻项目提供最有力的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加强创业者合作,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目前创业园的各个创业者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造成已有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也造成了创业园文化活动匮乏,整个创业者团队的凝聚力不高,没有展示出应有的精神风貌。明年将加大创业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将每个创业项目资源都能合理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加大企业跟进力度

根据20xx年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已初步显示企业发展的两极化,创业园将加大企业跟进力度,全面掌握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跟进兵团众创空间申请工作

由于兵团众创空间申请标准有所调整,创业园将继续跟进相关申请工作,根据文件政策积极准备相关资料,争取明年将创业园申请为兵团级众创空间。

(五)做好兵团第二届创业大赛工作

兵团第二届创业大赛文件已下发,创业园已组织六家创业项目报名参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开展,争取在7-8月的创业大赛中获取好名次,学习新东西。

创业比工作总结篇5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毕业生是否为社会所欢迎,标志着学校功能的发挥,是社会对高校的认同和选择,是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标准,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一年来,按照学校和外语学院的要求部署,在院党总支和行政的领导下,在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外语学院20xx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基本完成,我院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服困难,扎实细致。现将外语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各年级关于就业开展的各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xx届我院本科毕业年级共有239名学生,截至12月30日,我院本科毕业生落实单位(包括灵活就业)的学生有232人,法语专业综合就业率95.56%,英语专业综合就业率98.05%,英语专升本综合就业率95%。顺利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共有28人。创业人数合计5人,创业率2.6%。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

院领导对就业工作非常的重视和支持,经研究决定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院根据就业政策研究制定了符合我系实际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并积极抓好贯彻和落实。院领导多次抽出时间专门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的回报,并作出具体的指导。

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20xx年我院就业领导小组专门召开就业工作会议七次,并经常在党政联系会议上研讨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激励措施。同时,还经常与负责毕业生工作的有关人员共同分析就业形势,学习就业政策,帮助解决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求各教研室结合专业实际,对毕业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充分利用教师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系领导的重视,为顺利完成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1、考研录取率与上年基本持平

我院加大对考研的动员和辅导力度,从学年初开始就进行广泛动员,宣传资讯。我院顺利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的共有28人,录取率1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2、积极获取就业信息,不断扩展就业领域

(1)近年来由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企业提供岗位不足,学生的全部就业存在很大困难。为了提高就业率,为我院招生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积极拓宽渠道,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就业机会,主动与已建成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联系,积极主动与招聘负责人联系,了解我院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岗位空缺情况,更进一步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多家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以有利于毕业生实习的安排和就业率的不断提高。

(2)通过互联网建立就业信息交互平台,通过就业信息交互平台,毕业生可以随时查看参考选择用人单位,拓宽了就业领域。

3、坚持全员参与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我院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了由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在帮助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外语系对在就业工作中贡献大的教师给与一定的奖励,同时,充分利用外出开会、出差、等机会,与用人单位联系用人信息,开发就业市场。

4、提高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更好的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我们定期到毕业年级各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学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依据。

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咨询”活动,建立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政策导向和就业形势,在学生会中增设就业部,开展模拟招聘,定期把就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大家。在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时,外语学院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以人的发展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做好择业心理教育,使学生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应对社会选择。根据河南省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的文件精神,分层次、有重点地召开了多次全体毕业生的就业动员会议暨政策宣传会,向他们传达最新的文件精神并及时做好答疑解释工作。

5、加强与关系单位的联系,拓展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我院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并且能“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所以,各个用人单位一到,我院党政领导就主动拜访,介绍我毕业生情况。同时,各位教工与同学、合作单位联系,介绍我院毕业生情况,为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开创了新的就业市场。20xx年多次邀请用人单位多次来我系招聘。

6、加大网络建设,实现就业工作信息化

外语学院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网络建设,利用学网站和校友录等各种网络渠道发布最新的信息,及时回答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疑问。同时,外语学院也在不断加快系内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网站的功能,丰富网站的内容,加快网页更新速度。以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专业化,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多数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实现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让学生在顺利找到单位的同时又不耽误毕业实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把毕业生的安全系数做到最大,就业成本做到最小。

7、坚持从新生入手定期开展就业活动,努力做到就业指导全程化

坚持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从一年级开始,直到学生毕业离校,全程化指导、一体化服务。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20xx届毕业生一入学的时候,外语学院就有意识地开展职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让学生了解当代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等。通过辅导,让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制订大学生四年的发展规划,为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基础。20xx年初,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20xx届毕业生做了考研、就业动员工作,要求学生早做准备、脚踏实地、备战就业和考研,外语学院将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学生就业、考研提供方便,为20xx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外语学院领导每季度至少都要召开一次就业创新工作研讨会,大家齐心协力为外语学院学生拓宽就业领域,拉动促进学生就业。时常一起研讨就业指导课,将就业指导课程常规化,正规化。

