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范文>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

财政部门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财务工作总结 阅读(1.77W)

【概述】

财政部门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fenkey”为你整理了这篇财政部门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我区财政部门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等重点工作,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抓精准谋划,主要指标任务顺利完成。

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我区高基数及一次性收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组织收入形势十分困难严峻。面对收入压力,我局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财政、税务协作,深挖增收潜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全力以赴抓组织收入工作。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70.7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39亿元,精准完成市里下达的考核目标。完成财政总支出104.10亿元,同比增长25.09%,确保了路桥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同时,作为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工资总额增速指标的牵头单位,我局始终坚持全区“一盘棋”,主动作为,努力克服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组成指标非一套表单位近3年平均工资增速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等不利因素,全年增长率达3.3%,综合得分排名全市第1,助力我区生产总值指标增长。

(二)保重点民生,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有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财政系统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确保患者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的思想,预拨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1亿元、医疗救助资金500万元至区医保局,全力凸显“民生温度”。同时,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启动疫情防控资金快捷拨付程序,确保各项防疫资金第一时间拨付到位,共落实防控经费7160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区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三)盯精准高效,服务经济发展主动有为。

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疫情期间出台的防控保供、减税降费、减租降息、降本增效各项决策部署,全年共落实“五减”政策15.75亿元。其中,减税2.51亿元、减费9.97亿元、减租0.99亿元、减息0.97亿元、减支1.30亿元。抓好“两直”政策资金落地。争取到中央“两直”资金2.19亿元、省补惠企利民资金**万元,在前期安排惠企利民政策资金1.78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1:1.5的比例配套安排资金。加强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通过“小微通”成功兑付资金1.16亿元,共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7011户,为纾解企业困难、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积极培育优质可持续财源。联合区税务局,立足财政税务职能,出台了《“四百税源”专项行动三年计划》,重点围绕“一大一小、一增一存”,全力支持台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园区提质增效,推动重大招商选资项目开花结果,为我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三)严收支管理,财政运行风险总体可控。

突出做好“三保”工作。高度重视“三保”支出资金安排,对新冠疫情防控经费、社会保障经费、机关事业单位运转支出、民生实事项目经费给予优先保障,没有出现拖欠工资、影响正常运转和影响基本民生支出等财政运行和“三保”支出风险,全区财政收支运行总体稳定。切实化解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化债专项行动方案,切实强化源头管控,妥善化解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防范社保基金风险。密切跟踪中央、省养老金统筹调剂政策走向,及时跟进被征地农民新政,积极做好相关测算。同时,多渠道筹措社保风险金,充分预估社保基金每月支付量,留足备付额度,托牢民生底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的通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及时收回根据建设进度可以延后安排或确实无法支出的项目经费和部门预算结转资金,共压减支出1.3亿元,用于疫情防控、政策兑现及其他“三保”支出。

(五)优服务工作,财政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着力“一网”通兑平台建设。全面细致梳理财政资金奖补各类专项政策26项,确定纳入“一网”通兑平台政策条目,制定标准化、格式化的政策条目申报书,联系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申报指南,实现财政奖补政策“零次跑”,为惠企政策兑现按下“快捷键”,全年申请企业40余家,涉及资金3120万元。全面推行“政采贷”。在银企之间牵线搭桥,积极推行“政采贷”。政府采购中标的供应商可凭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向银行申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已有15家金融机构开通融资服务,全年达成贷款总额1082万元。有序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全年组织竞争性招标3期,资金量合计22.34亿元,其中财政专户资金14.05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8.29亿元,预计利息收入5242万元。通过竞争性存放,实现了资金的保值增值和规范存放。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抽取了区内8家单位的12个专项资金开展检查,共涉及资金2227万元,同时对十个镇(街道)的基层财政专项资金和六个区级部门的扶贫专项资金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动态监管,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完成内跑平台与财政系统对接。大力推进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数据归集共享等工作,将财政系统中的用款计划、授权支付、直接支付等事项办件量传递到“最多跑一次”平台上,实现了内跑平台与自有系统的对接,全年向内跑平台办件量达86799条。

(六)深创新改革,“六大行动”推进切实有力。

积极开展“六大行动”,有力提升要素资源整合保障能力,破解财政收支平衡的难题。其中,千亩净地行动,出让地块28宗1425亩,合同金额达63.56亿元;存量债务降本降息行动,全年减少利息支出1.5亿元;国有企业提质增量行动,实现国企主体信用评级AA+级1家、AA级2家;国有资源资产整合行动,完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摸底工作,将148处约2.43万平方米的公房划入国企;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行动,加快经营性项目落地,实施了矿山生态修复、游泳健身中心、国家级市场贸易采购方式试点等一批项目;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行动,抓住地方债发行“提速加量”的历史性机遇,争取到债券资金额度23亿元,同比增长130%。

(七)铸财政铁军,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党建带队伍、优服务、促发展的作用,在成为“全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我局党建各项工作,实现示范点优化升级并顺利完成“市级机关党建示范点”申报验收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发展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提升了财政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对内印发了《区财政局财务管理制度》《区财政局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制度,重新修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对外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差旅费管理有关事项》《重申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福利费使用和管理》等规定,筑牢“不能腐”的制度堤坝。扎实做好巡视整改,积极主动配合区委巡察组开展巡察工作,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确保巡察整改到边到底,不留死角。坚持抓好理论学习。制订《2020年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开设以“医保政策”、“民法典”等为主题的财政讲堂,不断夯实“四个意识”、筑牢“四个自信”,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增强本领、推动发展、狠抓落实的行动自觉。全力做实意识形态工作。积极申报意识形态“十条百例”项目,建强财政网军队伍,做好网络舆情管理,不断增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意识,在原有15位网评论员的基础上扩建网评兵团,新增加9名网评员,评论员队伍达到正式编制的39%。

二、2021年工作思路

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准确把握我区阶段性特征和财政改革发展特点,立足财政职能,将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落实到财政工作全过程,深入谋划实施具有牵动性、创新性、突破性的财政战略抓手,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在战略目标上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争先创优、示范引领。聚焦聚力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当家的思维担当管家的职责,主动把财政工作融入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中谋划推进,争取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形成更多有分量高质量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在“重要窗口”建设中体现财政担当、彰显财政作为。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加强财税经济形势分析和收入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持续优质增长创造条件,努力为全区大局多做贡献。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以收定支”理念,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保障体系。

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整体智治。按照“整体智治”和“数字赋能”的要求,着眼于“整体”,力求“智治”。推进“互联网+”、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5G技术、“一网通办”等决策部署,综合运用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引领带动全区创新发展。同时,更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平台等数字技术,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整体智治财政,实现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治理更加精准、服务更加高效。

三是坚持利民为本、久久为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确保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方面,要尽力而为,聚焦难点堵点痛点,紧扣短板弱项,统筹安排财力支持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扎实办好垃圾分类、污水零直排、公办幼儿园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统筹算好当前账和长远账、局部账和全局账、收益账和风险账,在经济发展可持续、财力可支撑的基础上,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是坚持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做好较长时期应对困难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把困难风险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应对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牢牢把握财政工作主动权,坚决守住不发生财政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财政环境。防范债务风险,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绝不可不重视债务风险,绝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能为了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防范社保基金风险,织密基金风险防控安全网,持续做大社保风险准备金“蓄水池”,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养命钱。防范“三保”风险,压实主体责任,强化“三保”保障能力。防范乡镇财政风险,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

(二)在战略举措上谋划“四个重大”

一是谋划重大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以贯彻预算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深化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绩效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深度融合,构建事前、事中、事后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和工作体系。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优化政采云平台,完善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推进电子票据改革,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等。深化财政监督绩效管理体系改革。加强监督检查和巡察协作,持续推进区委巡察格局中财政监督嵌入机制建设,充分利用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打通财政内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信息孤岛,实现财政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切实避免监督和管理“两张皮”情况,提高监督效能,提升资金绩效。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改革。以放管结合、权责匹配为目标,修订《路桥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监管制度,完成国企资金管理系统二期上线,推动建立“制度+科技”的监管机制,强化对国有资本运营质量、国有产权流转、企业重大资金安排等环节的监督监管。

二是谋划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均衡发展的重大项目。聚焦巩固脱贫成效,保持财政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完善巩固脱贫成效的长效机制。高质量做好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及时筹措拨付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强对接和交流,将资金用到刀刃上。服务保障“两高”建设的重大项目。围绕路桥“两个高水平”标杆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落实安置房项目、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科创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与铁路相交市政道路建设等财政资金政策,支持建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牵一发动全身、乘数效应明显的项目。服务保障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财政支农改革,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着力构建和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实现农业产业、农村生态、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保障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是谋划重大平台。支持建设重大产业平台。深入实施“工业4.0”战略,在保持相关财税政策取向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同时针对重点领域补短板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统筹现有制造业专项资金,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发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金属资源加工、智能卫浴等特色优质企业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区建设。支持建设重大开放平台。瞄准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深入推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拓展开放广度,紧抓省里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契机,加强日用品及塑料制品交易中心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联动,助力我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支持建设重大人才平台。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的财政支持政策,优化人才投入结构,深入实施“鲲鹏计划”、国家级省级“引才计划”、市“500精英计划”“南官英才”等重大人才工程,发挥重大产业平台、创新平台、开放平台对优秀人才的集聚效应。

四是谋划重大政策。动态调整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迭代优化,分清轻重缓急,集中财力保障好大事中的大事、要事中的要事。相机调整优化财政逆周期调节政策体系,优化减税降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强化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政策等的协同配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民生保障制度体系,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屋等领域的短板,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聚焦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完善民生实事财政保障制度体系和财政投入机制,确保民生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助力“一区四城”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