大一时候,主要讲述了认知职业和环境,职业发展的决策和规划,从基础培养学生认知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大二时候,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心理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试方法、途径、通过这些方法途径以及一定的心理培训来调试自己的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实现顺利就业。

大三时候,主要讲述培养职业能力,了解职业礼仪和职业形象塑造,让学生了解职业形象的必要性掌握求职的礼仪,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大四时候,讲述笔试面试准备,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签订。让学生了解就业协议书的填写要求,提高毕业生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非毕业年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情况

1、对学生进行分类调研

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日常教育、课外活动及学生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因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应从源头抓起。为及时准确的了解我院同学的就业志愿和就业心理,我们在全院范围内通过调查问卷、当面交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学生有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明确了学生的需求,进行了归类,包括立志考研的同学,专心就业的同学,以及处于就业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同学。在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作,更富有真对性,使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对学生就业指导,外语学院领导和老师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来我系做学术、就业报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20xx年我系共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就业讲座六次。对就业困难学生,外语学院领导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帮助学生介绍工作岗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走出就业盲区,推动学生积极就业。

2、为学生安排就业导师,落实责任

在对学生进行分类调研的基础上,我院召开多次工作会议,讨论制定学生就业导师分配安排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人,明确了以“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的工作理念。院领导、辅导员都承担学生就业教育和帮扶工作。每人定向联系20个左右学生,经常通过电话、邮件或面谈等形式了结他们的学业情况。

同时还定期安排学生、就业导师见面会,组织导师深入学生宿舍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增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学生反馈中我们了解到此项举措对广大同学考研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较好的.解答语帮助,效果明显。

3、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主题活动

根据我院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具体分类信息,20xx年我院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主题活动。

(1)邀请我院专业老师为全院学生举办英汉双语求职申请书写作、面试英语应对技巧等专题讲座,提高广大学生求职技巧,帮学生把关、提供参考意见。

(2)聘请省内外知名教授和企业领导来校作职业生涯规划、就业需求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3)制定了家庭困难学生就业服务援助计划,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支持和奖励政策,定期了解他们的就业困难、状况和需求,并专门为困难学生联系就业单位。

(4)宣传或组织全院学生参加“剑桥国际商务英语”、“全国商务英语翻译”等资格认证考试,对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起到良好作用。

(5)实行就业分流,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和自主创业。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20xx年我院对学生报考研究生实行大力提倡和鼓励政策。邀请往届学生做考研经验交流会,指派老师进行报名辅导,为报名学生发放慰问品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报考研究生的积极性。并在学生中宣传独立创业的观念和做法,邀请往届学生回校介绍创业经验,鼓励自主创业。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1. 建立和加强毕业生网络信息系统

2. 规范化、科学化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我院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多数采用个别咨询的形式,缺乏经常性的就业咨询会和讲座。今后将会加强这方面工作,把就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

3. 加强思想教育,有针对性的提出要求和建议,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从实际出发,降低要求,摆正个人位置,只要适应社会需求,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4. 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培养。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竞争型的人才、开放型的人才、通用型的人才等,让地质专业的学生为自己不在势弱而自豪。

5. 建立外语学院学生见习基地,尽可能的缩小毕业生与社会的差距,弥补毕业生就业时工作经验的严重不足,提高毕业生素质。

6. 加大信息收集力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7. 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8. 外语学院老师积极探索就业新渠道,研究就业新动向,20xx年,外语学院老师共申请了6项课题,有两项已经结项。

六、就业工作的存在的不足和几点建议

20xx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学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薪酬待遇、单位性质存在较高期望。个别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拣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个别同学签约不谨慎,还有毁约现象。

二是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对此类学生的教育、培养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引以为鉴,再接再励。

三是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有待完善。对全国用人单位的情况了解还不够全面,主动联系尙需加强。工作人员有限,经费薄弱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是考研失败毕业生面对工作缺乏足够认识,特别是准备升学的同学对面对考研的困难仍准备不足,一旦落榜就不适应,再去谋职就很困难,很容易丧失就业机会。部分同学不能客观的看待就业单位的性质、规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仍会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积极思考,总结经验,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1. 适应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为龙头的指导思想,全面审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在确立发展规模、专业结构、学科方向调整中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重要依据;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2. 实行定期的考察制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定期组织就业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到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和就业宣传,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向学生传达有关信息,做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桥梁,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供需平台。同时也要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扩大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甄别、筛选,加强校园招聘管理,提高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需要指导老师以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学生需求为依据,通过必要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及经验,促进学生选择、获得并能够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指导课程中学会求职信、个人简历等求职材料的撰写,加强求职笔试、面试的能力和技巧训练。此外,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等,同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教育的效果。

成绩属于过去,关键还要把握未来。在20xx年的就业工作中,我院将坚定不移的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坚持过去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改进工作当中不足之处,不断探索更加贴近学生、更加高效实务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就业率领先的前提下,狠抓就业质量,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就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